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梁宏坤20120601

明确学习方向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效的研读与合作讨论,理清文章的论辩理路。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课时安排:4课时

课前导读:

一、孟子与《孟子》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

术。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基础自主学习(A类)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一部记录()言行的()体散文集,由()记载。

2、()、()、()、()合称为“四书”。

()、()、()、()、()为“五经”。3、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的两个成语是()、()。

4、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思想,表现在:

5、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与。前者,即“”;后者,即“”。(加引号的部分用原文回答。)

二、文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胡龁.()无以,则王.()乎彼恶.()知之褊.()小予忖度.()之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莅.()中国

商贾.()皆藏于市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请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B、盖亦反其本矣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

B、何以异?

C、树之以桑。

D、臣未之闻也。

6、《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文本合作解疑(B类)

一、整体把握。

1、《齐恒晋公之事》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答:

2、文章中心是什么?请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

3、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两个问题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

二、内容探微。

1、可不可以实行王道。(开头至“王请度之”)

(1)分析文章以羊易牛衅钟的事例。

①齐宣王如何解释他“以羊易牛”衅钟做法的理由?

答:

②齐国百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答:

③孟子又是怎样看待此事的?

答:

(2)“为长者折技”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什么?

答:

(3)孟子引用《诗经》一段话,旨在说明什么?

答:

2、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

这一部分实际上围绕“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写了两个层次的意思,请填空。

其一:实行王道的()。

其二:不实行王道的()。

3、怎样实行王道。(“王曰:吾惛”至文末)

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如何施行王道。请从两个方面概括。

第一:

第二:

三、讨论思考

1、《孟子》善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洞察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结合课文,简要概括孟子是怎么洞察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采纳自己“保民而王”的主张的。

答:

2、《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

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

课后拓展探究(C类)

一、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鼓:战鼓

C、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教导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A、兵器接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B、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

C、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武器随着部队逃跑了。

D、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2)、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A、头发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东西了。

B、头发花白的人,不必用头在路上顶东西了。

C、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肩扛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D、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答:

二、(06福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忘于仁,而求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注]①桀:夏桀,暴君。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②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自读欣赏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

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4、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5、引领而望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参考答案:

(B类)

一、1《齐恒晋公之事》的体裁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2、阐述“保民而王“的观点。3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1(1)①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而产生不忍之心,故用羊替牛衅钟。②齐国百姓认为宣王“以羊易生”是出于吝啬,因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③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水的不同。如果他見到羊恐懼發抖的樣子,也會以他物代替羊的。(2)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人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3)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國家。2、害处、益处3、第一,民有恒产,才能治礼义;第二,合理地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三、1、第一,把自己的“保民而王”的主张与齐宣王“王天下”的心理结合起来,使他对“保民”的主张产生兴趣;第二,以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大及小、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信心;第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使齐宣王辨明是非利害,知所取舍。

2、明察秋毫、缘木求鱼

(C类)一、1、B;2、A;3、C;4、(1)B(2)D;5、答——说明移民种粟皆非为国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为国治本之策。

二、(1)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①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

②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高一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一、作者视窗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现在山东省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其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和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入世出世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是孤独高傲的。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他高举“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还把人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 《孟子》共七篇,各篇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露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明力。 二、写作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

齐桓晋文之事高三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课文分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见面即问称霸的事,说明有称霸的意图。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岔开话题,为下文宣讲“王道”铺垫。无以,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辩论技巧: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矣?”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曰:“臣闻之胡龁(hú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ǜ),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不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 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回答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那些钱财才以羊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孟子)说:“没有妨害,这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在我心中很有同感啊!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说:“有人给大王报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曰:“否!”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学习知识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齊桓晉文之事章 1993. 四. (1) 「孟子:齊宣晉文之事章」一文所用「以羊易牛」、「為長者折枝」、「刑於 寡妻,至於兄弟,以御于家邦」三例,分冸屬於論說文上的哪種例證?(3%)又三者分冸說明什麼道理?(6%) 答: (1) 1995. 三. (1) 文中「伓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這句話表明孟子的立場是怎樣的?「我 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這句話可見齊宣王的想法是怎樣的?(3%) (2) 孟子游說齊宣王行仁政,他捕排了什麼論點?(4%)他認為怎樣做才可以達 到目標?(4%) (3) 孟子游說時用了什麼技巧?詴舉出三項,引例說明。(6%) 答: (1) 孟子的立場: 他表明自己主張以仁義治天下/行仁政/推崇王道/保民而王,反對霸政/不談霸業。 齊宣王的想法: 他承認自己不是吝嗇,因有不忍之弖/惻隱之弖/仁弖,所以才用羊把牛換去。 (2) 孟子所捕排的論點: 1/ 指出行仁政可以王天下; 2/ 指出齊宣王有行政[的條伔; 3/ 說明行仁政的具體方法。 他認為行仁政的做法: 1/ 推廣恩德(推己及人)/把好弖好意施於他人身上。(舉斯弖加諸彼) 2/ 善待老帅/尊敬老人,愛護帅小,都由親及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帅吾帅以及人之帅) 3/ 依序推行/以身作則,先做妻子的榜樣,然後到兄弟,再到全國老百姓。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3) 孟子的游說技巧: 1/ 措辭委婉(因勢冺導):孟子明白齊宣王的弖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據

對方的經歷(掌握已知事伔)來設問,引導其思考,然後說明事理。 2/ 層層推進(論點明確):孟子逐步解說,由淺入深,使齊宣王明白「德」、「保民」、「不忍」、推恩」的意思,逐層深入,最後解釋「王天下」的 道理。 3/ 善用比喻(具體生動):孟子運用比喻把哲理要點具體化、形象化,如用「舉百鈞」、「舉一羽」來說明用力的大小/用「察秋毫」、「見輿薪」 來說明視力的效果/用「挾太山」與「折枝」比喻「不能」與「不為」。 4/ 類比推理(用近義事例來推論):以「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推斷出「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的結論, 使齊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沒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5/ 對比(用正反兩面):運用對比的手法指出推恩與不推恩的結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此外,又以「恩足以及禽獸,而 功不至於百姓」作對比,以見齊宣王不行仁政,實不合理/「挾太山」 與「折枝」作對比,說明「不能」與「不為」的分冸,從而指出齊宣 王不行仁政,實「不為」而非「不能」。 6/ 善用例證:孟子運用不同方式的例證以加強說服力,如事例「以羊易牛」/ 語例:詵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設例:挾太 山以超匇海,為長者折枝等。 1998. 七. (1) 詴說明本篇的論述目的。(1.5%) (2) 孟子運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不為」和「不能」?(4%) (3) 作者運用了下列哪些說理手法?詴分冸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4%) 甲層層遞進 乙下筆立論 丙運用對比 答: 七. (1) 論述目的: 孟子游說齊王施行仁政/推行「王道」。 (2) (3) 運用的說理手法: 甲. 層層遞進: 孟子先提出「保民而王」,然後逐步解說,借齊宣王「以羊易牛」一 事肯定其「不忍之心」;再從「恩及禽獸」推論至「恩及百姓」,只 是「為」與「不為」之分別;最後解說「王天下」的道理。層次分明, 由淺入深。 丙. 運用對比: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

统编版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翻译的原则: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翻译的方法:留,删,补,增,换,调。 翻译要求: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方框内的重点字词。 1.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 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 王曰:“舍之!吾不忍 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 与?”曰:“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4.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 地,则牛羊何择焉? 5.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6.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 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7.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为不用恩焉。故王之 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于家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9.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10.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犹缘木而求鱼也。” 11.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 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12.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13.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 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14.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18《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四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 主旨:通過孟子和齊桓王關於「王道」的對話闡明孟子提倡以仁道統一天下的政治主張。國君只要具有不忍之心,然後推廣惠及百姓,天下事便可運 於掌上。文中亦充份表現出孟子說服齊桓王的論辯論技巧。 段落大意: 一、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孟子借齊桓王的詢問,引入施行仁政治民,無人能擋。二、「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的仁術,有「保民而王」的基礎。 三、「王說曰」至最後「王請度之」。 孟子設喻說明「不為」及「不能」的分別,進而鼓勵宣王推恩及百姓,行仁政。 內容分析 本文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由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孟子一向主張行仁政,反對以武力服人的霸政,但宣王對霸政卻極有興趣,一開始就向孟子請教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蹟。 由於孟子不同意霸道,因此他避開了齊桓王的問題,轉移話題,使宣王難以拒絕,只好抱姑且聽之的態度,提「德如何,則可以王矣?」這種空泛的問題。孟子趁此機會,立刻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禦」這個中心論點。由此可見,談話一開始,孟子已掌握了主動權。 孟子引入「王道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次:由「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在文中肯定齊桓王可以「保民」,他舉出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推論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有實行仁政的基礎。接著又以「百姓皆以為愛也」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對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取宣王的信任。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胡龁觳觫衅不识有诸褊小忖度舆薪挟太山挟菜便嬖莅商贾赴愬惛放辟赡衣帛彘豚庠序畜养 二.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以,则王乎 2.王说,曰 3.独何与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6.盖亦反其本矣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9.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0.是罔民也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无伤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不能进于是矣 4.然后从而刑之 5.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6.凶年免于死亡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2.是心足以王矣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5.欲辟土地,朝秦楚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8.谨庠序之教 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五.解释下列实词含义. 1.保民而王 2.若无罪而就死地 3.以羊易之 4.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5.挟太山以超北海 6.莅中国而抚四夷 7.犹缘木求鱼也8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1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11俯足以畜妻子12.然后驱而之善 13.故民之从之也轻14.奚暇治礼义哉 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16.申之以孝悌之义 六.解释下列虚词含义. 1.然则废衅钟与 2.诚有百姓者 3.即不忍其觳觫 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5.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6.物皆然,心为甚(若是其甚与) 7.夫我乃行之8.抑王兴甲兵 七、一词多义。 1诸:不识有诸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2. 其: 齐集有其一 其若是,孰能御之 其皆出于此乎 3. 若: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以若所为 若毒之乎 4. 殆: 殆有甚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5. 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吴广素爱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明: .举头望明月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明君治民之产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7. 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失道者寡助 .任重道远 八..翻译下列句子.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为必修五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中的首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量。学习时,须用心体会。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说理迂回,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单元三中学生刚学的《逍遥 游》与本文同属先秦诸子散文。晨练四中古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中爱民的思想,又与 本文大有相通之处。再加上本学期学生刚在历史课文中学过孟子思想,文章中又有些有趣的譬喻,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效积累王、保等重点文言实词,之、以等重点文言虚词;能正确识别文中 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 子。 2、学生能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学生能总结并鉴赏本文中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 目标 1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3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 1、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30 岁左右收徒讲学。 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晚年回到家乡讲学着述,直 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着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 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àng]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zhū]?”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húsù],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ū]]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páo chú]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duó]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yú]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xié]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2020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

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王道”和“霸道”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 孟子名言(背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题目: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一、《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 (一)简介《孟子》和孟子的生平思想及散文特点 1、关于《孟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门徒合著。全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共261章。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重要作品。 2、孟子的生平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三十岁左右聚徒讲学,四十四岁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孟子受到尊崇,被后人称为“亚圣”,与“圣人”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主张实行仁政,抨击暴政(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要通过学养保持善性,在道德上具备仁、义、礼、智,能做到“舍生取义”——可以为正

义而献身。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人的秘世准则。孟子一身正气,决不附和权贵,他称赞“富贵不能淫(放纵),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3、孟子散文特点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孟子的文章善设机(智)巧(妙),引人入彀(诱引论敌进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处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中而驳服他);善用譬喻,生动说理。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课文背景 课文记录孟子游历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是一篇语录体论辩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当时以功伐取胜的霸道,施行王道,从而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主张,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称“齐桓晋文之事章”(261章之一)。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齐桓晋文之事

18、《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二 ◆课前预习指导: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思想。 2.学生朗读课文15——26节。 3.归纳总结文言实虚词和重要句式。 二、预习作业: (一)、“王道”与“霸道”辩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二)、基础整理: 1、词类活用: (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2、特殊句式:(下列句子属于那类特殊句式?请翻译。)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句式:()翻译:

(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句式:()翻译: (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句式:()翻译: (4)吾何快于是 句式:()翻译: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句式:()翻译: 3.一词多义: 异:A.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B.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许: 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课堂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能够正确翻译重点句子。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课堂学习重难点: 1. 古今异义现象和其他词语的总结。 2. 归纳总结本文的重点句式。 ◎课堂学习内容: 一、重要词语归纳: 1、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①②③ 2、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虚词和文言句式,能够将文本准确流畅地翻译为现代文。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 3.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严密的论证逻辑。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3.人生而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简单讲就是仁、义、礼、智。 二、整体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这一部分由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来证明齐宣王是有恻隐之心的,这就具备了行王道的基础。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反面证明行霸道是行不通的,如果强行推行霸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这一部分主要是交给齐宣王行王道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平均分配财产,不夺农时等。 三、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层意如何?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想了解霸道,孟子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王道之上。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通过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证明齐宣王具有行王道的人格基础。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通过例子证明如果王道没有得到推广,不是因为齐宣王不能推广,而是不去推广。 2.找出第一层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答:“是以”属固定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