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动物与地理环境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

动物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2.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3.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

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

B.实施生态移民,当地人口全部迁至发达地区

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

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生产经营性活动

【答案】1.D 2.A 3.C

【解析】

1. 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陕甘川三省,没有集中连片分布,A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气候较温暖

湿润,从位置可以看出,当地也受到寒潮冻害,B错误;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为中以,应以山地地形为主,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纬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正确。故选D。

2.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且集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A正确;岷山片区降水较丰富,气候湿润,森林植被为主,应退耕还林为主,当地风沙现象少,B错误;当地可以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但这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C错误;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泥沙淤积较少,应此清淤治污不是当地应聚集的生态文明建设,D错误。故选A。

3. 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容易破坏环境,干扰熊猫生长繁殖,不利于实现熊猫保护,A错误;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B错误;当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既保护了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C正确;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不利于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是地球上体型最大、体重最重的动物,从北极到南极的海洋中均有分布,但数量日趋减少。据英国《每日邮报》2018年7月1日报道,冰岛捕鲸人捕杀了一头稀有蓝鲸,肢解后销往日本。为了重振“食鲸文化”,日本政府开始对捕鲸业提供大力支持,每年斥巨资在国民中推广“食鲸文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生活在北极附近海域的蓝鲸比南极附近海域的体型要小,最主要原因是

A. 南极附近海域面积较大

B. 北极附近海域盐度更低

C. 北极附近海域水温较高

D. 南极附近海域食物更多

5. 保护稀有蓝鲸等海洋生物,需要

①全面禁止商业捕鲸②推广“食鲸文化” ③开展人工养殖④加强国际合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4. D 5. C

【解析】

4. 北极地区为北冰洋,海域面积较大,故A错。蓝鲸的大小主要跟食物的多少有关,与盐度和水温关系不大,故BC错;南极海域水温偏低,磷虾等饵料资源丰富,食物更多,故D对。

【5题详解】蓝鲸是受保护稀有等海洋生物,必须全面禁止商业捕鲸,故①对;推广“食鲸文化”将造成大量的蓝鲸被捕杀,故②错;蓝鲸是两极海域大型的海洋生物,养殖难度太大,故③错;两极海域是公共海域,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故④对。故C①④对,ABD错。故选C。

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

蓄水,在水塘中部筑巢,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图6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 河理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得其栖息地附近

A. 植被覆盖率降低

B. 湿地面积减少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年降水量增加

7. 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摘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A. 年径流量增多

B. 含沙量下降

C河水流速变慢 D. 下游枯水期延长

【答案】6. C 7. D

6. 河狸坝可以是该区域蓄水量增加,湿地面积扩大,相应的生物量也会增加,故生物多样性增加;由图中的河狸坝形状和材料可以推测,其筑巢的河段一般都是小支流,蓄水量较小,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忽略。

7. 河狸大量捕杀,河狸坝就会消失,其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消失,故河流旱涝加剧。河狸坝虽小,其产生的功能与大坝是一样的,只是效果大小的区别。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如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Ⅲ所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矮林

10.当地旅游活动可能对短尾猴造成的影响是

A.食物种类变少B.主要活动空间变小C.患病率下降D.觅食时间变长

【答案】8. B9. A10. B

【解析】

8. 图中Ⅲ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较其他季节海拔高,说明该季节气温最高,为夏季,B对。

9. 常绿阔叶林气温高,降水多,植被茂密食物多,冬季不落叶,食物供应时间长,所以食物最丰富,A 对。

10. 发展旅游过程中人类活动的范围增大,挤占了短尾猴的活动空间,但短尾猴栖息地的自然环境没有改变,自然食物种类没有变化,考虑到人类投食,食物种类增加,A错,B对;人类带入较多的病毒病菌,可能导致短尾猴患病率上升,C错;综合考虑自然食物和人类投食两个要素,短尾猴觅食时间不会变长,D错。

驯鹿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等环北极地区。下图是北美野生驯鹿群的迁徙景象,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据此完成11~12题。

11. 图中驯鹿聚集处没有森林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

A. 岩石裸露

B. 光热不足

C. 有永久冻土

D. 有湖泊分布

12. 驯鹿在迁徙途中选择在此处歇息的主要原因是

A. 便于发现天敌并集群逃避

B. 光照较强,气温较高

C. 食物较多

D. 水源充足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空旷,地势较低,而周边森林密布,地势较高,可以推断驯鹿聚集处没有森林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有湖泊分布,冬季结冰,冰雪覆盖,成为空旷的雪地,D 对。ABC错。故选D。

12. 读图可知,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空旷,视野开阔,便于发现天敌并集群逃避,A对。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空旷,气温并不比周边森林的气温高,B错。空旷的雪地,食物较少,C错。雪地和周边四处都是积雪,可以提供水分,水源充足并不是选择在此处歇息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间。据此完成13~14题。

13. 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

A. 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4. 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A. 2月至6月

B. 4月至8月

C. 7月至11月

D. 11月至次年3月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 本题主要考查北美洲气候和相应自然带的分布。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的气候类型由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A选项指出的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类型的典型植被,图示迁徙线路附近不会有该类型植被分布,故本题选择A选项。

14. 本题主要考查北美洲寒潮灾害的相关知识。材料分析可知美洲王蝶停留于南方米却肯州的季节应是北方寒潮多发的季节,每年的秋冬季节美洲大陆受北冰洋附近强冷空气的影响,加上中央大平原的地形因素,使得强冷空气长驱南下,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气候寒冷,致使美洲王蝶迁移到纬度更低的墨西哥地区,综合考虑各个选项,11月至次年3月为寒潮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故答案选D项。

二、综合题。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及陆龟”是北半球最小的龟类,主要栖息在沙漠及半干旱环境,,如砂石平原、岩石、沙质干谷、干旱林地及海岸沼泽等,以野草与落花为食物,曾分布在埃及和利比亚两国的北部地区。“埃及陆龟”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下并不活跃,在寒冷季节中午和温暖季节早上、晚上外出活动觅食,其他时间在草丛或巢穴休息和躲避天敌。由于陆龟药用价值高,非法捕杀严重。目前,埃及境内的陆龟已灭绝,仅分布在利比亚境内的两大种群区(如图中Ⅰ、Ⅱ种群区)。

(1)说明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和Ⅱ种群区的气候成因差异。

(2)分析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

(3)某野生陆龟研究机构到利比亚野外“埃及陆龟”种群区调查,指出该机构应选择的最佳调差时间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Ⅰ种群区沿海地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

Ⅱ种群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 原因:陆龟栖息地植被稀少,易遭天敌猎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陆龟栖息地遭受破坏;药用价值高,非法捕杀严重;政局动荡、战争对陆龟栖息环境严重破坏。(8分,每点2分)

(3)时间:北半球冬季的中午。北半球夏季的早上、晚上。

理由:北半球冬季中午和夏季早上、晚上,气温适宜陆龟外出活动觅食;早上、中午和晚上天敌活动较少;大量陆龟外出活动有利于调查。

【解析】

(1)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和Ⅱ种群区的气候成因差异主要从气候类型分布及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Ⅰ种群区的沿海地带位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Ⅱ种群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利比亚野生“埃及陆龟”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进行分析。从自然原因看,由于陆龟栖息地植被稀少,易遭天敌猎杀。从人为原因看,人类活动对陆龟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物种减少。同时,由于药用价值高,非法捕猎严重。利比亚地区长期战乱,对陆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等都导致数量减少。

(3)野生陆龟研究机构到利比亚野外“埃及陆龟”种群区调查时机的选择主要从陆龟的生长习性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在寒冷季节中午和温暖季节早上、晚上外出活动觅食,其他时间在草丛或巢穴休息和躲避天敌。” 所以调查时机应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中午和北半球夏季的早上、晚上。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是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岛上东部热带雨林葱葱郁郁,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稀树草原广袤。安格洛卡象龟是完全的草食性陆龟,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的野生数量不超过400只。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和水系(左图)及安格洛卡象龟生存的环境示意图(右图)。

(1)说明人类活动使安格洛卡象龟数量锐减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原因。

(3)某徒步旅行分队由岛西北部马任加经塔那那利佛前往图阿马西纳进行穿岛旅行,请列举至少3种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就其中之一加以说明。

【答案】

(1)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生产活动,占据了象龟的生存环境;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影响了象龟的生命健康;人类的滥捕滥杀减少了象龟的种群数量;人类的活动阻隔了象龟种群基因的交换,象龟基因退化。(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形成雨林景观;岛中部为高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中部高原气候凉爽;(3分)西部位于背风坡,且受到东南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3分)

(3)可能遇到的为现有: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湿瘴、热带流行疾病等(任答3种得3分)

洪水——西部干季时降水集中,河流进入汛期;干旱——跨越中部山区,山地垂直高度大,山高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湿瘴——东部雨林区,炎热潮湿,空气湿度大,易发湿瘴;热带流行性疾病——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猩红热等易发。(就其中危险之一展开原因的正确说明,即可得3分,其他危险的说明合理也可得分)

【解析】

(1)人类活动象龟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占其家园、破坏其家园及滥杀象龟。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生产活动,占据了象龟的生存环境;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影响了象龟的生命健康;人类的滥捕滥杀减少了象龟的种群数量;人类的活动阻隔了象龟种群基因的交换,象龟基因退化。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是非地带性因素形成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形成雨林景观;岛中部为高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位于背风坡,且受到东南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3)由岛西北部经中部到岛的东部,由热带草原带经中部山地到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可能遇到的为现有: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湿瘴、热带流行疾病等。干旱和洪水——西部是热带草原气候,雨季时降水集中,河流进入汛期,干季气候高、蒸发旺;滑坡、泥石流——跨越中部山区,山地垂直高度大,山高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湿瘴——东部雨林区,炎热潮湿,空气湿度大,易发湿瘴;热带流行性疾病——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猩红热等易发。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解析】

(1)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

后结合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