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三班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最新一年级三班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最新一年级三班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一年级三班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3)班学生有55人,其中男生25,女生30人。班级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多,经过一周时间的相处,对学生的情况初步的了解。

1.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但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

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多数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

3.他们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可塑性强。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

的很难!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上课时乱走乱动,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还有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桌兜里的。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5.他们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数数从一开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数数,但是从中抽出一部分数起,就得从头数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6.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

7.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8.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

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措施

1.逐步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和秩序,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6、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7、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9、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

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综合应用能力

一、案例分析题(分析题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15 分,共30分。)

【案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试行)》等,与《意见》一起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1、简述领导考核评价机制的内涵。

2、根据材料,如何完善领导考核评价机制?

【案例二】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转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结合材料,如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文书写作题(根据材料,撰写一则通告,题目及其他相关事项自拟,要求符合通告的行文规则,本题共10 分。)

为了稳定市场,保证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06年第69号文件。决定近期再投放部分国家储备糖。本次投放数量、品种、时间。投放数量为8万吨,品种为原糖。投放时间为10月13日;本次国家储备糖竞卖底价为3400元/吨(仓库提货价);本次投放将通过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电予网络系统公开竞卖。竞卖标的单位为5000吨。发文时间是2006年10月10日。

三、作文题(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和要求写作,本题共60 分。)

【给定材料】

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造成农村就读学龄人口减少。村办小学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师素质不齐,教育质量堪忧,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等问题明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