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主要作家及作品简介——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LCU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人的心灵创伤和人与家庭的不幸。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革进行思考。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最大的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除破了50年代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但现在看来,伤痕文学也还没能完全摆脱那个时代的政治意识。伤痕文学较成熟的作品还有: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等。

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迄今为止当代唯一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但它始终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公认的范畴。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文学的“根”》及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理论著作中。代表作品:1985开先河的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树王》等等。寻根文学提倡广义的文化,扩大了当代小说的领域,也使民情风习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于成为小说的主题。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二民族的根甚至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散落在民间。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重铸和度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散失在民间,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

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白洋淀派:50年代京、津、保地区有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孙犁的风格,效仿孙犁的路子写小说,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的变化。学习成绩突出的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之为“荷花淀派”,也称“白洋淀派”,孙犁自然被这一流派的作家视为领袖。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当代文学史

赵树理《锻炼锻炼》杨小四寻找罪过“吃不饱”“小腿疼”王聚海

揭露农民的思想现状和农村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浩然《艳阳天》、周立波《山乡巨变》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揭示了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出现的贫富分化问题,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敏感性,也初步显示出李准生活气息强、生活基础扎实的创作特点。

《李双双小传》

《黄河东流去》“是为展示民族精神,展示对民族前途的信心而作的”

以建国前河南黄河决堤事件为素材,从赤杨岗农民身上熠熠闪光的道德精神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万劫不催的生命力、冲决不散的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这里筑在我们中华民族心中足以抵御任何灾难的万里长城。

柳青《创业史》

《创业史》要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下堡乡第五村(蛤蟆滩)的社会主义改造,回答“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展现了处于“土地改革”与“农村集体化运动”之间的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

旧农民形象

1.资本主义发家致富道路的代表:

“三大能人”——阴险、贪婪、好色的富农姚士杰,狡猾、自私、精明的富裕中农郭世富、“最势利眼”、老谋深算、骄横强悍的新中农郭振山。

道德败坏程度与财富的数量、政治成分的高低成正比。

2.梁三老汉:是传统意义上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他勤劳、淳朴,有着在几千年的私有制中形成的生活和伦理观念,希望通过在自己的土地辛勤劳动,过上幸福安康、老幼同堂的生活,充满对富裕的崇尚和敬慕。

是合作化运动的真正阻力。因为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富农和中农,而是要彻底铲除私有制的土壤。

3.高增福是梁生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坚定支持者。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改情结”,仇富心理重。

新农民形象:梁生宝

1.具有天然的新农民本质。

“无父”的孤儿,“养子”使梁三老汉对他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党是他新的父亲。无父→代父→寻父→认父,使农民英雄能彻底摆脱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系。社会主义是与生俱来的信仰。这成为文革文学中的模式之一。

2.对私有制有本能的仇恨。

3.体现时代精神的农民英雄。

继承了老一代农民忠诚厚道、勤劳简朴、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更有目光远大、朝气蓬勃、聪明能干、诚信自律、克己奉公、富于牺牲精神的时代品格。喻示着历尽艰辛的中国农民终于具有了自己的时代本质。

如与徐改霞的感情,爱情服从于事业。

梁生宝的形象是概念化、理想化的,.柳青想通过梁生宝的形象,创造出中国农民新的本质,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农民形象。梁生宝成为公式化、概念化的虚假人物,,梁三老汉被视为唯一真实的农民形象。

梁斌《红旗谱》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以冀中平原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农

民同地主冯老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从朱老巩大闹胡杨林,到脯红鸟事件,反割头税到保定二师学潮(红旗谱),从高蠡起义(播火记)到抗日烽烟初起(烽烟图)。

小说主题

描写“中国农民的成长史”的《红旗谱》,旨在揭示“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个人复仇到为阶级献身,由自发革命走向自觉革命的斗争历程。

朱老忠的形象

《红旗谱》中的三代农民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朱老巩——旧式农民的自发反抗;朱老忠——成长中的农民群体:从个人反抗到自觉革命,从家族反抗到阶级斗争;大贵、运涛等——觉醒的农民

.在“家族复仇”主题向“阶级斗争”主题的转换过程中,朱老忠将具体可感的个人仇恨置换为高度抽象的“阶级仇恨”,其形象象征着中国农民经历的艰难的现代化转型。

在“中国现代史”的背景上,“朱老忠一代”承先启后,由传统农民转换为现代农民。朱老忠的价值在于和传统农民英雄的区别。

杨沫《青春之歌》

欧阳山《三家巷》言情言革命

茹志娟《百合花》抒情性较强,通过细节的巧妙设置来抒发细腻的情感。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干预生活,正视现实矛盾,揭露阴暗面

刘世吾“就那么回事”韩常新赵慧文林震

宗璞《红豆》爱与革命表现人情,人性

以红豆味引线,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爱情悲剧有时代的烙印,信仰的不同

《红豆》中江攻和齐虹最终分手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江攻不愿丢失内心深处的“自我”,可齐虹过于强烈的占有欲妨碍了江玫保持其独立的人格。故事虽在革命斗争的背景下展开,但突破了政治身份决定爱情走向的套路,而就爱情本身作了形而上的思考。

爱与道德

邓友梅《在悬崖上》注重形式探索,运用了双重视角。作品中除了主人公(“我”)外还有一个听者。“我”讲述的是自己浪子回头的情感经历,听者在暗自评判着这段婚外情,提出自己的疑问。“我”的叙述是一个空白,造成了文本的裂缝,而听者(或者说是作者)对他们未来的幸福显然是不信任的。作者穿过文本的缝隙透露了他对人物命运的思考:“我”在外界环境的一次次挤压下逐渐丧失了自我,“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我清醒了过来,看到前边已是机关的大门了。看到这个大门,我更加清楚的明白了今天发生的一切。”“大门”’这一隐喻性修辞诉说了“我”对被关在了集体大门外的恐慌。

陆文夫《小巷深处》许文霞张俊朱国魂

写的是一名从良妓女对爱情的向往及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复杂的内心世界。小说细腻描绘了徐文霞内心感情的波澜,并流露出对这样一位女子的同情。

散文三大家杨朔刘白羽秦牧杂文三大家邓拓廖沫沙吴晗

伤痕文学由卢新华《伤痕》得名

刘心武《班主任》

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坐标点,标志着“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的真正转机。被誉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端。

最早发现了极左政治对青少年的扭曲和毒害,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引起社会震动。

1.主题:小说《班主任》通过对宋宝琦、谢惠敏的剖析,使人们看到一代青少年在文革的思想禁锢下,而临着怎样可悲而又可怕的厄运。

2.人物:(1)宋宝琦是一个正在被拯救出来的畸形儿,是文革极左思潮的必然产物。在宋宝

琦的躯体里,只有愚昧无知的空虚灵魂。他是文革毒化出来的变了形的灵魂,以小流氓的身份存在于社会。(2)谢惠敏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文革中精神污染的严重性。这个十五岁左右的初三年级的学生,从开始接触社会时起,就处于“四人帮”封建法西斯的专制横行之时,在文化舆论被死死地控制的情况下,她逐渐开始习惯和适应社会现实。她单纯迷信一切用铅字排版出来的东西,在她的思想里,把这一切都当作天经地义的“最最革命”的“社会主义”。她厌恶宋宝琦,但是在愚昧无知这一层面上,她和他是一致的。谢惠敏丝毫没有怀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她的言行符合一个“正面人物”的“典范”。在自己成长的最基础的阶段,谢惠敏正在被一种政治所利用,是一个时代悲剧人物。

丛维熙大墙文学中国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的正气歌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反思文学

张贤亮(哲理性)

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粗犷质朴的内心美;大西北边陲的风景美

深沉冷峻哲理化的人生主题,凝重沉实的理性主义色彩,给人哲理性的思考和美的享受。主人公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质询审判自己平庸而卑微的灵魂,寻求比活着更高的东西。《灵与肉》牧马人许灵均对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回顾和面临出国问题做出的毅然抉择。《绿化树》是张贤亮198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3 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

文章中男主人公章永麟的生活被两部分所占据着,一部分是他的头脑中思考的<资本论>和回家的前途,一部分则是"女人",黄香久在他的生活里就是"吃"和"性"的代名词,这些注定要占据他这个"男人"的"一半"。

"性"是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倾向之一。肉体的真理一旦掌握在手,也就进入女人的地狱。只有深爱的女人才会明白,男人身上的孩子气是多么迷人。有人在看过文章之后说:"女人像蚕一样,对男人的爱像吐丝,那是血啊!之后便无所求的死去。不知道相爱的两个人是否都会爱的如此盲目而惨烈但他们一定得承担一些没有眼泪和声音的疼痛。这中疼痛会关联到"性",却不仅仅是"性"。它构建了爱情又埋藏了爱情,成为任何男女都逃不脱的宿命。

反思文学

陆文夫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内容,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

《美食家》具有文化小说特征。小说通过美食家朱自冶的形象,表现了中国食文化的丰富内容。通过朱自冶在建国后不同政治时期的遭遇,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的社会变动过程,具有深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品同时精致描摹了苏州一带的风土人情、吴越文化遗迹、园林风景等苏州独有的文化与风俗,以及居民特有的文化心理和个性,具有地域文化的魅力,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1985年发表的《井》,以井的意象象征男权社会势力和封建文化观念、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样一口井吞噬了一个当代女性。陆文夫试图从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考察女性命运,以女性的毁灭进行社会文化批判。

高晓声(一)内容

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心理历程,有社会政治批判,也有对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等深层根源的揭示。其深刻之处在于,通过李顺大、陈奂生等一系列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入探讨了“左”倾错误和封建残余得以蔓延的温床(即民族的“劣根性”),继续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从而,从鲁迅、赵树理而至高晓声,他们所

塑造的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了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八十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进史。(二)形象:高晓声塑造了一批被称为“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中国农民善良、朴实忠厚的传统美德,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忠厚老实,坚韧顽强,也头脑简单;《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纯朴善良,又精明狭隘。

这些人物形象体现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

(1)政治和政策层面是80年代作家关注的重点,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继承,关注政策对农民生活和命运的影响:李顺大建国后三十年造屋一波三折的经历,是对极左政治的血泪控诉;陈奂生生活的改善、精神面貌的变化又证明了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

(2)文化和心理层面,对国民性的探讨。

高晓声的写作是对“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封建文化的影响,造成了李顺大和陈奂生们的思想弱点和性格缺陷,这种缺陷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他们的“奴性”意识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改革文学

蒋子龙(新时期工业题材,开改革文学的先河。“开拓家人物系列”)

(一)内容

1.主要反映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关注工厂在管理上的革新,关注社会改革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和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揭示现实问题如经济体制和干部制度的改革问题,权力与腐败问题,批判落后的思想观念。

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开拓者家族”系列人物形象。《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改革者形象。小说在多种冲突中展示乔光朴的思想性格,他的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英勇无畏、坚忍不拔,还有杰出的企业管理才能,几乎十全十美。小说也暗含英雄美人模式。乔光朴是新时期工业改革题材中较早出现的改革者形象,因其人格魅力而赢得读者共识,一时成为当代工业改革家的代名词。

乔光朴之后,又有《开拓者》中的车篷宽、《人事厂长》中的高盛五、《锅碗瓢盆交响曲》中的牛宏、《悲剧比没有剧要好》中的宫开宇、《燕赵悲歌》中的武耕新等同类文学形象,基本未脱离乔光朴模式,与乔光朴一起共同构成了蒋子龙作品中的“开拓者家族”人物形象系列。(二)艺术特征

艺术风格粗犷刚健,充满理想主义激情,具有阳刚之美。在叙述方法上,一般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设置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置身于激烈矛盾中,通过人物同外部世界的冲突表现人物,主要以人物行为和语言表现人物。

不足主要在人物理想化、类型化,人物形象不够丰满,议论过多。

何士光(以王邪山为原型的“梨花屯”)抒情散文式的笔调

《乡场上》写冯幺爸为一件小小纠纷作证的始末

透过生活琐事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由沉默到爆发的社会根源,从而通过人物精神状态的质变表现了时代异乎寻常的飞跃。

贾平凹“商城小说”

《小月前本》小月门门才才

《鸡窝洼的人家》通过禾禾、麦绒和回回、烟烽两个家庭的重组表现时代的变革。

路遥《人生》基调明朗乐观

人物: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

农村知识青年出路问题。描写城乡差异下,农村知识青年的种种不幸,揭示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种种矛盾和弊端。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站》陈信叶辛《蹉跎岁月》柯碧舟杜见春邵玉荣

成为人们对那个时代知青们遭遇的代名词

充分展示了不同类型,不同出身青年的恋爱和生活态度,从而刻画了这些青年的不同理想和追求,活画出了那个年代一幅幅活生生的政治风俗画

展现了整整一代年轻人身心所遭受的戕害,命运所遭遇的挫折,心灵所感受的屈辱和压抑。那个时代的青年思想上几乎都经历了最初的虔诚,盲目甚至狂热,继而又陷入迷茫,徘徊,困顿,颓丧,最终又都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下振作起来。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悠扬的牧歌

寻根文学

地域风俗小说的崛起

汪曾祺取材于故乡江苏高邮生活

以近乎虔诚的态度描写民族的传统美德

《受戒》小明子小英子《大沼记事》小锡匠十一子纤云

(一)内容:汪曾祺避开了中国乡村的贫困、文明程度的低下等负面内容,放大真善美,透露出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审美态度和对自然、健康的人性的呼唤。其中隐约可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世外桃源式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这些小说被称为“文化小说”。(二)艺术特色:汪曾祺的小说淡化情节因素,细描风景画和风俗画,渲染人情美和人性美,营造诗意氛围,这些因素有机融合,形成一种闲适、散淡、优雅的审美情趣。总体风格上,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诗化小说效果。

1.总体风格:超脱、通达、冲淡,闲适,富有诗意

2.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如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生活器具、民歌、对联、剪纸、绣花、上庙进香、受戒等,展示了一幅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图景。带有理想化特点。

3.淡化情节,重写氛围和情绪,风格近似随笔。

4.语言简洁质朴,纯净透明、生动传神。以叙述为主,既口语化又典雅脱俗,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

邓友梅“京味儿”《那五》《烟壶》

(一)内容:

从《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开始,邓友梅转向写北京市井风俗小说。中篇小说《那五》、《烟壶》、《“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在新时期文学中开“市井小说”风气之先。这组中篇系列小说在写人物命运时融合进北京地方历史、风土人情、日常生活、自然风景,以丰厚的历史、民俗和人性含量,构成当代小说中前所未见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二)艺术特色

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主要通过人物语言、行动以及细节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讲究生动传神;叙事风格追随老舍,写人状物多用白描手法,又具有浓郁的“京味”,舒缓明朗而又幽默谐趣。

冯骥才“津味儿”《神鞭》《三寸金莲》

从1984年的《神鞭》起,冯骥材开始了“文化小说”的创作。“文化小说”系列“怪世奇谈”(《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是作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体现了一种文化反思,也是作者独特的表现方式。作者写“怪世奇谈”系列小说的目的,是想克服中国民族性格中的顽固惰性,从而冲出文化怪圈,再造民族性格,带有鲁迅式的文化批判意识。作品充满天津的市井风格情调,人称“津味小说”。

莫言(纵情挥洒,千姿百态的语言,天马行空的个性,纷乱的情绪)

原始生命派,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张扬。

《透明的红萝卜》黑孩、菊子、小石匠、小铁匠《丰乳肥臀》上官鲁氏《红高粱》余占鳌

《红高粱》

1.关于祖先的英雄传奇

一个民间抗日故事和爱情故事,虽然是虚无缥渺的自由野性生命的民间神话,但写出了艰难的生存条件和充满野性的顽强生存,小说主人公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主题,是对民族骁勇血性的理想状态的寻找。成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一个发端性的作品。

2.复合美感

小说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的环境来开掘农民意识的正负两面。“我爷爷”这批人“杀人越货,精忠报国”,有无拘无束的叛逆性格和土匪习气,又有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韧不拔的传统优秀品质。小说展现的内容也善恶混杂,美丑交织,既充满血腥味,又富有神秘感。

3.视角

以伏击日寇汽车的情节为纵线,又借意识流手法串起“我爷爷”“我奶奶”的爱情等所有内容,节奏急迫,容量大

对传统文化的肯定

阿城《棋王》

通过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表现和肯定了王一生刻苦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高尚的人格,表现了王一生特别的处事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表现和肯定了衣食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基础和作为人要有一些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持的生存之道。这也是寻根文学探讨文革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甚至全民族在乱世动荡中得以生存的要义。

王一生,在貌似庄禅的超脱旷达内隐藏着儒家的进取精神,因而淡泊之中有崇高,虚静之中有壮烈。

王安忆《小鲍庄》捞渣仁义化身

原始主义批判

韩少功《爸爸爸》丙崽民族劣根性的象征魔幻,夸张,荒诞,变形的手法,幽暗苍凉的格调

先锋小说

马原在整个作品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关于故事的叙述方式,小说叙述与其在说是故事不如说是在叙述这篇小说的构成方式,通过对小说构成方式的叙述,马原以叙述取代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本位,故事在他看来不过是叙述的产物,所谓真实的世界也只有通过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

《冈底斯的诱惑》由三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拼合而成,不断地中断故事,向读者说明或者与之商讨如何叙述故事。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格非(除了感觉的真实之外,一切都显得飘忽不定)

有意拆解故事性构成故事性的外观因素:一是事件在时间进展过程中的推进;二是悬念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事件虽然有先后的排列,却缺乏因果的联系;叙述虽有悬念却缺少最终答案。

《青黄》

我在搜寻他人的记忆,力图拼合真实的历史图景,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秘密依然无法解开,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疑团。

新写实小说

刘恒《狗日的粮食》曹杏花人生的虚无意义

《伏羲伏羲》杨天青菊豆叔侄关系父子关系

叶兆言(在故事中随处点化人生之谜)

《艳歌》迟钦亭沐岚主题“感情这玩意脆弱得想张纸,一戳一个洞,一折一道痕”

方方《落日》住房问题对底层平民变态心理的剖析

池莉(语言平实,真切,最贴近生活,最平民化,通过大量琐碎的平凡的充满偶然的生活事件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温情对主人公寄予同情和理解

刘震云:“官场系列”对大量琐事的平淡描写展现官场中的庸俗与险恶,“故乡系列”展示烦恼人生的原生态,探索人性的冷漠,具有格外突出的政治批判意识,通过官场的众生相暴露官场的黑暗,展示畸形的政治文化扭曲人性的悲喜剧,是刘震云成为当代“政治小说”的代表作家。

《一地鸡毛》描写普通机关职员的琐碎生活,由机关生活将大学毕业生小林夫妇改造成小市民的故事,揭示出世俗取代诗意,麻木取代真情的现实悲剧,是当代世俗化大潮的典型缩影。新历史小说:李洱《花腔》葛优之死历史是被讲出来的,实在的历史可能只是一种虚幻。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

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

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获奖名单: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名单:

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名单: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新时期小说开端产生

新时期小说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为开端,得名于卢新华小说《伤痕》揭示文革……

代表作《我该怎么办?》1、伤痛呻唤——伤痕小说

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这一小说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伤痕小说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卢新华的《伤痕》通过知识青年王晓华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与“叛徒”母亲决裂但仍然无法被主流意识形态真正接受的故事,反映了“血统论”思想对两代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创伤(无法愈合的心灵伤痕)。作品不仅表达了“伤痕”主题,而且对当时文学界的几大禁区如悲剧、爱情和人性问题进行了有力的突破。

刘心武的《班主任》中的谢惠敏形象具警世作用。

思想内容上的基本特点:(1)否定文革。(2)反个人崇拜。

审美形态上的基本特点:(1)开启悲剧意识。(2)回归现实主义。

刘心武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问题小说——市民小说——文化小说;

即思考的文学——文学的思考——文学的探索阶段,从对政治的视角转向人的视角文化的视角;

《班主任》以其老师的敏锐观察控诉四人帮的愚民政策,揭示极左对青少年的戕害,否定文革的文化大倒退。其独特性在于刻画出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和心灵伤痕。

宋宝琦、谢惠敏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人生形态扭曲,一个思维方式僵化。特别是后者,更有警世的作用。

此期,刘心武还有《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影响也很大。政治的视角,说教的语气,且每篇小说中树立一两个正面形象来鼓舞人心,显出刘心武艺术上的准备不足,但《班主任》在新时期小说中起了开拓奠基的作用,初步奠定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爱每一片绿叶》由“政治性、政策性向社会伦理道德领域转移”,这是一篇“给个性落实政策”的作品。虽还有说教,但已进入着力描写人的性格和命运领域。

《如意》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进入写人,写人的内心,写人的命运,表现作者出对普通人尊重、关心和理解。石义海“人要善待人”的人生信条,表现出朴素的人道感。

《立体交叉桥》向市井风俗和文化小说发展。

《钟鼓楼》集大成者。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八十年代全方位的市民生存状态(2)桔瓣式结构(3)浓郁的京味。

刘心武视人道主义为中心议题,以其敏锐性取胜,使之在各个文学潮头中都有地位。《风过耳》《栖风楼》《四牌楼》等长篇小说,《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记实小说也有较大影响。

新时期小说反思文学:50年代中期以来共和国走过的艰辛历程,对历史道路反思……

代表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布礼》《蝴蝶》2、深沉反思——反思小说指的是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小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深化。它不仅展示了极左思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巨大危害,而且努力探讨极左思潮得以实行的社会历史根源。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李国文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等。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通过砍树运柴草和砍树种麦子两个事件展示40年代到50年代干部和群众关系的变异,以50年代干群关系疏离的事实表达了对极左思潮的思考。伤痕文学的深入与自然延伸,对极左理性的批判。此时的文学从单一的政治视角转向历史、文化和人的心理反省。它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有两大突破:

(1)将时间从文革向前推移,四清、大跃进甚至到建国之初,对左的思想进行全面清算,涉及党政干群,工农学商方方面面。

(2)将笔触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乃至集体无意识。王蒙、刘心武、高晓声、李国文、张贤亮等作家都有力作,中篇小说尤为出色。其它文体亦有佳作。

3、大潮奔涌——改革小说

指的是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小说创作,其滥觞之作是蒋子龙发表于1979年的《乔厂长上任记》。此外,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及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路遥的《人生》,何士光的《乡场上》等都是极负盛名的改革小说。

何士光的《乡场上》通过乡场上两个女人的纠纷这一极小的生活事件,具体而形象地写

出了冯幺爸由怯到勇,由无声到愤怒,从屈辱中站起来的精神变化过程,为农村新的经济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农民的心灵解放唱出了一曲颂歌。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是面向过去的岁月,那么改革文学便是拥抱现实的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便是其发轫之作。呼唤改革的紧迫,塑造改革的英雄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而厚重之作多为后来出现的长篇。如《沉重的翅膀》、《浮躁》等。

新时期小说-发展演变

新时期小说现代主义等浪潮冲击文坛,文学呈扇面展开(1985——1989年)1、最初的探索——意识流小说

从反思小说探索中派生出来的一种小说现象,主要借鉴的是西方现代小说的技巧,以人物心理活动为体,打破时空限制,以“心理一感觉”模式进行小说叙述。其代表作家作品有王蒙的《布礼》、《蝴蝶》,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谌容的《人中年》以及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

现代派小说:1985,当代城市青年……观念意识到形式技巧全面借鉴西方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2、喧嚣与骚动——新潮小说(现代派小说)

主要指1985年开始出现的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主题变奏》为代表的小说现象,还包括陈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陈建功的《筹毛》、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王朔的《橡皮人》等一批表现当代城市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新潮小说更多受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写出了当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骚动不安、个人意识的萌动以及因当时社会现实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在叙事形式上,新潮小说注重内心体验,采用反讽语调,部分作品还表现出口语化倾向。

3、形式的追求——先锋小说

指的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马原、洪峰、格非、余华、苏童等人的作品(271—290页)。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的《极地之侧》,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余华的《现实一种》,苏童的《罂粟之家》等。

先锋小说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技巧为主要目的,致力于颠覆故事、解构意义的游戏,通过叙述和语言的操作彻底地表达带有神秘、悲观和虚无色彩的某种情绪。

寻根文学:1985,反思文学的延续和深化,政治反思后走向文化反思,民族性、国民性反思。

4、“根”的追寻——寻根小说寻根小说,至少有两重追寻。一重是追寻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表现手法,一重是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是代表作。

新写实小说: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后国人生存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5、原汁的生态——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等是代表作。

开篇之作:池莉《烦恼人生》

代表作: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

新时期小说-主潮流变

新时期小说新时期小说中,最早出现的是所谓的“伤痕文学(小说)”,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刘心武的《班主任》

和卢新华的《伤痕》是较早产生影响的两篇作品。“伤痕文学”的概念产生不久,又有了“反思文学(小说)”的提法出现,“反思小说”和“伤痕小说”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区别,但在特征上两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可以这样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在内容上,“反思小说”的主题动机和结构,表现了作家这样的认识:“文革”并非偶然事件,其思想动机、行为方式、心理基础,早已存在于“当代”的历史之中,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封建主义积习相关。与“反思文学”差不多同时出现的是“改革文学(小说)”,蒋子龙是这一题材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认为是开“改革文学”的风气之作。“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学之潮流,在八十年代初达到高潮。

1985年前后,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知青作家中的一些人提出了“文学寻根”的口号,认为:中国文学只有而且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古老土地上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其中,汪曾祺的高邮市镇风情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以及郑万隆的《异乡异闻》、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作品被看作是“寻根文学”成功的例证。这样,就形成了一股表现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历史的创作风气,并与当时的市井小说、乡土小说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特思想特征的创作潮流。其次是先锋小说的诞生,马原、残雪、洪峰、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叶兆言等人构成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基本力量。比现代派小说稍晚,出现了“新写实主义。1988~1989年,《钟山》杂志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活动。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的叙述方式。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方方的《风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一般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90年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无名”的状态,女性小说、新体验小说、新市民小说、新生代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异彩纷呈,呈现出多元而破碎化的格局

高行健《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剧作集《彼岸》,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中共元老谷牧的儿子)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后来他又写了《野人》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高行健的戏剧理论

在国内的剧作家里面,高行健是最有理的一个,他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完整的戏剧理论,所以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他理论的核心内容。

高行健的戏剧理论有两个明确的针对性:一是针对那些认为他的戏“不象戏或不是戏”的人/观念,即当时已经体制化了的主流话剧成规,这种成规认为戏剧的核心在于矛盾冲突及其解决,表演方式则是遵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即所谓“第四堵墙”,舞台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要让观众产生一种“似真幻觉”。二是针对所谓“话剧的危机”,文革结束之后,一度产生过以揭批四人帮和拨乱反正为主题的话剧热潮,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这些主题的冲击力的消退,表演方式的陈旧僵化,加上电影和电视的冲击,大约1979-1980年的时候,话剧就陷入低谷,观众流失得很严重。

所以高行健就开始考虑,如何才能激发话剧的生命力?他首先追问,话剧的本质是什么?相比于电影、电视、文学等其它艺术门类,话剧的独特性在哪里?当时不是他一个人在这么想,80年代前期戏剧理论界有过一场“戏剧观”大讨论,讨论的就是这些问题。戏剧观,即关于戏剧的观念,讨论的是戏剧的本体论问题。1983年,高行健开始在《随笔》杂志连载《现代戏剧手段初探》(很像是1981年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姐妹篇),连载了六期,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没有连载完,但框架已经很完整了。正如雷蒙·威廉斯观察到现代主义喜欢召回更为久远的传统来反拨较近的已形成体制的传统,高行健的方法是回到戏剧的

起源,“戏剧起源于动作,起源于舞蹈”;“戏剧的基础是动作”;“演员的表演原来就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可以没有布景,没有道具,没有灯光,没有音响效果,也不一定讲究服装,却不能离开表演”。他认为戏剧不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他基本不用“话剧”这个概念,也不会单纯讨论所谓戏剧文学(剧本)。

在高行健的戏剧理论体系里,有两个概念相当于支柱:一是剧场性,即在剧场这个空间里,舞台和观众席是一个整体,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演员同观众的直接交流;二是假定性,即强调戏剧是表演,是假戏真做,而不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或模仿。正是在这两点上,戏剧才产生了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吸引力。

高行健的理论不是理论家的理论,而是实践家的理论,跟他的小说理论一样,直接服务于创作,是非常技术性的,但同时又是高度论战性的,因此也隐藏着明确的政治性。一方面可以看高行健对西方理论资源的去政治化的挪用,布莱希特、阿尔多是他最常引用的理论家,完全是在技术的层面引用的,对他们强烈的政治性几乎不提;另一方面,就涉及1980年代前期“现代派”乃至后来“先锋派”的一个“秘密”,即把对“内容”的突破转移到“形式”的创新上,实际上,“怎么写”的改变必然会改变“写什么”,所谓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进步”,只是把“写什么”的问题搁置了。这会带来什么问题,我们通过解读文本来讨论。

先锋话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它是相对于传统话剧而言的,指的是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话剧,具体地说,在中国,先锋派戏剧,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荒诞派戏剧被视为实验戏剧,这些颇具另类色彩的戏剧流派因其激进的姿态也被统称作先锋派戏剧.实验戏剧因为大胆的采用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一些积极的成分,诸如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内容.在我国戏剧的发展史中,五六十年代也曾出现过戏剧表演中体验派与表现派的争论,后因为全面接受原苏联的戏剧实践经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占据了主流地位,对于表现派的探索因此而中断.

先锋话剧的概念大约诞生于八十年代,有人认为林兆华先生执导的高行健的<站台>是中国的第一部实验话剧,其实,黄佐临先生早于60年代就开始在国内介绍布莱希特的戏剧及理论.新疆话剧团于八十年代末也曾排演过一部名叫<世纪夜>的话剧,但也只是在小圈子里有一些影响,至今,疆内尚无一部具有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实验话剧.实验话剧曾一度兴起,但因为探索过程中经验不足,创作和表现手法上过于前卫或者过于迷信西方的经验,使得实验戏剧逐渐脱离了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加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的繁荣,造成大批观众离开了剧场.如今仍有一部分话剧人坚守舞台,他们在规模较小的剧场中向一部分仍然喜爱话剧,有思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中青年观众奉献实验话剧.因此,在北京和上海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实验话剧又因其规模而被形象的称作小剧场话剧.

小剧场实验话剧是当代中国最前卫,最具人文主义情怀的行为艺术,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是内地非常受推崇的文化现象,在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被认可的文化与时尚的标志,同时也是被中青年广为接受的高层次文化消费,现已形成较稳定的观众群,并已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新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频繁,小剧场话剧必将被疆内更广泛的人群了解与喜爱,尤其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青年,必将对这种积极向上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