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六届会员单位、基金公司研究成果评选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实证研究

C 产品制度类

一等奖

张弘、王红兵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提要

本报告以1994-2002年发行新股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来评价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IPO效应。研究中发现,虽然整体样本的IPO效应不明显,但中等规模公司却有例外。分类检验显示,发行政策变革带来了IPO效应的下降;同时,分类检验还证实,受到产业政策支持、每股收益相对较高、由声誉较好的券商承销、股权相对集中等几类公司,IPO效应不明显。针对不同类别公司IPO效应上这种差异,研究中做了简要分析与解释。最后,根据这一分析过程与结果,报告对投资者的公司估值提出了修正意见,并对证券监管部门的发行监管、市场建议与上市支持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目 录

1、文献回顾................................................4

2、IPO效应的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5

2.1 IPO效应的评价方法..................................5

2.2 业绩评价标准.......................................6

2.3 样本选择...........................................7

3、IPO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检验假定.........................9

3.1 发行政策演变.......................................9

3.2 行业属性差异.....................................11

3.3 发行时每股收益高低...............................11

3.4 股权集中程度差异.................................12

3.5 券商声誉.........................................13

4、IPO效应整体情况、分类检验与解释.......................14

4.1 IPO效应的整体情况................................14

4.2 IPO效应分类检验一:针对假定一....................18

4.3 IPO效应分类检验二:针对假定二....................21

4.4 IPO效应分类检验三:针对假定三....................23

4.5 IPO效应分类检验四:针对假定四....................26

4.6 IPO效应分类检验五:针对假定五....................28

4.7 国内A股上市公司IPO效应的综合评价...............30

5、结论的实践应用........................................30 参考文献.................................................33

IPO前后上市企业的运营绩效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为金融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领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有研究成果指出,部分市场的上市企业运营绩效以IPO当年作为分界岭,前后呈现倒“V”型之走势。IPO 之后经营业绩下降现象(IPO效应),在中国这一全球新兴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可能根源何在、如何来降低IPO效应等等一系列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持续稳健地健康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1、文献回顾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关于IPO的全球折价现象、新股热销现象、长期偏弱现象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几个领域,但对IPO前后业绩波动以及波动原因的研究得并不多,特别是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效应研究。

Jain和Kini[1994]对首次招股的美国公司在招股后的总资产报酬率或营业表现研究发现,发行人的资产报酬率在招股后均有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以下解释:上市后的代理人成本上升;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提高首次招股前业绩,后来正数的酌定应计项目逆转等导致业绩下滑;首次招股安排在业绩好时进行,良好业绩无法保持。

香港学者Aharony、Lee和Wong[1997]在研究发行B股与H股的83家企业IPO前后业绩波动情况时发现:发行人平均资产利润率在IPO前两年开始上升,在IPO当年达到顶峰,随后则呈现下降趋势。研究中还发现,得到产业政策倾斜的行业,其上市公司在IPO之后的业绩下滑程度要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类公司,对此提出了“不同行业类别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标准

存在差异的解释”。同时该研究还指出,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效应反映出的某些特征,与美国这一成熟市场也具有相似性。

对国内A股公司IPO效应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涉及。其中,林舒、魏明海[2000]对1992-1995年108家A股公司IPO前后业绩波动进行了研究,发现IPO前2年和前1年业绩处于最高水平,IPO当年显著下降而非继续上升或轻微下降,并认为盈余管理是造成IPO效应的重要原因。

我们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1993-2002年发行新股公司是否存在IPO效应,并检验IPO效应是否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而逐渐减弱,同时从制度上、企业营运中等多方面剖析IPO效应及其变化趋势之深层原因,并就IPO制度与监管、公司估值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能建议。

2、IPO效应的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2.1 IPO效应的评价方法

IPO效应是指IPO之前业绩大幅增长,而其后业绩明显下降的一种现象。它是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波动情况的反映,也反映出IPO这一特定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还是判断IPO前是否发生盈余调节的参考依据。研究中,我们将对国内A股公司IPO前后收益波动进行实证考察,以求证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IPO效应,以及各年IPO效应差异。大致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对比IPO前3年、前2年、前1年、当年、IPO后1年、后2年、后3年共7年间业绩情况、波动幅度。如果IPO之前利润等业绩指标有大幅增长,IPO后出现下滑,则证实A股公司存在IPO效应。

其次,由于中国证券市场IPO制度变革较快,这会对准上市企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分析不同阶段IPO公司的IPO前后业绩波动,可以评价

IPO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选择上的引导作用。

第三,由于证券管理部门在不同时段对IPO的控制存在行业性偏好,于是各年IPO公司的行业结构差异较大,分析行业属性结构差异对IPO效应的影响,可提高实用性。

第四,除行业属性之外,发起人持股结构与每股收益差异等因素也可能会对IPO效应产生影响,对此我们拟分类讨论。

最后,从这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中,我们期望找到国内证券市场IPO效应的某些特征,从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2.2 业绩评价标准

评价上市公司业绩有多项指标、多种标准,但其核心仍以收入与利润为主。在收入的评价标准上,采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评价标准基本却不存在疑义;但业绩评价指标选择却存在很大差异,有采用净利润、EVA值、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等绝对值指标,也有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对指标。

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的研究文献上看,无论选用哪种或哪些指标,都希望能尽量做到不受一些特定事件影响、也希望不易被操纵。根据这一原则,我们选择“息税前利润”作为IPO公司业绩评价基础。

选择息税前利润(EBIT,下文使用这一简称)来评价IPO公司经营绩效的原因有三:其一,由于准上市企业完成IPO将获得大量现金,使财务费用大幅减少而带来利润增加,这种非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利润增加,与IPO前的生产经营绩效可比性下降;其二,部分地区为支持当地企业上市,政府在企业上市前可能会减免或返还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净利润,达到融资资格或提高融资额。其三,为了使研究资料具有相对较长的时间序列,

因为EBIT可以获得IPO前3年的数据。

2.3 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的原则是“要具有整体代表性”。对此,我们以1994-2002年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招股书刊登时间为准,不包括1993年发行但1994年上市的公司,包括2002年发行但在2003年上市的企业)。因时间最久,资料完整性受到影响,故没有选择1994年以前发行的公司;不选择2002年之后发行的公司,因无法获得IPO之后的足够评价数据。

按这一时间段,共有881家上市公司落入我们的选择范围,相当于2002年底两市共1223家上市公司之72.04%,基本能代表中国证券市场整体情况。但是,为相对准确地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之IPO效应,在分析中需要剔除部分样本,同时也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以提高应用上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首先,要剔除影响过大的上市公司,即EBIT过高或负值过大的公司。如2002年中国石化的主营收入达到3241.84亿,占深沪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的21.01%;其上市当年EBIT总额达到247.06亿元,而同年深沪所有上市公司EBIT均值仅1.09亿元,前者利润相当于均值的240倍;亏损过大也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如科龙电器在IPO2年后的EBIT为-14亿元,而当年EBIT为的负公司其EBIT均值仅为-5990.53万元(剔除科龙电器),两者相差23倍。由于这类公司影响过大,如果不剔除会使研究结果失真。

报告中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巨灵北斗星证券分析系统、聚源证券分析系统,当部分公司在两系统均缺少IPO之前2、3年的绩效数据,将这些公司从样本中剔除。

部分公司因业绩虚假也被剔除(如蓝田股份、银广厦等);另外,部分

公司可能存在“一次亏足”现象,也未将其纳入分析样本(剔除时纳入数据不完整类,一并剔除)。

表1 样本筛选过程

初始样本 剔除原因1:

偏差过大

剔除原因2:

业绩虚假

剔除原因3:

数据不完整

最终样本

数据

1994 38 - - 11 27 1995 13 - - 4 9

1996 173 2 1 29 141 1997 187 - - - 187 1998 102 1 - - 101 1999 93 2 1 90 2000 139 1 1 1 136 2001 67 3 - - 64 2002 69 2 - - 67 合计 881 11 3 45 822

(注:①2001年、2002年上市的公司,分别缺上市后3年、2-3年的数据;②本文关于样本公司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巨灵北斗星证券分析系统、聚源证券分析系统)

剔除上述样本后,上市公司IPO前后的EBIT差异程度明显减少。剔除前,样本公司EBIT的标准差是剔除后的2-8倍。

表2 剔除个别样本后各年EBIT的标准差变化

剔除前 剔除后 剔除前/剔除后T+3 43478.57 17879.88 2.43

T+2 118668.46 16636.49 7.13

T+1 92653.05 14449.67 6.41

T 89406.64 13474.04 6.64

T-1 100965.73 13112.40 7.70

T-2 54946.74 13210.00 4.16

T-3 32125.83 15040.09 2.14 (注:T代表IPO当年EBIT,T-3代表IPO前3年EBIT,T+3代表IPO 后第3年EBIT,以此类推,下同)

3、IPO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检验假定

一般情况下,IPO效应可能因公司属性、行业属性、上市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明显不同;另外,券商对上市公司的选择倾向,可能也是影响IPO效应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未对具体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之前,我们无法取得某些因素对IPO效应的影响效果。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可能影响IPO效应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假定,然后分析样本公司以检验该假定能否成立。

3.1 发行政策演变

在沪深两大交易所正式成立之前的1984-1990年初期,股票发行特征差异很大,不少公司发行中存在明显的不规范行为,于是93年时仅90余家公司通过当时国家体改委审查,确认具备上市资格而正式上市,其余成

为历史遗留问题公司。

90年代初期两大交易所成立,加之当时股票发行方式、股票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等等问题的存在,对证券发行监管提上日程。于是,1993年推出了股票发行的额度制管理,当年发行额度为50亿,至1997年已达到300亿。额度制管理能平衡地区、行业在股票发行上的利益,也使发行企业重额度不重效益,1998年开始就不再发布股票发行额度,IPO逐渐开始向核准制过渡。1999年《证券法》通过后不久,核准制正式实施。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一步向IPO市场化方向发展,2003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在不久推出保荐人制度。

表3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变迁

年份 主管部门 监管手段主要特点 1984-1989 地方人民银行审批制

1989-1992 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制

1993-1998 中国证监会 额度制

1999-2000 中国证监会 向核准制过渡,以前年度额度仍可使用

2000年以后 中国证监会 核准制、通道制

2003年 中国证监会 提出保荐人制度,拟推行

(根据三大证券报相关报道整理)

我国IPO制度变革反映了越来越重市场、重公平、重效率的趋势,对发行人业绩真实性、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通过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来进行保障。在这种趋势下,我们认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近期上市的企业可能会较前期上市的公司具有相对较好的业绩素质。对此,我们提出需要检验的第一项假定。

假定一:发行制度变革带来上市公司IPO效应下降

如果检验结果显示IPO之前业绩大幅增长,但IPO之后出现明显下降,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较明显的IPO效应;同时,如果早期上市的企业的IPO效应较后期上市企业更显著,则认为发行政策变革对上市公司结构优化有重要作用。

3.2 行业属性差异

发行政策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现实盈利能力要求差异较大(如一直明确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发行新股,也曾经严格限制房地产、商业类公司发行上市),发行政策的行业趋向,对不同行业准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前的盈利操纵的动机引导力度差异较大。

对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行业等类企业上市,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低于一般制造业、商业、房产地等类公司,因此前者进行盈余调节的动力估计会弱一些,这得到香港学者Aharony等的证实,但由于其研究样本仅是83家B股、H股公司,且IPO时间较早,加之A、B股市场存在一定分割,因此要说明A股公司IPO效应的行业差异,需要进一步检验。对此,我们定出本研究拟检验的第二项假定。

假定二:受发行政策支持的行业,其所属上市企业的IPO效应相对较弱

如果检验发现受到发行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无显著差异,则该类公司IPO效应不明显;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行业属性的公司的IPO效应,可以判别哪些行业所属公司的IPO效应最为显著。

3.3 发行时每股收益高低

因直接融资机会稀缺,发行人在融资时可能有一次募足倾向。特别是

在额度制管理下,如何在既定发行额度、既定发行市盈率下,取得尽可能高的发行价格、尽可能多的融资额,存在利用会计政策推迟或少结算费用、提前或多确认收入来提高净利的可能。于是,发行时每股收益较高的公司,其在IPO之前的利润增长是否明显高于其他公司,而IPO之后的利润下滑又是否较其他公司快,这是本研究中拟进行第三项检验。

假定三:发行时每股收益较高的公司具有更显著的IPO效应

如果假定三能通过检验,则每股收益较高发行人在IPO之前存在人为调节利润或透支以后业绩的可能性更大,此类公司就不可避免地应成为监控重点。

3.4 股权集中程度差异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也产生较大影响。近几年来,理论界与实证研究对“一股独大”的可能危害进行了深入探索,一般认为在“一股独大”下因大股东控制了公司大部分投票权,控制着公司董事会,决定了重要事项的投票结果,也就有了损害小股东与上市公司权益而增加自己受益机会的可能,于是绝对控股股东这种可能的掠夺行为成为监管重点。

如果存在控股股东向准上市公司输入利润,对控制权相对集中的发行人,其控股股东受到的利益损害会相对较小,因此为取得尽可能多的融资额,股权相对集中发行人在IPO之前具有更强烈的调节利润动机;但是,基于前文提出的“绝对控股股东在掠夺上市公司财富上的相对便利”,如果将这种便利成为现实,就会出现: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在IPO之前的利润大幅增长,但IPO之后的下滑程度可能会高于其他类别公司。依此估计,我们设计出需要检验的第四个假定。

假定四:股权集中的公司具有更明显的IPO效应。

3.5 券商声誉

发行制度要求主承销商在承销业务承揽、方案策划、材料制作及申报,企业转制与持续辅导、承销发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要做到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规范操作,要切实对发行人、投资者负责,并自觉接受证券管理部门的监管。

以目前核准制下推出的通道制管理、信誉主承销商评级等条例来看,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变脸”、或者虚假陈述等问题,主承销商可能面临缩减通道等处罚;如果券商选择的IPO项目较差,也会影响通道周转效率。因此,若券商比较重视声誉、或者是一些声誉较好的券商,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优质项目,而素质较好的发行人估计也愿意选择声誉较好的券商作为自己的承销商。

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也支持券商与发行人的这种双向选择。近年来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在寻找新的监管思路时均认为应致力于培育和构筑强有力的中介屏障,而保荐人制被认为是最佳选择之一。目前国内主板市场即将引入保荐人制度,届时券商责任更大,更会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因此,券商若无特例将更愿意选择优质项目,特别是一些声誉较好的券商更不愿意因劣质项目而使其品牌受损,即将推行的保荐人制度要求券商更重视项目选择。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做出如下假定:

假定五:声誉较好券商所承销项目的IPO效应相对较弱。

若假定五能通过检验,则认为声誉较好的券商在项目选择、承销风险控制上做得更好,其某些作法值得同行借鉴;反之,若各类券商承销项目的IPO效应差异不大,则说明各公司在项目选择上无差异,发行人在选择承销商时也不必多费周折。

4、IPO 效应整体情况、分类检验与解释

4.1 IPO 效应的整体情况

(1)数据分析

我们首先对822个样本公司各年EBIT 的频数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从T-3年至T+3年的共7年时间内,各年EBIT 数据的频数分布均有拖尾现象,即数据是左偏的(如图1,因篇幅所限,未列出所有年度EBIT 频数分布图)。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数据中存在的极大值影响了数据分布,这些极大值会扭曲数据原来的特征,使得诸如平均值等指标不能描述数据本来的面貌。所以有必要对样本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对此,我们再次将样本数据分成两大组:其一是剔除极值的一组;其二是包括极值的一组(全体样本)。

极大值的剔除原则为:(1)令13Q Q IQR ?=,其中13,Q Q 为第75、25百分

位数,设IQR STEP 5.1=,那么极值满足STEP Q y i 23+≥。

(2)分析的目的是对这7年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就需要把7个年度极值都要剔除在外。但是t

图1 IPO 前1年EBIT

的频数分布

年度某股票的EBIT是极值,在t+1年度该股票的EBIT可能不是极值了。所以剔除的原则是,剔除股票EBIT为极值的当年数据,而不是剔除该支股票。处理的方法为把极值作为缺失数据纳入分析。

表4 剔除极值前后各年EBIT均值、标准差对比(万元)

包括极大值(全体样本) 剔除极大值

均值 增长率%标准差 均值 增长率% 标准差 T-3 7359.07 -15462.314760.67- 4235.00

T-2 8346.35 13.4213480.065780.3121.42 4674.40

T-1 9280.98 11.2013165.956704.6715.99 5136.64

T 10291.63 10.8913552.537476.7711.52 5598.20

T+1 10747.74 4.4314535.047928.85 6.05 6757.54

T+2 10992.51 2.2817185.987591.42-4.26 7558.86

T+3 10824.22 -1.5318547.347450.71-1.85 9305.50

分析两组样本公司的IPO前后各年EBIT的均值数据,以及同比增长率,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整体上看,A股公司的IPO效应并不特别明显。

②剔除极大值后的样本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IPO效应。此组样本公司EBIT的均值与标准差上表明(与全体样本对比),这类公司为中等规模公司,其EBIT走势具有前文所称的“倒V型”形态,但顶点为IPO后的第2年。。

③A股公司在IPO之前各年EBIT均有较明显增长,这种增长持续到IPO 当年,其后增长率明显下降,这说明IPO之前EBIT快速增长,在IPO之后无法持续。

图2 IPO前后7年EBIT均值变化(万元)

(2)数据检验

在利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统计特征后,我们还对剔除极大值后的样本公司不同年度均值进行了配对双尾t检验,以求证各年EBIT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从表5的相关系数来看,IPO当年和IPO前1年的业绩相关性最强、与IPO1年后的业绩相关性次之,IPO当年业绩与其他年度依相关性强弱依次为:IPO前1年,IPO 1年后,IPO前2年,IPO前3年,IPO2年后,IPO3年后。可以得出IPO当年业绩和IPO以前年份的相关性要整体强于与IPO 之后年份的相关性,且都随着时间间隔增大相关性减弱。

表5的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IPO当年业绩和IPO前1年、IPO前2年、IPO前3年、IPO 1年后,存在95%置信水平上的显著差异,IPO当年业绩和IPO 1年后、IPO2年后不存在显著差异,IPO之后的三年间以EBIT衡量没有显著差异。从图2的均值水平上看,IPO1年后EBIT最高,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在IPO3年后企业EBIT平均水平开始逊色于IPO当年。

表5 剔除极大值后样本公司各年EBIT的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配对t检验 均值 标准差

t df Sig.(2-tailed) 相关性分析 (T)-(T-1) 855.72 2412.359.8187650 0.895 (T)-(T-2) 1787.54 3290.8614.6567270

0.791 (T)-(T-3) 2731.16 3701.1319.7467150

0.723 (T+1)-(T) 270.12 3702.07 2.0217660.044

0.812 (t+2)-(T) 59.37 5760.070.2737030.785

0.63 (T+3)-(T) 118.93 7692.950.3926420.695

0.466 (T+2)-(t+1) -229.28 4494 -1.3567050.176

0.798 (T+3)-(T+2) -65.06 6592.8

-0.2516470.802 0.7 同时,我们还对所有样本最近两年EBIT 差异平均值的显著性进行了配对的双尾t 检验。各期EBIT 差异为)3,2,1,0,1,2:(1??=?=??t Ipo Ipo Ipo t t t 其中,在对t Ipo ?与1??t Ipo 序列的配对检验中,发现IPO 之前各年EBIT 差异无显著差异性,且保持同向,说明IPO 之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

上述几组检验结果表明,剔除极大值后的样本公司在IPO 之前“一直保持有较高利润增长平,但在IPO 之后可能无法维持”,在募股之后的第2年开始,盈利状况出现明显下滑。

(3)结论与解释

①IPO 前各年业绩均有较明显增长,以IPO 之前1年的业绩增长为最高。 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与IPO 制度引导效应有关。国内证券市场对发行人过往业绩有较高要求,如必须三年盈利,净资产收益率也要达到一定标准,IPO 前利润快速增长有助于获得发行资格。同时,国内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采用以固定发行市盈率为特征的发行价格管制,较好收益水平就意

味着较高发行价格。于是,部分公司在IPO之前1年突击做好业绩,既能实现业绩达标,也是谋求取得到满意发行价格的手段。

其二,非整体上市也是造成IPO前1年业绩猛增的重要原因。用最优质资产去上市,是境内外上市企业在IPO前进行资产重整的惯例,但上市部分可能在业务完整上、成本分摊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虚增利润。

其三,IPO前评高资产谋求在上市公司中更多的股权利益,也可能提前透支业绩。研究中我们对IPO前的公司净资产变化情况也做过统计,发现IPO前1年净资产有明显增加,其中以固定资产、以及原本甚少关注的一些无形资产增值较多。于是,要达到资产收益率指标,有做高业绩的必要。

②上市第2年是EBIT高点,其后开始小幅下滑

香港学者Aharony、Lee和Wong[1997]在研究发行B股与H股的83家企业的IPO效应时发现,IPO当年盈利达到最高点,其后逐渐下滑。但是,我们从统计中发现,IPO之后第2年EBIT的增长开始明显变弱,该年是EBIT 最高峰,此后业绩出现下滑,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仍存在倒“V”现象,但顶点不是IPO当年。

③IPO之后上市公司之间的盈利状况差异越来越大

IPO前后EBIT标准差逐年递增,说明IPO之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现分化。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企业成为公众公司之后,经营状况更受关注、中介机构介入更深入,使业绩更真实性,波动的分化就更加严重。

4.2 IPO效应分类检验一:针对假定一

按证券发行制度变革历程(依据见表3),我们将1994-2002年的分析样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4-1998年,第二阶段为1999-2000年,第三阶段为2001年之后(各阶段IPO家数分布如图3所示)。

利用

4与图5所示。该组图反映出以下几点信息:

(1)IPO之前EBIT在三个时间段均存在较大增长,在IPO之后增长率明显下降,三组样本无一例外。但是,1994-1998年发行新股的公司在IPO 之前的EBIT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二组样本。

(2)1999-2000年发行新股公司的EBIT在IPO次年达到高点,但IPO 之后利润下滑幅度要小于以前年度上市公司;1994-1998年、2001年以后发行新股的两组样本,IPO效应不显著。

(3)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极大值样本组存在明显的IPO效应。如1994-1998年极大值样本组,在IPO当年利润达到峰值,其后持续小幅下滑;但对1998年以后的二组极大值样本,在IPO之后利润仍持续小幅增长。这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早期大盘股受到抵制,而近期一些新上市大盘股得到投资者认同,与业绩变化不无关系。

图4 不同阶段发行新股公司在IPO前后EBIT变化

(剔除极大值,万元)

图5 不同阶段发行新股公司在IPO前后EBIT变化

(极大值公司,万元)

结论:假定一成立。即“随着时间推移、政策变革,上市公司质量有明显提高,IPO效应逐步减弱”,这从IPO之前利润增长幅度、极大值公司

公司IPO上市相关要求

公司上市的好处 1. 公司首次发行上市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上市后也有再融资的机会,从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来源。 2. 可以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高运行质量。 3. 股票上市需满足较为严格的上市标准,并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核。公司能上市,是对公司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的有力的证明。 4. 股票交易的信息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各种媒介不断向社会发布,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有助于公司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扩大市场销售量。 5. 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公司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6. 股票的上市流通扩大了股东基础,使股票有较高的买卖流通量,股票的自由买卖也可使股东在一定条件下较为便利地兑现投资资本。 7. 公司取得上市地位,有助于提高自身信用状况,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使公司在银行信贷等业务方面获得便利。

8. 上市后股票价格的变动,形成对公司业绩的一种市场评价机制。 9. 企业发行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华西证券陕西街营业部营销中心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主要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有关条件与具体要求如下: 1.主体资格:A股发行主体应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责任公司在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2.公司治理:发行人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发行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已经了解与股票发行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 3.独立性:应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资产应当完整;人员、财务、机构以及业务必须独立。 4.同业竞争: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也不会产生同业竞争。 5.关联交易: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7704396.html,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崇阳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出口与拉动内需之间的有效转变,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进而对于研究产业的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其能够很好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结合企业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力度和方向。总之,要确定影响因素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影响性。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因素为企业因素、产业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包含了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整个流程,对于研究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来说,是基本的研究逻辑。 关键词: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内在影响性 产业集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管理学家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所共同关注的,因此,产业经济效应也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和论证,其因素的选择也逐渐明确和清晰。本文从产业经济影响因素上进行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豐富现有理论,同时能够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概述 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产业集聚的定义研究、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及产业集聚测度研究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来说,其基本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韦伯将产业集聚认为是某一地区的产业之间相互联合的产物,这是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波特则是认为产业集聚是在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和交流,进而形成一个大的结合体,这是在以企业和地区两者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本文在研究产业集聚的问题上,主要结合了以上两种观点,也就是说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内外环境来获得相应的因素。 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当然,其也认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才会出现为了维持这样的集聚现象而不得不进行过多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集聚效应的测度方面也有定性和定量这2个部分的研究,对于这2个方面的研究来说,定性的研究主要的就是通过砖石模型来获得相应的因素比较,而对于定性研究来说,其更多的是通过产业集聚因素和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是研究产业集聚的重要方法。其中,在构建产业集聚集中度时,更多的是使用区位熵、EG指数等指标反映,然后建立相应的模式,虽然之前进行的模型多数情况下是垄断竞争模型等传统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往往由于自身的假设条件太过于理想化,进而使得整个研究的结果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

公司上市IPO的条件及要求

公司上市IPO的条件及要求 一、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 1、主体资格 ①发行人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公司在依法变 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采取募集设立方式公开发行股票。 ②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③发行人的注册资本金已足额缴纳,发行人哐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 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④发行人的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⑤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 发生变更。 ⑥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 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2、独立性 ①发行人应当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②发行人的资产完整。 ③发行人的人员独立。 ④发行人的财务独立。 ⑤发行人的机构独立。 ⑥发行人的业务独立。 ⑦发行人在独立性方面不得有其他严重缺陷。 3、规范运行 ①发行人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相 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②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已经了解与股票发行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知悉上 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③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 ④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千的可靠性,生产经营 的合法性,劳动效率与效果。 ⑤发行人不得有以下情形: A、近36个月内未经法定核准,擅自公开或变相公开发行过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 发生在36个月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 B、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 处罚,且情节严重。 C、近36个月内曾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来发行申请,但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或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或以不下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工作;或伪造、变造发行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签字、盖章。 D、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E、因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F、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4、财务与会计

电商行业节日效应研究

一、引言 随着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生长,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势头已锐不可当。如何发展、应用与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对每一家电商公司而言至关重要,这些平台上的商品具备快速流通和低廉价格的特点,且能够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接触和比较更多元化的商品或服务,除了能够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之外,更能诱发对相关商品的消费,因此电子商务平台是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随着消费形态的改变,近些年“电商公司节日效应”在人们购物中的影响越来越 明显,其也成了我国不少电商公司趁此大赚一笔的机 会。电子商务是1995年之后开始在中国发展的。以淘 宝网和天猫商城为例,2018年双十一期间天猫累计 实现销售额2,135亿元,超过上年同期1,682亿元26.9%,网络购物记录再次被刷新。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 到44,726亿元,而2016年为20,184亿元,同比增长121.6%。由此可见,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的增长规模及 电商行业节日效应研究 □文/余昭弘1李慧2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财金学院福建·福州;2.西京学院陕西·西安) [提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交易俨然成为目前当红的消费形态之一,本文着重探讨电子商务上市公司股价信息与节日效应的关系,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利用CAPM分析法,选取和分析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亚马逊、雅虎等四家知名电商公司相比大盘的超额报酬率,并对四家上市电商公司股价报酬率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四家电商公司的股价报酬率皆存在节日效应,并据此给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以及公司经营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商公司;购物节;节日效应;动态CAPM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3日 进行土地规模经营。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要的政策、法规、监督等制度,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让农民不再把土地作为自己唯一的养老保障。 四、结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农民根本的生存问题的前提是必须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目前,我国人多地少,且每年的耕地都在减少。所以实行土地流转,使土地有效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必然选择。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把细碎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对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土地自然 状况等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土地状况多样,地貌丰富,不能盲目实行一种经营手段。所以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全国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起到借鉴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相宏.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3(8). [2]赵鲲,刘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16(4). [3]杜建霞.泽州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的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4]佟绍伟.准确把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J].中国土地,2017(4). 金融/投资《合作经济与科技》No.3s2019 44--

农商行A股IPO

农商行A股IPO 2012年03月23日 曙光初现还是继续漫长的等待? 这个问题让正全力冲刺公开上市的10多家农商行忐忑难安。 与已经有三家城商行成功上市相比,A股至今无一家农商行成功IPO。作为第一家递交上市申请的农商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早在2007年就已递交上市材料,但5年过去了,上市进程还是处于审核中。唯一的例外仅有绕道港股的重庆农商行,2010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让农商行看到曙光的是,证监会日前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中,张家港农商行、常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吴江农商行等4家农商行,在485家公司排队上市中,排队位置相对靠前。 不过,资产规模要求偏高、监管标准越来越严的商业银行上市门槛,可能把相当一部分农商行挡在资本市场门外。同时,不确定的A 股市况,也让几家最有希望、“万事俱备”的农商行继续陷于焦急的等待中。

扎堆冲刺背后的资金饥渴 “上市筹备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上海农商行一位高管告诉记者,该行自重组以来,就一直在加强拓展业务,填补薄弱环节,以达到监管机构的上市标准。 上海农商行是全国十多家有望首批实现公开上市的城商行之一。尽管没有列在证监会已经公布的上市排队企业名单中,但地处一线大城市,资产质量优秀,资本实力强劲的上海农商行,无疑是最合适的候选上市商业银行之一。与其情况相差无几的还有北京商业银行、广州商业银行等。 作为境内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商行从3年前开始进行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2010年4月完成总额134亿元的增资扩股工作,化解了90亿元不良资产。上海农商行大股东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年末将其所持有的上海农商7700万股(比例1.54%)挂牌转让,转让单价高达6.48 元。两家银行的举动均是为上市扫清障碍。 自2001年全国第一家农商行组建成立之日起,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日益扩大及盈利能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农商行日渐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力量。据银监会披露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

企业IPO上市流程详解

企业IPO上市流程详解辅导验收后不久就上报申发材料(2017-01-14 20:56:12) 转载▼ 分类:资本市场 上市时间或者是否能上市与预披露时间关系不大。根据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改革的政策,以后只要企业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就会马上预披露材料,所以预披露是最早的环节之一,之后还要经历反馈、见面会、初审会、发审会、核准发行、发行上市等等程序,而且企业最终是不是能上市也不确定,有可能在发审会中被否决或者中途就退出审核。

依照流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每一个发行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 审核10大环节 1、材料受理、分发环节 证监会受理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2号)等规则的要求,依法受理首发申请文件,并按程序转发行监管部。发行监管部综合处收到申请文件后将其分发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同时送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审核一处、审核二处根据发行人的行业、公务回避的有关要求以及审核人员的工作量等确定审核人员。 2、见面会环节 见面会旨在建立发行人与发行监管部的初步沟通机制。会上由发行人简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发行监管部部门负责人介绍发行审核的程序、标准、理念及纪律要求等。见面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顺序安排,一般安排在星期一,由综合处通知相关发行人及其保荐机

构。见面会参会人员包括发行人代表、发行监管部部门负责人、综合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负责人等。 3、问核环节 问核机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安排在反馈会前后进行,参加人员包括问核项目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的审核人员、两名签字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相关负责人。 4、反馈会环节 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审阅发行人申请文件后,从非财务和财务两个角度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反馈会讨论。反馈会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主要问题,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解释说明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落实的问题。 反馈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顺序安排,一般安排在星期三,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参会人员有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和处室负责人等。反馈会后将形成书面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反馈给保荐机构。反馈意见发出前不安排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与审核人员沟通(问核程序除外)。 保荐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落实并进行回复。综合处收到反馈意见回复材料进行登记后转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按要求对申请文件以及回复材料进行审核。 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在准备回复材料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审核人员进行沟通,如有必要也可与处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 审核过程中如发生或发现应予披露的事项,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应及时报告发行监管部并补充、修改相关材料。初审工作结束后,将形成初审报告(初稿)提交初审会讨论。

A股IPO及创业投资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A股IPO及创业投资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一、关于发行人的主体资格 1.1发行人应具备适当的经营规模 (1)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首发管理办法》”)的规定,发行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2)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版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版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1.2关于同一实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5月19日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3号》。根据该适用意见,发行人报告期内存在对同一公司控制权人下相同、类似或相关业务进行重组的,若被重组方重组前一个会计年度末的资产总额或前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利润总额达到或超过重组前发行人相应项目100%的,为便于投资者了解重组后的整体运营情况,发行人重组后运行一个会计年度后方可申请发行。 (2)当认定相同多方作为实际控制人时,不认可委托持股或代持股份等解释——非常严格,不能通融。实际执行时,符合同一控制下合并条件要求最终控制的相同多方持股至少51%。 (3)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同一方”、“相同的多方”的界定“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较长的时间”通常指一年以上。 (4)合并日的确定,按照会计准则要求的五个方面: (A)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b)如需有权部门批准需已获得批准;(c)办理必要的财务转移手续;(d)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e)已经控制了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 (5)同一实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要特别关注是否导致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化。 1.3关于非同一实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009年以前没有关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规范要求,下列规定已经得到中国证监会内部认可,将会以“适用意见”或“指引”的方式发布。 指标: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前一年末或前一会计年度。合并方式:股权方式,收购股权/股权增资;业务合并,收购经营性资产/对销售分公司收编人员。考察期:任何一个时点起,12个月(不是一个会计年度)合并计算。重组比例与运行要求——相较同一控制下合并严格很多,防止拼盘上市。 (1)非同一控制,且业务相关 主板:若被重组方重组前一个会计年度末的资产总额或前一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利润总额:

企业IPO上市之路详解(干货)

企业IPO上市之路详解(干货) 一、IPO上市靠实力,更靠运气和人品 很多企业都想通过上市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宣传品牌、提高知名度、实现股东造富的神话等。其实,企业改制上市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成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企业自身的优秀的业绩,打铁还需自身硬。而且,上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它是一条脱胎换骨的路,很多企业熬到一半就熬不过去了,只有能坚持到最后,真正好的企业才能上去。今天,针对企业上市之路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供一些企业家了解上市之路,同时也为董秘梳理了上市的流程,形成全局意识,更好地协助企业策划上市之路。相信每一个经历过IPO的董秘都知道,企业的IPO之路,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过程,一旦成功,就成了股东造富的神话,一旦失败,有可能所有的付出付之东流,还可能导致破产。究竟企业的IPO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让董秘直通车带你一起去看看。首先,一个企业想要上市,得盘算一下公司的家底,掂量一下企业自己够不够条件上,有没有一些上市的硬的障碍,比如注册资本没有实缴、近三年有受到过行政处罚、自然人股东是否存在公务员之类的不能持股的人员(如有,要尽快退出)、有无偷税漏税等。所以,这个时候,企业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做一摸底调查,可以请券商、会计师。

券商和会计师能一起评估企业现在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将来的市场空间、业务领域、企业周期、行业前景等,这些都是要评估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要评估,充分评判上市的利弊,是否能承担上市所耗用的时间和经济支出?是否能按监管要求规范运作(规范运作是需要花金钱为代价的,比如补交税款(往往很大金额)、比如人员五险一金、比如各种法定岗位的设置等)?上市后是否能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接受监管,成为公众注视的目标,赤裸裸地给投资者、监管者看到企业的内部运作?是否能承担公众公司的责任和压力等?如果这些都考虑清楚了,专业的评估又通过了,那么恭喜你,可以继续往上市的路上前进了。其次,就是要引进信任的中介机构了,券商、律师、会计师是少不了的,有的还需要评估师。一般来说,选择的标准可以考虑其市场信誉及规范经营、业务资质和道德品质、配合默契度、成本费用等,但作为过来人,这里强调一下,中介不一定是规模最大,就是最好的。中介一定要相互有信任,有默契,配合度高,而且具体负责的项目团队的成员要得力、专业。如果不专业,有时会耽误大事,把企业搞死。第三、就是引进战略机构投资者。要想上市,一定要做好上市前三年及上市排队过程中级上市后的几年的业绩增长准备。在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引进一些战略投资者,来共同实现上市目标。如果企业目前缺钱,那么可以引进财务投资者。但是,

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行业效应与企业效应

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行业效应与企业效应 企业利润率在长期具有平均化的趋势,但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存在持续和显著的利润率差异。企业利润率差异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效率的反映,但非效率因素造成的利润率差异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资源要素流动及企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外部行业背景因素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形成机制则能够折射出企业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竞争优势,通过对我国企业利润率差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和判断,可以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企业利润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相关理论,从行业效应和企业效应两个方面构建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分析框架。 首先通过梳理企业利润率趋同和异化的一般机理,分析行业异质性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对企业利润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其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等统计资料,利用度量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概念,测算工业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间利润率差异,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状况,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工业行业特征和企业特征的相关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企业利润率决定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过程,对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来源进行分解,得到各因素对企业利润率差异形成的贡献程度,进而分析和判断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来源,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工业行业企业利润率差异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企业效应,影响企业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融资能力、所有制结构、非生产性支出等因素构成企业效应的主要来源,而反映企业资源异质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企业规模、无形资源和销售渠道对利润率差异的贡献度较低;行业效应中市场需求和行政壁垒因素对利润率差异形成的贡献高于行业市场结构因素,行业异质性受行政干预影响较大。 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许多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不同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差异较大而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异质性资源的研发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应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建设和企业内部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着手,改善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公平的企业发展环境、

行业指南: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注册申请(I)

发布日期20070620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行业指南: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注册申请(I)作者王庆利审校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四部王庆利审校 行业指南 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注册申请(I)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评审和研究中心(CDER) 生物制品评审和研究中心(CBER) 2003年4月 CP

目录 I.前言 II.背景 III.药物开发和注册申请 A.支持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的资料 B.支持确定安全性和疗效的资料 IV.剂量-浓度-效应关系和效应时间关系 A.剂量-时间关系和浓度-时间关系 B.浓度-效应关系:2种方法 V.暴露量-效应研究的设计 A.群体暴露量-效应关系与个体暴露量-效应关系的比较 B.暴露量-效应研究设计 C.测定全身暴露量 D.测量效应 VI.建立暴露量-效应关系模型 A.一般考虑 B.建立模型的策略 VII.申报资料:暴露量-效应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附录A:相关指南 附录B:综合考虑了PK-PD的儿科研究决策树 I.前言 本文件向研究性新药(IND)申办者和新药申请(NDA)的申请者或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BLA)的申请者,提供了暴露量-效应资料在药物(包括治疗性生物制品在内)开发中的应用方面的建议。可以将它和国际协调会议(ICH)E4关于“支持药物注册的剂量-效应资料”的指南和其他相关指南一起考虑(见附录A)。 本指南描述了(1)暴露量-效应研究在审批决定中的应用,(2)在暴露量-效应研究设计中为了保证资料有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3)在建立暴露量-效应模型的过程中进行前瞻性计划和数据分析的策略,(4)将暴露量-效应关系评价整合进药物开发的全部阶段,以及(5)暴露量-效应研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虽然本指南的目的不是要全面列出暴露量-效应关系可起到重要作用的所

A股IPO信息简报-企业分立专题

序 号 公司概况报告期分立情况 1 名称:福建龙洲运输股 份有限公司/龙洲股份 / 002682 状态:2012-6-12已上 市 行业:公路运输 主营业务:汽车客运、 货运、客运站经营及与 之相关的汽车销售与 维修、成品油销售、交 通职业教育与培训 首次申报时报告期: 2007年—2010年9月 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 期:2009年—2011年 【分立目的】 为进一步突出公司主营业务,剥离房地产业务,并解决开展房地产业务导致的与控股股东 控制的其他企业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公司决定以派生的方式进行分立,由派生分立出的 新公司龙洲实业承接公司剥离出的全部房地产资产,从而彻底剥离了房地产业务。 【分立方案与程序】 ?2010年6月17日,公司召开2010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派生的方式进 行分立,由派生分立出的新公司龙洲实业承接公司剥离出的全部房地产资产。 ?2010年7月31日,公司召开2010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分立方案。 根据《分立方案》,龙洲运输以2009年12月31日为分立基准日进行派生分立,分立为 股东和股权结构完全相同的两家股份有限公司,即新设的龙洲实业承接龙洲运输剥离 的龙岩嘉盛100%股权、武平投资35%股权、馨安建设70%股权、康乐物业90%股权; 龙洲运输存续,存续主体承继除分立出去的四项长期股权投资之外的公司分立前全部 资产负债,并以原来名义继续开展经营活动。净资产按存续资产和分立资产分立基准 日的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割;另外,分立基准日后龙洲运输向馨安建设以现金增资的 1,400万元随剥离资产一并进入龙洲实业。龙洲实业承接龙洲运输剥离的股权和相关房A股IPO信息简报—发行人分立专题 1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效应研究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效应研究 ——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为例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 2012年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委最近联合推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也称“万人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回顾中央人才工作战略,从九年前的1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到近期的“国家特支计划”,九年来,人才强国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09月21日据国家科技部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17 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05家。 2000年,国家批准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建设“武汉?中国光谷”。十多年来,武汉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优势,建设了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光谷金融港、光谷软件园等九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华大基因、药明康德、中国种子基地等重点项目纷纷入驻,吸引和

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创新资源。“武汉?中国光谷”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500强企业频频落户,世界级专家学者更是频繁造访,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世界光纤之父”高锟和蓝光LED发明人中村修二等。人才的集聚与武汉重视人才密不可分。近年来,武汉遵循人才集聚规律,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实施“黄鹤英才计划”、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设立“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对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亿元的经费资助,对入选人员实施期权、股权等多种激励,以大气魄、大力度、大投入集聚人才,形成了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态势。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化,知识和治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成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人才强国的重要力量成为空前激烈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的重点。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需求趋于精辟,人才流动的自由度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聚集作为人才流动的一个特殊行为,促使人才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组织或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才聚集效应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和谐环境下,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相互联系相对集中在一起所产生的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其正效应表现为正反馈效应、引力场效应、群体效应和联动效应,其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人才集聚过程管理难度较大和人才群内人际关系处理的复杂性。本研究所探讨的是人才集聚效应特指人才聚集正效应。 本研究拟从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人才聚集效应角度切入,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搜集较详尽的信息建

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 Vol.8No.1Jan.2013 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 李海燕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机械化作业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城乡劳动力结构开始失调。 如何解决这些劳动力的再就业就成为各地政府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旅游产业为这些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既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首先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创汇效应以及关联效应等经济效应,并进而提出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海燕(1973—),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经济运行。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经济、宣传城市品牌的主要行业之一。而且在一些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地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地方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产业链逐渐延长的趋势比较明显,不仅在开发国内游客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比如,桂林山水、三亚这些新兴的旅游城市或者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生态旅游、农村游、山村游等新兴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这些项目不仅充满了原生态的美,而且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成本,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说成本投入不大、收益却十分客观,实现了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目的。 从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旅游产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而且品类比较齐全、品味逐渐提高、景点数量比较多、品牌比较好的特点比较明显,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在接下来的部分,将重点围绕地方旅游产业对经济大拉动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旅游产业竞争力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强调的是各个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极强的非均衡性、综合性,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区域产业结构不能过分的单一,而必须要综合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否则一旦某个产业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诸多地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旅游产业需要借助于当地的特殊的特色才能够发展起来。因此,不同的区域由于实际状况并不相同,每个区 域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各个区域要 依据地区的区域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由此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另外,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揭示了一个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式和主要途径。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增强的趋势出现减弱的条件下,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对于整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地区内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区域内的资源结构、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之间是否相适应;另一方面是产业之间关联度,关联度强,表明区域范围内,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产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在与竞争对手竞争中竞争力就较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就较为明显。 可见,旅游产业是对其它产业的重要补充,不仅能够促进旅游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品牌宣传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的知名度。旅游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效应 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的增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收入效应的增加。不仅仅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而且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区品牌知名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收入效应是衡量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主要指标,旅游产业的收入效应主要包括直接收入效应和间接收入效应。 (二)创汇效应 创汇效应是针对旅游产业吸引境外游客而言的,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地区直接从境外游客到本地旅游中获取的外汇收入,外汇收入可以衡量地区旅游产业宏观经济效应和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旅游目的地外汇收入一般认为是相关旅游产品或者服务的出口。其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境外游客到本地旅游所支付的交通、门票、餐饮以及住宿等方面的费用;二是境外游客在本地购买各种旅游纪念品以及其他 - ---56

公司IPO上市资料大全

公司IPO上市资料大全 (最新版) 从1991年开始算起的话,中国证券市场搞了28年了,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说明,上市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公司是否适合上市 1行业状况 (1)行业发展空间 国家鼓励的,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的行业适合上市。产能过剩的、污染严重的、造假事件频发的、社会舆论影响差的上市都非常困难。 (2)行业监管状况 有些行业,监管法规、政策不明,业内很多公司普遍从事不是很合规的事项。而只有个别公司合规运行了,就没有竞争优势了。 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都很难上市。 2公司状况 (1)竞争优势 公司在行业里面是不是有足够的竞争优势,能否在可预见的将来赚取足够的利润。能够赚钱,是国内上市的首要条件。

三五千万上市的企业是少数,上市的平均净利润是1亿左右。核心是公司是不是在行业里面有足够的地位。 行业空间足够大的话,前五名、前十名上市都没问题;行业不大话,估计前三名,甚至只有第一名才有机会上市。 (2)规范能力 公司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进行规范。为了上市,意愿一般都还是有一些的,主要是能力问题。 ①资金能力。很多公司赚的钱,都是靠的不规范来的,少交税、克扣员工五险一金、环保不达标等等。这样的公司,一规范起来就没多少利润了,那就很难上市了。 要保证公司,完全按照IPO上市规范的来的话,还能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上市才行。 ②人员能力。很多公司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老板想规范,但是招不到合适的人。 光靠中介机构是不行,公司日常业务运营、内控控制,还是要靠企业内部人员进行。 二、上市大概成本 上市的成本分为这样几个部分:税收成本、规范成本、中介成本、其他成本。 1、税收成本

IPO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IPO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 主讲人:苏欣 引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就“IPO审核程序以及企业上市过程应关注问题”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应主办方的要求,我们今天组织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上市的基本流程;第二部分,上市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这次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财务的问题相对多一点,我看了以前做的培训计划,有很多律师讲法律相关的问题,我这次主要针对财务方面侧重讲。第三部分,IPO的否决案例和原因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对IPO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部分IPO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讲,IPO的基本流程包括5个阶段: 1.引进战投和股份制改制 2.上市辅导 3.材料制作及申报 4.发行审核 5.上市发行 引进战投和股份制改制与材料制作及申报,这两个阶段对于券商也就是保荐机构和律师、会计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发行审核这个阶段,主要是中介机构和企业一起和证监会进行沟通的一个阶段,我认为在这5个阶段中,股份制改制和材料制作、发行审核是上市公司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 一、第一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阶段是一般企业上市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因为很多企业在上市之前还不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须从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然后才有资格向证监会申请上市,这是上市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工作,在这个工作过程中,需要中介机构包括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机构等全部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设臵改制的方案,一般来说,改制的方案包括对公司业务构架的设计,公司资产组成的设计,股权架构的设计和组织架构的设计,业务架构就是公司的业务包括哪几块,有采购、有销售、还有生产,后续可能还有运营服务,这个业务架构怎么搭设,原来公司的资产可能很杂,要从中剥离出优质的资产装到你上市公司里。 公司的股东都有哪些人构成,股权比例分别涉及多少,股本涉及多少,组织架构主要是公司的治理方面,比如说公司的“三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这些怎么构成的,具体的部门怎么设臵。在这里面,改制方案的设计一定要做到资产完整,所有的资产从研发到采购到销售,整个资产的各个部分都要完整,不能缺失,不能出现某一部分采购或者销售依赖于别人的情况,要保证装到上市公司里的资产盈利比较强,发展前景比较好。另外,证监会比较强调独立性,独立性包括5个方面:资产、业务、财务、人员和机构,这里面资产、财务、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好理解。比如说,你的资产和大股东共用了,那你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种关系处理掉,把这个资产放到上市公司里就行了,财务和人员都可以和控股股东完全分开,机构也不和控股股东做交叉设臵,这几方面就独立了,但业务这方面,证监会在审核时,是它关注的重点,那怎么保证业务的独立?从表面上看,首先不能和你的股东包括股东控制的其它企业发生关联交易,比如说采购、销售包括研发方面,都不能依赖股东,这样的话,业务就是独立的。

A股IPO是什意思

A股IPO是什意思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中文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以A股的IPO的意思就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 既然现在说到了A股的IPO,我们就来谈谈它的之前的几次暂停和重启历史。 第一次暂停与重启:A股第一次暂停IPO是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那时,IPO暂停约5个月。 第一次暂停IPO期间,大盘处于下跌过程中,当日收盘为380.90点,其后继续下探至325.89点,不过,随后大盘开始步入大幅上涨阶段,至当年9月13日最高触及1052.94点,但到12月7日,大盘又回到650点附近。 重启IPO后,大盘继续下行,在1995年2月创下524.43点的新低。 第二次暂停与重启:第二次暂停IPO从1995年1月19日延续到1995年6月9日。暂停4个半月 这期间,大盘走出“多次探底”的行情,最低点位为2月7日524.43点,随后开始上行,至4月上旬,最高峰位在681点附近,但在5月初再次探底571.1点,不过接下来,大盘大幅上涨至5月底站上926.41点的高位,随后展开回调。 随着IPO恢复,大盘延续回调态势,6月12日跌破700点,至7月初,大盘跌至600点附近。 第三次暂停与重启第三次重启IPO是1995年7月5日至1996年1月3日,延续有半年之久。 这期间,大盘在600点附近构筑底部,但一直无能突破800点“瓶颈”,

当年10月中下旬大盘开始一路阴跌,至1996年1月初,已经跌至500点左右,不过随着IPO重启,大盘开始企稳上行,到1996年12月11日,攀升至 1258.68点的最高峰.

A股IPO持股锁定规则

A股IPO持股锁定规则 (2012-05-25 23:57:03) 标签: 投行 pe 财经 一、当前关于持股锁定的具体规则 (一)全体股东 所有股东(不区分大股东和小股东,也不区分增资进入的股东和受让老股进入的股东),上市之后均应锁定12个月。该12个月期限自上市之日起计算。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 该等股东在上市之后应锁定36个月。该36个月期限自上市之日起计算。 (三)董监高股东 对于非董监高范围的管理人员,需要遵守创业板股票上市后一年内不得转让的股份锁定要求;对于董监高范围内的管理人员,需要遵守以下锁定要求: – 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且在任职期间内每年至多转让25%;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但是上市后短期内离职的需要增加锁定时间,其中:上市后6个月内申请离职的,自申请离职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上市后第7至第12个月之间申请离职的,自申请离职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四)重要股东 对发行人业务有一定影响的股东,或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股东,虽然其成为股东的期限已超过首发前十二个月,也可能要延长上市锁定期,锁定三十六个月。 (五)上市前以增资扩股方式进入的股东 1.创业板规定 申报材料前6个月内增资扩股进入的股东,该等增资部分的股份应锁定36个月。该36个月期限自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并非上市之日)起计算。 申报材料前6个月之前增资扩股进入的股东,不受前述36个月锁定期的限制。2.中小板规定 刊登招股意向书之日前12个月内增资扩股进入的股东,该等增资部分的股份应锁定36个月。该36个月期限自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并非上市之日)起计算。 刊登招股意向书之日前12个月之前增资扩股进入的股东,不受前述36个月锁定期的限制。 根据目前中小板通常7~9个月的审核节奏来看,上述“刊登招股意向书之日前12个月内”的提法基本可以换算表述为“申报材料前3~5个月内”。 3.转增、送红股 IPO前十二个月内进行过转增、送红股,视同增资扩股,锁定三十六个月(从新增股份办理完成工商登记手续起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