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绿色建筑复习题

2011绿色建筑复习题
2011绿色建筑复习题

研究生《绿色建筑》课程(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思考题

一、填空题(示例)

1.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六类指标组成,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规定: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______,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

_______平方米。

3.每套绿色住宅至少有__________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

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示例)

1.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的名著________直接推动了国际环保运动的开展。

A.《寂静的春天》

B.《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C.《设计结合自然》

D.《后现代建筑语言》

2.早在1930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________就第一次提出了“more with less”的思想

A.Mies van der Rohe

B.Frank Llyod Wright

C.Buckminister Fuller

D.Antoine Predock

3.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研究报告________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

持续发展的概念。

A.《增长的极限》

B.《绿色建筑挑战》

C.《人类环境宣言》

D.《我们共同的未来》

4.在________,我国第一个大型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10层屋顶建成,面积约900平方米。

A.1960年代

B.1970年代

C.1980年代

D.1990年代

5.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________。

A.美国 LEED体系

B.德国 EnEv2006(Energieausweis)体系

C.英国 BREEAM体系

D.加拿大 GBTOOL体系

三、名词解释

1.绿色建筑

2.Arology

3.可持续发展

4.3R原则

5.可再生能源

6.非传统水源

7.城市热岛效应

8. 绿地率

9.遮阳系数 10.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11.体型系数 12.可呼吸式幕墙 13.地源热泵14.种植屋面 15.窗地比 16.声景观 17.生态足迹 18. 生态修复 19.全寿命周期评价(LCA) 20. CFD 21.生物多样性 22.湿地与人工湿地 23.中水 24.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25.建筑病综合症(SBS -Sick Building Syndrome) 26.不建造的选择 27.本土植物 28.乡土建筑 29.夏热冬冷地区 30.空气龄

四、问答题

1.结合实例分析,试述我国优秀传统民居的生态设计策略。

2.试述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外维护结构的设计要点。

3.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调研或设计实践,对您所熟悉的既有建筑提出节能改造提出思路和技术方案(可

辅之以必要的分析图、详图和数据)。

4.“恒湿恒温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吗?分析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和实践中的误区。

5.举一个您认为成功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

6.我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估。

五、参考资料

1.(美)蕾切尔·卡森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刘加平、董靓、孙世均.绿色建筑概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饶戎.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4.柳孝图.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周浩明、张晓东编著. 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沈清基编著.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9.(美)Public Technology In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王长庆等译, 龙惟定审校. 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0.(美)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 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王建国编著.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2.(英)舒马赫著. 小的是美好的. 商务印书馆,1984

13.有关论著、论文,有关网站

绿色施工培训试题 (含答案版)

绿色施工培训试题(含答案版) 单位:姓名:培训时间:得分: 一、选择题:(10×4=40) 1、利用消防水池或者沉淀池,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属于绿色施工的( B )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2、在民工生活区进行每栋楼单独挂表计量,以分别进行单位时间内的用电统计,并对比分析, 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利用钢筋尾料制作马凳、土支撑,属于绿色施工的(A )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4、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化布置,两间办公室设成通间,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数量、 时间及能量消耗,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5、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采用手锯开砖,减少剩余部分砖的破坏,属于绿色施工的(A)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6、施工现场材料仓库、钢筋加工棚、木工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现场临时交通路线,缩 短运输距离,属于绿色施工的(D)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7、现场对已有施工机械、探照灯及零星作业电焊机的用电计量分别挂表计量用电量,属于绿色 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8、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属于绿色施工的(C )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9、项目部用绿化代替场地硬化,减少场地硬化面积,属于绿色施工的(D)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0、合力安排施工流程,避免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使用,降低用电负荷峰值,属于绿色施工的 (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二、填空题:(10×6=60) 1、绿色施工中“四节一环保”指的是节材、节水、节地、节能、环境保护。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项目绿

一,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一、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1、系统工作条件和要求 1.1产品能在电源:220 V 土10 % , 50 Hz;室内温度0~35 ° C,湿度0~85% R.H环境下正常工作。 1.2正常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72小时。 1.3产品的插头符合中国标准,否则由投标人提供适配器。 1.4如设备需要特殊的工作条件(如:水、电源、磁场强度、特殊温度、湿度、亮度、震动强度等), 投标人应在有关投标文件书中加以说明。 1.绿色建筑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教育包1套(可供40人同时使用) ★1.1软件产品必须有原厂商的直接授权证书; ★1.2提供软件产品原厂认证的培训工程师进行7天的技术培训; 1.3能够进行建筑的热工环境分析,包括建筑区域的温度空间分布分析、建筑区域舒适度指数分析、 建筑区域的逐时温度分析、建筑区域的得/失热途经分析、建筑冷热负荷分析、建筑围护结构得/失热分析、通风得/失热分析、直接太阳得热分析、间接太阳得/失热分析、建筑采暖/制冷度日数分析等;可以进行建筑能耗分析; 1.4能够进行建筑光环境分析,包括建筑天然采光系数的空间分布分析、建筑天然采光照度分析、建 筑人工照明照度分析、能输出到专业光学分析软件中进行深度的光学渲染分析等; 1.5能够进行建筑声学环境分析,包括建筑的混响时间分析、建筑声源粒子的传播扩散模拟分析、建 筑声学的关联声波线分析; 1.6能够进行建筑日照模拟分析,包括建筑窗体日照时间分析、建筑群的光影变化情况、建筑群之间 的遮蔽情况分析等; 1.7能够进行建筑经济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建筑综合造价分析、建筑综合温室气体分析、建筑综合初 始含能分析等; 1.8能够进行建筑可视度分析,包括某建筑在特定区域的室外可视度分析、以及建筑通过窗体可以获 得室外视野的室内可视度分析; 1.9能够进行气象数据分析,包括逐时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风频、太阳辐射等的

2020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考试题库(10)含答案

2020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考试题库(10)含答案 1.下列关于钢材性能的评议,哪一项是正确的 A.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比值越小,越不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B.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不需要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 C.建筑钢材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含量 D.钢材冲击韧性不受工作温度变化影响 答案:B 2.在砖墙上开设净跨度为1.2m的窗口,窗口顶部为钢筋砖过梁。已知过梁上的墙身高度为 1.5m,则计算过梁上的墙体自重时,应取墙体高度为: A.0.3m B.0.4m

C.1.2m D.1.5m 答案:B 3.与钢梁整浇的混凝土楼板的作用是: A.仅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 B.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下翼缘稳定 C.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翼缘稳定 D.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下翼缘稳定答案:C

4.对钢结构中的受力构件,其杆件选择下列何项正确 A.可选用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B.可选用壁厚小于4mm的钢管 C.对焊接结构町选用截面小于1.45×4的等边角钢 D.对焊接结构呵选用截面小于1.45×36×4的不等边角钢 答案:B 5.某工程位于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0%的一类环境下,其钢筋混凝土次粱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取下列何值为宜 A.二级,0.2mm B.三级,0.4mm C.三级,0.3mm D.三级,0.2mm

答案:C 6.当计算挑粱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B.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之和 C.本层恒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 D.本层恒载与活载设计值之和 答案:A 7.高层建筑中,当外墙采用玻璃幕墙时,幕墙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设计中,下列何项对风荷载的考虑不符合规范要求 A.要考虑对幕墙的风压力 B.要考虑对幕墙的风吸力

最新9第九章绿色建筑试题资料

江苏省监理工程师考试试题(绿色建筑)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分为(A)、二星、三星。 A、一星 B、四星 C、五星 D、六星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与下列哪一评价标准较为相似(A)。 A、美国LEED B、日本CASBEE C、英国BREEAM D、澳大利亚GREEN STAR 3、下列哪一事故不影响项目参评绿色施工?(D) A、发生安全死亡事故; B、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C、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D、施工期间因采用新材料致使非承重结构发生裂缝但不影响工程质量,在验收前已修复。 4、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绿色建筑评价应由(C)组织。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政府机构 5、下列技术中属于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是(D)。 A、已开发场地及废弃场地的利用; B、高性能材料 C、高频能设备系统 D、节水灌溉 6、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与建筑物(A)过程。 A、全寿命周期 B、原料的开采 C、拆除 D、建设 7、节能建筑就是(A)。 A、低能耗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8、绿色施工管理不包括(C)。 A、组织管理 B、规划管理 C、投标管理 D、人员健康和安全管理 9、(A)阶段只需消耗极少的能源,却决定建筑存在几十年内的能源与资源消耗过程。 A、规划设计 B、建筑施工 C、运行 D、维护 10、下面属于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中节能与节水管理的内容有(A)。 A、实现分户分类计量和收费 B、建立建筑和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 C、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D、建立绿化管理制度

(完整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1试题及答案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绿色建筑基于建筑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共生,以( B)为基本出发点。 A 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B 以人为本 C 商业活动 D 尊重生态、尊重环境 2.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已经从单纯的节能走向“四节、一环保、一运营”,其中“四节、一环保、一运营”是指( A ) A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B 节能、节油、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C 节电、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D 节能、节材、节水、节源、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3.在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 B)部门合一 A 城市规划管理和水资源管理 B 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 C 城市规划管理和能源管理 D 城市规划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 4.在推进污水大气治理的措施中,整理城市黑臭水的突破口为( A) A 中水洁厕 B 排污治理 C 黑水净化 D 源头净化 ======多选题部分 ======

5.一下具有绿色建筑性质的建筑物是( D) A 福建土楼 B 陕西窑洞 C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D 英国伍斯特大学蜂巢图书馆 6.完善城镇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供应方式,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补办出让手续的,经依法批准,可采取规定方式办理并按市场价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在国家、改造者、土地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三旧”改造的土地收益。其中三旧是指(ABC ) A 旧城镇 B 旧厂房 C 旧村庄 D 违章建筑 7.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中建筑方针是( ABC ) A 适用 B 经济 C 绿色 D 美观 ======判断题部分 ======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做到减少成本和环境影响,加强城市和郊区的生态完整性,并增强公民的废物回收分类意识对错 9.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有效期为 3 年对错 10.绿色施工评价组织的评价结果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对错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摘要: 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关键词: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1 何谓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 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 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 依靠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 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 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 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 % ,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 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 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 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 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 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 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3 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建筑与气候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 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 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 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 如: 我国陕北的窑洞在- 20 ℃左右的气候下, 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 仍保持着15 ℃上下的舒适室温; 还有西双版纳干阑住宅在酷热的气候中,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因此, 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 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 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 太阳加热, 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 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 因为, 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 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

(完整版)建筑构造考试试题(有答案)

《建筑构造》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建筑总高度大于( D )时为超高层建筑。 A. 16m,20层 B. 16m,40层 C. 24m,100 层 D. 24m,100m 2.结构的承重部分为梁柱体系,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此种建筑结构称为( B )。 A.砌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板墙结构 D.空间结构 3.一般建筑跨度30m以上的大跨度建筑采用( D )结构。 A.砌体 B.框架 C.板墙 D.空间 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A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 50~l00 B. 80~150 C. 25~50 D. 15~25 5.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 C )。 A.临时性结构 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6.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建筑,其房间隔墙需采用耐火极限( C )以上的()。 A. 0. 5小时,难燃烧体 B. 1小时,难燃烧体 C. 0. 5小时,非燃烧体 D. 1小时,非燃烧体 7.大型门诊楼属于( B )工程等级。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8.模数60m的数值是( C ),经常用于()。 A. 60mm,构件截面或缝隙 B. 600mm,门窗洞口 C. 6000mm,柱距或开间 D. 60000mm,建筑总尺寸 9.如果需要了解建筑内部的房间分布情况及估算建筑面积,可以查看 ( A )。 A.建筑平面图 B.建筑立面图 C.建筑剖面图 D.建筑详图 10.建筑平面图的外部尺寸俗称外三道,其中最里面一道尺寸标注的是 ( D )。 A.房屋的开间、进深 B.房屋内墙的厚度和内部门窗洞口尺寸 C.房屋水平方向的总长、总宽 D.房屋外墙的墙段及门窗洞口尺寸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建筑剖面图所表达的内容的是( C )。

建筑工程师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4绿色建筑工程师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技术中属于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是()。 A.已开发场地及废弃场地的利用 B.高性能材料 C.高效能设备系统 D.节水灌溉 2、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于建筑物的()过程。 A.全寿命期 B.原料的开采 C.拆除 D.建设实施 3、节能建筑就是()。 A.低能耗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4、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中不包括()。 A.太阳能光热系统 B.太阳能光电系统 C.地源热泵系统 D.带热回收装置的给排水系统 5、()侧重于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强调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法和行为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A.低能耗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6、()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 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A.生态建筑 B.绿色建筑 C.智能建筑 D.低碳建筑 7、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在初步设计阶段所做工作的步骤为()。 ①进行项目的整体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策划分析 ②进行项目目标的确认,分析项目适合采用的技术措施与实现策略 ③根据设计目标及理念,完成项目初步案、投资估算和绿色标识星级自评估 ④向业主提供《项目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8、在()阶段,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将依据业主的要求,对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给出各个专业具体化的指标化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A.初步设计 B.深化设计 C.结构设计 D.施工图设计阶段 9、在()阶段,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完成各项案分析报告,协助业主完成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认证的申报工作。 A.初步设计 B.深化设计 C.结构设计 D.设计标识申报阶段 10、绿色施工管理不包括()。 A.组织管理 B.规划管理 C.投标管理 D.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1、在民工生活区进行每栋楼单独挂表计量,以分别进行单位时间的用电统计,并对比分析,属于绿色施工的()。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2、项目部用中水用作混凝土搅拌用水,属于绿色施工的()。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3、绿色建筑的增量费用中()所占比重最大。 A.软费用 B.绿色建筑技术费用 C.绿色建筑的认证费用 D.计算机模拟费用 14、( )是控制建筑节地的关键性指标。 A.户均用地指标 B.人均用地指标 C.容积率 D.说不好 15、()是指收回增量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绿色建筑的获利能力。。 A.增量效益费用比 B.增量投资回收期 C.增量投资净现值 D.增量部收益率 16、()是指通过绿色建筑相对传统建筑增加的投入及获得的增量收益,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进行折现计算。 A.增量效益费用比 B.增量投资回收期 C.增量投资净现值 D.增量部收益率 17、以下说确的是()。 A.绿色建筑必须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完成 B.绿色施工成果一定是绿色建筑 C.绿色建筑能通过绿色施工完成最好 D.以上都不对 18、绿色住宅建筑的运营管理评价标准中最难以实现的是( )。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姓名:龙杰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1103 学号: 110602317 指导教师;魏娜 2014年12月30 日

目录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0 摘要 0 关键词 0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0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0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 (1) 四、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2) 1、绿色建筑与社会环境 (2) 2、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 (3) 五、环境保护需要发展绿色建筑 (4) 1.绿色建筑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4) 2.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4) 3. 绿色建筑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4) 4.建材的推动 (4) 5.绿色建筑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4) 六、绿色建筑的其他环保措施 (5) 1. 水 (5) 2.建筑物中的应用 (5) 七、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绿色建筑与城市环境保护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绿色建筑的介绍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现在建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发展中绿色建筑的具大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节能的、环保的、健康的、高效的人居环境,它是现代建筑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它要考虑到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它属于生态建筑,它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是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二、现代建筑遇到的问题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化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美好,然而当下社会面临诸多发展带来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这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为全球最知名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如何减少约占全社会总能耗三分之一的建筑能耗打造绿色建筑的确是个命题。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重

2017最新电大建筑结构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1A A 15.C 13.D 14.D 9.C 10. B 11.D 12.D 2. C 3.C 4.A 5.C 6. D 7.C 8.A A 30.C 28.D 29..C 25. B 26.D 27.D 17. C 18.C 19.A 20.C 21.C 22.C 23.B 2416.× 15. 14.×12.√ 13.√√1.11..×√8.× 9.√10 6× 2.× 3.√4.√5.×.× 7. 20.×.√ 19.× 16.√ 17.× 18建筑结构复习一、单项选择题)确定。1.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B A.圆柱体拉压强度标准.立方体拉压强度标准值 D C.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下列关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B.与混凝土所受的应力大小有关 A .与养护条件无关D C.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增大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下列各项中,(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A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B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C .构件丧失稳定D)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4.( )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GB 50009-2001构荷载规范》B.荷载组合值 A.荷载标准值 D.荷载准永久值C.荷载频遇值 5.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x的物理意义是'≥2a()A.防止出现超筋破坏B.防止出现少筋破坏 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D.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6.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B.斜弯破坏 C.斜压破坏D.剪压破坏 7.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B.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8.钢筋砼柱发生大偏压破坏的条件是()。 A.偏心距较大 B.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多 C.偏心距较大,且受压钢筋配置不过多 D.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过多 9.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 A.锚固回缩损失B.摩擦损失 C.温差损失D.应力松弛损失 10.屋盖结构分无檀屋盖和有檀屋盖两种,有檀屋盖由()组成。 A.大型屋面板、擦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B.小型屋面板、擦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C. 最新电大 D.小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11.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A.屋面板B.牛腿

(完整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继续教育答案)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单选题部分====== ? 1.绿色建筑基于建筑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共生,以()为基本出发点。? ? A 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 B 以人为本 ? C 商业活动 ? D 尊重生态、尊重环境 ? 2.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已经从单纯的节能走向“四节、一环保、一运营”,其中“四节、一环保、一运营”是指() ? ? A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 B 节能、节油、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 C 节电、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 D 节能、节材、节水、节源、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 ? 3.在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部门合一 ? ? A 城市规划管理和水资源管理 ? B 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 ? C 城市规划管理和能源管理 ? D 城市规划管理和教育资源管理 ? 4.在推进污水大气治理的措施中,整理城市黑臭水的突破口为()

? ? A 中水洁厕 ? B 排污治理 ? C 黑水净化 ? D 源头净化 ======多选题部分====== ? 5.一下具有绿色建筑性质的建筑物是() ? ? A 福建土楼 ? B 陕西窑洞 ? C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 D 英国伍斯特大学蜂巢图书馆 ? 6.完善城镇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供应方式,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补办出让手续的,经依法批准,可采取规定方式办理并按市场价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在国家、改造者、土地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三旧”改造的土地收益。 其中三旧是指( ) ? ? A 旧城镇 ? B 旧厂房 ? C 旧村庄 ? D 违章建筑 ?7.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中建筑方针是() ?

建筑结构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裁面的破坏形式有三种,即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 2、结构上的荷裁分为永久荷裁、可变荷裁和偶然荷裁。 3、多层与高层房屋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4、《建筑结构荷裁规范》给出了四种代表值,即标准值、组合值、准永久值和 频遇值。 5、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柱)按纵向力与构件裁面形心相互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构件。 6、结构的极限状态有两类,即承裁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任何结构构件需进行承裁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 7、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当ξ≤ξb时为大偏心受压,当ξ > ξb时为 小偏心受压。 8、对建筑结构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可以用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来概括。 9、建筑结构按其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裁面破坏形式有斜压破坏(超)、剪压破坏(适)、和斜拉破坏(少)。 二、单项选择题 1.由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高强度混凝土的( B) ,说明其耐受变形的能力较差。 A. 下降段斜率较大,残余应力较高 c.下降段斜率较小,残余应力较高 B.下降段斜率较大,残余应力较低 D. 下降段斜率较小,残余应力较低 2. 一类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取(C )。 A .15mm B. 20mm C .25mm D .30mm B. O. 2 3. 对于受弯的梁类构件,其一侧纵向受拉钢筋力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D) A.45 B. O. 2 C. 0.2 中较小者 D 0.2 中较大者

4.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B )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D.斜弯破坏 5. 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 的关系是(A )。 A. 当配筋率在某一范围内时,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B. 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 c.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D. 没有关系 6. 一类环境中,布置有单排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其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取(B )。 A. h-60 C. h-20 B. h-35 D. h 7. (D )的破坏是塑性破坏,在工程设计中通过计算来防止其发生。 A. 小偏压破坏 B. 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D.适筋破坏 8.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A )有关。 A. 长细比 B. 配筋率 c.混凝土强度D.荷载 9.' (A)的作用是将墙体、柱箍在一起,以加强厂房的整体刚度。 A. 圈梁 B.连系梁 C. 过梁 D.基础梁 1695 10.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A )。 A.框架结构延性好但抗侧力刚度差 B. 框架结构延性差但抗侧力刚度好

绿色建筑试题精选范文

1.建筑耗能巨大,试阐述一种新型技术,应用于建筑中,以便降低其能耗及碳排放, 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及可能的效果。 答:空气源热泵。 简介:空气源热泵供热就是通过吸收屋外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依据热泵原理,利用少量的电力经过压缩机,压缩做功后产生高温热能,将水温加热到不高于60℃(一般的水温在35-50℃)的一种热泵设备。其产生的热水通过室内热水供热管路就可以给建筑物进行采暖。 工作原理: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机理就是其室外蒸发器从空气中的环境热能中吸取热量,使传热介质(冷媒/制冷剂)蒸发汽化,介质(冷媒/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上升,高温蒸气通过黏结在贮水箱外表面的特制环形管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同时释放出的热量加热了空气源热泵贮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介质(冷媒/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返回到蒸发器,然后再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 总之不管是任何空调,都遵循能量守恒原理:空气能热泵把释放的能量送到水箱里交换热量。制热就反过来。冷媒的循环:气态-->液态--->气态,气态在压缩机压力下变成液态过程要产生热量,热量排出后液态冷媒变冷了流到室内交换管道与室内空气交换变成冷气,此时变成了气态冷媒。 优点: ?整体性好,安装方便,可露天安装在室外,如屋顶、阳台等处,不占有建筑面积,节省土建资源。 ?一机两用,夏天供冷,冬天供热,冷热源兼用,省去了锅炉房 ?机组的安全保护和自动控制集成度较高,运行可靠,管理方便。 ?输出的有效热量总大于机组的消耗功率,比直接电热供暖节能。 缺点: 机组常年暴露在室外,运行环境差,使用寿命比冷水机组短。 机组的制冷制热性能随室外气候变化明显。制冷量随室外气温升高而降低,制热量随室外气温降低而减少。 机组是以室外空气作为热源,由于空气比热容小以及室外侧的传热温差小,故所需风量较大,机组的体积也较大。 冬季室外温度在-5℃~5℃范围时,蒸发器常会结霜,需频繁的进行融霜,供热能力 会下降。 结论: 空气源热泵的高效节能,舒适安全越来越受到用户与开发企业的青睐,在市政条件不完善,容积率低,同时入住户数不高的低密度高档小区,户式中央地暖+中央空调+生活热水一体式解决方案,是不二的选择。 2.节水是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之一,为达到节水目的,许多国家进行了海绵城市和弹 性城市的设计,请思考在这种思路下规划城市时需要考虑到那些因素?简单陈述你的观点,说明原因。 首先,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一方面要注意建设过程中不应该只关注雨水的利用,而是从城市整体出发,改变以往高速扩张的空间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要避免建设政绩化,过程化和简单化,不能只注重华丽的外形而忽视海绵

绿色施工试题及答案

绿色施工试题及答案 单位: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职务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10×3分) 1、利用钢筋尾料制作马凳、土支撑,属于绿色施工的(A)。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2、在民工生活区进行每栋楼单独挂表计量,以分别进行单位时间内的用电统计,并对 比分析,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利用消防水池或沉淀池,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属于绿色施工的 (B)。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4、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化布置,两间办公室设成通间,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 使用数量、时间及能量消耗,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5、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采用手锯开砖,减少剩余部分砖的破坏,属于绿色施工的(A)。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6、施工现场材料仓库、钢筋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现场临时交通线路, 缩短运输距离,属于绿色施工的(D)。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7、现场对已有施工机械、探照灯及零星作业电焊机的用电计量分别挂表计量用电量, 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8、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属于绿色施工的(C)。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9、项目部用绿化代替场地硬化,减少场地硬化面积,属于绿色施工的(D)。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0、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避免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使用,降低用电负荷峰值,属于绿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论文(设计)题目: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型:公选课 学生姓名:田璐 学号:07514115 所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完成日期:2009.12.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班级:0703 姓名:田璐学号 07514115 自我评分 80 成绩 摘要: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 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 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

绿色施工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科目序号:×S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3年制12年级建筑专业 《绿色施工技术》试题 B 卷(开卷) 2014年6月 1. 节能是指 。 2. 竣工验收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 、 、 、 、 。 3. 周转材料主要包括: 、 、 。 4. 保温材料主要包括: 、 、 、 、 、 等。 5. 装配式结构中常用的起重机械有: 、 、 、 、 、 等。 6.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 、 、 、 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7.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 8.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 吨。 二、选择题(2‘*6=12) 1. 木门框安装应在地面工程和墙面抹灰施工( )完成。 A 、以后 B 、同时 C 、以前 D 、无所谓 2. 利用消防水池或沉淀池,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属于绿色施工的(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 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化布置,两间办公室设成通间,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数量、时间及能量消耗,属于绿色施工的(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4. 利用钢筋尾料制作马凳、土支撑,属于绿色施工的(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5. 现场对已有施工机械、探照灯及零星作业电焊机的用电计量分别挂表计量用电量,属于绿色施工的(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6. 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属于绿色施工的(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三、判断题(2‘*7=14)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绿色施工培训试题(含答案版)

绿色施工培训试题(含答案版) 单位: 姓名: 培训时间 : 得分 : 一、 选择题 :(10×4=40) 1 、利用消防水池或者沉淀池, 收集雨水及地表水, 用于施工生产用水, 属于绿色施工的 ( B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2、在民工生活区进行每栋楼单独挂表计量,以分别进行单位时间内的用电统计,并对比分析, 属 于绿色施工的( C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3、利用钢筋尾料制作马凳、土支撑,属于绿色施工的(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4 、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化布置, 两间办公室设成通间, 减 少夏天空调、 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数量、 时间及能量消耗,属于绿色施工的( C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5 、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采用手锯开砖,减少剩余部分砖的破坏,属于绿色施工的( A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6、施工现场材料仓库、钢筋加工棚、木工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现场临时交通路线,缩 短运输距离,属于绿色施工的( D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7、现场对已有施工机械、探照灯及零星作业电焊机的用电计量分别挂表计量用电量,属于绿色 施 工的( C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8 、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属于绿色施工的( C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9 、项目部用绿化代替场地硬化,减少场地硬化面积,属于绿色施工的( D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0、合力安排施工流程,避免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使用,降低用电负荷峰值,属于绿色施工的 ( C ) 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 填空题 :( 10×6= 60) 1、绿色施工中“四节一环保” 指的是 节材 、 节水 、 节地 、 节能 、 环境保护 2 、 项目经理 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项目绿 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 护 A )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 护 B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C 、节能与能源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