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药学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卢水华1,王琳2,肖和平3

(1.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08;2.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 200235;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33)

[摘 要]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

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

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药物性

[中图分类号] R978.3;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1)06-0767-0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是指抗结核药物经消化道和静脉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导致的肝脏损害。多数文献报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在3%~10%,少数文献报道发生率>10%。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经及时处理,预后一般较好,但其中仍有0.40%~1.50%的患者因为严重肝损害死亡。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1],应引起高度重视。

1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 

各种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不同。日本的统计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WHO推荐的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中,联用利福平、异烟肼对肝损害等不良反应有协同效应[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用药可增加肝损害的发生风险[3]。

2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型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肝损害占绝大多数,按国际药物性肝损害RUCAM 评分分型标准[4]分为3型。①肝细胞损害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倍正常值上限,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5,临床表现不典型,黄疸不明显,可伴过敏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其主要特征。

[收稿日期] 2010-05-11 [修回日期] 2011-02-22

[作者简介] 卢水华(1966-),男,湖北天门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硕士,从事肺部感染性疾病及结核病研究。电话:021-********-2380,E?mail:tubercle@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157781.html,。

[通讯作者] 肖和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②胆汁淤积型:血清碱性磷酸酶≥2倍正常值上限,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2,又分为a.毛细胆管型,患者有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b.肝毛细胆管型,患者有腹痛、发热,类似急性黄疸性肝炎或胆道梗阻表现,还可有超敏反应,年龄较大的患者易发生此类肝损害,代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③混合型:临床及生化指标介于肝细胞损伤型与胆汁淤积型之间,患者同样也可有超敏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在2~5之间,肝组织学提示肉芽肿生成。

ANDRADE等[5]研究表明,人白细胞抗原Ⅱ基因型影响药物性肝损害的类型。王晓丽等[6]的研究显示,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肝细胞型占25%,胆汁淤积型占35%,混合型占40%。

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的机制各不相同,且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代谢产物调节毒性、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及调节内皮病变作用,胆汁分泌受阻、小胆管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脂蛋白分泌减少,脂肪酸线粒体β氧化受阻,溶酶体磷酸酶阻滞,动脉缺损引起胆管缺血,肝星状细胞激活等。总体而论,药物肝损害的机制包括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损害、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方面两个方面。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的药物多属于原浆毒性,对肝细胞及细胞器无选择性;间接损害包括免疫介导性肝损害、线粒体失能、肝星状细胞、巨噬细胞放大药物肝毒性作用等机制。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机体个体差异而非用药不当造成的药物反应过程,是由于一连串的偶

·

767

·

医药导报2011年6月第30卷第6期万方数据

然事件造成的,即“多点攻击(multihit )”。特异质反应的发生包括了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是由于遗传基因差异使得某些个体肝脏药酶系统与众不同,呈现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其中以细胞色素P 450

(CYP )的酶基因变异最为常见,其他如乙酰化功能缺陷与2型N?乙酰基转移酶失活有关,人群中存在乙酰化快型和慢型两种类型。在乙酰化慢型者,INH 肝损

害的发病的危险性较高[2],另外巯氧化缺陷,谷胱甘

肽合成缺陷等免疫系统的遗传缺陷可能与药物肝毒性有关,获得性因素中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妊娠、慢型酒精滥用、药物相互作用、自体并发的肝脏疾病或肝外疾病、炎症反应等均为相关因素[7]

4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处理 

4.1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发现肝功能异常后,首先详细询问抗结核药物和合并用药的种类和过程、饮酒史、变态反应史、家族成员药物不良反应史、用药及停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肝脏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通过影像学和生化、免疫检查排除各种病毒、细菌、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胆结石、感染、肿瘤以及局部或全身循环障碍。积极寻找提示药物性肝损害的证据,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升高、肝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有时并发变态反应,高度提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停药8d 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50%是药物性肝损害的有力证据。当怀疑患者有其他潜在肝脏疾病或难以将药物与肝损害联系时,可行肝穿刺活检。

4.2 治疗原则 药物性肝损害治疗的关键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对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特别是监测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进展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征象。一般来说,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单项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正常值高限的3倍时,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5耀7d 复查肝功能,若复查继续升高或超过正常值的3倍,暂停抗结核药物,加用保肝降酶治疗,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仍可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再次出现转氨酶升高,或出现肝功能检查其他指标的异常者,需避免使用相关药物;若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有症状或血胆红素超过正常值的3倍,应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保肝治疗密切观察;若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5倍,有明显症状或血胆红素超过正常值的5倍,应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积极保肝利胆治疗,严重肝损害应住

院采取综合治疗措施[8]。

有研究表明,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血清清蛋白、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血清清蛋白值越低,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值越高则预后可能越差[6]

4.3 治疗药物 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选择的药物有抗氧化药、保护性物质前体、阻止损伤发生过程的干预药或膜损伤的修复药等。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促进肝组织再生,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转化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甘草甜素类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熊去氧胆酸有稳定细胞膜,免疫调节及线粒体保护作用,促进胆酸在细胞和胆小管的运输;水飞蓟素具有抗过氧化活性,稳定肝细胞膜,增强肝细胞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加速自由基的排泄,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并促进胆酸代谢;腺苷蛋氨酸可通过转甲基作用,增加膜磷脂的生物合成,增加膜流动性,加快胆酸的转运,同时通过转硫基作用增加肝细胞的解毒作用和对自由基的保护作用等;前列腺素E 作为一种抗氧化药可用于药物型肝损害的辅助治疗。另外,糖皮质激素在药物诱导的肝损害患者中可考虑使用,尤其有免疫高敏感性证据的患者。切忌盲目使用护肝药物,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4.4 肝损害并发变态反应 抗结核药物的变态反应有:发热、药物疹、剥脱性皮炎、流感样综合征、过敏性休克等同时并发肝损害,处理肝损害的原则同上,过敏问题需要做相应处理,剥脱性皮炎和过敏性休克必须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发生死亡的危险。4.5 重症药物性肝炎与肝功能衰竭 国内外均有利福平引起急性肝细胞坏死性肝炎发生肝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的报道。对重症肝炎应积极治疗抢救,避免肝功能衰竭,尽快转入重症肝病科监护治疗。停用全部肝损害的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热量平衡,促进肝细胞再生,静脉输注鲜血、清蛋白,采取胰高糖素?胰岛素疗法,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 ,补充生理性代谢物质三磷腺苷、辅酶A 等,改善微循环,控制出血,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预防和控制肝性脑病、继发感染、低血糖及肾功能不全等,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积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部分患者需进行肝移植治疗。

5 确定肝损害的药物 

由于抗结核治疗为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具体药物的确定方法有①直接鉴别法:发生肝损害后停用全部抗结核药物,待肝损害恢复后,开始试用一种药物,若有肝损害反应,则该药为肝损害的药物,如无肝损害反应,再试用另外一种药物;②间接鉴别法:出现肝损害后,开始只停用一种肝损害可疑药物,如肝损害反应消·

867·Herald of Medicine Vol.30No.6June 2011

万方数据

失,即可明确肝损害药物,如不消失,再停用另外一种药物,直至明确肝损害药物。前者多用于重症患者,后者适用于轻症患者,如单项转氨酶轻度升高,或单项实验室所见的黄疸,或只有这两项肝损害而无变态反应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利福平导致肝损害时,停用后肝功能恢复,第二次再用往往会发生比第一次更为严重的肝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的危险,因此,原则上禁止利福平作激惹试验或脱敏试验。

6 原有肝损害患者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应用 

6.1 可用的药物 原有肝损害时应首选不损害肝或基本不损害肝的抗结核药物,如氨基苷类的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及环丝氨酸。另外乙胺丁醇除偶可引起黄疸,基本属于不损害肝的药物,临床证明是有效的。WHO在2008年出版的《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中对抗结核药物进行了5组分类[9],其中亚胺培南及利奈唑胺列为可用药物。

6.2 慎用的药物 如异烟肼、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氯法齐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应慎重使用这些药物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3 忌用的药物 如利福平、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一般不用或忌用。

在选择药物进行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要同时注重原发疾病的治疗及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10]。7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 

抗结核治疗前应当常规做肝功能检查,推荐做乙型肝炎病毒检查;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肝功能;有肝病史的患者,要选择应用对肝脏损害少的药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使用利福平等药物需谨慎,部分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老年、女性、营养不良、糖尿病、嗜酒、低氧的肺结核患者和高原地区的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应少用或慎用肝脏损害多的抗结核药物。改变用药方法,如老年人减少用药剂量,异烟肼减量为200mg·d?1,利福平剂量减半使用,可取得与常规剂量同样的效果[11]。注意个体差异,各种药物均可造成肝脏毒性作用,一方面应避免不当用药,另一方面更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造成的药物中毒反应。

预防治疗:用药物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不少,但缺乏循证医学研究。在有药物性肝损害易感因素如老年女性患者、曾经出现肝损害患者、合并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患者、存在相关基础疾病如患有免疫缺陷综合征、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存在环境因素如饮酒、营养不良等患者及存在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时,建议给予预防治疗。8 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补偿机制,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尤其因此导致的死亡病例,常使结核病防治机构陷入医疗纠纷,影响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但是由于我国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尚未与国际诊断标准接轨,诊断标准不统一,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外推性。目前国际上用于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常用诊断标准表,如Maria评分表、经Danan改良的RUCAM评分表、源于日本的

DDW?J诊断标准等,在国内已经广泛地被消化科和肝病科采用,但是均没有被结核科医生采用[1]。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DOI] 10.3870/yydb.2011.06.026

[参考文献]

[1] 夏愔愔,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9-

423.

[2] HUSSAIN Z,KAR P,HUSAIN S A.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itis:risk factors,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J].India J Exp Boil,2003,41(11):1226-1232.

[3] CHANG K C,LEUNG C C,YEW W W,et al.Hepatoto?xicity of pyrazinamide:cohort and case?control analysis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7(12):1391-

1396.

[4] DAN G,BENICHOU C.Causality assess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drug?Ⅰ,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application to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ies[J].J Clin Epidemiol,1993,46(12):

1323-1330.

[5]ANDRADE R J,LUCENA M I,ALONSO A,et al.HLA classⅡgenetype influences the type of liver injury in drug?

induced idiosyncratic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04,

39(13):1603-1612.

[6] 王晓丽,虞朝辉,陈韶华,等.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385-388.

[7] 李蕾,王吉耀.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4(2):313-316.

[8] 屠德华.正确认识和处理抗结核药品的不良反应[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4):269-270.

[9]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emergency

update2008[R].World Heath Organization,WHO/HTM/

TB/2008,402.

[10] 卢水华,席秀红,熊延青.生物制剂在结核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0,29(3):275-278.

[11] 卢水华.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J].医药导报,2000,19(3):224-225.

·

967

·

医药导报2011年6月第30卷第6期万方数据

急救药物口诀

一肾二异三阿拖;四洛五可六卡因。 七多八拉九西兰;十速一去(一带表第十一种)十二米; 十三茶、十四糖;十五纳、十六油。 一、中枢神经兴奋药 尼可刹米(可拉明) [药理及应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微弱兴奋作用。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0.25~0.5g/次,必要时1~2小时重复。极量:1.25g/次。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心律失常、震颤及惊厥。山梗菜碱(洛贝林)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吸入*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3mg/次,必要时半小时重复。极量20mg/日。 [注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甚至惊厥。 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多巴胺 [药理及应用]直接激动α和β受体,也激动多巴胺受体,对不同受体的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2~5μg/kg?min)低速滴注时,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量。同时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也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中等程序的正性肌力作用;中等剂量(5~10μg/kg?min)时,可明显激动β1受体而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激动α受体,使皮肤、黏膜等外周血管收缩。大剂量(>10μg /kg?min)时,正性肌力和血管收缩作用更明显,肾血管扩张作用消失。在中、小剂量的抗休克治疗中正性肌力和肾血管扩张作用占优势。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用法]常用量:静滴,20mg/次加入5%葡萄糖250ml中,开始以20滴/分,根据需要调整滴速,最大不超过0.5mg/分。 [注意]1.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大剂量或过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快速型心律失常。2.高血压、心梗、甲亢、糖尿病患者禁用。3.使用以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4.输注时不能外溢。 肾上腺素(副肾素) [药理及应用]可兴奋α、β二种受体。兴奋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α-受体,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使血压升高;兴奋β2-受体可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药物性肝损害

一、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有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病规律一致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一般在5~90 d内,有特异质反应者潜伏期可<5 d,慢代谢药物(如胺碘酮)导致肝损伤的潜伏期可>90 d。停药后出现肝细胞损伤的潜伏期≤15 d.出现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潜伏期≤30 d。②有停药后异常肝脏指标迅速恢复的临床过程;肝细胞损伤型的血清ALT峰值水平在8 d内下降>50%(高度提示),或30 d内下降≥50%(提示);胆什淤积型的血清ALP或TB峰值水平在180 d内下降≥50%。③必须排除其他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④再次用药反应阳性:有再次用药后肝损伤复发史,肝酶活性水平升高至少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①+⑦+③,或前3项中有2项符合,加卜第@项.均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 二、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潜伏期。即服药前已出现肝损伤,或停药后发生肝损伤的间期>15 d,发生胆汁淤积或混合性肝损>30 d(除慢代谢药物外)。②停药后肝脏异常升高指标不能迅速恢复。在肝细胞损伤型中,血清ALT峰值水平在30 d内下降<50%;在胆汁淤积型中,血清ALP或TB峰值水平在180 d内下降<50%。③有导致肝损伤的其他病因或疾病的临床证据。 如果具备第③项,且具备第①、②项中的任何l项,则认为药物与肝损伤无相关性.可临床排除药物性肝损伤。 三、监测建议:①未报告有明显肝毒性的药物,一般不需监测。②对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抗痨药,抗甲状腺药),尤其是合并肝病患者,推荐一个月监测1次。③血清转氨酶>2-5倍,无症状者,建议1~2周监测一次。 四、①停药,防止再用;②误服大量肝毒性药物者,洗胃、导泻、吸附剂。③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促肝细胞再生。④应用特殊解毒剂和防治肝损药物。⑤严重者行人工肝。 五、抗TB药肝损处理:①仅ALT<3倍,无症状者可保肝并密切观察,并酌情停用频率较高的药物。②ALT>=3倍或总胆红素>=2倍,应停用频率高的药物,促肝,密切观察。③ALT>=5倍,或ALT>=3倍伴黄疸、恶心、呕吐、乏力或总胆红素>=3倍,即可停用所有药。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专题笔谈·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李锋卢水华 【摘要】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 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 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 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 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 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 面地保护肝脏。 【关键词】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i Feng, Lu Shuihua.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Shanghai 20150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u Shuihua, Email: tubercle@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157781.html, 【Abstract】 Incidence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reports of various areas, and different anti-TB drugs have different chances to cause liver injury. Pyrazinamide and rifampicin are the most common drugs resulted in DILI in our country.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DILI includes gender, age, lifestyle, genetic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 The main mechanism of anti-TB DILI includes liver toxicity and allergic liver damage. The patients with DILI require closely observation and have enough rest. The anti-TB regiment should stop if necessary, and protective therapy should be given. Most patients with DILI could recover gradually after proper medication. After liver functional improvement, the anti-TB regiment should be chosen carefull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ase history. Prophylactic treatment for hepatic injury is currently not conclusive. Therefore, the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overall anti-TB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hepatic damage other than anti-TB drugs should be avoided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导致的肝脏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理论上,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的药物都可能出现DILI。抗结核药物在使用过程中,DILI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不少患者需要停止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衰竭甚至死亡的病例也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一、抗结核药所致DILI的发生率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DILI发生率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低至2.5%,最高可达34.9%。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23.003 作者单位:201508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结核科 通讯作者:卢水华,Email: tubercle@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157781.html, 这种差异与多因素有关,比如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地理位置及研究者对DILI的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的流行、预防性治疗等。大多数DILI的报道来自欧洲、亚洲及美国,亚洲国家中以印度的发生率较高[1]。 不同的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不同。对于欧美人异烟肼有较高的导致DILI的概率,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其次包括异烟肼、其他利福霉素、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等。第二组,第三组和第五组药物较少引起DILI。 二、抗结核药所致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 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1)性别和年龄:DILI女性相对多见。在年龄分布中,老年人和新生儿容易发生DILI。老年人发生DILI可能与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降低,肝肾功能自然减退以及并发症增

2012年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性肝损伤防治要点与难点试题答案

药物性肝损伤防治要点与难点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时间界限是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 A. 1周 B. 1月 C. 3个月 D. 6个月 请选择D 2.药物性肝损伤不会导致下列哪种疾病或并发症? A.肝衰竭 B.慢性肝炎 C.肝脓肿 D.自身免疫性肝炎 请选择C 3.药物性肝炎所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主要症状: A.黄疸和皮肤瘙痒 B.黄疸和肝酶升高 C.皮肤瘙痒和肝酶升高 D.消化道症状和黄疸 请选择A 4.急性肝细胞性DILI的特点:

A. ALT/ALP>5 B. ALP>5 C. ALT/ALP在2~5 D. ALT/ALP<2 请选择A 5.胆汁淤积型急性DILI的特点: A. ALT/ALP>5 B. ALP>正常上线2倍 C. ALT/ALP在2~5 D. ALT/ALP<2 请选择B 6.混合型急性DILI的特点: A. ALT/ALP>5 B. ALP>正常上线2倍 C. ALT/ALP在2~5 D. ALT/ALP<2 请选择C 7.长期应该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导致的DILI类型: A.急性肝损伤,胆汁淤积 B.慢性DILI,胆汁淤积 C.慢性DILI,脂肪肝

D.慢性DILI,自身免疫性肝炎 请选择C 8.据有关研究资料,在我国急性肝炎中约有多少比例是由DILI导致? A.5% B.10% C.15% D.20% 请选择B 9.导致DILI的前4类药物,根据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A.抗结核药,抗肿瘤药,中草药,解热镇痛药 B.抗结核药,中草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 C.抗肿瘤药,抗结核药,中草药,解热镇痛药 D.抗结核药,中草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 请选择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大多不可预见 B.过敏性药物肝病与剂量无关 C.肥胖人群更易发病 D.停药2周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请选择D 11.药物过敏反应导致的DILI常在服药多久出现肝功能障碍?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定义: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BING因 脂肪肝酒精摄入过多数日内即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临床上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有右上腹部不适或可触及柔软肿大的肝脏。酒精性脂肪肝临床上与轻度酒精性肝炎不能区别。怀疑酒精性肝病,需做超声检查和一系列的实验室生化学检查。 以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检出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和均匀红细胞容积的病理性升高,以γ-GT为显着。酒精性脂肪肝在戒酒后预后良好,不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治疗的措施仅是严格戒酒,病变在数周内,有时几个月,可自行消失。 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繁多,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等,也可有严重症状如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常见发热和上腹部不适、黄疸,有时出现白细胞明显升高,易误诊为急性胆系感染。 伴有不同程度慢性肝炎征象(蜘蛛痣、肝掌等)和肝脏异常重大。实验室生化检查见 γ-GT、谷丙转氨酶(GPT)升高等。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经过和预后多样,脑病、腹水和肾功能衰竭等临床指标提示预后凶险。 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应根据肝病严重程度而异,轻度和中度病例往往单凭戒酒可是病情好转,严重经过病例病死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同时伴有肝硬化(liver和/或病毒性肝病患者。代偿性和失 症状: 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2、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 3、持续性微热,或并发恶寒; 4、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5、尿液变为啤酒色; 6、便秘,便色灰白; 7、心窝感到胀闷;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药学监护

结核性腹膜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之一,该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早给予合理、足够疗程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而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损害也不时伴随发生。如何保持联合化疗方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避免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1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肝损害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实践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 1临床资料 1.1病史摘要 患者,女,31岁。主因“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3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因“感冒”出现发热,最高38.5℃,伴乏力、纳差,就诊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提示胸水、腹水,给予抗感染、利尿治疗1周后腹水基本消退,但仍有低热,为明确发热原因就诊本院。查体:体温38.0℃,颌下可触及淋巴结,压痛阳性;右肺于第4肋间以下叩诊浊音,腹稍膨隆,腹韧,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患者既往对青霉素过敏。入院诊断:发热待查:结核性腹膜炎? 1.2治疗经过 入院第1天,给予患者常规的营养支持及口服螺内酯40mg,1/日,利尿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相继回报:C反应蛋白:13.30mg/L;血沉:51mm/hr。胸片提示: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并右侧胸膜肥厚、粘连。胸水化验:浆液粘蛋白定性(+),白蛋白28.4g/L;结核杆菌定量:1.2×103拷贝/ml;腺苷脱氨酶:78.0U/L;乳酸脱氢酶:1195U/L。腹膜穿刺病理活检示:见慢性肉芽肿性炎,符合结核性腹膜炎。肝功能、腹部B超正常,乙肝阴性。诊断明确:①结核性胸膜炎;②结核性腹膜炎。给予异烟肼片0.4g,口服,1/日;利福平胶囊0.45g,口服,1/日;吡嗪酰胺片0.5g,口服,3/日,硫酸链霉素0.75g,肌注,1/日,四联抗结核及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滴,1/日,保肝治疗。第6天患者诉恶心、呕吐,食欲不佳。体温白天正常,夜间有低热。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口服,3/日,止吐治疗。第9天患者仍诉恶心、呕吐,影响食欲及睡眠。考虑药物剂量大,将异烟肼减至0.3g。第12天患者仍诉呕吐,呕吐量渐大。复查肝功能:ALT104U/L,AST375U/L,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常规正常。停用四联抗结核药,加强保肝治疗,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复方甘草酸苷80mg,静滴,1/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维生素C注射液2g+10%氯化钾注射液5ml,静滴,1/日。第14天肝功能示:ALT225U/L,AST440U/L第16天肝功能示:ALT119U/L,AST216U/ L。患者因经济原因,于当日自动出院。出院诊断:①结核性胸膜炎;②结核性腹膜炎;③药物性肝损。 2药学监护 2.1患者用药教育 螺内酯为醛固酮拮抗剂,为弱的保钾利尿药,起效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主要不良反应有高钾血症、胃肠道反应、低钠血症、抗雄激素样作用等。给药应个体化,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观察电解质变化,而后再逐渐增至有效量。于是临床药师嘱患者:螺内酯每日2片(40mg)于早晨饭后服用,可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利用度,并且避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影响睡眠。患者欣然接受,按照临床药师的交待服药。 入院第6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临床药师也考虑可能是服用抗结核药后出现的消化道症状,于是嘱患者:把抗结核药放在饭后服用,可减轻胃部不适症状,但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患者很容易接受。 2.2治疗药物建议 入院第9天患者服用多潘立酮后,及将抗结核药改为饭后服用,恶心、呕吐症状仍不缓解。临床药师分析:虽然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但也不排除药物剂量过大引起的毒性反应。异烟肼片的用法说明书中示:成人,按体重每日口服5mg/kg,最高0.3g。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药学监护 杜伟,杨亚男,赵力,费平霞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途径,提升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肝损害患者的药物治疗,适时进行患者用药教育、不良反应监测、疗效观察及用药建议等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的用药教育被患者接受、用药建议被医生采纳,药品不良反应也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结论:进行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途径,分析总结问题可提高临床药师专业水平。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中图分类号]R97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507(2015)03-0150-02 作者简介:杜伟(1981-),男,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主管药师, 大学本科,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通讯作者:费平霞(1978-),女,陕西省西安市人,副主任药师,硕士, 从事临床药师工作。 ·药物临床·

病毒性肝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感染。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肝性脑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2、饮食:饮食应选用柔软的食物纤维,限制蛋白的摄入。病情好转或清醒后,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昏迷者禁食蛋白,脂肪每日不宜过高,以免延缓胃的排空,增加肝脏的负担。有腹水者,钠量应限制,防止血钠过低。低钾血症时,要补充氯化钾和含钾多的食物,高血钾时,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伴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避免刺激性、坚硬、 粗糙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 3、消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①避免应用催眠镇静药、麻醉药等;选用对肝毒性小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 ②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及时处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对水肿和腹水病人,利尿应注意保钾和排钾利尿剂交替使用,防止电解 质紊乱,发现低钾、低钠血症及时纠正。 ③防止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炎症。 ④防止大量输液; ⑤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灌肠以清除肠道积血、积物. ⑥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⑦禁食或限食者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⑧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立即止血并补充新鲜血液。出血停止后应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理肠内积血,以减少肠内氨的产生和吸收。 4、意识混乱病人的护理

①躁动不安者须加床挡,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以防坠床; ②经常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③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病人的某些不正常行为,避免嘲笑,同时应向同病室病友、家属等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 昏迷病人的护理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使脑细胞代谢降低,保护脑细胞的功能。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前驱症状,如有言语不清、健忘、行为异常、嗜睡、扑翼样震颤.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健康教育 病人意识清醒后,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如合理的饮食,不滥用损肝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等。应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有效的自我防护可使病情稳定,延缓发展。应教给家属如何识别病情变化,特别是思维过程变化、性格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等异常现象出现时,应及时就诊,以及早治疗。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药学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卢水华1,王琳2,肖和平3 (1.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08;2.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 200235;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33) [摘 要]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 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 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药物性 [中图分类号] R978.3;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1)06-0767-0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是指抗结核药物经消化道和静脉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导致的肝脏损害。多数文献报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在3%~10%,少数文献报道发生率>10%。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经及时处理,预后一般较好,但其中仍有0.40%~1.50%的患者因为严重肝损害死亡。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1],应引起高度重视。 1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  各种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不同。日本的统计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WHO推荐的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中,联用利福平、异烟肼对肝损害等不良反应有协同效应[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用药可增加肝损害的发生风险[3]。 2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型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肝损害占绝大多数,按国际药物性肝损害RUCAM 评分分型标准[4]分为3型。①肝细胞损害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倍正常值上限,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5,临床表现不典型,黄疸不明显,可伴过敏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其主要特征。 [收稿日期] 2010-05-11 [修回日期] 2011-02-22 [作者简介] 卢水华(1966-),男,湖北天门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硕士,从事肺部感染性疾病及结核病研究。电话:021-********-2380,E?mail:tubercle@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157781.html,。 [通讯作者] 肖和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②胆汁淤积型:血清碱性磷酸酶≥2倍正常值上限,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2,又分为a.毛细胆管型,患者有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b.肝毛细胆管型,患者有腹痛、发热,类似急性黄疸性肝炎或胆道梗阻表现,还可有超敏反应,年龄较大的患者易发生此类肝损害,代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③混合型:临床及生化指标介于肝细胞损伤型与胆汁淤积型之间,患者同样也可有超敏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在2~5之间,肝组织学提示肉芽肿生成。 ANDRADE等[5]研究表明,人白细胞抗原Ⅱ基因型影响药物性肝损害的类型。王晓丽等[6]的研究显示,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肝细胞型占25%,胆汁淤积型占35%,混合型占40%。 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的机制各不相同,且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代谢产物调节毒性、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及调节内皮病变作用,胆汁分泌受阻、小胆管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脂蛋白分泌减少,脂肪酸线粒体β氧化受阻,溶酶体磷酸酶阻滞,动脉缺损引起胆管缺血,肝星状细胞激活等。总体而论,药物肝损害的机制包括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损害、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方面两个方面。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的药物多属于原浆毒性,对肝细胞及细胞器无选择性;间接损害包括免疫介导性肝损害、线粒体失能、肝星状细胞、巨噬细胞放大药物肝毒性作用等机制。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机体个体差异而非用药不当造成的药物反应过程,是由于一连串的偶 · 767 · 医药导报2011年6月第30卷第6期万方数据

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是除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以外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世界第22个结核病高负 担国家,结核病患者高居世界第2位。我国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 用短程督导化疗方案[1],即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2H3R3Z 3/4H3R3方案,复发涂阳患者采用2H3R3Z3E3S3/4H3R3E3方案, 其中异烟肼(H )、利福平(R )、吡嗪酰胺(Z )3种一线主要抗结核药对肝脏都有一定的损害,而联合用药使肝损害更严重,发生率更高,常常迫使抗结核治疗中断,同时也增大了结核杆菌耐药的风险,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现对一线抗结核药的肝损害综述如下。1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机制 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因为中毒和过敏反应。中毒主要是由于药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分析 陈荣(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25001) 【提要】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对于结核病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方案,一般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抗结核化疗方案,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均有肝损害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会加剧肝脏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从而会导致化疗中断,同时也会提高结核杆菌耐药的风险,有时甚至会引起患者肝衰竭致使其死亡,因此,一线抗结核药的肝损害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关键词】抗结核药/副作用;肝疾病/化学诱导;不良反应;肝损害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2-1859-03中图法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 A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03T13:57:15.7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孙涛 [导读] 肝脏是人体中药物代谢与转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是较容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损害的靶器官[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4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取护肝治疗与合理护理等综合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临床合理用药。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护理; 肝脏是人体中药物代谢与转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是较容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损害的靶器官[1]。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随着临床药物品种不断丰富、联合用药逐渐增多,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2],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3]。为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8~75岁,平均49.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中的相关标准,并参照医学科学国际组委会(CIOMD)制定的分型标准分为3种类型:⑴肝细胞损伤型: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R[即ALT超过正常值倍数/碱性磷酸酶(ALP)超过正常值倍数]>5;⑵胆汁淤积型:ALT>2倍正常值上限或R<2;⑶混合型:ALT、ALP均>2倍正常值上限,且R在2~5[4];本组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15例、胆汁淤积型20、混合型18例;在所使用的引起DILI 的药物类型中,有中草药和中成药、抗结核药物、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有降脂药、抗甲亢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降糖药物等。 1.2 诊断标准①用药后1~4周出现肝损害的表现;②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及瘙痒等过敏症状;③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大于 6%; ④有肝内淤胆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特征;⑤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⑥各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CMV-IgM、 EBV-VCA-IgM均为阳性;⑦有药物性肝炎史,再次用药可诱发。标准①加上标准②~⑦中的任 2 项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5]。2护理 2.1加强基础护理重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患者的活动范围多在病房内,因此,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湿度及温度适中、阳光充足,环境需保持整洁、舒适。 2.2心理护理药物性肝损害一旦发生,需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并进行护肝治疗,患者常担心停药治疗后原有疾病会进一步加重,或病情迁延,严重导致精神紧张、恐惧或焦虑不安,并担心后遗症。护士每天接触患者时间最多,在平时的宣教中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信心;对药物性肝病的医学知识及治疗、愈后给予适当讲解,说明药物的毒性,绝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可恢复,积极保肝治疗及监测的相关化验。医护人员需经常巡视病房,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6-7]。 2.3饮食护理采用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量的饮食。肝功能不全患者每日蛋白质摄人争取达到1.0~1.5 g/kg,伴有腹水患者蛋白质可增至每日2~3 g/kg,血氨升高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人量。少量多餐、忌过饱,尽量避免使用油炸、辛辣、粗糙、坚硬的食物。大部分患者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厌油等症状,因此,在饮食上不宜强迫进食、补充高营养食物,宜进食维生素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进食太少,无法满足患者的生理要求,可适量进行静脉补充维生素、脂肪乳及葡萄糖。供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具有抗癌作用。 2.4肝功能病情观察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是否有黄染;是否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皮肤是否瘙痒及二便的颜色等。如出现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停用药物,密切监测肝功能的进展情况,尽早进行保肝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后,监测谷丙转氨酶和黄疸的变化,是肝功能好、坏的标志,所以观察巩膜、皮肤黄染程度和尿液颜色改变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肝脏受损害程度指导患者活动和休息:轻度损害者,可适当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中度损害者,除进食、洗漱排便外,其余时间应卧床休息;重度损害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血流量,降低代谢率,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5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贯穿患者住院期间整个过程,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方法,出现恶心、厌油、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使用肝损害药物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保持乐观情绪,禁酒,合理饮食和休息,避免其它因素加重肝脏的负担。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密切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做好鉴别诊断,早诊治,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是规避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DILI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直接引起的肝损伤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两大因素。药物尤其是口服给药进入机体后须经肝脏代谢,肝脏内药物浓度往往高于其他器官,因此如长时间给药或剂量过大时容易引起肝损害,避免滥用药物或长期大量用药,选择药物时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副作用较小药物,对于有过敏吏、肝肾疾病、新生儿和营养障碍患者慎重选择药物,使用合理剂量,尽量少用或不用可能诱发过敏、损害肝、肾功能药物。建立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制度,特别是注意投药剂量、疗效、重复用药的合理性;重视高危人群和高危时段的监控。对使用有肝损害或怀疑有肝损害的药物时,注意患者的不良症状,每周一次血常规尿常规检验,每半月至一个月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或尿黄,立即停用有关药物,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总之,肝脏损害是临床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相应的防治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脏损害,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肝损害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平,柯玉满,樊小春,等.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32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33):3720-3723.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相关机制

.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相关机制药物性肝损伤是如何分型的? 如果以谷丙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肝细胞损伤型、升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通常提示肝细胞有损伤,(ALT)和或谷氨酰转)和/高幅度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为肝细胞损伤型。如果以碱性磷酸酶(AKP倍正常上限时, 为胆汁淤积型。升高幅度超过2GGT)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AKP肽酶(. GGT升高的表现,为混合型升高的表现,也有AKP或有些患者,既有ALT哪些指标异常预示严重的肝损伤?等酶学指标升高的幅度越大,通常反映肝脏的损伤也越大。 ALP/GGTALT/AST、此外,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明显的异常,比如总胆红素明显通常意味着肝脏的损伤更严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肝脏的真正功能受到了损害。临床上,出现“胆酶分离”(转 氨酶水平下降,但总胆红素却明显升高)时,往往是严重肝损伤的特征,这些患者的预后不良,可在药物此时的转氨酶下降并不是好事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风险增加,2倍正常上限,同时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水平超过3性肝损伤的患者中,如果ALT。10%倍正常上限,那么,这些患者的预后同样不良,死亡率可 高达 言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于许多种药物有潜在的肝毒性,所以肝脏是较易受损害的脏器之一。以 上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由位。在美国,50%药物性肝损害已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此外, 有研究发现,氨药物引起的。在我国,药物性肝炎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是由药物引起的。因此,在临床医务工作中,我们应基转移酶升高的成人中有10%-50% 该重视药物所引起 的肝损害。定义及流行病学引起肝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 敏反应从而对肝脏造成损害,的发生大多数DILI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人同扑热息痛药所诱导的依赖过量药物所致的肝毒性相比,是由于特异质 或意外反应所致。具有良好记载的致特质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然而,们传统上认为特异质反应呈剂 量非依赖性。对大多数药物而言,肝毒性是非常罕见的,据估计,其诸多药物已被证明有剂量依 赖组分,因所包含的患者人数, 在大多数临床药物试验中,发生率在1/10000 - 1/ 100000范 围内,而且药物的肝毒性几乎都是在上市阶段才得以发现的。所以,对多数10000最多不超过 的频率仍是未知的,在这方面,大多数流行病学的研究DILI药物而言,使用者用药后发生大部 分在既往报道的许多研究中,受到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药物与肝损伤的关系尚不确定。而流行病 的逻辑研究是回顾性的,且缺乏标准化的诊断检查以排除引起肝损伤的其他原因。药品不良反应 少报漏报情况人所共且许多研究有偏倚,且,许多研究来自于三级转诊中心,真正发病率情况,仍然知之甚少。到目前为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知,当然DILIDlLI. .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279页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 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 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 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 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 血液分流,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 以出现自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 膜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 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 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 下降;A/G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科普版

药物性肝损伤(科普版)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DILI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DILI的药物超过1000种,因此,DILI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 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据法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3年内DILI的发了率月14人/10万居民/年,其中12%的患者住院,6%的患者死亡。可见住院患者中的DILI只占全部DILI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发病原因 多种药物可以引起DILI,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DILI,需引起大家高度注意。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要了解药物致肝损伤的机制,首先需了解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特点。通常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转化与结合两个时相即Ⅰ相代谢及Ⅱ相代谢。Ⅰ相代谢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药物经过此相反应后极性增高,即水溶性增大,易于排出体外,参与Ⅰ相代谢的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CYP);Ⅱ相代谢反应主要为结合反应,经过此相反应后,药物可与葡萄糖醛酸、甲基、硫基、甘氨酸等基团结合,形成极性更强的物质,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有些药物仅需Ⅰ相代谢,有些药物则需要Ⅰ相及Ⅱ相代谢才能完成。肝脏中Ⅰ相及Ⅱ相代谢酶的基因在人群中具有为多态性,因此,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敏感性也有很大差异。在有些个体,有些药物在此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或致癌的物质,进一步造成肝损伤,或原本不具抗原性的药物,在肝内转化后形成具有抗原性的代谢产物,引起免疫性肝损伤。 药物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造成肝损伤: ①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 药物经CYP代谢产生的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通常与谷胱甘肽(GSH)结台而解毒.并不产生肝损伤。但过量服药或遗传性药物代谢异常时,亲电子基、自由基等活性代谢产物大量生成,耗竭了肝内的GSH,并且通过与细胞膜磷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结台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膜的损害、钙-ATP的自稳性受到破坏,使线粒体损伤、肝细胞坏死;亲电子基团还可通过与肝细胞蛋白半胱氨酸残基的琉基、赖氨酸残基的氨基等亲核基团共价结合,致肌动蛋白凝聚而细胞骨架破坏,使细胞膜失去其化学及生理特性而产生细胞坏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亦可干扰细胞代谢的某个环节,影响蛋白的合成或胆汁酸的正常分泌,使肝细胞损伤或/和胆汁淤积。这类药物性肝损伤是剂量依赖性的、可以预测的,并在动物身上可以复制出来。 ②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cy),包括过敏性(免疫特异质)及代谢性(代谢特异质)。前者主要是由于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原的自身抗体,可诱导肝细胞死亡或被破坏;这种免疫原还可以被CD4+细胞识别,诱导产生一些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CD8+T细胞,引起Fas或穿孔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细胞损伤。后者主要与个体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出现对药物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