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_郑燕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_郑燕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_郑燕

DOI:10.15981/https://www.360docs.net/doc/778656762.html,ki.dongyueluncong.2014.04.033

东岳论丛Apr.,2014Vol.35No.4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Dong Yue Tribune )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

郑燕1,陈静2

(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浙江宁波出版社,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我国对媒介环境学的关注是从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引进和讨论开始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媒介技术应用上趋于同时化,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媒介环境学研

究的发展轨迹进行追溯还原,回顾学界对西方媒介环境理论的学习、引介和模仿的历程,对国内学者的媒介环境学

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大数据的媒介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审视媒介演化理论和媒介技术生态观念的影响,为媒介环

境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学术思考。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波兹曼;莱文森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4)04-0176-05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诞生

在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文化批判学派,他们关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于传播媒介本身的研究则长期被忽视。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

学者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各有偏向,这往往决定社会整体的偏向性,所以,社会主导媒

介的更迭极易引起社会的震荡。英尼斯的传播思想直接启迪了麦克卢汉,他首次将传播技术看作社会

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论断,“这一理论将传播置于人类文化和思想形成

过程中的首要地位。”①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这是媒介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意义的一步。此后,这一学派在多伦多和纽约薪火

相传,到70年代以后日趋活跃,沃尔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也是其中代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多半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登场,有保罗·莱文森、兰斯·斯特雷特、约书亚·梅罗维兹、林文刚、德里克·德克

霍夫、埃里克·麦克卢汉等,他们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在这一研究群体中,保罗·莱文森在麦克卢汉

媒介延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信

息技术绝不是人类社会系统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

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

介,人的能动性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

介,都是一种补救性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也就是人类

的技术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媒介进化三阶段”等理论

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

[作者简介]郑燕(1973-),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陈静(1978-),女,浙江宁波出版社副主任编辑。

①Derrick de Kerckhove,Mcluhan and the Toronto School of Communic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71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

媒介环境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为我们认识媒介带给人类文明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二、我国学者对媒介环境学的引介与研究

媒介环境学传入中国时恰值数字时代的来临之际,随着技术在传播媒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媒介环境学成为一支重要的学术力量。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主题词进行文章检索,分别检索了学科关键词“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三代领军人物“麦克卢汉”、“尼尔·波兹曼”和“保罗·莱文森”,所得信息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学者在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这一主题下的研究成果。

(一)媒介环境学领军人物介绍与研究

1、麦克卢汉。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以“麦克卢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里,共检索到有效信息2070条,学术期刊有1132篇,硕士学位论文561篇,博士学位论文56篇。

国内学界对于麦克卢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之前的20年仅百余篇,而仅2011年就有306篇文章,从2010至今四年的时间就有1076篇文章。国内最早的一篇出现麦克卢汉的文章是《国际新闻界》1981年第3期上发表的李中子、周致翻译韦尔伯·施拉姆的文章《谈谈大众传播》,这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引用和阐释。1988年由何道宽先生翻译完成,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麦克卢汉的成名作《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中译本第二版更名为《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开始正式向国内学人引介麦克卢汉及其理论。1991年北京广播学院教师孙振斌在《现代传播》第3期撰文《大众媒介:人的比喻》,阐释了麦克卢汉“所有媒介都是活生生的比喻”以及“媒介即讯息”的观点。随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李彬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发表论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麦克卢汉媒介观之新探》,这是国内两篇关于麦克卢汉思想最早的研究性文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卫星于1997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第4期撰文《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指出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思想的直接来源是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传播技艺是“人的延伸”和“技术变化是文明史的核心”这两个观点。上海大学教授张咏华在《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发文《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对麦克卢汉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末两度绽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供了具有相当价值的关于麦克卢汉思想研究的信息。

对于麦克卢汉的研究,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何道宽教授功不可没。从1991年的《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人的延伸>中译本序》到2011年《面向未来的麦克卢汉》,何先生共撰文13篇,涉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学术转向、以及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当代诠释。其次是广西大学的李庆林、兰州大学的李曦珍、深圳大学的李明伟、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武汉大学的梅琼林等一批学者对麦克卢汉的思想有深刻全面的研究。从发表文章作者分属单位来看,四川大学(48篇)、武汉大学(46篇)、复旦大学(43篇)、兰州大学(39篇)当属麦克卢汉研究的四大重镇。

2、尼尔·波兹曼。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以“波兹曼”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里,共检索到有效文章217篇。

在中国,对于尼尔·波兹曼的研究始于2004年,起初我国学者多是从媒介哲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波兹曼的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论,解读不是很深刻。2007年四川大学李晓云的博士论文《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对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思想分别从波兹曼的媒介教育观、技术垄断批评、电视文化批评和媒介生态观等角度进行解读,同期兰州大学瞿辉的硕士论文《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对波兹曼的技术批评思想进行阐述。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对波兹曼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对媒介娱乐化倾向的批判和“童年消失”的担忧;二是对他的技术垄断批判理论的阐释;三是对他的媒介技术教育观念的批判性解读。从作者分属单位来看,对于波兹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安徽大学。

3、保罗·莱文森。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保罗·莱文森”为主题词,共检索到56篇文章。

771

东岳论丛Apr.,2014Vol.35No.4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Dong Yue Tribune)

何道宽教授于2001年翻译保罗·莱文森的《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一书,之后的十年间,何先生翻译引进了莱文森的另外六本专著:《思想无羁》(2004)、《手机:挡不住的呼唤》(2004)、《真实空间:飞天梦的解析》(2006)、《莱文森精粹》(2007)、《软利器》(2011)、《新新媒介》(2011)。我国对保罗·莱文森的研究随着他的书被引进而展开,2012至2013年对他的媒介思想的研究达到一个高潮,研究的主题涉及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技术哲学思想以及对麦克卢汉思想的超越和对导师尼尔·波兹曼的反叛。

2006年兰州大学杨先起的硕士论文《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开启了国内对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的研究。全文对保罗·莱文森的生平、主要媒介理论、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分析,但是缺乏深入的思考。邵培仁教授在2008年《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一文中简短地介绍莱文森的首要贡献是提出了“媒介进化论”;2009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杨陶玉在《东南传播》第3期撰文《媒介进化论———从保罗·莱文森说起》,从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论述了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思想,对莱文森的研究深入一步。上海大学教授戴元光和其研究生夏寅在2010年《国际新闻界》上撰文《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兼论媒介进化论及理论来源》,从哲学、进化论、媒介环境学三方面对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详述了莱文森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和修正。四川大学的博士生陈功分别从媒介演进线路图谱和媒介进化理论对媒介环境学的超越两个角度撰文对莱文森的媒介思想深入研讨。北京大学胡翌霖在2013年《国际新闻界》上的文章《技术的“自然选择”———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批评》对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思想进行批评,他认为“莱文森肤浅地继承了媒介环境学的传统,技术在初生阶段所带有的弊端将在演化的过程中被淘汰或补救,但莱文森的进化论面临三个问题:谁在进行选择?何以选择?选择的结果如何评估?……他错误地设定了某种前技术的‘自然状态’的人性,未能贯彻媒介环境学从生态整体考察媒介的基本立场,没有意识到价值标准也存在范式革命。”①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对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中“人性化趋势”理论提出质疑的文章,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二)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生态学派与媒介环境学派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媒介生态学”为主题词,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论文313篇,以“媒介环境学”为主题词,共检索到有效论文144篇。

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分为加拿大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纽约学派一样,在中国对于“Media Ecology”的研究,也分为两个派别,一是以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为核心的“媒介生态学派”,一是以深圳大学何道宽教授为灵魂的“媒介环境学派”。

1、媒介生态学派。1996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尹鸿在《电视研究》第5期发表《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就提及“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尹鸿强调电视媒介作为一种生态环境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呼吁从业者应该具备一种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但对于媒介生态的理论没有更深入的探讨。2001年浙江大学的邵培仁教授在《新闻大学》冬季刊上发表《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首次提出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和资源观,倡导传播生态学要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2003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在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理解媒介生态———媒介生态学教学与研究的展开》一文,呼吁国内要重视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与教学。

2006年武汉大学教授单波与王冰在《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一文中,细致而深刻地描述和反思了“西方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它开辟了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媒介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意味着方法论上的突破。然而思想根源的矛盾和逻辑推导的漏洞,带来了理论的迷途;科技话语的过多呈现掩盖了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缺乏

①胡翌霖,《技术的“自然选择”———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批评》,《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2期。

871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

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使理论出现失衡,并导致了其诠释现实时的乌托邦色彩。

”①我国对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全面展开是从2007年开始的,在2009年和2012年达到高潮。2008年邵

培仁教授和其博士生廖卫民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一文

,“将北美媒介生态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归纳整合成媒介时空论、媒介人体论、媒介场所论、媒介容器论、媒介情境论、媒介环境论、媒介进化论、媒介依赖论、媒

介失控论、

媒介控制论等‘十论’,并从中看出北美媒介生态学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在这一历史考察中揭示媒介生态学未来的趋势:学术研究与社会行动结合,

文化批判向人文关怀靠拢”②。200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转向用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媒介市场、媒介形态,以及新媒介对

社会、

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如中山大学教师聂静虹的《媒介生态视角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马婧《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孙薇的硕士论文《关于SNS 网站的媒介生态研究》,余艺的硕士

论文《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类型分化研究》等。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镇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这与媒介生态学的灵魂人物浙江大学传

播研究所的所长邵培仁先生的鼎力推动不无关系。邵培仁先生的《媒介生态学》

(2008)对媒介生态种群、集群、系统和信息生态、符号生态、受众生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试图建立起媒介

生态体系。其次,

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地区。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单波和他的博士生王冰更倾向于北美媒介环境学的引介、

梳理和深思;四川大学以李晓云博士为主,她在《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对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观念和技术批判思想进行研究和

思考。总体而言,

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目前的切入点是媒介的生存发展问题,把对媒介的生存发展影响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方法上更接近政治经济

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

趋向于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缺乏一定人文主义倾向。2、媒介环境学派。上海大学的张咏华教授较早关注到媒介环境学,她在1998年出版的《大众传播

社会学》一书中,评述了梅罗维茨的“情境论”,后来又出版了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一书,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伊尼斯、麦克卢汉和梅罗维茨的传播思想,这是我国对媒介技术学派比较完整的介绍和解读。崔保国的

《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努力尝试运用麦克卢汉和伊尼斯的理论,分析媒介变革对社会的影响。但是,该书重点在作者个人媒介接触和新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使用情况,使媒介变革的社会影响的讨论浅尝辄止。

对“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下的研究是从2006年何道宽先生发表在《深圳大学学报》第6期上的《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开启的,该文论述媒介环境学问鼎传播学主流学派的

势头,回顾国内学界对该学派的认识过程,并解释了“Media Ecology ”如何翻译命名的问题,主张深化对

这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随后何先生又陆续发表媒介环境学辨析、评论的系列文章。

我国学者对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环境学派的思想探源、范式革命、理论的梳理和思考

上。南京大学的胡翼青两本专著

《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2004)和《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2007),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媒介环境学的范式革命、媒介环境学与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渊

源来探究传播学的学科建构和历史发展。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在2009年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第3期上的《媒介环境学理论范式:局限与突破》指出,媒介环境学彰显媒介形态的特性及其

对人和社会的结构性影响,从人性化的新视角思考媒介形态的演化,显示了学科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

怀,

但它忽视传播主体和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媒介效果的影响,体现了学科理论范式的局限。单波、王冰认为“媒介即控制……媒介的控制表现为理性的控制,而且把这种控制媒介化,形成无所不在的意识操

9

71①②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邵培仁,

廖卫民:《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东岳论丛Apr.,2014Vol.35No.4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Dong Yue Tribune)

纵”①。对媒介环境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还有秦州、王苦舟、许珂、杨慧琼和程栋梁等人,而周海英、张芳圆、赵梦溪等主要是从媒介环境学视野下关注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李明伟、王颖吉、戴元光、夏寅、王鑫等人对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如芒福德、波兹曼、伊尼斯、莱文森等的媒介思想进行考察,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芒福德“容器论”、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理论、莱文森的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理论、“补偿理论”,同时探讨了媒体演化过程对这些理论的印证。

在“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下的研究从2009年开始多起来,一直到现在呈稳步增长之势。从研究者发表文章数量、被引用频次、发表刊物的等级三个变量来考查,媒介环境学研究核心人物当属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深圳大学成为我国媒介环境学研究的中心。

三、结束语

早在1996年,波兹曼在《教育的终结:重新界定学校的价值》中就表示:“一切技术变革都是双刃剑,利弊同在,都是浮士德式的交易……每一种技术都有一种哲学理念,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一种新技术往往挑战一种旧技术,在时间、注意力、金钱、威望和‘世界观’上向旧技术发起攻击;技术变革不是叠加性的,而是生态性的。一种新技术并非仅仅是追加什么东西,而是改变一切。”②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媒体,而是人们一个新的生活平台与生存空间,人们的社交活动与消费方式改变了人在网络中的角色,并导致了相应的社会关系变革。麦克卢汉曾就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做过生动的比喻,“用新技术给社会动手术时,受影响最大的部位并不是手术切口。手术的冲击区和切口区是麻木的,被改变的是整个机体。”③互联网“包含着的一种政治或社会的偏向,以一种隐蔽而强大的暗示力量来重新定义现实世界并最终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④,而且还打破了原有信息流动中等级森严的把关体系,使社会权力逐渐下放和分化,赋予民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让人们有了更多地参与社会决策和文化生产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交往方式等都受到冲击乃至瓦解。人们再也无法回避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巨大影响力,迫切需要一种媒介理论来关照它,麦克卢汉及其后继者的媒介研究成为最好的选择,本文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学术心态中立题,以一种学习和批判接收的态度,对国内学者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做一番回顾和梳理,为我国媒介环境学的研究和应用做一个思想的起点和坐标。

081①

单波,王冰:《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Postman·N(1996),《The End of Education: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New York:Alfred A.Knopf.p192-19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现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0页。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页。

媒介环境学的人文主义

10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 2000 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June 16–17, 2000 Neil Postman 1 AM , of course, honored to have been asked to give the keynote address at the first convention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I must assume I have been judged an appropriate person to do this, not merely an available one, and I thank the organizers for that. But what is ap-propriate is not always the best. Jacques Ellul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but he is dead, and even worse, spoke French. McLuhan is dead. So are Eric Havelock and Susanne Langer. I don’t mean to compare myself to these great scholars. They are, after all, the Abraham, Moses, David,and Esther of media ecology,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they were Jewish, but to say that their work gave form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media ecology. I know they are here in spirit,but if any one of them could have stayed long enough to be here this evening, it would have been the best possible start for the association. I should add here, on the question of who would be best to give this address, that there are a half dozen or more young people, some of whom are graduates of the Media Ecology Program at NYU and some of whom are not, who have taken the idea of media ecology farther than I have and who, without much argument, could do a better job than I. Nonetheless, I am not a bad choice, because along with Christine Nystrom and Terence Moran I helped to organize the first graduate program on the planet that chose the phrase “Me-dia Ecology” to signify a university course of study. And so I should like to begin by saying what we meant by using that term, and I do this without the intention of imposing our meaning on you. OU may be surprised to know that our first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was guided by a biological metaphor. You will remember from the time when you first became acquainted with a Petri dish, that a medium was defined as a substance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If you replace the word “substance” with the word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would stand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edia ecology: A medium is a technology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that is to say, it gives form to a culture’s politic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habitual ways of thinking. Beginning with that idea, we invoked still another biological metaphor, that of ecology. In its origin the word had a considerably different meaning from how we use it today.As found in Aristotle, it meant “household.” He spoke of the importance to our intellectual equanimity of keeping our household in order. Its first use in its modern meaning is attributed to Ernst Haeckel, a German zoologis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He used the word as we do now, to 1 Neil Postman is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Paulette Goddard Professor of Media Ec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Steinhardt School of Educ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East Building, 239 Greene St, 7th Floor, New York, NY 10003. I Y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完整版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 档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综 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呈现,认为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以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时长符合学生的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网咯、手机、博客、播客等等。 1、互联网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 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2、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0.3 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进人们的生活。 3、博客从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互联网传播最抢 眼的现象就是博客的大面积普及。 4、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 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互动性:触动传媒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出租车内的乘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爱好触摸屏幕,选择信息,参与喜爱的活动,这种传播媒体的方式摆脱了广告的隐性弱点,由强制性的被动接受变为亲自体验和主动参与。触动传媒这种通过讲话、说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习惯于从这个平台中获得时效、时尚、实惠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接受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成为其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2、针对性:对2万个潜在顾客讲话,也大大好过对200万个“不确定”人物讲话。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生活圈媒体群的创建者,是面向特定的受众族群的媒体,这部分受众群体能够被清晰的描述或定义,同时,这部分群体也恰恰是某些产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3、实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多属于分众型或小众型的媒体。它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传播区域进行改变。 4、稀缺性:传媒的终极目标便是广告的到达率与记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刻意的做给别人看,而是在别人可以看的地方做”。这是亮角落传媒的服务理念。短短时间内凭借其位置的独特性,充分占据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空挡。针对不同的场所、区域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时尚化、人文化的角落平面媒体平台。在全国高端商务、娱乐、餐饮等场所构建起了以化妆间、电梯按钮等被传媒冷落多年的小小角落为载体的“平面媒体”网络。 三、新媒体的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

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媒介定位资料(新概期末加油~)来源:赵勤勤的日志 看到去年的第二题表示很慌乱,因为对新闻媒体都没啥了解,感叹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动手凑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用哈~~~欢迎补充! (先发这么多吧,下午有空再整点……) 《环球时报》 办报宗旨 首先,在内容上,《环球时报》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我们选择的。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他国家很难抗拒。因此,美国人持续关注的地区,比如中东,已经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统热点。发达国家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高尔夫,也时常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 《环球时报》一直坚持把新闻的观测点放在中国,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重点开发了几个领域。 第一,开发中国周边的新闻。在中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原本中国记者比较少,报道力量不强。《环球时报》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中亚五国、东南亚各国,都培养了自己的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方面的稿子很多,如《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中哈公路没有王法》、《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等等。 第二,在传统大国开发跟中国有关的新闻。其中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华人消息,还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曾经比较单调,但《环球时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客观谈论这些重大外交的意义。如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我们在文章中配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了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抵住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国媒体中是非同寻常的。 第三,在公共新闻中开发中国人感兴趣的侧面。打个比方,伊拉克有10人被炸死了,如果是美国的媒体,它就会调查被炸死的这10个人的名字、所属的部队,这起事件该由谁来负责等等。而日本人则关心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在哪里,他们是否安全,被炸的1 0个人是被误炸还是有针对性专门选择的。但是这些与中国人关心的都不同,如果《环球时报》上出现了一篇让日本人说好,而中国人看不懂的文章,那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再如,一个记者到国外采访汽车展,我们要求先看看汽车展上有没有中国车,如果有,放在什么位置。不光是车展,还有航展、艺术展和其他世界性的活动,我们都要求记者主动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又如,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骚乱的时候,国内最关心当地中国人的安危。我们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开创了从国内采访驻外使馆的先河。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业变化迅猛。广告方面,平面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平面媒体获得丰收,有大笔广告入账。这是否表明平面媒体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形态方面,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并成为新的媒体形态。这究竟只是尝试,还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 1月15日,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 所高校新闻院系联办。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试图从大量数据和媒体2010年的各种探索入手,探析产业结构如何构架以及传统媒体将会怎样发展。 【发展现状】 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 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 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 在报业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 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 ,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期刊

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

国内外微课程概念辨析及其研究实践现状 作者:张静然,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独家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一、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微”既有“细小,轻微”的意思,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不得不说,“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各功能的探路先锋。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给了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草根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并相继衍生出了微小说、微刊、微访谈等功能,曾经风光一时的博客不免显得“垂垂老矣”;在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从博客的早期追随者和饯行者,转而开始尝试应用微博来支持德育教育,甚至辅助教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已经有20年历史的、曾经不可或缺的短信功能也逐渐地“风光不在”,微信因为其语音即时通信功能占用流量少、不用输入文字等优势,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教育领域,微信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兴起,更让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长短(短则30秒、长不过20分钟)的微视频、微电影使“人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草根民众成为媒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数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某些网校的行动更为迅速,他们早已经推出称之为“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不尽相同的学习视频,供没有大段时间学习的学习者实现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 以上诸多“微”功能均具有“短”、“快”、“精”的核心特色,更有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可以形成具体相同兴趣的社交群体等共同特点,广泛分布在桌面软件、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来说,都是天然的优势。 二、关于“微课程”的争鸣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在e-Learning业界、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定义和理解都各有不同。 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新媒体研究的现状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就其本质而言相互联系。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博客、播客,维客、手机媒体、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SNS、RSS、P2P等越来越多的新产物成为这一领域的亮点。可见,网络并非物质载体而是虚化的技术,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已逐渐破除。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这样的媒介会更多。可见,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多种媒体功能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新的媒介形态,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强调的是一种信息的融合,而非区别。当今,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统筹。在新媒体环境下,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网状传播整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不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人,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的使用率达到15.5%,青少年网民则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根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蓝皮书显示,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比2009年的56%提高了9个百分点;传统媒体曝光的为47起,占比34%,相比2009年下降10个百分点。(参照最新)。一方面,新媒体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务实.研究方法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发展。理论研究者进入媒体调研指导,媒体从业者加入了研究者行列,政府管理者也进入了媒体管理平台。以往实践成果先于理论成果,或者研究与实践运作“两张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写。这些研究都大大促进国内媒体研究的务实化程度。另一方面,从媒体经营管理角度、受众角度、文化批判角度来对新媒体进行研究的案例不断上升。可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渗透性发展,新媒体研究的视线已延伸到社会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更好的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构成、基本特征、特有语言、功能和作用,从新媒体环境角度去审视、分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成因和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传播学重要学派——媒介环境学最精确概况

媒介环境学 名词解释 先驱的奠基人: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技术哲学 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芒福德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 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艾吕尔: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麦克卢汉: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 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继承芒福德——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伊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第二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 波斯曼: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 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 莱文森: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 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研究推向哲学层面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理论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媒体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2005年度安徽省广播媒体市场竞争态势研究报告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全省总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人口622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了2/3。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在全国居于第9位。在2004年度,安徽全省GDP 达到4813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4178.05元。2005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1元。 一、安徽广播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安徽地区,广播有着极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从本次调研来看,安徽广播听众现实听众有上升的趋势。2005年安徽省的广播接触率是62.7%,比去年增长了10%,现实听众增多了几百万。 广播接触率逐年增长 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和数量巨大的农民,这对广播发展有着极大的优势。从目前安徽全省的媒体竞争情况来看,电视、广播、报纸仍然是安徽地区接触率最高的三大媒体。其中除了广播以外,其他几类媒体的接触率与去年相比都没有很大的变化。 安徽各类媒体接触情况 互联网杂志报纸广播电视

城市广播发展迅速,农村听众资源丰富 调查显示,安徽城市广播接触率为63.0%,农村为62.1%,广播在城市的接触率比农村稍高。据推算,目前安徽省拥有1300万城市听众和2500万农村听众。再考虑到安徽6000万的潜在广播听众数量,可见安徽拥有丰富的听众资源,且发展潜力很大,农村广播市场尤其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青年听众成为听众主流 在安徽广播听众中,主要是以20-39岁的青年为主,该部分人群占了全部听众的50%以上。而50岁以上的老年听众比例仅在20%左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农民听众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学生和个体户等职业者。 全省总人口广播覆盖人口广播潜在听众现实广播听众 定义:在过去一个月内有收听过广播的人为广播听众 城市的广播覆盖人口不包括来自农村、约1亿的转移人口,城市广播潜在人口包括了农村流入城市的这部分人口。 安徽听众的职业 司机 公司职员 专业人员服务业人员工人 失业/下岗/无工作 退休人员 学生个体户 农民安徽广播听12-19岁 11.4% 60-69岁9.8% 50-59岁10.4% 20-29岁27.5% 30-39岁23.3% 40-49岁 众年龄分布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综述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是微课程研究的兴起,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一、研究内容 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较短,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见表1)。 (一)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 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充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微”是微课程的灵魂,可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二是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以内,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学习与研究 第 23 期 海航集团 2012年11月26日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新媒体的论述频见报刊,而且以“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跟常规媒体的共存”等主题的论坛也在推波助澜,一时间关于新媒体的字眼铺天盖地袭来。本文介绍了新媒体与其商业价值,分享了优秀企业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案例,并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在集团的运用前景。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

称为“第五媒体”。 图1新媒体网络图 二、新媒体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新媒体对商业及品牌营销的五大价值如下: ㈠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新媒体可以更好地降低营销成本。企业会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发布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间断维护与推广,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等等。

新媒体不仅提供了低成本平台,而且还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大量品牌的信息需要花费巨资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趣或有价值,就会帮忙免费传播。 ㈡更精准化的客户定位,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新媒体营销中,不论是门户网站的按钮广告,还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都更有针对性。如你在微博谈论购买篮球的事情,那么系统会认定你具有购买篮球的需求,一段时间后,不管你是否再进行篮球主题谈论或搜索,系统都有可能为你定制耐克、阿迪或李宁等品牌。在这个营销过程中,一切都是基于人、账户和关系网,一切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都可以被记录、被计算、被推理。 未来的消费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喜欢的商品或服务,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工具能让企业清楚地知道顾客的需求。 ㈢及时有效面对危机公关 企业经营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众口难调的消费者,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可能存在所谓的“缺陷”,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就是信息分散,舆论极难控制。 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能完善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策略。公关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危机公关在某种意义上事关企业的长远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新媒体环境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媒体常常作为其他公关主体的外部公众对象出现,同时又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作为一个个独立或半独立的组织,媒体也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需求,随着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需求也愈来愈迫切,中国媒体行业的公关活动已经悄悄萌动。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媒体已经有了作为公关主体的意识,一些针对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行为可圈可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媒体形象广告屡见不鲜,新兴媒体纷纷通过展示形象粉墨登场。此类公关广告大多以其他媒体为载体,作为载体的媒体可能是同一个报业集团内的其他报纸,也可能是非同类媒体。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南方周末》上做的公关广告的主人公永远是西装革履的男性白领,也即该报的典型读者,同时代表了该报追求成功、追求财富、关心政治经济的中产阶级媒体形象。《新京报》的户外公关广告永远是那句曾引起争议的话——“负责报道一切”,它不但传达了该报的办报宗旨,还给外部公众留下了负责任的媒体印象。电视媒体还可以运用广而告之的形式进行自我形象宣传,比如央视三套,那个女孩在雪地里旋转舞蹈的小短片,以及那句经典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都让人过目难忘。 第二,媒体常常利用自身渠道优势,通过日常新闻报道进行自我形象公关。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特别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事件,甚至制造一些新闻事件,在重点版面或时段进行突出报道,以增加该媒体的知名度。比如新浪网在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时,把标题拟为《社科院发布05年互联网报告新浪领先优势加大》,不仅安排在网页的中上方醒目位置,还使用了大红颜色突出处理。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搜狐网为该新闻拟定的标题是《社科院发布报道:互联网为最重要信息来源》,弱化了报告中对竞争对手新浪网有利的调查结果。 第三,一些媒体开始探寻效果更好、影响力更大的公关行为方式,参与公益活动成为媒体公关的首选。媒体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有着天然的渠道优势,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版面和时段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北京青年报》“提醒…膀爷? 穿件T恤”图文栏目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向“膀爷”赠送印有“北京青年报”字样的T恤以及与之配合的图文报道,该报不仅为维护首都北京形象做出了贡献,还树立了自身热心公益事业的媒体形象。 尽管中国的许多媒体已经产生公关意识,开始有目的地在采编、经营过程中运用公关手段,但是,大多数媒体还没有专门的公关部门和公关人员,公关专业化程度不高,手段较为单一,公关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有限。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课研究背景与现状

研究背景与现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的悄然诞生,我们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一―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手机的普及,4G技术的应用,是人类社会迈入了微信息时代。有了互联网,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达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程度,教学也由此进入了数字时代。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模式遭遇信息时代冲击的当下,小学英语教学应该疏堵结合,将信息化的趋势与传统教育的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 我们学校处于城市与农村结合部,学生学前教育参差不齐,家庭教育背景较为复杂,对于语言学习,缺乏语言运用的机会,有些学生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家长能够辅导,但有些家长忙于生计,对英语的辅导和检查真是心 有余而力不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很 容易走神,听课的效果差,容易错过老师讲授的重难点知识;还有个 别学生因为生病或者其它原因缺课,影响后期的持续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平台上推行微型课程、发微信帮助学生复习,重难点知识。,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材形式,扩大学生的英语接触面,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概念界定与解读:微型课程”的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幵展教学。微型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它满足了不同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地点、不同学习成本、不同学习方法的碎片化需求,使用多媒体,尤其是PPT课堂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个知识点、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及学习。 研究内容:1.学习有关微课的相关理论及视频。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分析 媒体常常作为其他公关主体的外部公众对象出现,同时又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作为一个个独立或半独立的组织,媒体也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需求,随着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需求也愈来愈迫切,中国媒体行业的公关活动已经悄悄萌动。 中国媒体行业公关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媒体已经有了作为公关主体的意识,一些针对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行为可圈可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媒体形象广告屡见不鲜,新兴媒体纷纷通过展示形象粉墨登场。此类公关广告大多以其他媒体为载体,作为载体的媒体可能是同一个报业集团内的其他报纸,也可能是非同类媒体。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在《南方周末》上做的公关广告的主人公永远是西装革履的男性白领,也即该报的典型读者,同时代表了该报追求成功、追求财富、关心政治经济的中产阶级媒体形象。《新京报》的户外公关广告永远是那句曾引起争议的话——“负责报道一切”,它不但传达

然趋势。 再次,大型的公共关系策划比较罕见,公关活动缺乏创造性,没有新鲜感。香港凤凰卫视比较善于策划大型的公关活动,比如邀请余秋雨参加的那次大型跨国采访报道活动——“千禧之旅”,不仅为凤凰卫视提供了丰富好看的独家报道内容,还借余秋雨的书《千年一叹》为自己做了一次很好的形象公关。大陆的媒体在这方面则乏善可陈,公共关系活动规模都比较小,且难以走出传统的套路,尽管有一些创新的尝试,但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屈指可数。央视的“感动中国——CCTV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让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电视机前落泪,树立了央视的一个品牌,遗憾的是,该活动仍显得稳健有余、活泼不足,主旋律过浓,不够贴近百姓生活。 以上是笔者对于中国媒体行业公关现状与问题的粗浅分析,管窥全豹,难免有所疏漏。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媒体行业已经不再把自己单纯地看作宣传工具或传播渠道,相反,开始扮演公共关系主体的角色,有意识地处理与己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