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

Orem自理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
Orem自理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应用

Orem自理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52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理论指导常规护理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理论指导常规护理过程,具体方式如下。①完全补偿护理:多数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病情较重,意识不清,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吸氧、呼吸道护理、会阴护理、体位变换、营养护理及用药护理等。②部分补偿护理:患者经过手术清除血肿后,可恢复部分自理能力。此时应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从被动接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给予患者适当协助和指导,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自理能力。③辅助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指导和教育,详细讲解疾病的治疗、康复、专业护理指导等,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护理技巧;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少吃多餐,注意营养均衡;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

重型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要点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病情,并做详细记录。观察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病情而定。 1.意识状态 意识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临床上依据病人对刺激的反应分为嗜睡(能叫醒)、浅昏迷(不能叫醒,但压迫眶上神经有反应)和深昏迷(压迫眶上神经无反应)3种。也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即对病人睁眼、言语和运动3方面的反应进行计分,用总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8分以下为昏迷,分值越低意识障碍越重。 2.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应15~30分钟观察一次,评估病人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动态的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4.肢体活动 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以及瘫痪的程度等。 5.头痛、呕吐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禁止使用吗啡类药物。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一、病情的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若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一次。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二、意识状态 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 1 . 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能正确回答问题. 2.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 3 . 朦胧或昏睡: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降低,对外界刺激 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抽取出来的3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性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实施的则是综合康复性护理方式,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出现的运动系统并发症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对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运动系统并发症。结论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性护理,是一种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方式,也可以减少相关运动系统的并发症。 标签: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运动能力;生活能力 脑外伤通常情况下是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跌倒摔伤的事故所导致的。多数脑外伤患者在经过长时间的意识障碍、自主能力的减弱,很容易出现术后肢体废用性萎缩和神经营养不良等功能性障碍,进而让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出现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实施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性护理,便成为重中之重。其具体的情况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抽取出来的3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应该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例。这些患者,在经过颅脑CT和MRI检查后,排除所有的心肝肾功能不齐全和精神病患者。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在(41.2±4.5)岁;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在(41.3±4.6)岁。两组患者在经过审批和研究后,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性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实施的则是综合康复性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心里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多种情况的常规护理。这种常规护理次基础上展开护理后,按照一定的规范流程开展良好的护理工作方式。 实验组患者是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展开早期的康复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所示:(1)在卧床期间,应合理的摆放患者体位,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痉挛、萎缩等状况。让护理人员在旁时刻监测,每2 h翻身一次。(2)遵循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期间的顺序,为患者的肩关节展开屈伸、上举、内展、外收等各项活动,肘关节则进行关节屈伸、手指活动、前臂旋转等各种屈伸活动。最后,在护理人员

脑外伤术后病人家庭康复护理

脑外伤术后病人家庭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04-15T09:46:16.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作者:钟镜川 [导读] 脑外伤是一种由外伤损害了脑组织的某个特定的区域而导致的颅脑疾病 众所周知,脑外伤是一种由外伤损害了脑组织的某个特定的区域而导致的颅脑疾病,不同受伤程度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如何尽快恢复是国内外专家们所极力关注的问题,据专家们研究所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仍具有重塑和可塑性,在早期介入专业康复训练,可大大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度。 一、功能性训练 1、肢体功能锻炼 关节被动活动,患者每天应进行无痛范围的被动肢关节活动,一般是先健侧再患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幅度由小到。每次可进行3-5组,每日1-2次,以免发生肌痉挛。 上肢活动,家属应先握住患者的患侧手腕,另一手放在肘关节略上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伸曲、旋转患。或患者自已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腕小辐度的做伸曲、拇指对掌活动,并且尝试用手指去捏小物体,努力做到动作精细。 下肢活动,对于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活动,桥式动动和骨盆运动对患者的行走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桥式运动是指使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将双臂伸直并按住床,双膝并拢弯曲,双脚底着床用力,使双臀抬离床面,每次四五组可达到增强骶髂部、腰部、臀部肌肉的力量,从而逐渐达到带动下肢行走。 2、语言功能训练 脑外伤患者的共同表现为言语不利、运动性失语,在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及家属需耐心细致的为其纠正发音,并且让患者看着护理人员的口形学习一起说话发音,同时,让患者说出自已熟悉的人或事物名字、数数字等,每天进行2-3次,使其逐渐恢复语言交流功能。 3、认知功能训练 由于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受到损害,使患者失去了获取对外界信息加工和执行的行动能力,导致了无法正常自理。因此,针对此种情况,脑外伤专家们通过实践发现用单维法和多维法训练有于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 ①单维法,是通过用记忆训练法、注意力训练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对外界信息及事物的认知。 记忆训练法是指每天除了给予病人口服尼莫通30g/天,每天三次,哈伯因100g/天,每天三次外,可通过视觉记忆训练法、读报训练法、地图作业训练法、等对日常活动的规律、感觉进行视听、嗅、触等输入相互配合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可太长,并且如患者每次能够记忆正确,应给予口头表扬和小物件奖励。也可让患者多记忆电话号码及家庭地址等记忆类事情,并养成查阅记录的习惯。 注意力训练法是指通过猜游戏训练、删除作业法训练、时间感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如反复让患者在杯子里数弹球,护理人员将每次要数的弹球个数做以变化,让患者去判断对错;或将字母的顺序打乱,让患者去重新排列等;或可启动秒表,让患者用心算数秒直至正确等方法。 ②多维法是通过根据患者的性格、心理、情绪、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的一种环境治疗。通常护理人员会采用电脑软件上的一些训练法训练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力、分辨力、协调能力等,虽然电脑软件训练法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信心,但其缺乏人的感情参与和社会性,因此,可以让护理人员或家属学习一些电脑软件上的做法来和患者交流进行,会更有趣味。 4、感觉运动训练 感觉运动训练是指通过听刺激、视刺激、嗅刺激、味觉刺激、触觉刺激、前庭刺激来完成的一项训练,如与病人进行交流一些专题性讨论话题,或让分辩多种声音混杂时的某一项声音;或可让患者看一些家属或朋友的照片;或让患者嗅一些自已喜欢的香水或其它熟悉味,让其随呼吸吸入,每次可进行10-15秒左右;或可用调味汁或水果汁用棉球蘸取涂在患者口唇或舌上去尝味;或可通过为患者擦拭身体、翻身、洗澡等方法对其身体进行触摸刺激等方法训练。 二、心理疏导及饮食护理 患者及早恢复建康是医生和家属最想要的结果,因此,必须得先让患者自已有一种想尽快恢复健康的主动意识,在其自身努力的情况下,再加上家属的鼓励帮助,便可事半功倍。但往往在此期间,大多患者都会表现出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家属应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多陪伴多沟通,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多为患者提供一些清炎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饭食,开导鼓劢激发患者恢复健康的欲望。 三、结束语 总之,脑外伤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件极需耐心的工作,不过相信所有家属都会因为希望自已的亲人早日康复而不会觉得枯燥,因为护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爱与被爱的过程。

脑外伤后的功能康复

脑外伤后的功能康复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05-22分享 脑外伤是地震伤员中较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脑外伤后既有局灶性症状(偏瘫、失语等),又有全面性脑功能障碍,如昏迷、认知障碍等。脑损伤的形式复杂多样,其导致的 功能障碍亦较为复杂,须对这些功能障碍进行详细评价,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方案,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本文介绍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脑外伤后的功能障碍 脑外伤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不能与人进行交流,不能遵从他人指令等。认知障碍表现为学习、记忆、计算等能力下降,或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人、识路。行为障碍主要 表现为患者精神障碍、表情淡漠、性欲亢进、情绪异常等。 感觉障碍包括痛温觉、触觉、关节位置觉、运动觉、平衡觉等感觉的障碍,其中关节 位置觉、运动觉、平衡觉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外伤的主要功能障碍,亦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 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主要包括偏瘫、肌力减弱、肌肉痉挛、平衡障碍、共济失调、不自 主运动等。 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与人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听觉理解障碍、表达困难、阅读和 书写障碍等。 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可影响患者进食和营养,从而对患者体力和功能恢复造成影响,严 重吞咽障碍者须经鼻胃管喂养。 癫痫癫痫一般在外伤后的3~6月开始出现,发作时应放平患者,使其头偏向一侧, 以小毛巾垫牙,防止咬伤舌头和窒息。 大小便功能障碍早期脑外伤患者常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做好护理工作是康复的一部分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是临床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正确的护理可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呼吸道的护理长期卧床患者痰不易咳出,易出现坠积性肺炎,除定时翻身改变体位外,拍背、痰液的体位引流等方式亦有助于排痰。方法是,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去掉枕 头,使头部略低于背部,护理人员用手掌快速拍打患者背部,从肺底部至气管、口腔的方 向连续拍打几分钟,以助痰液咳出。有条件者可使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稀释痰液。此外,多 饮水、多吃水果亦能避免痰液过于黏稠。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①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②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③体温、呼吸、脉博、血压有明显改变。或GCS评分为3~8分者。 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 ②头痛、呕吐 ③眼部征象:包括瞳孔、眼球运动、眼底的改变 ④椎体束征 ⑤生命体征的改变 ⑥脑疝 瞳孔的观察 正常瞳孔的直径2.5~4mm,对光反应灵敏,等大等圆。 观察瞳孔可分为直接光反应和间接光反应 直接光反应:正常的现象是光照的瞳孔收缩 间接光反应:光照时另一侧瞳孔也同时缩小 肢体活动情况 肌力分级法如下: 0级:无肌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有轻度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平行移动,但不能产生运动 2- :不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2+ :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 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3- :抗引力时有部分运动幅度 3+ :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4级: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肌力正常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临床常用GCS对伤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所得总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 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9~11分为中度;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4 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6 呼唤睁眼3 回答错误4 定痛动作5 刺激睁眼2 吐词不清3 肢体回缩4 无反应 1 有音无语2 异常屈曲3 不能反映1 异常伸直2 无动作1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脑疝的先兆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2.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头部放置冰枕,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保持病人情绪稳定。(要有效置冰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中心吸氧,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记录颜色、量及性质,且注意无菌操作。 4.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因素:进食速度不宜太快,以防呛咳,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及咳嗽。 5.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30~40d/min)给予抑制脑水肿的药物,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防止管道堵塞、脱落及扭曲,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在位。 6.做好尿道口护理,给予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每日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防止导尿管堵塞、受压。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给予每日腹部按摩2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 8.给予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促进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用气垫床,受压部位给予减压处理,预防褥疮形成,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口腔护理,给予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并认真观察口腔内的情况。 10、饮食应给予适温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硬、粗糙的食物,并观察消化情况。 11、应患者较烦躁,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可给予约束带约束在床及镇静剂使用。 12、给予床栏使用,防止意外摔伤。 13、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抱有信心,减轻焦虑感。 ÷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有关。 2、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与病人无自主活动能力及营养失调有关。 3、尿路感染:与长期导尿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量 增加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有关。 8、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9、知识缺乏:与缺乏信息来源有关。 10、潜在并发症:脑疝、坠积性肺炎、静脉炎、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消化道溃疡。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脑疝的先兆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2.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头部放置冰枕,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保持病人情绪稳定。(要有效置冰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中心吸氧,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记录颜色、量及性质,且注意无菌操作。 4.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因素:进食速度不宜太快,以防呛咳,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及咳嗽。 5.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30~40d/min)给予抑制脑水肿的药物,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防止管道堵塞、脱落及扭曲,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在位。 6.做好尿道口护理,给予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每日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防止导尿管堵塞、受压。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给予每日腹部按摩2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 8.给予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促进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用气垫床,受压部位给予减压处理,预防褥疮形成,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口腔护理,给予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并认真观察口腔内的情况。 10、饮食应给予适温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硬、粗糙

的食物,并观察消化情况。 11、应患者较烦躁,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可给予约束带约束在床及镇静剂使用。 12、给予床栏使用,防止意外摔伤。 13、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抱有信心,减轻焦虑感。 ÷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有关。 2、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与病人无自主活动能力及营养失调有关。 3、尿路感染:与长期导尿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量 增加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有关。 8、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iury,TBI),是一种常见创伤,在我国创伤发病率中仅次于四肢的损伤。颅脑外伤,尤其是重型颅脑外伤,往往累及多个部位,损伤程度较重,患者常常具有运动、意识、感觉、认知及语言功能等方面的障碍。而相较于运动障碍,语言及认知障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影响更大。失语症(aphasia)是指因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即因大脑的局部病变导致的语言障碍。患者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对交流符号的认识和应用发生障碍,即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失语症患者能听到言语声和看到文字,但不能理解言语和文字的意义;无咽喉部肌肉瘫痪、共济失调或不自主运动,但不会说话或说出的话不能表达意思,使听者难以理解。目前国内外临床科研常用的评定失语症的量表主要有: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西部失语症检查量表(WesternAphasia Battery,WAB)、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等。认知是一种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功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认知功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Thinking),包括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创造力(Creativeness)、判断(Judgment)、决断(Decision making)、美学(Esthetics)、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2.记忆,(Memory)包括瞬时记忆(instanteous memory)、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3.注意(Attention),4.想象(Imagination),5.直觉(Intuition),6.幻想(Fantasy)。脑部损伤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感觉、语言、记忆及思维方面障碍,从而影响认知功能。认知评定一般采用标准化量表测试方法,目前国内外临床较常用的量表有: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eExamination,NCSE),功能独立性评定认知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FIM)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较无失语症患者存在更多方面的认知障碍且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与其认知功能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同时给予失语症患者有针对性的语言及认知训练可促进失语症患者的恢复。而专门针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和语言功能的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以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及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语言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及无失语症患者的LOTCA评定量表得分及失语症患者的CRRCAE失语症评定量表各项指标与LOTCA认知评定量表各项指标之间有无相关性,分析失语症与无失语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与认知功能有无关系,为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本实验所用的量表主要包括CRRCAE 量表及LOTCA量表。CRRCAE评定量表,此量表借鉴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的设计理论和框架,并根据汉语词句用语的习惯和规则编制而成;是一份适用于汉语言语环境,并能适用于失语症的诊断和治疗评估的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LOTCA评定量表是1973年为评定中东战争中的脑外伤士兵而制,1989年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洛文斯顿康复医院公布;与其它评定量表相比LOTCA评定量表最大的特点是将多项作业任务引入认知评定,并具有效果肯定、操作简单、条目细化等优势。LOTCA的研制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形成第二版,其测试领域包括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作、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6个方面,测试条目也由第一版的20项增加至第二版的26项。1999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引进并翻译了LOTCA 第一版,LOTCA第二版由2004年开始陆续在我国各大城市运用。中文第二版LOTCA评定量表是目前较为优秀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山医及国内其它单位相继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良好;我科进一步将LOTCA第二版的操作与记分系统转化成计算机软件,对软件的信度、效度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电脑版LOTCA评定较手工测试版可能具有的优越性。【目的】1.失语组和无失语组患者认知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性;2.失语组患者的语言障碍与其认知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对象及方法】1.对象:2008年2月~2008年12月,南方医院康复科住院病人,病情平稳且能够配合失语及认知功能评定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3例。纳入标准:①外伤后昏迷时间大于6h或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小于8分;②脑外伤患者均经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③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④无因先天或年幼疾病导致学习困难而造成语言机能缺陷;⑤未给予系统的语言及认知训练;⑥患者脑外伤后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颅脑外伤史及脑血管意外史或其它颅内占位病史、脑炎史等;②外伤前有精神病史或吸毒、长期嗜酒史;③外伤时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④精神躁动或因其它原因而无法配合评定;⑤存在严重合并伤。满足标准的患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完整版)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后存在明显的代谢变化,如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高血糖、低蛋白血症等,但是直至几年前神经外科重危病人的营养支持才被纳入治疗方案。此后一些研究报道认为,足够的营养支持和恰当的代谢干预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1]。为此,在充分评估病人的代谢状况之后,应重视改善脑组织及脑外器官组织的氧供,加强营养支持和实施代谢调理,以早期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及减少负氮平衡,有助于改变代谢反应、改善预后和降低感染发生率。营养支持途径有胃肠外营养(PN)和胃肠内营养(EN)两种方法。 1营养状况的判定 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是提供有效营养支持的基础,可以通过病和膳食状况、临床检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4个基本途径进行,主要的评价指标有:1、体重;2、三头肌皮肤皱褶(TSF)厚度;3、上臂中部肌肉厚度;4、肌肝身高指数;5、血浆蛋白测定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6 氮平衡。 2胃肠外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采用胃肠外营养,以免发生返流误吸、呼吸道窒息和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有消化道出血、感染的患者也应采用胃肠外营养。 2.1 PN可通过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两种途径给予。中心静脉为首选途径,可通过颈外静脉、头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实施,以后两种为常用。对于某些病人,周围静脉营养支持也是适宜的,因其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其适应症为:1、静脉营养支持时间不超过2周;2、中心静脉插管难以实施。以下情况不宜采用周围静脉:长期静脉营养,热卡和蛋白质需求大于周围静脉支持的安全极限,对液体摄入有限制者。周围静脉插管尽可能采用手臂静脉。 2.2 营养需求 每天补充的能量应在头3天内按146.4kJ/(kg·d),继之以121.336kJ/(kg·d),持续至少3周。要纠正负氮平衡,应按0.2~0.3 (kg·d)的水平补给氮。最佳氮源为L-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之比约为1:2。应激状态下可选用支链氨基酸,可以减少蛋白分解,增加氮储留,促进蛋

脑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

脑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 颅脑损伤根据伤后硬脑膜是否完整或是否向外界开放,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两大类。开放性颅脑损伤按致伤物的不同又可分为:非火器伤和火器伤。两者均易造成颅内感染和出血。因和平时期火器致伤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很少见,故本节仅介绍非火器致伤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特点。非火器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彻底清创,切除糜烂、坏死的脑组织,清除颅内异物或血肿,修复缺损硬膜和头皮创口,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并要注意积极地抗感染治疗。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急诊最常遇到的疾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其主要病因为交通事故、坠落伤、灾害性事件、暴力伤害和火器伤等。 脑外伤时存在出血与缺血两个基本病理改变,一方面通过中枢交感反射及受体活化等作用使神经脑膜上Ca2+通道开放,使细胞外Ca2+大量进入细胞内;另一方面,脑损伤区及其周围区域脑细胞相应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引起ATP消耗增加,而合成减少,导致ATP缺乏,转而使Ca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Ca2+排出受抑制。对于脑外伤手术后的病人来说,良好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通过我这几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安全与生活护理 1.1 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 1.2 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1.3 对慢性期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其对生活保持信心。 1.4 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1.5 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1.6 按病情需要给予充足营养和水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2心理护理 2.1 要注意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的基本技术,尊重、关怀病人,并加强沟通。帮助病人了解疾病性质,解除顾虑,详细了解病人以及家属和朋友等情况,以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解决实际问题。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2.2 对脑外伤所致人格改变病人需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其认识存在的人格问题。逐步学会控制和克服不良行为。并注意做好家属,和其他周围人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的病态行为,妥善化解病人困难而紧张的人际关系。 3特殊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测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高热病人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一般现用物理降温,必要时并用降温剂。降温过程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 3.2 高热病人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必要时并用降温剂。降温过程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

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荆友斌

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荆友斌 发表时间:2016-03-11T16:22:22.5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荆友斌闫忠诚官晓斐[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在所有创伤中,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比重较大,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患病后病情发展较快,临床死亡率也较高,占总患者半数以上。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在所有创伤中,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比重较大,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患病后病情发展较快,临床死亡率也较高,占总患者半数以上。然而,重型颅脑损伤又大约占颅脑伤的 20%。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临床上我国颅脑外伤患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 100/10 万人口(重型颅脑损伤占13.0%~21.0%)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从受伤到送到医院这段时间属于黄金时间,这段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也就越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大。为了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患者的治疗后的症状。对我院治疗的 37 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 37 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有 20 例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 19-70 岁,患者平均年龄为 49.4±1.3 岁。患者中有 11 例患者为交通事故,7 例患者施工损伤,13 例患者钝器击伤,6 例患者高空跌落,患者入院后 CT 显示所有患者均有脑水肿及弥散性脑损伤,表现出各种神经症状,且均有昏迷史。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部分患者出现呼吸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要切开患者呼吸道,清除开颅血肿等有;部分患者入院后,要做好止血准备;对于休克患者要进行抗休克治疗,保障患者呼吸通畅和静脉通路的稳定的血液循环,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立即进行开颅手术以清除颅内肿块和减。患者在入院后,要进行 CT 扫描,然后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立即进行开颅手术以清除颅内肿块和减压。 对于有些血压稳定的患者我们要进行脱水降颅压,用 20%甘露醇120mL 快速静滴,对合并肝脾破裂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要先进行剖腹探查和止血或同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且要进行标准的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较重出现瞳孔放大并伴有血肿的患者要首先进行锥颅放血,为患者的救治创造条件,对有些四肢骨折且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要进行重症监护,并要观察控制患者的血糖和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进行血氧分压的观测,给予患者抗炎,营养脑细胞,能量支持等来预防脑外伤。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 2表示。 2、结果 实验中,患者治疗前 Fugl-Meyer 评分为(13.21±1.47)、MMSE 为(9.34±6.12)、FM 为(15.09±2.03),治疗后这些评分均明显提高,Fugl-Meyer评分为(49.32±3.35)、MMSE为(15.32±8.11)、FM 为(47.88±6.42)。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3、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目前,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其发病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超过100/10 万人口)。患者脑外伤后,由于血脑屏障破坏,导致颅骨骨折、脑损伤、脑干损伤,而且还会引起伤道感染,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这种疾病死亡率极高。常见的颅脑外伤手术有:颅骨骨折手术;开颅手术;开颅修补手术等,传统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治疗后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此外,患者患病后还会牵连到其他器官、系统损伤,且患者患病后病情十分复杂,病情变化较快,临床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较多,如:脑挫伤、脑干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以及严重的并发症等),这与患者受伤后是否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方案等关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受伤后第一时间(一般 4 小时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死率会得到明显下降。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护人员在接到病人后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因为患者受伤后 1h 是临床上救治的的黄金时间,让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满意效果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实验中,37 例患者中有 1 例患者由于送往医院时间较长死亡,其余患者通过我院规范和成熟的救治,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对于合并多伤患者,医护人员应该优先处理最先危机生命患者者如:张力性气胸、肝脾等患者。对于合并有血气胸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对于合并肝脾破裂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并做好止血等措施,待查明病因后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入院后,可以对患者进行一些常规治疗,如:抗炎、脱水、冬眠压低温、营养脑细胞、能量支持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抢时应该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抢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建立有效的循环通道,从而改善患者缺血缺氧;患者手术后,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必要时可以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提高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刘兵,张建宇,王志涛,等.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7):496-498. [2]陈亚东,王丰.吴挺前 212 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热点及救助分[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2):151-152. [3]袁均跃.95 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35):40-42.

脑外伤患者排泄障碍的康复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脑外伤患者排泄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外伤患者排泄障碍的康复护理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王一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因素,车祸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脑外伤呈上升的趋势。 脑受损者急性期经外科手术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生命得以挽救,但仍存在着许多现存的康复问题。 进入康复期常伴有后遗症和各种功能障碍,特别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和直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失禁而导致一系列社会和卫生的问题,也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而做好此类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排尿障碍: 有二种类型: 尿失禁、尿频,临床常见尿失禁。 尿失禁概念由于大脑病变使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大脑皮层排尿中枢不能接受和发出排尿信息,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这种情况叫尿失禁。 一、尿失禁的原因: (1) 由于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功能受损,使正常的排尿反射被破坏。 (2) 腹肌、膈肌和盆腔肌肉的肌力减弱,逼尿肌和尿道扩约肌不协调。 1 / 10

(3) 偏瘫早期卧床,排尿姿势的改变,排尿环境的改变。 (4) 生物钟的破坏。 (5) 运动能力受损。 (6) 沟通能力障碍。 二.尿失禁可分为五种类型: (1) 腹压型: 腹部加压时流尿,多由骨盆底部肌肉软弱无力引起; (2) 迫切型: 一旦感到尿意,立即有尿流出来,连去厕所都来不及,自己控制不住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3) 混合型: 具有腹压型和迫切型的各种症状; (4) 溢流型: 到了厕所,每次仅能排出少量尿液,而充满膀胱的尿却能自行流出来; (5) 反射型: 自己不感到有尿意,尿却流了出来。 脑外伤患者的尿失禁多属混合型和迫切型。 三.尿失禁的康复护理及预防 (1)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1. 摄取足够的饮料,除非医生有特别的指示,否则每天应该喝六至八杯饮料(约 15002019 毫升)。 2. 给予足够的时间排尿。 3. 应该在膀胱充满后才去卫生间。 (2) 骨盆肌肉的训练: 1. 患者坐在马桶上,两腿分开,开始排尿。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病人 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病人健康教育要点

【疾病特点】 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有其特殊性。 遭受暴力作用而 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在受损组织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其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病人常有头痛、眩晕、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等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手术知识指导:恰当解释颅脑手术的目的及手术与麻醉的一般过 程。对急诊病人重点 讲解早期救治,争取手术时机,以防拖延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及影响存活病人生命质量的利弊矢系。 (2)配合知识指导:重点介绍颅脑损伤病人术前身体及饮食准备的要求、讲解术前皮肤准 备、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配合治疗的要点。择期手术病人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咳痰训 练、床上排便、疼痛评估等训练。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指导:清醒病人告知术后应取头高位15?30度,借助脑的重力或 颅内压降低,压闭破口以减少或阻止脑脊液外流,促进伤口粘连愈合。低颅压病人告知应取平卧位?以缓解症状。 (2)预防感染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房空气污染是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应注意保持环 境卫生,按要求使用及更换被服,切忌随意铺垫自带物品,以免交叉感染。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病人告知头下铺垫无菌巾,注意避免污染。放于鼻腔、外耳道内吸引流出脑脊液的无菌棉球,应保持清洁、干燥。嘱病人避免用力咳嗽、援鼻、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并预防感冒。有脑室引流者,告知为防止躁动抓脱引流管须约束病人的双手,更换卧位等操作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一旦引流管脱出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病情观察指导:告知家属协助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一侧 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脉搏、呼吸变慢,血压升高?提示有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观察病人有无胃肠道出血和呃逆,如在鼻饲管内发现有咖啡色液体,或大便呈柏油样时,提示有胃肠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应及时报告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4)护理知识指导: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指导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翻身时动作轻稳,不可在床褥上拖拉,以免擦伤皮肤,对易受压的部位垫以保护器具等。术后第1?3天为脑水肿高峰期,告知应控制饮水和食物中钠盐的摄人,以减少体内水和钠离子的存储量?减轻脑水肿反应。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强调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损伤,病人应安置床护栏以防坠床。有癫痫者注意观察癫痫发作的先兆?并提示病人按时服用抗癫痫

特重型颅脑外伤紧急手术的意义

特重型颅脑外伤紧急手术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4-08-25T10:53:20.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朝元冉光银 [导读]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以及低温治疗,如有必要可应用呼吸机来对呼吸进行辅助。刘朝元冉光银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409000) 【摘要】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紧急手术的治疗方法以及救治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84例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52例存活,占61.9%;其中20例恢复良好,占23.8%,16例中度残疾,占19.0%,16例为重度残疾,占38.2%,死亡的患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严重多出脑挫裂伤、巨大颅内血肿、受伤后至手术时间长及弥漫性脑肿胀。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术,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开颅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及标准大骨瓣减压,能够明显提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关键词】特重型颅脑外伤紧急手术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03-02 特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导致头颅损伤。具体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脑外伤以及颅骨骨折,其中最严重的是脑损伤,应尤其对其注意观察。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工伤、意外交通事故以及火器等操作[1]。在神经外科的疾病中,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类,患者死亡的几率很高,主要是由于严重脑挫裂伤引起脑疝,引起脑干损伤进而引起中枢衰竭导致死亡,在正确的时间实施开颅手术以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及时的止血、血肿减压以及避免颅内压进一步升高是对颅内出血治疗的关键[2]。因而,对特重型颅脑外伤应尽快开颅清除血肿以及降低颅内压。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84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84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其中50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在26—54岁之间,平均为(36.4±4.8)岁;致伤原因:38例为交通意外,30例为高空坠落伤,16例为打击伤;从受伤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在0.5—8个小时之间;受伤部位:42例在颞部,24例在颞顶部,8例在额颞顶部,6例在枕部,其中36例患者同时存在颅底骨折。 1.2临床表现临床对本文所选的84例患者进行查体,15项GCS评分中,22例为3分,36例为4分,26例为5分。34例患者双侧瞳孔散大时间未超过3h,50例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过3小时。58例伴有意识障碍,28例存在呼吸异常或者暂停,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30例患者的收缩压超过165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CT检查表明54例患者脑中线移位未超过10mm,26例脑中线移位在10~15mm之间,4例移位甚至超过15mm。术前诊断:通过颅脑CT扫描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发现10例患者为单纯硬膜外血肿,50例伴弥漫性脑肿胀,24例存在脑挫伤同时存在颅内血肿。 1.3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以及低温治疗,如有必要可应用呼吸机来对呼吸进行辅助。对于血压不稳定同时伴有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应静脉滴注20%甘露醇,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g。进行MRI或者CT检查,同时进行血常规、血型以及抽血配血等准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病情进行诊断,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对患者额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注意输血及补液治疗[3]。术后实施重症监护,头部用冰帽覆盖,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同时有效控制电解质、血糖以及血气水平,并给予抗炎、脱水、内源性脑保护因子、激素、预防并发症以及营养治疗等等。 1.4疗效判定运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法)对疗效进行判定:5分为恢复良好,4分为中度残疾,3分为重度残疾,2分为持续性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 2 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84例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52例存活,占61.9%;其中20例恢复良好,占23.8%,16例中度残疾,占19.0%,16例为重度残疾,占38.2%,死亡的患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脑挫裂伤般颅内血肿及弥漫性脑肿胀。 3 讨论 近些年,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死亡率始终很高,约为60%。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颅脑手术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患者的预后及存活率均有所提升。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争取每一份每一秒的时间,入院后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尽快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当确定存在手术指证时,立即制定手术计划,实施开颅手术。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死亡的32例患者受伤到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明显比存活的患者长,这与国内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2)确认手术指证后,应立即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和呼吸通道,如有必要可运用呼吸机对呼吸进行辅助。对于休克的患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对其输血和补液,并给与抢救的常规药品。(3)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随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以及有无意识改变,综合各项指标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判断。本文所选的死亡患者中,18例患者的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过3h。(4)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关键是合理、及时的实施手术。本文所选的患者均及时开颅行血肿清除术、脑挫裂伤清创术、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的存活率可达到61.9%,而且术后者恢复较好的达到23.8%。 (5)降低颅内压最有效的方法为应用脱水剂,而且也是将手术风险降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多选择甘露醇进行降压,浓度为20%,甘露醇不但能够有效发挥利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颅内压有效的降低,但是需要尽快的输注血液,促进血液循环。综上所述,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者气管插管术,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开颅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同时标准大骨瓣减压,能够明显提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预后及存活率。 参考文献 [1]林友城,严国凤,胡慧华等.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脑挫裂伤伴脑疝1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9,24(05):742-743 [2]魏磊,王恒,王克强,郭建松.急性重型颅脑损伤75例临床救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31(S1):485-486 [3]林云东,黄斌,邓人富,李孝生.72例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40(05):613-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