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电甩负荷试验措施(审核稿)

托电甩负荷试验措施(审核稿)
托电甩负荷试验措施(审核稿)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编号:TD-QJ-06-24

托电配合线路加装串补机组甩负荷

试验方案及措施

编写:李小军、李建辉、江志文

发电部审核:

设备部审核:

安监部审核:

批准:

2006 年5 月23 日

1.试验目的

由于输电通道的限制和投资的影响,托克托发电公司送出不可能再增加出线,现有的四条500KV线路不能满足8×600MW机组电力的送出。为了提高现有线路的输送能力,计划在“托—源”线浑源侧加装45%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在“源—安”线浑源侧加装40%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在“源—霸”线浑源侧加装35%的固定串联电容器组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组的加装,极易产生汽轮发电组大轴扭矩振荡,即次同步谐振(SSR)。为了研究SSR的稳定性和瞬态扭矩,通过汽轮发电机组扭转试验测量机组的扭转频率和扭转阻尼,建立准确的机组扭转模型。

2.试验计划

托克托发电公司机组分三种类型:一期两台日立公司制造的600MW湿冷机组,二期两台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600MW湿冷机组,三期、四期四台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600MW空冷机组。计划在#3、#6、#1机组上进行试验。试验计划见下表:

3组织分工

试验由华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通用电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托克托发电公司共同完成。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对本试验方案的批准和试验机组的确定,华北电网公司负责本试验方案对系统影响的审查批准和试验期间托克托发电公司机组运行方式的安排,通用电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试验时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报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托克托发电公司对试验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负责,并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信号输出,实验要求的并网合闸角度和运行方式的调整操作。

3.1 甩负荷试验前成立试验组织机构,试验在试验指挥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组织机构:

3.1.1试验领导小组

组长:张仁伟

成员:郭亚斌、梁吉、李胜、王绍德、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

3.1.2试验指挥组

总指挥:郭亚斌

副总指挥:胡春涛、沈钦峰、刘阳、方志和、常林

成员:康海东、张成锐、王有忠、金生祥、赵凯、刘苗、孙胜春、田士义3.1.3 汽机试验组

组长:石建东

成员:李小军、苑敬桃、李占江、朗健全、汽机维护人员

3.1.4 继保试验组

组长:胡延清

副组长:张天宇

成员:杨海龙、王冰、郭骥骏、王敏、张晓宇、秦俊杰、刘斌、刘海东、菅林盛、张进军

3.1.5 电气一次试验组

组长:王金海

成员:江志文、刘大伟、王俊、李海峰、李盛、电气维护人员

3.1.6 热工试验组

组长:王维军

成员:王占领、蔡斌、王时雨

3.1.7 锅炉试验组

组长:卢存河

成员:李建辉、韩志成、王锐、张宝武、元怀全、锅炉维护人员

3.1.8 运行操作组

组长:当值值长

成员: 当值集控运行人员及协作班运行人员

3.2 职责分工:

3.2.1总指挥:

3.2.1.1掌握机组是否具备甩负荷试验条件。

3.2.1.2 检查督促试验方案执行情况并严格组织实施。

3.2.1.3 如遇意外,有权下令停止试验。

3.2.2 副总指挥:

3.2.2.1 协助总指挥组织甩负荷试验。

3.2.2.2 负责组织试验的运行操作。

3.2.3 试验组:

3.2.3.1负责检查机组是否具备试验基本条件。

3.2.3.2 对试验安全性、正确性负责。

3.2.3.3 对参加试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3.4 试验仪器设备的准备及调试。

3.2.3.5 试验数据的整理及总结报告的编写(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

3.2.3.6 负责甩负荷试验的技术指导。

3.2.4 运行操作组:

3.2.4.1 负责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

3.2.4.2 协助试验组做好试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记录。

4.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4.1 机组已能带满负荷稳定运行,各主辅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操作灵活,热工保护、自动均能投入且动作、调节正常。各主要监视仪表指示正确。

4.2 各油泵联锁启动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4.3 DEH调节系统的静止试验,静态关系,设定的逻辑及参数均符合要求,机组空负荷运行在主、再热蒸汽参数较高时也能保持稳定。

4.4 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活动试验正常、油动机无卡涩,关闭时间满足要求。

4.5 各主汽门、调门严密性试验合格(在额定参数下转速应能从3000r/min 降至1000r/min以下)。

4.6 就地、远方打闸试验正常,电超速保护、机械超速保护试验合格,危机保安器的注油试验合格。

4.7 各段抽汽逆止门、电动门、高排逆止门、机本体疏水门、排汽缸喷水门自动联锁动作正确, 抽汽逆止门、电动门、高排逆止门关闭严密。

4.8 高、低加保护经试验动作正常。

4.9 汽机高、低旁路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且动作正常,各保护能可靠投入。4.10 辅汽至除氧器备用汽源投入热备用。

4.11 高、低压蓄能器投用正常,工作可靠。

4.12 调节保安系统中的压力表、转速表、行程指示应准确无误。DAS中显示的各参数应准确并能进行数据采集打印。

4.13 厂用电源可靠(一期、三期或四期试验前将厂用电源倒至备用电源带),直流、保安及UPS系统工作正常,一期柴油机试启正常,二期、三期10kV保安电源切换试验正常,电源可靠。

4.14 各系统声光报警正确无误。

4.15 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调试、效验合格,过热器PCV(ERV)阀经手动试验动作灵活可靠。

4.16 锅炉的各项保护、联锁试验合格、投入可靠。

4.17 在试验前,要求将锅炉汽包高、低水位保护解除,运行人员视汽包水位真实情况,达到锅炉汽包水位动作值时手动MFT,在机组甩负荷过程控制好汽包水位保证不灭火。

4.18 在试验前,要求将二次风门自动解除手动调节。

4.19 发电机的出口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4.20 发变组保护经传动试验动作正确可靠。

4.21 DEH系统各项功能正常。

4.22 成立甩负荷试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4.23 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

4.24 试验措施经审核,并为运行人员、测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熟知。4.25 试验组做好甩负荷录波参数的准备工作:汽机转速,发电机定子电压,速度级汽压,高、中压调速汽门行程,抗燃油压,OPC油压,主汽、再热汽压,电负荷、油开关动作信号。

4.26 做好目测及计算机采集参数的记录准备工作,记录内容按甩负荷前瞬态值,甩负荷过程中最大值、最小值,甩负荷后的稳定值进行。记录项目:转速,电功率,主、再热蒸汽压力、温度,高排压力、温度,低压缸排汽压力、温度,胀差、轴位移、各瓦振动,支持、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各段抽汽压力、温度,汽

包水位,抗燃油压,安全油压,速度级汽压。

4.27 甩负荷经调度批准,甩负荷时,电网周波为50±0.2Hz。

5.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5.1 检查汽机的主保护应全部投入且可靠,PLU保护、OPC保护、电超速保护功能均应在投入状态。

5.2 锅炉主保护除汽包水位保护外全部投入。

5.3 抗燃油泵、交流润滑油泵TOP、马达吸入油泵MSP、直流油泵、顶轴油泵、密封油备用油泵、密封油直流油泵及停机冷却水泵应进行启停试验,并确认其在联锁状态,盘车马达电源系统应确认正常。

5.4 进行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的在线部分活动试验。

5.5 辅汽联箱汽源由邻机提供保证大、小汽机轴封用汽及除氧器加热、高低旁系统蒸汽管道做好预暖工作,减温水调节阀动作良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5.6 甩负荷前启动电泵,并入给水系统。

5.7 甩负荷前确认辅汽过热度大于100℃,将一台小机四抽供汽倒辅汽供,辅汽至另一台小机供汽管道充分疏水暖管。

5.8 甩负荷前一小时,解列高加汽侧运行。

5.9 确认保安电源、直流及UPS电源可靠,试验前一期先进行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动试验,二期或三期进行10kV保安电源切换试验正常。

5.10 凝汽器水位、除氧器水位由手动控制,甩负荷前除氧器水位控制在较高水位。

5.11 做好振动测试准备工作。

5.12 甩负荷前检查汽机胀差、润滑油压、油温、轴位移、汽缸金属温差、轴承振动、各轴承回油温度、推力瓦金属温度均应在合格范围内。

5.13 发电机过电压或过激磁保护投入、励磁调节器投自动。

5.14 汽机、电气、锅炉、热工各专业按措施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解除机跳炉保护、退出网控接口柜中500KV联跳压板。

5.15 汽机、电气的录波工作及目测参数记录人员准备工作就绪。

5.16 集控运行人员应分别监视调整除氧器、凝汽器水位,运行汽泵的打闸,

准备投入高、低压旁路的操作。另设有专人监视汽机转速,机组各瓦振动,DEH 系统中各调门的开度,CRT画面中的轴承振动,支持、推力轴承温度,胀差,轴位移,真空,排汽温度等参数,还应设有专人负责机组在异常状态下停机的准备。5.17 汽机机头设有一人准备在汽轮机超速及其它异常情况下打闸。

5.18 设一人准备听命令操作主开关。一人监视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励磁调节器及灭磁开关的动作情况,并随时准备手动拉开灭磁开关并密切监视发电机各参数的变化。

5.19 设三名运行人员,分别负责给水调节、除氧器水位调节、炉膛负压监视调节、制粉系统调节(准备好磨煤机的停运工作),指定一人监视调节主、再热汽温度、压力。

5.20 机组的保护、自动及仪表维护人员应在主控值班,听从指挥处理事故。5.21 在高排及4段抽汽逆止门、电动门处设有专人监视甩负荷后关闭情况,必要时手动关闭。

5.22 盘前设一人专门调节甩负荷后的旁路操作。

5.23 主控与就地的通迅设施完备且工作正常。

5.24 甩负荷前必须确认TSI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正常。

5.25 甩负荷试验期间,始终维持电动给水泵连续运行。

6.试验内容

6.1 发电机并网和跳闸试验

6.1.1 试验前确认试验机组解列,汽轮发电机组维持3000rpm稳定运行。6.1.2 由继电保护人员将试验机组同期装置并网角度调到5度。

6.1.3 联系热工人员解除试验机组并网带初负荷信号。

6.1.4 拉开5011-1,5012-2刀闸(#1机)、发电机出口03-2刀闸(#3机)、5061-1,5062-2刀闸(#6机),做假同期并网试验,测出合闸角度,满足5度并网的要求。

6.1.5 假同期并网试验结束后,联系热工人员恢复试验机组并网带初负荷信号。6.1.6 合上5011-1,5012-2刀闸(#1机)、发电机出口03-2刀闸(#3机)、5061-1,5062-2刀闸(#6机)。

6.1.7 通知网控值班员将500KV电压调整至上限。

6.1.8 通知其它机组运行人员做好给煤机、空预器跳闸事故预想。

6.1.9通知试验人员做好录波准备。

6.1.10 由总指挥下令,试验机组并网,1-2秒后立即解列。

6.2 发电机并网试验

6.2.1试验前确认试验机组解列,汽轮发电机组维持3000rpm稳定运行。6.2.2由继电保护人员确认试验机组同期装置并网角度调到5度。

6.2.3 通知网控值班员将500KV电压调整至上限。

6.1.4 通知其它机组运行人员做好给煤机、空预器跳闸事故预想。

6.2.5通知试验人员做好录波准备。

6.2.6由总指挥下令,试验机组并网。

6.3 甩10%负荷试验

6.3.1 机组具备甩负荷条件后,有功负荷维持在10%额定负荷(切缸前),锅炉一台磨煤机运行,保持两台以上备用磨煤机通风。

6.3.2 联系热工解除需操作开关闭锁条件。

6.3.3 各岗位工作准备就绪,具备甩负荷条件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6.3.4甩负荷前,保证4-8支油枪投入,将煤量快速减至25T/H,待主汽压力开始下降机组甩负荷,甩负荷的同时利用高旁控制主汽压力稳定,甩负荷后用低旁控制再热器压力不应高于0.50MPa,以利于机组转速快速回落到3000r/min。6.3.5 甩负荷前两分钟,总指挥下令准备甩负荷,确认5012开关断开(#1机甩负荷时)、5062开关断开(#6机甩负荷时)。

6.3.6 总指挥按倒计时“5、4、3、2、1”开始发令(每个数间隔1秒),数到“3”时启动录波器,发“开始”命令时,断开5011开关(#1机甩负荷时)、断开5061开关(#6机甩负荷时)、断开发电机出口03开关(#3机甩负荷时),并立即通知所有的运行人员、设备监护人员、参数记录人员。

6.3.7甩负荷后,立即检查汽轮机转速不超过3300 r/min,否则立即打闸停机。立即开启高、低压旁路,维持解列前的主、再热汽压力;除氧器、汽包、凝汽器水位立即解除自动手动调整;检查高、中压调门关闭,高、中压主汽门保持全开。6.3.8 检查高排逆止门联关正常,VV阀、BDV阀、主、再热汽疏水联开正常。

6.3.9待汽机录波测试完动态过渡过程曲线后立即通知总指挥,恢复机组转速在3000r/min,尽快并网带负荷。

6.3.10 甩负荷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检查或调整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水位,凝汽器水位,轴位移、胀差、排汽缸温度,发电机氢温,确认各抽汽逆止门及有关疏水门联动正确,检查机组振动情况,瓦温,润滑油温,轴承回油温度等。

6.3.11 甩负荷时若汽压、汽温同时快速下降,应以汽温下降处理为主,保证机前汽温过热度不低于100℃,否则应打闸停机以保证机组安全。

6.3.12 甩负荷后,如锅炉主、再热汽压力、温度稳定、炉膛负压稳定、汽包水位可控,恢复机组参数准备重新并网。

6.3.13 锅炉如果由于保护动作或手动停炉,应视情况快速点火,如不能恢复应立即打闸停机。

6.3.14 甩负荷后若调速系统不能控制转速,各保护失灵时,必须立即打闸停机,按运行规程处理事故。

6.4 甩20%负荷试验

6.4.1 机组具备甩负荷条件后,有功负荷维持在20%额定负荷,锅炉两台磨煤机运行,保持一台以上备用磨煤机通风。

6.4.2 联系热工强制机前疏水联锁关条件,解除需操作开关闭锁条件。6.4.3 将运行汽泵退出给水系统,关闭运行汽泵出口门。

6.4.4 各岗位工作准备就绪,具备甩负荷条件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6.4.5 甩负荷前两分钟,总指挥下令准备甩负荷,确认5012开关断开(#1机甩负荷时)、5062开关断开(#6机甩负荷时)。

6.4.6 甩负荷前,保证4-8支油枪投入。

6.4.7 总指挥按倒计时“5、4、3、2、1”开始发令(每个数间隔1秒),数“5”时将煤量快速减至50T/H左右,机组甩负荷的同时,利用高旁控制主汽压力稳定,低旁控制再热器压力不应高于0.50MPa,以利于机组转速快速回落到3000r/min。数到“3”时启动录波器,应立即通知所有的运行人员、设备监护人员、参数记录人员,发“开始”命令时,断开5011开关(#1机甩负荷时)、断开5061开关(#6机甩负荷时)、断开发电机出口03开关(#3机甩负荷时)。

6.4.8 甩负荷后,立即检查汽轮机转速不超过3300 r/min,否则立即打闸停机。立即开启高、低压旁路,维持解列前的主、再热汽压力;除氧器、汽包、凝汽器水位立即解手动调整;检查高、中压调门关闭,高、中压主汽门保持全开。6.4.9 检查高排逆止门联关正常,VV阀、BDV阀、主再热汽疏水联开正常。6.4.10待汽机录波测试完动态过渡过程曲线后立即通知总指挥,恢复机组转速在3000r/min,尽快并网带负荷。

6.4.11 甩负荷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检查或调整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水位,凝汽器水位,轴位移、胀差、排汽缸温度,发电机氢温,确认各抽汽逆止门及有关疏水门联动正确,检查机组振动情况,瓦温,润滑油温,轴承回油温度等。

6.4.12 甩负荷时若汽压、汽温同时快速下降,应以汽温下降处理为主,保证机前汽温过热度不低于100℃,否则应打闸停机以保证机组安全。

6.4.13 甩负荷后,如锅炉主、再热汽压力、温度稳定、炉膛负压稳定、汽包水位可控,恢复机组参数准备重新并网。

6.4.14 锅炉如果由于保护动作或手动停炉,应视情况快速点火,如不能恢复应立即打闸停机。

6.4.15 甩负荷后若调速系统不能控制转速,各保护失灵时,必须立即打闸停机,按运行规程处理事故。

6.5 发电机40%负荷(240MW)线路跳闸及甩40%负荷试验

6.5.1 机组具备甩负荷条件后,有功负荷维持在40%额定负荷,锅炉三台磨煤机运行。

6.5.2 维持一台汽泵与电泵并列运行,另一台汽泵关闭出口门备用。

6.5.3 联系热工解除需操作开关闭锁条件。

6.5.4通知试验人员做好录波准备。

6.5.5 联系调度拉开500KV 5022开关、5021开关(#6、#3机试验时);拉开500KV 5062开关、5063开关(#1机试验时)。

6.5.6试验人员完成数据采集后,联系调度合上500KV 5021开关、5022开关(#6、#3机试验时);合上500KV 5063开关、5062开关(#1机试验时)。6.5.7 各岗位工作准备就绪,具备甩负荷条件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6.5.8 甩负荷前十分钟,解除一次风机自动,保持4-8支油枪投入,6.5.9 甩负荷前两分钟,总指挥通过值长通知中调,准备甩负荷,拉开5012开关(#1机甩负荷时)、5062开关(#6机甩负荷时)。

6.5.10 总指挥按倒计时“5、4、3、2、1”开始发令(每个数间隔2秒),数到“5”时停运一台磨煤机,数到“3”时启动录波器,应立即通知所有的运行人员、设备监护人员、参数记录人员,数到“1”时快速将煤量减至50T/H左右,发“开始”命令时,断开5011开关(#1机甩负荷时)、断开5061开关(#6机甩负荷时)、断开发电机出口03开关(#3机甩负荷时),甩负荷的同时利用高旁控制主汽压力稳定,低旁控制再热器压力不应高于0.50MPa,以利于机组转速快速回落到3000r/min。

6.5.11 甩负荷后,立即检查汽轮机转速不超过3300 r/min,否则立即打闸停机。立即开启高、低压旁路,维持解列前的主、再热汽压力;除氧器、汽包、凝汽器水位立即解手动调整;检查高、中压调门关闭,高、中压主汽门保持全开。6.5.12 检查高排逆止门联关正常,VV阀、BDV阀、主再热汽疏水联开正常。6.5.13 待汽机录波测试完动态过渡过程曲线后立即通知总指挥,恢复机组转速在3000r/min,尽快并网带负荷。

6.5.14 甩负荷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检查或调整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水位,凝汽器水位,轴位移、胀差、排汽缸温度,发电机氢温,确认各抽汽逆止门及有关疏水门联动正确,检查机组振动情况,瓦温,润滑油温,轴承回油温度等。

6.5.15 甩负荷时若汽压、汽温同时快速下降,应以汽温下降处理为主,保证机前汽温过热度不低于100℃,否则应打闸停机以保证机组安全。

6.5.16 甩负荷后,如锅炉主、再热汽压力、温度稳定、炉膛负压稳定、汽包水位可控,恢复机组参数准备重新并网。

6.5.17锅炉如果由于保护动作或手动停炉,应视情况快速点火,如不能恢复应立即打闸停机。

6.5.18 甩负荷后若调速系统不能控制转速,各保护失灵时,必须立即打闸停机,按运行规程处理事故。

6.6 发电机80%负荷(480MW)线路跳闸及甩80%负荷试验

6.6.1 机组具备甩负荷条件后,有功负荷维持在80%额定负荷,锅炉四台磨煤机运行。

6.6.2 维持一台汽泵与电泵并列运行,另一台汽泵关闭出口门备用。

6.6.3各岗位工作准备就绪,具备甩负荷条件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6.6.4 甩负荷前五分钟,投4-8支油枪,待参数稳定后解除机组协调,解除送风自动、一次风自动、给水自动、除氧器水位自动。

6.6.5 联系热工解除需操作开关闭锁条件。

6.6.6通知试验人员做好录波准备。

6.6.7联系调度拉开500KV 5022开关、5021开关(#6、#3机试验时);拉开500KV 5062开关、5063开关(#1机试验时)。

6.6.8试验人员完成数据采集后,联系调度合上500KV 5021开关、5022开关(#6、#3机试验时);合上500KV 5063开关、5062开关(#1机试验时)。6.6.9 由总指挥下令拉开500KV 5021开关(#3、#6机试验时);拉开500KV 5063开关(#1机试验时)。

6.6.10 甩负荷前两分钟,总指挥通过值长通知中调,准备甩负荷,拉开5012开关(#1机甩负荷时)、5062开关(#6机甩负荷时)。

6.6.11 总指挥按倒计时“10、9、8、7、6、5、4、3、2、1”开始发令(每个数间隔1秒),数“10”时停运一台磨煤机,数到“5”时停第二台磨煤机,数到“3”时启动录波器,待炉膛负压稳定后,将煤量快速减至50T/H左右,注意监视调整炉膛负压,发“开始”命令时,断开5011开关(#1机甩负荷时)、断开5061开关(#6机甩负荷时)、断开发电机出口03开关(#3机甩负荷时),应立即通知所有的运行人员、设备监护人员、参数记录人员。甩负荷的同时利用高旁控制主汽压力稳定,低旁控制再热器压力不应高于0.50MPa,以利于机组转速快速回落到3000r/min。

6.6.12甩负荷后,立即检查汽轮机转速不超过3300 r/min,否则立即打闸停机。立即手动停止运行汽动给水泵运行,开启高、低压旁路,维持解列前的主、再热汽压力;除氧器、汽包、凝汽器水位立即解手动调整;检查高、中压调门关闭,高、中压主汽门保持全开。

6.6.13 检查高排逆止门联关正常,VV阀、BDV阀、主再热汽疏水联开正常。

6.6.14 待汽机录波测试完动态过渡过程曲线后立即通知总指挥,恢复机组转速在3000r/min,尽快并网带负荷。

6.6.15 甩负荷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检查或调整汽封压力,除氧器压力、水位,凝汽器水位,轴位移、胀差、排汽缸温度,发电机氢温,确认各抽汽逆止门及有关疏水门联动正确,检查机组振动情况,瓦温,润滑油温,轴承回油温度等。

6.6.16 甩负荷时若汽压、汽温同时快速下降,应以汽温下降处理为主,保证机前汽温过热度不低于100℃,否则应打闸停机以保证机组安全。

6.6.17 甩负荷后,如锅炉主、再热汽压力、温度稳定、炉膛负压稳定、汽包水位可控,恢复机组参数准备重新并网。

6.6.18锅炉如果由于保护动作或手动停炉,应视情况快速点火,如不能恢复应立即打闸停机。

6.6.19 甩负荷后若调速系统不能控制转速,各保护失灵时,必须立即打闸停机,按运行规程处理事故。

7.甩负荷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7.1 在甩负荷试验过程中,应保持试验场地、道路畅通,非作业人员撤离试验现场,试验现场应备有防火设施,设有专职消防人员值班。

7.2 甩负荷试验的原则是必须保证设备安全,因此试验前所有锅炉、发电机组的保护均须投入,本措施特别提出的除外。

7.3 每次甩负荷试验前各专业人员必须确认各保护的投入状态。

7.4 运行操作人员在甩负荷前必须熟知甩负荷试验操作步骤,作好事故预想。7.5 甩负荷试验时机炉侧操作人员应互相联系协调配合。

7.6 甩负荷后,若超速保护动作,应立即检查各主汽、再热汽调门,各段抽汽逆止门是否关闭与严密。

7.7 试验期间,在机头、主控各有一人监视转速变化,随时听取各方面有关机组的运行情况汇报,当机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机头或主控立即打闸停机。7.7.1.汽机转速达到3300 r/min时,危急保安器未动作。

7.7.2. DEH无法控制机组转速摆动。

7.7.3. 机组轴瓦振动超过8丝,轴振动超过20丝。

7.7.4. 轴瓦断油或瓦温超过115℃时。

7.7.5. 主蒸汽温度10分钟下降50℃时。

7.7.6. 发电机密封油压低而备用泵不能启动时。

7.7.7. 汽机胀差、汽缸温差超过规定允许值时。

7.7.8. 机组保护应动作而未动作时。

7.8 在下列情况时,应停机破坏真空。

7.8.1 机组发生摩擦或强烈振动时。

7.8.2 超速跳闸后转速不能快速下降时。

7.8.3 当断油烧瓦或瓦温过高而停机时。

7.8.4 汽机转速达到3300 r/min打闸停机后,转速继续升高时。

7.9 对监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分别监视高、中压主汽门、调门的动作情况,机组振动、胀差、汽缸温差、轴位移、轴承金属温度、真空、润滑油温、油压、抗燃油压、油温、蒸汽参数变化等。真空破坏门、主汽门、调门、抽汽电动门、旁路等操作应设有专人监护,以便在事故状态下手动快速操作。

7.10 停机后机组转速如不能下降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切断汽源。

7.11 运行加强锅炉主、再热汽压力监视,若锅炉调压手段失灵超压时应立即紧急停炉。

7.12 发电机主开关掉闸后,应监视发电机过电压情况,如过电压保护拒动时,应立即手动灭磁。

7.13 甩负荷后手动调整除氧器水位时,开启除氧器上水调整门的同时,密切监视凝结水压力的变化,防止调整门开的过快,凝结水压力低跳低旁及凝泵联启导致凝结水流量突然增大引起除氧器振动,必要时在甩负荷前启动两台凝结水泵运行。

8.机组甩负荷前的检查和试验项目

汽轮机甩负荷事故预案注意事项

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机组甩负荷事故预案 发电运行部

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甩负荷事故处理 注意事项 发电运行部 2011年6月

机组甩负荷事故预案 注意事项 在运行中,汽轮发电机组的负荷突然大幅度减少或降到零,把这种现象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事故。在DCS和DEH的设计中,为了提高机组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汽轮机TSI系统及ETS系统的保护设置庞大而复杂,在为了提高机组保护系统动作灵敏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保护误发、误动的可能性。如果造成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的原因属于机组保护信号误发的暂态扰动,例如,就地保护接线遭到人为碰触而松脱、短路;长期运行中机组保护信号的检测探头损伤或工作不良;在线更换发电机碳刷等定期工作的操作中不小心触发保护动作等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机组甩负荷事故发生。而当这种扰动在短时间内得到消除后,机组便可立即进行重新挂闸和再次并网发电,从而避免停机停炉的事故发生。 典型案例回顾: 以下为发生在我厂#1、#2机组主机保护动作引起汽机跳闸,机组甩负荷后在短时间内故障得到消除,然后重新启动并网的几次成功案例: 案例分析一: 2008年12月22日09:23分,我厂#1机组带120MW负荷运行,电气工作人员在线更换发电机励磁装置碳刷,操作过程导

致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动作,发电机主开关跳闸引起机组甩负荷。确认故障原因,消除跳闸信号后,09:31分机组重新挂闸运行,09:37分负荷带至120MW。事故前后历时15min。甩负荷后,由于低压旁路卡塞打不开,致使锅炉超压,主、再热蒸汽管道安全门频繁动作,大量蒸汽排入大气,工质损失严重,排汽装置水位一度降低至1580mm。幸好整个事故过程处理迅速,否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锅炉上水中断,不得不停机停炉。 经验总结:今后检修工作中凡涉及有可能造成机组保护动作的项目,在办理工作票和执行安全措施中,必须经总工同意和批准后,将相应的保护退出,方可开工。 案例二: 2008年11月21日,#1机组带80MW负荷运行,03:45分,汽轮发电机励端回油温度高(96℃)保护动作,机组跳闸甩负荷。运行人员立即检查事故情况,判断为保护信号误发,转速降至1500rpm后,检查机组无异常后复位跳机信号,重新挂闸,03:57分,负荷带至80MW稳定运行。 案例三: 2009年3月24日,22:31分,#2机五瓦下部瓦温【TE5519】异常波动,DCS显示数值由45℃突然升至97℃,及时通知热工人员解除该点保护,避免了信号误发导致机组掉闸事故发生。 可见,在机组运行中,由于保护信号误发而导致机组掉闸或故障甩负荷的情况在停机事故中占有相当比例。所以,运行人员

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案

1 概况 公司1号汽轮机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135-13.24/535/535型超高压、双缸双排汽、单轴反动式纯凝汽汽轮机,其再热蒸汽采用高、低压两级串联旁路系统,配以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QFS-135-2型双水内冷发电机。 该机调速保安系统采用低压透平油(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TSI 汽轮机监视系统、ETS紧急跳闸系统、以及防止汽轮机甩负荷超速的OPC保护系统。 按照启规的要求,1号汽轮机在启动调试期间,应进行甩负荷试验。为此,特制定本试验方案。 2 试验目的 对新投产机组应进行甩负荷试验,保证机组投入生产后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试验达到如下目的: 2.1 考核汽机的DEH控制系统在甩负荷时的控制性能,即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且能够维持空负荷运行。 2.2 测取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渡过程特性曲线。 3 依据标准 3.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部电建(1996)159号]。 3.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 5011-92]。 3.3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3.4 汽轮机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图纸、说明书及设计院设计的有关图纸和资料。 4 组织与分工 甩负荷试验因参加试验的单位多,涉及面宽,要做好试验,组织协调工作十分重要。 4.1 成立试验指挥组 组长:由生产单位副总经理担任

副组长:由调试单位,吐电工程部、监理单位、安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建设单位运行部主任担任。 成员:建设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吐电工程部和安装单位各专业负责人,生产单位当班值长 4.2 分工 4.2.1 生产单位 负责甩负荷试验中厂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安全工作;负责与省调度中心联系运行方式及相关工作;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的运行操作和设备巡检工作。 4.2.2 调试单位 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的组织指挥及技术工作。 4.2.3 吐电工程部 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协调工作。 4.2.4 监理单位 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4.2.5 安装单位 负责甩负荷试验过程中的现场消缺、警戒等工作。 4.3 各监控岗位 4.3.1 设立汽机监视岗位(共5人) 汽机转速监视1人、危急时打闸停机1人、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关闭监视2人、高排逆止门就地监视,必要时实施强关1人。 4.3.2 设立电气监视岗位(共4人) 在工程师站电厂电气人员手动跳发变组出口开关1人、保安段运行人员就地监视2人、灭磁开关联跳监视必要时在监控盘手动跳灭磁开关1人。 4.3.3 热工岗位 汽机控制盘、工程师站、热控电子间设专人值班,配合调试人员。 5 试验前具备的条件 5.1 汽机专业 5.1.1 主汽门、调门在线活动试验合格。 5.1.2 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抽汽电动门活动及联关动作正常,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编写说明 1. 本导则受电力部建设协调司的委托,于1995年5月完成讨论稿,10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报批稿。1996年元月经审批,由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审核通过。 2. 本导则是在2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经修改补充编写的,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3. 试验目的暂为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在不断总结甩负荷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补充,以及适应大容量、高自动化机组的要求。 4. 在讨论和送审稿中的其它甩负荷方法,如测功法等,暂不呈现在导则中,待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再作补充。 1.适用范围 适用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 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2.目的 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3.要求 3.1 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3.2 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4.试验条件 4.1 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4.2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4.3 保安系统动作可靠,危急保安器提升转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4.4 主汽阀和调节汽阀严密性试验合格,阀杆无卡涩,油动机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4.5 抽汽逆止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 4.6 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动作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4.7 高压加热器保护试验合格。 4.8 利用抽汽作为除氧器或给水泵汽源的机组,其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4.9 汽轮机旁路系统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旁路系统是否投入,应根据机、炉具体条件决定)。 4.10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调试、校验合格。 4.11 热工、电气接线正确,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如:解除发电机主开关跳闸联锁主汽门关闭。 4.12 厂用电源可靠。 4.13 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4.14 系统频率保持在50±0.2Hz以内,系统留有备用容量。 4.15 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 4.16 试验领导组织机构成立,明确了职责分工。 4.17 已取得电网调试的同意。 5.试验方法 5.1.突然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全部负荷,测取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5.2.凝汽或背压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一般按甩50%、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5等于%时,则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

甩负荷试验措施

TPRI 合同编号:TPRI/TR-CA-014-2015A 措施编号:TPRI/TR-TS-QJ-004 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措施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

编写:陈余土校核:廖军林批准:赵景涛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编制依据 3. 机组概况 4. 设备规范 5.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6. 调试项目及方法 7. 控制验收的技术标准 8. 安全注意事项 9. 仪器、仪表 10. 附录

1编制目的 1.1考核汽轮机DEH的控制功能,评定DEH及系统的动态品质;考核自动励磁调 节器的调压性能; 1.2对相关自动/联锁/保护的特性进一步进行检验; 1.3考核机、炉、电各主、辅机的动作灵活性及适应性。 2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 2.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3-2009;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111号文;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2.6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2)598号; 2.7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 2.8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 2.9 《C350/280-24.2/566/566型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 责任公司; 2.10《C350/280-24.2/566/566型汽轮机启动运行维护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2.11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技术协议。 3机组概况 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生产的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高中压、低压转子均是无中心孔合金钢整锻转子,型号:C350/280-24.2/566/566。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电液式调节系统(DEH,与DCS一体化),采用和利时MACS v6.5.2控制系统。 旁路系统采用35%B-MCR容量的高低压串联旁路系统。锅炉给水系统配置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组和一台35%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组,机组正常运行为汽泵运行,电泵作为启动及备用泵。 4设备规范 4.1 汽轮机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XX 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工作人员:XXX 编写人员:XXX 审核:XXX 批准:XXX XX 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二O—三年九月

摘要 本措施依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机组调试合同的要求,主要针对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1 X 50MW汽轮发电机组、350t/h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机组调试工作提出具体方案。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给出了汽轮甩负荷试验需要具备的条件、调试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甩负荷试验;调试方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机组概况 (4) 四、设备规范 (4) 五、调试质量目标 (4) 六、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5) 七、调试项目及方法 (7) 八、控制验收的技术标准 (11) 九、安全注意事项 (11) 十、组织分工 (12) 十一、仪器、仪表 (12) 十二、安全防范措施 (13) 附录1 (25) 附录2 (26) 附录3 (27)

一、编制目的 1.1考核汽轮机DEH的控制功能,评定DEH及系统的动态品质; 1.2对相关自动/联锁/保护的特性进一步进行检验; 1.3考核机、炉、电各主、辅机的动作灵活性及适应性。 二、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范》电建[2009] 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文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技[1994]20号文 2.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6《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7《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1996年版) 2.8《DEH说明书》 2.9《EH系统说明书》 2.10有关图纸、文件、说明 三、机组概况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1X 50MW汽轮发电机组是为CC60- 8.83/1.27/0.49型双抽式汽轮机,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 四、设备规范 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冲动式、高温、高压、单缸、双抽凝汽式汽轮机 制造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型号CC60- 8.83/1.27/0.49 型 汽轮机的额定蒸汽参数: (1) 主蒸汽压力8.83MPa 主蒸汽温度535 C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一九九六年五月 编写说明 1本导则受电力部建设协调司的委托。于95年5月完成讨论稿,10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报批稿。96年元月经审批,由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审核通过。 2本导则是在2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经修改补充编写的,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3试验目的暂为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在不断总结甩负荷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补充,以适应大容量、高自动化机组的要求。 4在讨论稿和送审稿中的其它甩负荷方法,如测功法等,暂不呈现在导则中,待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再作补充。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容量的机组,为机械液压型和电液型调节系统的通用性试验导则。对于试验机组,应根据导则的基本精神编写具体的试验措施。 2目的 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3要求 3.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3.2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4试验条件 4.1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4.2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4.3保安系统动作可靠,危急保安器提升转速试验合格,手动停机装置动作正常。 4.4主汽阀和调节汽阀严密性试验合格,阀杆无卡涩,油动机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4.5抽汽逆止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

4.6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动作正常,油系统油质合格。 4.7高压加热器保护试验合格。 4.8利用抽汽作为除氧器或给水泵汽源的机组,其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4.9汽轮机旁路系统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旁路系统是否投入,应根据机、炉具体条件决定)。 4.10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安全阀调试、校验合格。 4.11热工、电气保护接线正确,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如:解除发电机主开关跳闸联锁主汽门关闭。 4.12厂用电源可靠。 4.13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4.14系统周波保持在50±0.2Hz以内,系统留有备用容量。 4.15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 4.16试验领导组织机构成立,明确了职责分工。 4.17已取得电网调度的同意。 5试验方法 5.1突然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全部负荷,测取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5.2凝汽或背压式汽轮机甩负荷试验,一般按甩50%、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时,则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负荷试验。 5.3可调整抽汽式汽轮机,首先按凝汽工况进行甩负荷试验,合格后再投入可调整抽汽,按最大抽汽流量甩100%负荷。 5.4试验应在额定参数、回热系统全部投入等正常运行系统、运行方式、运行操作下进行。不能采用发电机甩负荷的同时,锅炉熄火停炉、停机等试验方法。5.5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在甩负荷试验之前。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等,可以作适当的操作和调整。 5.6甩负荷试验准备工作就绪后,由试验负责人下达命令,由运行系统进行甩负荷的各项工作。 5.7在机组甩负荷以后,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尚未终止之前,不可操作同步器(具有同步器自动返回功能的电液调节系统除外)。

甩负荷试验方案

编号: 华润电力蒲圻电厂二期(2×1000MW级)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 四号机组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湖北中兴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四月

合同编号 HT/JS-Z-2011-135 文件编号 HRPQ-4-2123 出版日期 2013-04-30 版 本 号 A/0 编写人:王广庭 审核人:张才稳 批准人:刘绍银

华润电力蒲圻电厂二期(2×1000MW级)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 四号机组汽轮机甩负荷试验方案 1 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是给出汽轮机甩负荷试验程序,确保甩负荷试验安全、顺利进行,以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和各主、辅机设备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性。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建质[1996] 40号 2.3 《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电建[1995]671号 2.4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DL408-91 2.5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2010版》 2.6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国电办[2000]3号 2.7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国电发[2000]589 号 2.8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 2.9 《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 2.10 《汽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 852-2004。 2.11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建质(1996)40号 2.12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则》DL- T 8242002。 2.13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验收试验标准》JB4273-1999。 2.14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2009版》 2.15 湖北中兴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 2.16 有关行业和厂家的技术标准。 2.17 设计院相关图纸及厂家说明书。 2.18 甲方相关管理规定。 3 设备及系统 华润电力蒲圻电厂二期(2×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的汽轮机由上海汽轮机厂生产,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组。 汽机主机采用DEH调节控制系统,机组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和异常工况

汽轮机甩负荷方案

目录 1 调试依据 (1) 2调试目的 (1) 3调试对象及范围 (1) 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1) 5调试方法及工艺流程 (2) 6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3) 8调试验评标准 (5)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5) 10实验记录和监视 (6) 11组织分工 (6)

1 调试依据 1.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 1.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3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 1.4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及评价规范》汽轮机机组篇(2009年版) 1.5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和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及相关规程》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2009年版)》; 1.7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2调试目的 2.1测取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时调节系统动态过程中功率、转速和调门开度等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便于分析考核调节系统的动态品质。 2.2 了解机、炉、电部分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3调试对象及范围 3.1汽轮发电机组及主要配套辅助设备,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 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4.1汽机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4.1.1汽机各主辅设备无重要缺陷,操作机构灵活,运行正常。 4.1.2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各阀门校验试验合格。 4.1.3各主汽门与调节汽门的总的关闭时间测定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 4.1.4超速保护动作可靠,提升转速试验合格。 4.1.5远方与就地手动停机试验合格,动作可靠。 4.1.6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4.1.7汽机所有停机保护联锁及顺控经过确认,动作可靠。 4.1.8所有抽汽逆止门、排汽逆止门联动正常,关闭迅速无卡涩现象。 4.1.9经空负荷及带负荷试验,汽机主辅设备运转正常,各主要监视仪表指示正确。 4.1.10调节保安系统用油的油质完全符合要求。 4.1.11交、直流润滑油泵启停和联锁正常。 4.1.12隔离三段抽汽至除氧加热供汽。 4.1.13减温减压器暖管充分,可根据需要随时投入。

甩负荷试验措施

甩负荷试验措施 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 TPRI 合同编号:TPRI/TR-CA-014-20XXA 措施编号:TPRI/TR-TS-QJ-004 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 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 编写:校核:批准:陈余土廖军林赵景涛 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编制目的编制依据机组概况设备规范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调试项目及方法控制验收的技术标准安全注意事项仪器、仪表 10. 附录 TPRI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试技术措施 1 编制目的 考核汽轮机DEH的控制功能,评定DEH及系统的动态品

质;考核自动励磁调 节器的调压性能; 对相关自动/联锁/保护的特性进一步进行检验;考核机、炉、电各主、辅机的动作灵活性及适应性。 2 编制依据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DL/T 5437-20XX;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111号文;《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598号;《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建质[1996]40号文;《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C350//566/566型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 责任公司; 《C350//566/566型汽轮机启动运行维护说明书》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沾化汇宏一电一期4号机组汽轮机技术协议。 3 机组概况

汽轮机各种试验要求和方法和过程和标准

第一节喷油试验 一、试验条件: 1、试验应在专业人员现场监护指导下进行。 2、机组定速后(2985?3015r/min )。 3、高压 胀差满足要求。4、机组控制在“自动”方式。5、DEH电超速试验未进行。6、机械超速试验未进行。7、 喷油试验按钮在允许位。二、试验方法: 1、检查汽轮机发电机组运行稳定; 2、润滑油冷油器出油温度保持在35?45C; 3、在OIS上进入“超速试验”画面,按“试验允许”键,使其处于试验位; 4、在“超速试验”画面上选择“喷油试验”,试验完毕,在OIS该画面上显示“成功”或“失败”信号。 5、做好试验相关记录。记录动作油压合格标准: 充油实验大部分是在汽轮机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条件下,检验危急保安器的活动情况,因 此要求充油实验时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为2900-2950r /min相当于超速实验时 3300-3360r / min。目的是活动飞锤。 第二节超速试验 103%超速:通过感知转速快关高中压各调门,转速下降至额定值复位该保护? AST110%电超速:包含TSI和DEH两个保护,原理一样,都是感知转速,达到110%时动作跳机? DEH的110%超速通过 哈哈,如下图: 机械超速:通过机头的飞环(锤)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弹簧的拉力并飞出使机头安全油机械滑阀泄油 口打开泄掉安全油,从而作用于跳机?做机超试验时应先作好各方面的安全 措施后解除所有电超速保护,设定目标转速3360RPM,开始升速,动作转速应在110-111% 之间,连续 作两次,且动作转速之差不大于千分之六?

一、(机械)超速试验: 超速试验应在有关人员指导及监护下,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配合下进行。 (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做提升转速试验: 1、汽轮机安装完毕,首次启动时。 2、汽轮机大修后,首次启动时。 3、做过任何有可能影响超速保护动作的检修后。 4、停机一个月以上,再次启动时。 5、甩负荷试验之前。 6、危急保安器解体或调整后。 (二)下列情况禁止做提升转速试验: 1、汽轮机经过长期运行后停机,其健康状况不明时。 2、停机时。 3、机组大修前。 4、严禁在额定蒸汽参数或接近额定参数下做提升转速试验。 5、控制系统或者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有卡涩现象或存在问题时。 6、各主汽门、调门或抽汽逆止门严密性不合格时。 7、任意轴承振动异常或任一轴承温度不正常时。 &就地或远方停机功能不正常。 9、调速系统不稳定、有卡涩、转速波动大。 (三)超速保护试验前的条件: 1、值长负责下达操作命令。 2、机组3000r/min后,并网前应先做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注油试验、主气门及调速汽门 低负荷暖机,严密性试验合格。 渡过转子脆性3、机组带20%额定负荷连续运行4 h后,全面检查汽轮机及控制系统各项要求合格,逐渐 转变温度。约减负荷到15MW,切换厂用电,机头手动打闸停机,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 121 °高排逆止门应关闭无卡涩,BDV阀动作正常,确认有功到零与电网解列,机组转速下降;待 转速下降低于3000r/min后,重新挂闸,恢复机组转速3000r/min,维持主汽压力5.88? 6.86MPa,主汽温度450 ?500 C。 (四)试验前的准备: 1、校对集控室与机头转速表,以制造厂提供的危急遮断器转速表为准,其它为参考。 2、夹层加热装置停止运行,高中压胀差值在允许范围以内。 3、采用单阀运行。 4、将辅汽汽源倒为备用汽源,维持汽压0.6?0.78MPa之间;除氧器汽源由辅汽供,四抽至除氧器 电动门关闭。 5、关闭高压封漏汽至除氧器手动门,门杆漏汽至三抽手动门。 6、停止#1、2、3高加及#5、6低加汽侧运行,关闭一、二、三、五、六抽汽电动门。 7、做DEH电超速及机械超速试验时,由热工将TSI超速保护切除。 8、启动电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9、全面检查机组主、辅设备及系统运行正常,各参数在正常范围内并记录相关参数。确认交、直流油泵在正 常备用状态。 、DEH电超速试验: (一)检查机组满足以下条件:

汽轮机甩负荷方案43989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试验目的 (2) 3 试验范围 (2) 4 试验要求 (2) 5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2) 6 试验方案 (3) 7 甩负荷前的准备工作 (3) 8 试验前的组织分工 (4) 9 试验记录与监测 (5) 10 试验步骤及操作注意项……………………………………………………………… 5 11 安全注意事项 (7)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2《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1.3 制造厂技术资料

二、试验目的 2.1测取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时调节系统动态过程中功率、转速和调门开度等主要参 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便于分析考核调节系统的动态品质。 2.2 了解机、炉、电部分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三、试验范围 #1汽轮发电机组及主要配套辅助设备,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 四、试验要求 4.1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超速保护动作。 4.2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五、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5.1汽机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5.1.1汽机各主辅设备无重要缺陷,操作机构灵活,运行正常。 5.1.2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各阀门校验试验合格。 5.1.3各主汽门与调节汽门的总的关闭时间测定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 5.1.4超速保护动作可靠,提升转速试验合格。 5.1.5远方与就地手动停机试验合格,动作可靠。 5.1.6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5.1.7汽机所有停机保护联锁及顺控经过确认,动作可靠。 5.1.8经空负荷及带负荷试验,汽机主辅设备运转正常,各主要监视仪表指示正确。 5.1.9调节保安系统用油的油质完全符合要求。 5.1.10交、直流润滑油泵启停和联锁正常。 5.1.11旁路暖管充分,可根据需要随时投入。 5.2锅炉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5.2.1锅炉主辅设备无重大缺陷,运行正常。 5.2.2过热器及再热器安全门整定合格,向空排汽阀、事故疏水阀及各减温水阀开关灵

甩负荷试验措施模板

#1机组甩负荷试验三项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写: 李卷成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1月16日

1 试验目的 汽轮发电机组的甩负荷试验是火力发电厂基建达标投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过甩负荷试验能够检验机组各个环节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对提高机组的动态品质, 保障投产后机组的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目的主要是: 1.1 测定控制系统在机组突然甩负荷时的动态特性, 它包括: 1.1.1测量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时的最高飞升转速; 该值应小于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值; 1.1.2甩负荷后的转速过渡过程, 该过程先飞升后衰减。转速振荡数次后趋于稳定, 并在3000r/min左右空转运行, 具备并网条件; 1.1.3测定控制系统中主要环节在甩负荷时的动态过程; 1.2 检查主机和各配套设备对甩负荷的适应能力及相互动作的时间关系。为改进机组动态品质, 分析设备性能提供数据。 1.3进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验收试验。 2 编制依据 2.1《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DL/T 711—1999 ) 07月01日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发布( 1996年版)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发布( 1996年版)

3 调试对象及简要特征介绍 3.1汽轮机技术规范 3.1.1制造厂: 东方汽轮机厂 3.1.2型号: N300—16.7/537/537-8型, 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 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3.1.3额定功率: 300 MW 3.1.4最大功率: 333 MW 3.1.5额定工况参数: 主汽阀前压力16.67 MPa 主汽阀前温度537 ℃ 主蒸汽流量899.6 t/h 再热汽压力 3.181 MPa 再热汽温度537 ℃ 凝汽器排汽压力0.0053 MPa 3.1.6最大允许系统周波摆动48.5~51.5 Hz 3.1.7空负荷时转速波动±1 r/min 3.1.8高中压转子临界转速 一阶1750 r/min 二阶>4000 r/min 3.1.9低压转子临界转速 一阶1688 r/min 二阶3654 r/min

甩负荷方案

南京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利用放散高炉/转炉煤气发电 工程 50MW机组甩负荷试验方案 1 试验目的 1.1 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 1.2 考核各主、辅机设备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性。 2 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2.2《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2.3制造厂家说明书 2.4电厂运行规程 2.5 设计院设计资料 3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3.1 主要设备无重大缺陷,操作机构灵活,主要监视仪表准确。 3.2 油质化验合格,DEH调速系统调试完毕,静态特性符合要求。 3.3 ETS危急遮断系统和危急保安系统动作可靠,远方和就地手动停机动作可靠。超速试验(103%、110%、电超速、机械超速)合格,各动作转速均符合要求。喷油试验合格。OPC超速保护功能动作可靠。 3.4 主汽阀、调节汽阀严密性试验合格,阀杆无卡涩,油动机关闭时间符合要求。 3.5 抽汽逆止阀、高排逆止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迅速严密。 3.6 高压启动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动作正常,投入联锁备用。 3.7 高、低压加热器保护试验合格。 3.8 辅助蒸汽联箱由邻机供(或由主蒸气供),除氧器、汽封系统的备用汽源应能自动投入。 3.9 锅炉汽包、过热器安全阀调试、校验合格,电磁泄压阀开、关灵活无卡涩。 3.10 辅助联箱安全门、除氧器安全门调校合格。

3.11 汽包及除氧器事故放水门动作正常无卡涩。 3.12 热工、电气各项联锁保护接线正确,经试验检查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的特殊要求。 3.13 厂用电带负荷切换正常,UPS电源切换正常,直流电源电压正常。 3.14 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3.15 自动励磁调节系统试验合格。 3.16 DCS具备事故追忆和成组数据打印功能,DEH具备CRT运行参数曲线和数据打印功能。 3.17 运行单位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措施,并经过必要的演习。 3.18 系统周波保持在49.8~50.2HZ以内,系统留有备用容量。 3.19 机头安装一台数字转速表,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 3.20 成立试验领导机构,明确了组织职责分工。 3.21 已取得电网调度的同意。 4 组织分工 4.1 在启委会授权下成立甩负荷试验领导小组,负责甩负荷试验方案的审批和各参加试验单位间的组织协调及与电网调度间的协调工作。 4.2 调试单位负责甩负荷试验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操作指导;负责甩负荷过程中临时外接参数的记录;负责整个试验过程的指挥工作。4.3 安装单位负责对主要设备进行监护、维护工作;负责试验表计、装置的接线工作。 4.4 电厂根据甩负荷试验方案制定详细的操作措施和反事故措施,负责试验操作和事故处理。 5 试验步骤 5.1试验按甩50%、100%额定负荷两级进行。(当甩50%额定负荷后,转速超调量大于5%时,则应中断试验,不再进行甩100%额定负荷试验,并对超调原因进行分析) 5.2有关试验人员和电厂运行人员对主机、辅机及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满足甩负荷条件后,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接到调通局甩负荷试验许可令后,即可下令试验指挥进行甩负荷试验。 5.3所有试验、运行、监护人员到位。

汽轮机甩负荷方案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1 编制依 据………………………………………………………………………… (2) 2 试验目 的………………………………………………………………………… (2) 3 试验范 围………………………………………………………………………… (2) 4 试验要 求………………………………………………………………………… (2) 5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 件 (2) 6 试验方 案………………………………………………………………………… (3) 7 甩负荷前的准备工 作 (3) 8 试验前的组织分

工 (4) 9 试验记录与监 测 (5) 10 试验步骤及操作注意 项 (5) 11 安全注意事项 (7)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2《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1.3 制造厂技术资料 二、试验目的 2.1测取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时调节系统动态过程中功率、转速和调门开度等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便于分析考核调节系统的动态品质。 2.2 了解机、炉、电部分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三、试验范围 #1汽轮发电机组及主要配套辅助设备, 以及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四、试验要求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1机组甩负荷后, 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超速保护动作。 4.2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 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 行。 五、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5.1汽机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5.1.1汽机各主辅设备无重要缺陷, 操作机构灵活, 运行正常。 5.1.2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各阀门校验试验合格。 5.1.3各主汽门与调节汽门的总的关闭时间测定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 5.1.4超速保护动作可靠, 提升转速试验合格。 5.1.5远方与就地手动停机试验合格, 动作可靠。 5.1.6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 5.1.7汽机所有停机保护联锁及顺控经过确认, 动作可靠。 5.1.8经空负荷及带负荷试验, 汽机主辅设备运转正常, 各主要监视 仪表指示正确。 5.1.9调节保安系统用油的油质完全符合要求。 5.1.10交、直流润滑油泵启停和联锁正常。 5.1.11旁路暖管充分, 可根据需要随时投入。 5.2锅炉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5.2.1 锅炉主辅设备无重大缺陷, 运行正常。 5.2.2 过热器及再热器安全门整定合格, 向空排汽阀、事故疏水阀及各减温水阀开关灵活。 5.2.3 高低压汽包、除氧器水位调节, 压力控制灵活可靠。

甩负荷调试方案(中文).

目录 1、编制目的 2、编制依据 3、调试质量目标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6、调试方法与步骤 7、调试记录项目 8、职责分工 9、安全注意事项 10、附录 1 编制目的 1.1为了指导及规范系统及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1.2测取和掌握机组甩负荷时调节系统动态过程中功率、转速和调节汽门开度等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便分析考核调节系统的动态调节品质; 1.3考核机、炉、电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1.4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2 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年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6《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3 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 3.1 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不应使危急保安器动作。 3.2 调节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空负荷运行。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 系统及主要技术规范 4.1主要设备情况 汽轮机: 制造厂:南京汽轮机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N50-8.83/535 型式:高温高压、单缸、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静态模拟甩负荷试验

静态模拟甩负荷试验是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实际甩负荷试验前应该进行的一项预备性试验。试验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止状态下进行。 试验方法是:汽轮机挂闸,手动将汽轮机所有汽门开启至满负荷位置(一般在实际试验中将所有汽门全开),电气专业实际合上发电机出口开关(但实际发电机没有与电网并上),由热工专业解除“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汽机掉闸”的连锁条件,并模拟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后触发超速保护控制(OPC)电磁阀动作致使调节汽门关闭的条件, 包括发电机负荷或代表发电机负荷的主蒸汽流量。将需要采集的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信号、OPC电磁阀动作信号、所有汽门(主要是高、中压调节汽门)位移行程信号接入专用高速数据采集装置。 一切条件准备就绪后手动断开发电机出口开关,利用采集仪器测量发电机出口开关断开时刻、汽轮机汽门开始关闭时刻、汽轮机汽门完全关闭时刻,然后计算出各分段时间,结合汽轮机厂家提供的汽轮机动态常数设计值,将上述各参数代入《汽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 711-1999)给出的甩负荷瞬时最高飞升转速静态预测公式(本文后面详细介绍的公式1)就可以计算出汽轮机实际甩负荷发生时最高飞升转速的理论值。 ---------------------------------------------------------------- (公式1)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静态预测 《汽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 711-1999)给出了甩负荷瞬时最高飞升转速静态预测公式: △nmax=(n0/Ta)ψ[Tv+αH(tH1+tH2/2)+αI(tI1+tI2/2)]r/min 公式(1)式中: n0-额定工作转速,r/min Ta -转子时间常数,s 计算时取设计值7.0。 ψ-甩负荷相对值,% Tv -蒸汽容积时间常数,s 计算时取设计值0.264。 αH、αI-高、中低压缸功率比例系数,% 计算时近似取用αH=0.3、αI=0.7。tH1 tI1-高、中压油动机延迟时间,s tH2 tI2-高、中压油动机工作行程等值关闭时间或工作行程关闭时间(总关闭时间减去延迟时间),s

机组甩负荷试验技术措施

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 机组 汽机甩负荷实验调试技术措施

2007-01-10 发布 2007-01-20实施 云南省电力实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发布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质保: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本方案由云南电力实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提出 ·本方案由云南电力实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质保部归口管理 准批院究研力电司公限有)团集(院究研验实力电南云由案方本·. 目录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 2 系统简况 (1) 3 职责分工 (2) 4 编制依据 (3) 5 引用标准 (4) 6 应具备条件及准备工作 (4) 7 调试作业程序 (5) 8 质量标准及记录 (9) 9 安全措施 (9)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实验目的 1.1.1 考核汽轮机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及其执行机构在甩负荷时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超过危急遮断器的动作转速,能否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 1.1.2 测取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程曲线,计算转子的时间常数、转子加速度、转子转动惯量等参数,分析评价机组的动态特性,整理实验测取参数,分析实验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1.1.3考核机组及配套辅机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质量,以及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 1.2 适用范围 本实验方案适用于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甩负荷实验。

2.简况 2.1 机组及配套辅机系统 阳宗海发电厂七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汽机本体为东方汽轮机厂N300-16.7/538/538-9型亚临界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组,单轴、两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双层结构;低压缸对称分流双层结构。转子叶片:高压缸9级,中压缸6级,低压缸2×6级,共27级。抽汽:高压缸2段,中压缸2段,低压缸4段。汽机有高压缸倒暖汽源系统;采用高压抗燃油数字纯电调控制;配置35%额定容量的二级电动蒸汽旁路系统;配置2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1台50%备用电动给水泵; 2台100%容量立式多级离心凝结水泵;3台高压加热器,大旁路系统布置;4台低压加热器;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双曲线自然循环通风冷却塔;配有中间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发电机采用为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QFSN-300-2-20B型发电机组,水—氢—氢冷却方式、静止可控硅自并激励磁方式。主控系统采用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公司DCS公司供货的进口MAXDNA DCS系统,实现DAS、MCS、SCS、FSSS、BPS、DEH、MEH、ETS、ECS、锅炉定期排污;吹灰程序控制多功能一体化控制。锅炉本体为武汉锅炉厂WGZ/1025/18.4-4型亚临界自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П型半露天岛式布置、全钢悬吊结构、固态排渣。 当在汽轮机的负荷大于15%时,若发电机油开关断开甩负荷,DEH可控制超速限制电磁阀动作,快速关闭高、中压调节阀,转速目标给定为3000r/min,一段时间后,超速限制电磁阀失电,节调. 阀恢复伺服阀转速闭环控制,最终使汽轮机转速稳定在3000r/min。 2.2 甩负荷实验 甩负荷实验是在机组带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突然甩去全部所带负荷,考核机组对甩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甩负荷是电厂运行中最危险的状态之一,为适应电网运行要求,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新机组必须成功完成甩负荷实验,方可移交试生产。机组甩负荷实验在168小时试运之前进行。 根据部颁《汽轮机甩负荷实验导则》编制的机组甩负荷方案。实验方法为:断开发电机主开关,机组与电网解列,甩去机组全部所带负荷。 甩负荷实验分为两次进行,先进行50%额定负荷的甩负荷实验。在50%甩负荷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并确认100%额定负荷的甩负荷实验具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再进行100%额定负荷的甩负荷实验。甩50%额定负荷实验后,转速超调量大于或等于5%(即最大飞升转速大于3150 rpm)时,应中断甩100%额定负荷的实验。 甩负荷实验应在额定参数、回热系统全部投入等正常运行方式下进行。实验应做到锅炉不灭火,发电机不灭磁,汽轮机不停机维持空转。 3.职责分工 3.1试运指挥部:组织成立甩负荷实验指挥组,实验指挥组设指挥及副指挥各一人,指挥负责实 验工作的总体协调及实验发令;副指挥负责实验条件的确认,负责下设操作组及测试组的协调组织工作。实验操作组由生产单位运行人员及安装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实验过程的运行操作、主机的安全检查、锅炉汽包水位监视及锅炉安全阀的手动启跳工作。实验测试组由调试人员组成,负责甩负荷实验所需汽机侧参数的测试(汽机调试人员)及发电机侧参数的测试(电气调试人员)工作。汽机、电气实验所测数据(曲线)及由此得出的结果(结论)以书面方式及时汇总。 3.2 建设单位:参加试运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处理试运过程中设备问题和备品配件的供应;组织试运质量验评;组织调试方案、措施会审。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机组甩负荷实验的组织协调工作。 生产单位:负责甩负荷实验的实验申请、时间确认、运行设备的各项操作及事故处理,协助做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