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帮面设计

运动鞋帮面设计
运动鞋帮面设计

运动鞋帮面设计

运动鞋的帮面设计既要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要达到优良的质量、穿着舒适,也要满足运动特性的要求,同时必须考虑到帮面在生产过程中的伏楦程度与满足制作工艺上要求,因此帮面及其部件设计是运动鞋的综合设计。运动鞋帮面具有式样复杂、富于多变、部件多、部件间镶接特殊等特点。

运动鞋帮面及其部件的设计所依据的原理、设计的思路、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与皮鞋、胶鞋基本相同。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都是以经验设计法为主,大致有平面设计、贴楦设计、比样设计、复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在运动鞋设计与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使得一些设计方法体现出在计算机方面的优越性。本章在运动鞋楦已经设计好的基础上来介绍运动鞋的帮面设计。

第一节运动鞋的楦面展平

在运动鞋帮面的设计中经常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方法。平面设计在帮样设计中,是建立在鞋楦面展平基础上的一种设计,具有程序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特点。在运动项目决定了鞋楦后,运动鞋楦就是运动鞋帮面设计的主要依据。然而运动鞋楦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见图5-1,要进行设计就必须将曲面转换为一个平面,必先将由复杂曲面组成的楦面予以展平。

楦面展平是在保持楦面原有曲线的长度、宽度等量度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使楦面塑变成一个面积相似,形状相仿的平面图形。运动鞋楦面则不是一个可展曲面。展平有许多种方法,但只能做到展平后的面积接近原曲面的面积,无法做到完全的一致,见图5-2。

一、直角展平的方法

直角展平是以运动鞋楦的纵向中轴线(包括楦底中心线和楦背中心线与后弧中心线)为基线,分别找到各个部位点在中心基线上的对应各点。再通过直角的方法确定在鞋楦的底棱线上的相应各部位点。分别测量各部位点到楦背中心线对应部位点间曲面的曲线线段的长度,列表记录,然后在纸面上对应展直,展直的纸样图可近似为鞋楦的展平图。该法在确定主要点及展平中使用绕轴线直角展伸或直角投影的方法,故称为直角展平法。

图5-1 运动鞋的楦面曲面图5-2 近似的楦面展平

直角展平的具体做法如下:

1.选取运动鞋楦,分别确定楦底前端点、后端点、统口前、后中点。根据各点在楦上画出楦底中心线AJ、楦背中心线KJ和后弧中心线AA0。

2.依照特征部位点占脚长的百分比,在楦底中心线上确定各部位点。一般选取几个主要的特征部位点,这几个主要的部位点是:第五跖趾关节部位点E,占脚长的63.5%;小趾外突部位点G,占脚长的78%;拇趾外突部位点H,占脚长的90%。

3.过各部位点E、G、H、分别作楦底中心线的垂线,与楦底的棱线相交得到各部位点相应底棱线的部位点,外踝对应点E1、G1、H1、,内踝对应点为E2、G2、H2点。如图5-3.1。

4.以鞋底厚度的前后差将鞋楦的踵心部位垫起,用垂直投影使各部位移到楦背中线上。标出楦背中心线的各点E0、G0、H0。

5.用软尺紧贴楦面,量取底棱线标志点到楦背中心线对应标志点的曲线线段长度(分里外踝),再量取上斜长JA0、中斜长JA//、下斜长JA,列表分别记录,以备作图。

楦型号码楦底样长AJ 楦型

项目数据项目数据项目数据项目数据

JA0JA JA//H0J

E0E1G0G1H0H1

E0E2G0G2H0H2

H0J1H0J2H0J3H0J4

线段长度等于楦底中心线(实际为背中线、统口中心线、后弧线与楦底中心线的投影线),设楦底中心线为JA0,J为楦前端点,A为楦后端点。

7.按照脚长=楦长—放余量+后容差,在此中轴线JA上,自A点J方向确定各个特征部位点,分别是E、G、H、J点,以E、G、H部位点分别作JA的垂线,分布于JA的上下,然后分别按表中所记录项目数据,截取底楞各标志点到背中线各相应部位点的长度,所截取的两侧的长度线,即为楦面的曲线展直,如图5-3.2。

8.展平楦头部位曲面:量取楦面上JH0的曲线长度,在纸样图上画于JA的延长线上得J/点,将楦面上JH曲线展直。三(也可四或五)等分∠H1HJ/,沿等分线作射线交楦头底棱点J1、J3;三等分∠H2HJ/,沿等分线作射线交楦头底棱点J2、J4;量取楦面HJ1、HJ3、HJ2、HJ4点曲线长度,记录表5-1中。

在纸样上,三等分∠H1HJ/、∠H2HJ/,沿角等分线作射线,再分别以H为圆心,以H0J1、H0J3、H0J2、H0J4为半径,在相应的射线上,得到J1、J3、J2、J4点,再圆滑连接H1、J3、J1、J/、J2、J4、H2各点,楦头的曲面就展平了。

9.在楦的后统上定鞋帮后跟高度点A0,A0的位置为准备设计鞋帮时后统的高度,此高度一般为脚长的26%~27%,中帮鞋为脚长的30%~32%,高帮鞋为脚长的51%~53%。它与J1A0上斜长相交,A0以上的鞋帮敞开或附加衬垫部分不计。在鞋楦上定后凸点A//,A// 点的位置一般为脚长的9%~10%。

图5-3 直角展平示意图

10.展平后帮部分,在纸样上先决定A/,A/是由下斜长JA与鞋帮后帮跷角的斜边交点所决定的,一般运动鞋的后帮翘角为5~10°,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鞋和吸盘式回力球鞋的翘角为5°,慢跑鞋、篮球鞋、旅游鞋的后帮翘角为10°。

沿前帮的最后位置点K(该点不是一个固定位置,而应当受设计帮样的款式所决定)作中心线JA的平行线,用量角器向外作后帮翘角的边线延长至A的下侧。

11.以J/为圆心,J/A为半径画弧与后帮翘角的边线相交点为A/点。

12.以此A/为圆心,以决定的后统高度为半径向靠近A的方向画弧,另以J/点为圆心,上斜长为半径划弧交一点于A0,A0即为以后设计帮样时在楦上的后统口部位。

13.以J/为圆心,以楦上JA//曲线长为半径划弧与以A/为圆心,后凸点的高度为半径画弧相交得A//。

14.圆滑连接上述点J/J1J3H1G1E1A/A//A0,得到外踝一侧的楦面展平的基本轮廓。

15.以J/A为轴,将A0A//A/翻转到楦的内踝,圆滑连接各点J/J2J4H2G2E2,得到内踝一侧的楦面展平的外部基本轮廓,见图5-6。至此,得到楦面的直角展平的楦面图。

直角展平应注意:

背中线上的部位点找得准确与否,取决于楦底楞部位点垂直投影到楦背中心线,前后鞋底的厚度差以及投影的准确程度。在投影时一般比较难于找准各部位点,如部位点向前移,则展平的前帮有收缩的情况出现;若部位点向后踵部位点漂移,前帮展平会出现扩张的现象。

展平的楦面只是一个楦底楞边的近似形状与后弧控制线,而鞋口的轮廓则取决于帮样款式的设计。

如果设计中,鞋号变化,需要在展平图的基础上,进行帮样的扩缩。

图5-4 展平的运动鞋楦面

二、三角展平法

三角展平是将曲面划分成若干个三角形,通过将三角形的三个边展直,使空间三角形塑变成平面三角形的展平方法。

曲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也变为平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经展平的三角形其形态与面积均与楦面上的曲面三角形相似。将运动鞋楦面划分成许多曲面三角形,展平后的三角形组合起来,就成为楦面的展平图。曲面三角形的曲线越简单图形越近似平面三角形,展开后的面积和图形也越近似原形;要三角形曲线简单的办法将三角形划分时划得愈小愈好;三角形划分得越多,测量和绘图的误差也越多,影响到图形的准确,工作量大,要适当地确定三角形的划分。通常把鞋楦分成两个部分,即鞋楦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决定着鞋的肥度,后部连接前部决定着鞋的长度。在皮鞋的帮面结构设计中,已经介绍了三角展平的方法,这里不再重复。

三、贴楦展平

贴楦展平是用适当的材料平服地贴在运动鞋楦的表面,然后将所贴的材料揭下展平的一种楦面展平方法。大多用纸或布粘糊于楦面,习惯称之为楦面粘贴展平法、糊纸(布)法、粘贴法等。也有将楦浸渍于塑料糊中,待塑料糊包覆楦体后,从中取出,使溶剂挥发成膜后,揭下而得到楦面壳样,再展平。近年来由于美纹纸的出现,逐渐有美纹纸贴楦替代其它纸布

贴楦的趋势。在实际生产的设计中,该方法运用较多,其原因是贴楦展平法简单易学,而且所展平样板较为准确,见图5-5。

展平时,先把前帮跖围宽度的1/2处与后跟突度点这一线贴平;再贴平后弧一线和后帮底口一线;此时轻拉前帮,找到前头突点的自然位置,再将该位置下降约3mm;把前帮背中线贴平;顺次贴平前帮底口一线,有少量的皱褶要均匀分散开;贴平后帮背中线和统口一线,后帮背中线上的少量皱褶也要均匀分散开。楦面展平以后,底口会变长,要修正前尖底口和后跟底口的长度,与原长度相等。最后再将贴在卡纸上的贴楦板刻下来,得到一个原始样板。后续设计以原始样板为基础进行。

四、比楦展平

对于经验较为丰富的设计者,有时为了快捷,他们经常会使用另一种方法展平楦面,即比楦展平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为粗糙的展平方法,但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特点。

具体方法如下:

1.选楦,一般选255mm脚长对应的运动鞋楦,在楦体上找到各个部位点,划好背中线和控制线。

2.取大于楦面面积较厚的牛皮纸等,纵向对折,将纸的对折线从楦的前端点起与背中线重合,见图5-6.1。

图5-5 贴楦展平的次序与

图5-6 比楦展平基本过程

3.然后将其侧放,使楦底垂直于纸,见图5-6.2,用铅笔紧靠楦统的后弧线,楦底的中轴线画出楦的后统及楦底曲线轮廓见图5-6.3。

4.沿线剪出纸样,见图5-6.4。

5.最后将剪得的纸样在楦面上校对,必要时略为修改,见图5-6.5,沿中心线展平后即为楦面的展开样板。

该方法展平楦面操作简单,准确性差,适应在极短时间内展平楦面并设计帮样、用于绷帮工艺。实际生产中,楦面展平的方法,有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混合使用,有的是只用其中一部分。

思考与练习

1.运动鞋楦面展平的意义,贴楦展平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任选一运动鞋鞋楦,试分别用直角、三角法展平,再比较其特点。

3.将绘有设计图大轮廓的贴楦纸展平。观察展平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4.比例设计法中的比例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利用比例设计法设计一款足球鞋。

第二节冷粘运动鞋帮面设计的方法

一、控制点设计法

(一)控制点(六点)设计的基本概念

控制点设计法是鞋业界人士在运动鞋设计方面的经验总结。所谓控制点设计法:就是根据运动鞋的穿用特点,在鞋楦上找到几个重要控制点来进行帮面结构设计的一种方法。虽然运动鞋的帮面结构复杂,变化多端,但帮面结构必须遵循人体的脚型规律及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因此从帮面设计中找到共同的基准点,就是控制点设计法。一般控制点选取最重要的六个点,因此也称为六点设计法。运动鞋帮面设计要求重点是控制关键部位。通过六点控制基本就能符合高强度下使用的运动功能的特殊要求。六点设计法具有如下优点:1.方法简便,节省时间,实用,设计出的鞋样基本符合人体特征;

2.适用大多数运动鞋的帮面设计,多数属于系带式,通过系带调节鞋的包脚性;

3.尽管运动项目繁多,鞋楦一般翘度变化不大,本身具有许多共性。

以六个控制点作为帮面设计的基本依据,分别是:后帮(踵)高度点A,踝骨高度点B,鞋口长度(统口开口)点C,鞋帮高度(鞋口最高点)点D,鞋口开口点E,鞋口宽度点F,见图5-7。图5-8为运动鞋的六个控制点。

图5-7运动鞋楦上的六个控制点图5-8 运动鞋上的六个控制点(二)六个控制点的确定

1.后帮(踵)高度点(A)

后帮(踵)高度点(A)是指后帮中缝高度设计点,又叫做后帮高度控制点。取在后跟弧中线上,后帮(踵)高度点取值根据运动鞋的品种或款式而定,见图5-7,主要作用是能稳固地抱住脚的跟骨以免穿着时滑脱。矮帮鞋该点的高度通常为楦面长的25%左右。当楦面长度在305mm,矮帮运动鞋后踵高度平均值为76mm左右,视造型可进行高低调节。

2.足踝高度点(B)

足踝高度点(B)即人脚外踝骨中心下沿点,见图5-7。人脚外踝骨中心下沿点占脚长的20~24%,255mm脚长鞋为例时取51~60mm,脚长每变化5mm可用1mm的等差调节。

在设计中要应注意:一是设计低腰鞋时要远离足踝高度点,防止磨伤脚踝;二是设计高腰鞋时,要包住脚的踝骨,起保护作用。三是西方人的脚踝高度略高于东方人的脚踝高度,取值要比国内偏高;这与脚型的结构比例有关,采用发泡材料作鞋口里衬时有一定的补救作用。

3.鞋统口长度点(C)

鞋统口长度点(C)是控制运动鞋统口位置的设计点。鞋统口长度点要从A点用软尺沿楦面向背中线量起至C点,取楦面长的40%左右。以255mm脚长鞋为例,在105~125mm之间,视鞋类品种而定,如短跑鞋则鞋统口较大,跑步时脚腕附近最好不受鞋帮的束缚,羽毛球、网球鞋,在运动时跨步机会较多,所受的束缚力要较少,可减轻疲劳,取值一般较大为125mm,如篮球鞋统口较网球鞋短,因为在打篮球时的跳跃动作多,有助于稳定鞋身,使其不至于脱落。鞋口长度要小一些取值为105mm。

可自后帮高度点A向前在背中线上量取,注意这个点是指后帮高度点A距离背中线的空间直线。

4.鞋帮最高点(D)

常用于设计有前开口式结构的运动鞋上。鞋帮最高点位置点在过鞋口长度点作背中线的垂线和过间距点作背中线平行线的相交点上。此点的位置变化应视所设计的鞋型而定。一般跑鞋的鞋口高度点较低,篮球鞋的鞋口高度点较高,羽毛球则较低。找鞋帮最高点时,要通过C点作背中线的垂线,然后再作一条与踝骨高度线相平行的线,自底口向上量取90~l00mm,与过C点的垂线相交,得到鞋帮最高点D。

5.鞋口开口点(E)

鞋口开口点E也就是皮鞋设计中的口门控制点,是鞋头与鞋身的分界点。前开口点要取在背中线上,要避开跖趾关节的弯曲位置。其位置在背中线上过前端点向后量出楦面的曲线长度,长度视鞋口门种类而定,一般取在脚长的18~42%(帮面长度15~35%)。以255mm 脚长的帮面为例,脚长255mm(帮面长约为305mm),鞋口开口点自楦底前端点到楦背中心线的长度为45~105mm。硫化运动鞋,口门位置靠前,开口点在45~55mm;旅游鞋位置在浅口门控制点V0附近,开口点在85~95mm范围。

(1)影响开口点的因素:前脚在运动时的弯曲;成鞋时的脱楦;穿脱的方便。

(2)注意事项:帮面伏楦与否取决于鞋头部位,鞋帮对脚趾跖部位运动是否有影响取决于开口点;必须考虑避开前脚掌弯曲时所造成的不舒适感;同时还要考虑到脱楦时的容易程度;运动鞋的口门点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运动鞋品种不同,开口点的位置会不一样;开口点也是鞋舌设计点,开口越深,鞋舌越长,越容易导致鞋舌的偏离。

6.鞋口开口宽度(间距)点(F)

鞋口开口宽度(间距)点F是控制开口宽度的设计点,也是控制眼片开口宽度的点,位于鞋口开口点与背中线的垂线上。开口宽度一般是从间距点作后帮背中线的平行线来控制的,因此过鞋口开口点作前帮背中线的垂线与作后帮背中线的垂线对鞋口开口宽度影响不大。一般都作前帮背中线的垂线,这与口门造型有关。过E点作背中线的垂线,在垂线上取开口宽度的间距点,经验值取在10~15mm。在六点设计法中,需要通过两次测量才能确定鞋统口长度点位置,显得比较麻烦,在以后的改良设计法中,常采用分割比例的方法自前向后量取鞋统口长度点位置,或自后踵高度向前量取后统口的长度来控制鞋统口长度点。

鞋口开口宽度点应当根据帮面造型设计变化,如果帮面中间使用拉链,则开口点根据拉链的宽度决定。如果帮面设计成外耳式,则开口宽度点可定在跖趾部位的帮底楞附近。自E 点沿楦背中心线的垂线向下量取。开口宽度取值多少要视鞋型变化而定,没有绝对的定值,一般为脚长的2%~24%。以255mm脚长的运动鞋为例:一般旅游鞋、慢跑鞋、篮球鞋的开口总宽度取在25~30mm,外耳式布面胶底运动鞋鞋开口最窄处为5~6mm,最宽处为60~70mm。

上面是根据脚长规律来确定六个点的设计数据。设计人员在运动鞋六点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发现,楦面中斜长是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在实际设计工程中,往往还直接采用测量楦面的斜长作为参照数据。即中斜长作为基准,再按照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三)设计过程

1.传统的六点设计

(1)绘制运动鞋轮廓

根据前面了解了运动鞋的功能要求,造型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法的一般规律,即离不开点、线、面、形、图。点中包括长度点、高度控制点;线包括控制线、轮廓线;面包括原始样板、划线样板;形包括鞋的整体外形、部件的局部外形;图包括部件图、轮廓图、成品图、效果图等。

①运动鞋的轮廓图。第四章第一节关于运动鞋效果图绘制方法中,已经作了介绍。其方法这里可以借鉴,对无绘画基础者,掌握鞋形的长宽大小比例是关键问题。在画鞋形之前要先画楦形,再在楦形基础上再画帮部件。基本方法是三分楦的外形轮廓,第五跖趾关节位置大约占楦全长的1/3,楦的后身高与楦的统口长大约也是占楦全长的1/3,鞋头的厚度比例大约占1/6,楦的后跟突度点大约占楦身高的1/3,根据上述与后跷、后弧前倾量等,画出楦的外形轮廓。根据鞋型确定楦的头型,如头型的方圆程度、楦头的高低等。画高帮楦时,统口要适当升高。三分法只揭示了一个基本规律,若楦头扭转,前身会变长、后身会变短。

②运动鞋的各种部件位置安排。部分部件要受到运动要求的限制,多数设计比较自由。根据这个原则,绘制出每个部件的外形轮廓。

③搭配鞋底。为了成鞋的总体效果完整,必须绘制出鞋底的外形轮廓。鞋底的外形看

起来很复杂,特别是一些花纹和色彩的变化,绘制鞋底时,根据彩色立体效果图观察是成型鞋底,还是组装鞋底。注意区分种结构的差别,用线条准确表示出来。在帮与底的搭配中,要动与静、轻与重、简与繁、大与小、放与收、软与硬的协调,整体匀称,先绘制鞋的式样再配鞋底,也可先绘制鞋底的轮廓再配帮。

(2)选楦。设计者根据市场调查或者客户的要求,明确设计对象之后,设计的第一步是选取适合设计对象的运动鞋楦。再找出楦上的几个常用的点,包括楦底前、后端点,统口前、后中点,确定楦底中心线、楦背中心线、后弧中心线等。

确定六个控制点,在楦上确定六个控制点(注意楦号变化后,相应点的数据应当有所改变),在楦上依次圆滑连接六个点,明晰运动鞋的鞋口轮廓。

目前使用的运动鞋楦,其型号与长度很不统一,主要有英国鞋号、美国鞋号、中国鞋号。为教学方便,统一使用脚长来表示。脚长与楦底样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楦底样长=脚长+放余量–后容差。如脚长255mm,运动鞋的鞋楦底样长为255+(16至20)– 4 mm,为267mm,我国把适用脚长255mm的鞋楦称为25.5号鞋楦。表5-2列出常见成年人的运动鞋楦号及其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表5-2 常见成年人运动鞋楦及其相关数据(单位:mm)

楦号23.5 24.0 24.5 25 25.5 26 26.5 27 27.5 28 28.5 29 脚长235 240 245 250 255 260 265 270 275 280 285 290 楦底长247 252 257 262 257 272 275 282 287 292 297 302 放余量 4 4 4 4 4 5 5 5 5 6 6 6 (3)贴楦。用美纹胶带纸贴楦面,一般采用贴外踝半面板。贴好后,将楦上的六个点描画在胶带纸上;或者先用美纹纸胶带贴楦,再确定六个控制点,弧线圆滑连接六个点,描画出鞋口大致轮廓。有了鞋帮口的基本轮廓后,再分别绘制鞋眼片、眉片、后包跟、鞋头片、饰件、鞋舌等部件的轮廓,缝接线迹等。

(4)展平。用美工刀刻出鞋身的大轮廓,去掉多余的美纹纸,轻轻揭下美纹纸,在前尖和后跟的底口打2~3个刀口,对前尖、后跟、后弧上口进行技术处理。再将贴楦美纹纸展平在白卡纸上。

(5)制作帮面样板。按照楦面效果图轮廓,向展平面上转移部件轮廓,加放绷帮、加工余量,制取帮面与部件样板,取跷。

2.改进的六点设计

(1)绘制楦面展平轮廓,在楦面展平轮廓上标出点线,再确定六个控制点。用直线将六个点依次连接,就得到了楦面上的控制线,用弧线将六个点依次圆滑连接,就得到展平楦面上的运动鞋轮廓,如图5-8。

(2)绘制鞋轮廓图

六个设计点确定以及控制线、基本轮廓线为绘制成鞋效果图提供了有利条件,再绘制运动鞋的大致轮廓。

(3)在轮廓线内设计其他部件

分别设计出鞋眼盖、鞋头片、眉片、后套、装饰件等的形状。

(4)最后绘制出大底的轮廓图,与帮面完全配合。

3.简捷的六点设计

上述两种方法,对初步涉及运动鞋设计的人员来说,能够了解六点设计的本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将两种方法予以结合,即第三种六点设计法。其步骤如下:(1)选楦、贴胶带纸

选一款所设计鞋的鞋楦,画出背中线和后跟弧中线,然后贴胶带纸。

(2)确定六个设计点

在贴好胶带纸的楦上分别标出后踵高度点、足踝高度点、鞋统口长度点、鞋帮最高点、鞋口开口点、鞋开口间距点。

(3)绘制轮廓线

运动鞋的轮廓线准确影响鞋的后续设计。因此要仔细绘制六个点之间的直线(控制线),再在控制线上下绘制轮廓线。

(4)绘制部件轮廓

部件轮廓绘制是一个细节的处理,先在部件设计的控制部位确定点,再将点直线连成控制线。

(5)画出所有部件效果图

已有效果图,可按照成品图,把部件绘制在楦面上,进行必要的修改,直至满意为止。一般先绘制鞋跟片的轮廓,对于U型眼片,其双侧宽度约20mm,前端宽度15~20mm。鞋眼位置一般为眼片宽度1/2处或者以下,多数设计成6个眼位,统口处第一个眼距统口8~10mm,最后一个鞋眼取在开口点以上,等分剩余的眼位间距。

依次绘制出鞋头片轮廓,设计成C、D、T、鼻型均可,两翼长度要避开跖趾关节,弯弧曲线自然顺畅;绘制眉片的轮廓,设计成双峰外形,宽度取后身高的25%左右;绘制后包跟的轮廓,长度、高度、弯曲度要与鞋头片呼应;绘制装饰件的轮廓。

(五)帮面其它部件设计

运动鞋是由多个部件按一定关系组合和搭配而成,下面分别绘制各个部件的设计。

1.眼片设计

鞋眼片居于鞋帮的中心部位,有功能、形态、结构的特殊性,眼片位置决定了鞋头片的位置、统口位置,所以在画结构设计图时,一般要先画出鞋眼片的位置。鞋眼片的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片眼片,一种是多片眼片。单片眼片其形状与鞋口一致,开口宽度与鞋口开口宽度相同,长度在鞋口长度上再增加鞋眼片的宽度即可。多片眼片,设计的形状比较自由,设计人员可根据设计鞋的帮面造型自行设计。

单片眼片设计:单片眼片是指眼片的里、外怀连成一个整体,多为U形。单片眼片造型会使人感觉到鞋形规矩、严谨、完整、圆满,设计时要考虑开料问题,鞋帮的最高点位置不能超过前帮背中线,距背中线2mm。单片眼片的侧面宽度取20mm左右,前端宽度取15mm 左右,一般安排6个眼位,眼位线取侧宽的中线位置,第一鞋眼距口门长度距离在8~l0mm,其余眼位等间距排列。眼片造型的变形是把部件延伸成补强部件、帮面其他部件的一体化。可向前延伸与鞋头片相连,向后延伸与鞋口或底口相连,也可以中腰向下延伸,从而演变出多种形态各异的造型。

由于鞋帮最高点位置加高,直接设计单片眼片往往无法开料,必须另作处理。眼片取工艺跷;把眼片的单侧或双侧断开;采用断眼片的结构设计。

多片眼片设计:多片眼片是单片眼片一种特殊变化,既可以解决开料问题,又能增加造型花色的变化。眼片的造型变化多端,可把直线条改波浪线、小圆弧口门改成深弧线、眼盖的收尾线上跷或下滑等。

多片眼片是指将单眼片从其任何部位断开成两个以上的眼片部件。而断眼片是将眼片分成两个部件的形式。多眼片不仅可以解决单眼片的开料不便,同时可使断开眼片部件进行独立的造型变化,使里、外怀不对称,给人感觉是生动、活泼、舒展、自由,变化之美。

2.前帮鞋头部件设计

鞋头部件位于鞋帮的最前端,有抗撞击、抗挤压、抗磨损等作用,在设计时,应保证造型有安全、结实之感,在与帮套缝接时一般要缝出双线。鞋头的造型变化多端,但设计方法基本相同。

C形鞋头的设计:C形鞋头是最常用的造型,设计时必须与与鞋眼片相协调,其位置多取在J点,考虑材料的延伸性,JJ/取在3~5mm范围。鞋头两侧的宽度要根据鞋墙高度确定,一般侧宽高出鞋墙3mm。鞋墙的高度可在贴楦时直接测量出来。其长度避开跖趾关节部位。

D形鞋头的设计:将C形鞋头的两端与向上弯曲鞋眼片相连,形状似字母D的鞋头。由于这种造型对绷帮成型有一定影响,使用时应注意。

T形鞋头的设计:只需在C形鞋头的正中间位置设计一个通向眼片的连接件,形状类似W的变形即可。T形鞋头中间有条带子,好像是W形前套的突起延伸到鞋眼片的位置。由于T形盖住前帮背中线,鞋身部件可以设计成两片式的结构。鞋头的带子宽度不超过前开口宽度,两侧弯弧的起弯点设计在楦墙以上,下脚长度造型变化类似于C形鞋头的下脚。T 形鞋头也可以变化成C形鞋头与条带的组合。

G形鞋头的设计:G形鞋头是由C形鞋头演变过来的,是一种局部不对称结构,将C 形鞋头的一侧下脚向上弯曲,与鞋眼片相连,增加该侧位的强度。

Y形鞋头的设计:Y形鞋头可以看做鞋眼片向前延伸的一种变形,相当于条形鞋头与眼片的组合。Y形鞋头也掩盖背中线,前端造型有不同的变化。

其他类型的鞋头设计:以上几种鞋头的变化,只是鞋头的基本变化,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变化以后,就可以不断地组合、拆分、变形,从而演变出各种不同造型的鞋头。例如X形鞋头,就是Y形和T形鞋头的混合变化。有时鞋的前帮虽然不用鞋头部件,但是却用装饰线来表示出鞋头的造型,例如足球鞋,原本是一种大素头结构,出于强度的要求和装饰的要求,常缝出装饰线。

3.眉片部件的设计

眉片部件位于鞋后跟的上口位置,又称做后上片、保险皮、护口片等,有保护鞋口的作用。眉片内侧装有柔软的泡棉增加脚感舒适度。眉片造型常见有单峰、双峰和平峰三种形式。

单峰眉片的设计:单峰眉片的外形在展开后呈一坡状突起,顶端不要太尖细,略平些便于缝合;单侧底座长度在25mm左右,眉片后中线的高度占后身的1/3左右;下部轮廓线随后套造型变化。

双峰眉片的设计:展开后的外形有两个突起峰,峰谷弧线拐弯要略平些较好;底座长和后弧高与单峰眉片的造型相似,有个峰差控制在5~10mm范围。

平峰眉片的设计:平峰眉片外形是一个平缓略有突出的曲线,传统运动鞋后踵高度较低,常用平峰眉片造型,鞋口的外形也就是眉片的外形。眉片的长度略长些,宽度略窄些。

4.后套部件的设计

经典的后套部件较简单,以装饰线为主。装饰线确定了后港宝位置,后港宝装配在鞋后帮内,强化运动鞋后身的强度,并起支撑作用。后套基本长度占鞋身长的1/4左右,可根据造型要求进行适当变化,上口的外形要与眉片相搭配。后套的长度、高度以及外形的变化可以灵活多样。

5.鞋舌长度

鞋舌长度超过统口长度为15~35mm,一般取20mm,若鞋面带有防沙布,则长度可以达到鞋口长度的二倍。宽度按照鞋口形状,鞋舌前端为开口宽度加10~12mm,后端宽度为90~110mm。

6.鞋头片(前套)

鞋头片的高度一般为28~35mm,参考依据为鞋头的厚度,对于运动鞋楦大多为28mm。鞋头的后端位置一般设计在鞋口开口点附近或EE1线的E1点附近(前掌凸度点之后),数据设计人员可自行设计。

7.后护片

后护片的高度一般可以设计为后帮高的2/3,其长度控制在踝骨中心线附近,设计人员可根据款式或运动鞋的种类自行调节,但是过分离开上述控制点,则会在造型上存在不协调的感觉。

8.装饰部件的设计

装饰部件主要设计在运动鞋的侧帮,或者鞋舌,近年来在后踵上也有应用。装饰部件主要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和美观程度,要求比较醒目,色泽鲜艳。可以是文字、图案等。

二、比例设计法

在进行六点设计时发现,确定鞋口长度点、鞋口最高点比较烦琐,制取样板时,还必须添加工艺量和进行修板,操作比较复杂,为简化问题,提高设计的效率,对六点设计法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例设计法,实际上比例设计法是六点设计法的变形。在六点设计的长期实践中,鞋口开口点E是关键点,它是划分前后帮的标志点。分别可以找出前帮与后帮长度的关系,开口长度点与统口长度的关系,A1J的长度基本与楦面中斜长一致,见图5-9。

在六点设计的展平样板上,找到鞋口开口点E,过E点作一条前帮背中线,并向后帮方

向延长至后帮A点后

方,向前延长超过帮的

前端点,修改前帮轮廓

如图5-9得到前尖点J,

量取前尖点J到帮样板

后跟突度点A1的长度

A1J,再在JE延长线上

截取同样长度A2J,使

A2J=A1J。这样就可以在

背中线上确定前帮长度与后帮长度所占的比例,图5-9 前后帮比例关系

即前帮长度:后帮长度=JE:A2E。大量运动鞋的前后帮长度比例关系符合31:69,但是也有例外。当前后帮的比例确定之后,后帮中的中帮部分长度与后帮长度之比一般为46:54。根据上述的比例关系,那么前帮长:中帮长:后帮长=31:31.74:37.27。有了这种比例关系后,就可以把在楦面上立体地确定六个点,变成在展平面上确定六个控制点。因此在获得运动鞋鞋楦准确的展平样板后,可以依据这个比例关系,很快可确定所需要的各个控制点。大大简化了六点设计。

表5-3列举了六个控制点取值与鞋楦中斜长的比例关系。

表5-3部位点取值与中斜长的关系表

部位点低帮中帮高帮

后踵高度点A 24~27% 28~32% ≥40%

踝骨高度点B 18~20% 23~26.5%;≥38%

鞋口长度点C 110~125mm 110~125mm 110~125mm

鞋帮高度点D 23~33% 23~33% 23~33%

鞋口开口点E 15~35% 15~35% 15~35%

鞋口宽度点F 8.3~23.3% 8.3~23.3% 8.3~23.3%

三、基线设计法

六点设计法基本上确定了运动鞋的大致轮廓,在仿制运动鞋帮面部件的过程中,发现楦头前突点J1和楦后跟突点A1的重要作用。其实际长度近似与脚长,基线设计法就是以J1A1为基线进行运动鞋帮面设计的方法。比例设计法中,前帮长度自楦底前端点J起计算,运动鞋鞋楦的放余量较小,楦头突点J1到前端点J长度取决于楦头厚,与长度无关,因此以A2J 为基准测量,造成长度上比例失调。而基线设计法就是以楦头突点J1与楦后跟突点A1的连线J1A1线为基准来进行帮结构设计的一种方法,比较直接。

1.基线的长度控制

A1J1基准线的长度确定,取25.5号运动鞋楦(脚长255 mm),在楦背中线的前部拐弯处确定J1点,J1为楦的突点位置,其控制着A1J1的前点,鞋楦的基准长度从J1点开始。鞋帮上的J1点由于绷楦时向前拉伸的作用会往前移动,因此在设计前帮套时,要把J1点向后移动3~5mm,定出J1点。

楦的后跟突度点A1可以直接在后弧中线上测量。自楦底的后端点A2向上用软尺沿后弧中线测量得A1A2=脚长×8.8%(楦型规律)+4(鞋垫厚度)=255×8.8%+4=26.5(mm)。

楦面A1J1长度与原始样板A1J1长度应相同,楦面展平时,由于皱褶很难展平,存在一定的误差,必须对原始样板进行修正。即先在楦上量出楦面A1J1长度,画出量的线迹,再在展平后的楦面按照原线迹测量,就可以找到修正值。用同样的方法,也要对楦统口长度进行修正。底口长度的修正方法同前。见图5-10。

图5-10 基线设计

2.基线长度的作用

(1)口门位置点的确定

取修正后的样板,直线连接A1J1,将其4等份,自样板的前端向后标点分别是D1、D2、D3,即J1D1=D1D2=D2D3=D3A1=1/4A1J1。过D1点作背中线的垂线,与背中线相交点即为口门位

置点,见图5-10。

(2)足踝位置的确定

在基线A1J1上1/4长度定D3点,足踝位置取过D3点作样板底边的垂线,即可以量取足踝高度值。常规下脚外踝骨中心位置占脚长的22.5%,D3点占脚长约25%,见图5-10。若剔除后跟曲面弯曲影响,两者相近。

(3)鞋帮最高点位置的确定

鞋帮位置最高点关系后领口的长度、抱脚能力、穿脱方便。运动鞋种类不同要求后领口长度有大、中、小三种。运动凉鞋、运动休闲鞋等鞋口应大些,取A1J1的45%左右,用D X 点表示;篮球鞋等取A1J1的40%左右,用D L点来表示;多数运动鞋都取A1J1的42.5%左右,用D Y点表示。量取方法为:取A1J1长度的一半即为50%,后退1/10的A1J1长度即为40%;取50%与40%的平均值即为45%,再取45%与40%的平均值即为42.5%。见图5-11,可以把D X、D L、D Y三个点同时标在原始样板上,设计时再选其中的一个点来应用,过该点作足踝高度线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截取鞋帮位置最高点的高度。

(4) 鞋帮高度点的确定

根据所设计的运动鞋帮面要求,分高帮、中帮、低帮三种。低帮运动鞋取值为75~82mm,高帮运动鞋取值为88~100mm,而中帮运动鞋取值介于两者之间。

(5)足踝高度控制点

其位置一般取在基线后部1/4处,过该点作帮底口的垂线,自底口向上取值。低帮运动鞋在踝骨活动中心下20 mm为宜,高帮运动鞋60~70mm,中帮和高帮取值要求覆盖踝骨。

(6)鞋帮高度点的高度确定

该点一般以舟上弯点的高度为基准,低帮运动鞋该点高度一般为95~100mm。

(7)开口宽度的确定

开口总宽度为EF×2,一般控制在28~35 mm之间,具体但必须根据运动鞋的口门造型而定。在图5-10的EF线上截取13~17.5mm。

基线法绘制鞋形。先绘制好楦的外形,可以仿照基线设计法的比例确定口门位置、脚山位置、足踝位置、后踵位置,然后画出鞋形的大轮廓,参见图4-4。眉片部件的造型与鞋形的大轮廓有关,可进行单峰、双峰、平峰等变换。画好外怀的鞋形后再擦掉楦体线,把里怀一侧的鞋口轮廓线也补充上,就成为带有鞋腔效果的轮廓图了,参见图5-11。

图5-11 鞋帮最高位置点的确定

思考与练习

1.六点设计法的特点是什么?六点设计法主要控制的六个点的名称以及各个点的作用。

2.熟炼掌握六点设计法各主要部位及部件设计的数据,试设计一款帮面和相关的部件。

3.在楦面上贴胶带纸,掌握贴楦的方法。在贴楦纸上找到六个设计点,绘制一款简单的慢跑鞋设计图。

4.进行眼盖、眉片、前套、后套的分解部件练习。

5.比例设计法、基线设计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其与六点设计的关系是什么?

6.分别画出一款带有单片眼片、T形鞋头、双峰眉片及后套的运动鞋的成品图和帮结构设计图。

7.设计并画出一款带有断开眼片、C形鞋头、单峰眉片及后套的运动鞋的成品图和帮结构设计图。

8.试分析本节三种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冷粘运动鞋帮面设计与制板

一、运动鞋帮面六点设计与制板

(一)六点法设计运动鞋整帮式帮面

1.基本点与轮廓的设计

整帮式运动鞋帮面设计是运动鞋其它式样设计的基础。其它设计可以在该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演变。设计过程如下:取25.5号运动鞋男楦(楦长267mm,脚长255mm)。采用贴楦法贴楦,一般只贴半面,见图5-12。展平并粘贴于400×300mm的白卡纸上,消皱处理。

①确定后帮高度点为A,沿展平板的后下端向上量取弧线长度为75mm(约为脚长的28~30%)。

②自后端点向前确定足踝高度点B,过B点作楦底边垂直线BB1,约为脚长的24~28%,且BB1=60mm;过B点作与楦底边线的平行线LM,见图5-12。

③自A点向跗面量取直线距离125mm,占脚长的35%~50%,鞋口长度点C,过C点做楦背中心线的垂线CC1,C1为CC1与底棱线的交点。见图5-12。

图5-12 楦面的六点设计图5-13 D点的确定

④根据鞋帮高度点占脚长的30~38%,确定鞋口楦背线最高点为D,为90mm,DD1与BB1平行。见图5-13。

图5-14 鞋口线的确定图5-15 鞋眼片轮廓

⑤自前尖沿楦背中心线向跗

面量取长度90mm为设定的开口长

度点E,过E点作楦背中心线垂线

EE1。E1为EE1与楦底棱线的交点,

见图5-13。

⑥自E点沿EE1向下量取脚长

的5~24%,本处为16mm,为设定

开口间距点F,并连接F、D。

⑦描画鞋口线的形状,过B点

在LM上向后量取18或20mm定

为B2点,并连接B2A。根据已经确定的点C、D、B、B2、A点,图5-16 整帮式样板

用圆弧线圆滑连接;再圆滑连接E、F、D点,EFDBB1A即为鞋口线的形状,见图5-14。

注意在连接B1A时,在A附近的线应趣于平缓,或者在后面的样板修正时,去掉A处样板的尖顶。

⑧在后弧线上设定两点分别为R点,AR=35mm,并过R点作后踵线的垂线RT交BB1于T点。在R、T、B1中圆滑连接,得到后护片轮廓,见图5-14。

⑨描划后上片的形状,根据B2R两点画一向下的圆弧线,即为后上片的形状,见图5-14。

⑩确定鞋眼片的形状,自E点向楦的前尖方向沿楦背中心线量取20mm,同时在EFD弧线下20mm作平行线,为鞋眼片的轮廓。见图5-15。

如设计装饰片,可随意在帮面的侧面设计形状,大小与比例限定在有限的轮廓中间。

样板AA1B1E1JEDB2轮廓为要设计的整帮式帮面的净半面板(侧面板)。部件后护片、后

上片、眼片处的帮面均为整片,而不

是分割的部件。即后护片、后上片、

眼片都是贴在帮面上的独立部件,见

图5-16。

(二)整帮式样板的修正

1.增加绷帮余量。上述设计

的整帮式样板为净样板,不能作为生

产的下料样板使用,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图 5-17 增加的绷帮余量

首先增加绷帮余量,见图5-17,在样板的底棱下

面加宽帮角。由于各个部位存在脚型与加工方面的差

别,因此加宽部分不完全一样。前帮、中帮部分增加

15~18mm,后帮部位增加12~15mm,腰窝部位分里外

踝,增加的余量不同,应当是里踝比外踝多增加

5~7mm。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起见,取里踝增加余

量。

2.增加分离式部件的缝接余量。对于

图5-18 增加的部件缝接余量

缝制在整帮式帮面上的部件,为了加工的方便,一般要增加缝接余量,缝接余量根据缝纫时的线的粗细、针角的大小、材料的强度而确定,对于强度足够的材料,缝接余量多为2mm 左右。如图5-18。

3.取跷处理(半面板转化为全面板)。经过上述修正的半面板还不能作为生产的下料样板使用,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修正。修正的方法如下:

A、取一张400×300mm的白卡纸或质量相近的纸,沿中线对折,对折线设定为OO1,如图5-19。

图 5-19 取跷修正图 5-20 后踵线修正

B、使上述的半面板上E点

和在E点向前帮处找到另一点E2与

对折线OO1重合。描画原样板轮廓

如虚线。将E点用针尖固定在对折

纸上,以E点为轴,使原样板的D

点略低于对折线5mm,重新描画样

板后帮部位的轮廓在纸上。如图

5-19。后描画的后帮轮廓与样板转

动前的前帮轮廓在跖趾部位重合。即前帮实线与后帮实线为所修正的样板。图5-21 鞋口线的修正

C、后踵线的修正。在后帮高度点A向后设定另一点A2,距离A点5mm,固定净样板的

A1点,使原样板的后踵线与A2点对齐,重新描画后踵线,如图5-20。

D、鞋口线的修正。固定A1点,使原样板鞋眼线对齐,再次描画鞋口线至A2A1的3/5处,见入5-21中D1A2轮廓。

(三)下料样板的制取

1.眼片下料样板

取规格为100×80mm牛皮纸一张,沿

中心线对折,套进原样板对折线的眼片部

位,最好夹在整帮式对折纸的眼片所在部位

的里侧。将前面设计的眼片轮廓复制到被夹

纸上。取出被夹纸,按照复制轮廓将眼片剪

下,展开。如图5-22。

根据鞋款和眼片的状况设定鞋眼的数

量与位置,一般鞋眼的位置适当靠近眼片的

外侧。鞋眼里的下料样板可复制一片眼片样

板,在眼片里的外侧(视材料的强度、厚度、

伸缩性)图5-22 眼片下料样板

增加2~4mm,通常为3mm即可。

2.鞋舌下料样板的制取

在原样板的对折线OO1上,过眼片

位置的两端作OO1的垂线,为KK1、

NN1。K距眼片前端3~5mm,N距眼片

后端点超过10~35mm,KK1的长度宽于

眼片前端单侧3mm,NN1的长度长于眼

片后端单侧8~16mm,连接K1N1成一

梯形,圆滑地去掉K1N所在的尖角。

图5-23 鞋舌下料样板的制取

同样取原整帮式样板对折,再取规格为100×80mm牛皮纸一张,沿中心线对折。再将该纸同眼片制取方法,夹入原样板里侧,对折线与OO1完全重合,位置与眼片相同。将上面设计的鞋舌样板复制到小规格牛皮纸上,取出后,沿复制轮廓剪下,打开展平,即为鞋舌的下料样板。如图5-23。鞋舌里下料样板制取只需复制鞋舌样板即可。

3.后上片的下料样板制取。取规格大小为80×60mm 牛皮纸一张对折,使对折线与后踵上端对齐,描画出后上片的轮廓在该对折纸上,用剪刀依轮廓外线剪下,展平即为后上片的下料样板。见图5-24。

4.后护片的下料样板制取。取规格大小为100×80mm 牛皮纸一张对折,使对折线与后踵线的下端对齐,将原样板上的后护片轮廓复制到该纸样上,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展平即为后护片的下料样板。见图5-25。

5.内里样板下料样板的制取内里下料样板原则应与帮面样板相配套,可以根据需要,将内里下料样板制取成整片,也可以是多片。制取方法如下:

图 5-24后上片的下料样板制取图 5-25 后护片的下料样板制取

用原帮面下料样板,复制在规格为400×300mm的牛皮纸上,沿复制轮廓线剪下,再进行修正。修正时,主要是在样板的外轮廓取掉宽度为3~8mm,即为整片鞋里,注意取掉该部分时,应留下三到五个标记。如图5-26后图为多片鞋里样板。

整片鞋里样板多片鞋里样板

图 5-26 鞋里下料样板的制取

整帮式运动鞋帮面样板如图5-27。

根据上述设计,整帮式运动鞋成型款式如下图5-28。

图5-27 整帮式运动鞋帮面样板图5-28整帮式运动鞋成鞋款式(四)整帮式运动鞋的应用

运动鞋中,运用整帮式设计是多数鞋中常见的方式。如跑步鞋(慢跑鞋)、足球鞋、高尔夫鞋、羽毛球鞋、训练鞋、网球鞋的帮面就是整帮式的。每类整帮式运动鞋在款式和部件上还会有一些差别。下面简要介绍各种运动鞋的款式的主要部件样板的设计。

1.整帮式慢跑鞋的样板构成

整帮慢跑鞋款式,如图5-29。样板由帮面部件、内里部件、其它部件三个部分构成。帮面部件有:帮面样板、鞋头样板、后护片样板、统口样板、眼片样板、鞋舌样板;内里部件有:舌里样板、鞋口内里样板、腰身内里补强件样板、眼片补强件样板;其它部件有:内衬样板、后内衬样板、统口海绵样板、边布条样板。

图5-29 整帮慢跑鞋款式及其主要样板

2.整帮足球鞋及其样板构成

整帮式足球鞋款式,如图5-30。帮面部件样板:鞋身样板、眼片样板、后护片样板、鞋舌样板、眉片样板、装饰件样板、后片补强;内里部件样板:鞋面里、鞋口里;其它部件样板:热熔胶前内衬样板、后内衬样板、统口海绵。

图5-30 整帮式足球鞋款式1及其主要样板

3.整帮式羽毛球鞋及其样板

帮式羽毛球鞋款式,见图5-31。帮面部件样板:鞋头样板、鞋身样板、眉片样板、眼片样板、后护片样板、鞋舌样板、装饰片样板、内防护片样板、外防护片样板;内里部件样板:眼片补强里、鞋口里、鞋舌里;其它部件样板:前内衬样板、后内衬样板、统口海绵。

图5-31 整帮式羽毛球鞋款式1及其主要样板

二、比例设计法的应用与制板

比例设计法一般在展平面上进行。其方法如下:

(一)贴楦与楦面展平

贴楦的方法同六点设计。轻轻揭下贴楦纸,在前尖的底口和后跟的底口分别打2~3个剪口,剪口与底口垂直,打在贴楦板的突起位置,然后贴平在卡纸上,剪口位置与展平次序见图5-5。

(二)确定基本比例关系

复制原始板轮廓到白卡纸上,过口门附近位置作前头突点的切线延长线,形成背中线。沿样板前端底棱描画前头底口轮廓线,得到前端点J再找到楦的后跟突度位置,得到后端点A1,JA1长度为楦面全长,取31%JA1长度定出口门位置点B,取32%JA1长度确定鞋帮高度位置点C,其余37%JA1为后帮长。后续设计就在这个基本比例中进行。其中部分比例可根据设计对象作调整。

(三)确定基本数据

取口门宽度15mm、足踝高度60mm、后帮高度80mm、鞋帮高度90mm等一组数据设计,基本上画出运动鞋的大轮廓,参见图5-32。

图5-32比例法设计运动鞋轮廓

(四)绘制效果图

设计一款低帮运动鞋,见图5-33。鞋的帮部件有以下:鞋身、鞋眼盖、前套、后套、

侧饰片等。其中,鞋眼片上有5个孔位。

(五)制取样板

选鞋楦,贴胶带纸,制取展平面,得到原始样板。在白卡纸上画出原始样板的轮廓,作出前帮背中线,按照31%、32%的比例分出前帮、中帮和后帮三段。设计参数开口宽度15mm,脚山高度100mm,足踝高度70mm,后踵高度80mm。眉片成双峰状态,峰高与后踵高的差值6~7mm。考虑材料厚度,后弧线要留出厚度7mm左右,泡棉厚度5mm。考虑鞋舌厚度,口门位置提高2mm。在平面上设计和处理工艺量要比在楦型上更方便,见图5-34。

图5-33低帮运动鞋的半面图

图5-34 比例分配与设计参数

(六)帮部件设计

绘制鞋身的轮廓线,双峰长度为25mm;鞋眼盖轮廓线,5个鞋眼,鞋眼盖长度向后到足踝位置附近;绘制前套轮廓线,前套在背中线的位置,取在前头突点之后3~5mm,两侧宽度较前头略宽,避开跖趾关节;设计鞋头轮廓线,是衔接在前套之间的一弧线,弧线弯曲的走向要与鞋帮高度曲线呼应,长度到足踝位置附近;分别绘制后帮套轮廓线、侧饰片轮廓线;所有线条进行一次修正,线条要光滑、流畅、风格统一。加放底口绷帮量,前部底口加15mm,后部底口加12mm。

(七)比例法设计双片式帮面运动鞋

选取的右脚鞋楦,型号与长度与整帮式鞋相同,见图5-35。具体设计程序如下:

(1)用宽20或24mm的美纹纸贴楦,一般只贴外踝半面即可。

(2)确定六个控制点的数据,后踵高度点A,为75mm;确定足踝高度点B,从楦底棱足踝点垂直向上量取65mm;确定鞋统口长度点C,为120mm;确定鞋帮高度(鞋背点)点D,取90mm;确定开口长度点E,取95mm;鞋口宽度点F定为18mm。

图5-35选楦、贴楦、确定六个控制点

(3)将贴好、设计好的半面板揭下,展平在300×200mm的牛皮纸上后,根据各个控制点描画鞋口轮廓、眼片轮廓、后护片轮廓、鞋头轮廓。如图5-36。

(4)加放加工余量

加放绷帮余量,在帮角自前尖开始至后帮。无围墙则原则上前帮加放15~18mm;腰窝部位考虑到内踝帮的加长量,放余量在腰窝中间放到20~25mm;后帮(腰窝以后)加放12~15mm。根据所配大底是否有围墙,以及围墙的高低来决定,如有围墙部位,加放量可适当少一些(一般少3~5mm);如果后护片下端部位有较大的围墙,有时后帮部位可不加放绷帮余量。

加放缝接余量,在帮部件结合部位,为了增加缝接强度,使缝出的线迹美观等,一般要增加缝接余量,运动鞋的缝接余量一般为2mm,若逢线较粗或被缝接材料强度较底,缝接余量可增加到3~4mm。见图5-37。

图5-36 展平后的轮廓线设计

图5-37 加放加工余量

(5)帮面样板的修正

上述使用的贴楦样板(母板),在展平时出现了一些翘度变形和无法展平的现象。必然导致误差产生,给后来样板制作带来影响。同时,帮面的有些部位需要修正,以利于有些部件的制作。对于运动鞋的帮面主要修正有如下几个部位:一是后踵线的修正;二是鞋口线的修正;三是跗面翘度的修正;四是帮面总长度的修正。

①后踵线的修正

自净样板的后踵线下端向上,把后帮垂直高度5等份,固定后踵自上而下的五分之三处,将样板绕固定点旋转,使A点向后踵线外移动2mm,重新描画后踵线A1A3A2。见图5-37。

②鞋口线的修正由于原鞋口线的控制点A 已经发生位移,当后踵线修正后,相对鞋口

线也发生一些变化,需要根据控制点的变化进行修正,见图5-38。

图5-38 后踵线的修正

(6)常见双片式运动鞋帮面样板

①两片式训练鞋款式,如图5-39。帮面部件样板:鞋头样板、内踝样板、外踝样板、眉片样板、鞋舌样板、眼片样板、装饰件样板、后护片样板;内里部件样板:鞋身里、鞋口里、鞋舌里;其它部件样板:热熔胶后内衬样板、统口海绵、D形PVC扣。

图5-39 两片式训练鞋款式及其主要部件样板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准备 (3) 四、施工工艺 (7) 五、成品保护及施工条件 (9) 六、安全措 施 (10) 七、文明施工 (11)

一、工程概况 体育场看台防水采用基层面层做法 1、1.5厚ZT喷涂聚脲防水涂料 2、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向外侧找坡,向外找坡8mm) 3、1.5厚JS防水涂膜 4、钢筋混凝土 二、编制依据 2.1扬中奥体中心体育场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2.2根据中建总公司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3年) 2.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2.4《建筑施工手册》 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11其它相关规范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 (1)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阅读及熟悉,从施工角度提出意见。对图纸中交待不清、设计矛盾或错误处提请设计明确。查明各房间的地面建筑做法及建筑规范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并上报业主及监理单位,请予审查。 (3)选定商品砼供应商。选定有资质实验室的砼供应商,按设计砼强度、温控要求,提出砼级配试配,进行优化砼配合比工作。

(4)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交底到工长和班组长,并强调严格执行。 (5)对看台弧边坐标尺寸采集数据,绘制实际看台图纸,与设计图纸对比,对差别大的,进行修补或剔凿。然后对每层看台放控制线及抄控制标高。 (6)根据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对所需主要材料,如砂、水泥、界格、细石、防水剂等,核算所需数量,作出备料计划。选用材料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准用证。 (7)对所用到的原材料做好原材料复试和其他实验。 3.2材料准备: 1.混凝土准备:经过甲方及监理共同考察后,选定砼厂家。提前向商品混凝土供货厂家提供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使用时间、部位等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商品混凝土供需双方要经常联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气候情况等因素,对上述技术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商品砼技术要求

体育场看台的设计要求

体育馆看台的设计要求 2007-10-31 17:11:32| 分类:建筑设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看台的设计要求 (一)观众看台 体育馆的看台形式应尽可能为观众、贵宾和记者提供较高视觉质量的座席。有关看台座位的标准、连续座位数、主席台、残疾观众席、评论员和记者席的要求,看台出入口及视线设计应符合关于看台的有关规定。 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及观众规模的不同,观众看台有不同的平面类型。 观众席的座位形式分有靠背的座椅以及有靠背和无靠背条凳(包括直接坐在看台上)两大类。 (二)观众看台的视点选择 1、第一类场地的视点选择 一类场地22×36米,即以篮球场地做为设计视线的范围。其它所有的体育比赛项目均在篮球场地中进行。体操比赛场地虽略大于篮球场,但除自由体操在场地中心地面上进行外,其他项目均在高出地面的器械上进行。所以其视线均无阻挡。 2、第二类场地的视点选择 二类场地24×44米,以手球比赛为主,手球运动的特点是地面动作较少,大多为上身动作,而且精彩场面多在球门线附近。手球比赛场地为20×40米。 3、第三类场地的视点选择 冰球比赛运动的特点是:比赛场地大,速度快。场地四周有冰球界墙,界墙高度是1.22米。因此要求视线遮挡高度≯1.22米,观看到90%左右的比赛场地面积。 不论界墙是透明材料还是不透明材料,视点都可选在界墙内的冰面上。另外在界墙位置遮挡高度不宜超过1.22米。 (三)主席台和裁判席的设计 1、主席台位于整个观众厅视觉质量最好的位置。主席台与“内场”的贵宾休息室和比赛场地都应有直接、方便的通道。主席台设座席的数量主要是根据当地需要而定。一般为观众人数的0.5~1%,区县级的不超过0.5%。主席台平面形式有带副台和不带副台两种。 带副台的主席台是由主台和副台两部分组成。有重大活动时副台是主台的延伸,使贵宾席有一定回旋余地。一般在大型体育馆可采用此种布置。中、小型馆多采用不带副台的布置。 主席台的座椅有两种:一种是带茶桌的座椅是非固定式的;另一种是不带茶桌的座椅。

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

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 Pro/Engineer 软件集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加工、分析、仿真及绘图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套使用方便、参数化造型精确的软件,其强大的造型功能及仿真分析功能受到众多工程人员的青睐。本节将采用Pro/E 软件,完成少齿数齿轮传动机构中所有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并对少齿数齿轮减速器进行虚拟装配,在此基础上,对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3.1 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3.1.1 零件分析 齿轮建模的操作步骤如下: (1)添加齿轮设计参数 (2)添加齿轮关系式 (3)创建齿轮的齿廓曲线 (4)创建螺旋线方程 (5)实体生成: 1)创建螺旋线线方程 2))拉伸 3))阵列 3.1.2 绘制齿轮 (1)新建文件: 启动PROE Wildfire4.0,单击工具栏新建工具,或单击菜单“文件/新建”。出现如图3.1所示对话框。选择系统默认“零件”,子类型“实体”方式,“名称”栏中输入“canshuhuachilun ”,同时注意关闭“使用缺省模板”。选择公制模板mmns-part-solid ,如图3.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 (2)创建齿轮程序。 选择菜单栏“工具/程序”命令,出现如图3.3所示对话框。单击“编辑设计”, 依次添加齿轮设计参数及初始值,添加完毕单击“确定”。选择工具菜单“工具/程序”命令,出现如图3.4信息窗口,在其中输入程序如下: Y0=(1/4)*PI*MT+XT*MT*TAN(α t) Xc=(HANX+CNX-XN)*MN-ρ

Yc=(1/4)*PI*MT+HANX*MN*TAN(αt)+ρ*COS(αt) (3)添加齿轮四个圆的关系式。 1)选择“插入/模型基准/ 草绘”特征工具,或单击工具栏 草绘命令,出现如图3.5所示对话框。单击“草绘”确认,进入二维草绘模式如图3.6所示。

(完整版)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

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 一、鞋靴样板制作步骤 制作鞋靴样板主要包括四套样板:半面板、做帮样板、划料样板和里样板。另外有些鞋款还需要 制作组合样板、衬布样板。 (一)、半面板 从楦侧面揭下画有款式的美纹纸,并展平所得到的侧面样板称为半面板。其楦侧面展平过程指的 是多向弯曲的楦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空间角的变化被展成一个形状相似、大小相近的展平面。 (二)、组合样板 组合样板是由半面板制作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制作其它样板和帮面的精确制作。 (三)、做帮样板 做帮样板是鞋样板中的核心样板,是制取划料样板和里样板的基准样板。是在面部车间中用于镶 接、折边、标画定针点等操作的样板。在经验设计时,常用制取做帮样的方法有:比楦剪样法;贴楦剪样 法;分解法;拷贝纸临摹法;扎点法。 *做帮样板轮廓=部件设计轮廓+绷帮量+定针点+跷度+合缝量(需要合缝的位置)+翻缝量(需要翻缝的位置) 1、部件设计轮廓 无论是在设计图上,还是在楦面上,每个部件都应有一个完整的轮廓,即部件的设计轮廓。 2、绷帮量(绷帮做法) 凡是与底口相连的部件,在制取做帮样板时都应加上相应的绷帮量,包括内、外腰底口上的区别(在内腰底口上打上牙剪“∨”)。如果内、外腰样板有区别时,每一单独部件上都应该在内腰一侧作出标记。 3、合缝量 采用合缝时,一般留出1.5mm--2mm的合缝量(后跟处的合缝量一般不另外加出,因材料的延伸 性能可以将其抵消,若遇材料较厚或伸缩性能较差将其抵消不掉可适当放出)。 4、翻缝量 在鞋口、鞋舌等部位翻缝时,要留出2mm--4mm的翻缝量。如果翻缝部位要填充发泡材料,要留出 3mm--5mm的翻缝量。 5、定针点

结构设计运动仿真分析

结构设计运动仿真分析 招生对象 --------------------------------- 参与运动机构设计的相关工程师和研发人员。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咨询热线】0 7 5 5 – 2 6 5 0 6 7 5 7 1 3 7 9 8 4 7 2 9 3 6 李生【报名邮箱】martin#https://www.360docs.net/doc/7719034330.html, (请将#换成@) 课程内容 --------------------------------- 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讲述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运动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培训对象 参与运动机构设计的相关工程师和研发人员。 培训目的 1. 掌握结构仿真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结构仿真软件的建模与导入CAD模型 3. 具备分析运动机构动力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时长 18课时(6课时/天) 课程大纲 1. 结构仿真基础 1.1 结构仿真的分类与用途 1.2 运动机构中涉及的结构仿真 1.3 本培训中涉及的基础理论 2. 运动机构模型的建立 2.1 导入CAD模型 2.2 CAE软件内几何建模 2.3 部件材料和属性 2.4 部件连接的处理 2.5 模型简化策略 2.6 模型修改

2.7 参数化建模 3. 运动机构模型的计算 3.1 载荷与边界条件 3.2 求解设置 3.3 提交计算 4. 计算结果分析 4.1 导入结果 4.2 查看云图数据 4.3 查看曲线数据 5. 应用实例讲解 6. 上机操作 讲师介绍 --------------------------------- 郭老师 承担主要项目: 1. 家用空调仿真实验室。用培训加项目实战的方式,为海尔创建仿真实验室。 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结构强度校核。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进行强度和振动分析。 3. 止回阀性能验证。对核电厂风道中的止回阀进行安全性验证。 4. 瓶盖开裂分析。分析并解决市场上瓶盖开裂的问题。 5. 商用空调海运外损分析。分析大型商用空调海运变形的原因,并进行结构加强。 6. 燃气热水器包装设计。为美的进行包装优化设计,解决跌落测试难题。 7. 波轮/滚筒洗衣机包装设计。为海尔洗衣机进行优化设计,完成降低外损和成本的目标。************************************************** 【温馨提示】:本公司竭诚为企业提供灵活定制化的内部培训和顾问服务,培训内容可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设计,企业内部培训人数不受限制,培训时间由企业灵活制定。顾问服务由中国电子标准协会顶尖顾问服务团队组成,由专人全程跟进,签约型绩效考核顾问服务效果,迅速全面提升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可靠性、成本节约!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准备 (3) 四、施工工艺 (7) 五、成品保护及施工条件 (9) 六、安全措施 (10) 七、文明施工 (11) 一、工程概况 体育场看台防水采用基层面层做法

1、1.5厚ZT喷涂聚脲防水涂料 2、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向外侧找坡,向外找坡8mm) 3、1.5厚JS防水涂膜 4、钢筋混凝土 二、编制依据 2.1扬中奥体中心体育场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2.2根据中建总公司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3年) 2.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2.4《建筑施工手册》 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11其它相关规范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 (1)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阅读及熟悉,从施工角度提出意见。对图纸中交待不清、设计矛盾或错误处提请设计明确。查明各房间的地面建筑做法及建筑规范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并上报业主及监理单位,请予审查。 (3)选定商品砼供应商。选定有资质实验室的砼供应商,按设计砼强度、温控要求,提出砼级配试配,进行优化砼配合比工作。 (4)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交底到工长和班组长,并强调严格执行。 (5)对看台弧边坐标尺寸采集数据,绘制实际看台图纸,与设计图纸对比,对差别大的,进行修补或剔凿。然后对每层看台放控制线及抄控制标高。 (6)根据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对所需主要材料,如砂、水泥、界格、细石、防水剂等,核算所需

标准体育场设计要点汇总

福州师范大学标准体育场 设计要点说明 第一节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1. 设计要求及设计依据 1.1 体育场总投资估算约为3250 万元。 (2)功能要求:能举办群众性、地方性运动会和单项国际比赛训练的标准田径和足球场。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要求; (3)设计要求:标准田径场配置。塑胶跑道,设弯道8条,直道10条。跑道各起点至终点预埋电动计时电缆,100米终点看台最高处设一电动计时工作室;天然草足球场,配自动淋灌系统。6000人看台,分东西布置,西侧为主看台(含主席台),东侧为副看台。 根据功能要求在西侧看台下设广播室、器材室、裁判休息室、运动员休息及更衣室、新闻工作室及休息室、卫生间等功能用房;同时考虑布置武术课教学训练室。 根据功能需要设灯光、音像、通讯、监控记分、电视屏幕等配套设施。 2. 工程概述 2.1 建筑规模: (1)建筑面积:约3500 ㎡。 (2)座席数量:6000席,其中固定座席席,活动座席席。 2.2体育建筑等级:乙级 2.3建筑层数:2层。 2.4建筑总高度:m。 2.5建筑最大跨度:m。

2.6结构选型:屋盖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采用索桅支承空间钢桁架结构。 2.7抗震设防烈度:7度。 2.8 建筑物防火分类:一类。 2.9 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 2.10 建筑结构使用耐久年限50年。 2.11屋面防水等级:2级。 3. 功能布局 根据“功能第一,经济实用”的原则,及对本体育场的功能定位和具体要求,在功能空间布局方面着重做到“平赛结合、功能多元”,兼顾体育比赛和平时训练等多种使用要求,整合空间,在西侧看台下设置了三道100米标准室内跑道,跆拳道训练室、太极拳训练室、新闻工作室及广播室、运动员休息室、贵宾休息室和接待室等功能用房以满足平时上课训练要求,而正式比赛时,室内百米跑道部分可以作为运动员的检录大厅,位于一层中部的跆拳道训练室、太极拳训练室则可临时充当组委会和后勤的办公室,从而在功能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其中,运动员休息区设置于西侧看台席下房间的北端。贵宾休息区设置于西侧看台席下房间的中部,设独立的出入口与主席台相连。新闻记者区设置于西侧看台席下房间的南端。设备用房集中布置。观众相对集中的西侧看台下设有观众休息平台。 西侧看台下设有卫生间,便于观众使用。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

体育场看台施工方案 — —

目录 :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施工准备 (3) 四、施工工艺 (7) 五、成品保护及施工条件 (9) 六、安全措施 (10) 七、~ (11) 八、文明施工 !

一、工程概况 体育场建筑层数为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2860平方米,建筑高度米,多层民用公共建筑,乙类,3万人体育场。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主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主体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体育场看台防水采用基层面层喷涂喷涂型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型聚脲防水涂料有以下特点: 1、无溶剂环保产品,超速固化(10s),立面厚涂不流挂。 2、涂层厚薄均匀,整体无接缝。 3、高强、高韧、高附着力、耐磨、耐冲击、耐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防 水、防腐性能优异。 4、可适用混凝土基材的迎面防水,又适用于背面防水。 5、独特的混凝土基材的抗开裂、开裂的有效防护及失强基材补强的三合一功 能。 6、既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又有优异的低温柔韧性。 7、优异的节点、细部(一头、二缝、三口、四根)施工性和防水高可靠性。 8、卓越的施工性: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适用于复 杂型面施工,施工质量受人为影响和环境影响小。 二、- 三、编制依据 ***体育场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 根据中建总公司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3年)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施工手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完整版)本科毕业设计-m序列发生器的仿真实现

编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m序列发生器的仿真实现 单位(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组负责人: 填表时间:2012 年 5 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m序列发生器的仿真实现 学生姓名系别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联系电话 教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下任务日期__ 2012__年_03_月_ _日 主 要研究内容、方法和要求 1、掌握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m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作用 2、了解m序列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能够实现不同PN序列周期的m序列 4、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应用 5、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来实现不同周期的m序列 进度计划第3-5周:查阅资料,了解m序列在扩频通信中的作用第6-8周:了解m序列的随机性质以及m序列产生原理第9-11周:用matlab仿真工具实现不同周期的m序列第12-13周:撰写论文初稿,给出论文目录 第14-15周:撰写并修改论文

第16周:准备毕业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1、啜钢,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9. 2、田日才,扩频通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王立宁,matlab与通信仿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 4、吴海红,CDMA扩频通信中m序列与Gold序列的比较及应用,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常用机构的运动仿真(20个例程)

常用机构的运动仿真 一名资深机构设计师的话: 机构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灵魂,一种独特、新颖的机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与创新的精神。谁掌握、了解的机构越多,在研发设计新产品时就越主动,越有办法。 但是,熟练的掌握各种机构的设计并非易事,并非一日之功。它又是一种“隐性知识”,不是刚刚毕业就可以掌握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不断从实践、生活中学习,结合理论不断的总结,才能逐步地掌握。 但对于那些刚刚从事机械设计的人,才走上机械设计岗位的人,是否有一条稍微快捷的办法呢?我想尝试下面所述的方法:利用三维软件的运动仿真技术,把在实践中用到的、见到的以及在书本上学到的,常用的机构,绘制成三维模型仿真运动,让那些枯燥的平面图形变成实物一样的机构模型,并让他“动”起来,像看动画片一样。轻松地、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并大大地加深印象和记忆,用这样的办法来“缩短”掌握机构的时间。在老师的帮助下,首先完成了下面几个常用机构的仿真运动并作了简单的说明,方法是否可行?等候读者的消息。

20个常用机构的运动仿真案例 1、风扇摇头机构 图1是风扇摇头机构的原理模型。该机构把电机的转动转变成扇叶的摆动。红色的曲柄与蜗轮固接,蓝色杆为机架,绿色的连架杆与蜗杆(电机轴)固接。电机带扇叶转动,蜗杆驱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曲柄作平面运动,而完成风扇的摇头(摆动)运动。机构中使用了蜗轮蜗杆传动,目的是降低扇叶的摆动速度、模拟自然风。 图 1 风扇摇头机构 2、用摆动扇形齿轮实现间接送料机构 图2 是一个曲柄摇杆机构。绿色的可调曲柄可作整周旋转。并驱动扇形齿轮(摇杆)摆动,扇形齿轮又使蓝色小齿轮正反转动,若小齿轮与电磁离合器或超越离合器结合可完成间歇转动,可完成间断送料。 图 2 摆动扇形齿轮机构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 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 郭必武李治 318国道从其西侧经过,与占地1600亩的新江汉大学遥遥相对,形成武汉市又一现代特色的大型文化中心。开发区是武汉市改革开放的硕果之一,轿车产业发达,近廿年的新型建筑规划合理、布局有致、交通四通八达,这座现代化的体育中心座落在该区是十分相宜的。 体育场是体育中心的主体工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约3.7亿元,设有总高

45米的二层看台,可容纳六万观众,一流的场地设施,可以承担国内国际的一流大型比赛。 体育场由四个花瓣形看台组成椭圆形平台,长轴277米,短轴245米,(周长约800米)竞技场设于其中,从任意位置均可清楚的观看场内项目比赛。看台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设置四个角筒,框—筒为蓬盖支座,蓬盖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索膜张拉 1) (一) 性较好。 花瓣形平面四角交汇处设计高约40米直径10米的钢筋混凝土筒体,承受拱形外环梁巨大的水平推力,保证蓬盖索膜系统形成空间稳定结构。 (二)蓬盖索膜体系: 蓬盖由伞状膜结构单元组成。东西侧看台每侧18个膜单元,南北侧看台每侧14个

膜单元,总共64个膜单元。每个膜单元承担结构自重、屋面荷重、检修荷重和音响、灯光、马道等悬挂荷重。风载是蓬盖结构的主要荷载,通过风洞试验取值。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伞状膜单元由钢臂、索、膜组成。钢臂为Y形平面。钢管空间桁架。臂伸最大长度52米,后部通过钢管下拉杆平衡。钢管下拉杆组成空间三角形,锚固节点为钢筋混 以内。 根据体系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整体分析求解,从而得到杆件单元的设计内力。设计考虑了包括地震作用组合的17个工况,进行荷载不利组合。起控制的工况为上拔风工况及XY风荷载与活载组合的工况。属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东西看台铰支座内力最大值其竖向力为7000kN,水平力为5000kN。

PCB仿真设计毕业论文

PCB仿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完整性分析的应用已经成为解决高速系统设计的唯一有效途径。借助功能强大的Cadence公司SpecctraQuest 仿真软件,利用IBIS模型,对高速信号线进行布局布线前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是一种简单可行行的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信号完整性问题,根据仿真结果在信号完整性相关问题上做出优化的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信号完整性(SI)的相关问题,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PCB 设计方法,传输线基本理论,详尽的阐述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两大重要因素—反射和串扰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减小反射和串扰得有效办法。讨论了基于SpecctraQucst的仿真模型的建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电路设计中采用基于信号完整性的仿真设计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关键字】 高速PCB、信号完整性、传输线、反射、串扰、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application of signal integrity analysis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high-speed system design. By dint of SpecctraQuest which is a powerful simulation software, it’s a simple and doable analytical method to make use of IBIS model to analyze signal integrity on high-speed signal lines before component placement and routing. This method can find out signal integrity problem and make optimization design on interrelated problem of signal integrity. Then the design period is shortened. In this paper,interrelated problem of signal integrity, PCB design based on signal integrity, transmission lines basal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summarily.The interrelated problem of reflection and crosstalk which are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ignal integrity is expounded. It gives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reflection and crosstalk. The establishment of emulational model based on SpecctraQucst is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is analysed. The researchful fruit indicates it’s doable and necessary to adopt emulational design based on signal integrity in high-speed electrocircuit design. Key Words High-speed PCB、Signal integrity、Transmission lines、reflect、crosstalk、simulation

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手运动仿真设计

2012年8月第24期 科技视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机械手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 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随着现代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对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机械手的研究尤为重要。一些软件的发展为机械手的设计分析提供了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本设计是基于S olidworks 软件,使得设计效率大大提高[1]。 本文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机械手工作原理 上料机械手直接与工件接触的部件,它能执行人手的抓 握功能。手抓取物体以物体为中心,用两根手指包络物体。根据抓取物体时的相对状态,靠手指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来夹持工件。本上料机械手采用二指平动手爪,属于夹持式手爪,手指由四杆机构带动,当上料机械手手爪夹紧和松开物体时, 手指姿态不变,作平动。机械手手爪的结构见图1,①为支架、 ②气动杆、③和④为大螺钉、⑤和⑥为三孔连杆、⑦为小螺 钉、⑧短连杆、⑨和⑩为手指。 通过气动杆②来传动力的,气缸带动气动杆②使之向上移动时,其它的杆件共同运动,此时手爪是处于握紧工件的过程;反之,当气缸带动气动杆②向下移动时,手爪是处于张开的过程。这样,用气缸带动连杆②做往复平动,从而使其它杆件运动,带动手爪张合,手指上的任意一点的运动轨迹为一弧摆动。 图1 机械手装配简图 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手运动仿真设计 郑向华 (成都工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四川成都611730) 【摘 要】本文在上料机械手设计与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进行了机械手仿真动画设计。完成基于S olidworks 的机械手运动仿 真,利用仿真动画来描述其工作原理。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机械手;运动仿真;Solidworks The Design of Manipulator ’s Mo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Solidworks Z HENG Xiang-hua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173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manipulator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and study,specific for manipulator simulation ani - m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9034330.html,pleted based on SolidWorks manipulator motion simulation,simulation animation to describe its working principle.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desig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recei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Manipulator ;M otion simulation ;Solidworks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金号10ZC035)。 作者简介:郑向华(1977—),女,黑龙江嫩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机电设计、CAD\CAE\CAM 及材料的研究 。 项目与课题 17

系鞋带的24法(详尽图解)

鞋带的24种系法(穿鞋更有个性) 1、十字交叉法方法: 1. 将鞋带头由底部(灰色部分)平直穿入并从每个鞋孔的下面向上穿出。 2. 将鞋带头交叉,然后分别从另两个鞋孔穿出。 3.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鞋带从最上面两个鞋孔穿出。 评价:传统性简易性舒适性是否起皱 备注: 是备受大家喜欢的舒适系法,主要是因为鞋带的交叉部分刚好在两侧鞋帮中间的凹槽处,因而不会挤压到 脚面。

2、上下系法方法: 1. 将鞋带头由底部(灰色部分)平直穿入并从每个鞋孔的上面向下穿出。 2. 鞋带头从下面交叉并从第二对鞋孔自下而上穿出,然后从上面交叉再插入第三对鞋孔。 3.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鞋带从最上面两个鞋孔穿出。 评价:装饰性便捷性磨损少 备注:如果鞋孔是单数对(如左图7对=14孔),由底部(灰色部分)开始穿鞋带时应自下而上,以确保鞋带穿到最上面的一对鞋孔时也在下面进行交叉。

3、平直系法(欧式)方法: 1. 将鞋带头由底部(灰色部分)自上而下平直穿入最底端的两个鞋孔。 2. 鞋带的一端(黄色端)斜对角自下而上穿出并平直穿入横向第二排的另一个鞋孔。 3. 鞋带的另一端(蓝色端)斜对角自下而上由第三排鞋孔穿出并平直穿入另一鞋孔。 4. 重复操作,两个鞋带头交替进行。 评价:较短鞋带头表面平整性底部凌乱 备注:当鞋帮两侧需要系在一起的部分中间的缝隙过大时,鞋带下部的凌乱就显而易见(如左图中所示)。 尽管看上去凌乱,但是这种十字交叉能使鞋带拉紧并且让人放心。 军事建议:推荐平直系法用于军事用途。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当脚部受伤时,使用刀或剪刀可以很快割断鞋带的平直部分,以便将靴子脱掉。但是,据说对任何东西都有严格规定的美军对他们的标准黑皮战斗靴做过如下声明:"军靴需用黑色鞋带斜对角系上,超长部分应塞进宽松裤管下的靴子顶部,或者缠绕在靴子顶部。" 这样看来,平直系法(欧式)至少是违背了美军的条例。建议军方人士 查实并采纳此法,或者其他非正规系带法。

体育场看台膜结构是什么以及体育场看台膜结构注意事项

体育场看台膜结构是什么以及体育场看台膜结构注意事项可能很多人对膜结构体育看台还是比较陌生的,然而膜结构体育看台已经在体育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膜结构体育看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体育膜结构看台在施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角度和力度搭配,这种建筑物并不需要太多的设计元素,只需要符合体育场馆的要求就可以啦。所以设计上无需太夸张。建筑材料一定要保证结实耐用,因为这样的场馆需要用上几十年才会翻新或者改造一次,不会经常去改动布局,就不用考虑太多的特色因素。装饰物越少越安全。 而且体育膜结构看台的外观设计一向都是露天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它的承重力,因为一般都是单侧建造或者环绕建造,必须有无数个支撑点才能让整个顶子具有强抗风、抗震的功能体育场看台我们在电视里都见过的,一般都是高大上的感觉,外观别具特色,实用性也还不错。不光可以同时容纳很多的观众,在场地中间还可以进行各种比赛。那么这种膜结构工程在施工的前后都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一下。 体育场看台的外观设计一向都是露天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它的承重力和平衡,因为一般都是单侧建造或者环绕建造,必须有无数个支撑点才能让整个顶子具有强抗风、抗震的功能。同时这种看台在夏季比赛的时候,观众特别希望可以坐在遮阳效果好的一面,那么我们就需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尽量让设计大面积的有遮阳效果。体育场看台在施工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角度和力度的搭配,这种建筑物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设计元素,只需要符合体育场馆的要求就可以了。所以设计上无需太夸张。建筑材料一定要保证结实耐用。因为这样的

场馆需要用上几十年才会翻新或者改造一次,不会经常去改动布局,就不用考虑太多的特色因素。装饰物越少越安全。 最后在膜结构裁剪的时候要量好尺寸,这样每块材料才能很好的焊接成功。这些内容就是体育场看台的膜结构工程施工前后需要注意的内容。如果做到这些,一个完美又实用的体育场看台就会很快展现在眼前了。 体育馆的看台设计至关重要,场馆的平面形状与看台的结合有重要关系。如圆形的体育馆外墙与看台交接会产生较多的空间浪费,这需要协调处理看台与外墙的交接关系。一般来说,中小型体育馆从视线、声学等功能要求来说不采用圆形方案,用多边形和椭圆形代替,这样看台在平面处理上会更有利些。 看台的布置对体育场馆的造型有很大影响,对称看台与非对称看台的设计会导致差异很大的两种场馆造型。对中小型体育馆来说采用非对称看台可以争取到较

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仿真毕业论文样式

山东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山东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仿真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宋嘎 2011年11月 一、设计题目: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仿真 二、背景与目的 数控加工的广泛运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如何良好地运用数控机床,发挥其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是制造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正是要培养这种掌握数控工艺和加工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数据程序的编制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等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快速上岗,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在三年的学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系统地学习了本课题所涉及到的《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加工设备》、《数控编程与加工》等专业理论知识,为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将来的就业竞争、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设这一课题。 本课题设计目的: 1、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 2、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 3、熟练掌握FANUC 0i系统的程序编制 4、掌握计算机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的应用 5、熟练掌握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 三、设计过程及内容 (一)计算机绘图 利用Cimatron E软件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并生成二维工程图。 (二)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1.零件图样分析 2.基准选择 3.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4.工序和工步的划分 5.走刀路线的确定 6.工艺装备的选择 7.切削用量的确定 注:工艺分析务必按以上步骤进行,不可省略。 (三)编制加工工艺文件 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注:此部分应置于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四)编写程序

运动仿真技术经验

精心整理 一SW 运动仿真 1.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设计工程中首次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方法后,有限元分析(FEA )就成了最先被广泛采用的模拟工具。多年来,该工具帮助设计者在研究新产品的结构性能时节约了大量时间。 由于机械产品日渐复杂,不断加剧的竞争加快了新设计方案投入市场的速度。设计者迫切感到必须使模拟超出FEA 的局限范围,除使用FEA 模拟结构性能外,还需要在构建物理原型之前确定新产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 用。 2.装配当几何体发生改变时,可在几秒内更新所有结果。图4为急回机构中滑杆和驱动连杆之间的干涉。 图4急回机构中滑杆和驱动连杆之间的干涉 运动模拟可在短时间内对任何复杂程度的机构进行分析,可能包含刚性连接装置、弹簧、阻尼器和接触面组。如雪地车前悬架、健身器、CD 驱动器等的运动。 图5复杂机构的运动仿真 除机构分析外,设计者还可通过将运动轨迹转换成CAD 几何体,将运动模拟用于机构合成。例如,设计一个沿着导轨移动滑杆的凸轮,用运动仿真生成该凸轮的轮廓。首先将所需滑杆位置表达为时间和滑杆在旋转凸轮上移动轨迹的函数,然后将轨迹路径转换为CAD 几何体,以创建凸轮轮廓。 图6滑杆沿导轨移动的位移函数

图7滑杆沿旋转盘移动绘制的凸轮轮廓 设计者还可将运动轨迹用于很多用途,例如,验证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测试工具路径以获取选择机器人大小所需的信息,以及确定功率要求。 图8工业机器人在多个位置之间的移动 运动模拟的另外一项重要应用是模拟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和接触,以研究零部件之间可能形成的缝隙,得出机构的精确结果。例如,通过模拟碰撞和接触,可以研究阀提升机构中凸轮和曲线仪(摇杆)之间可能形成的缝隙。 3.将运动仿真与FEA结合 想了解运动仿真和FEA在机构仿真中如何结合使用,首先要了解每种方法的基本假设。 FEA是一种用于结构分析的数字技术,已成为研究结构的主导CAE方法。它可以分析任何固定支撑的弹性物体的行为,此处弹性是指物体可变性。如图8所示托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会变形, 形。FEA FEA (1 点反作用力和惯性力。在此步骤中,所有机构连接装置均视为刚性实体。图13中的曲线为曲柄转动一周连杆上接点的反作用力。 图13曲柄转动一周连杆上接点的反作用力 (2).找出与连杆接点上最大反作用力相对应的机构位置。因为施加最大载荷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将得到连杆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如有必要,可选择多个位置进行分析。 图14与连杆上最大反作用力相对应的位置 (3).将这些反作用力载荷以及惯性载荷从CAD装配体传输到连杆CAD零件模型。 (4).作用于从装配体分离出来的连杆上的载荷包括接点反作用力和惯性力,如图15所示。

第二章鞋帮设计

第二章基本裁断工序 裁断是制鞋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它是根据设计要求,使用下料样板及各种刀模、工具,将制鞋材料划裁成既定形状、规格的部件、里件和底件等的过程。裁断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产品本身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因此,绝大多数工厂都设置独立的裁断工序,对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和裁断。 裁断过程进行得好坏与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关系很大,这是因为皮鞋有部件的主次之分,而天然皮革这种皮鞋生产的主要原料,与合成革、毛毡、织物等材料不同的是,有部位的主次、好坏之分。因此,要要“看皮下料”,即根据皮革的形状、面积、伤残、厚薄、毛绒长短、色泽等,选择适当的互套方法,合理利用伤残。 第一节裁断工序生产设备的认识和使用 制鞋材料的裁断主要有手工裁断、及 其裁断和计算机控制自动刀具裁断三种。 一、裁断设备 手工裁断所用工具主要有水银笔、剪 刀、垫板等。机器裁断所用设备主要有裁 断刀模(见图2—1)、龙门液压裁图2—1 裁断刀模

断机(见图2—2)、摇臂式裁断机(又称动臂式裁剪机,见图2—3)、活动刀头裁剪机(又称动头式裁剪机)、高速平面裁断机、切纸机电 剪等。 图2—2 龙门液压裁断机图2—3 摇臂裁断机 自动化程度高的裁断设备有由电脑控制的动头式裁断机、激光裁断机(振荡刀具)、高压水束切割机、电脑裁断机等。另外,意大利和英国USM公司生产了一种投影式裁断机,这种设备的下料台上设有振荡型刀具及目视观察装置,用于对皮革进行轮廓扫描,或是在皮革上进行投影以引导裁断工安排下料样板在皮革上的套排。 二、裁断机的使用 裁断机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基本操作方法是相同的。这里仅介绍平面式液压裁断机(见图2—4)的使用。 1.外观结构 平面式液压裁断机外观结构(见图2—5)。 A1——电动机启动开关。旋转此开关置于“ON”位置,电动机即开始运转。

运动仿真技术

精心整理 一SW运动仿真 1.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设计工程中首次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法后,有限元分析(FEA)就成了最先被广泛采用的模拟工具。多年来,该工具帮助设计者在研究新产品的结构性能时节约了大量时间。 由于机械产品日渐复杂,不断加剧的竞争加快了新设计方案投入市场的速度。设计者迫切感到必须使模拟超出FEA的局限范围,除使用FEA模拟结构性能外,还需要在构建物理原型之前确定新产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 用。 2. 程序会 CAD 何体发生改变时,可在几秒内更新所有结果。图4为急回机构中滑杆和驱动连杆之间的干涉。 图4急回机构中滑杆和驱动连杆之间的干涉 运动模拟可在短时间内对任何复杂程度的机构进行分析,可能包含刚性连接装置、弹簧、阻尼器和接触面组。如雪地车前悬架、健身器、CD驱动器等的运动。 图5复杂机构的运动仿真 除机构分析外,设计者还可通过将运动轨迹转换成CAD几何体,将运动模拟用于机构合成。例如,设计一个沿着导轨移动滑杆的凸轮,用运动仿真生成该凸轮的轮廓。首先将所需滑杆位置表达为时间和滑杆在旋转凸轮上移动轨迹的函数,然后将轨迹路径转换为CAD几何体,以创建凸轮轮廓。 图6滑杆沿导轨移动的位移函数

图7滑杆沿旋转盘移动绘制的凸轮轮廓 设计者还可将运动轨迹用于很多用途,例如,验证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测试工具路径以获取选择机器人大小所需的信息,以及确定功率要求。 图8工业机器人在多个位置之间的移动 运动模拟的另外一项重要应用是模拟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和接触,以研究零部件之间可能形成的缝隙,得出机构的精确结果。例如,通过模拟碰撞和接触,可以研究阀提升机构中凸轮和曲线仪(摇杆)之间可能形成的缝隙。 3.将运动仿真与FEA结合 想了解运动仿真和FEA在机构仿真中如何结合使用,首先要了解每种方法的基本假设。 FEA是一种用于结构分析的数字技术,已成为研究结构的主导CAE方法。它可以分析任何固定支撑的弹性物体的行为,此处弹性是指物体可变性。如图8所示托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会变 杆, 1设备归真和 (1 点反作用力和惯性力。在此步骤中,所有机构连接装置均视为刚性实体。图13中的曲线为曲柄转动一周连杆上接点的反作用力。 图13曲柄转动一周连杆上接点的反作用力 (2).找出与连杆接点上最大反作用力相对应的机构位置。因为施加最大载荷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将得到连杆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如有必要,可选择多个位置进行分析。 图14与连杆上最大反作用力相对应的位置 (3).将这些反作用力载荷以及惯性载荷从CAD装配体传输到连杆CAD零件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