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数学简便计算方法.doc

小数数学简便计算方法.doc
小数数学简便计算方法.doc

小数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

时间。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但简便计算还需用到差和商不变

性质和一些特殊技巧,可以归纳以下几种:

方法举例

分组法

直接根据运算定义和性质,把算式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算,使计算简便。

26+47+74=(26+74)+47=100+47=147,

25× 89× 4=25× 4× 89=100 × 89=8900

补数法

对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可以不上一个数,使它成为整百、整千的数,使

运算简便。

2837-398=2837-( 400-2)=2837-400+2=2437+2=2439

分解法

把已知数适当分解,然后应用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192÷ 16=192(÷4×4)=192÷ 4÷ 4=48÷ 4=12

3762 ÷ 18=3762(÷2×9)=3762÷ 2÷ 9=

1881 ÷ 9=209

转化法

一个数乘以(或除以) 5、25、125,可以转化为 10÷2、100÷4、1000÷8来代替,从而使计算简便。

488× 125=488(×1000 ÷8)=488÷ 8× 1000=61 × 1000=61000

基准数法

求一些大小不等而又比较接近的几个数的和,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数作为基

准数,然后把各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积累起来,再加上基准数与项数之积。

46+36+42+45+38+43+38=(40+6)+( 40-4)+(40+2)+(40+5)+(40-2)+(40+3)+(40-2)=40×7+(6- 4+2+5-2+3-2)=280+8=288提取公因数

求几个积(或商)的和(或差),如果每个积(或商)中有一个因数(或

除数)相同,可反用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

13× 9+8×(9=13+8)× 9=21× 9=189

33÷6-9÷ 6=(33—9)÷ 6=24÷ 6=4

放缩法

根据差和商的不变性,把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小同一个数,或把被

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四年级用简便方法运算计算题

27×99 541×67-67×441 48×101-48 34×201 256×7-56×7 103×37 125×16 420÷35 76×23+24×23 103×23 25×(40+8)75×3×4

123×67-23×67 38×7+62×7 25×16×5 68×48+68×2 52×32+48×32 5×27+63×5 64×9-14×9 125×18 67+42+33+58 18×137-18×37 18×45+18×55 250×28

199×9+199 50×(60+8)49+49×49 304×22 12×(40-5)75×141-75×40 55×25+25×45 (30+4)×25 27×37+37×23 47+99+47 25×65+25×25 24×250

163×8+37×8 256×9-46×9 63×8+91×63+63 28×111-28×11 201×34 78×101-78 560÷16 373×9-73×9 2×46+46×1813×125×8 44×25 28×57+43×28

99×64+64 16×401 36×25 199×53+53 12+19×12 (30+2)×15 226×13-26×13 125×16 402×15 25×19 (30+8)×25 48×125

63+15×2 202×41 21+254+79+46 125×(8+16)202×13 13+13×49 304+297 25×124-24×25 41×99 56+56×49 15×301-15 250×9×4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例1. 6.28+5.74+3.72+5.26 4.36+14.8+5.64+5.2 16.9-5.6-4.4 38.2,7.09,20.6,2.31 9.08-(5.7+1.08) 27.85,(7.85+3.4) 课堂练习: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9)17.05,(2.05,6.4) (10)3.73+5.28+4.27+4.72 (11)10-3.6-1.4 (12) 1.2+2.5+1.8 1 (13)0.25+0.15+0.75+0.85 (14) 0.5+1.5+1.5+0.5 (15)5.26+3+1.74 (16) 3.46+1.28+0.54+2.72 (17)24.8+14.6+15.4 (18)5.85,1.75,0.25 (19)21.32,(6.32+8.3) (20)12.45,1.35,0.65 (21)27.3+73.2+72.7 (22)42.5,22.17,7.83 (23)3.8+1.37+6.2+12.63 (24)(15.28+28.99)+20.72 (25)5.85+1.89+2.15 (26)24.8+14.6+15.4 小测: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1.5,0.5, 1,0.9, 2.3,0.6, 0.9,0.8,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公式:A+B =B+A, 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 例如:(6+18)+2=6+(18+2) 3、引申——凑整 例如:1.999+19.99+199.9+1999 =2+20+200+2000-0.001-0.01-0.1-1 =2222-1.111 =2220.889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999”刚好与“2”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公式:A×B=B×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B×C=A×(B×C), 例如:30×25×4=30×(25×4) (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1、减法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公式:A-B-C=A-(B+C),【注意:A-(B+C)= A-B-C的运用】 例如:20-8-2=20-(8+2) (四)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 1、除法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公式:A÷B÷C=A÷(B×C), 例如:20÷8÷1.25=20÷(8×1.25)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点知识归纳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 3.减法的性质 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 例2.简便计算:198-75-98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

小数简便算法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简便方法

整数简算·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 1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999+3+99×8+8+2×9+9 125×128-125×27-125 ※(11×9+11)×(111×999+111)×(7×11×13-1001) (24×21×45)÷(15×4×7) (125×72×24)÷9÷8 111×111 1111×1111 999×999 9999×9999 15.利用数的分解法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99999 (2)2772÷28 (3)579999971÷29 (4)1986+331×594 (5)1111×58+6666×7 (6)99999×77778+33333×66666 (7)321×17+107×39+1070 (8)2999998+299997+29996+2995+294+23 1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54+38+46 (2)37+44+56 (3)88+(37+22) (4)67+15+33 (5)375+342+658+625 (6)827+74+36+163

(7)428+267+(733+572) (8)536+(541+464)+469 (9)327+108(10)325+98 (11)872-48-272 (12)384-(184+36) (13)528-(138-72) (14)387-124 (15)564-387+187 (16)843+78-43 (17)274-87+26-13 (18)936-867-99+267 (19)813-(613-237) (20)537-(543-163)-57 (21)36×(468÷9) (22)58÷17×34 (23)48×5 (24)24×25 (25)56×125 (26)26×64×625 (27)84×(25×37) (28)68×36+36+31×36 (29)84×29-18×84-21×4 (30)72×(51÷12) (31)4321-1996+1998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总结

小数简便运算 (一) 类型一:小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先观察数字,可以把有些数字先加起来,凑成整数,然后再和其他数字相加】 例:1.64+5.7+8.36+4.3 =(1.64+8.36)+(5.7+4.3) =10+10 =20 3.2+0.36+4.8+1.64 0.456+6.22+3.78 6.9+4.8+3.1 1.29+3.7+2.71+6.3 0.398+0.36+3.64 4.02+5.4+0.98 3.82+2.9+0.18+9.1 1.27+3.9+0.73+16.1 1.57+0.245+7.43 2.64+8.67+7.36+11.33 0.134+2.66+0.866 1.76+0.195+3.24 (二) 类型二:减法性质的应用【a-b-c=a-(b+c)】 根据性质观察题目,把后两个数字加起来带上括号, 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一般情况下都能加成整数。 例:35.6-1.8-15.6-7.2 =35.6-15.6-(1.8+7.2) =20-9 =11 23.4-0.8-13.4-7.2 15.02-6.8-1.02 8-2.45-1.55 13.75-(3.75+6.48) 15.89+(6.75-5.89) 12.7-(3.7+0.84) 73.8-1.64-13.8-5.36 7.14-0.53-2.47 5.17-1.8-3.2 66.86-8.66-1.34 36.8-3.9-6.1 【在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中,可以先观察题目,会发现有的可以交换位置,进过加减变成整数的加减。】 例:3.25+1.79-0.59+1.75 =3.25+1.75+(1.79-0.59)(交换数字位置, =5-1.2 符号不变,用1.79先减0.59,把3.25 =3.8 和1.75加起来。得整数5,再减) 1.23+3.4-0.23+6.6 7.5+4.9-6.5 7.85+2.34-0.85+4.66 13.35-4.68+2.65 9.6+4.8-3.6 5.27+2.86-0.66+1.63 3.68+7.56-2.68 47.8-7.45+8.8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首先观察题目,题目中会出现, 25,2.5,0.25等和25相关的数字,这些数字要和4相关的数字结合。出现125,12.5,1.25等数字,要和与8相关的数字结合。) 例: 0.25×16.2×4 0.8×(4.3×1.25) =0.25×4×16.2 =0.8×1.25×4.3 =1×16.2 =1×4.3 =16.2 =4.3 4.36×12.5×8 0.25×0.73×4 12.5×0.96×0.8 0.25×8.5×4 25×7.1×4 12.9×25×4 12.5×0.69×8 35×0.2×0.5 0.75×50×0.4 1.25×5.93×80 0.35×(1.25×2)×0.8 0.25×0.73×4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2)【乘法交换律,有时候不能一 次就交换出来,先观察题目,题目中出现25,2.5,0.25 等和25相关的数字,出现125,12.5,1.25等数字,就 要想到4和8,看题目中剩下的数字是不是能写成与4 和8相关的数字。】比如,32可以写成4乘8,3.2可以 写成0.8×4,16可以写成2乘8.125×8=1000,25×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 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 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 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 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56+78-56 450×9÷50 =256-56+78 =450÷50×9 =200+78 =9×9 =278 =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 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 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 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 789-133+33 =345-(67+33) =789-(133-33) =345-100 =789-100 =245 =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 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四年级小数简便运算

四年级小数简便运算姓名: 6.28+5.06+4.04 32.8+3.02+1 7.2 6.02+4.3+3.98 5.85+1.89+2.15 3.8+14.6+ 6.2 24.8+14.6+15.4 100-36.4-43.6 51.27-8.66-1.34 15-1.2-0.8 75.8-3.25-6.75 1.83+3.79+0.17 3.2-4.3+1.8 82-18.6-14.4 5.85-1.75-0.25 19-9.05-0.95 小数简便运算练习二 姓名: 3.73+5.27+1.2 75.8-3.25-6.75 100-36.4-43.6 32.8+3.02+17.2 7.45+8.29+2.55 13.78-【0.78+0.5】8.38+9.43+6.62 5.86-1.77+2.14 17.34-【9.8+6.34】 0.93+5.45+4.55 32-6.34-3.66 2.5+3.25+0.75

3.8+6.5+6.2 100-5.6- 4.4 6.76+2.77+3.23 小数简便运算练习三 姓名: 52.89-【13.54+6.89】 53.14+【16.57+6.86】 22.6-【3.9+12.6】7.45+8.29+2.55 13.78-【0.78+0.69】 10-3.62-1.38 2.43-【0.28+1.43】 6.54-2.36- 3.64 4.6+14.3+ 5.7 2.6+6.92+ 3.4 51.69-【11.69+10.15】 18.76-【5.76+2.9】 3.6+6.62+6.4 43.23-【13.23+10.75】 20.16-【10.16+3.8】 小数简便运算练习四 姓名: 5.85+1.89+2.15 2.48+1.46+1.54 7.68-2.74-1.26 8.75+2.87+1.25 24.8+14.6+15.4 5.85-1.75-0.25 3.8+1.37+6.2+12.63 【15.28+28.99】+20.72 42.5-22.17-7.83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 一、数的加减乘除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数量间的特殊关系进性较快的运算这就是简便运算。 (一)其方法有: 一: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法则。 (1) 加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乘法: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法则。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c=a×c+b×c, (a-b)×c=a×c-b×c. (4)除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1:283+52+117+148=(283+117)+(52+48)=400+200=600(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例2:657-263-257=657-257-263=400-263=147.(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例3:195-(95+24)=195-95-24=100-24=76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150-100+42=50+42=92. (同上) 例5:(0.75+125)×8=0.75×8+125×8=6+1000=1006.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125-0.25)×8=125×8-0.25×8=1000-2=998. (同上) 例7:(1.125-0.75)÷0.25=1.125÷0.25-0.75÷0.25=4.5-3=1.5。(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450÷9+81÷9=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375÷125*0.5=3*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4.2÷(0。6×0.35)=4.2÷0.6÷0.35=7÷0.35=20. (同上) 例11:12×125×0.25×8=(125×8)×(12×0.25)=1000×3=3000(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175-75+(45+55)+27=100+100+27=227(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例13:(48×25×3)÷8=48÷8×25×3=6×25×3=450. (运用除法性质, 相当加法性质) (5)和、差、积、商不变的规律。 1:和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 2: 差不变:如果 a-b=c, 那么,(a+d)-(b+d)=c, (a-d)-(b-d)=c 3: 积不变:如果a*b=c, 那么,(a*d)*(b÷d)=c, 4: 商不变:如果 a÷b=c, 那么,(a*d)÷(b*d)=c, (a÷d)÷(b÷d)=c. 例14:3.48+0.98=(3.48-0.02)+(0.98+0.02)=3.46+1=4.46(和不变) 例15:3576-2997=(3576+3)-(2997+3)=3579-3000=579(差不变)

小数简便计算

0.25×16.2×4 (1.25 - 0.125)×8 3.6×102 3.72×3.5+6.28×3.5 15.6×2.1-15.6×1.1 4.8×10.1 4.8×7.8+78×0.52 56.5×99+56.5 7.09×10.8-0.8×7.09 1.87×9.9+0.187 4.2×99+4.2 1.25× 2.5×32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0.65×101 3.2×0.25×12.5 3.14×0.68+31.4×0.032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2.7×9.9+1.27

5.4×11-5.4 2.3×16+2.3×23+2.3 3.65×4.7-3 6.5×0.37 46×57+23×86 2.22×9.9+6.66×6.7 101×0.87-0.91×87 10.7×16.1-15.1×10.7 0.39×199 0.32×403 0.25×36 0.25×0.73×4 3.65×10.1 7.6×0.8+0.2×7.6 0.85×9.9 0.25×8.5×4 1.28×8.6+0.72×8.6 1 2.5×0.96×0.8 10.6×0.35-9.6×0.35

一.列竖式计算 5.14x0.2 1.6x2.1 2.25x0.6 3.2x0.3 0.3x0.5 0.23x2.06 5.2x2.1 3.2x0.12 6.2x0.9 2.5x0.6 3.2x0.25 2.6x0.8 2.47x0.67 3.6x0.2 1.25 x20 0.023x200 1.05x2.4 3.04x50 4.03x2.01 7.06x2.05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2.5×6表示6个2.5求和或2.5的6倍是多少。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2.5 × 0.98表示2.5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

简便计算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式 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了根据计算法则按运算顺序计算,还要注意认真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整体简便计算。整个一道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种形式最为常见。例如: =1.14×10 =11.4 二、局部简便计算。一道算式中局部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这种形式也不少见。 三、中途简便计算。开始计算并不能简便计算,而经过一两步后却能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最容易忽视。例如: =1.2×(1+5+4) =1.2×10 =12 四、重复简便计算。在一道题里不止一次地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往往不注意后一次简便计算。例如: =8×55×0.125 =8×0.125×55 第二次 =1×55 =55 几种简便运算方法 最近金思维数学课上学了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个别同学理解得不好,所以我想在这里把书中涉及到几种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替换法(重点是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加或减几) 例1:46+49 (把49看作50-1) = 46+50-1 = 96-1 = 95 例2:54-28 (把28看作30-2) = 54-30+2

= 14+2 = 16 二、凑整法(重点是找到适合凑整十的数) = 72-(17+23) = 72-40 = 32 例3:93-58-13 =(93-13)-58 = 80-58 = 22 三、加减抵消法(在有加有减而且加减的数值很接近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一定要注意运算符号,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76-19+18 =76-1 =75 四、观察规律法 这部分题非常灵活,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0-9+8-7+6-5+4-3+2-1 式子很长怎么办?看下面红颜色的部分 10-9+8-7+6-5+4-3+2-1 是不是发现规律了 =1+1+1+1+1=5 学会方法很重要,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了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计算才能把各种方法运用得熟练,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有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以下试题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1、23+49 2、36-19 3、64-48 4、37+29 5、52+34+18 6、35-17-5 7、56+25-36 8、36-24+23 9、17+28+12+23 10、1+2+3+4+5+6+7+8+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便方法,很多同学还不习惯使用简便方法,主要是没有掌握怎样使用这些简便方法。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归类,希望对初学简便方法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三、乘法分配律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45×99+45=45×99+45×1=45×(99+1)=45×100=4500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

简便方法计算

六年级数学《分数的简便计算》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天河区先烈东小学程静张玉梅 一、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对于《简便计算》的相关描述: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便计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中关于本学习内容的相关描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整数、小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一般是把整数或小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运算中,可以利用约分使数据变小,或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数据描述 各小题得分情况一览表(蓝色为高于级平均的知识点)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四、对策及专项题组设计训练 1.对策。 A、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时,既要着眼于学生负担的减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在“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学生能根据计算的实际,能选择适当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并予适当的评价。

例如:计算101×65-65,常规的算法是101×65-65=65×(101-1),对于101×65-65=(100+1)×65-65也未尝不可,即使用递等式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合理评价,并给予提示。 数学本身是追求优化的,但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是有差异的。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能接收的。 例如:教材所给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真正在教学时,有些学生得出这个结论还是相当费力的。虽然用四条边的长度连加,或长×2+宽×2这两种方法没有公式所谓的“简便”,但对有些学生而言,它更贴进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没有必要把最优化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出来。 B、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长期以来,我们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片面地注重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练习有余,探索不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规律一带而过,更谈不上让学生探索了,然后就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让学生做练习。学生成了计算的奴隶,还有什么学习的兴趣可言。这样学生只会条件反射般地运用定律去解题,而不会去观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多样化”、“最优化”的考虑了。 例如:3.5÷2.5÷4=3.5÷2.5×4 学生犯错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一味机械地程序化训练,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一方法,而忽略了题目的算理变换。 数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如果每一个运算规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头脑中的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在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长此以往,题目也许不必再出现“第几题要用简便方法计算”了。 C、改变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简便意识培养 简便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任务,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所能解决得了的。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学生探讨解法的最优化;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至于在科学服务于生活,使生活方便的事例数不胜数。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一、乘法: 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 例如①:25×42×4 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 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 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 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 =(125×8)×(4×25) 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 例如:35×16 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 35×2×8。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率的应用: 例如:56×32+56×68 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 如果是56×132—56×32 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 注意:56×99+56 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 或者56×101-56 =56×(101-1) 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 36×58+36×41+36 =36×(58+41+1)47×65+47×36-47 =47×(65+36-1) 4.乘法分配率的另外一种应用: 例如:102×47 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 算式变成(100+2)×47 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 100×47+2×47 例如:99×69 我们将99变成100-1 算式变成(100-1)×69 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 100×69-1×69 二、除法: 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32000÷125÷8 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 =32000÷1000 2.例如:630÷18 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 这时原式变为630÷(9×2) 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 630÷9÷2=70÷2 三、乘除综合: 例如6300÷(63×5) 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 6300÷63÷5 小结:简便运算一定要在做题时仔细观察,不可盲目照抄,要多动脑筋哦~

小数简便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85+189+215 248+146+154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5.85-1.75-0.2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3+73.2+72.7 42.5-22.17-7.83 3.8+1.37+6.2+12.63 (15.28+28.99)+20.72 ★1.口算。 0.6+0.34 0.65-0.15 1-0.32 0.44+0.26 10-0.25 3.85+ 4.1 1.8+8.2 0.7-0.5 5.4-1.7 0.99+0.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1+ 3.53+0.49+15.4-1.47 1 4.27-9.62-4.38 18.3+4.7-2.81-7.19 二、提高练习★1.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7.5-3.56+6.44 120.39-87.62-12.38 8.53-2.72+3.28 17.5-3.56-6.44 120.39-12.38+87.62 8.53-2.72-3.28

93.77-(13.77+5.9)(6.125-2.75)-(1.25-0.875) 75-18.3-7.08-9.62 8.59-3.68-3.59 1)93.18减去6.39与3.18的和,差是几? (2)33.8与17.2的和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差,结果是几? (3)12.457加上5.92后减去3.457,结果是多少.? (4)甲数是20.5,比乙数少0.67,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三、综合运用 1.一个竹竿露出水面部分为3.6米,比在水中部分短1.4米,这根竹竿长多少 2.小明用10元钱买了1支2.35元的圆珠笔、一本4.05元的笔记本和一块0.65元的橡皮,还剩多少元? 3.甲、乙、丙三人共有270元,如果甲借给乙15.6元,又借给丙25.5元以后,三人的钱就一样多,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简便运算(方法篇)

简便计算 方法篇 一. 分组法 例1. 计算 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 练习 1 、(2+5+8+......+2000)–(1+4+7+ (1999) 2 、(2000–1)+(1999–2)+(1998–3)+……+(1002–999)+(1001–1000) 3. 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0+9–8–7+6+5–4–3+2+1 例2. (2+4+6+...+100)-(1+3+5+ (99) 练习 (1)(2001+1999+1997+1995)-(2000+1998+1996+1994) (2)(2+4+6+...+2000)-(1+3+5+ (1999) (3)(1+3+5+...+1999)-(2+4+6+ (1998) (4)、(1+3+5+......+2001)–(2+4+6+ (2000) 例 3. =?? ? ??-?-??? ??+?+??? ??-?761231 537615312353123176 二 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题1。 计算4.75-9.63+(8.25-1.37) 练习1 1. 6.73-2 817 +(3.27-1 917 ) 2. 759 -(3.8+1 59 )-11 5 3. 1 4.15-(778 -61720 )-2.125 4. 13713 -(414 +37 13 )-0.75 例题2。 66666×77778+33333×44444 49+993×7 78×1985+3970+1985×20 练习2 29×330+710×33 327×2.8+17.3×28 440×18+56×165 36×314+43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