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单元过关(二)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双选)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不仅与焓变(ΔH)有关,也与温度(T)、熵变(ΔS)有关,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ΔH-TΔS确定,若ΔH-TΔ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

解析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所以焓变和熵变是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复合判据,选项A正确,选项C不正确;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增加反应熵变大于零,都对ΔH-TΔS<0作出贡献。显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所以选项B正确;固体的溶解过程,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它是熵增加的过程,所以选项D不正确。

答案AB

2.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

B.NaCl晶体溶于水电离成Na+和Cl-

C.室温常压下CO2气体变成干冰

D.天然气燃烧

解析铜变成铜绿、NaCl在水中的电离、天然气的燃烧都是自发的,室温常压下CO2气体变成干冰为非自发的。

答案C

3.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反应是()

A.CO(g)+2H2(g)===CH3OH(g)

B.CaCO3(s)+2HCl(l)===CaCl2(aq)+CO2(g)+H2O(l)

C.C(s)+O2(g)===CO2(g)

D.3O2(g)===2O3(g)

解析熵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气态熵值>液态熵值>固态熵值。

答案B

4.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D.浓度商Q

解析K是温度的函数,与浓度无关。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浓度商Qv逆。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不移动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解析保持容积不变,若使各组分的浓度同时加倍,相当于原反应体系体积减半,压强加倍,v正、v逆都增大,平衡向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

答案A

6.保持相同温度时,可逆反应2A(g)+B(s)2C(g)在1×105 Pa达到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比在1×106Pa达到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

A.大B.小

C.相等D.不能确定

解析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减小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答案B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

B.T1

C.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T2达平衡时用的时间短,说明T2温度下反应速率快,故T2>T1;T2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Z的量低,说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A

8.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解析根据“同一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可得:v(C)=2v(A)=2×1mol·L-1·min-1=2mol·L -1·min-1。

答案C

9.对于反应A+B―→C,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反应的20%需要54 min;将温度提高到40 ℃,完成反应的20%需要的时间为()

A.2 min B.3 min

C.6 min D.9 min

解析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那么温度提高到40 ℃,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7倍,所用时间为原来的

1

27。

答案A

10.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

CO(g)1

2N2(g)+CO2(g)ΔH=-373.2 kJ·mol-1,为提高该反应的

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正)催化剂

B.增大压强(体积减小)

C.给体系加热

D.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2

解析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2,减小了CO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

11.硝酸生产工艺中,在吸收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NO2的转化率,理论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压B.增压

C.升温D.加催化剂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由平衡移动理论可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可使平衡右移,从而提高NO2的转化率,加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故选B。

答案B

12.可逆反应A(g)+3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条件可以提高A的转化率的是()

①升温②降温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催化剂⑥

除去C⑦增加A⑧增加B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②③⑥⑧D.②④⑤⑦

解析据勒·夏特列原理,降温、加压、减小C的浓度,增大B 的浓度,平衡都会向右移动,A的转化率提高。

答案C

13.下图表示某反应:

N2(g)+3H2(g)2NH3(g)ΔH=-a kJ·mol-1(a>0)在某一时间段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B.t2~t3

C.t3~t4D.t5~t6

解析从曲线图可看出,t1~t2平衡逆向移动,t2~t3保持平衡状态,t3~t4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t4~t5平衡逆向移动,t5~t6保持平衡状态。所以t0~t1段NH3的百分含量最高。

答案A

14.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700 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H2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

率④催化剂在700 K时活性最大

A.只有①B.①②

C.②③④D.①④

解析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混合气中NH3的含量降低;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混合气中NH3的含量升高。为了兼顾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混合气中NH3的含量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最终选择700 K左右的温度,因为此温度可以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且在700 K时催化剂活性最大。

答案D

二、填空题(共29分)

15.(8分)如图,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s)+3Y(g)2Z(g),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解析由图像看,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又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低温、高压、分离出Z都会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答案②③⑥

16.(21分)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中,反应物A在10~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填“>”、“=”或“<”,下同)v1,且c3________1.0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可根据表中1的数据直接计算:

v(A)=0.80 mol·L-1-0.67 mol·L-1

10 min

=0.013 mol·L-1·min-1。

(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知,反应温度相同达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均为0.50 mol·L-1)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起始浓度也必须相等。c2=1.0 mol·L-1,仅仅是1和2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相同。2要比1提前达到平衡状态,则达平衡所用的时间短,说明反应2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 min到20 min,实验1中A 的浓度变化值为0.13 mol·L-1,而实验3中A的浓度变化值为0.17 mol·L-1,这说明v3>v1,从而知从0 min至10 minA的浓度的变化值要大于0.17 mol·L-1,即c3>(0.92+0.17)mol·L-1=1.09 mol·L-1。

(4)对比实验4和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中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中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吸热。

答案(1)0.013

(2)1.0;使用了催化剂

(3)>;>

(4)吸热;因为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三、计算题(共15分)

17.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 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0.0080 mol·L-1。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 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

解析(1)根据题意知:

H2(g)+I2(g)2HI(g)起始量(mol·L-1) 0.010 0.010 0

变化量(mol·L-1) 0.0020 0.0020 0.0040平衡量(mol·L-1) 0.0080 0.0080 0.0040

K=

[HI]2

[H2][I2]=

(0.0040)2

0.0080×0.0080=0.25。

(2)设转化了H2的物质的量为x,依据题意知:

H2(g)+I2(g)2HI(g)起始量

(mol·L-1)

0.020 0.020 0

变化量

(mol·L-1)

x x2x

平衡量

(mol·L-1)

0.020-x0.020-x2x

由于温度不变,K不变,则有K=

[HI]2

[H2][I2]=

(2x)2

(0.020-x)2

=0.25,

解得x=0.0040mol·L-1;

平衡时[H2]=[I2]=0.016 mol·L-1;

[HI]=0.0080 mol·L-1。

答案(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

(2)达到平衡状态时,[H2]=[I2]=0.016 mol·L-1,[HI]=0.0080 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