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8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佛教、道教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2.结合文学、书法、绘画、科技等方面的成果,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3.结合典型事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成果及影响。

4.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这一时期我国文化成就出现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导学提纲】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发展过程

(1)汉武帝时期:儒学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和“”。

②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朝

①奉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最受尊崇。

②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

2.灭佛运动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到。

(2)表现

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内容: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和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

代表: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东晋的田园诗、南朝、南北朝等风格各异的流派。

(2)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代表:、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艺术:

(1) 书法: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代表:东晋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②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代表:气势雄浑的颜体和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2) 绘画:

①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

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和

是他的代表作。

②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生活气息浓厚,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代表:唐朝的被尊为“画圣”。

(3)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

代表:山西大同的石窟、河南洛阳的石窟、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科技

1.魏晋南北朝

(1)数学:南朝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 6~3.141 592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图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

(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2)科技①印刷术:唐朝已有了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②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火箭是最

早的火药武器。

(3)天文:唐朝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4)医学:①完成医学名著《》

②唐高宗时编修的《》,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东传中国

(1)概况:

①从东汉中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高僧在贞观初年西行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2)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2.佛教的外传

(1)概况:

①唐朝高僧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2)影响: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其他文化交流

(1)唐都城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 、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等港口城市定居。

【目标检测】

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印度那烂陀寺培养了大量的佛学家,人才辈出。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3.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4.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