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矿及钼精矿的性质和指标

钼矿及钼精矿的性质和指标
钼矿及钼精矿的性质和指标

煤焦油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煤焦油? 煤焦化(又叫煤干馏)过程中得到的黑褐色黏稠产物,按焦化温度不同所得焦油可分为高温焦油、中温焦油和低温焦油。 二、煤焦油怎么形成的? 1、高温煤焦油的形成 高温煤焦油是在煤焦化的过程中得到的。煤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焦油、煤气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 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气和化学产品、煤焦油3类。(如下图)(1)焦炭。煤焦化最重要的产品,焦炭的主要用途是炼铁,少量用作化工原料制造电石、电极等。 (2)煤气和化学产品。经过净化的煤气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从炼焦炉出来的气体,温度至少在700℃以上,其中除了含有可燃气体CO,H2,CH4之外,还有乙烯(C2H4),苯(C6H6),氨(NH3)等。在上述气体冷却的过程中氨气溶于水而成氨水,进而可加工成化肥;苯等芳烃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冷凝为煤焦油;乙烯等沸点高的气体,根据煤气的不同用途酌情处理。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 (3)煤焦油。煤焦油是黑色粘稠性的油状液体,其中含有苯、酚、萘、蒽、菲等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是医药、农药、炸药、染料等行业的原料,经适当处理可以一一加以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此外还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吡啶和喹啉,以及马达油和建筑、铺路用的沥青等。

2、低温煤焦油的形成 低温煤焦油即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 三、从煤焦油中提取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 煤焦油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即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 (1)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 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如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2)低温煤焦油。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四、煤焦油的用途: 1、高温煤焦油的用途: 高温煤焦油是煤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 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煤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目前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及医药等用。 (2)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煤焦油性能检测-成分分析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煤焦油性能检测-成分分析 煤焦油又称煤膏,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即“烟煤干馏后提取的黑色液体”比重大于水,以往多配制成1-5%的粗制品,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又轻易污染衣物,还有一定的局部刺激反应等。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3。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 理化性质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黑褐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可燃。其闪点为96~105℃,自燃点为580~630℃.煤焦油的组成十分复杂,据估计总的化合物总类约有一万种,已知化合物在煤焦油中总计占55%,最重要的成分为萘,平均含量为10%,尚为查明的化合物是含于沥青中的高分子碳氢氰化合物及杂环物在煤焦油中总计占45%。 用途 煤焦油可分馏出各种芳香烃、烷烃、酚类等,也可制取油毡、燃料和炭黑煤焦油层大量用于船舶、重防腐涂料中,用于制造环氧煤焦油涂料,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以及较低的价格,但对于环境有极大污染,已经逐渐被淘汰。作为炼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产回收产品,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芳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多种化工原料,产品数量众多、用途广泛。煤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及医药等用。 (2)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3)蒽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4)菲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5)咔唑是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6)沥青是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 (7)其它焦油精制先进厂家已从焦油中提取230多种产品,并集中加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煤焦油分类 1.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

煤焦油的理化性质及简介-(1)复习课程

煤焦油的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1:煤焦油英文名称: coal tar 中文名称2:煤膏 CAS No.: 65996-93-2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相对密度(水=1): 1.18~1.23 闪点(℃): <2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可分馏出各种芳香烃、烷烃、酚类等,也可制取油毡、燃料和炭黑。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制备:由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干馏制得. 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见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 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性状、情况简介。 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3 。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产品的加工工艺情况 焦油的各组分性质有差别,但性质相近组分较多,需要先采用蒸馏方法切取各种馏分,使酚、萘、蒽等欲提取的单组分产品浓缩集中到相应馏分中去,再进一步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离。170℃前的馏分为轻油;170~210℃的馏分主要为酚油;210~230℃的馏分主要为萘油;230~300℃的馏分主要为洗油;280~360℃的馏分主要为一蒽油;280~360℃的馏分为一蒽油;二蒽油馏分初馏点为310℃,馏出50%时为400℃。 用途: 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目前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及医药等用。 (2)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3)蒽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4)菲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5)咔唑是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6)沥青是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 其它: 目前焦油精制先进厂家已从焦油中提取230多种产品,并集中加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第八章 煤焦油的初步蒸馏

第八章煤焦油的初步蒸馏 第一节煤焦油的组成、性质及主要产品的用途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得到的黑褐色、黏稠性的油状液体。根据干馏温度和过程方法的不同,煤焦油可分为低温煤焦油(干馏温度在450~600℃)、中温煤焦油(干馏温度在700~900℃)、高温煤焦油(干馏温度在1000℃左右)。低温煤焦油的特征是颜色稍褐,密度小,其中主要成分是高级酚、软蜡、短链的脂肪族饱和烃和烯烃。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是低温煤焦油在高温下经二次裂解的产物。本章主要讨论高温煤焦油,以下简称煤焦油。 一、煤焦油的组成和性质 煤焦油的组成和物理性质波动范围大,这主要取决于炼焦煤组成和炼焦操作的工艺条件。所以,对于不同的焦化厂来说,各自生产的煤焦油质量和组成是有差别的。 1.煤焦油的组成 组成煤焦油的主要元素中,碳占90%左右,氢占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氧、硫、氮及微量的金属元素等。 高温煤焦油主要是芳香烃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估计其组分总数有上万种,目前已查明的约500种,其中某些化合物含量甚微,含量在1%左右的组分只有10多种。表8—1列出了煤焦油中主要组分的含量及性质。 表8-1 高温煤焦油的组成

表8—1所列化合物中碳氢化合物均呈中性。含氧化合物中,主要为酸性的酚类及少量的中性化合物(如氧芴、古马隆等)。含氮化合物中,含氮杂环的氮原子上有氢原子相连时呈中性(如咔唑、吲哚等);而当无氢原子相连时呈碱性(如吡啶、喹啉)。含硫化合物皆呈中性。煤焦油中不饱和化合物含量虽少,但在受热和某些介质作用下易聚合成煤焦油渣,给化学产品回收及精制过程带来许多麻烦,而被看作是有害成分。煤焦油质量标准见表2—1。 2.煤焦油的性质 煤焦油的闪点为96~105℃,自燃点为580~630~C ,燃烧热为35700~39000kJ/kg 。 煤焦油的蒸发潜热入可用下式计算: λ=494.1-0.67t (8—1)式中 t —煤焦油的温度,℃。 煤焦油馏分相对分子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K M B T (8—2) 式中 M —煤焦油馏分相对分子质量; T K —蒸馏馏分馏出50%时的温度,K ; B —系数,对于洗油、酚油馏分为3.74,对于其余馏分为3.80。 煤焦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按各馏分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加和计算确定,煤焦油、煤焦油馏分和煤焦油组分的理化性质参数也可查阅有关图表。 二、煤焦油中各种馏分的产率 煤焦油的产率主要受炼焦煤的性质、炼焦操作制度的影响。若原料煤的挥发分增加,煤焦油产率也随之增加;若采用高气煤配比,可使煤焦油产率达4%~ 4.2%;当炼焦温度升高时,煤焦油产率下降,而密度、游离碳增加,酚类产品减少,萘和蒽类芳香族产品增加。

煤焦油粗苯知识

根据焦化温度来区分,包括低温煤焦油、中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高温煤焦油四大类。 (1)低温煤焦油:在450——650℃之间,由煤经过低温干馏而得,是人造石油来源之一,其密度在0.95——1.0之间。 (2)中低温煤焦油:是煤气发生炉在600——800℃之间产生的焦油,是制取煤气的副产物,它是一种混合产品,既有低温煤焦油,又有中温煤焦油,是通常所说的既有重油又有轻油。 (3)中温煤焦油:是煤气发生炉在900——1000℃之间产生的焦油,通常也是燃烧煤炭产生的,是制取半焦或者蒸汽的副产物,其密度在1.05左右。 (4)高温煤焦油:是煤焦化在高温1000℃分解下的产物,组分含量复杂,目前市场上深加工较多的是高温煤焦油,主要是提炼各种化合物,其密度在 1.15——1.2之间。 煤焦油又称煤膏,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即“烟煤干馏后提取的黑色液体”比重大于水,以往多配制成1-5%的粗制品,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又轻易污染衣物,还有一定的局部刺激反应等。所以现在很少单独使用煤焦油粗制品治疗牛皮癣,一般认为涂煤焦油与紫外线合用时煤焦油粗协同作用,是治疗银屑病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中波紫外线加1-2%煤焦油采用松膏以及uvb治疗牛皮癣比较有效。 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3。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 煤焦油 -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相对密度(水=1): 1.02~1.23 开口闪点(℃): 200℃左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成分:低温(450℃~650℃)干馏焦油、低温和中温(600℃~800℃)发生炉焦油、中温(900℃~1000℃)立式煤焦油、高温(1000℃)炼焦焦油。 煤焦油 - 分类 高温煤焦油 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 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煤焦油产品现行质量标准

煤焦油产品现行质量标准 中文名称:煤焦油 英文名称: coal tar 中文名称2:煤膏 CAS No.: 65996-93-2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相对密度(水=1): 1.18~1.23 闪点(℃): <2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可分馏出各种芳香烃、烷烃、酚类等,也可制取油毡、燃料和炭黑。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制备:由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干馏制得. 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见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 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 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 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煤焦油产率和性质的影响性研究

煤焦油产率和性质的影响性研究 摘要:煤热解及热解产物深加工是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战略意义。通过对低温煤焦油性质的分析, 从煤热解机理出发,论述了提高煤焦油产量的5 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煤焦油收率的几种工艺条件。 关键字: 煤热解;焦油;产率 1. 前言 中国褐煤和年轻烟煤储量占中国煤炭总储量的50 %左右, 且大多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北部以及东北、云贵等地, 合理高效地利用该类煤炭资源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低温焦油是煤炭低温热解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产率一般为6 % 一25 % , 其中已经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达数百种, 是很多化工基本原料如BTX (苯、甲苯、二甲苯)、PCX (苯酚、甲酚、二甲酚) 以及一些同系物的主要来源和唯一来源, 因此高附加值的低温煤焦油产品是目前煤炭低温热解的重要目标产物。 煤的低温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500~600℃,受热分解为半焦(即兰炭)、煤焦油、煤气和热解水的过程。与高温干馏相比,煤低温干馏时焦油产率较高而煤气产率较低。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产率与煤的挥发份成正比,挥发份越高,焦油产率就越高。 2.煤热解背景 煤低温干馏始于19 世纪,当时主要用于制取灯油和蜡。20世纪70 年代开始,为了由褐煤或其它低阶煤制取较高产率的液体产品或低分子量的芳香烃化合物,开始对褐煤热解工艺的研究开发重新给予关注。这一时期开发的工艺主要是煤在流态化状态下加热,热解反应速度很快,或采用专门的气氛( 如氢气) ,使煤的热解产物在产率和品质上更趋近于目标产品。 在我国,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曾发展了各种类型的热解工艺,主要目标是获得当时非常短缺的石油替代品——人造石油。较为典型的工艺有鲁奇二段式干馏炉、三段式干馏炉、间歇干馏等。近年来,为制取民用煤气、碳质还原剂、发热值较高的固体半焦等,国内人士高度关注低变质煤热解工艺研究和工程开发,有的工艺已进入工业示范阶段。 3.煤热解机理 一般认为煤的热解过程是一个自由基过程。煤的热解反应始于键的断裂,因此热解反应需要的最小能量必须大于C - C 键能,热解反应首先从这些桥键裂解成自由基碎片开始。煤在300 ℃热解时有自由基形成,随温度升高自由基浓度大大增加。煤热解中自由基机理与低级烃热解机理类似,均按照自由式机理进行。Penninger对类似煤结构的四氢萘、四氢菲、二氢菲和蒽的裂解和加氢裂解研究表明,经过自由基途径裂解的速度比键裂解开环的速度快得多,因此缩聚芳烃的裂解过程是: (1) 氢( 自由基) 进攻最外层芳环; (2) 环烃键连续打开;(3) 侧链裂解。Suuberg指出: 煤热解自由基过程从弱键断裂引发。煤的热解大体上

煤焦油知识

煤焦油知识 煤焦油的定义 煤焦油(coal tar),又称煤膏,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得到的液体产品,根据干馏温度和方法的不同,所得焦油可分为高温焦油、中温焦油和低温焦油。 无论哪种焦油,均为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状液体。以高温炼焦焦油为例: 焦油闪点为96-105 ℃,自燃点为580 - 630 ℃,燃烧值为35700-39000KJ/Kg。 焦油在20℃的密度介于1.10-1.25g/cm3,其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煤焦油的来源 煤焦油是煤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 煤焦油的成分 煤焦油组成极为复杂,煤焦油中估计含有上万种有机物质,绝大多数部分为带侧链的多环、稠环化合物和含氧、硫、氮的杂环化合物,并含有少量的脂肪烃、环烷烃和不饱和烃,这些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中心性的烃类、酸性的酚类和碱性的吡啶、喹啉类化合物。目前,已鉴定出近500种化合物,其含量共占焦油质量55%左右。 常见的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 料。油漆及医药等用。 2.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 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3.蒽——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4.菲——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

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5.咔唑——是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6.沥青——是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 物。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 极等。 煤焦油的用途——深加工 深加工——煤焦油中的很多化合物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也有一部分多环芳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不能生产和替代的。煤焦油主要用来加工生产轻油、酚油、萘油及改质沥青等,再经深加工后制取苯、酚、萘、蒽等多种化工原料,产品数量众多、用途十分广泛。 煤焦油的提炼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其产物主要分为: ?轻油馏分(170℃以前) 轻油馏分是煤焦油蒸馏时切取的馏程为170℃以前的馏出物。其产率为无水焦油的0.4%-0.8%。主要组分为苯及同系物,并含有少量的古马隆和茚等不饱和化合物及微量的萘。轻油馏分一般并入洗苯后的洗油,或并入粗苯中加工制取苯类产品。 其质量控制指标如下: 密度(20℃)/(gcm-3) 0.88-0.9 初馏点/℃ >95 酚含量/% <5 180℃前馏出量/% >90 ?酚油馏分(170℃-210℃)

煤焦油加工概念汇总

溴指数:100克样品所消耗的溴的毫克数则称为溴指数。溴指数越高,则说明样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高。在油品生产中,这个数值作为衡量油品安定性的重要指标。而在一些化工生产中(例如长链烷基化反应),它也可以被用来粗略估计产品的转化率。 缓蚀剂: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它的用量很小%~1%),但效果显著。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拔头油:指直馏汽油[见原油蒸馏]在蒸馏[或称拔头]时所得到的沸点低于60`C 的轻质馏分。 原油蒸馏:通常包括三个工序:①原油预处理:即脱除原油中的水和盐。 ②常压蒸馏:在接近常压下蒸馏出汽油、煤油(或喷气燃料)、柴油等的直馏馏分,塔底残余为常压渣油(即重油)。 焦炉煤气(荒煤气):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英文名为Coke Oven Gas(COG),由于可燃成分多,属于高热值煤气,粗煤气或荒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3%)、氧气%~%))、氮气(3%~7%)。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为可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

煤焦油

三、煤焦油 1、理化性质 煤焦油、铁危编号31292B,一级易燃液体。黑色粘稠液体,有特殊臭味,比重小于1,闪点15.6℃-25℃,能刺激皮肤,有毒,易燃 2、危险特性 其挥发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并具有腐蚀性。 3、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为致癌物。皮肤光感过敏,暴露部位迅速红肿及疼痛,甚至发生大疱,部分患者会有头痛、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含有的苯会抑制人体造血功能,能致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减少而造成多种疫病,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 4、灭火方法 迅速切断起源,喷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爆炸,急剧助长火势。泡沫、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 5、急救措施 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给予氧气,松解患者衣服;皮肤沾染时,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时,误服着即用手指深入喉咙呕吐,然后充分漱口,就医。 6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污染物大量外溢。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小量泄漏:使用沙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处理。 大量泄漏:需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使用泡沫覆盖,降低焦油蒸汽的危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的收集器内,运至煤场

煤焦油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相对密度(水=1):1.02~1.23 开口闪点(℃):《23℃左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分为: 低温(450℃~650℃)干馏焦油 低温和中温(600℃~800℃)发生炉焦油 中温(900℃~1000℃)立式煤焦油 高温(1000℃)炼焦焦油[2]

主要用途编辑 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及医药用等。 (2)酚: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炸药等。 (3)蒽: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4)菲: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5)咔唑: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6)沥青: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 制备与加工编辑 由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干馏制得。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见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 高温煤焦油为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

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400余种。工业上煤焦油的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这些化合物是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的重要原料。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 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不同于高温煤焦油其相对密度通常是小于1.0的,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 低温干馏焦油是人造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高压加氢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煤焦油加工的主要过程是蒸馏,就是利用煤焦油中的各种化合物沸点的不同,把煤焦油切割成几个不同沸点的馏分。煤焦油沥青是煤焦油蒸馏后的残渣,其产率是煤焦油的55%左右。根据软化点的不同,工业上生产三种规格的沥青:软沥青,软化点为65~75℃;中温沥青,软化点75~90℃;硬沥青,软化点高于90℃。在这三种沥青中,中温沥青用途最广,工业生产的数量也较多。就现在技术而言,煤焦油沥青的主要用作生产活性炭的粘结剂、型煤的粘结剂、炼制沥青焦、炭黑及铺路材料等。

煤焦油培训资料.

煤焦油培训资料 一、原料产品的理化性质和用途,以及我厂现行的标准。 原料 1、高温煤焦油 ⑴、高温煤焦油的性质:煤焦油是炼焦过程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在常温常压下其产品呈黑色粘稠液状,密度通常在 1.15-1.22g./cm3之间,闪点100℃具有特殊臭味。成分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含量大的成分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 ⑵、用途: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 ⑶、我厂采用的标准:

产品 2、轻油 ⑴、轻油的性质: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恶臭。密度(20℃) 0.88-0.90g/cm 3 主要成分:苯族烃,酚含量小于5%及少量古马隆、 茚等不饱和物。 ⑵、用途:用于染料油和化学药剂、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 ⑶、我厂采用的标准: 参照上焦协议标准 3、萘酚油 ⑴、性质:萘酚油是从酚油馏分中提取的和褐色液体. 含萘、 茚、吡啶、酚类,密度(20℃)(g/cm 3)0.98—1.01g/cm 3 ⑵ 、用途: 用于生产古马隆、苯甲酸等化工原料、制药、染料 油。 ⑶、我厂采用的标准:参照上焦Q/GHBC-19-1998

4、粗酚 ⑴、性质:羟基(-OH)跟苯环(C6H5-)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酚类。其中苯酚(C6H5OH)是组成最简单的酚,俗称石炭酸。 ⑵、用途:主要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农药、工程塑料、染料中间体。 ⑶、我厂采用的标准:参照YB/T5079-93 5、工业萘 ⑴、性质:白色或微黄晶体,有强烈的气味,溶于醚、甲醇,无水乙醇氯仿等,常温下能升华,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属易燃固体,分子式C10H8 ,分子量128,密度ρ20 (固态)1.145g/cm3,沸点218℃,熔点80.2℃,闪点80℃,爆炸极限0.9-5.19%,自然点690℃,折射率1.58218。

煤焦油

煤焦油 1.该名词的定义、又称 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在常温常压下其产品呈黑色粘稠液状,密度通常在0.95-1.10g./cm3之间,闪点100℃具有特殊臭味,煤焦油又称焦油。 2.该名词的性状、情况简介。 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为1.160~1.220g/cm3 。主要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烷基芳烃含量较少,高沸点组分较多,热稳定性好。其组分萘含量较多,其余相对含量较少,主要有1-甲基萘、2-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 3.该产品的加工工艺情况 焦油的各组分性质有差别,但性质相近组分较多,需要先采用蒸馏方法切取各种馏分,使酚、萘、蒽等欲提取的单组分产品浓缩集中到相应馏分中去,再进一步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离。 170℃前的馏分为轻油;170~210℃的馏分主要为酚油;210~230℃的馏分主要为萘油;230~300℃的馏分主要为洗油;280~360℃的馏分主要为一蒽油;280~360℃的馏分为一蒽油;二蒽油馏分初馏点为310℃,馏出50%时为400℃ 4.用途 煤焦油是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目前提取的主要产品有: (1)萘用来制取邻苯二甲酸酐,供生产树脂、工程塑料、染料。油漆及医药等用。 (2)酚及其同系物生产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农药、医药、燃料中间体、**等。 (3)蒽制蒽醌燃料、合成揉剂及油漆。 (4)菲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仅次于萘,有不少用途,由于产量大,还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5)咔唑是染料、塑料、农药的重要原料。 (6)沥青是焦油蒸馏残液,为多种多环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用于制屋顶涂料、防潮层和筑路、生产沥青焦和电炉电极等。 5.其它 目前焦油精制先进厂家已从焦油中提取230多种产品,并集中加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1)石脑油naphtha=轻油。 石脑油又名轻汽油,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系石油馏分之一。本产品馏分轻,烷烃、环烷烃含量高,安定性能好,重金属含量低,硫含量低,毒性较小。可以作为石化原料。石脑油又称为「轻油」,过去多指[wiki]沸点[/wiki]高于汽油而低于煤油之馏份;但沸点较此为低或较此为高者,也常称为石脑油。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词源于波斯语,指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石脑油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

重油与煤焦油的区别

180#重油(燃料油)与煤焦油的区别 1概述:180#重油(燃料油)是指在50℃时的运动粘度小于180的燃料油(在新加坡普氏市场限定含硫在3.5%以内),主要由C、H、O元素组成,由原油加工(炼制)而成,这种油的特点是粘度大,热值高,含有大量的非烃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钒、钠、硅、铝和水分、灰份。主要质量要求有密度、粘度、闪点、倾点、水分、灰份、残炭、含硫量和金属含量等。煤焦油:为煤干馏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液体产物高温干馏(即焦化)得到的焦油称为高温干馏煤焦油(简称高温煤焦油),低温干馏(见煤低温干馏)得到的焦油称为低温干馏煤焦油(简称低温煤焦油)。两者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其加工利用方法各异。高温煤焦油黑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大于1.0,含大量沥青,其他成分是芳烃及杂环有机化合物。包含的化合物已被鉴定的达400余种。工业上将煤焦油集中加工,有利于分离提取含量很少的化合物。加工过程首先按沸点范围蒸馏分割为各种馏分,然后再进一步加工。各馏分的加工采用结晶方法可得到萘、蒽等产品;用酸或碱萃取方法可得到含氮碱性杂环化合物(称焦油碱),或酸性酚类化合物(称焦油酸)。焦油酸、焦油碱再进行蒸馏分离可分别得到酚、甲酚、二甲酚和吡啶、甲基吡啶、喹啉。煤焦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也可不经分离而直接利用,如沥青质可制电极焦、碳素纤维等各种重要产品,酚油可用于木材防腐,洗油用作从煤气中回收粗苯的吸收剂,轻油则并入粗苯一并处理。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芳烃含量少,烷烃含量大,其组成与原料煤质有关,其中市场中出现的中低温煤焦油较多。 2两者物理、化学指标的差别。重油运动粘度较高,一般在120-160之间,在常温下,肉眼看起来比较粘稠,而煤焦油运动粘度一般在40-60之间,常温下比较稀;重油无臭味,而煤焦油带有刺激性的臭味,长时间闻到会让人有头晕感及眼睛受刺激流眼泪。重油含有大量的非烃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钒、钠、硅、铝和水分、灰份。主要质量要求有密度、粘度、闪点、倾点、水分、灰份、残炭、含硫量和金属含量等,具体要求参考《180#燃料产品油质量国际通用标准》(ISO8217-2005F-RME)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煤焦油中含有上万种有机化合物,目前可以鉴定出的仅有500余种,其中中性组分有174种(如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酸性组分有63种(如酚、甲酚、二甲酚等),碱性组分有113种(如吡啶、吲哚、喹啉和异喹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