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学习大家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学习高二语文的时候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高二语文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章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巩县.杜甫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痛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为诗史,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各体,并形成特有的阴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曾在齐、赵(现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因有此作。

(二)归类复习

1、字音

岱(di) 未了(liǎo) 眦(z) 曾(cng) 钟(zhōng) 凌(lng)

2、通假字

荡胸生层云【曾通层】

3、多音字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型:讲读新授课时:3 主备:李艳芳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 (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3.解释下面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4.填空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 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品味研讨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第5课《杜甫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练】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 B . 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 C . 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 D . 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万里..悲秋常作客 C .人事..音书漫寂寥 D .分明怨恨..曲中论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留青冢向黄昏 B .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生长明妃尚.有村 C.????? 独留青冢向.黄昏 向.吾不为斯役 D.????? 不与.秦塞通人烟 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A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020年初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

初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 初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简介: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必修三《杜甫诗三首》 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3.填空 (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别”是指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 (4)夜久语声绝,。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象。 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想将来的。 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的。 (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七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唐)杜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登岳阳楼》、《登高》,熟读《石壕吏》,初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 2.体会杜诗的景物描写中呈现的感情色彩,理解诗歌的景与情的关系。 3.了解杜诗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课文提示】 1.杜甫,字子美,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真实而全方位地反映了唐王朝经“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2.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沉郁”,即浓厚深沉、忧郁苍凉。杜甫的重要作品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杜甫与李白齐名,他们并称“李杜”,是唐代诗坛的最耀眼的双子星,是中国诗歌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正音正字】 坼chè渚zhǔ逾yú邺yè戍shù(辨析:戊wù戌xū)妪yù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登岳阳楼》与《登高》两首诗,都是杜甫晚年流浪途中,登高远望之作。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歌吟岳阳楼的名作。《登岳阳楼》通过宏伟壮丽的景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开头四句极力渲染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的宏丽形象。看起来这与诗人的情感不一致,但实际上,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景象是“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眼中的景象,就不难明白诗句里蕴含的伤感与悲愤了。所以景象越是宏大,越是能反衬诗人的渺小和无助,越是能反衬在无限时空面前人的无足轻重。 接下去,诗人直抒胸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将自己孤苦伶仃的不幸遭遇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诗人的伤感又不仅只为一己,他眺望万里关山,想起天下还处在兵荒马乱的动荡之中,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这样,社会衰落的哀叹与个人际遇的感伤融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及答案

6 杜甫诗三首 1 二中徐会霞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高一语文编写人:徐会霞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目标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学习过程】 1、课文诵读 要点: 外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 内在:(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的作者,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合作研讨{提示:抓取典型意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

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知识要点】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背景介绍。 (1)《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2)《春望》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3)《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

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人教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材依据: 1.人教新课标教材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这首诗情景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诗情与景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在诗中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统一。 六、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七、学法指导: 感知-理解-应用-迁移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走近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的一生大致经历过这样几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与李白结为朋友,后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

2.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 称为一代“诗史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 .....”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㈡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他死时59岁) 2..教师范读本诗,指导学生朗读。(律诗的朗读要点)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题解: 2.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3.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析: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一、 第二单元唐诗欣赏,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在人教必修3编写说明中明确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人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是抓好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教学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诗歌本来就是宜歌宜咏的,朗读和背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检验理解水平,巩固理解成果。另外,对诗歌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所能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学生更多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参与。这样,背诵本身还具有贮存功能,可以留待诗美的缓释。 在初读感受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类别情感已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品读诗情,学习诗法。咏史怀古类诗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们又是在品读古人诗作,其实都是在历史中穿梭,诗人在穿梭中表情,我们在穿梭中悟情。鉴于此,咏史和怀古类诗的鉴赏主要是回味的过程。回味诗之史实,了解内容;回味诗之作者,读懂感情;回味诗之感情,读透诗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全诗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第1课时 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杜甫江阁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

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知识点梳理(词语理解)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zhēn),捣衣石。杜甫像 (四)生平及写作背景

七年级语文教案《诗三首·自嘲》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 课题:自嘲 课型:比较·探究 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2014年5月15日 作者:杨娜 单位:台儿庄区第十七中学

俗雅共赏呈现趣味奇特智趣理趣结合水乳交融 ——《自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自嘲这首诗是鲁迅先生的一幅自画像。抒发了鲁迅先生面对窘迫的生活和不济的命运而绝不低头的态度,字里行间充满着凛然正义和坚强的意志。学习这首诗,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的风格。感悟做人真谛。 【相关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有感情诵读课文,在诵读中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 3.学习这首诗,从中感悟做人的真谛。 【评价任务】 1.背诵默写检查记诵情况。 2.通过提问训练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板书:自嘲鲁迅了解写作背景:(一体机出示资料) 《自嘲》这首诗作于1932年10月,这时,“左联”已成立两年,“左联”柔石等五烈士已牺牲一年多,而距离鲁迅逝世只有四年,鲁迅已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众所周知,鲁迅一直是“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鲁迅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不仅用它来抨击、揭露形形色色的反动派及假马克思主义者,而且用它来解剖自己。“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自嘲》正是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自己过去人生观、战斗姿态的自我解剖。 作诗的时候鲁迅的处境怎样呢?他说:“上海曾大热,近已稍凉,而文禁如毛,缇骑遍地,则今昔不异,久而见惯,故旅舍或人家被捕去一少年,已不如捕去一鸡之耸人耳目矣。我亦颇麻木,绝无作品,真所谓食菽而已。”(鲁迅1932年8月15日《致台静农》) 一、读自嘲之诗(品读诗歌) (一)美读诗歌

人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第6课杜甫诗三首》教案1人教版必修3

【新课教学过程(二)】第二单元第6课秋兴八首(其一)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成就。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进入四川,寄居成都,依靠四川 节度使严武等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有离开成都,经重庆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此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个时期。 二、鉴赏《秋兴》 1、了解背景 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的杜甫,日夜盼望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55岁这一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感叹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2、诵读感悟 聆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4、研读诗意 (1)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2)颔联想象远眺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乌云滚滚。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颈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4)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紧承上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四、关于练习 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

高二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高二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高二语必修3《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一)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巩县杜甫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痛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为“诗史”,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各体,并形成特有的阴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西岳华、南岳衡。这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曾在齐、赵(现在东、河北一带)漫游,因有此作。 (二)归类复习 1、字音 岱(dài) 未了(liǎ) 眦(zì) 曾(éng) 钟(zhōng) 凌(líng) 2、通假字 荡胸生层云【“曾”通“层”】 3、多音字

了【(liǎ)了却(le)助词,去了】 4、古今异义 岱宗夫如何古:语气词,无实在意义。今:丈夫。 、词类活用 一览众小【认为……小,形容词作动词。】 (三)翻译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凝结聚绕,那北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林的点点归鸟。)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 (啊,将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匍伏在脚下是那么渺小。) (四)节奏划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五)写作方法 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未着一“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诗人落笔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解读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解读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题解】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