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

第七课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

第七课我有一个想法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到处都有的,比如说:早上八点钟的太阳真美,前几天下雨后水泥地上的落叶真美,你能够帮助同学这种行为真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但是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这么多的美,也有许多不美的现象或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二、出示图片1 我们来看一幅图片,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自由发言)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小朋友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来读一读。

这是这个小朋友发现的问题,那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写出问题,实在说不出来的出示图片,让学生找问题)

针对这么多的问题,你来选择一个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解决的方法(生边说师边写),

你们说的现象和想法、方法只是简单的几句话,那在写作的时候怎么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方法有条理的写清楚呢,我们来读一篇例文。

三、例文

1.自读,标音标段,思考小作者发现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2.指名读,回答问题。

3.爱玩手机带来了哪些危害,小作者的想法是什么?

4.小作者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又是怎么做得呢,也就是方法是什么呢?

总:我们来看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小作者具体讲述了妈妈爱玩手机这一现象,写出了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又给出了这一现象具体的改进得方法。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以用事例表现出现象或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给出具体的的改进方法。

四、四人为一组讨论,说一说你发现的问题并表达出想法,提出解决方法,最终本组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有意义的问题,想法和方法,代表发言,老师指导。

五、写作要求

1.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表达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把发现的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有条理的写下来。

3.题目自拟,字数300—350字。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分析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授课课程:哲学与人生 授课教师:李美丽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授课班级 14中16-19、14中37-38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日期 第7周 2016年4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快乐汉语》教案设计

《快乐汉语》第二册第四课 我的房间 课题:《我的房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3课时,45分钟 教具:字卡,句卡,白纸,彩笔。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一、教授学生房间里表达家具的汉语;二、引导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的房间;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一、教授学生生词的正确发音,书写笔顺。 二、教授学生本课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体会句子断 句。 教学难点预测及处理: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汉语句子介绍自己的房间。(先带领学生跟读和介绍房间有关的句子,然后 教师做示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介绍。) 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表演法、借用道具法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查询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启发式导入新课;

2、图片展示法教授生词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启发式导入新课: T:同学们上午好!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到我们的汉语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我的房间》。在老师讲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请几位同学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她)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S:(同学发言) (把学生使用过的与课本相关的词语记录下来) T: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空房子”(拿出白纸),同学们就是“设计师”,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彩笔一起来 共同设计我们的房间吧!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设计的房间,同学们用彩笔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间) T: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们的房间里都有什么啊? S:(学生回答) T: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房间里都有什么?(见黑板上的简笔画) 2、发音练习: (老师拿出图片字卡,采用图片字卡教学法) T: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是什么?(桌子的图片) S:学生回答 T:同学们跟老师读“桌子”。(读三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优秀教案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两段资料。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课件出示1)我有一个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围绕主题,交流讨论。 1.(课件出示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板书: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开辟班级植物角)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三、阅读范文,打开思路。 1.(课件出示4) 我有一个想法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于是就强迫他们学习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孩子十分苦恼。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我七岁时,妈妈强迫我去学电子琴。这本是件好事,可我对乐器不感兴趣,不愿去学,而妈妈却一心想把我培养成音乐家,成为有出息的人,我只好每周日去参加学习班。这还不说,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练习一个小时要是弹错了一个音符,爸爸的巴掌就会像雨点般打来。说实在话,爸爸妈妈都是很爱我的,他们这样,也都是为我好。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也想好好的练,可就是练不好。同院的贝贝与我同病相怜。他的爸爸妈妈强迫她学习小提琴,每天晚上,她家都传出贝贝的痛哭声和那鬼哭狼嚎似的小提琴声。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没有任何起色,而小贝贝呢,也还是重复着拉老调子。 电子琴班结业了,我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小贝贝也是一样。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坐在沙发椅上,摇头叹气。爸爸说:“小健呀!我看你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白费了150元钱,这还不说,可你现在什么也没学成,长大又怎么办呢!”当时我心里真不好受,这时贝贝家又传出她爸爸的责骂声:“你这个笨蛋,长大能干什么,我打死你……”随即便是贝贝嘶哑的哭叫声……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画“白卷” 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快乐学汉语第一课教案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你好 本课是《快乐汉语》第一册的第一课,是这些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入门课。第一课的课程内容看上去似乎简单,但意义很重要。课文是介绍中文里两种问候打招呼的方式。全课只有五个生字,三个句子,学生不难学会和掌握,但教师要注意他们的发音是否正确,要认真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并给予纠正,使学生在第一课就建立一个正确发音的习惯。教师要尽量创造气氛和环境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文内容。在本课安排两次课堂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并活跃课堂气氛,不要急于向前赶。 在本课,利用课堂15%-20%的时间介绍中文的组成元素,初步讲解每个元素,并介绍中文的字体形状和书写规则。拼音不需过分强调,但声调必须重点强调。可以以一两个字为例来讲解拼音的拼写及发音规则和拼音的组成,比如:你nǐ,n是声母(initial)。I 是韵母(vowel/ final)。我发现外国学生基本不需要特意教拼音,他们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教拼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看书做作业和自己提出问拼音的问

题,由老师解答,这样学生记得又快又牢,你不妨一试。 第一课不仅要完成课文内容,还需要介绍和引进其它中文知识和中国文化,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第一课课时可以安排1-1.5小时。 教学内容: -课文 A: Nǐ hǎo。B: Nǐ hǎo。 你好。Hello. 你好。 Hello. A: Nǐ hǎo mɑ? 你好吗?How are you? B: Wǒ hěn hǎo。 我很好。I'm fine.

-介绍中文的组成元素:拼音(pinyin),声调 (tones),字符(character); -介绍中文的字形:方形; -初步了解和引入中文书写的基本要领和规则:笔 画顺序书写规则; -简介拼音的组成和发音: 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要领, 强调中文声调/音标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的比例: 听说60%;读20%;写10%;拼 音10%. 教学目的: -能流利复述课文对话,引起学生对中文的兴趣; -通过字卡、PPT文件中的图片来识别课文生字、 词和句子; -通过课堂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中文打招呼,使 学生获得成就感; -初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和中文的书写规 则;

快乐汉语第三课《我从北京来》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作业 我从北京来(第三课) 教学对象: 以英语为母语的,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初中生。 所用教材: 《快乐汉语(英语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 《快乐汉语(英语版)》第三课“我从北京来” 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翘舌音,能听辨汉语的四个声调 ●能够认读生词 ●学会书写生字“从、性、出、期、住、邮” ●学会并运用基本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表起点 ●学会使用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 ●能够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怎么发翘舌音 ●本课生字\生词 ●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 ●自我介绍与询问他人个人信息 课时安排: 共用四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第二课的重点;第三课生词操练;学习生字“从、性、出” 第二课时:学习生字“期、住、邮”;解释句型“从+地点+动词”;范读课文(一);讲解主要句子。 第三课时:复习生词生字、操练句型;介绍北京、上海;讲解课文(二);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 第四课时:复习;会话模拟练习(汉语达人秀);检查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三分钟) 点名;询问未出勤同学的状况。 二、复习(五分钟) 复习听写上节课的生字,利用上节课的课件抽查同学们生词的识记情况,随机抽取课文句子请同学们读出来。 三、导入新课

1、用汉语问答(四分钟):你叫什么名字? 你姓什么? 你是哪国人? 你家在哪儿? 你多大?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告诉同学们,这些个人信息在填表时有别的问答方式。于是,展示生词。并与之前的提问一一对应。 板书: 你叫什么名字?——————————姓名 你是哪国人?———————————国籍 你家在哪儿?———————————出生地点 你多大?—————————————年龄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出生日期 除此之外,同时把别的生词展示出来:性别、住址、电子邮件、职业、电话。2、讲练生词(二十分钟) 1)领读生词。 ●翘舌音:在带读“住址”“职业”“出生”“日期”时,要在翘舌音的字上加 重,并且注意更正学生在读音上的错误。 翘舌音教学方法:夸张法;用手模拟舌头,向上卷起。 ●四声:用手势表现四个声调,注意同学的读音。 2)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 3)重点词讲解: ?国籍:教师提问:你的国籍是什么?某个明星的国籍是什么? ?性别:用班上同学为例,某某某是男生。某某某是女生。之后再提问:你是什么性别?你的性别是女\男吗? ?职业:通过像同学们展示各种不同的图片,带领同学们说:他的职业是***。再请同学们完成对话——你\他的职业是什么?你\他的职业是***。 注:“从”字可以不详细的说,留给之后的生字学习中来说。 3、生词练习(三分钟) 做练习一,把词语和相应的回答用线连起来。练习目的是通过认读,了解有关个人信息的项目。 四、讲练生字(十分钟) 从: ●老师带领大家写“从”字 ●演示“从”字由两个人组成 ●配合动作,帮助大家理解例句——“老师从门口走来。”“老师从讲台走来。” “老师从这儿走来。” ●通过例句,让同学们知道“从”字可以表示起点。 ●板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生活,学会关注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2.学会围绕关键句将意思说明白的表达方法,并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通过习作训练,初步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难点: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文《爱我班级,人人有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课件播放几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公共场所到处堆放垃圾,公共水池水龙头没有拧紧,学生浪费纸张文具……)。 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行为太不文明了,每个人都要维护公共卫生,节约资源。) 2.教师小结引入: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发现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相信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孩子们,今天的习作话题我们就围绕着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或现象人手,谈谈属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1.过渡引入:也许大家会觉得“想法”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到了某种现象或问题后你内心的感受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或者现象产生的看法。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则范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两段话,看看范例中的“我”都看到了什么问题或者现象,又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3.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两段话中的关键句(“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同时引导他们再读两段话,看看两段话分别都写了什么?(第一段话:发现的现象——具体表现——产生想法;第二段话:产生想法——分析原因——合理建议)。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什么想法呢?试着从自己的观察发现中选择一件与同学交流。 5.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对两段范例的阅读感知采取不同的顺序进行描述,注意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叙述,说清楚现象问题的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可以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或建议。同时提醒小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针对自己听不明白的地方向描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6.指名同学班内介绍自己看到的某一现象或问题,同时说清自己的想法、建议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三、范文引路,自主习作。 1.过渡引入:教材中的两段范例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要想让自己的习作写得更加具体,完整,我们还需要对问题,现象以及自己的

5 快乐汉语第五课示范教案

《快乐汉语》示范教案: 第五课我有一只小猫 教学目标 交际话题:谈宠物 语言点:我有一只小猫 生词:有猫狗只小一二两三四五六 汉字:只小一六 语音:g k h 一、基本教学步骤 (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中的宠物,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规定情景,熟悉本课话题。 方法:给学生出示猫和狗的卡片,问学生家里有没有这些宠物,有多少只。自然导入本课生词学习环节。 (二)学习生词:教师出示第四课的家庭成员的图片,同时出示“猫”和“狗” 以及数字手语的图片,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读生词,熟悉本课生词的汉语发音。 教师出示生词卡并领读生词,让学生把本课的图片形象和生词对应起来。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方法:模仿法、直观法、图片法、形象法 游戏:动物叫声 全体学生一起说:“叫了,叫了,什么叫了?”老师或一个学生随机说出:“小猫叫了”或“小狗叫了”“小鸡叫了”“小羊叫了”等不同动物的名称,其他学生要立即根据所说的动物,发出相应的叫声。这个游戏可以通过趣味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生词“猫”、“狗”的记忆,并适当扩展学习少量常见动物的名称。 (三)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看图片说汉语比赛:教师出示图片,学生举手抢答(正确说出汉语),最后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讲解中国人的数字手语表示法(1-6)。 操练:教师做手势,学生说数字。学生熟悉了数字的汉语说法后,老师出

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字。 游戏: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请一位学生出列。教师把数字汉语卡片放到地上,教师说出一个数字,两位学生马上向对应的卡片跑去,先跑到的学生那组得1分。然后依次轮换进行,直到全部学生跑完为止。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找邻居 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人分到一个数字卡片。老师随意点名,如“三号”,站在相应卡片学生左右的两个学生要立即举起卡片,站在三号位置的学生却不能动。然后由被点到的学生继续向下点名,以此类推。被点到的学生如果动了或者左右两边的人没有动,都被淘汰出圈。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反复的强化数字的音、义结合,使学生熟悉汉语数字。 (六)做练习1和2:练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与意义,并建立汉字 与实物的联系。 (七)朗读练习3,为导入量词“只”做准备。 (八)导入量词“只”。对比英语与汉语在使用数量词时的异同:英语中在不可数名词前使用量词,或者在一些固定说法中使用量词;而汉语中一般在数词与名词之间使用量词。如“一猫”、“两狗”,汉语中必须使用量词“只”(“狗”的前面也可以用“条”)。教师可以出示本课“猫”与“狗” 的卡通图片,用1X“猫”、2X“狗”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见本课“语言点”)。如:六只猫、五只狗、三只猫。强调“只” 的前面不用“二”,要用“两”,说“两只猫/两只狗”,不能说“二只猫/二只狗”。 组词练习: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数词+只+猫/狗”,组合成词组,要求按正确顺序排列。 方法:句型操练法。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熟悉该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语序。(九)讲练表示领有的动词“有”(“主语+有+宾语”): 我有一只猫。/他有两只狗。 课堂活动:把“我”“有”“只”“小”“猫”“狗”以及1-6的数字卡片 和第四课的家庭成员卡通头像发给学生,由老师用汉语说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三上《我有一个想法》名师精品教案

《我有一个想法》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本次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是在学习了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进行的一次习作指导,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一语文要素。 1.习作内容提示。 教材中选用“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两项习作内容,旨在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留心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起了自己的关注,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有什么看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选择习作素材。材料的提供有助于启发学生从生活中不同场合,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等于给学生的习作打开了思路,为这次习作作了铺垫,降低了习作难度。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阅读两个材料的基础上,利用阅读材料以“点”带“面”,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习作面。学生如果能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和最熟悉的问题,学生就能说、会说、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由此及彼,引发他们对关注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这一提示,为孩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实现“留心生活”这一核心目标。 2.明确习作要求。 教材中清楚有序交代了习作要求,侧重于教给学生“怎么写”。课标中提出第二段的学习作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本次习作要求提出,写时“要把这种现象和想法写清楚”,也可以把“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写后“读给同学听”,征询同学是否明白你的想法及他对你发现这个问题的看法。此习作要求是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并学会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学生结合习作要求,对习作方法进行梳理,进而理清写作顺序:先写清现象和想法,再写办法或建议,接着与同学分享,最后征求他人建议。学生明白了“怎么写”,达到突破本次习作教学重点目的,实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又一核心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开辟班级植物角 生活中的现象:望子成龙,课业负担重 改进的建议:减负、主动学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课堂上,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围绕题目要求放开思路,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教师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二、注重作文的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三、注重作文修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

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快乐汉语》教案设计

《快乐汉语》教案设计 话题:饮食 课程名称: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对象:九年级初中生,25人(14-15岁) 课堂时间:45分 教具:《快乐汉语》教材,配套的CD-ROM,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第一步骤:复习和导入(5分) 利用双面是生字的卡片,复习食物词汇: 老师领读然后学生抢答;猜对了就拿到卡,拿卡最多的学生得到小礼物;(学生打开《Chinese English vocabulary cluster booklet by 王杰》)(see1) 第二步骤:介绍新句型:(15分) 吃,喝; 你想吃什么?你想喝什么? 复习:老师问,学生答,然后做“转圈圈”练问答;(see2) 复习:已经学过的偏旁:人,水,口… 第三步骤:

配对编对话:老师先给学生解释范例(see teacher book P35, exercise 2)3问3答(see3,4)(10分) 第四步骤:到班上表演;(see4)(10分) 第五步骤:做练习3:听选;(student’s book p 29)(5分) 第六步骤:作业:做练习4,5,6;(student’s book p 30,31) (Work book P44)

《快乐汉语》课件设计 话题:饮食 课程名称: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对象:九年级初中生,25人(14-15岁) 课堂时间:45分 教具:《快乐汉语》教材,配套的CD-ROM,生字卡片, 1.生字,生词卡:吃,喝,鸡蛋,茶,咖啡,炒饭,…; 在做枪答时,学生可以看着Booklet上已经被要求的词汇;

2.学生分两个组,一组在里,一组在外,老师放音乐,音乐 停了,在里圈的学生问,在外圈的学生答,然后里圈和外圈的人互换; 3.老师把范例对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翻译,同时给学生解 释; 4.学生编对话的场景可以是: 和父母或朋友在一起吃早饭或晚饭,在家或在饭馆; 内容应包括:打招呼,吃什么,喝什么,不吃,不喝什么? 每人至少要编3-5句;(多编有奖) 可以用已经学过的词,eg:不,想…; 5.挑3-5对学生来教室前面表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妙析教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这次习作就是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发现现象,把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对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要让他们有条理地写下自己对现象的想法及建议,还需要老师有步骤地指导。 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这样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在本次习作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教师要给予学生赏识,对学生习作中提出的可行建议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而将学校课堂变成社会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发现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2.写清楚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习作完成后,读给同学听,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有参与社会的意识;关注生活,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现象或问题,并能写出自己的建议或想法。 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佳作,培养学生倾听和发现美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例文,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2.能写清楚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快乐汉语-第十九课-朱咏红张颖丽

《快乐汉语》 第十九课-你的爱好是什么 设计者:朱咏红,张颖丽 1. 教学对象: (1)年龄——12岁(6th) (2)汉语水平——零起点 2. 教学目标 (1)学习者知识背景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说一些汉语,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 (2)本课总体目标 ——学会询问他人的爱好,并表达自己的爱好。 子目标1:有关中国的知识 ——了解中国民族乐器。 子目标2:有关汉语的知识 ——“你的爱好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我的爱好是……”和”“我喜欢……”子目标3:有关交际的技能 ——在对话时,表达自己的喜好并了解他人的喜好。 子目标4:有关文化活动 ——视频:外国学生参加北京民乐夏令营。

3. 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 A. 课文内容 a. “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第七单元第十九课 b. “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第七单元第十九课 B. 与喜好相关的词汇 (2)话题:谈论个人和他人的喜好。 A. 表达自己的爱好 B. 询问别人的爱好 (3)语言要素: A. 语音:熟悉生词的发音。 B. 语法:句型“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 C. 词汇:爱好、音乐、电脑、看书、画画、喝茶、游戏、上网、运动、他的、我们的 D. 汉字:什、么、音、乐 (4)教学重点: 句型:-“你的爱好是什么?”“我的爱好是音乐。”“你喜欢电脑游戏吗?”“我喜欢电脑游戏。”。(重点基本句型) 必学词:爱好、音乐、游戏 (5)相关文化: 视频:外国学生参加北京民乐夏令营。 4. 教学活动 (1)活动方式: ——欣赏中国歌曲 ——配合卡片,让学生熟记词汇

快乐汉语第二课教案

《快乐汉语》第二课《你叫什么》 一、教学对象 中学生,班容量35人。(汉语基础低,学习了《快乐汉语》第一册第一课) 二、教学时间 第二课一共两个课时,每个课时5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交际技能目标:学会问对方名字和回答自己的名字;学会说国籍; 2、语言知识技能目标: 1)你叫什么?我叫李小龙; 2)你是哪国人?我是柬埔寨人/中国人。 四、教学内容 1、交际话题:提问名字和国籍; 2、需要掌握的语言点: 1)你叫什么?我叫李小龙; 2)你是哪国人?我是柬埔寨人/中国人。 3、生词:叫、什么、是、哪、国、人、中国、柬埔寨 4、汉字:中国人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你叫什么?我叫李小龙; 2、你是哪国人?我是柬埔寨人/中国人。 六、教学方法 任务法、交际法、卡片法、游戏法 七、教学活动 老师准备卡片,每张卡片印着汉字或者词语,包括“我”“叫”“你”“哪国”“是”“什么”“柬埔寨”“李小龙”等,共五套,分给五个小组,教师随机读某个句子,听到相应句子的学生要将手中的卡片举起并连句子,然后再一起读出来,做对的同学得一分,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八、教具准备 A、卡片类:写着本课有关字和词语的卡片若干张; B、媒体类:PPT; C、准备奖励。 九、教学步骤 1)开始时候导入,教师说“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教师单独问同学“你好”,同学回答“你好”,教师再问“你好吗”,学生回答“我很好”。 2)老师指着PPT上图片问“你叫什么”,“我叫达拉”“我叫李小龙”。然后问某个学生“你叫什么?”,然后教学生说“我叫XX”。全班跟着一起说,老师随即问学生,学生之间互相问; 3)通过游戏练习“你叫什么?我叫李小龙”; 4)老师指着PPT上照片问“你是哪国人”,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全班跟读,然后指着另一张照片问“你是哪国人”,回答说“我是泰国人”,全班跟着说。 十一、板书设计:

三年级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案资料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 【教学目标】 读懂例文,按照习作内容和要求,学会写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打草稿、修改、誊写。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文引导 一、导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小作者就有很多想法和好的建议,我们来看看。 二、读懂例文,明白习作内容。 1.出示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1。 (1)思考:例文1 写了什么? (2)文中提出了什么不好的社会现象?(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3)小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不要总玩手机,应该多抽出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2.出示例文2,读例文2 (1)自己读读例文,说说这位小作者又写了什么建议?(开辟班级植物角) (2)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既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3.总结:原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你觉得写作文难吗?我们很多同学早就会写了,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们会越写越好。 三、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生活中的现象。 (2)改进的建议。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一、选择素材,练习习作 1.提出写作要求: (1)要把这种现象和想法写清楚。 (2)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 2.在草稿本上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草稿,进行修改。 1.自己边读边改。查字典写上没教过的字,注意标点使用要正确。 2.请同桌帮忙边读边改。 3.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来分别读读精彩的片段。 4.根据精彩的片段,再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习作。要求:书写端正,注意格式,不写错别字。重点指导标点的写法。(每个标点都占一格,标点不可顶格写,最后一格和字挤在一个格子里写。)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批阅与评奖

快乐汉语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你好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2、掌握生词“你、好、吗、我、很”。 3、掌握句式学会写汉字“你、很、好”。 4、学会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韵母“a o e”。 教学重点: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教学难点: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汉字“你、很、好”。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生字卡、彩纸、水彩笔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先用英语或学生母语打招呼“Hello”,再用中文打招呼“你好”。 图片展示,领学生读几遍“你好”。教师对学生说“你好”,学生回答老师“你好”。 二、学习生词 1.你:引入4.我,扩展他/她 2.好:你好 3.吗:你好吗? 5.很:我很好。他很好。你很好。 三、学习课文 1.先用英语或学生母语问候“你好吗?”,再用中文说:你好吗?领读几遍“你好吗” 回答:我很好。领读几遍“你好吗” 2.师生互问,生之间互问。如: A:你好。 B:你好。 A:你好吗?

B:我很好。 四、做练习4. 五、书写汉字,动画演示笔顺。 学生观看,笔顺演示视频,学写汉字“你、很、好。” 六、做猜字练习。 老师轮流出示汉字卡,让学生认读。接着老师拿好汉字卡,学生猜最上边的卡上写的是哪个字。学生猜过后,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辨认猜的是否正确,猜中者上前代替老师拿汉字卡,让其他同学猜。 七.准备彩纸和笔,让学生写“你好”,贴在教室里。 八、语音练习。 1.韵母:a o e 第一遍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第二遍学生读,老师正音。 2.声调练习: āáǎà ōóǒò ē?ěa ①老师配合手势,领读三遍,学生跟读。 ②学生读,老师正音。 ③老师读,学生辨调,说出是第几声。 ④学生读,其他学生猜第几声。 3.三声变调。 九、作业 练习册,第一课练习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活动分析: 本单元习作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属于实用性习作,与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身边的‘小事’”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进行思考,并大胆表达想法,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教材先以生活中的两个事例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然后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在本单元“口语交际”基础上的延伸。习作的重点是“写清楚”,即写清楚现象和想法,强调表达的条理性。习作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成习作的互相评价和修改完善,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文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写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2.生活中的情境图片。 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或者现象,并想一想改进的建议或解决办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低头族”的漫画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 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你们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2.引导学生观察家里的人有没有“低头族”,谈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回忆看过的相关新闻事件,体会“玩手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4.引导学生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二、事例引导,指导写法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发现了身边的“低头族”现象,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一个小朋友跟我们的发现是一样的,他经过一番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了。 1.出示课本上的文段一,指名学生朗读。 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评价:这个事例写了什么内容?(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3.教师相机小结。 小结:例文片段先提出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的现象,再通过两个事例,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文段把现象写得很清楚,这样一来,后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就更有说服力了。 我们要是想写某个想法,也可以像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先写观察到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4.出示课本上的文段二,指名学生朗读。 过渡:还有一位小朋友,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看一看大屏幕,有谁替他说一说?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养花种草,或是种花生、种豆子,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我们可以轮流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这样既可以使班里的同学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使大家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5.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例文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想法?是怎么写的? 6.教师相机小结。 小结:例文片段不但提出了开辟植物角的想法,还给出了植物角运作的建议,并且点出了开辟植物角的好处,把想法写得很清楚。而且,第一句是用问句的形式提出想法的,体现了商量的语气,显得委婉。 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清楚建议、改进的办法和这样做的好处,要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想法。 7.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事例的不同。教师相机归纳并小结方法。 明确:这两则例文片段讲的事例,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第一则讲的是不良现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第二则是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建议,是还未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写作

快乐汉语 第二册 第一至十一课的课文

快乐汉语 2 教学内容 第一课:他是谁 A: 你n ǐ好h ǎo !你n ǐ姓x ìn ɡ什sh ?n 么me ? B :我w ǒ姓x ìn ɡ马m ǎ 。 A :你n ǐ叫ji ào 什sh ?n 么me 名m ín ɡ字z ì ? B : 我w ǒ叫ji ào 马m ǎ丽l ì丽l ì . A :他t ā是sh ì谁shu í ? B :他t ā是sh ì我w ǒ的de 朋p ?n ɡ友y ǒu 。 我w ǒ有y ǒu 很h ěn 多du ō朋p ?n ɡ友y ǒu 。 A :欢hu ān 迎y ín ɡ!你n ǐ家ji ā在z ài 什sh ?n 么me 地d ì方f ān ɡ ? C :我w ǒ家ji ā在z ài 香xi ān ɡ港ɡǎn ɡ 。 第二课:她比我大 A :你n ǐ多du ō大d à ? B:我w ǒ今j īn 年ni án 十sh í六li ù岁su ì 。 A : 你n ǐ的de 汉h àn 语y ǔ很h ěn 好h ǎo 。 B : 谢xi a谢xi a 。 B : 你n ǐ会hu ì说shu ō英y īn ɡ语y ǔ吗m ɑ ? A : 我w ǒ会hu ì说shu ō英y īn ɡ语y ǔ 。 B : 你n ǐ会hu ì说shu ō法f ǎ语y ǔ吗m ɑ ? A : 不b ú会hu ì .

A : 我w ǒ有y ǒu 一y í个ɡa朋p ?n ɡ友y ǒu , 她t ā叫ji ào 小xi ǎo 红h ?n ɡ 。 她t ā比b ǐ我w ǒ大d à , 也y ě比b ǐ我w ǒ高ɡāo 。 她t ā喜x ǐ欢hu ān 艺y ì术sh ù ,她t ā想xi ǎn ɡ做zu ?画hu à家ji ā 。 第三课 我的一天 A: 你n ǐ每m ěi 天ti ān 早z ǎo 上sh àn ɡ几j ǐ点di ǎn 起q ǐ 床chu án ɡ ? B: 我w ǒ每m ěi 天ti ān 早z ǎo 上sh àn ɡ七q ī点di ǎn 起q ǐ 床chu án ɡ 。 A: 你n ǐ每m ěi 天ti ān 几j ǐ点di ǎn 上sh àn ɡ课k a ? B: 我w ǒ八b ā点di ǎn 开k āi 始sh ǐ上sh àn ɡ课k a. 这zh a是sh ì我w ǒ的de 时sh í间ji ān 表bi ǎo 。 我w ǒ每m ěi 天ti ān 早z ǎo 上sh àn ɡ七q ī点di ǎn 起q ǐ床chu án ɡ 。 七q ī点di ǎn 半b àn 吃ch ī饭f àn 。 八b ā点di ǎn 开k āi 始sh ǐ上sh àn ɡ课k a 。 晚w ǎn 上sh àn ɡ七q ī点di ǎn 去q ù 图t ú 书sh ū 馆ɡu ǎn , 十sh í点di ǎn 半b àn 睡shu ì觉ji ào 。 第四课 我的房间 A:书sh ū架ji à上sh àn ɡ有y ǒu 什sh ?n 么me ? B :书sh ū架ji à上sh àn ɡ有y ǒu 很h ěn 多du ō中zh ōn ɡ文w ?n 书sh ū, 也y ě有y ǒu 很h ěn 多du ō英y īn ɡ文w ?n 书sh ū 。 A: 客k a厅t īn ɡ里l ǐ有y ǒu 什sh ?n 么me ? B :客k a厅t īn ɡ里l ǐ有y ǒu 沙sh ā发f ā 。

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 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 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 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 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2.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A.物质和意识 B .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 个月就要更新 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A.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B.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 要不断地发现. 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 题的方法是 () A.两分法B.两点论 C. 一点论 D.一分为二 6. 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 ①因地制宜②唇亡齿寒③抽薪止沸④东施效颦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⑥邯 郸学步 A.①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7. 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 A. 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 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8. 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 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9. 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 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