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害虫大全

园林害虫大全
园林害虫大全

园林害虫大全1

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次年4 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危害期第一代在5 月中旬,第二代在6 月下旬,第三代8 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 %烟参硷乳油1:1000 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 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 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 乳剂1:800倍;④1.2 %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 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次年5 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

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 月分散蚕食,9 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 %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

4、褐刺蛾(又名“巴子” )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 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其它与黄刺蛾相同。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 %阿维菌素乳油3000 倍。

5、柳毒蛾鳞翅目(毛毛虫)

危害情况:主要危害杨、垂柳、毛白杨、旱柳、馒头柳,严重时把树叶吃光。生活习性:一年两代,每年9 月以2 龄幼虫在树缝里作茧过冬。次年

4 月幼虫出茧危害,6 月中旬化蛹,6 月底成虫羽化产卵,危害期第一代7 月,第二代9 月中旬。幼虫白天隐藏树干翘皮下,傍晚后出来取食。

综合防治方法: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

②药物防治:傍晚可喷1.2 %烟参硷乳油1:1000倍,或BT乳剂1:800 倍。

危害情况:主要危害榆树、碧桃、西府海棠等花木。

生活习性:一年两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过冬。次年4-5 月幼虫活动危害,6 月中旬化蛹羽化成虫,6 月下旬可见第一代幼虫,7-8 月化蛹羽化,9-10 月出现第二代幼虫并开始作茧过冬。常与榆绿金花虫混合危害,可于兼治。

综合防治方法: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

②药物防治:傍晚可喷1.2 %烟参硷乳油1:1000倍,或BT乳剂1:800 倍。

7、天幕毛虫(鳞翅目)(又名顶针虫)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山桃、杨、柳、榆、梨、海棠、榆叶梅、紫叶李、碧桃、黄刺玫、黄杨等。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卵过冬,卵块呈顶针状产于小枝上。次年4 月孵化出幼虫在枝杈处吐丝织网群聚,日伏夜食。5月幼虫在网内织茧化蛹,15 天后,羽化处成虫产卵过冬。

综合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待卵枝条;②药物防治:BT乳剂400-600 倍或1.2%烟参硷乳油1 000倍喷杀(傍晚可喷洒)。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此病主要发生在根茎处,初期小瘤近圆形,表面光滑淡黄、质地坚硬,后变深褐色,后期露出许多小木瘤。病原菌由灌溉或雨水传播,由工具,地下害虫传播。偏碱性的土壤和湿度大的土壤有利该病发生。可是受害树木慢性衰弱导致腐烂病,蛀干害虫

并发。综合治理方法:①加强免疫,发现可以苗木, 1 %硫酸铜浸根5分钟,用清水洗。②初期先切除瘿瘤后涂波尔多液,发病重可伐

除烧毁。③土壤用硫酸粉,硫酸亚铁,每亩10-30斤消毒。

13、线虫病害类由寄生虫造成结根线虫属危害情况:危害:

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榆树等根系与小百合。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结根线虫:表现为花卉根部形成小根瘤

根结)以卵和幼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过冬。借雨水,浇灌、工具,土

壤花苗种球块茎传播。由气孔、皮孔、伤口传入,土温15-30 C易发

病,沙土发病严重。综合治理方法:①加强检疫,严禁携带线虫

的花苗,种球调运。②消灭病原,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病土,不重茬种植。

③药剂防治:每公顷用10%克线磷颗粒剂37.5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埋药,后覆土浇水。盆栽花卉3号盆土中埋颗粒剂1-2 克。

14 、滑刃线虫属危害情况:危害:菊花、大丽花、菖兰、

旱小菊等叶和芽。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滑刃线虫:表现为叶片

出现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过冬传播与结根线虫

同。综合治理方法:同上。15、茎线虫属危害情况:危害:

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球茎和块茎。主要症状及发病规

律: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球茎和块茎僵硬或软腐,花卉不开花,其过冬、传播与结根线虫同。综合治理方法:同上。

16、病毒病害类①菊花B病毒(CVB ②黄瓜花叶病毒(CMV ③大理菊花叶病毒

DaMV) ④烟草病毒(TMV) ⑤香石竹病毒(CaMV) ⑥月季花叶病

毒(RMV) ⑦山茶花黄斑病毒(CYMLV等几十种危害情况:由病毒

寄生造成。危害植物有:月季牡丹、美人蕉、香石竹、大丽花、翠

菊、千日红、万寿菊、郁金香一串红、福禄考、瓜叶菊、唐菖蒲、

君子兰、山茶花季各种植物。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先局部发病后

扩大到全株主要表现为花叶、畸形、斑驳、褪绿、黄化、丛生、皱缩、

环斑、枯斑、卷叶等症状(不出现腐烂与萎蔫)病毒一般在病株、球茎、块茎、种子、杂草上潜伏过冬。可通过蚜虫、介壳虫、螨类、叶蝉、蝽类、线虫、繁殖材料、工具、汁液、嫁接、摩擦、人为活动等

传播,只由伤口侵入,其致死温度60-80 C体外保毒期6-11小时。

高温干旱蚜虫危害严重时易发病。综合治理方法:①加强检疫。

严禁有病毒花卉引种和调运。②清除杂草,尤其是菟丝子。

消灭病原:因其是单株发病,如发现应及时拔除。④防治刺吸式害

虫,尤其是蚜虫。⑤组培无毒苗。用根尖,茎尖等组培无毒苗。⑥

药剂预防:用晶体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预防性喷药。发病初期可用

20%病毒灵400 倍喷药、7 天一次。⑦培养健壮苗预防染病。园林病虫害大全12 草坪病害1. 草坪褐斑病:发现有病菌的草坪,用过的刀片要及时消毒,消毒后再使用,防止病菌感染下块绿地。病菌主要侵染早熟禾的叶、鞘和茎,引起腐烂、病斑梭形或长条形,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病斑中心枯白,边沿红褐以致腐烂。

开始发病时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枯草圈直径可以从几厘米很快扩展至2 米;枯草圈中心的病株逐渐恢复,呈现出中央为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的“蛙眼”状,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有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至黑褐的浸润圈(由菌丝体组成的

烟圈”);在病鞘、颈基部还可以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黑褐色的菌核;病害出现之前12-24 小时能闻到一种麝香味;该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1. 通过栽培管理措施(修剪、施肥、疏草、水分管理、打孔透气)调控生态环境,提高草坪抗病性。2. 在发病初期用绿杀③号防治,冷季型草坪:稀释600-800 倍液喷施;暖季型草坪:稀释

1000-1200 倍液喷施,对发病重的草坪先浇泼一次隔七天后再喷施,连喷2-3 次,间隔期为7-10 天。

2. 夏季斑枯病夏初开始表现症状,最初为环形的小斑块,

以后草株褪绿变成枯萎的圆形斑块,直径3-8cm。斑块逐渐扩大,典

型的斑块圆形,直径不超过40cm但最大时直径也可达到80cm在

持续高温天气下(白天高温达28-35 C,夜间超过20C)病叶颜色迅

速从灰绿色变成枯黄色,多个枯草斑块愈合成片,形成大枯草斑。受害草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呈黑褐色,后期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该病在高温、潮湿年份和排水不良,紧实的地方发病最为严重。防治措施;通过合理施肥水培育健壮植株,并结合打孔疏草通风,改善排水条件等措施。在发病前期或初期,用

600-800倍液的绿杀⑤号进行喷施,药液尽量喷至根茎部,连用3-4

次,间隔期为7-10 天,对于发病重的草坪可先用1000倍液浇灌一次,

杀灭土壤中病菌;同时结合用强根系活力的草坪根动力壮根,草坪修复快。

3. 腐霉枯萎病腐霉枯萎病危害极其严重,能在数小时内将

一片漂亮的草坪毁坏殆尽。堪称草坪“癌症” 、“瘟疫”。受害叶片呈明显的水渍状,用手摸有油腻感(故又称油斑病),病斑多出现在近叶鞘处或叶尖部。草坪上最初出现直径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圈而后迅速扩展,在湿度较高的清晨,可见到明显的白色棉絮状菌丝;2-3 天内受害植株根部变色坏死,植株倒伏。该病在白天最高温度30C以上,夜间最低温度20C

以上、相对湿度持续14 小时高于90%有可能大发生。防治措施:

1. 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并改善草坪的立地条件,加强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避免清晨和傍晚灌水。

2.药剂宜选用绿杀②号。先用1000

倍液的绿杀②号浇泼一次,间隔5天后再用800-1000倍液的绿杀②

号喷施,要求药液喷至根部,接触到土壤及根部病菌,连用3-4 次,间隔期为5-7 天,同时用草坪根动力壮根和增强抗病力。

4. 镰刀菌枯萎病开始时出现淡绿色的小斑块,随后迅速变

成枯黄色,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病草枯死变成枯黄色。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0cm,病区内几乎全部草株发生根部、冠

部根状茎和匍匐茎黑褐色的干腐,有时发生或出现叶斑或不出现叶斑。当温度较高时,病草的茎低部和冠部可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团。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的草坪均匀的发生叶斑,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通常枯草斑中央为正

常植株,受病害影响较少,四周为由已枯死的草株形成的环带,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 ,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 。

防治措施: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P、K肥,控制N肥用量;及时清理枯草层使其厚度不超过2cm剪草高度不宜过低,一般保持在5-8厘米;

平时养护用绿杀400-600 倍液预防;对病害的发病初期,建议用绿杀③号的1000 倍液灌一次根,尽量灌透让药液接触根部病菌;隔5-7

天后,用绿杀⑤号的600-800倍液喷施,连用3-4次,间隔期为5天, 并结合草坪根动力增强根系活力,恢复草坪长势。

5. 草坪币斑病

币斑病典型的症状:单株叶片受害,开始产生水侵状褪绿斑,以后

逐渐变成白色,边缘棕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可扩大延伸至整个叶片,呈漏斗状。从叶尖开始枯萎的症状也常见。单株草坪上出现凹陷、圆形,漂白色或稻草色的枯草斑,大小从5 分硬币到1 元。清晨有露水时,在枯草斑上可以看到白色,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干燥时菌丝消失。温暖而潮湿的的天气、形成重露凉爽的夜温,土壤干旱瘠薄、氮素缺乏等因素都可以加重病虫害的流行。

防治措施:1. 科学施肥,以复合的肥料为主,并配以适量的微量稀有元素,以提高草坪的健康指数;合理灌溉,避免在傍晚浇水或长时间浇水,致使土

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了使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园林植物在发生重大病虫 害时,能够及时、有效、迅速控制,确保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植物病虫害防 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确保园区 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强化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植物重大病虫防治组织化程度,及时有效控制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目标 加强对突发性、爆发性、流行性、毁灭性与危险性重大 病虫的防治,力争使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一下。 三、应急机构及责任 成立园林病虫害预警防治指挥部。具体职责为: 1、严格按照病虫测报制度,以流行性、爆发性、大面积发生的病虫为重点,认真做好重大病虫的基数调查、系统调 查与大面积普查工作,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向园区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与林业部门通报病虫发生情况,关键时期一周一报或随查随报,同时要做好预报,通过预报,提出关键防治时期与重点防治区域。 2、强化生态调控措施,定制病虫预警控制与危险性检疫 病虫围歼扑灭的技术方案,指导疫情疫区进行无害化治理。

3、对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所需资金进行评估,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4、建立病虫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农药、药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 5、培训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农药与药械经营人员及其 她应急防治人员。 6、加大产地检疫与流通检验工作力度,对苗木与疫区进行监测与监督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建立园林病虫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物资,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要积极储备用于重大病虫应急防治的农 药与药械。 (二)资金保障 园林病虫害应急防治与统防统治经费,要纳入城镇公共事业管理局财政预算,确保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三)技术保障 1、建立健全病虫测报信息库,规范病虫调查办法,在重大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出预报与防治警报,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设立病虫诊断专家组,专家组以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专家组提供现场标本的初步诊断,提出防治技术方案与建议。专家组结论或市级实验室的检测诊断结果,作为指挥部进行疫情处理的依据。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园林病虫害调查报告doc

园林病虫害调查报告 篇一:园林植物病害实习报告总结 (XX0555177程鑫) 园林植物病害实习心得 经过八周的园林植物病害的学习,按照学校课程的安排,我们进行了野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实践地点分两处,分别是昆明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昆明郊野公园。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对野外园林植物的观察,采集样本,结合园林植物病害理论的学习,对实习地点的园林植物进行病害调查,了解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简单的病理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完成教学安排并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基础。实习方式是以组为单位,将自己所在班级按每组十人分成若干组,组员协同合作对实习地点园林植物进行病害调查,并采集感病植物样本。 经过两地的实地观察以及组内协同合作,我们成功的采集的一些感病植物样本,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也对植物所感病原及发病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从单一理论学习到实地观察实践,从所学病理病状模糊不懂到实地认知接触所感病园林植物,突然发现以前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所持态度是不正确的,因为所学专业是园林专业,大多数同学都以了解学习为目的,在我看到实习地各种园林植物的病害现状,我深知自己的错误观念,以前的理论学习是那样的重要,当面对鲜活的植物,对其所感染病害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置措施时,是何等的悲哀。我要是能够为其

治疗该多好啊,我喜欢园林专业,我喜欢生长在其中的各色园林树种,它们是那样的无私,提供我们舒适优美的环境,我们也应该为它们创造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为其正常生长保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虽然只有几天,但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体会,新的想法,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 我们不管学习哪些知识,都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一开始我们可能对其产生怀疑,一般都是从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到知道,简单了解,深入了解,虽然学习的过程会很无聊,没有激情,产生松懈怠学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当我们了解的多了,就会慢慢的喜欢,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至于当用到时自己后悔。 2、勤野外观察 我们刚接触这门课程,接触理论时,是那样的空洞,各种病理病状都无法浮现在我们眼前。这个时候是最无聊,最无趣的,到野外当我们面对各种园林植物时,当各色病状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时就会想到如何去除掉这种为害,如何给这些园林植物提供健康的适宜的生长条件。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显得那么的重要,我们也会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3 、多看、多想、多做、 我们到了野外观察时,就要深入丛林中去,不能走马观

园林五小害虫防治

园林“五小害虫”的防治不容忽视 园林“五小害虫”是指螨类、蚜虫、介壳虫、粉虱和木虱、蓟马五种体积较小的刺吸性害虫。以前由于其发生较轻,构不成大面积的危害或树木死亡,常常被园林植保者所忽略。但若遇气候高温干旱,五小害虫就会猖獗发生,对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一、蚜虫 蚜虫,同翅目蚜总科昆虫的总称,其分布广、种类多、寄主杂、危害大。春夏季是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因此也是防治的主要季节。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徐州地区常见的种类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柏大蚜、松大蚜、白毛蚜等。其寄主杂、分布广、种类多、世代重叠、数量大、繁殖快、危害大,常聚集在植株的芽、花蕾、嫩叶或嫩枝上,以尖利的口器刺吸植物汁液,轻者引起植物营养恶化、生长缓慢,以后引起生长畸形、落叶、萎蔫及引起次生植物病毒虫害,严重危害时导致植物枯死。春秋两季是蚜虫危害林木花卉、蔬菜等的高发期,蚜虫的防治历来是全世界农林业虫害防治的重要内容。 主要危害的植物:月季,蔷薇、紫叶李、桃树、海桐,菊科花卉、石榴、栾树、竹类等 2.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不同,徐州地区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一般每年发生10至20代左右,柏大蚜、松大蚜一般每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或成蚜(若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针叶树多在叶基部),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大量排泄物向下流,易导致煤污病,同时枝叶变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11月份开始越冬。 3.防治方法:

(1)于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人工树干涂白或喷洒石硫合剂于主干2米以下裂缝、疤痕内的虫卵。修剪的纸条然后集中烧毁或管理,可消灭大量越冬源,节约资金,减少环境污染。 (2)危害严重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至3000倍或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或1000-1500倍的48%毒死蜱乳油喷施。 (3)高大乔木或行道树喷药不便时可树干注释防治,效果卓越。也可进行根部埋药,于4月底在植物树冠投影边缘内分三、四处挖坑,坑深至须根处,沟中均匀埋施3%呋喃丹颗粒,用量以苗木干径为依据,每厘米干径用药4至6克。(4)保护瓢虫等天敌,控制蚜虫危害。阴雨天等不利天气也可抑制蚜虫的危害,可减少防治次数。 二、介壳虫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纸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常见的有吹绵蚧、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徐州地区常见的有草履介、吹绵介、桑白介等,由于介壳虫体积小,繁殖快,种类多,幼虫后期被蜡质层保护,所以防治起来较困难,对有些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主要危害:苹果、桃、李、杏、樱挑、葡萄、山楂、柿、石榴紫薇、女贞、法青、紫荆、海桐、枇杷、无花果、杨树等。 2.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草履介、日本龟蜡介在徐州地区一年一代。吹绵介、桑白介一般一年2代,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开始孵化、产卵。 3.防治方法: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发生特点: ①咀嚼口器 ②营裸露生活 ③繁殖量大,能主动迁移 ④某些能周期发生 ㈠刺蛾类 ⒈主要品种 ①黄刺蛾②桑褐刺蛾③褐边绿刺蛾④扁刺蛾、丽绿刺蛾、两色绿刺蛾 2.识别:幼虫背侧有突起枝刺 防治: ①灭虫源 ②黑灯绣杀 ③除虫叶 ④化防:有机磷类,除虫菊脂类 ⑤生防:a.颗粒体病毒致病 b.苏云金杆菌──青虫菌 天敌──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 ㈡蓑(袋)蛾类(避债蛾) ⒈主要品种 ①大蓑蛾(大袋蛾)②小蓑蛾、茶蓑(袋)蛾、白囊蓑(袋)蛾、碧皑蓑蛾、桉蓑(袋)蛾、黛蓑(袋)蛾、蜡彩蓑(袋)蛾、丝脉蓑(袋)蛾 识别: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并负囊而行,雌虫终生不离护囊。 防治:①除虫囊 ②黑灯诱,性信息素(性引诱剂) ③化防:有机磷类,菊脂类,鱼藤肥皂水1:1:200—2龄幼虫盛期 ④生防::a, Bt菌剂(青虫菌、灭蛾灵、HD-1) b. 核型多角体病毒, c, 天敌──鸟类,寄生蜂(姬蜂,茧蜂),寄生蝇(伞裙追寄蝇) ㈢毒蛾类 ⒈主要品种 舞毒蛾②杨雪(柳)毒蛾③雪(柳)毒蛾④刚竹毒蛾⑤沁茸毒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榕透翅毒蛾 2.识别:幼虫背面长毛瘤,对人有毒,幼虫腹部背面6、7 节或7、8节中央有毒腺 防治: ①除虫源(人工) 黑灯诱, 树干涂毒环(舞毒,杨毒蛾) ④化防,有机磷 生防:Bt菌剂(青虫菌)

㈣夜蛾类(鳞翅目最大一科,2万多种包括地老虎) 主要品种 斜纹夜蛾 黏(粘)虫 甜菜夜蛾 竹笋禾夜蛾 凤凰木夜蛾、银纹夜蛾、梳灰翅夜蛾 识别 成虫前翅狭,三角形,体粗多毛,深厚感情暗有保护色,均夜间活动 防治: ①人工压虫口 ②黑灯诱,糖醋液诱杀(糖,醋,酒,水2:2:1:2+敌百虫,3:3:1:9) ③化防:午后,傍晚,喷有机磷 ④生防:核多角病毒,Bt菌剂,白僵菌制剂。 天敌──黑卵蜂,家蚕追寄蝇,赤眼蜂,绒茧蜂,蜘蛛,广腹螳螂 ㈤舟蛾类 ⒈主要品种 ①杨扇舟蛾②杨小舟蛾③苹掌舟蛾④槐羽舟蛾 ⒉识别:成虫与夜蛾似,只翅室稍不同,但幼虫前后翘起, 呈舟形 ⒊防治:①人工灭虫叶 ②化防:幼虫为害期喷有机磷,杀螟松 ③生防:Bt,青虫菌,白僵菌。颗粒体病毒 天敌──赤眼蜂,追寄蝇,卵寄生蜂 ㈥螟蛾类 ⒈主要品种 ①樟叶瘤丛螟②竹织叶野螟③草地螟④稻纵卷叶螟⑤棉卷叶野螟、绿翅绢野螟、黄杨绢野螟⒉识别: 成虫体细长,腹末端尖削,基部常有听器,前后翅斑纹连接 ⒊防治: ①人工除虫苞,灭幼,蛹 ②灯诱 ③化防:幼虫期喷,杀螟松,有机磷类 ④生防:天敌──捕食性:鸟,蝙蝠,蛙,蜘蛛,蜻蜓,步行虫,隐翅甲, 草蛉,花蝽,螳螂 寄生性:姬蜂,茧蜂 ㈦卷叶蛾类 ⒈主要品种 茶长卷蛾 苹果褐卷蛾(褐带卷蛾) 桉小卷蛾 ⒉识别:幼虫常卷叶,缀叶或钻蛀为害 ⒊防治:①人工除虫苞 ②糖醋液诱杀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 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2.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主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3.侵染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4.非生物性病原: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因素。 5.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第三节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二、症状的主要类型: 1.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类型 2.坏死和腐烂

3.萎蔫 4.畸形 5.变色 第二章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很多,常见的有缺乏营养元素、水份供应失调、气候因素、有毒物质对大气、水及土壤的污染等。 一、营养缺乏: 氮 磷 钾及钙 镁 铁 锰 锌 硫 二、土壤水分失调 1.土壤干旱缺水,植物萎蔫 2.土壤水份过多,根系腐烂 三、温度不适宜 1.高温使花木茎(干)、叶、果受到伤害称为灼伤。 2.低温易出现冻害或寒害。 四、有毒物质的污染

大气中污染物有以下几类: 1.氟化物 2.硫化物 3.臭氧 4.氯化物 5.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对植物造成危害 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1.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对于营养缺乏症,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2.植树避免采用地下坑,土壤水份过多时要及时排涝。 3.对越冬易产生皮裂的树木入冬前进行涂白等处理,早春易出现生理干旱的树种进行防寒处理,对小苗或耐寒性较差的树种入冬前进行冬灌及其它防寒处理。 4.对大气或土壤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原的措施,对局部枝条危害可采用修枝或移植其它地方。 5.栽植抗污染品种。 第三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类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真菌所致的病害除具有明显的病状外,寄主受害部位表面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的结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1、刺蛾类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 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 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 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 混入0.3 %茶枯或0.2 %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I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 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 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 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 倍;

几种北方常见园林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防治 1.枣大球蚧 生活习性: 枣大球蚧1年1代,多以2龄若虫于枝干皮缝、叶痕处群集越冬,以1~2年生枝上较多。4月中下旬迅速膨大,5月间成熟并产卵,6月大量孵化,分散转移到叶、果上固着为害,秋季8月间陆续越冬,至10月上旬全部转到枝上越冬。 枣大球蚧雄成虫有翅,能飞行,寿命较短,只有1~2 天,交尾后不久即死亡。雌成虫性成熟后,交尾产卵,产卵前腹部分泌蜡丝,随着不断产卵,腹部不断向上收缩,直至腹背相连成为一薄壳而死。在雌成虫膨大期间,雌虫体长度、宽度、高度迅速膨大,此时为雌成虫危害盛期。在此期间,雌成虫又向外分泌胶状物,在其周围吸引了大量蚂蚁和苍蝇等昆虫。初孵若虫活动能力较强,在卵壳内滞留一段时间后爬出,出壳后分散到叶正反两面叶脉上,沿着主脉两侧取食危害,然后转移到1年生枝条和叶片上面固定危害。 危害情况: 枣大球蚧是一种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危害严重且难以根除的重要枝梢害虫。雌成虫和若虫在枝干上刺吸汁液,会受害叶片叶绿素减少、含水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常可导致寄主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甚至全树枯死。排泄蜜露诱致煤污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红枣严重受害时,可致使25~50%的树枝干枯,30%多的枣树枯死,受害树所结的红枣果实干瘪、瘦小,红枣可减产90%以上。枣大球蚧在新疆侵害的寄主植物达到20科45种之多,其中以红枣、酸枣、刺槐、黄榆受害最重,其次为白榆、巴旦木、合欢、垂榆、圆冠榆、复叶槭、文冠果、桃、梨、杏、李、紫穗槐等树种。 防治措施: 对严重感染的寄主采用截除严重受害枝干控制枣大球蚧发生与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加强检疫枣大球蚧主要靠寄主枝条、接穗、果品甚至树干携带而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1、刺蛾类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茶枯或%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 1000倍液。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 (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园林害虫大全分析

园林害虫大全1 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 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 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园林病虫害大全2 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其它与黄刺蛾相同。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5、柳毒蛾鳞翅目(毛毛虫)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 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4、施肥要讲科学,掌握好“两适”“三看”的要领(适时、适量,看生势、看品种、看季节),动施、淡施的施肥原则。

简析园林苗木害虫成因与防治

简析园林苗木害虫成因与防治 发表时间:2018-01-09T13:21:17.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作者:徐福兰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园林建设也日益关注。 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 16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园林建设也日益关注,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的危害很严重,所以了解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园林产业不断发展,绿化苗木的生产与养护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园林绿化具有改善视觉、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功能。随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园林植物日益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成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原因,介绍原则,最后提出了防治技术。 园林绿化苗木多发病虫害的原因 1、果树、蔬菜病虫害影响。有些园林绿化苗木常常与周围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相邻,这就造成了园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虫害威胁外,还会常常遭受到很多来自果树及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多于农林作物病虫害。 2、病虫害种类繁多。由于园林植物在种类上较为丰富,且生长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园林在小范围的气候和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给病虫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进而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物种。 3、化学防治受限。由于城市园林大多是处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因此,为了保证人、环境、动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对化学类农药制剂的使用限制较多,再加上城市绿地的线长点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树木高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学防治,从而导致对病虫害的治理速度低,预防效果差。 4、人为因素干扰。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场所,这就导致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其行为常常干扰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园林植物的抗性下降,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同时,街道、工厂、住宅等对城市的划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态的互补功能,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多发。 5、城市热岛效应作用。随着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得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系统在气温、空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条件较农林生态系统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多发。 二、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原则 (1)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采取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 (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使用化学药剂时,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安全可靠措施,使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技术 1、科学种植,合理养护管理。要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园林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为园林苗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苗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种植,结合合理修剪、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2、植物检疫。要加强对引进园林苗木的病虫害检疫,以防止有危险性的病虫害侵入到园林的植物系统。例如,潜叶类、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外来病虫害对我国的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强的危害作用,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就地消灭。 3、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1)、毒饵诱杀。利用有些害虫的趋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当中加入相应的毒素剂,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2)、灯光诱杀。利用大部分害虫(如蝶类、蛾类、金龟甲等)的趋光性特征,对害虫在成虫阶段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潜所诱杀。利用有些害虫具有特定时间通常呆在特定环境中的习性特征,通过人为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来对害虫进行诱杀。 4、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在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方面,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害虫。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14d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500倍稀释液中5 ~ 10min,然后再种。 5、化学防治。即利用有关的化学药剂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园林突然或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运用。考虑到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长期或者无节制的使用。 6、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当前最为推广的一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据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生物物种之间的斗争,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剂,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手段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从自然生态平衡角度来抑制有害昆虫和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够大量的消灭病虫害,不会对人、畜、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会污染到城市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病害虫的发生,促进和推动城市生态的健康,良性循环。 7、合理配施肥料。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肥料利用率还不到30%,不同区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肥料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机肥如猪粪、

最新园林常见植物农药病虫害总结

园林公司农药使用管理规定 目录 一、规定......................................................................................................................... 二、农药名录................................................................................................................. 三、园林公司2012年度农药用量表及选用注意....................................................... 四、园林公司害虫名录................................................................................................. 五、园林公司病虫害防治年鉴.....................................................................................

一、管理办法 1、目的 为确保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职工的身体健康,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农药的使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园林公司各员工。 3、内容 3.1、农药的购买和使用 3.1.1.园林公司所使用的农药由集团物资部统一采购。 3.1.2养护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使用农药,需向养护负责人提出使用农药的原因、数量、名称、喷洒范围,经批准后方可到仓库管理员处领用。 3.2、运输和保管 3.2.1农药由园林公司指定专人领用,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质量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3.2.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并及时妥善处理被污染的地面、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搬运农药时要轻拿轻放。 3.2.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 3.2.4农药应集中在老地方仓库专人保管,不能分户保存。门窗要牢固,通风条件要好,门、柜要加锁。 3.2.5农药进出仓库应建立登记手续,不准随意存取。农药的领取、发放、使用、回收要由专人负责,并建立区块农药使用管理台帐。填写《领料单》、《喷撒药物记

桂花常见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桂花常见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桂花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热,主干挺拔、树冠圆满,叶质厚实、浓荫匝地,花朵密集、花色丰富,花香浓郁、花期长短不一等诸多优点,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可谓是“形、色、韵、味”俱佳,人们又将其赋予了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吉祥的象征,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它不仅适于庭院点植、花坛孤植、小区群植、道路列植、景观片植、盆栽陈列,而且还可作为专门的采花栽培,具有极高的观赏和食用生产加工价值,推广和开发空间巨大。它于1987年入选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名花中,它是观赏和加工食用兼而有之的奇葩,已成为我国重点、大规模发展的经济树种之一,并已形成了以广西桂林阳朔、浙江杭州满觉垅、四川新都桂湖、湖北咸宁柏墩、江苏苏州光福为中心的主栽产区;截止2005年底,全国有苏州、杭州、咸宁、恩施、老河口、合肥、六安、马鞍山、汉中、南阳、泸州、新都等近20个城市把桂花定为市花,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将桂花定为区花;目前,国内有桂花品种154个,隶属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自2003年开始,在安徽合肥植物园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合肥桂花展,”并评选出一年一度的“中国桂花小姐”,大大提升了桂花的知名度。 在自然环境中零星种植的桂花极少发生病虫害,然而,近几年桂花病虫害发生呈凶猛猖獗之势,不仅发生范围广、病虫种类多,而且来势凶、损失大,如金桂品种群大量发生的褐斑病,几乎造成植株叶片落光;全国普遍发生的红蜘蛛(以朱砂叶螨为主),造成叶片失绿泛黄;不仅影响到树木的观赏、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不能正常孕蕾开花。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持续的暖冬,使越冬的病原菌和害虫不能大量被冻死,为第二年的大发生埋下了隐患;二是过去多年来防治食叶害虫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众多的刺吸式害虫防治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害虫的天敌被广普性农药大量杀伤之后,螨类、粉虱、蚧壳虫等会大面积猖獗发生;三是最近十几年苗木的大范围流通,病虫害检疫难以全面到位,致使一些带病虫的苗木加快扩散而交叉传播;四是大面积的单种育苗、营造桂花片林等,也使桂花的病虫害被突显出来;五是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如杀虫用敌敌畏、乐果等,防病用多菌灵、百菌清等,致使害虫和病菌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据初步统计:桂花有常见的病虫害50多种,其中虫害30多种,病害20多种。本文试对桂花栽培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识别方法、防治措施等,作一大致的介绍。 一、桂花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桂花的病害种类主要有撒金桃叶珊瑚炭疽病、扶桑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桂花炭疽病(合肥、滁洲、黄山市)、金边瑞香煤污病、栀子花煤污病、山茶藻斑病(合肥市)、桂花叶枯病、桂花假尾孢褐斑病(合肥、滁洲、芜湖、黄山市)、桂花赤斑病(合肥、芜湖、滁洲、黄山市)、桂花壳针孢叶斑病、桂花壳二孢叶斑病(黄山市)、桂花拟盘多毛孢灰斑病(黄山市)、桂花盘单毛孢褐斑病、桂花茎点病(黄山市)、桂花大茎点霉褐斑病、桂花链格孢叶斑病(黄山市)、日灼病、根结线虫病、癌瘤病等。其中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 1、叶斑病 病斑发生在叶片的两面,发病初期,叶面仅出现出现一些散生褐色斑,后期叶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浅褐色,形状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数个病斑结合到一块;病斑边缘红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浅褐色晕,叶正面散生大量细小的灰黑色的霉点,这些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叶背病斑褐色;由于病斑的逐渐扩展汇合成大斑块,常常导致大量叶片枯死和脱落,严重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