浅论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通山分校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年级、专业:12期行政管理

教育层次:专科

学生姓名:杨淑君

学号:123456

指导老师:某某某

完成日期:2012年4月15日

目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3)

一、前言 (4)

二、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4)

(一)中国酒店业的“用工荒” (4)

(二)酒店员工流动性强 (5)

(三)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5)

(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误区 (5)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6)

(一)让期望成为酒店的“梧桐树” (6)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7)

(三)人力资源管理要成为所有管理者的责任 (8)

(四)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8)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

现代酒店业进入中国迄今已逾30年历史。30多年的发展嬗变,中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活力蓬勃的产业,成为中国经济肌体中重要的一股力量。与酒店业发展现对应的酒店管理也随之不断成熟,产生了一套与国情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而作为酒店管理中重要一环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中国酒店的发展历程中,受东方文化特点及大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酒店业本身的特性,使酒店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中国特色,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与弊端。笔者在对酒店业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多层面了解之后,对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中国酒店业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现状中的一些因素实质上已经开始制约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酒店管理者在人的问题上遭遇了很多新的问题和考验。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试图对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作一个浅显的阐述,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两个方面找出解决办法,以期能够找到缓解酒店人力资源现状的途径和办法,帮助酒店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业激励机制薪酬制度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一、前言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饭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一批合资的经典酒店腾空出世,如广州白天鹅(1978)、中国大饭店(1978)、北京建国饭店(19 79)等。酒店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其目的是为了外事接待。中外合资不仅仅是引入了资本,更多的是引进了现代饭店管理理念,带来了现代饭店的启蒙教育。中国酒店业在学习和自我的摸索之中,诞生了星级饭店标准,伴随着一大批星级饭店的成长,集团化、连锁化成为了中国饭店业的新趋势。而在这一趋势发展中,“人”作为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呈现出了其独特的重要地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因此成为了酒店业主和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质量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志,而从业人员的管理又是服务质量的保证。现代酒店业既有吸引员工的环境和工作特点,又存在工作时间长且缺乏规律性、社会地位低而工作要求高、主客收入相差悬殊等不利因素,从业人员的素质、心境、职业道德、积极性等成为影响酒店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现代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不断地更新管理思想,建立完善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才能实现酒店的目标经营管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酒店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中国酒店业的“用工荒”

笔者在调查了解了几家酒店,与他们的人力资源经理交谈后,从他们嘴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人不好招啊!”。据了解,现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星级酒店的用工缺口在15%-20%左右,而且这些缺口主要是体现在一线对客部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以一家员工编制300人的酒店为例,员工缺编在45-60人左右。而在拉动内需的经济大环境中,本应是“假日经济”最大受益者的酒店业更是遭遇了重大尴尬:酒店是客似云来,员工却是水样流走,体现在酒店日常运作中就意味着正常的服务工作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必然影响酒店客源,进而影响酒店营收。

酒店业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时候,在酒店工作是很受欢迎的一件事情,因为那意味着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薪水可观。而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些优点已经不复存在:环境好那是客人的;在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普及之下服务人的工作

再也轻松不了;至于薪水,在CPI一路狂飙的前提下,酒店从业人员的薪水只能说是负增长。这些都构成了现在酒店业用工荒的直接因素,形成了一个看似悖论的现象:经济发展愈迅猛,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酒店业就越难招聘员工,这不能不说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种悲哀,也是很多管理者的困惑所在。

(二)酒店员工流动性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是现在酒店业员工流动状况的真实写照。笔

者在一家四星级酒店了解到,2012年2月份,该酒店入职员工32人,离职员工40人,入离职比例4:5,很多岗位是连根拔起的全部换了新员工。笔者对多家酒店进行摸底调查,发现这些酒店的员工流失率均在29.1%左右,这相对于合理流失率5%-10%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数字,高的流失率已经危及酒店生存。

员工在离开酒店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无心工作的,这势必影响酒店日常和计划两方面的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大量的员工离职对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挫伤,造成相继离职的恶性循环。员工大量离职还会造成酒店培训无法进行,培训和招聘费用大幅增加,更会破环酒店形象,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两者造成的一个恶果。员工难招聘使得酒店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于是从业人员是泥沙俱下,素质、技能、意识都成为空谈,岗位上有人就是硬道理。而高流失率导致员工培训无法正常开展,酒店就不能培养出自己需要的优秀员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高校培养旅游酒店人才的起步较晚,并且招生吸引力较其他专业远远落后,这是旅游酒店人才储备的先天不足。即使选择了旅游酒店专业,毕业后选择从事旅游酒店的也鲜有人在,而现在的80、90后更是对从事旅游酒店业兴趣缺缺。这些因素导致了旅游酒店高素质人才的青黄不接。

(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误区

以上三个方面可称作是社会经济原因对酒店人力资源现状的不利因素,而实际上酒店管理自身也存在着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两大误区。其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仅仅是指管理酒店员工,而不包括酒店所有人员。现在人们经常谈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退化,其实不仅仅专指员工,也包括很多酒店管理者的退化,怠惰,不敬业,不专业,我们管理者是否应该自问:我们为员工做出了什么样的榜样呢?因此,酒店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首先提升自己的责任感、自己的职业素质与管理理念。其二,很多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没有关系。其实如果把酒店的人力资源比喻成一台戏,那这台戏的主角就是酒店各部门各级管理者,因为酒店各部门各级管理者都要每日每时面对自己部门与岗位的员工进行管理,而酒店人力资源部只是起一个导演的作用。因

此,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首先应该是酒店的所有管理者,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酒店所有管理者的共同责任,即酒店所有管理者都共同的对酒店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善待员工、留住员工负有重要的责任。当代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对‘管理’的适当定义只有一种,那就是让‘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生产力”。在酒店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将大师的这句话理解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一)让期望成为酒店的“梧桐树”

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在他的《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期望理论:激励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和其对应的期望值的乘积。我们这里要重点谈到的就是期望值。期望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直接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对于员工来说选择一家酒店首先就要看酒店能否满足他的期望和愿景,也就是酒店必须要先栽好“梧桐树”,才可能引来“金凤凰”。酒店只有为员工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的长期职业规划提供一个理想的实现空间,才能吸引到员工。当然,每个人对结果的期望是各有偏好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发掘和引导员工的各种不同偏好,从而得出满足这些偏好的最佳途径。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助于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激励的核心是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依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行为规范是将员工的能力、情感、气质等个性特质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分配制度是将员工的需求动机与组织目标连接起来,把个人的努力与个人的薪酬联系起来,体现个人劳动价值。在这一章节我们先来谈谈行为规范在酒店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1.善用激励机制中的拉力作用

酒店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酒店的管理活动,设立总经理信箱,让员工为

酒店的管理建言献策,积极采纳员工建议中切实可行的条款实施到酒店日常管理

中,酒店人力资源部要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对这些员工建议实施情况作出说明。这

种机制能让员工为了成就感,为了完成一个使命,为了荣誉,为了某个理想、理

念、某些精神上的东西,而发自内心来做一件事情。让员工觉得自己被重视,这

样他就会关心酒店,就会觉得自己是酒店重要的一分子,为了酒店的发展去努力

做出自己的贡献。酒店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每月为酒店员工举行生日宴会,让员工切身体会到酒店的真切关怀从而产生主人翁的精神。这方面香格里拉酒店为业界做出来良好的示范:在香格里拉,总是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四天的带薪关爱课程、每一个普通员工都会有一个2年期左右的升职规划、高于员工月薪4.5倍的年终奖、每个员工每年均享有2万元的医疗费用、女性员工则有8000元的产假补贴、每年200万元的员工活动预算等等……一系列充满爱的措施几乎囊括了一个员工一生所需要的所有享受,也把员工主人翁的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机制是从情感和能力上去引导酒店员工对酒店的发展产生动力,意识到酒店发展与自身休戚相关,我们可称之为激励机制中的拉力作用。

2.引入竞争机制

管理学上有著名的“鲶鱼效应”即就是压力能够产生效率。在酒店这个工作环境当中,人们很容易产生惰性。酒店工作不再具备新鲜感和吸引力,工作积极性低下。久而久之,工作效率无法保证,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成为空话,并且员工会因此生出厌倦之心,产生跳槽另谋高就的想法与行动。酒店管理者应在日常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每天重复枯燥简单的工作都成为同事间的一个比较,管理者对这些工作做出考量、分析、评比,以此作为员工升职加薪的依据。这样一件简单枯燥的工作,因为有了竞争,就会成为一件有意思、有活力的工作。

万豪酒店集团在这方面做出了模版:万豪实行管理人员内部选拔制度,万豪酒店的管理者会对员工每一天的工作表现做出记录,每日班后会、每周例会、每月部门会议分别会由领班、主管、经理作出分析评比并记录在案作为日后内部选拔的依据。所以,万豪的员工是最具积极性和最具活力的团队。

3.引入学习机制

酒店应该巧妙地运用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道德、社会规范,对激励产生积极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使员工酒店工作期间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把酒店的宗旨和理念灌输给员工,是指在员工意识中生根,从而对酒店产生认同感和向心力。

洲际酒店集团认为,员工的工作兴趣需要激发与培养。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洲际总是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员工产生对岗位的热爱,自觉了解行业知识与

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级别上的应用 前言 在项目管理课程中,我们对项目的理解为: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属性如:独特性、一次性、生命周期属性、相互依赖性、冲突属性等。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主要有两个层次:企业层次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层次的项目管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项目管理中,有时候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成为一个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我们现代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的各个部分,我根据我在工作中的实际经历,结合项目管理的概念,按照项目管理概念的层次,来讨论一下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级别上的应用。 第一章、人力资源的规划 在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规划包括对项目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进行识别、分配和归档。一般来讲,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是产生项目的组织结构图,角色和职责的分配表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管理计划书等。如图1-1,是某公司的某个时期的组织结构图。 图1-1某部门某时期组织结构图

1.1 组织结构图 通常,每一个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都会发布自己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以说明公司总体的结构,这也说明了组织结构图的重要性。我们在网站上发布的,通常是按照职能划分的,即职能型组织结构图。而往往在为专门的项目而组建项目团队时,我们做的都是项目型的组织结构图,另外,还有一种项目型和职能型综合在一起的,一般也是为特定项目而制定的组织结构,后两种组织结构一般应用在公司内部,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而职能型组织结构,一般不会频繁变换,所以,往往被放在公司的网站上对外发布(如图1-1)。 组织结构图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部分,而人力资源规划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概念中的重要的一环,项目管理中的哲学思想就是“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久的”。所以,很多公司,往往比较看重组织机构的稳定性,长久性,甚至希望这个结构是可扩充、可发展的。我个人认为,上述观念是不对的,首先它就违背了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对一个公司而言,几年如一日的组织机构,必然会带来很多弊端。 项目管理就是在绝对的变化中寻求相对的不变,在永久的不平衡中寻找暂时的平衡。企业管理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变化”的有效方法。比如公司担心哪个部门的取缔会被外界认为这个部门的业务做的不好而停止这部分业务,或者担心新增加的组织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带来累赘。其实最关键要看这种变化是否能为企业带来转机以及能否达到可控制。所以,按照项目来划分组织机构图也越来越受到很多公司或企业的重视。 我曾经为一家做园林绿化工程方面的公司做过一个小的公司内部网络建设改造,这家公司的人员管理模式表面看上去,很随意,组织结构划分的也比较简单,但是经过几天的共同工作,我对他们这个企业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在管理模式上,他们是很灵活的。比如:这个公司的员工人数不多,约20人左右,分为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及行政部门等,正常的按照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如图1-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八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八原则 一、“以顾客(员工)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如果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企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话,那么员工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接受者——顾客,那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质上就是以员工为关注焦点。这里我们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一种顾客,它是对企业顾客含义的广义化,意味着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企业的外部顾客——产品(服务)的消费者,同时要关注企业的内部顾客——企业员工。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以员工为关注焦点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首要原则将成为必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把人力资源看成企业的第一资源,才能为人才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让其发挥才干。 笔者曾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项员工对所服务企业的满意率的调查,调查发现,直接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2.3%,以类似语言或具有相同含义的语言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占51.4%,而员工对所服务企业认为满意或较满意的只占19.7%。 上面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在企业很重要,同时也说明了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员工对企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满。同时也验证了“以人为本”仅仅是大多数企业的一种口号而不是一种行为。

试问,若由你来对“以人为本”这种企业理念做出释义,你会怎样来解释呢? 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甚至有人可能会做出不小篇幅的释义,但笔者认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处理员工关系时,只要坚持“把员工看成一个有真正社会需求的人”来对待时,这个企业已经“以人为本”了。 1、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通常,员工的需求会表现在对薪资待遇、工作条件、被组织的认可程度等方面要求,企业应对员工的这些要求和期望进行充分调查,在充分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情况后来制定有效人力资源政策。 2、结合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所以结合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来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是实现企业良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3、确保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企业内部得到沟通。 由于组织中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异,各类员工对企业的需求和期望会有不同甚至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因此,企业在调查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后,应将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交流,对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应该得到组织的认可和满足,对不合理的需求和期望要客观的指出,从而使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成为理性的要求。 4、评估员工的满意程度并针对评估结果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良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应包含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员工对企业满意度的评价是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把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列入重要的工作项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运用研究 文章摘要:当今世界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弊病进行分析和评估,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提升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上的战略意义,从而得出:应该从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人的本性和需要出发,创新性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成功企业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借鉴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归纳出对我国企业有重要作用的四大启示。本文提出我国企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劳动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战略;企业文化 引言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企业要适应国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企业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就是,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又适合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摸式。只有这样,才能分工有组织地开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从而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转变。企业要生存、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法宝就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作用,因而人力资源管理在各管理活动中属于关键地位。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性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我国企业人事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2亿多人。人力资源总数为7.1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是总体素质却比较低。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技人员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每百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仅是发达国家70年代平均水平的3%-4%。而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则更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2%。 (一)、总体情况分析 在我国企业中,长期以来进行着注重劳动和传统控制,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发展意义的硬性人事管理。或者说,在我国的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还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在计划经济模式和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性质如何,都要有一个专门管理人事工作的部门,尽管其称呼有所不同,但工作容小异,都是负责对企业职工进行任命、培训考核和报酬定级等工作,延续至今,又被人们强性与人力资源管理划上实际上并不相等的等号。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人事管理是两个不同管理理论术语,它们代表了劳动力管理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特点。所谓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管理组织对其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管理,使这

人力管理有哪些法则

人力管理有哪些法则 、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实施目标管理不但有利于员工高效地工作,更是为绩效考核制定目 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制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的层面,经理必须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即是: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 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

限。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制定的过程也是HR经理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HR经理必须和员工一起在不断制定高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共同提高绩效能力。 二、招聘面试的STAR原则 招聘面试是HR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每个成功的经理人都必须具备高超的招聘面试技巧,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创造岗位高绩效。所谓STAR原则,即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在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的时候,不妨试试STAR 原则。STAR原则是面试过程中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谈话程序,任何有效的面试都必须遵循这个程序。在与应聘人员交谈时,首先要了解应聘人员以前的工作背景,即所谓的背景调 查(Situatio n),然后着重了解该员工具体的工作任务(Task)都是哪些,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是怎么做的,都采取了哪些行动(Acti on),所采取 行动的结果如何(Result)。通过以上四个步骤,HR经理基本可以控制整个面试的过程,招聘到合适的人才。SATR原则是经理招聘面试的一个好工具,里面蕴涵着大量的技巧,HR经理应该在招聘工作中不 断摸索,提高能力。 职责清晰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任何的管理都是从管理职位开始的。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作为一个HR经理,必须对这个问题做更为深入的思考,有效地加以解决,使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要想使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更加准确,职责更加清晰,经理就必须懂得6W1H这个重要的原则。 所谓6W1H,即是:I.Who-工作的责任者是谁?2.Forwhom-工作的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囊括了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总过程。两者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 1.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1)学科划分的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属于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本书是在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总评价过程中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体的。 (2)研究对象的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面对的是广义的人力资源范畴,即面对所有的人,涉及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即面对工作中的人。 (3)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虽然也涉及微观问题,但更多地属于宏观的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也有宏观政策和目标管理,但更多地属于微观的操作性问题。 2.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1)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开发要求不断地改善人力资

源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2)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力资源开发的许多子目标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落实、监控和优化。 比如,人力资源开发如同一块田地的开垦和播种,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精耕细作、施肥、浇水、锄草等具体管理过程;人力资源开发是本和根,人力资源管理是果。两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自己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其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控制人口增长、普及教育、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以形成高存量的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好就业与改善人民生活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HRBP又称为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HR BUSINESS PARTNER)实际上就是企业派驻到各个业务部门或事业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协助各业务单元高层及经理在员工发展、人才发掘、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制度规范在各业务单元的推行落实,协助业务单元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帮助培养和发展业务单元各级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要做好HRBP,需要切实针对业务部门的特殊战略要求,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和其自身的价值真正内嵌到各业务单元的价值模块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HRBP的重要作用。 HRBP图册 HRBP是伴随着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分化和升级而出现的,与HRBP相伴随而生的还有人力资源共享中心(HR shared service center,HRSSC)、人力资源专家 (Human Resources Specialist,HRS),其中,人力资源专家是由公司内部在员工安置、员工发展、薪酬、组织绩效、员工关系和组织关系方面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针对以上方面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公司变革服务。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则是指在招聘、薪酬福利、差旅费用报销、工资发放等基础工作方面为公司提供全方位统一服务。HRBP与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HRBP是人力资源内部与业务经理沟通的桥梁,他们既熟悉HR各个职能领域,又了解业务需求,既能帮助业务单元更好的维护员工关系,协助业务经理更好的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工具管理员工,同时也能利用其自身的HR专业素养来发现业务单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提出并整理出发现的问题交付给人力资源专家(或领域专家)来更好的解决问题和设计更加合理的工作流程。 在设置了与HRBP这一角色相适应的HR架构之后,明确HRBP本身的定位和职能就成为发挥其最大功效的关键。HRBP必须承担以下职能: (1)从HR视角出发参与业务部门管理工作; (2)与HR研发组(人力资源专家)和HR支持组(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合作,给出有效地HR解决方案; (3)向人力资源专家和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反馈HR政策、HR项目和HR进程的实施有效性;(4)协调员工关系,调查培训需求; (5)制订并执行业务部门HR年度工作计划; (6)运作适应所在业务部门的HR战略和执行方案; (7)参与所在业务部门的领导力发展和人才发展通道建设; (8)支持企业文化变革并参与变革行动;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及实际应用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分为: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员招聘与配置 三、培训开发与实施四、绩效考核与实施 五、薪酬福利 六、员工关系管理 一、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机构的设置, 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 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 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 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 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 二、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 1、招聘需求分析, 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 3、招聘程序和策略、 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5、招聘实施, 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 7、离职面谈, 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三、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 1、理论学习, 2、项目评估, 3、调查与平谷, 4、培训与发展, 5、需求评估与培训, 6、培训建议的构成, 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 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考评阶段, 4、总结阶段, 5、应用开发阶段, 6、绩效管理的面谈, 7、绩效改进的方法, 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五、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 1、薪酬, 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 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 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 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 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12个关键原则

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12个关键原则 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关注三个标准 三个标准简单地说,一是利润;二是成本;三是时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看作是经营者,所以在规划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时必须关注项目的财务指标,必须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必须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必须注意时间,讲求时效。 2、任何事都应当先规划再执行 人力资源同其他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样,需要人力资源经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规划。只有详细而系统的由人力资源项目有关成员参与的规划才是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唯一基础。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能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来反映环境的变化。规划、规划、再规划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人力资源经理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企业管理折合决策者传递一种紧迫感 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流动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时时向决策者和直线经理们提醒企业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向他们提出职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4、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使用一种可以度量能被证实目标 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是数字驱动的,他们关系的企业的利润、成本、市场份额、销售额等,所以和他们交流,人力资源必须学会运用他们的语言。比如,如果员工满意度提高一个百分点,企业的效率就会提高几个百分点,成本就会将第几个百分点,每年能给企业创造的利润是多少湾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这些数字语言应该经常出现在你的规划和计划中,经常从你的嘴里流出来。 5、人力资源目标和计划必须生动形象地得以交流和沟通 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是忙忙碌碌的,都有着自己的压力,往往会使他们忽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再加上他们很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训练,所以他们常常无法理解你的思想、你的观念和你的工作,以及你的要求,所以你必须使你的目标合计化非常生动具体和形象。比如财务数据、图表等等。 6、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可能会发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一塌糊涂,没有一点章法。论资排辈、沾亲带故、没有计划、人员离职率高居不下等等。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目标只能一点一点地去实现,并且每实现一个目标就进行一次评估,确保所有参与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的人都能从逐步进步中得到鼓励。 7、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得到决策层和经营者的支持 不涉及利益和权力调整的人力资源方案是没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方案,除了浪费公司人力和财力之

人力资源部如何成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部如何成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今后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它将不得不应付各种新的困难和任务。它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也就是说它将作为‘直线’而非‘职能’部门工作。”即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角色为创新者、组织变革的设计者、触媒和推动者、组织发展专家、企业的策略伙伴、策略规划专家、战略思想家、文化差异的调停者、杰出沟通者与组织冲突的解决者、企业经营的顾问、员工的教练与支持者。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创造组织变革的环境,并与经营战略结合,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战略合作伙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角色定位 传统的人力资源部(人事部)的主要职能是为直线管理者和雇员提供操作性服务。这一职能强调提供各种有关服务,如招募、选拔、培训、薪酬福利和员工关系等,通过制定制度、程序和政策,以监督和控制的形式保证各项具体职能的实施,关注的是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人的问题,所起的作用是保障。扮演的控制性与行政性角色主要有以下四项:1.为内部客户提供服务;2.制订规章制度与计划;3.执行公司策略。如公司的招募与裁员,人力资源部必须严格执行;

4.保护公司文化。 现在,人力资源部正逐步走向以建立起具有鲜明的员工开发特性的、协调合作的组织体系为目标,其关注的是与人有关的企业经营问题,所起的作用更多是支持。即人力资源部正在提供直接与重要的管理问题相关的服务,而且在确定这些问题和形成解决它们的必要战略的过程中,他们通常起着领导作用。扮演的策略与服务性新角色主要有以下几项:1.支持企业重要目标。不仅注意在员工的方面,也需要在公司的市场有所助益。2.服务公司的客户。人力资源部不只是服务于内部的员工,对于公司的客户也必须延伸。如外部客户可能要求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公司的相关做法,如培训等措施传承给公司的客户。3.建立组织能力。4.建构企业的能力。5.保证一致的价值观。6.熟悉周边企业业务经营状况。当本企业人力资源出现短期过剩时,实施劳务输出;当人力资源出现短期供应不足时,进行业务外包等。 相应地,人力资源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人力资源部门的演进及其职能转变表明,人的问题的重要性、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的高管层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许多企业都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成是一种能够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经营活动而对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做出贡献的有效手段,并且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中“关于人方面的问题的专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有效利用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 B )。 A.人力资源 B. 管理 C. 控制 D. 操作协调 2、下列属于管理领域的有( ABCD )。 A. 财务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物流管理 D. 信息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划分为(ABCD )阶段。 A. 手工艺制度阶段 B. 科学管理阶段 C. 人际关系运动阶段 D. 组织科学-人力资源方法阶段 4、霍桑实验表明( BC )。 A.企业是一个经济技术系统 B. 在工作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变量是员工的心理状态 C.企业是一个社会系统 D. 在工作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变量是外界条件 5、组织中个人的目标越是(AB),组织总体目标越难以实现。 A.多样化 B. 多元化 C. 单一化 D. 一元化

6、组织的一般共性有( ACD )。 A.有构成组织的人 B. 组织有特定名称 C.组织中的人有自己特定的任务 D.人的任务在性质和数量上相互协调 7、( AB )是决定工人行动的两项关键因素。 A. 技术 B. 组织结构 C. 员工心理状态 D.外界环境 8、组织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有( ABCD )。 A. 规划 B. 组织 C. 任用 D. 领导 9、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有( ABCD )。 A. 吸引 B. 录用 C. 保持 D. 发展和评价 10、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式有( ABCD )。 A.民族中心主义原则 B.多中心原则 C.地区中心原则 D.全球中心原则 11、激励的满足理论包括( ABC )。 A.需要理论 B.强化理论 C.期望理论 D.X-Y理论 12、( A )提出了X-Y理论。 A.麦格雷戈 B.泰勒 C.利克特 D.梅奥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3348733.html,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的应用 作者:雷超群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3期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每一个班级就相当于一个小团体,要做好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得不借助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班主任工作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17-01 1.人力资源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最为重要——以约束监督机制为控制力,牵引机制为拉力,竞争淘汰机制为压力,激励机制为推动力。在企业中,约束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等。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由能力标准和行为标准两部分组成,它的前提是对企业内所有的职务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分工以后,明确每一个职务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要求,进而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制订出各种职务的能力行为标准,它是一把有效地判断企业员工职业化程度的标尺。牵引机制主要包括职位说明书、文化与价值观、KPI指标体系、培训开发体系等。其中职位说明书是对各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目的、职责范围、负责程度和考核评价内容进行定义性的说明,让每一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更有针对性地发展和提高自己。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薪酬体系、职业生涯管理与升迁异动制度等。职业生涯管理与升迁异动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完善,让员工职业生涯通道不再只是单一的独木桥,而是可以从多角度得到成长:可以选择官本位的通道,通过竞聘企业中的管理者岗位,不断提高职务等级而发展自己;也可以选择技本位的通道,通过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进修,不断提高核心专长和技能,成为企业重要的专家而发展自己。不管哪种方式,激励的目的是引导员工去做某件事的意愿,关键在于设置时要从实际出发,以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需要为基础,而员工的个人需要处于哪一种水平,则需要领导者的发现。竞争淘汰机制主要包括竞争上岗制度、末位淘汰制度等。末位淘汰制度是指企业在设立的一定的考核标准后,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排名,排在末位的员工将淘汰。它一方面在客观上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精简机构,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消极的因素,比如可能会对员工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尊严伤害,加剧企业生活的残酷程度等。 1.2 班主任工作中的约束监督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意识到,而项目管理由于其体系发展尚不成熟存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人力资源管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探索合适的途径和方式,以期发挥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作用。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逐步成了首要的生产力。当今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对市场的竞争、经济的竞争乃至国际间的竞争都集中在了人力资源的竞争与开发上。人力资源因素中的数量、质量及对机制的配置是当代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以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改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一个组织通过不断地获得和提升人力资源,认识并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保持并激发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和贡献,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部分,它的管理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为了做好一个项目,我们要挑选正确的人来做正确的事且把事情做正确。人是一个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产品需要人来定义,过程需要人的裁剪。能否充分调动项目成员积极参与项目任务中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团队的工作业绩以及最后的成果。 二、项目管理中常见的人事配置问题 1、是来自上级的期望和客户的压力。 上级通常对项目部给予重视,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应该的,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来自客户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变化对客户期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人力资料开发与管理概要 1、四种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定义:所谓人力资源,就是能推动组织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3、人力资源的6个特征:形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囊括了企业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予以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合理比例,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能和活动:(1)获取职能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挑选与使用。(2)保持职能活动有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3)发展职能包括职工培训、职业发展管理。(4)评价职能工作评价、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5)调整职能包括调配系统、晋升系统。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1)为满足企业任务需要和发展要求。(2)吸引潜在合格的应聘者。(3)留住符合需要的员工。(4)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5)保证员工健康和安全。(6)提高员工素质、知识和技能。(7)发掘员工的潜能。(8)使员工得到个人成长空间。 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1)提高生产率,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2)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感觉。(3)提高经济效益,即获得更多的盈利。(4)符合法律条款,即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及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开发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2)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3)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将发生变化。(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5)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化。(6)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7)更加注重情商的开发。(8)需要具有时代性的高素质人才。(9)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10)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业务将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2、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具备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职能。(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地位的显著提高。(4)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5)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柔性化、扁平化和复杂化。 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系统 第一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概要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的内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经营目标或经济规划,在人员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调整、绩效考核和工资福利、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制定并以此实施的全局性、长期性的思路和谋划。 2、特征:全局性、长远性、阶段性、稳定性、应变性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 1、理念基础:人性假设,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社会人和复杂人。 第三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针 1、基本方针与主要政策:人本思想、招聘、新老融合与沟通、用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管理、举贤荐能、考核、潜能开发、激励、救济与抚恤、文化认同、思想工作、解聘 第四节工作分析

MIS 与人力资源管理

MIS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意义由标题明显可知这其中包含了两个主语,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并且探讨的是前者对后者的作用与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是由人和计算机网络集成能提供企业管理所需信息以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人机系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集中和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节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依靠网络信息系统,形成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了解了两者的定义我么容易发现MIS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MIS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其实,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而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就不得不依靠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不仅影响管理思想、思想方法和手段,还影响组织结构和管理人员,可见信息系统在管理各项事件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也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 让我们从中石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中,将会更清晰的说明信息系统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中石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石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旨在通过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通讯技术建立一个”准确、及时、标准、高效、安全”的全功能,多层次,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系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优化。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的人事系统和在其他已有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并通过分级,分块管理和维护,达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系统针对中石化的特色,采用了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它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国际接轨的综合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二个关键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二个关键原则 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关注三个标准 三个标准简单地说,一是利润;二是成本;三是时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看作是经营者,所以在规划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时必须关注项目的财务指标,必须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必须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必须注意时间,讲求时效。 2.任何事都应当先规划再执行 人力资源同其他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样,需要人力资源经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规划。只有详细而系统地由人力资源项目有关成员参与的规划才是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唯一基础。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能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来反映环境的变化。规划、规划、再规划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人力资源经理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传递一种紧迫感 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流动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时时向决策者和直线经理们提醒企业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可能导致的 严重后果,并向他们提出职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4.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使用一种可以度量能被证实的目标 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是数字驱动的,他们关心企业的利润、成本、市场份额、销售额等,所以和他们交流,人力资源必须学会运用他们的语言。比如,如果员工满意度提高一个百分点,企业的效率就会提高几个百分点,成本就会降几个百分点,每年能给企业创造的利润是多少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这些数字语言应该经常出现在你的规划和计划中,经常从你的嘴里流出来。 5.人力资源目标和计划必须生动形象地得以交流和沟通 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是忙忙碌碌的,都有着自己的压力,往往会使他们忽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再加上他们很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训练,所以他们常常无法理解你的思想、你的观念和你的工作以及你的要求,所以你必须使你的目标设计得非常生动具体和形象。比如财务数据、图表等等。 6.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可能会发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一塌糊涂,没有一点章法。论资排辈、沾亲带故、没有计划、人员离职率高居不下等等。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目标只能一点一点地去实现,并且每实现一个目标就进行一次评估,确保所有参与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的人都能从逐步进步中得到鼓励。 7.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得到决策层和经营者的支持 不涉及利益和权力调整的人力资源方案是没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方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赵曼)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经济 一、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 (一)人力资源内涵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点是:其一,人力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部分。其二,人的体能和智力,这是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内容。其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存在人体之中,是人力资本的存量,劳动时才能发挥出来。其四,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它涵盖工商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和农村的人口。其五,人力资源的裁体是人,它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既有经济性,也有政治性。 人力资源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理论概括。分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人力资源的实质和内涵。见图1-1(a,b )。 图1-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关系 资料来源: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4页。 (二)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1、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 2、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 3、人力资源是具有时效性的资源 (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 从人力资本到人力资源是一个简短的智力加工过程。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内涵的继承、延伸和深化。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 对人力资本,应从两个方面加以综合理解,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现有的存量,即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的流量,即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它构成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Cthecclore Schulez )所说:“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 (a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 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的包含关系 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的数量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团队管理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精选文库“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孟轲”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而韦伯斯特也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引入团队理念、培育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发挥团队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高效团队的特征 针对国内企事业单位团队的状况,在建设高绩效团队时,我们必须明确高绩效团队的一些特征。只有创建的团队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良好团队特征,才会高效。 (一)团队必须具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只有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才会有效激励着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 (二)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相关的工作技能。高绩效团队是由一群有能 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须的技术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品质。 (三)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团队成员相互信任是高绩效团队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大家都能体会到,信任这种东西,是相当脆弱的,它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但又很容易被破坏。而且,只有信任他人, 才能换来被他人的信任。所以,维持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必须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在培养相互信任方面,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沟通。向团队成员解释有关决策和政策。能及时回答或反馈员工 所提问题。如果自己存在不足或做错了事情,要勇敢坦率地承认。二是支持下属。对团队成员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三是尊重下属。真正授权给团队成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四是公正无偏。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恪守信用,在绩效评估时能做到客观公正。五是让下属易于预测工作的发展趋向。处理日常事务, 应有一贯性,明确承诺并能及时兑现。六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管理者要通过展示自己的业务技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钦佩与尊敬。 (四)团队成员的一致承诺。高绩效的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和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