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

人家》、《丽江故事》、《渡口》等优秀纪录片,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其实,几乎每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之前提到的《俺爹俺娘》不也是反映中国传统的文化吗

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也可以称为文献价值。历史价值算是纪录片社会价值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了,作为信息的载体,纪录片选择和记录社会与生活事实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人说,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②那么,纪录片的内容记录的就是今天的历史。它甚至可以还原历史,回到过去。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部分历史性题材纪录片的选材都很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起伏历程,还有近代中国战争的残酷情景;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警示后人,解读当下社会,从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些都是纪录片历史价值的体现。

经济价值

所谓经济价值,可以说是纪录片所带来的一种潜在的经济价值,或者是对其所影响事物的经济价值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其实是纪录片与生俱来的一种性质。现代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意义上的那种以说教和警示教育为主的角色扮演者,而是更加考虑当代经济体制的要

求,有了更多市场化的需求,投资纪录片就像做生意一样,利润是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所起的宣传效果,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地区或者一项产业的快速发展。《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和其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就是例证。

结语

上述几种价值并不是等量齐观的,更不是可以互相取代的。一般说来,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纪录片的基本价值,而经济价值是纪录片的延伸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经济价值的基础,经济价值是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物质表现形态。没有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纪录片是没有传播价值的,也不可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重大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纪录片一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纪录片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形成了类型丰富、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写实的多样性格局。但当前的很多纪录片所反映的现实与中心社会产生疏离,而对日常生活的再现只是局部地反映社会现实。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必然离不开对现实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嵩山丰碑》就是以人民的好局长任长霞为题材,用细节内容表现了她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展现她扶危济困的责

任感,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以表现新闻大事件为题材的纪录片《神舟五号》,则向我们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背后的故事。其中的艰辛与磨砺、百折不挠的奋斗毅力,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为神舟飞船每次升起时留下的坚定足迹,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气概和时代精神。

社会价值是一部纪录片拍摄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选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关于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选题,其主题思想具备了深刻的社会价值。而纪录片具有反映社会引导生活的功能,特别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创作者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站在时代前列,创作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来。

注释:

①刘洁:《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性探析》[J],《电影文学》,2013年第9期

②陆地:《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J],《视听界》,2006年第2期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②非表演体系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

解构企业_值得一看的纪录片_20090717

北美票房冠军纪录片《解构企业》(中文字幕) 7位执行长、3位副总裁、2位告密者、1位交易员、1位商业间谍,共同演出。麦克·摩尔、诺姆·乔姆斯基、米尔顿·傅利曼,现身说法。 《解构企业》(又名:《企业人格诊断书》) 145分钟/2003/加拿大 导演:马克·阿克巴、珍妮弗·阿巴特 获奖情况:2003年IDFA评委会特别大奖 简介:这部145分钟的纪录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分析了现在一些具规模的国际集团怎样不平等地利用地球资源、剥削第三世界的劳工、破坏当地的天然资源,并以金钱为首的宗旨下忘顾消费者的生命、以权利把恶行遮掩。 影评: 本片是制片兼导演马克·阿克巴及剪辑珍妮弗·阿巴特,根据Joel Bakan的著作《企业解构:追求利润和权力的病理学》拍摄完成。 回顾企业团体过去150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史,不管是在法律定位上或学术理论里,将企业团体视为法人的观点已逐步取得其强势的正当性,如同自然人一般可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且受到宪法的保障。导演运用讥讽的叙述手法,在影片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透过心理学家Robert Hare,试图以世界卫生组织及DSM IV(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来判断这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极可能是罹患了精神疾病,征状有不关心其它生物的感受、人际关系不持久、漠视他人安危、为自我利益而持续诈欺、无焦虑及罪恶感、反社会人格等等。然而,在这个全球化所向披靡的时代,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跨国企业竞相掠夺,撤底的冲击了整个环境、儿童、媒体,乃至基因,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风险。 这部145分钟的影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Noam Chomsky、《NO LOGO》与《Fences and Windows》的作者Naomi Klein、历史学者Howard Zinn,

个人社会责任报告书

个人社会责任报告书 各位院领导及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专业的***。 20xx年,我作为新生来到这座城市,开始我的大学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着多重的角色。我是一个家庭里的晚辈,是三个社团的部员,是班集体的一员,是宿舍里的一员。我对每一个角色都认真负责地对待,未曾有丝毫的懈怠与气馁。 20xx年,我将继续切实努力地扮演好我的每一个社会身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我的每一个角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我也不例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长辈、父母及亲朋好友都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对我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当我长大成人,我应该肩负起对家庭应有的责任。 首先,百善孝为先,父母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儿女在物质上对自己的关爱,更加需要是儿女真心的挂念与关心。我时常与他们联系,与父母聊聊彼此的生活近况,关心关心父母的身体。其次,我也在节省用钱,我的生活费其实实质上也是父母的血汗钱。 干事就是要干事情,加入社团就要负的起责任。 有的时候工作确实很辛苦,记得有几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收场工作都让我疲惫不堪,事情很多,可我觉得那

都是我分内的事情,总是要做完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干事第一工作要有积极性,第二要把工作当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负起自己作为社团的责任。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东西:文章写作,文字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安排、总结等。且做为干事,就是要做好部长分配下来的任务,并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作为班集体的一员,班级荣辱,我的责任。同时作为寝室长,我更应该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并形成积极性,与同学目标与行动保持一致,树立榜样。并且我时刻提醒自己应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而不是将自己放到班级的领导者位置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在班级的工作上要走在同学的前列,放低姿态为同学服务。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20xx年,我一定依旧承担起我的社会责任,不知满足,做的更好。在家庭中,承担起自己作为儿子应有的责任,孝敬父母,与父母交流,为家庭做贡献;在社团里,完成自己应做的任务,并且以高质量完成任务,同时团结社员,积极交流;在班集体中,我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创建优秀班集体。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最新-新闻专题片与纪录片真实性差异思索 精品

新闻专题片与纪录片真实性差异思索 新闻专题是某一新闻题材所作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充分报道《中国电视新闻论纲》对新闻专题作的界说。 比如央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的节目基本上属于新闻专题。 电视纪录片的定义争议比较大,也没有一个定论的概念,但可以对纪录片进行范围性的描述以探讨人和人性为根本目的,以文学表现的方式为创作手法的节目形态在电视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视剧,另一种则就是纪录片,而两者的区别是虚构和真实的分野。 比如《幼儿园》、《故宫》都属于纪录片。 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新闻类的电视节目,真实性是其前提也是其生命,电视纪录片是纪实片的一种,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也是纪录片的灵魂。 尽管真实性对两种节目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两者真实性的含义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价值倾向性的不同电视新闻专题片遵循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一般通过价值要素来评判,比如时效性、新鲜性、重要性和接近性等,时效性是新闻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 新鲜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个层面。 重要性是往往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相关,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兴趣和广泛关注。 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受关注程度的关系。 时效性、新鲜性、重要性和接近性强的新闻其价值就大,否则其价值就小或者根本没有价值。 比如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的《鲜火腿遭遇污染》,报道的了不法商贩在没有任何质量保障的情况下,私自加工不合格的火腿的问题。 这个专题在当时引起很大凡响而且获了一等奖就是因为其新闻价值大,首先这个新闻具有新鲜性是不用说的,主要是重要性是很强的,食品质量问题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很容易形成重大事件,还有接近性也是很强的,报道的内容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事,和老百姓的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关的。 而纪录片则不同,纪录片可以不要时效性,有的纪录片拍摄十多年后才播出,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纪录片社会意义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演进中,人们一直努力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进入20世纪,影像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话语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记录方式,纪录片进入影视文化已经成为20世纪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用包含了语言和图像在内的影像的方式解读文本、表达观念,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阅读习惯已经由文字时代向读图时代转变。此时,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理解纪录片何以能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我们将如何对待这种社会文化?纪录片影像的发展将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对于纪录片社会文化的思考必然要涉及到器物、制度与观念这三个文化研究无法逃避的层面。纵观纪录片发展脉络,如果要对号入座的话,胶片、磁带、DV影像所代表的技术,政治化、人文化、平民化和社会化影像所代表的制度,国家阶级、民族集体、百姓个人、市场社会责任影像代表的意识形态,这三点恰好就对应了纪录片影像社会文化的三个层次。那么,本论文将以上述三个层次为纬度,从纪录片影像个人、社会、人类学以及文化四个方面的意义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期望对纪录片影像在社会文化层面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与认知。 一、纪录片的个体意义 在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随着话语权的转移为主要特征,纪录片的个体意义得到普遍关注,

此时纪录片的话语权由国家绝对统一、群体化的话语权转移到个人化的话语方式。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来看,数码摄像机DV技术的发展在这场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这种转变使纪录片中的个体成为主角,纪录片的创作者从群体模式中分离出来,题材由宏大变得具体真实,一个小人物、一个普通的家庭成为影片的主题,居高临下的审视变得平等真实,这呈现出的就是一种个人化的话语方式。 在这场变革之中,吴文光曾经发表过关于DV影像的主张:“DV 这种方式,我想它是最代表个人写作或者叫民间立场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可以拿起来自己拍,它会变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现实——怎样把影像从体制,从一群人或者一个团体的手里边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真正个人的东西。”他一语道破了DV纪录片对个体的意义。DV提供了进入私人空间的视觉真实,就像优秀的纪录片《姐妹》、《老头》、《我不要你管》等,它把私人空间放置于公共的空间中被视觉直接审视,从而使“个体”得到的直接关注成为可能。真正的个人不是公共领域中的个人,而是私人领域中的个人,只有在这个领域中,个人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性质,也只有在这个视角下才能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作为影像文化里的一次革命,DV纪录片显著的意义表现为打破了“业内人士”和媒体机构的设备优势,赋予了更多普通人以真正意义上影像创作的权利,第一次使民间的声音透过影像的方式进入了正史的范畴,客观上使民间影像得以相对自由的创作、发展。

《个人社会责任报告》

《个人社会责任报告》 xx年,对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度。这一年,我踏上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经历了一个结束,遇见了一个开始。这一年,我告别了旧的生活,踏上了新的路程。这一年,我迎来了18岁,以后的生活都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样的,xx年,也是一个值得反思和审视的年度。这一年,我虽获得了许多,但是,这一年,有很多事情,我没能把它们完成,留下了许多的遗憾。有人说,这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而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不愿意将就,我想展现出我最美好的一面,以不负这最美的年华。所以,我想从多个方面来审视我的xx,以史为镜,借鉴教训,助我更好前行。 我想,xx年,大部分的时间,我是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度过的。上半年,我是一名高中生;下半年,我是一名大学生。期间,毫无疑问,是高考。扪心自问,在学习上,我不认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在高中生活的前两年,我自认自己都没有好好地上心学习过,而在冲刺高考的这段时间里,我想,我算是认真学学习了一回,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所懈怠,纵观高考全局,有遗憾,但我自认无悔。在xx年的上半年,也就是高考前最后的几个月,那段作为高中生的最后几个月,应该是我这xx年来最为努力的一段时光,也是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而在作为大学生的下半年,可以说,我差点就在人生的另一个起跑线上原地踏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所有该学的没学好,感觉自己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一下子全部爆发了出来。诸如暴饮暴食,办事拖沓,不好好学习……而期末考试的有惊无险,是给我的

一次警告。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这是对我自己负责。 而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伙伴,舍友,朋友,社团里的一份子,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我只知道,我很珍惜,因为相遇即是缘分,不管未来如何,现在我都会好好把握。可能我会有做的不好的时候,但是没有两个人是天生就合得来的。我想,我的最大感悟,就是本身要开朗,性格要积极向上,这样相处也会容易得多。其次,要有自己的立场,合群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见风使舵。为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实诚。这就是我得到的感悟,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在xx年,我想我也更成熟了一点,和家人,和亲戚相处,也更温柔。现在再看看父母,就会有一种以前从没感觉过的心疼萦绕心头。诚如歌中所唱:“时间都去哪儿了”。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老去,作为晚辈的我们心里也难过。上了大学之后,也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想家。当然,我还是会和家人有争吵,但是这种情况已经比过去少多了,而我也相信,在未来,我也能做的更好。毕竟自己也成年了,也该为家人考虑了。 在xx年,最难过莫过于减肥失败了,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搞好,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毅力和恒心不够。其实很多时候道理大家都懂,最主要的莫过于坚持二字,谁能坚持下来,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除了减肥,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我认为,xx年,给我的最深的教诲,莫过于坚持二字。这,也就是我xx的年签。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知乎】史上最全金融、经济类纪录片

【知乎】史上最全金融、经济类纪录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774369025.html,TV:公司的力量 2. CCTV:华尔街 3. CCTV:货币 4. CCTV:金砖之国 5. CCTV:跨国并购 6. CCTV:国企备忘录 7. CCTV:国货的前世今生 8. CCTV:帝国商行 9. CCTV:华尔街风云10. CCTV:中国经济大讲堂11. CCTV:金钱崛起12. CCTV:中国商人13. 凤凰卫视:钱沿阵地:人民币汇制改革启示录14.SMG: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 1990-201015. SMG:黄金时代16. SMG:人民币17. BBC:史蒂夫·乔布斯:亿万富翁嬉皮士18. BBC:BBC.奢侈品的历史:负罪的愉悦19. BBC:BBC之贪婪之梦-BBC之金钱崛起20. NHK:山寨产品远征非洲21. NHK:意大利品牌中国人造22. NHK:NHKスペシャル「追跡!世界キティ旋風のナゾ」23. NHK:投机思路的较量24. USA:大而不倒25. USA:监守自盗26. ABC:金钱一代:中国富二代的生活27. 浮华一梦之鸿运当头:揭秘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浮华一梦之鸿运当头28. CCTV:《赖昌星的逃亡生涯》29. CCTV:《骆家辉:中国脸,美国心》30. CCTV:《商界巨子李泽楷》31. CCTV:《直击华尔街风暴》32. CCTV:《房子》33. CCTV:《蓝海精英》34. CCTV:《商标的力量》35. CCTV:《广告的力量》36. CCTV:《中国股市记忆》37. CCTV:《可口可乐成长记》38. CCTV:《“淘宝”的村庄》39. CCTV:《中国铝工

业十年历程》40. CCTV:《大转型》41. CCTV:《皇粮国税》42. CCTV:《贸易战争》43. CCTV:《轻松理财卓而有信》44. CCTV:《大市?中国》45. CCTV:《资本的故事》第二季46. CCTV:《伟大的历程》第一集历史转折47. CCTV:《大国重器》48. CCTV:《风帆起珠江》49. CCTV::《商战之电商风云》50. 片名; "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51.片名:“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Commanding Heights: The Battle for the World Economy52.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资 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53. Trillion Dollar Bet 兆亿赌注,诺奖得主出演,期权的故事54. Princes of the Yen 日元王子。这个比较新(2014),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央行在经济政治中的作用。55. 《食品公司》(Food Inn.)讲述美国食品产业链的垄断和食品消费的安全问题。56. 《黑金》(Black Gold)讲咖啡的产业链背后的社会分配不均57.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Le monde selon Monsanto),金融题材的海豚湾,讲孟山都如何丧心病狂地为人类制造安全危机和环境污染 中国财经类纪录片分类(根据纪录片财经知识整合角度的不同)全面综合性1、国际视角大国崛起(10) 介绍地理大发现后葡、西、荷兰、英、法、德、日、俄、美等国先后崛起的过程,启迪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成为理想中的世界大国。金砖之国(9)展示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艰难的振兴之路以及改革难题,探索广大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共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龙源期刊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作者:张妍虹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企业高度重视责任实践、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锐不可当的趋势。作为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愈十年来发展迅猛,逐步关注环境扩展至更为深远的社会议题。以兴业银行为案例,具体探究其报告特点,见微知著地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兴业银行的案例,相应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兴业银行对策建议近年来,哈药污染门、上海“毒校服”、中东部空气污染等事件频频发生,我国企业一味追求微观利益而忽略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与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之间的矛

盾变得日益突出。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涵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属于企业非财务报告的一种,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主要用来向各利益相关者公开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在《G4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帮助机构设定目标、衡量绩效、管理变革,将长期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一个过程。”一言以蔽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沟通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主要方式和平台,反映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以兴业银行为例1.兴业银行简介。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兴业银行目前已经连续八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说,它是国内银行业中较早致力于绿色发展的银行。2009年,兴业银行发布了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国内银行业的首份可持续发展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NEWSWORLD 《新闻世界》 声屏世界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于纪录片林林总总的定义纷争与对其本质“真实性” 的一致认同中得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于其“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由此提出其纪实与“真实再现”的两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纪录片 自从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 -herty)凭借《北方的纳努克》奠定了纪录 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在客观反映生活、记录重大事件、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貌等多方面都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关于“纪录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争论恐怕也是影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事情,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谁给“纪录片”这三个字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他在1926年1月一篇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首先使用了documentary 一词。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而美国电影学者布鲁斯·F ·卡温则认为纪录片是对所呈现的事实材料强调其所特殊面向或提出特殊观点的电影;它的符号具有事实的指涉,而不是幻想的结构;因此镜头的拍摄作为证据或史实,证明某个时间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① 除 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纪 录片下过多种定义。 在中国,有关纪录片的概念更加宽泛。在权威的《电影艺术辞典》中,甚至没有单独的“纪录片”条目,而是将其统统划归到“新闻纪录片”这个更大的概 念当中;而辞典中对新闻纪录片的解释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统称。其特点是如实记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 ② 学者朱景和 在其《纪录片创作》一文中认为“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记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纪实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由上可见,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尽管林林总总,但正如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所说:“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中外学者对于纪录片“真实性”本质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其创作理念从根本上似可理解为“真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④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纪录片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不可能拟虚现实,是不可能造假的。传媒大学教授任远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给予了具体的诠释,他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退了。纪录守望者段锦川说,做纪录片的人都有共同的初衷,就是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真实世界的做法,也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冲动。这些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诠释,反映出人们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想说真话想去寻找真实的事情。 实际上,纪录片纪实手法的运用使纪录片的“真实”更深层的含义变成为“事实所体现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吕新雨认为,正是“价值”二字,使纪录片脱离了同样具有纪实特性的新闻片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实虽不等同于真实,但纪实必以真实为基点;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 段,而真正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使其内容易于被人们接受,喜闻乐见,则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志。 同样,“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⑤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现实、摄影镜头和受众。那么,这种基于对“真实性”的理想追求的纪录片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逼近真实的呢? 三、纪录片如何做到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怎样艺术地构建一部纪录片,创作者们都会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同时作为一种以纪实为基础的艺术,纪录片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这就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若要完美艺术地体现真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真实效果。 一般来说,客观真实的事件的存在是粗糙的,如何将这样客观存在的事件转化为艺术品,那就需要叙述主体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触摸对象,用心去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客观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过程,实现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与人生理念,从而使纪录片具有思想的品格,使纪录片风格多样。反之,如果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求真而真,是客观素材的堆积,那么其对于受众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可言,也没有给人以美的感受、以思想的启迪可言,更何谈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我们怎样在“拟客观”的真实中获得“彼岸存在”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常启云肖邓华 61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 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风格上分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二)人物片 人物片往往将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的对象,以表现一个主题,一种立意。在人物片中,解说与画面多呈互补状态——解说词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物的经历、背景、事件过程等,画面则对人物形象、人物活动、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给予形象化、直观性的展示。 人物片的解说词一般是叙述型,表达极为自然、流畅、语言亲切、自然,较平缓。人物片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多样。人物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也有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时而是叙述者,时而是人物自己的对话;也有的是对话形式;还有男女对播的。 解说者既是叙述者,又是节目中人物的代言人,因此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进入人物的视野来说话,另一方解说还要将叙述者的内心,化为主人公的心态,以他的口吻述说,表现他的内心感情,使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的今天,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完善自己,这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无味的叙事和亟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这就需要对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专题策划首先要精心选材。专题片可涉足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会议专题,历史题材,民生报道等等。而选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内涵价值,选材要让受众感觉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了受众一个心理切口,使其能动地介入到片中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互动,然后带着思索离开。 其次,策划还要从制片观念上进行调整。真实性是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制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色彩的说教,而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 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搞专题片的初衷不是把一个现成的或编导主观的结论强加给观众,而是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能动介入,尽管每个人领略和思考的东西不同,但结论是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华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于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端到端的客户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丰 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36家。 公司管理团队致辞 一百多年前,电话的出现,让天各一方的人们有机会告别“鸿雁传书”的传统方式,以便捷的语音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今天,电信网络已成为改善人们沟通、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率的关键驱动力量之一;不久的未来,在一个网络化世界里,人人可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从而帮助每一 个人发挥无限潜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沟通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人们沟通需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电信行业的使命所在。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作为愿景,运用通信领域专业经验,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平等、自由地接入到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绿色环保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我们成立了专职的节能减排工作团队,确保节能减排贯彻到产品与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交付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中。一方面,通过开发更多的创新电信业务,我们帮助人们削减不必要的差旅、物流,减少社会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持续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可持续能源方案的应用,协助运营商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以实际行动积极为所在国家和社区做出贡献。无论是汶川地震,华南冰灾,还是阿尔及利亚洪灾,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帮助当地运营商恢复通信,帮助灾区人民抗击自然灾害。我们还在非洲、亚洲等地区捐助教育网、资助当地大学教育,促进当地通信技术水平提升与经济发展。 作为联合国“全球盟约”成员,我们将“全球盟约”倡导的企业公民权利与义务融入公司文化与商业活动之中。经过全体员工讨论,大家一致认同“至诚守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还发布了《华为员工商业行为准则》,要求所有员工在处理华为业务活动与业务关系时诚实守信、恪尽职守;我们设置了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进一步完善了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我们通过建立供应商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引导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与我们一同履行企业责任。 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自华为成立以来,我们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2008年公司保持了持续增长,合同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经营运作状况良好。截至2008年12月底,我们 累计向国家纳税525亿人民币。 2008年,我们在全球开展了系列企业社会责任主题活动。本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活动,以及我们在消除数字鸿沟、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了解并对我们所作的努力提出意见。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