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识形态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突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理论武装,突出服务经济发展抓舆论引导,突出抓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优化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抓阵地建设,各项工作在建设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在管理中完善,为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舆论保障和文化条件。

一、充分认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性

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在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提出,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要切实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决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倡导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提倡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新形势下尤为重要,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关系到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理论塑形,奠定坚实思想合力

1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领导干部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增强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能力。同时,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撰写理论文章,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二)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根据群众特点和自身优势,结合“一乡一特”文化宣传工作,积极借助宣传文化平台,利用网站、报纸、微信及各类比赛,大力推荐宣传。

(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培育先进典型载体。大力挖掘、培育、宣传民族团结的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先进经验去教育人、启发人、激励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今年五月,我乡就举办了第一期道德讲堂,大家“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县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带动群众提升道德水准,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2、积极争创县级、地区级、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乡、村、单位等。

3、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解决各族干部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等与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

4、不断探索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新路子。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宣传从孩子抓起,以开展座谈会、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民族宗教历史、民族团结知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等;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领全乡各族人民走现代民族文化之路,以增强吸引力、凝聚力。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