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第一章

教学重点:

1.《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及其思想

2.《兼爱》、墨子及其思想

3.《战国策》

4.杜甫诗《又呈吴郎》

作业: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樊迟、仲弓问仁》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4.《兼爱》在语言上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5.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6.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

7.前人评价杜甫诗《又呈吴郎》“语淡而意厚”,请就此进行分析。

8.《原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第二章

教学重点:

1.《老子》二章、老子及其思想

2.《左传》

3.《国语》

作业:

1.“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2.为什么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状态?

3.《晏子对齐侯问》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4.《史伯对桓公问》中,史伯所说的“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5.举例说明《秋水》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6.大同社会是古代的理想世界,今天如何评价这种理想?今后怎样才能实现?要具有哪些条件?

7.《大同》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

8.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是否必须重新思考并加以调整?

第三章

教学重点:

1.杜甫《北征》

2.辛弃疾《贺新郎》

3.《北方》

作业:

1.《乐毅报燕王书》中,未直接批评燕惠王,但与先王作比较,读者自有认识。请描绘一下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燕惠王的形象,并谈谈你的体会。

2.君臣际遇与战争,是此文的重要内容,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独特社会风貌?

3.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代表作?你能从诗篇中梳理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4.举例说明诗中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有人说杜诗“万景皆实”,读了这首诗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5.《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是如何层层推进展开论述的?这样推进起何作用?

6.分别说明《贺新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

7.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8.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是个意象的?

9.《赞美》表现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怎样构成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庄严宣告?

10.试析《赞美》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11.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因此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你觉得他这样说也这样做是否有得也有失?

第四章

教学重点:

1.《报任安书》

2.《张中丞传后叙》

3.《正气歌》

4.《我有一个梦想》

作业:

1.为什么一封信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思想震撼力?

2.体会并说明《张中丞传后叙》记叙与说明并重的特色。

3.具体分析《张中丞传后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在“勇服郭晞”一事中,作者从多个侧面进行映衬,刻画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于见平实之中的个性特征。请联系课文,作具体说明。

5.为何说《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叙事写人“繁处不避细琐,简处不失要害”?

6.谈谈你对人生中“正气”价值的看法。

7.《梅花岭记》中所讲“忠烈之面目”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史可法是否解脱并不重要?

8.《狱中上母书》是夏完淳在什么背景下写就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狱中上母书》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10.从内容与情绪两个角度,分析这篇演讲词的层次结构。

第五单元

教学重点:

1.《魏公子列传》

2.《念奴娇》

3.《金缕曲》

4.《纪念傅雷》

5.《拣麦穗》

6.《品质》

作业:

1.信陵君既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你以为他的性格魅力何在?司马迁是怎样刻

画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

2.侯赢、朱亥、如姬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中的三个有功之人,作品都写得呼

之欲出,作者对这三个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受、不甘沉沦的精神?

4.简析《念奴娇》物镜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5、具体分析《金缕曲》表达情感直露而不浅薄的特点,并说一说词中几处用典的含义及作用。

6. 《纪念傅雷》是按什么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开头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 《纪念傅雷》中作者将其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拣麦穗》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歌颂这种感情?

9.格斯拉是个怪人吗?他的行为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作者为什么歌颂他的品质?谈谈你对哥斯拉这个人物的看法?

10.你认为哥斯拉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悲剧?

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

1.《枕中记》

2.《般涉调·哨遍》

3.《婴宁》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5.《断魂枪》

6.《公寓生活记趣》

作业:

1.《枕中记》是如何逐渐加深对“富贵人生”的反思与批判的。

2.分析《枕中记》首尾呼应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般涉调·哨遍》通过乡民的主观视角描写汉高祖还乡场面,出现了哪些“误解”?这样描写的特殊效果是什么?此文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4.《般涉调·哨遍》中的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5.《报刘一丈书》详写谒见前,而略写谒见后,这在艺术上取得了何种效果?

6.作品中是怎样描写婴宁“笑”的音容姿态的?

7.试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驳论结构。

8.一文中的“我们”“中国人”有时指“一部分人”,有时指“全体”,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谈谈文中“我们”“中国人”在前后文中发生的意义变化。

9.作者刻画沙子龙这个形象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何意义?

10.《断魂枪》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11.有人说钱钟书是那种“含笑谈真理的人”,请以本文为例,体认作者这种别具一格的散文。

12.《公寓生活记趣》的艺术特色,是否就是那种“无技巧的技巧”的体现?你感觉如何?

13.你能从文中摘出作者非世俗化,贵族气的句子吗?谈谈你的感想。

14.《苦恼》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第七单元

教学重点:

1.《召公谏厉王弭谤》

2.《谏逐客书》

3.《过秦论》

4.《咏史》

作业:

1.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2.《谏逐客书》的中心议题是客卿问题,但作者始终不谈客卿的利益,却处处从秦国的危亡着眼,为秦王的统一大业着想,你认为作者在策略上有何高明之处?

3.清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尊本文为“骈体之祖”,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结合文本略作阐析。

4.《谏逐客书》一发端,便提出文章主题;过秦论》一直到文章最后,才揭示主题。试比较两者在表达上有何不同效果?这与文类的不同有何内在关系?

5.金圣叹认为《过秦论》“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请分析本文在反衬手法运用上有何独到成就?

6.《吊古战场文》,联系作品实际具体分析本文的抒情与写景诗如何密切交融以共同表达作品主旨的。

7.《咏史》为何要引用历史上田横和他五百部下殉难的典故?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8.《卖书记》写了三次卖书的经历,为什么可以说它能以小见大、由微知著?

9.《卖书记》写非常沉痛的往事,多寓讽刺,笔调却比较轻松平易,且幽默可读,举重若轻,这样写是否会削弱内容的深刻性?你感受如何?

第八单元

教学重点:

1.《别赋》

2.《哀江南赋》

3.《二月兰》

作业:

1.《别赋》所写,都是类型人物的共同心理,为什么读者却仍能感到生动、具体而形象呢?

2.体会《别赋》语言的音乐之美。

3.《哀江南赋》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请你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

4.《江南的冬景》所写江南冬景有何特点?作者为何将江南冬天与北方冬天对比,起了何种作用?

5.《乡土情结》的结构线索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用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6.《二月兰》中作者对亲人的怀念表达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7.分析文中对二月兰描写的作用。

8.《听听那冷雨》一文,作者究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表现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九单元

教学重点:

1.《蒹葭》

2.《湘夫人》

3.《长恨歌》

4.《鹊桥仙》

5.《沈园两首》

6.《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翠翠》

作业:

1.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2.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有几个层次?

3.《湘夫人》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长恨歌》

5.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6.《鹊桥仙》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恋爱观?请谈谈你的感想。

7.为什么说《鹊桥仙》能化故为新?

8.《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感伤的?(其二)是如何运用反衬笔法,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

9.分析李甲和杜十娘的性格特点,重点比较二者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

10.试分析翠翠与爷爷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11.《翠翠》在环境描写方面有何特点?与沈从文作品的整体风格有何联系?

12.《我愿是一条急流》诗中的“常青藤”和舒婷诗歌《致橡树》中的“木棉”有区别吗?同样是爱情诗,由于身份和思想的角度不同,诗作者的爱情观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爱情呢?

第十单元

教学重点:

1.《生命的意义》

2.《谈生命》

3.《小狗包弟》

4.《哭小弟》

作业:

1.《生命的意义》一文时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2.《生命的意义》在刚阐述人生意义的时候,比较多的强调了人的生命的特殊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谈生命》是如何用形象化手段来表达关于生命的哲理的?

4.谈谈《谈生命》在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

5.《小狗包弟》开篇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6.《小狗包弟》的结尾处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7.为什么说《菉竹山房》这篇小说主要采用的是侧面渲染和烘托的表现方法?

8.试析《菉竹山房》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9.《哭小弟》在写小弟的经历与事迹时,叙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作用?

10.举例说明《哭小弟》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

11.《我与地坛》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展现母爱的深挚的?

12.《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命观?

13.结合《敬畏生命》一文,谈谈施韦泽所主张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特色。

第十一单元

教学重点:

1.《春江花月夜》

2.《浣溪沙》

3.《陶然亭的雪》

4.《瓦尔登湖》

作业:

1.有人认为《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2.为何说《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3.指出《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寓情于景的语句,说明它们的寓意。

4.《浣溪沙》五首词分别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组合关系?

5.具体分析《浣溪沙》词作所用的白描手法,并体会其表现效果。这五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生活取向?联系苏轼的人生道路及词作的写作背景,谈谈你对此的评价。

6.细读《陶然亭的雪》中写雪景的部分,体会文章描景状物细腻绵密的特色。

7.梭罗说“将生活驾驭到一个角落,让它降到一个最卑贱的地步”。这是他自己

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后来他也就照此计划而行。这是理智的选择。按这样的选择去做和遭受人生中的一切然后去做,有什么区别?结果将会如何?

8.《大自然在反抗》一文的作者理想中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其中包蕴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9.《一片叶子》的作者是如何把画意、诗情和哲思融为一体的?

10.《一片叶子》的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片叶子的生命轨迹,引发出对世间万物和人类生命本质的领悟的?

第十二单元

教学重点:

1.《饮酒》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赤壁赋》

4.,《看蒙娜丽莎看》

作业:

1.有人说《饮酒》“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2.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4.为何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5.《赤壁赋》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6.你对作者在《赤壁赋》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法的?人在遭遇种种生活挫折时,最好采取什么态度?

7《慢慢走,欣赏啊!》的作者认为“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怎样理解情趣与人生的关系?

8.《看蒙娜丽莎看》中为什么达芬奇没有办法穷尽蒙娜丽莎的目光?

9.《贝多芬百年祭》在作者的笔下,贝多芬是怎样的一种性格?作者对贝多芬这一性格的谈论使用了哪些文学手法?作者为什么对贝多芬的性格做那么多的分析谈论?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讲课稿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 答案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 B.《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类编排。 c.“志怪小说”是魏晋时代一种以描写鬼神灵异为主的小说,它源于神话小说、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其中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D.“苦吟派”是以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为代表的诗派,因他们作诗态度认真,着意于文词的锤炼,一字一句苦吟得来而闻名,孟郊“推敲”的典故即反映苦吟的情景。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史”是《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盂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长生殿》(清·洪昇)。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儒林外史》(清·吴敬梓)。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 B.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c.“乐府”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作乐府。 D.作为唐代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清新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用犀利的笔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他“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诗多用“赋”“比”“兴”手法。因而又有“《诗经》六艺”的说法。 B.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著名戏曲作家,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老残游记》被称为我国晚清时期四大谴责小说。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琳娜》等。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上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散文学家司马迁。 B.崔莺莺、杜丽娘和李香君分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三部戏曲中的女主人公。

大学语文要点

【课后练习】 1.樊迟、仲弓问仁 孔子如何解释仁 1).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2). “仁”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表现,比如“恭”、“敬”、“忠”。体现在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之中。3).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他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2.《老子》二章: 道家主要思想为道文中“天道”“人道”是什么? 天道指自然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的规则 你自己对其怎么看? 3、秋水: 本文揭示什么道理,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受制于个人见闻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怎样将抽象哲理具体化、 通过寓言形式揭示道理,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的对话的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解释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是抽象的结论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举了哪些例子?打哪些比方? 用了井蛙、夏虫、曲式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而及,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磊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乎、毫末之在于马体这样的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述的这理论述的十分清楚。 援譬设喻的特点:层次迭出,连类生发,由大到小连类比喻。 4、容忍与自由: 为何引用李、王以及四诛?四诛是诛杀的什么?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1 让人们看清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 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3 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的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为什么将四诛与西方宗教破坏并举为例 说明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悲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5、段太守逸事状: 如何塑造段太守的人物形象: (1)三件事、三个品格特征“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2)用人物的对比方式以白孝德之怯懦、焦令谌之暴横及朱泚之奸诈作对比衬托,是段秀实的形象倍添光彩(3)用倒叙的手法凸显个性段太尉性格的三个方面“勇”、“仁”、“节”,勇是基础,是根本,“勇服郭晞”故事性强,使人印象深刻,后再写他的仁爱之心,使文章张弛有度 (4)详略得当段太尉为人最被大家称颂的应是“节显治事堂”、“以朝笏击朱泚”等事,但这些故事也最为大家熟知。既是“逸事状”,这个内容反而变成了最简短的故事,几笔带过,大写特写别人所不知道的其“勇”及“仁爱”之事。

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奥鹏2017秋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2 道试题,共80 分。) 1. 词史上许多婉约派词人前后身世反差很大,参透古今哀愁,可谓古之伤心人,这样的词人除了李煜还有()。 A. 苏轼 B. 晏殊 C. 柳永 D. 晏几道 正确答案: 2. 《死水》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徐志摩 C. 郭沫若 D. 戴望舒 正确答案: 3. 下列作品不属于“文革”十年戏剧的是()。 A. 《红灯记》 B. 《沙家浜》 C. 《智取威虎山》 D. 《茶馆》 正确答案: 4. 钱钟书是一位()散文家。 A. 学者型 B. 自由主义 C. 诗人 D. 讲真话的 正确答案: 5. 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的是()。 A. 《烙印》 B. 《天狗》 C. 《致橡树》 D. 《双桅船》 正确答案: 6. 下列作品不属于反思“文革”,批判极“左”思潮的是()。 A. 《一月的哀思》 B. 《小草的歌唱》

C. 《祖国,我对你说》 D. 《致橡树》 正确答案: 7. 唐代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和繁荣期,它是由那部作品而得名的()。 A. 传奇 B. 搜神记 C. 世说新语 D. 儒林外传 正确答案: 8. 以下注重音律的婉约派词人中()不是南宋词人。 A. 吴文英 B. 姜夔 C. 李清照 D. 周邦彦 正确答案: 9. 《爱尔克的灯光》选自()。 A. 《朱自清全集》 B. 《龙?虎?狗》 C. 《沉默的大多数》 D. 《写在人生边上》 正确答案: 10.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皮日休 D. 欧阳修 正确答案: 11. 先秦诸子中主张“性恶说”的有()。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 12.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 A. 送别诗 B. 思妇诗 C. 婚恋诗 D. 征戍诗 正确答案: 13.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A. 老舍 B. 巴金 C. 茅盾

大学语文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 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等等。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 然而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 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 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 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 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 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达智慧。如《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 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兯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介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云、第六自然段。孟子兲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极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云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云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兲体提出,要给民以云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云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兴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云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共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巬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巭掌握了论辩的主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7)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7) 1.( C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 A.呼兰河传 B.塔上随笔 C.受戒 D.多年父子成兄弟 2.( A )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不富含 A.田园气息 B.悲壮苍凉的情调 C.历史感怀 D.古典情韵 3.( A )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 A.《苍蝇》 B.《雅舍》 C.《故乡的野草》 D.《济南的冬天》 4.( A )《车站》中最突出的矛盾冲突是 A.等与走 B.大爷和愣小子 C.马主任与普通等车者 D.城市与村镇 5.( B )张岱生活的朝代是 A.元末 B.晚明 C.明初 D.宋代 6.( B )《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 A.孟尝君能得士 B.孟尝君不能得士 C.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徒 D.礼贤下士很重要 7.( C )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 A.叙事 B.写景 C.抒情 D.议论 8.( D )鲁迅《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

有一个名字叫 A.狗腿子 B.汉奸 C.衙役 D.帮闲 9.( B )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 A.黑铁时代 B.青铜时代 C.白银时代 D.黄金时代 10.( B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11.( B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 A.李白 B.王昌龄 C.杜牧 D.刘禹锡 12.( C )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3.( D )不属于散文特性的是 A.选材范围广阔 B.情感表现与结构自由灵活 C.形式洒脱 D.语言高度凝练 14.( A )不能概括《我的四个假想敌》风格的是 A.沉郁 B.幽默 C.风趣 D.浓郁 15.( C )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16.( C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 17.( C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洗涤灵魂 B.教人学会休息

大学语文 山鬼赏析

屈原《山鬼》赏析 学习完《山鬼》我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山鬼等待着爱情,屈原期待着明君,千里马希翼着伯乐。 《山鬼》是一个有关等待的故事,山鬼,在这里并不是指山中的鬼,而是指山中的女神。古代往往鬼神不分,不管是写人还是写鬼,此处表达的始终是人的思想情感。而这篇诗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前后后山鬼的情感变化。 诗歌的开头,诗人分别从远观和近望的视角对山鬼的形象做出了刻画。从山鬼一身如草如树的打扮,以及她那灵动的眼波、亮丽的笑容,无不体现出即将和情人约会的山鬼,内心无比的兴奋与激动,为此,美丽的女神山鬼不怕山路难行,采集来了美丽的香草野花,要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但是,四处眺望始终不见心上人的影子,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 等啊等,渴了就喝山间的泉水,累了就在松柏树下休息,虽然,等不到心上人令她十分烦忧,但她依然不气馁,山间的风声、天上的雷声、夜间猿狖的啼声,这些都无法停止她对情人的思念。当她孤零零立在山顶上向下望时,眼前却是一片茫茫升腾的云雾,

什么也看不见。回头再望望幽暗的山林,古木森森,昏暗如夜,山风夹着阵雨,噼里啪啦的飘来。等啊等,等来的却是失望,于是在风雨凄迷中无奈的离去。 整首诗中,诗人对主人公的等待爱人的整个过程中情感变化的描写,十分细腻、传神。这首诗情感线索清晰,情景交融,同时,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充分烘托渲染了主人公的心情。 一直以来,这首诗歌给我的映像就十分深刻,它让我看到了山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我看到了山鬼作为一个女神的痴情。诗中的山鬼是大度的,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发怒,只是暗自沉吟,默默苦叹。 在我看来,这首诗歌最大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它给人留有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山鬼最后是否等到了心上人,山鬼最后是否真的放弃了,等待山鬼的又会是什么?以及,山鬼的心上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露面,但山鬼这么美好的女神,会爱上什么样的男子,这让我十分好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 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

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 <<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重点总结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第十版)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一) 1. 《论语》是由东汉郑玄厘定的,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2.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后收徒讲学,参与政治活动,在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的是孔子。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4. 杜甫称赞庾信的文章"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5. 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6. “三礼”是《礼记》、《周礼》、《仪礼》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欧阳修写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8. 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 9.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是莫言写的。其作品以农村为背景,根植于齐鲁民间文化,汲取西方文学营养,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想象丰富,风格独特,既展现了中国人的复杂经验,又传达出共通的人类精神。 10. “大李杜”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隐、杜牧 11.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 和再用韵答之》 12.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13. 巴金原名李尧棠,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4. 老舍,原名舒庆春,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代表作有《月牙儿》;话剧代表作是《茶馆》 15.班固是东汉人,撰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代表作有《班兰台集》 16. 辛弃疾词的风格是“雄奇豪壮,苍凉沉郁”

大学语文第八版文学常识

重点篇目复习 一、北征 1、文常: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宰相被小人诬谤而论罪,杜甫上疏为其辩罪,触怒肃宗。被解救后,遭唐肃宗遣归,离凤翔探家。 2、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以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经历结合,把长诗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细节描写生动细致,使人物形象鲜活 (3)措辞老成凝重 (4)风调沉郁顿挫 3、思想感情: (1)战乱中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和见到家人饥寒交迫之苦所困扰时的悲痛,情感复杂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表达了诗人对陈玄礼将军铲除奸臣小人、救国家于危难中的赞颂和感激 (4)写出百姓对平叛的期待以及诗人自己对帝业延续、国家复兴的企盼;鼓励唐肃宗早日收复长安,中兴唐朝,重振唐太宗创造的伟大基业 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文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爱国诗人,豪放词派主要代表。善于用典,“以文为词”。把爱国报复和满腔忧愤注入作品,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稼轩长短句》。 2、写作特点: 三个典故叠用——借张翰弃官归乡表达思乡之情;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达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达岁月蹉跎、功业无成。 3、思想感情: 英雄失意、功业难成而又无人理解郁愤之情。 三、民贵君轻·《孟子》 1、文常: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形势动荡。思想文化领域“九流互作、百家争鸣”。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孔子后先秦儒家报表人物,人称“亚圣”。 《孟子》由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撰 2、写作特点: 语言流畅,文采斐然,善用比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3、思想感情: (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 (3)强调人民生存权,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大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赏析

大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一直是我们语文固定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就算在大学也不例外。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经典古诗词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经典古诗词赏析(一) 上邪两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赏析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犹言“天哪”,“相知”即相亲相爱。此句说:“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为了证实她的矢志不褕,她接连举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意思是:要想背叛我们的誓言,除非出现山平了,江水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

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 清代王先谦说:“五者皆必无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正如胡应麟所说:“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 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 大学经典古诗词赏析(二) 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17-先妣事略

17、先妣事略 归有光 中心思想: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 写作特色: 重点掌握的词语:洒然觉寝夜分龃龉缉纟卢 历年考题 (2007、4,简析35)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 字: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请回答:

A.这里表现出孺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贵而不骄,勤劳、节俭,待人宽厚。 B.这段文字有什么语言特点?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语言质朴、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质朴之中。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作者在不动声色中使读者深受感动。 (2007、7,单选7)《先妣事略》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C) A.语言生动,符合人物身份 B.叙事精彩,故事曲折生动 C.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 D.注重描摹,肖像栩栩如生 (2007、10,多选23)《先妣事略》中母亲形象的特征有( A C D) A.勤劳俭朴 B.健康长寿 C.待人宽厚 D.教子严格 E.爽朗豁达 (2008、10,单选8)《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B) 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2009、1,词解33)孺人中夜觉寝觉寝:睡醒(2009、4,单选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C.手中纫缀不辍 D.遇童奴有恩 (2009、4,词解31)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夜分:深更半夜 (2009、7,词解32)户内洒然洒然:整齐清洁(2010、1,单选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B )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2010、1,词解33)无一字龃龉龃龉:错漏(2010、7,单选8)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D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B.见子弟甥姪无不爱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D.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刘淑霞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 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注:1.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

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专升本大学语文28篇文章解析】 《庄子?养生主》 1.论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论证方法:类比法 2.主旨:通过对庖丁对解牛之道的论述,阐明作者“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表达作者无为而治的思想。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表现出庖丁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4.“沭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小心谨慎的心理。 5.庖丁解牛用了3处“对比论证”:1、始臣之解牛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开始解牛和现在解牛的情 况作对比);2、良庖岁更刀,割也…而刀刃若发于硎(把自己和良庖、族庖作对比);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把骨头间的缝隙大小和刀刃的厚度作对比) 【注释】 沭然:警惕的样子。如土委.地:散布。善.刀而藏之:擦拭。因.其固然:依照。硎:磨刀石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1.题材:议论文、奏疏 2.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要想久安,就必须积聚君王的恩德和道义。) 3.背景:唐代兴盛佛教道教,大兴土木。 4.本文运用“纵贯式结构(先是隐喻立论,阐明观点,再用比较的方法凸显君王不积累德义的严重后果, 最后提出治国之道。)”——作用: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文理清晰。 5.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第一段/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和比较论证(第二段/事实论据) 6.魏徵“谏”的艺术体现在:1、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复杂的治国之道变得浅显易懂;2、贬低自己,抬高 对方;3、运用对比;4、最后指出治国之道。 【注释】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治理。傲物:瞧不起人。黜恶:除去邪恶。简能:选择有才能的人。 亏:有损于能克.终者盖寡:完成。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大兴土木。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题材:书信体驳论 2.艺术风格:柔中带刚 3.论事原则:运用儒家“名实相符”的原则(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与实际情况不符)。 4.针对对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论点进行反驳。(驳论方法:驳论点。/论 证方法:演绎论证/采用:事实论据) 5.新法是“受命于人主”——侵官新法是“举先王之政”——生事 新法是“为天下理财”——征利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拒谏致怨——早料到的 6.盘庚迁都——(事实论据)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 【注释】 于反复 ..不宜鲁莽:书信往来。非特:不仅仅。拳拳:专诚恳切。 《今》大钊 1.总论点: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2.背景:五四运动前夕,作为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有人安于现状,有人悲观厌世。 3.“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比喻性论据 4.第一个分论点引用耶曼所说的话,为引用论证(理论论据);第二个分论点讲宇宙大化,为演绎论证。 5.“屈原的《离骚》”和“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两个事例论据分别蕴含“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因为屈原的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B.《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类编排。 c.?志怪小说?是魏晋时代一种以描写鬼神灵异为主的小说,它源于神话小说、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其中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D.?苦吟派?是以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为代表的诗派,因他们作诗态度认真,着意于文词的锤炼,一字一句苦吟得来而闻名,孟郊?推敲?的典故即反映苦吟的情景。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史?是《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盂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长生殿》(清·洪昇)。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B.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 c.?乐府?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作乐府。 D.作为唐代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清新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用犀利的笔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他?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诗多用?赋??比??兴?手法。因而又有?《诗经》六艺?的说法。 B.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著名戏曲作家,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老残游记》被称为我国晚清时期四大谴责小说。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琳娜》等。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上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散文学家司马迁。 B.崔莺莺、杜丽娘和李香君分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三部戏曲中的女主人公。 c.唐传奇小说如《柳毅传》等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D.莫泊桑,法国作家,作品有《羊脂球》和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致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