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好方法)

老年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好方法)
老年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好方法)

老年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好方法)

1、戒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2、限酒,少量饮酒有活血的作用,白酒一天限制在一两之内,多饮则伤肝,助湿热,易形成肝火挟湿痰而发生中风。

3、饮食宜清淡,多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之品,西医认为容易形成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而诱发中风,中医认为肥甘厚味易生湿热伤阴,使人形成阴虚肝热脾湿之体而易发中风。

4、保持大便通畅,中医认为,大便不通,阳明实火挟肝热上扰神明,容易诱发中风。

5、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兴奋,大喜大悲都会影响血压,中医认为“怒则气上”,血与气并走于上,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者脑充血,引发中风。

6、适当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气血周流,不易停滞,不易形成瘀血,但运动不宜太剧烈,尤其是不常运动之人,应该循序渐进,并且坚持。

7、避免过劳。

1

8、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人体气血的运行如昼夜交替一样,是周期性的循环运行,入睡则阳气入五脏以养阴,清醒则出五脏升入脑而有意识,尤其是子时(23点至凌晨1点)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是人体最需要睡眠养阴的时候,如果此时大脑还在兴奋,最易伤阴,阴伤则虚火上炎,日久必成肝阳上亢而诱发中风,所以入睡尽量在子时之前。

9、调整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已有脑血管病的患者更应按时服药,及时就诊和随访,得到医师的正规指导和帮助。

10、适度进行娱乐活动,并以平常心看待娱乐活动中的胜负输赢,如棋牌比赛等。

11、如果出现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表现,如言语不利落、手脚无力、脸歪、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12、控制体重。

1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橘子、胡萝卜、葵花籽、西瓜等。常吃海带,洋葱、苦瓜、醋蒜等可以降血脂、血糖、血压。

2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如果有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招。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可能在于饮茶、食补、药补这三样之多。 ●食补 对有畏寒怕冷、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补虚、除热、和脏腑之功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制品。 桂圆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葡萄糖,易于人体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养胃,从而达到补气养血的目的。在寒冷时节喝一碗用桂圆与糯米熬制的桂圆粥是很有益的。生姜、洋葱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药补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请生进行对症处方。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怕冷、腰酸等阳虚征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时脾胃虚弱者,可加入陈皮、山药煎液(陈皮10克、山药15克煎),以防伤胃。以上诸品,或可炖鸡、炖鸭,或可熬汤。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内有蕴热,表现为心烦急躁、舌红、舌苔黄腻,则不适合药补。 ●饮茶 预防心脑血管喝哪些茶好?饮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茶的好处有很多,饮茶可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黄酮甙,具有增加微血管弹性、降低血脂以及溶解脂肪的作用等等。 1、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有很强的降脂功能,且能使血管壁松弛、弹性增强;甚至在血管受到破坏时,茶多酚也可使血管的功能得到恢复,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绿茶中的茶色素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和机能代谢活动正常;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清总胆固醇;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普尔茶 饮用普洱茶可以降低血脂、加速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洱茶中的咖啡碱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代谢起作用,尤其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二是普洱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以促进人体原有脂肪的分解,防止血液和肝脏的中性脂肪积累。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护理常识讲座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 久久健康商城营养师讲座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脑血管病病人怎样进行家庭护理? 发生脑血管病后,除及时请医生诊治外,家庭护理也是的重要一环,家庭护理有以下几方面: 1、家属要多方耐心关照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风病人常表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失望,家庭要经常开导病人,使之心情开朗,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利于病情好转。 2、注意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中风病人宜食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让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过咸、过甜及辛辣、油腻等食物,并应经常保持二便通畅。 3、要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要鼓励或帮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肢受压时间过久而发生褥疮。一般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还应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皮肤有轻度破溃时,可用滑石粉或涂些龙胆紫药水治疗。破溃严重或局部发黑,可在患处放置气圈,避免局部受压,并注意敷药,使之早日痊愈。经常更换体位,也有利于痰液咯出及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故可有效地预防肺炎的发生。 4、加强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促进功能恢复。当病情稳定时,家属应及早帮助病人进行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也可以自己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活动,防止瘫痪侧肢体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直,以促进早日恢复语言和运动功能。 脑血管病人为什么要注意口腔卫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调查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调查 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知识普及 调查报告 作者:陈斌(陈艳华.刘泽辉.郭晓勇.滕运峰.李军) 指导老师:李庆利 一、调查的背景、意义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心脑血管疾病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虽然当前的医学已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了一定的治疗手段,可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自己的发病特征,那就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在中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经达到了2.7亿人之多。 近几年中国患心脑血管病人群日趋增多,且趋于年轻化,据专家统计死于心脑血管病人数达1200万。心脑血管病早期防治研究在世界医学尚是空白,心脑血管疾病经医院检查出来已经成器质病变。西医在治疗心脑血管病也是缓解不能根治。早期心脑血管病,中医经过四诊即诊断出来。《难经》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古代医学家认为,脸部五色反应脏腑功能盛衰,《素问.经络论》说:“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中医四诊起源于战国时期,发展汉唐,成熟于明清。“有诸内必形诸外”现代美容界认为,紫外线对人体危害,造成色素沉着,红血丝,大红

脸等。 在中国众多的死亡病例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达300万人,已经超多了死亡总数的50%,而且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幸存者中,有75%的患者已经丧失了运动能力,而且有超过40%的患者成为了重残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也非常的高。脑中风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的人超过了30%,出院后五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了55%。而且由于中国当前的医疗状况,脑中风患者的复发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倍之多。 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及时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让它不再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由此,也引开了此次调查的必要性。 二、调查地点 北方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南方以浙江沿海城市为例。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第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变化范围在-29℃-36℃之间,年平均气温6.7-8.4℃,极端气温最高34.6℃,最低-30.6℃,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少雪;夏季时间较

2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预防 一、危险因素 1、年龄:35岁以后患病率高 2、体重(肥胖者患病率高) 3、遗传 4、不良生活方式 (1)高盐饮食:有调查证明:多吃盐与高血压病发病率高有密切关系 (2)体育活动缺乏,高盐、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等与高血压病发生相关 (3)吸烟与高血压 (4)饮酒与高血压 长期饮酒不仅使血压增高,而且可促使血脂增高,加速动脉硬化的生成。饮酒促进机体多种增高血压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加 5、社会心理因素 (1)具有A型行为的人群易患高血压病、冠心病 主要表现为:争强好胜、容易冲动、快节奏、高效率、固执、急躁、匆忙、大声说话、富有敌意等。人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发放冲动增多,体内儿茶酚胺类的化学物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和肾上腺素等)水平上升,导致血压升高;A型性格的人,由于其个性过强、易激动,在应激反应中,他们的反应比正常人强烈而持久,容易发生各种代谢紊乱,体内儿茶酚胺类化学物质水平居高不下,引起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大大增加,极易诱发高血压病和冠心病。 (2)长期工作紧张的人 医学研究发现,工作繁忙紧张的人,如果经常遭受强大的压力的话,他们的心理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将比正常人高出30%以上。正常的生理过程就会转变为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最终发生高血压病。 6、血清胆固醇增高 二、健康评估提问、讲解 1、一般症状 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等 2、心脏:左室肥厚、心衰、心梗等 3、脑:短暂性脑出血、脑血栓、脑出血等 4、肾脏:肾动脉硬化、肾衰等 5、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渗出及视乳头水肿 三、社区预防 (一)一级预防展示课件精讲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的可行性 90年代我国“八·五”攻关项目“高血压病一级预防”研究表明:在北京、上海等 5个地区研究中,经三年干预,高血压病发病率下降1.93% ,其中临界高血压发病率下降2.65% ,按趋势预测 ,若进行 5年可下降约 4 %。 1、合理膳食 冠心病者限盐不忘补钾,同时,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就就是心脏血管与脑血管得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得“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得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得资料显示,50%左右得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得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得51%。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常见病因 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传染性 无 目录 1病因介绍 2临床表现 3疾病检查 4诊断方法 5治疗方法 6病情现状 7预防护理 8饮食保健 折叠编辑本段病因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 脏与脑部得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与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得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得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得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得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得运动,加之生活环境得污染,空气中得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得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概况.认为: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血小板功能、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应用广泛。在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积极发现和提取其有效单一化舍物、探寻新配伍、研究新剂型,将成为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并开发其新药的趋势. 目前,国内对活血化淤中药的药理、临床研究成为热点.实验证明一些常用活血化淤中药(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银杏叶片。决明子血脂安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活性、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脑缺血,对心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随着对活血化淤中药单体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活血化瘀中药剂型的改革、成药的开发尤其是注射剂型的开发应用,该类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减少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它类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小,相对较为安全,在预防、治疗、康复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包括美、俄、日等国在内的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活血化瘀中药将在更广阔的医学领域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研究表明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体内自由基含量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活血化瘀类中药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改变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抗凝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活血化瘀药物及其疗法对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十分有效.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 %,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不及时控制就可能在中老年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和卒中为重,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风险。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死亡率持续升高,1968年冠心病死亡率高达336.5/10万;此后政府重视预防,主抓控制胆固醇、降压和戒烟;到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全人群胆固醇水平下降0.34 mmol/L,收缩压下降5.1 mm Hg(1 mmHg =0.133kPa),吸烟量下降11.7%,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24% ,20%和12%。二级预防和康复的贡献率为11%,三级预防为9%,血运重建仅为5%。西欧各国近30年来因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0%~40%。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示,一级预防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疾病及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进行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ACC/美国卒中学会(ACC/ASA)联合发布了《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我国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均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以此为契机,为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使我国尽快实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下降拐点的目标,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外周血管科以及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索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根据2006年和2008年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2006年为183.7/10万,2008年为241.0/10万,分别占当年死亡构成比的34.8%和40.3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喝3味中药,降三高,还能调补气血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喝3味中药,降三高,还能调补气血 展开全文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成为了中老年人群最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的三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被称为“三高”和“富贵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三者常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大家都知道,临床针对“三高”的治疗,可以说是需要终身用药的。那么,针对‘“三高”’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保健与预防呢?取当归10g、黄芪30g、枸杞10g,用这三味中药煮水当茶喝,不仅能够有效降“三高”,还能够补气养血。

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 功能补血,常与黄芪、党参等配伍,用治血虚体弱;因其又能活血,还长于调经,为妇科常用的调经药,如四物汤中治月经不调、经行愆期或过少,常与熟地、白芍、川芎等配伍。当归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可适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其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为治血病的要药。当归全身是宝,部位不同,功效略有侧重。当归身功能补血,当归尾功能破血袪瘀,全当归活血和血。 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为补气药,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 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 黄芪不仅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常用于气虚乏力及中气下陷等症。临床上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补气健脾。而且黄芪还能够固护卫阳、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 此外,黄芪又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配伍,用于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之症,有益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润肺,生精益气,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单一的饮食结构导致了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见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的比例最大,由于心脑血管造成的死亡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在临床和生活中都要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关注,通过有效分方法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心脑血管;预防;治疗研究 1引言 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生命的”第一杀手”,但是人体中的”C反应蛋白(CRP)”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但是科学家发现,我国人民CRP水平只有西方人的50%左右,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CRP水平也在国际标准”低危”范围内。所以,我国中老年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2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和从心脏发出的血管疾病。现在危害最大的是供应心脏本身血管的疾

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就是突然死亡等。通常讲的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种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有一种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也包括很多,但大家最多见的就是脑出血[1]。脑血管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半身瘫痪。 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现在不仅有这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患患者数在不断的增加。为什么?因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胆固醇高、生活方式不良、缺少运动等,这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量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的发患者数在增加。 此外还有年龄、遗传因素,这些暂时是无法改变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刚才讲的那几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可以治的,肥胖、抽烟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可以改善的,因此大部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的治疗来改善,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1预防 4.1.1加强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平时生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每年都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希望能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患者及家属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治和保健方面知识。 1. 什么是脑中风?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大类由脑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统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它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为了及早就医,就要对脑中风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的认识。发病急、起病突然往往是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另外,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时头痛更加剧烈,还可以伴有呕吐;眩晕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活动时加重,常伴有呕吐、恶心症状,语言障碍,病人自己既不能说,也不能听懂他人的语言;或者是仅能听懂,但自己不能讲话。最常见的还是语言含混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多为一侧肢体瘫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身不遂。它可以是完全不能活动,或者虽然可动,但却无力、不灵活,比如不能持物、走路向一侧偏斜等,有时也表现为单个肢体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躯体或肢体感觉消失,或对各种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有的病人甚至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地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严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要惊慌,先将病人平卧,头稍微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被吸入肺中,同时还能防止舌、咽喉肌后坠堵塞咽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时还可以测量病人血压、并保持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联系当地急救中心,尽快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还应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发病初期的病人,由于症状较怪,加之对脑中风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留下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怀疑患了脑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 2.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脑组织和脑干的微小的梗死,一般病灶范围0.2-15立方毫米,至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愈来愈多的腔隙性梗死被证实,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脑梗死类型,大约占脑梗死的20%-30%。反复发作并产生多个腔隙梗死灶又称为腔隙状态。 3. 为什么有些腔隙梗死的患者CT有病灶但临床却没有症状? CT显示病灶而临床却没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又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或静止性脑梗死。目前的研究表明并非无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易被患者忽略。另外无症状原因还决定于:1)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当病变累及内束的前肢、膝部、放射冠、基底节,外束和丘脑,并且病灶较小可以不出现症状。2)皮质下梗死也会无症状。因这些区域多半位于脑功能的相对静区,又不是神经传导束相对集中通过的部位,病变并没有影响神经系统的运动和感觉传导功能,所以也不会出现肢体的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

心脑血管疾病培训

当今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三大杀手是: 第一大杀手: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新增加脑中风病人150万,死亡超过120万,病死率80%。 第二大杀手:癌症 老年人癌症发病率是年轻人的50倍,这是由于免疫力下降。 第三大杀手:糖尿病 我国现有糖尿病人3000多万,每年新增加70多万,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11.6%。 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第一大杀手,这引起了世界的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高血脂、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两大元凶。因此在这里主要讲与高血脂、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一) 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

1、什么是血脂?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2、什么是高血脂: 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产生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了。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3、血脂正常值 总胆固醇(TC)低于5.20mmol(毫摩尔)/L(》200mg/dl) 正常,高于 5.72mmol /L (200mg/dl) 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 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谈谈中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

谈谈中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 发表时间:2013-12-11T11:21:20.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丛中笑1 时勇2 [导读] 高胆固醇的摄入:高胆固醇的摄入,确确实实能引起心脑血管的硬化,这一点已成为事实。 丛中笑1 时勇2 (1吉林省双辽市那木斯乡卫生院吉林双辽 136400;2双辽市中心医院吉林双辽 136400)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68-02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卫生医疗方针措施,中老年病人的心脑血管病越来越被重视,也是目前卫生界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心脑血管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并像年轻化发展的势态,由于心脑血管病所并发的后遗症都是最突然的,最可怕又是那治愈的,而他的“三高症”又给临床带来很大的难题,即发病率高,已在社会成为威胁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和多发疾病之一,从人类总发病率上来看,从死亡率上看它豆占据人类整个疾病之前卫,从致病率上来看它又是占据百病之首,不论从那方面来看,它都是人类的最大敌人。由于心脑血管发病的不断上升住院的需求量受限使大部分心脑血管向中老年病人都滞留在社会上,如何使这部分患者安全平安的进行生活。这就要求整个医学护理模式进行改变,那就是积极开展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即简化了手续节省医疗资金。同时也解决了人们长期存在的,上医院难,看病难,住院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开展好护理好家庭中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的病人,是摆在每一个护理人员前新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护理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仅供临床参考。 1.精神护理 精神护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外医学与心理医学都研究发现,具有情绪激动,急躁好动、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人员患各种严重疾病,其中也包括系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易引发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发生,医学实验也证实,心理活动的反应可以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的变化,它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增多,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由此可见,不良的精神情绪对人的机体是有害的,不但可以引起发病,而疾病所表现出的又是不良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变化,大多数患者,他们的思想压力大,顾虑重重,情绪紧张,焦虑,悲观失望,甚至丧失生活信心,有厌世之感。这对治病非常不利,应当帮助病人消除种种顾虑,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正常的心理状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打造家庭和谐周围,主动贴近病人,使其消除不安全因素,使其得到温暖,使病人恢复健康时期的环境中,主要是要达到使病人能够接受治疗,尽快康复,这是开展家庭护理、护士必须做的工作,使我们应尽的责任,在对出现的脑血管患者,要教会家庭护理基础知识,应该在出现前就把工作做好,在出院后家中照顾人员会马上进入到同医院一样的护理中去,使患者仍感到有依靠,不产生心理恐惧,仍使其感到护理上的照顾,医生和护士可随时进行家庭随访和信息构造,这对患者是件高兴的事情,应该是患者保持治疗康复护理等环节不次于住院,在家庭护理中。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话非常信任,依赖性非常强,所以医护人员在巡诊中和信息构造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语言要亲切,仪表要端正,并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绪,并给及时指导和纠正。实践证明,医护人员的仪表、语言、行为情感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都能给患者抗病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患者自身不懂自己的疾病,对疾病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彻。我们的工作如果细上加细,做到位,患者不但从精神上产生一种依托,无疑也是一种精神教养。医护人员还不断的向患者介绍用药等治疗方面的知识,护士要向患者介绍一些疾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和服药方法,用药的不良反应等医学知识,同时要指导他们的精神的话,比如,要告诉病人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遇事冷静,对突发事件的出现要保持沉稳,不急躁,不发怒,不自寻烦恼,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注意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在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规律,保持一定时间的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另外,护士应该指导家庭照顾者,尽可能的创造机会照顾好患者。对一些孤寡老人,他们失去了生活能力的患者,除社会的帮助下,应该主动进行精神方面的指导和治疗,并告诉社会上的患者,要开展好精神上的护理,让孤寡老人感到不孤独,仍能感到社会上的温暖和医护人员的存在,对这部分病人要格外进行及时的帮助,使患者在家庭中安全,平安的进行生活,使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病人得到合理有效的护理。 2.饮食护理 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人在家庭中的饮食上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在患者看来,患了病应该多吃些好的,多喝些好的是不对的,但又不绝对不让吃好的,在饮食上好坏感觉是凭口味,而就食物而言,主要看其中的营养成分和所含有的维生素多少而论,在医学上有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而言,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恰恰是由饮食而造成的。所以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高胆固醇的摄入:高胆固醇的摄入,确确实实能引起心脑血管的硬化,这一点已成为事实。所以在心脑血管病人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摄入,主要是动物的内脏和高脂肪的摄入,因为大量饮用后可使心脑血管病人加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在这方面应警告患者注意,在家庭中也应给予禁止过量摄入。 2.2高盐的摄入:高盐的大量摄入有对心脑血管发病的治疗不利,高盐的大量摄入足导致动脉硬化,而导致血容量的增加,加重心脑血管病情的负担,高盐过量损害血管,致粥样动脉硬化加重,使血管腔变窄,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更要仔细认真对待。 2.3高糖的摄入:高糖对正常人摄入的多少无变化,但糖多心脑血管病人所伴随的糖尿病可加重,不到于心脑血管病的病情康复,伴随糖尿病的病人,对心脑血管本身就有损害作用,一旦血糖过高可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而且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而言,糖的摄入过高,可致肾脏的损害,造成肾功能功能上的改变,可导致酮体中毒。 2.4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中老年心脑血管发病时,在家庭护理上,主张给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因为这些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和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2.5高维生素的摄入:心脑血管病人在家庭中的护理上,提倡高维生素类的饮食,主要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因维生素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和解毒作用,并对心脑肝肾的损伤有修复作用,所以在家庭中应该含维生素高的饮食。 3.观察病情 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却发生在体内的重要系统与器官,都属于实质性病变,所以病情都较为严重,由于中老年这个时期的特点,人体生理机能与防御机能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患病后恢复能力差,病情可存在千变万化,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指导告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掌握我国≥35岁成人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综合利用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及研究推荐的四种预测方法,分析我国≥35岁成人心脑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比较四种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方法对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水平预测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并利用队列数据验证两种预测模型的效能;利用队列数据探讨非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关性;基于研究结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为进一步完善适宜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预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0年慢病监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营养调查)以及中国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研究(山西队列)。2010年慢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62个监测县(区)抽取调查样本;共计完成98712名≥18岁成人的问卷调查、身体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脂四项等);本研究从76806名≥35岁的成人中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8272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2002年营养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0岁常住居民样本20余万人;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膳食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从49138名≥18岁且进行了血脂测定的调查对象中选取≥35岁且符合纳入条件的36320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山西队列是以山西省参加2002年营养调查的对象为基线人群开展的纵向研究,于2016年完成

第一次随访;本研究以1502名用于计算发病风险的基线信息完整的40~79岁研究对象为基础,纳入913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预测模型效能比较研究;以5375名基线年龄≥35岁的调查对象为基础,纳入3526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非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首先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估计我国不同特征的≥35岁成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及与2002年相比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对我国成人血脂水平影响相对主要的危险因素。第二,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国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方案”、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病学会发布的《心血管危险评估指南》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PCEs),以及顾东风等根据The China-PAR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的“ASCVD 10年危险预测模型(PAR模型)”,分别估计2010年我国不同特征≥35岁成人的ICVD和ASCVD 10年发病风险;并以2010年慢病监测所得ASCVD危险分层结果为基础,与2002年营养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展现我国≥35岁成人ASCVD发病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第三,利用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交叉分析比较四种发病风险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山西队列人群随访数据,比较PAR 模型和PCEs对预测山西队列人群ASCVD终点事件的预测准确性。最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日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脏病,它可怕之处:很大的隐匿性和突发性,让人防不胜防,目前心脑血管专家提出预防冠心病从婴幼儿抓起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什么叫冠心病呢?心脏每一次收缩,把血液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给它们营养。那么心脏辛勤工作,自己也需要血液营养来供应它,心脏泵出去的血液有百分之五是供自己使用的,心室收缩时,左心室在到主动脉弓之前有一根动脉分支,分成左右分支,像帽子一样扣在心脏表面,供应心肌血液,这两根血管叫左右冠状动脉,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 1.隐匿性冠心病(最可怕) 2.缺血性心脏病(最易忽视) 3,猝死性冠心病(最突然) 4.心绞痛性(最普遍) 5.心肌梗塞性冠心病(最可怕) 病因:

1.遗传 2.高血脂 3.糖尿病 4.高血压吃药十年以上, 5.饮食(高糖,高盐,高脂肪) 6运动少 7.长期精神压力大 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的秀发因素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就如同一日三餐,常有头痛,头晕信号,提醒患者就医,高血脂症则润物细无声,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高血脂症的知识。 人体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惨咯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通称为血脂,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1996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血清中胆固醇:Tc<5.7

甘油三酯:TG<1.7 高密度脂蛋白(HDL)>1.2 低密度脂蛋白(LDL)<3.4 病因 内源性:本身代谢功能失常,长期素食,(如;尼姑,居士等)很大一部分人患高血脂症。另外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失眠使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脂升高。 外源性 摄入过多动物性脂肪,内脏,蛋黄,鱼子,肥肉,奶油等而引起。症状及危害 高血脂症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对身体危害是隐匿渐进性和全身性的。直接危害——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全身重要器官依靠动脉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后果严重,若发生在脑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症状,管腔闭塞——中风(脑梗塞,脑栓塞,脑溢血) 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官腔狭窄至管径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出现心肌缺血,胸闷,气短,心虚——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心绞痛,严重持久缺血——心肌梗死。若发生在肝动脉导致肝硬化,肝腹水。若发生在肾动脉,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肾功能衰退,严重时——尿毒症。发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去世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其实正常血液中的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这就是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液流通不畅的最根本原因。基于这种原理,应用最先进的生态负离子芯片技术(Ecological anion chip)的负氧离子生成机所产生的生态负氧离子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神奇的效果。所以专家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学者蔺春生提醒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生保健,从而维护心血管健康: 一、饮食应以清淡、少油、低脂为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少油、低脂为原则,少吃油炸食物,多选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葵花油、苦茶油等为烹调用油。并多摄取富含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类。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降低脂肪吸收,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预防脑血管栓塞。最好是将果蔬等用臭氧进行消毒,以避免食物化学残留对身体的伤害。 二、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在非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中,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就是生态负氧离子疗法。生态级负离子是指自然界中产生的、或者是通过模拟自然原理而生成的等同于大自然的、对人体具有较好的疗养保健作用的负氧离子。目前生态级负氧离子生成技术的拥有者是山东新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负离子生成技术产生的负氧离子还没有达到生态级别。《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一书中收录了大量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的实验及研究文献,临床实验表明:负离子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从而对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有良好效果,通过心电图X线发现,负离子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不良状况。基于以上两种机能,空气负离子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负氧离子生成机要选择正规厂家拥有核心技术的

心脑血管病知识培训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分为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2007年最新的一次心脑血管病统计结果表明:在我国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心脑血管患者,且每年以30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脑中风患者75%的人丧失劳动能力,心梗患者近半数即刻或短期内死亡,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数达到200万。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有哪些? 1、40岁以上的血压异常,血脂和血糖较高的人,尤其是男性。 2、工作紧张繁忙,精神压力大,经常感到劳累的人。 3、饮食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的人。 4、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中年人。 5、缺乏体育锻炼的人。 6、肥胖的人。 7、长期吸烟、酗酒的人。 8、经常食用油腻、过甜食品的人。 9、经常食用过咸饭菜的人。 10、性格过于激动和好胜心强的人。 脑血管病 一.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它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生命,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起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险性大。 二.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偏头痛、记忆力衰退。 2.整天想睡觉,一叫就醒. 3.失眠,每天感觉睡眠不足。 4.肢体麻、面麻、舌麻、尤其是手指麻. 5.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 6.吐字不清、流口水、原因不明鼻出血、跌倒 7.思维缓慢、全身无力、出虚汗、心慌、反应迟钝、行为幼稚、强哭强笑三.为什么会得脑血管疾病(病因角度)? 1、血管壁病变 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红细胞占血细胞的95%以上,在血液中是单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