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华工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

2019春-华工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
2019春-华工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

第二章生产什么

第三章如何生产

第四章谁作出选择

第六章如何分配

经济学原理作业1(已填答案)

夜大教育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2010会计专本、金融专本 《经济学原理》作业1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1、供给: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 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 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 3、效用: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消费某 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 效用小。 4、市场:市场是各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 二、选择题 1、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2、在得出某农民的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量(D )

A、技术水平 B、投入价格 C、自然特点(如气候状况)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C ) 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4、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B )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5、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也不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7、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B)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8、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品,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B ) A、 X的需求减少 B、 Y的需求减少 C、 Y的需求增加 9、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9%,而需求量减少6%时,该商品属于( A )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三、分析说明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华工物流工程随堂练习及答案

物流工程随堂练习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1 物流的概念 1.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A、运输、储存 B、装卸、搬运 C、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D、信息处理 参考答案:ABCD 2. 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参考答案:√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2 物流工程概述 1. 物流工程的特点不包括()。 A、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B、串联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参考答案:B 2. 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B、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D、充分使用已有技术,减少技术过快更新造成的成本消耗 参考答案:D 3.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A、设施规划与设计 B、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C、物流仿真技术 D、运输技术 参考答案:ABC 4.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搬运(运输)与储存的控制与管理;2.搬运(运输)设备、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 参考答案:√ 5. 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 6. 大物流:物资的包装、储运等区域活动。小物流: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系统。() 参考答案:×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3 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1.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系统化 B、个性化 C、现代化 D、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参考答案:B 2.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参考答案:√ 3.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个性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参考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问题与应用 1.描写下列每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 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新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新开一家工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研究,可能会出更多成果,但备课时间减少影响学生授课质量。E.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决定是否去读研究生。 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能接受更多知识和未来更高收益。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 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5%的银行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的最高花费应该是多少?? 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每位经理提出了做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你认为谁对?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 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末试卷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 末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着》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资本: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抽象劳动 4、现在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5、经济发展:就是在内涵方面的发展,标志发展的 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体现在外延和规模上的发展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D C A C B B C C A C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 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间 2、利润的本质是() A劳动的报酬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4.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6.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职能资本经营状况B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状况 7.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 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整个资本家追求 超额利润的结果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 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三、判断说明题(15分,每题3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依靠政府扩大教育支 出,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答:错。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教育投入要社会 化,尤其高等教育要民间部门的更多投资。另外,我国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教育也很重要。 2、发展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自由化程度越 高越好。 错。经济自由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而 定,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一个合理 化的经济结构显得十分必要,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自由化 的进程。 3、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积累越 多越好。 答:错。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并非 积累越多越好。积累基金要?适度增长,并与消费基金 保持适当比例。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随堂练习答案

1.?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瞬时速率为v,,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平均速率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A)?(B)(C)?(D)? 答题:??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其中a、b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答题:??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 该人以匀速率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答题:??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 一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大小为 200 km/h, 风速为56 km/h,方向从西向东.地面雷达站测得飞机速度大小为 192 km/h,方向是? ? (A) 南偏西°.? (B) 北偏东°? (C) 向正南或向正北. (D) 西偏北°.(E) 东偏南°.? 答题:??A.??B.??C.??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全套)

1.质点运动学单元练习(一)答案 1.B 2.D 3.D 4.B 5.3.0m ;5.0m (提示:首先分析质点的运动规律,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2.0s 时质点的速率为零;,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反方向运动;由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可以求得答案。) 6.135m (提示:质点作变加速运动,可由加速度对时间t 的两次积分求得质点运动方程。) 7.解:(1))()2(22 SI j t i t r )(21m j i r )(242m j i r )(3212m j i r r r )/(32s m j i t r v (2))(22SI j t i dt r d v )(2SI j dt v d a )/(422s m j i v )/(222 s m j a 8.解: t A tdt A adt v t o t o sin cos 2 t A tdt A A vdt A x t o t o cos sin

9.解:(1)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 s rad /1027.73600 *62 /5 s m t h dt ds v /1094.1cos 32 (2)当旗杆与投影等长时,4/ t h s t 0.31008.144 10.解: ky y v v t y y v t dv a d d d d d d d -k y v d v / d y C v ky v v y ky 2 22 121, d d 已知y =y o ,v =v o 则2 020 2 121ky v C )(22 22y y k v v o o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经济学原理作业(IV)-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IV)——宏观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当经济陷入衰退时,自动稳定器将会以下列方式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 C A、增加税收,降低政府支出 B、同时增加税收和政府支出 C、降低税收,增加政府支出 D、同时降低税收和政府支出 2、根据货币需求的数量论,货币供给增加会直接改变如下的哪个变量()A A、价格水平 B、实际收入 C、流通速度 D、就业水平 3、货币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C A、货币供给取决于利率 B、货币需求斜率是负的 C、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 D、货币供给由国会决定 4、货币数量论认为()A A、实际产出与流通速度独立于货币供给 B、实际产出与流通速度是货币供给的增函数 C、货币数量的增加引起价格下降 D、货币数量的增加引起GDP下降 5、根据货币数量论,如果名义GDP是7万亿,货币供给是1万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是()C A、0.10 B、0.14 C、7.00 D、8.00 6、滞胀的特点是()D A、价格下降,实际收入增加 B、价格和实际收入都增加 C、价格和实际收入都下降 D、价格上升,实际收入下降 7、引起滞胀和衰退的原因是()D A、都是由于需求因素引起的 B、都是供给因素引起的 C、滞胀是需求因素引起的,衰退是供给因素引起的

D、滞胀是供给因素引起的,衰退是需求因素引起的 8、在滞胀和衰退时,价格水平的变化是()B A、在滞胀中,价格下降;在衰退中,价格上升 B、在滞胀中,价格上升;在衰退中,价格下降 C、价格都上升 D、价格都下降 9、货币主义者认为()A A、货币政策对实际GDP不具有长期的真实效应 B、货币供给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但不影响实际GDP C、货币影响实际GDP,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应该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 10. 假设因为某种原因,某经济体的实际收入增加、利率降低,那么这个经济体中的货币需求会发生如下变化()A A、交易需求增加、投资需求也增加 B、交易需求增加、投资需求减少 C、交易需求减少、投资需求增加 D、交易需求减少、投资需求也减少 11.下列属于自动稳定器的有() I、所得税 II、人寿保险 III、失业保险 B A、I , II B、I, III C、II, III D、I, II, III 12.下列哪项不是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成本()D A、减少货币持有量,带来皮鞋成本 B、不能及时调整价格,形成菜单成本 C、相对价格变化,消费者决策被扭曲 D、恶性通胀下,财富再分配,债务人利益受损 13. 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一个经济体面临着()的权衡取舍C A、通货膨胀和社会和谐 B、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 C、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D、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 14. 流动性陷阱一般不会发生在以下何种情形()D A、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B、名义利率降至零 C、货币政策无效

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1. 经济学原理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第一,经济人的假定。经济人假定也称为理性人假定。“经济人”被规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般的人的抽象,基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2.假设某学生有10小时的时间用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经济学与英语的考试。在给定该学生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试画出其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该学生没有认真复习,而是去玩电脑游戏了,那么,相对于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言,他的分数“产量”在何处?如果该学生将学习时间从10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他的分数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 给定10小时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该学生的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所示。缺乏效率的学习时间会导致其分数“产量”位于先前勤奋学习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下方。如果学习时间增加,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沿东北方向向外移动。

3.假定下表是供给曲线Qs= -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 2)21(2)21(Q Q P P P Q Q P P Q P P Q Q E ++???=???=??= 6.12)37(2 )35(3537=++?--=E (2)供给价格的点弹性公式 1.6 5 4 2)'23(E 5 423Q 4P P ]P Q )[('=?=?+-==?+-==? =?==Q P P Q P Q Q P dP dQ P dP Q dQ E 时,当求导对表示 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Qd s Q 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14-3P=2+6P ,得出 10,34 == Qe Pe 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4 .01034 31034 )'314()('=??=?--=?-=?-=P Q P P Qd Q P dP dQ Ed 供给价格弹性为:=?=Q P dP dQ Es 8.010******* )'62()('=?? =?+=?P Q P P Qs 5.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1)皮夹克价格下降。 (2)发明了新织布机。 a.皮夹克价格下降。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华南理工大学2010大学物理(2)A卷试卷规范模版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2010级大学物理(II )期末试卷A 卷》试卷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25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2年1月9日9:00-----11:00 30分) .(本题3分)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2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q ,则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 L 的P 点的电场强度. (A) 2 0q L ε12π. (B) 2 0q L ε 8π. (C) 20q L ε6π. (D) 2 0q L ε16π. [ ] .(本题3分) 如图所示,CDEF 为一矩形,边长分别为l 和2l .在DC 延长CA =l 处的A 点有点电荷q +,在CF 的中点B 点有点电荷q -,若使单位正电荷从C 点沿CDEF 路径运动到F 点,则电场 l l q --?π51540ε . (B) 55 140- ? πl q ε(C) 3 1340-?πl q ε . (D) 51540-?πl q ε.[ ] .(本题3分) 面积为S 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分别带电量q ±,若不考虑边缘效应,则两极板 S q 02 ε . (B) S q 02 2ε. (C) 2 02 2S q ε. (D) 2 02S q ε. [ ] .(本题3分) 在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其面积122A A =,通有电流122I I =,它们所受的最12:M M 等于 . (B) 2. (C) 4. (D) 1/4. [ ] A E F C D l l 2L q

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2015华工)

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生产什么? 1.10.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 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 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 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参考答案:D 2.11. 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 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C.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 D.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 参考答案:D 3.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 A.该商品的效用总量趋于递减 B.该商品的平均效用趋于递减 C.该商品的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D.该商品的总效用趋于递减 参考答案:C 4. 1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C 5. 14.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 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参考答案:A 6. 15.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购X、Y 参考答案:C 7.1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参考答案:B 8.17.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因消费者人数增加而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B.因消费者人数增加则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增加 C.不因公共产品的增加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增加 D.不因公共产品的减少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减 参考答案:A 9. 18.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A.消费者是社会人 B.消费者对商品存在偏好 C.消费者是理性人 D.存在预算收入的约束 参考答案:BCD 10. 19.下面属于序数效用论观点的是()。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一种组合都能明确说出其偏好顺序 B.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 C.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消费者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D.消费者更偏好数量多的商品组合 参考答案:ABD 11.20.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竞争性 参考答案:ABC 12. 21.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公共产品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其原因有()。 A.消费者的增加不增加提供公式产品的生产成本 B.消费者的增加不对其他消费者产生拥挤 C.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D.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对其他消费的非竞争性 参考答案:AB 第三章如何生产? 1.2 2.如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 B.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C.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 D.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参考答案:B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1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社会再生产是() A. 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B. 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统一 C.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 A. 剩余劳动 B. 必要劳动 C. 全部劳动 D. 具体劳动 3. 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A. 流通阶段 B. 销售阶段 C. 生产阶段 D. 购买阶段 4.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 经济计划的国际化 C. 商品贸易的国际化 D. 劳动协作的国际化 5. 调节和改善我国分配结构应形成的分配格局是() A. 中间小两头大的分配格局 B. 一头小一头大的分配格局 C. 中部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 D. 中间和两头趋同的分配格局 6. 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 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商业企业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产业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7. 在垄断阶段垄断银行资本的新作用是() A. 简单的借贷中介人 B. 给借贷双方提供货币资金的服务 C. 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D. 向工业企业提供大量贷款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是指对不适应生产力的() A. 科学教育制度进行调整 B.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 C. 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改革 D. 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9. 我国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 A. 现代市场体系 B. 现代流通方式 C. 市场调节机制 D. 市场中介机构 10. 实行对外开发,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 A. 长期基本国策 B. 暂时性的措施 C. 短期权宜之计 D. 具体外贸政策 11.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资本划分为()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 12. 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总称为()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半国有垄断资本主义 D. 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主义 13.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A. 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B. 提高经济效益 C.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D.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华工物流工程随堂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物流工程简介-1.1物流的概念 1. 我国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 际需要,将( )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 A 、运输、储存 B 、装卸、搬运 参考答案: ABCD 2. 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参考答案:V 参考答案: B C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D 、信息处理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2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 工程的特点不包括( 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1. A 、 B 、 串联性 C 、 D 、 综合性 实践性 )。 2. A 、 B 、 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 、 D 、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充分使用已有技术,减少技术过快更新造成的成本消耗 参考答案: D 3.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A 设施规划与设计 B 、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C 、物流仿真技术 D ) 、运输技术 参考答案: ABC 4.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 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搬运(运输)与 储存的控制与管理; 2. 搬运(运输)设备、 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 5. 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 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X 6. 大物流:物资的包装、储运等区域活动。小物流: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系统。 参考答案:X 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3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1.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 ) 、个性化 C 、现代化 A 、系统化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参考答案: B 2.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 )参考答案:V 3.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个性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 )参考答案:X

经济学原理曼昆课后答案chapter7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1. If an early freeze in California sours the lemon crop, the supply curve for lemons shifts to the left, as shown in Figure 7-5. The result is a rise in the price of lemons and a decline in consumer surplus from A + B + C to just A. So consumer surplus declines by the amount B + C. Figure 7-5 In the market for lemonade, the higher cost of lemons reduces the supply of lemonade, as shown in Figure 7-6. The result is a rise in the price of lemonade and a decline in consumer surplus from D + E + F to just D, a loss of E + F. Note that an event that affects consumer surplus in one market often has effects on consumer surplus in other markets.

Figure 7-6 2. A rise in the demand for French brea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producer surplus in the market for French bread, as shown in Figure 7-7. The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leads to an increased price, which increases producer surplus from area A to area A + B + C. Figure 7-7 The increased quantity of French bread being sold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flour, as shown in Figure 7-8. As a result, the price of flour rises, increasing producer surplus from area D to D + E + F. Note that an event that affects producer surplus in one market leads to effects on producer surplus in related markets.

政治经济学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C ) A.剩余价值理论 B.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3、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 商品的供求状况 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C ) A.经济前提 B.生产目的 C.根本任务 D.经济形式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使(A ) A.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B.企业经济活动由国家安排 C.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 D.企业的资金统收统支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基金的是(A ) A.国家管理基金 B.社会后备基金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D.扩大生产基金 8、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 D )

A. 发展集体经济 B. 发展区域经济 C. 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 D. 发展外向型经济 9、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间接调控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B ) A.指令性计划 B. 指导性计划 C.行政命令 D.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政策的是( C ) A.国家债务 B.国家预算 C.信贷政策 D.国家税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都是(BD ) A.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B. 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C.为了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长度 D. 为了增加剩余价值 E.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12、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ABCE )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E. 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1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包括(CDE ) 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B.银行信贷制度 C.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 D.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 E.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 1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包括(ABDE ) A.国家财政预算 B. 银行信贷 C. 生产企业发放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