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社会保险税(又称社会保障缴纳),是发达国家为了推行其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税收。一般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采取比例税制,在税金的使用上具有专税专用性,而在税负担分配上通行谁纳税谁受益的原则,又具有有偿性。()

2、财产税包括两种,对财产占有的征税,对财产转移的征税。前者主要是遗产税与赠与税,后者称为一般财产税。()

3、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时,对所得课税就比对财产课税更为容易一些,所以财产税不是最古老的税种之一,并且一直没有成为各国政府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

4、如果一国国内各地区的财产税税率不统一,那么任何一个地区变动其财产税税率,从全国范围看,不是部分社会资本承担了这一额外的财产税税负担,而是全部社会资本都要分担这一变化了的财产税税负担。()

5、如果纳税人可以从国外取得收入,或者可以同时从若干个国家取得收入,那么他的收入就属于跨国所得。()

6、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就其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所得交纳税款,该纳税人即是有限义务纳税人。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仅就其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交纳税款,他便是一个无限义务纳税人。()

7、社会保险税具有明显的累进性,个人所得税则具有明显的累退性。

()

8、社会保险税仅仅对工薪这种形式的收入课税,从而将包括资本利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在内的所有非工薪收入完全排除在外,这便使得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险税税负相对变得较轻。()

9、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在行使独立的税收管辖权时,居民管辖权(国籍管辖权)比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处于优先地位。()

10、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不违反有关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利用各国间税法上存在的差异和某些特殊规定的不明确之处,以及税务管理上的漏洞,通过人才、资金和财产的国际流动,达到减少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的目的。()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各国,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通常采取的具体筹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建立社会保障统筹缴费制度

B、建立预算基金帐户

C、开征社会保险税

D、银行强行储蓄制度

2、从当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来看,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方式也不外有这样几种形式:()。

A、现收现付制

B、自由使用制

C、完全积累制

D、部分积累制

3、政府对国民征收财产税,主要出于对()的考虑。

A、财产税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程度

B、财产税有刺激储蓄增加社会投资的效应

C、财产税可以作为个人所得税的重要补充

D、财产税等同于纳税人对获得政府保护利益的补偿性支付

E、财产征税可以刺激财产持有者将个人财产更多地用于生产性使用方面

4、财产税征税对象是财产,可以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两类。动产是指人们具有的不动产以外的全部财产,又可以分为有形动产和无形动产。有形动产主要包括()。

A、营业设备、船舶、原材料、库存商品

B、地产与房产

C、耐用消费品、家具、首饰等

D、股票、债券、银行存款

5、各国政府,出于有利于各国共同经济福利增长的考虑,也出于有利于公平合理地解决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考虑,就必须在税收方面进行国际协调,这种国际协调主要是为了达到()目的。

A、贯彻税收制度中通行的公平原则

B、使各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建立符合国际税收惯例以加强国际税务合作

C、消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源于税收因素产生的各种障碍

D、增加各国的财政收入

6、税收管辖权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单独使用某一税收管辖权,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税收管辖权准则,这些税收管辖权准则是:()

A、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准则

B、产品原产地准则

C、居民管辖权准则

D、公民(国籍)管辖权准则

7、按照上述国际惯例,各国在克服重复课税方面往往采用以下几种办法,即()。不过,不同方法对减轻重复课税程度的作用是不同的。

A、豁免法

B、免税法

C、减除法

D、减二免三法

E、国外税收抵免法

F、税收饶让抵免法

8、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往往会采取各种可选择的避税手段来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这些手段主要有()。

A、通过法人居民身份的国家选择进行国际避税

B、选择相对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国际避税

C、通过制造假帐进行国际避税

D、利用不正常的内部融资方式进行国际避税

E、通过贿赂税务官员进行国际避税

F、通过不合理的公司保留利润办法进行国际避税

G、利用跨国公司内部各关联企业之间转让定价办法进行国际避税

9、遵照国际收入与费用分配的正常交易原则及一般性规定,各国在长期的税务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对跨国公司经营收入与费用进行合理分配的一些具体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

A、市场标准

B、比照市场标准

C、组成市场标准

D、成本标准

10、双边或多边反国际避税措施,主要是指各国在税收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在这方面,国家间及时交流税务情报是最为重要的。通过有关情报的交换,各国

税务当局可以经常地掌握、了解下述一些()对税务管理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经济信息。

A、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关联企业的参股比例

B、重要业务范围和业务经营规模

C、跨国公司各关联公司生产、销售活动的地域分布

D、跨国公司销售情况、经营结果、利润获得状况

E、跨国公司关联企业内部定价的一些标准

F、跨国公司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准则

三、思考题

1、社会保障税与一般税收相比,表现出哪些性质?

2、简述对财产课税的主要依据。

3、按照局部均衡原理,分析财产税(以对土地征税和对房产征税为例)产生的税收归宿情况。

4、按照一般均衡原理,分析财产税对社会经济的一般影响。

5、各国政府间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意义是什么。

6、理论上,支出税相比于所得税而言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7、当今跨国公司通常会采取哪些手段来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

8、国际反避税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9、各国政府间为解决对跨国收入的重复课税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0、简要说明国际反避税活动中的“比照市场原则”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T;

2、F;

3、F;

4、T;

5、T;

6、F;

7、F;

8、T;

9、F;10、T

二、选择题

1、ABCD;

2、ACD;

3、ABCE;

4、AC;

5、ABCD;

6、ACD;

7、ACEF;

8、ABDFG;9、AB;10、ABCDEF

三、思考题

1、社会保障税与一般税收相比,表现出哪些性质?

答:战后在发达国家率先建立并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险税,又称社会保障缴纳,是发达国家为了推行其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税收。一般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采取比例税制,在税金的使用上具有专税专用性,而在税负担分配上通行谁纳税谁受益的原则,又具有有偿性。

具体来说,社会保险税与一般税收不同:一般税收入库后要纳入政府预算,用于执行政府职能所需的各项经费开支;而社会保险税入库后则要按照不同的保险类别纳入各专项基金,供专门性福利、保障开支项目使用。例如,美国失业保险税,纳入失业保险信托基金;德国的养老保险费,交入各专门的养老保险机构,如此等等。社会保险税的专税专用有利于保障各种保险基金的稳定和及时支付。

同一般税收相比,社会保险税的另一个重大区别,是其具有有偿性特征。常规情况下,政府通过一般税收征得税款时,一方面,不须向纳税人付出任何等价物,另一方面,则须向所有国民平等地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而不管他们实际纳税与否以及各自缴纳了多少税款。社会保险税则不同,只有现在参加社会保险的

纳税人,将来才有资格享受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相关权益。在这一点上,它与一般商业保险计划没有什么性质的其区别。就是说,虽然纳税人受益于现在或将来(由政府主持的)各类社会保障项目的程度,可能并不一定等值于其对社会保险税的交纳,但是,无论形式上,抑或实质上,纳税人受益于政府主持的社会保障项目的福利水平,确与同所缴付的税款有着直接的、明确的、可行量化的联系。这就使得社会保障项目、计划的参加者(广大国民)感到他们日后所领取各类社会保障支付(社会保险偿付)是一种权力,是政府对其以前所缴社会保险税的一种偿付,而不是政府无偿给予他们的福利。

社会保险税虽以工薪收入额为课税对象,但是它与同样以工薪收入额为主要课税对象的个人所得税不同,两者相比,社会保险税具有明显的累退性,而个人所得税则具有明显的累进性。首先,社会保险税仅仅对工薪这种形式的收入课税,从而将包括资本利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在内的所有非工薪收入完全排除在外,这便使得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险税税负相对变得较轻;其次,社会保险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只对一定限额以下的工薪收入额课征,超过规定限额部分的收入,可以免缴社会保险税。于是导致得高收入纳税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远远小于低收入纳税人。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社会保险税的缴纳对于穷人,仍是一项较为沉重的支出,但对于富人,这种支出则微不足道。

2、简述对财产课税的主要依据。

答:出于各种经济原因的考虑,政府征收财产税还是必要的。

首先,出于社会正义、社会公平的考虑,在其他不变条件下,个人财产越多,表明其支付能力越大,就应该缴纳较多的税款。特别重要的是,征收财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社会财产集中的程度,即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否则,社会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往往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引发社会革命。

其次,作为个人所得税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改正所得税征收时存在的某些缺陷。一般来说,所得税、货物税和财产税的一般关系,表现为后者是前两者的补完税,三税共征有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完整性。税务当局认为,在所得方面

遗漏的税款往往被纳税人用于消费,于是征收货物税可能对此有所补偿;而在所得方面遗漏的税款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必然被纳税人积累起来成为个人财产,因此可以通过征收财产征税以进一步进行补偿。另外,所得税不对未实现的资本增益征税,通过征收财产税,该问题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由于一个特定时期的个人财产价值中,隐含着以往年份的资本增益与资本损失的价值,而政府在征收财产税时,个人财产价值的评估,又是按此财产之当时市场价值计算的,所以在此资本增益与资本损失被予以同等重要的考虑。

再次,对财产征税的另一个合理性,在于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如消防,警察等)实际上被直接地用于保护个人财产,以使之保持完整性和不断增值。那末,财产所有者交纳财产税,就是对获得政府保护利益的补偿性支付。由于个人财产越多,获得的政府保护利益就越大,则理应交纳更多的税款。

最后,对财产征税,可以刺激财产持有者将个人财产更多地用于生产性使用方面。人们占有的生产性财产,能够为他们带来一定的货币收益;而占有的非生产性财产,则等于放弃了这种收益。经济学上,把因占有非生产性财产而损失的货币收益,视为这种非生产性财产的机会成本。在政府未征收财产税情况下,人们占有的非生产性财产之机会成本相对较小,仅为因此放弃的货币收益。而在政府征收财产税情况下,由于无论哪种财产均要征税,便导致占有非生产性财产的机会成本相应提高——放弃的货币收益加上财产税。非生产性财产的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导人们减少对此类财产的占有,转而更多地占有生产性财产。人们越是更多地占有生产性财产,也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按照局部均衡原理,分析财产税(以对土地征税和对房产征税为例)产生的税收归宿情况。

根据局部均衡分析,结合供求状况的考虑,财产税的税负担主要是由财产所有者承担的。典型的财产税,主要是对土地征税和对房产征税,可以通过对这些税收的分析来说明财产税的税收归宿情况。

通常理论上假设,土地供给没有弹性,那么按一般税负担转嫁理论,土地税的全部税负担就要由土地所有者承担。这是因为,土地购买者认为,他一旦购买了土地,也就要同时承担财产纳税义务,为此,要求在交易中减低土地购买价格

以便补偿未来的税收缴纳。但是,现实生活中,买卖双方由谁承担土地征税的税负担,最终还是取决于土地的供求关系。不过,作为交易中讨价还价的基准,可以假设先把税收负担留给原先的土地所有者。

在土地供给固定情况下,如果土地需求大于供给,那么,土地购买者可能愿意支付高于理论交易价格的价格,以获得所需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税的税负担实际上要由土地购买者所承担。

同样道理,也可以说明房产税的税收归宿。理论上认为,建筑物在较长时间里能够按市场价格出售并收回成本,所以其供给曲线可以假设为一水平线。这样,在建筑物需求曲线为正常弹性时,房产税的作用虽然使需求趋于下降,但是建筑物需求者最终要承担税负担。

不过,实际情况是,在正常交易场合,谁承担税负担往往取决于交易双方的供求弹性。如果,建筑物供过于求,建筑物所有者可能愿意承担全部房产税的税负担。如果建筑物供小于求,购买者为获得该建筑物的使用权将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客观上也就承担了税负担。

4、按照一般均衡原理,分析财产税对社会经济的一般影响。

答:按照一般均衡分析,理论上认为,财产税不仅仅影响征税地区财产持有者,或者应税财产持有者的财产收入,在资本、资产、财产自由流动的市场条件下,财产税实际上是对经济社会中的全部资本的课税,即经济社会所有资本持有者都要承担税负担。例如,假设美国各州的财产税税率从0到X高低不同,除了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外,各种财产均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那么,个人(以财产表示的)资本,就将会从税率较高的州流向税率较低的州,或者从征收财产税的州流向不征收财产税的州。这种资本流动破坏了原先各州内的资本供求均衡状态,在资本流出较多的州,出现资本供给短缺现象,而在资本大量流入的州,则出现资本供给过剩现象。结果,在资本流出较多的州,其资本的边际收益相对上升,而在资本大量流入的州,其资本的边际收益相对下降。最后,财产税导致全社会的资本之边际收益下降并重新拉平。由此推论,任何一个地区变动财产税税率,从全国范围看,不是部分社会资本承担了这一额外的财产税的税负担,而是全部社会资本都要分担这一变化了的财产税的税负担。根据一般均衡分析,经济

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财产税降低了各类生产要素的实际收益率。

4、各国政府间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意义是什么。

答:由于国际税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财政利益的税收分配,相应地产生了国际税收关系协调的必要性。具体来说,各国政府,出于有利于各国共同经济福利增长的考虑,也出于有利于公平合理地解决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考虑,就必须在税收方面进行国际协调。这种国际协调,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非常现实的目的:(1)为了贯彻税收制度中通行的公平原则,对于跨国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各类经济关系提供公平征税的途径,以使跨国纳税人不因各国的税收制度(或税法)差别而承担过重的税收负担,或者受到不公平的税收待遇。(2)为了使各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国际税收惯例、准则和规范,加强国际税务合作,从而大大减少在对跨国所得征税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矛盾和摩擦,减少和防止国际税收中普遍存在的避税、逃税行为。(3)为了消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源于所得课税因素出现的各种障碍,顺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向纵深发展,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

5、理论上,支出税相比于所得税而言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1)支出税与经济效率。

个人所得税对储蓄收入(利息收入)课税,降低了储蓄者的税后收入,也改变了现行消费的相对价格。在现行消费变得相对便宜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人开始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这种现象被称为所得税(对储蓄收入课税)带来的替代效应——以现期消费替代储蓄。对于经济社会而言,税收导致的这种消费替代储蓄是一种效率损失,在减少个人储蓄欲望,改变人们储蓄行为的同时,也降低了经济社会内部资本形成的速度,最终使社会经济的正常增长受到限制。

由于支出税不对收入课税,只对消费行为课税,自然不会对人们储蓄行为发生影响。于是,上述的替代效应便相应消失,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相应提高。此外,理论还证明,在征收支出税的情况下,个人的储蓄利益会增加,客观上还起到刺激人们增加储蓄的作用。在征收支出税情况下,储蓄利益之所以能够增加,即支出税制度下的储蓄报酬率之所以高于所得税制度下的储蓄报酬率,是因为储

蓄收入直到储蓄用于支出时才负有纳税义务,这时的储蓄利益增加等于延期纳税的税后收入。如果说,高报酬率激励了人们的储蓄行为,那么,支出税就比同税率的所得税更能鼓励社会储蓄。

(2)支出税与社会公平。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储蓄收入课税,还具有影响税负担公平分配的问题。在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下,从生命周期角度来分析税收负担的分配状况,可以发现,储蓄较多的个人与储蓄较少的个人相比,前者的实际税负担明显高于后者。

如果实行支出税,由于它仅对个人消费课税,其税负担与个人的储蓄规模无关,故可以较好地避免上述那种税负但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个人生命周期角度观察,支出税做到了使相同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值相等,同时也保持了不同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值不相等,能够比所得税更好地贯彻(指导税负担公平分配的)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原则。

6、当今跨国公司通常会采取哪些手段来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

答: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可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往往会采取各种可选择的避税手段来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这些手段主要有:(1)通过法人居民身份的国家选择进行国际避税。这是指跨国公司一贯力图避免成为高税率国家的法人居民,或在不得已情况下尽量选择作为那些低税率国家的法人居民。然后,最大可能地将源于世界各地的所得汇总到无税,或低税国家纳税,从而达到总体降低跨国公司税负担的目的。(2)选择相对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国际避税。这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变换它与下属企业的关系(分公司或子公司)来实现争取在较长时期内有效降低总体纳税负担的目的。一般做法是,跨国公司先是在外国建立一些分公司(非独立纳税实体),以便用分公司最初一些年份的经营亏损冲销总公司的的利润,从而减少了跨国公司的总的纳税负担。当各分公司相继进入正常盈利年份后,总公司则将这些分公司改注册为子公司(独立纳税实体)。由于子公司在盈利年份开始独立纳税,避免了大量收入汇集母公司由母公司集中纳税。此时分散纳税的好处之一就是,两类公司都有可能回避各国所得税的较高边际税率的影响。这样,跨国公司便在较长时期内承担了较低的实际税负担。(3)利用不正常的内部融资方式进行国际避税。这是指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经常把公司的经营利

润,通过贷款形式借给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长期使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放贷的子公司暂时减少在所在国的纳税负担,另一方面借款的母公司还可以将支付给子公司的利息作为营业费用,从自己的应税收入里扣除,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身的纳税负担。这是跨国公司采取延迟纳税的一种做法,而延迟纳税实际上又是政府“给予”纳税人的一种变相的无息贷款。(4)通过不合理的公司保留利润办法进行国际避税。这是指跨国公司常会采用把税后利润长期留在公司内部作为公积金使用的办法,或者长期减少股东股息分配的办法,来回避股东在股息支付所在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从跨国公司自身的利益考虑,这种做法对公司及其股东都有好处:公司内部积累增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就会持续上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会使股东在出售股票时获得较高的资本增益,而一般情况下,各国政府对资本利得课税往往低于对各种所得课税。跨国公司利用这种办法降低股东的纳税负担,实质上反映了公司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对国际税收采取合法避税的要求。(5)利用跨国公司内部各关联企业(母公司与所有的下属公司)之间转让定价(或称转移价格、划拨价格)的办法进行国际避税。可以说,这是跨国公司用于国际避税的最重要的一种办法。由于跨国公司内部产品交换、劳务交换、资金调剂等等在定价上不决定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于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这样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定价活动(转让定价活动),就能够人为地按照特定要求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利润转移,以实现国际避税。一般情况是,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活动,把位于高税率国的关联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位于低税率国的关联企业,从而做到使各关联企业尽量减少在高税率国纳税,相应地多在低税率国纳税,达到了总体上降低跨国公司实际税负担的目的。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活动掩盖了各关联企业的价格、成本与利润的正常的关系,给各国税务当局在对跨国公司的各关联企业课征所得税时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对其收入与费用的规模认定,以及收入与费用的分摊标准的选择两个方面。不仅如此,大规模的转让定价活动,还使得各国政府税款流失,成为各国在国际税收方面的一大漏洞。

7、国际反避税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答:通过规定的国际收入与费用分配标准,对跨国公司关联企业内部划拨价

格进行重新调整,是一种有效的反国际避税措施,但是针对跨国公司关联企业使用的其他国际避税办法,各国还要采取其他相应的对策措施。在这方面,各国采取的措施可以大致上范围两类:单边反国际避税措施和双边或多边反国际避税措施。

单边反国际避税措施主要是指,各国对各自的反避税法令与条例的制定并予以强制性执行。在发达国家,这些法令、条例一般都写入国家税法,作为国家税收立法的一部分,它们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限制居民身份的随意改变,限制延期付税,以及限制转让价格三个方面。在单边反国际避税方面,制定有效的、可行的税法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次还要加强税务的行政管理,以保证反国际避税法令、法规的贯彻落实。

双边或多边反国际避税措施,主要是指各国在税收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一般是通过国家间签署有关的税收协定,规定专门的联合反国际避税行动条款,从而达到相互信任,协调相互间的反避税工作。在这方面,国家间及时交流税务情报是最为重要的。通过有关情报的交换,各国税务当局可以经常地掌握、了解以下对税务管理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经济信息: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关联企业的参股比例、重要业务范围和业务经营规模等等;跨国公司各关联公司生产、销售活动的地域分布,以及它们的销售情况、经营结果、利润获得状况等等;跨国公司关联企业内部定价的一些标准,它们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准则等等。在这种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各国税务当局就能够相对容易地、有的放矢地制定有利于税收审核、征管、稽查等等工作的具体办法,以在国际范围内有效抑制跨国公司的各类国际避税活动。

8、出现跨国收入重复课税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各国都要行使税收管辖权,而且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又有不同的标准,于是就会发生两个或更多国家,在同一时期,对同一跨国纳税人(企业)的同一笔跨国所得进行类似的课税现象,即重复课税现象。这种国际间重复课税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国际经济领域里,各国行使的各自独立的税收管辖权发生重叠造成的。

9、各国政府间为解决对跨国收入的重复课税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按照上述国际惯例,各国在国际税收分配上,往往采用以下几种办法,即豁免法、减除法、国外税收抵免法和税收饶让抵免。

如果实行豁免法,本国政府将允许个人或法人居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免于国内纳税。就是说,居民居住国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国外来源收入的课税权,这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国际重复课税的办法。不过,在国外税率低于国内税率情况下,豁免法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国内居民向海外投资,在外国从事经济活动的作用,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收入的增加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如果实行减除法,本国政府则仅允许居民纳税人,将其跨国所得已在国外交纳的税款部分,从同一所得按照国内税法计算的应税收入中减去,然后再按照国内税率计算的结果交纳国内所得税税款。不难看出,减除法只是部分地克服了国际重复课税,但远远不能消除国际重复课税。这种办法实质上并不利于促进国内纳税人扩大海外经营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内企业的海外扩张能力。

如果实行抵免法,又称国外税收抵免法,本国政府会允许居民纳税人将其跨国所得已在国外交纳的税款部分,从同一跨国所得按照国内税法计算的应交税款中扣除。该法与减除法的根本区别是,国外已交税款部分在使用减除法时要求从应税所得中扣除,而在使用抵免法时可以从应交税款中扣除。抵免法意味着纳税人居住国承认了收入来源国的课税优先权,并且主动地放弃了部分课税权,以达到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目的。但是,抵免法作用下的具体抵免额,可能并不一定与居民纳税人海外实交税额相等,取决于国内税率和国外税率的差别。如果国内税率低于国外税率,居民纳税人的实际税收抵免额的限度就等于依本国税率计算的应交税款额,而不可能大于它。

至于税收饶让抵免法,它是抵免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方面,可以起到减少国际重复课税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配合收入来源国(外国)吸引本国居民增加对其投资,或在其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作用。饶让抵免法允许本国居民把在收入来源国得到的特殊税收优惠作为已交税款看待,可以从依本国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税款中予以扣除,这是饶让抵免法与一般抵免法的基本区别。

10、简要说明国际反避税活动中的“比照市场原则”的应用。

答:所谓比照市场标准,是指在没有同种产品市场价格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各国税务当局拟对跨国公司关联企业间产品划拨价格进行必要调整时,可以按照当地无关联的、竞争性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销售的毛利润率为标准,计算出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作为其产品划拨价格的基本依据。该标准一般被视为在市场标准无法正常运用时的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标准。例如,位于高税率国的母公司以较低的划拨价格,将一批产品划拨给位于低税率国的子公司,子公司再以当地市场价格把产品售出。那么子公司便因降低的产品拨入价格而获得了一笔较高的经营利润,但是在母公司一方则表现为人为地降低了它的营业收入与相应的经营利润。跨国公司往往利用这种划拨价格的办法从高税率国向低税率国转移利润,进而达到降低跨国公司总体税负的目的。

在此种情况下,高税率国的税务当局,可以按照子公司(产品拨入的关联企业)所在当地的无关联企业同类成品销售的正常毛利润率为标准,倒算出母公司(划拨价格的关联企业)的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划拨价格,即比照市场价格。然后,将这一比照市场价格作为划拨价格的关联企业的实际的经营收入,在此基础上重新计算其应税收入与应交税款。可见,比照市场价格标准的利用,即使在高税率国找不到可供参考的同种产品销售的市场价格情况下,也能够大致地确定跨国公司划拨产品的合理价格范围,起到纠正不合理划拨价格的作用。

比照市场价格的计算公式是:P m=P M·(1-p)。

这里,P m为产品拨入的关联企业的产品比照市场价格,P M为产品拨入的关联企业的产品市场销售价格,p为正常的毛利润率。

当然,子公司所在国的税务当局也要对子公司的拨入产品价格进行相同的调整,并按调整结果核算子公司的应税收入与应交税款。不言而喻,这样做在相当程度上抵制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国家税收练习题模拟题及答案

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税收分配的对象是 ( D )。 A、流转额 B、所得额 C、财产 D、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2、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B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系统性 D、固定性 3、税收的强制性意味着(C ) A、国家可以随意强迫企业或个人交纳货币或财产 B、国家对企业或个人贡献的货币或财产不予退还 C、国家依法征税,企业或个人依法纳税 D、全社会的个人或法人都必须向国家交纳同量的税收,否则要受到处罚。 4、税收改变了社会成员与政府各自占有社会产品价值量的份额,税收属于(B )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5、社会的公共需要主要是通过( C )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来满足。 A 利润上缴 B 政府收费 C 税收 D 罚没收入 6、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 C )改革,标志着中国的税收已经从雏型阶段进入成熟时期。 A 贡助长彻 B 商鞅变法 C 初税亩 D 关市之赋 7、税收具有什么职能,是由( B )决定的。 A 税收体制 B 税收本质 C 社会的性质 D 财政分配的性质。 8、税收的基本职能是(A )。 A.财政职能 B.经济职能 C.监督管理职能 D.公平与效率职能 9、现代西方税收原则为( A )。 A.效率、公平、稳定 B.文明、公平、稳定 C.效率、公平、法治 D .效率、公平、经济 10、我国古代夏、商、周朝先后出现的三种强制课税形式是( A ) A、贡、助、彻 B、助、贡、彻 C、贡、彻、助 D、助、彻、贡 11、(B )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征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 A 名义税率 B 实际税率 C 边际税率 D 平均税率 12、(A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 A 比例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 C 超率累进税率 D 定额税率 13、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C )。 A.消费税 B.关税 C.财产税 D.营业税 14、体现课税深度的税制要素是( B )。 A 课税对象 B 税率 C 纳税人 D 纳税环节 15、在下列税类中,其计税依据具有从量计征的税类是( C )。 A 流转税类 B 所得税类 C 资源税类 D 财产税类 16、( A )是征税的具体根据,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率 D、纳税环节 17、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适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 C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增值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8、税收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指( C )。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法律法规课件)第八章 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

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打印本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税制要素中,能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的是()。 A.征税人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税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那纳税人的负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 2.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审议通过的。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有税务总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税收法律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议案的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标的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4.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指定贯彻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制度,制定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规定的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局 B.国家税务总局 C.财政部 D.房地产管理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见教材p251 5.我国的营业税中规定了起征点,营业额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我国的减免税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其中税基式减免中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其中的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课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的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6.我国土地增值税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采取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形式。 7.下列税种的纳税期限中,属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的是()A.企业所得税 B.契税 C.耕地占用税 D.营业税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一般采用的是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缴纳。 8.以课税对象数额相当于计税基数的倍数为累进依据来划分区段,并规定相应的税率,对每个级次分别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属于()。 A.差别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额 C.超倍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税收会计试题库(带答案).讲述

税收会计练习题 一、填空 1、税收会计是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 2、税收会计是以直接负责税款征收、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税收资金及其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控制,为税收决策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资料,以保证税收政策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和应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一种税收管理活动。 3、税收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它既属于会计范畴,又属于税务管理范畴。 4、税收会计主体是指税收会计的核算单位。 5、税收资金可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类。 6、税收资金的来源形态主要有应征税金、多缴税金和暂收款三种。 7、税收会计凭证是记录税收业务发生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据以登记帐簿的书面证明文件。 8、税收会计账簿,是指以税收会计凭证为依据,按照税收会计科目,运用会计账户形式,全面、系统和连续地记录税收资金活动情况的簿籍。 9、税收会计账簿按其用途来划分,可分为总帐、明细

账、日记账、辅助帐四种类型。 10、税收会计报表是用特定的表式,以税收会计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指标,集中反映会计报告期内税收资金运动情况的书面报告。 11、按照反映税收业务内容的不同,税收会计原始凭证可分为应征凭证、减免凭证、入库凭证、征解凭证、提退凭证和其他凭证等六类。 12、税收资金运动依次要经历申报、征收、和入库三个阶段。 13、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基金)、(费用)及(滞纳金)、(罚款)等各项收入时使用的法定收款和退款凭证,称为税收票证。 14、税收票证必须按照(专票专用),(先领先用)顺序填开。 15、(多联式)票证要一次全份复写或打印,不能分联填写或打印。 16、属于退库凭证的税收票证有(税收收入退还书)和(小额税款退税凭证) 17、填票人员应按票证(号码大小)顺序逐本逐号填开,不得(跳本跳号)填开。 18、国库设总库、分库、中心支库、支库、乡(镇)金库五级。 二、单项选择: 1、自收现金税款税务人员,且当地未设有国库经收处,应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第八章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第八章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希望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建国以来预算体制的历史变迁,掌握分税制的内容、功效和存在的问题,掌握我国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原因、意义、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思路。 本章提要:预算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上下级政府“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关系。我国1980年以前实行计划型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转轨初期实行“分灶吃饭”的预算包干制,1994年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我国分税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1994年以1993为基期年,将中央净上划数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后税收返还额在1994年基数上实行逐年递增返还的方法。1994年以后按当年全国(或各地区)“两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分税制的突出特点:一是保护既得利益;二是地方从增量中所得急剧下降。 分税制功效:一是淡化政府对企业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的控制。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三是财政收入划分的办法规范化,强化了各预算主体的独立性,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中央财力扩大。四是税收返还形成了普遍补助格局,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尚不十分明晰。二是地方税建设相对滞后,财力层层集中,地方财政体制不统一,导致基层财政困难。三是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四是地方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不断膨胀。 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意义:一是体现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二是淡化企业和政府的依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市场封锁和市场保护;三是维护所得税制的公平与统一。 本章关键词:预算体制,分税制,所得税分享。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分税制。本章难点:税收返还的计算。 课堂设计: 1、在第一节开始学习时,注意:结合历史,谈谈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情况。 2、在第二节讲课开始之前,提问:根据所学的知识,请简单谈谈对我国分税制的认识? 3、在第三节讲解分税制的改革时,提问:根据所见所闻,请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改革措施? 4、在第四节讲解后,提问:思考我国所得税分享的改革思路。 5、在第五节讲解后,提问:思考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思路。 教学手段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 教学过程: 第一节我国预算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1980年以前高度集权的计划型财政体制 (一)统收统支体制的调整历程 1.1949~1952年的中央高度集权型的财政体制及其主要特征。 2.1953~1978年间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对几次财权变动的主要历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说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体制的主要做法。 (二)高度集中财政体制的作用

税收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doc

税收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纳税人 B.税率 C.课税对象 D.纳税义务 2.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课税对象 B.税收优惠 C.税率 D.计税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纳税人 D.纳税义务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收作用的是()。 A.实现国家职能 B.稳定经济 C.收入再分配 D.配置资源 5.税收部门规章是由()审议通过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个人所得税法》是由()制定颁布实施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大授权国务院 C.国务院 D.财政部 7.我国税法构成要素中,能够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8.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种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的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土地增值税 9.我国的营业税的有关规定,营业额达到或者超过一定标准的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该标准的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10.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11.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是()。 A.税基式减免 B.税率式减免 C.税额式减免 D.法定式减免 1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按税法规定,可以按扣除1600元后的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该1600元指的是()。 A.起征点 B.免征额 C.税率式减免 D.税额式减免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具有( )特征。 A.无偿性 B.收益性 C.强制性 D.固定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原则的有()。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无偿原则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 C )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2.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B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资源配置的职能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 保证社会安定 3.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 A )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积累性支出 C. 转移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4.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B )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5.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 ) A. 税率 B. 附加和加成 C. 起征点 D. 减免税 6.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 增值税 B. 公司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7.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是( A ) A. 生产环节 B. 流通环节 C. 交换环节 D. 消费环节 8.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了( B ) A. 比例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 B. 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9.我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 ) A. 1月1日—12月31日 B. 当年7月1日—次年6月30日 C. 当年4月1日—次年3月31日 D. 当年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10.汲水政策是汉森的财政政策理论,这种政策的载体是(B ) A. 公共税收 B. 公共投资 C. 国债 D. 补贴 11.下述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问题是( A ) A. 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 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 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 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国际税收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税收题目 一、术语解释 1.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财政降格 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二、填空 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课大致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模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单一环节销售税)。 4.根据商品在国际上的流通方式不同,可将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 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和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 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C )。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 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D )。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 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 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过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C )。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变条约》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14.国防的财政性质属于()。

财政学期末习题含答案修订稿

财政学期末习题含答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A、经济建设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C、司法检察支出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C、分散性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B、1994年3月1日C、1996年1月1日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A、税收B、债务收入C、国有企业收入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A、行政管理费支出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

重庆工商大学税收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填空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以上五万以下)的罚款. 2.纳税人所属跨地区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办理税务登记时(应自设立起30日之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注册税务登记)。 3.《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4.纳税人应当设置但未设置帐簿的,税务机关有权( 核定其应纳税额 )。 5.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追征期到5年)。 5.税务机关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 清单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 6.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7. 对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税务行政处罚,可以由( 税务所 )作出决定。 7.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税务机关应自收到之日起

(30 )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8.《税收征管法》规定对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在( 5 )年未被发现的,将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9.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处罚,罚款额在( 2000 )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10.采取税务强制执行措施前,必须报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11.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 账户账号 )。 12.适用税款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应当是(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难以查账征收,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的,经过主观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或者暂缓建账的小型纳税人)。 13.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 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 14.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 强制执行 )措施。 1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在(5万以上)。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 第1章导论 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2.(1)规范分析。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1.(1) 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https://www.360docs.net/doc/772326863.html,.

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

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 (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2)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传染者不因其将病传染他人而支付价格。 (3)国防科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企业若参与其中,费用高昂,却 有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4)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虽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无法克服道德风险问题。 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