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说课材料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说课材料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说课材料

《机械制图教案》第

一章

《机械制图》教案

(92学时)

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安徽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张信群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张信群

机电工程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讲绪论

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具:长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

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

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

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

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

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

图。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

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

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

形。

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构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

但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立体感强。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

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法

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出来。这里把平行的视线当作投影线,把图纸看作投影面,画在纸上的图形就是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这就是正投影法的形象说明。

一般是从三个方向对物体投影,因此得到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立体图产生变形的地方,视图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立体图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视图却能完全表达清楚,这样就能物体的真实形状完全地反映出来,如果再注上尺寸、技术要求,就构成一张完整的图样。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学习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仪器、工具,掌握较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3)学习、贯彻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通过听课和复习,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外,还要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系列的制图作业,进行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并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

(2)正确处理读图和画图的关系。对于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人员,正确地读懂图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绘制图样也同样重要的,画图可以加深对制图规律和内容的理解,从而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够提高读图能力。同样只有对图样理解得好,才能又快又好地将其画出。

(3)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学习中应注意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三)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比较早记载工程上使用工程图的文献是《尚书》,书中记载公元前1059年,周公曾画了一幅建筑区域平面图送给周成王作为营造城邑之用。

宋代李诫于公元1100年完成《营造法式》三十六卷,附图就占了六卷,其中有平面图、立体图和断面图等图样,画法上有正投影、轴侧投影和透视投影等,充分证明了我国工程图学技术很早以前就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宋代以后,元代王帧所著的《农书》、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等书中都附有上述类似图样。清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画出了许多农具图样,包括构造细部和详图,并附有详细的尺寸和制造技术的注解。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致使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停滞不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解放以后,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我国于1959年颁布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改革开放以后,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介绍性的内容,必须掌握的是图样的概念、内容、形成方法及其与立体图的对比。

第二讲§1—1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课题:1、图纸幅面的规定

2、比例

3、字体

4、图线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

2、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

教学要求:1、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

2、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

教学重点: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2、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教具:挂图“图线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介绍图线时,结合挂图,讲解清楚各种图线的画法及主要作用,

为学生以后画图打下基础。九种图线也应该详略分开,重点讲解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其余五种图线略讲。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图样的概念、作用及形成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本次课从画图的技能方面着手,摘要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的统一规定。

三、教学内容

(一)图纸幅面的规定

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式的图纸。

1、图纸幅面

讲解表1—1。

2、图纸格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讲解图1—1、图1—2。

3、标题栏的位置和格式

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的方向一致。讲解图1—2、图1—3。学校的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如图1—3(b)所示的格式。

(二)比例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强调:(1)比例规范化,不可随意确定,按照表1—2选取。

(2)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即原值比例)画图,以便直接从图样中看出机件的真实大小

(3)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4)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

(三)字体

图样中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的特点:横平竖直、起落有锋、粗细一致、结构匀称。

在图样中,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75°。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但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

(四)图线

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b应按照图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在0.5~2 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b/2。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8、0.25、0.35、0.5、0.7、1、1.4、2 mm 。制图作业中一般选择0.7 mm为宜。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图线的画法参照表1—3。

1、粗实线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应用:可见轮廓线、表示剖切面起迄的剖切符号。

2、细实线

应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重合断面轮廓线。

3、虚线

应用:不可见轮廓线。

注意:(参见图例)

(1)

虚线的每个

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当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

(3)虚线以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

4、细点画线

应用:轴线、对称中心线。

注意:(参见图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细点画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细点画线和双点画线中的“点”应画成约1mm的短划,细点画线的首尾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

(3)细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 mm~5 mm。

(4)细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短画处相交。

(5)在绘制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作为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

(6)在较小的圆形上绘制细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5、波浪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6、双折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

7、粗虚线

应用: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8、粗点画线

应用: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9、双点画线

应用: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讲课中,每介绍一种图线后,引导学生参看图1-7,了解该图线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练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学生练习画九种图线。

五、小结

1、比例的概念及几个注意点。

2、九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特别强调:各种图线也可以画

成曲线。

六、布置作业

习题集1-1、1-2

第三讲§1—1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

课题:尺寸注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

2、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

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直径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具:挂图“常用尺寸的注法”

教学方法:本次课内容较多,不必都讲,可根据以后读图中的尺寸和抄画图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形的需要进行选材。例如光滑过渡处的尺寸、弧长和弦长等尺寸注法可以放

到以后有关章节中再陆续进行介绍。

教学过程:

二、复习旧课

1、简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2、强调两个问题:(1)画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来表示对称中心线,且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2)比例的定义。

二、引入新课题

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不能确定它的大小,因此,图样中必须标注尺寸来确定其大小。国家标准对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有一系列的规定,本次课就来学习尺寸标注的初步知识。

三、教学内容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为单位。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

(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定

完整的尺寸标注包含下列四个要素: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终端(箭头),具体如图1—9所示。

1、尺寸界线

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细实线绘制。

它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本身作尺寸界线。

强调: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与尺寸线成适当的角度;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 2 mm左右。参照图1—10说明。

(a)(b)

图1—10 尺寸界线示例

2、尺寸线

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依次排列整齐。并且各尺寸线的间距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均匀,间隔应大于5mm ,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参照图1—11说明。

(a )正确 (b )错

图1—11 尺寸线示例

3、尺寸线终端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机械图样一般用箭头型式,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下图所示。

当尺寸线太短,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允许将箭头画在尺寸线外边;标注连续的小尺寸时可用圆点代替箭头,如图1—12所示。

(a

) (b )

图1—12 尺寸线箭头

4、尺寸数字

作用:尺寸数字表示所注尺寸的数值。

48

1632

3628

尺寸线不应与其它图线重合,也不应在其它图线的延长线上

48

R 8

8

28

16R 8

36

32

8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强调:(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左方或尺寸线的中断处,位置不够时,也可以引出标注。

(2)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3)在同一张图上基本尺寸的字高要一致,一般采用3.5号字,不能

根据数值的大小而改变。 (三)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1、线性尺寸的标注

线性尺寸的数字应按图1—13(a )所示的方向填写,图示30o范围内,应按图(b )形式标注。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当尺寸线为垂直方向时,应注写在尺寸线的左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c )所示。狭小部位的尺寸数字按图(d )所示方式注写。

(a )

(b )

(c ) (d ) 图1—13 线性尺寸标注示例 2、角度尺寸的标注

12

12

64

16

2

20

2

2

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出的圆弧线。角度的数字应水平书写,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角度较小时也可以用指引线引出标注。角度尺寸必须注出单位,如如图1—14所示。

图1—14 角度尺寸标注示例

3、圆和圆弧尺寸的标注

标注圆及圆弧的尺寸时,一般可将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线或其延长线要通过圆心。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直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Ф”,小于和等于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没有足够的空位时,尺寸数字也可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或引出标注。圆和圆弧的小尺寸的标注如图1—15所示。

4、球体尺寸的标注

圆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Ф”,半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 R”。标注如图1—15所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四、小结

1、重述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总结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1-3

第四讲§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3 几何作图

课题:1、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3、斜度和锥度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讲解常用等分法

3、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

教学要求: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基本目标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目标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备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 1.了解工程材料的发展,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新工艺; 2.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毕业要求1-3) 3.熟悉铁碳相图、钢的热处理工艺、合金化等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分析机械工程材料性能的能力;(毕业要求1-3)4.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的能力;(毕业要求1-3) 5.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制定结构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毕业要求1-3) 二、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综合作业等综合教学环节,训练以下知识技能(毕业要求1-3): 1.掌握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 2.掌握铁碳相图和钢的合金化原理相关知识,具备分析材料、成份和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3.掌握钢的热处理工艺、目的及其应用,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能需求选择热

处理工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材料性能分析的工程意识; 5.通过材料金相试样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实验,具备分析材料成份、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6.设计典型机械零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实验,具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能力。 三、相关能力培养 1.具有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毕业要求1-3) 2.具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与讨论,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4.通过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毕业要求1-3) 5.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 了解材料的发展简史及工程材料研究的对象 2. 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 第 1 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 掌握常见的纯金属晶体结构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2. 掌握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3. 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 4. 了解金属晶体中的晶面和晶向 5. 了解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1.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 掌握细晶强化的措施 3. 掌握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共析相图的分析 4. 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的概念,掌握相图中重要的点和线的含义,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的第5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二是认识木头。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二是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能力目标: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法,感受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确定为: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二、教法、学法分析 科学课有别于其它的科目,有其独特性,新课标指出:科学课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起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所以我力求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充分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

斜度的简 单计算,强调其格式 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 思考(2)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α=BC:AC=1:n (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锥度(GB/T15754-1995) (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 (3)作图方法与步骤: 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 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 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课堂拓展】 椭圆的作图方法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 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 (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 解) 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 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 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 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 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 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1-7)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 (理论课)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教学系机械工程系 授课班级焊接091 主讲教师晏丽琴 职称讲师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课程基本情况

系主任: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加工概述 一、材料加工概述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二节材料成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一、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三、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四、表面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 学习思考问题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是什么? ·材料成形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材料加工概述 任何机器或设备,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所用材料有金属材料,也有非金属材料。零件或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类: (1)成形加工:用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或兼有改变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和塑料成形等。 (2)切除加工: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主要有车、铣、刨、钻、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及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进行的特殊加工,如电火花加:[、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用来改变零件的表面状态和(或)性能,如表面形变及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涂(镀)层和气相沉积镀膜等。

(4)热处理加工:用来改变材料或零件的性能,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特征、工作条件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达到技术上可行、质量可靠和经济上合理。零件制成后再经过检验、装配、调试,最终得到整机产品。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材料加工方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通过对每种材料加工方法的过程分析表明,它们都可以用建立在少数几个基本参数基础上的统一模式来描述。该模式便于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 任何一种材料的加工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材料的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而为了产生这种变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和信息(图1.2)。因而材料的加工过程,可以用相关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来描述。 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表征加工过程特点的类型; 要改变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状态; 能够用来实现这种形状尺寸和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热过程能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性能信息

《机械制图教案》第36讲

3、滚动轴承的画法 国家标准GB/T4459.7—1998对滚动轴承的画法作了统一规定,有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简化画法又分为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两种。 (1)简化画法 用简化画法绘制滚动轴承时,应采用通用画法和特征画法。但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采用其中的一种画法。 1)通用画法在剖视图中,当不需要确切地表示滚动轴承的外形轮廓、载荷特性、结构特征时,可用矩形线框以及位于线框中央正立的十字形符号来表示。矩形线框和十字形符号均用粗实线绘制,十字形符号不应与矩形线框接触,通用画法的尺寸比例见表7—8。对照表7—8讲解。 2)特征画法在剖视图中,如果需要比较形象地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特征时,可采用在矩形线框内画出其结构要素符号的方法表示。特征画法的矩形线框、结构要素符号均用粗实线绘制。常用滚动轴承的特征画法的尺寸比例示例见表7—9。对照表7—9讲解。 (2)规定画法 必要时,滚动轴承可采用规定画法绘制。采用规定画法绘制滚动轴承的剖视图时,轴承的滚动体不画剖面线,其各套圈等可画成方向和间隔相同的剖面线,滚动轴承的保持架及倒角等可省略不画。规定画法一般绘制在轴的一侧,另一侧按通用画法绘制。规定画法中各种符号、矩形线框和轮廓线均用粗实线绘制。其尺寸比例见表7—10。对照表7—10讲解。(四)弹簧 弹簧是机械、电器设备中一种常用的零件,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弹簧的种类很多,使用较多的是圆柱螺旋弹簧,如图7—38所示。本节主要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尺寸计算和规定画法。

(a ) 压缩弹簧 (b ) 拉伸弹簧 (c ) 扭力弹簧 图7—38 圆柱螺旋弹簧 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1)簧丝直径d ——制造弹簧所用金属丝的直径。 (2)弹簧外径D ——弹簧的最大直径。 (3)弹簧内径D 1 ——弹簧的内孔直径,即弹簧的最小直径。D 1=D -2d 。 (4)弹簧中径D 2 ——弹簧轴剖面内簧丝中心所在柱面的直径,既弹簧的平均直径,D 2=(D +D 1)/2=D 1+d =D -d 。 (5)有效圈数n ——保持相等节距且参与工作的圈数。 (6)支承圈数n 2 ——为了使弹簧工作平衡,端面受力均匀,制造时将弹簧两端的 43至14 1圈压紧靠实,并磨出支承平面。这些圈主要起支承作用,所以称为支承圈。支承圈数n 2表示两端支承圈数的总和。一般有1.5、2、2.5圈三种。 (7)总圈数n 1 ——有效圈数和支承圈数的总和,即n 1=n +n 2。 (8)节距t ——相邻两有效圈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9)自由高度H 0 ——未受载荷作用时的弹簧高度(或长度),H 0=nt +(n 2-0.5)d 。 (10)弹簧的展开长度L ——制造弹簧时所需的金属丝长度,L ≈n 1222t +D π)(。 (11)旋向——与螺旋线的旋向意义相同,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 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1)弹簧的画法 GB/T4459.4—2003对弹簧的画法作了如下规定: 1)在平行于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2)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时,可以每端只画出1~2圈(支承圈除外),其余省略不画。 3)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均需注写旋向“左”字。 4)螺旋压缩弹簧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多少均按支承圈2.5圈绘制,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弹簧的表示方法有剖视、视图和示意画法,如图7—39所示。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1-2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教材分析】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 【学情分析】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因为小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这样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学生认识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学生调查出我们周围的最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等。 2. 科学探究:学生小组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观察和辨认不 第 1 页共5 页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

教学时数: 1 学时 课题:绪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使用说明书、相应的工程图纸引入…… (讲授新课)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图样,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利工程图样,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其他图样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制图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简述你对学好制图的看法。 教后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工程材料教案

工程材料》教案 总纲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工程材料》是机械及近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的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基础科学和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初步具备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包含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材料的结构、材料制备的基本知识、二元相图及应用、材料的变形、钢的热处理、工业用钢、铸铁、有色金属、常用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的选用等11章。纵观本课程所含内容可知,其内容较为庞杂。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名词、定义三百多个),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有些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而且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工程材料”是以化学、物理、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和金工教学实习为基础的课程,在学习时应联系上述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以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本课程的基础,在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时,还应经常联系本书的有关内容,以便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对象: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测控技术、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五、教学指导思想: 1.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材料》,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 六、教学重点: 1.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2.晶体缺陷; 3.二元相图; 4.铁碳相图及其应用; 5.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6.钢的热处理; 7.工业用钢。 七、教学难点: 1.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2.晶体缺陷; 3.二元相图; 4.铁碳相图的分析与应用; 5.塑性变形机理与再结晶机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3.4《它们吸水吗》说课稿1(新版)教科版版

它们吸水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4 课《它们吸水吗》 【教材分析】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这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两个:1、经历用废报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找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用纸纤维叠加而成;2、比较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 密程度不同。纤维长短不同(光滑程度不同)等。 【学情分析】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设计理念】纸是最常见的重要物质,但对于学生来说,纸虽然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纸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多纬度地来认识纸的基本性质,也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好铺垫。 【教学资源或材料】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材料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同学们对周围的常见材料如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不陌生,但对于这些材料了解并不深入。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见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发展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生活经验为基石,激发兴趣,突破教学难重点”的教学主线.教学时我不仅仅要让学生动起来亲手实践,而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得到科学依据,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一.根据学生心理水平激兴趣,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遵循科学课标中提倡的”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基本理念为指导,体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力求借着生活这个”百科书”让学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二.观察材料的特性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才2个多月,对科学课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轻松的活动中学习.为此,我在本环节设计了猜谜语活动,让他们打一材料.

我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猜谜语,而是把谜面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对所猜的谜底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谜面呈现完才得出谜底——木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容易了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块木头进行验证,补充木头的特征.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木头的特点也能够粗步了解.此外这为后面让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铺垫,便于学生轻松掌握材料的特点. 三.整合内容开展比赛,调查身边的材料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时,采用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调查比赛,凸现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这一教学重点.首先,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将身上的物品,书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张调查表整合为一张.让学生在调查中,发挥小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个组快速完成调查表.并在快速完成调查表后全班交流. 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而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也引导学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制成一件物品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也是我们培养的核心目标. 我想: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我不仅让小组讨论,还利用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木头,玻璃,塑料,纤维,金属,纸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拓展延伸了课外知识. 本环节中我意在不仅完成预计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学到只有团结合作,分工明确,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谈收获. 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材料形成较完整的认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外延伸 继续调查搜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新的材料,它们又可以制作哪些物品,并记录下来. 真正有效的课外实践不仅可以帮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这一科学理念,而且使科学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实施. 总之,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力争充分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绪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八、课后作业 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 向;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 规格与写法; 3.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 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 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5.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3.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 1.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2.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四、教学难点 1.看图方向的确定。

三年级上册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瀛湖镇第一小学郭娟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的第5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二是认识木头。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二是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能力目标: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法,感受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确定为: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二、教法、学法分析 科学课有别于其它的科目,有其独特性,新课标指出:科学课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起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所以我力求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一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归纳总结和大量的观察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 1 / 4

《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它们吸水吗》说课稿 曾庆华 一·说教材 《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第4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与他们的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系列。 小学生的学习,最好是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为此,了解材料的吸水性,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实验接触少,动手能力差,故而结合本课及学科基本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的浸透性的大小。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并能自己动手实践,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十片。(每组一份) 2.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每组一个) 3.餐巾纸、铅画纸、放大镜(每组一份) 4.杯子、筷子、毛巾、卫生纸(每组一份) 5.放大的蔡伦相一张。(播放古代造纸录像) 本课是实验课,要上好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主题作用,从而完成任务。 二.说教法 低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法”为主。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

《机械制图》教案 (92学时) 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 (安徽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张信群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张信群 机电工程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讲绪论 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 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具:长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 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 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 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 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 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 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 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 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 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 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 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 椭圆形。 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 构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 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 但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立体 感强。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 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法 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出来。这里把平行的视

材料封样方案电子教案

材料封样方案

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材料封样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项目部 2018年8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封样管理规定 (2) 四、相关表格 (6)

一、编制依据 根据金辉集团制度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工程施工品质,保证项目进场材料性能、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范和图纸要求,坚持施工质量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进场材料与封样产品不一致、假冒伪劣、低品质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项目部对影响建筑环境效果的建筑材料、建筑部品、进行施工封样。本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金辉集团《项目管理制度》以及《项目操作指引手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项目为西安博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东侧为在建工地,西临雁塔南路,南侧为金水路,北临交付区入户第五大道。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工程由1#楼、2#楼、3#楼及相应的地下车库及人防等工程组成。其中1#楼地下四层、地上五层;2#楼地下六层、地上二十四层,3#楼地下六层、地上二十六层;1#楼建筑面积139705 m2,2#楼建筑面积49390.98 m2,3#楼建筑面积为52442.13 m2,总建筑面积241538.11㎡。 三、封样管理规定 1、封样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采购和使用材料(设备)的质量、性能、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要求,并满足本工程建设、管理以及相应招标文件规定的需要。

2、封样范围及封样分类 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设计要求为准,包括但不限于影响建筑环境效果的甲供、甲指乙供及乙供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封样材料。 土建主要材料封样目录 水电主要材料封样目录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说课稿

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给它们分类。 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根据教科书插图给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其依据是“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然后归纳材料的特点。提示特点归纳的依据是硬度、在水中沉浮的能力、柔韧性和吸水性。 第二部分:材料与环境。 这里出现了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概念,需要教师举例说明和讲解。建议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对能够再次加工利用的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时播放与材料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或图片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材料与人类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认识探究材料的意义。 “蔡伦与造纸术”,可以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伦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发明在历史上的作用。 复合材料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课后阅读与实践。例如鼓励

他们做一张用普通纸和塑料薄膜做成的复合纸,并同普通纸 的性能进行对比。 二、说学情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6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相互呼应的关系。 在第1课,学生从周围的物品开始关注材料,寻找常见材料,并试着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它们。显然是从已有经验出发的,是他们对构成物体材料的经验性描述,反映了他们对材料的初始认识和理解。从第2课开始,教科书引导学生分别对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进行了独立的探究和测试。在第6课,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新的情境。在第7课,他们将再次回到生活的场景中去,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给周围的物品分类,同时总结6种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想见,这时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常见材料,已不是纯经验层面上的了,他们已经有了科学描述的方法,已经能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描述和比较它们。气泡图的使用也使他们关注到材料除显着特征外的其他特征方面,使他们能够从材料更多的属性方面去识别它们、认识它们。对6种材料性质的总结,也使学生们有机会不是从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对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辨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性质在描述物体和组成它们的材料方面的作用。 在这个教学阶段,呈现和回忆学生们在本单元第1节课上所填写的表格和对材料的描述是必要的。这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在材料认识方面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建立探究学习的信心和增强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