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分布

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分布
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分布

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分布——东北地区

2011-03-03 16:15:59| 分类:汽车城市-国内|举报|字号订阅

一、东北地区

二、中部地区

三、长三角地区

四、京津地区

五、珠三角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六大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一、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即是传统意义上的东北三省,即:黑龙江、吉林、辽宁。

该地区主要的代表性企业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哈飞集团、华晨集团等。

黑龙江:

哈飞汽车已跻身中国十大车企第九位。位于黑龙江省的其他重要汽车企业主要有东安动力、东安黑豹、东安发动机等。

吉林:

一汽集团带动下的长春市被称为“中国的底特律。”长春不但有一汽集团等整车企业,另外还有数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遍布全市,多数为一汽配套,产业集群化程度非常高。目前长春正在进行百万辆整车、百万台变速器、百万台发动机的扩能工程。明确预期,未来5年,长春将成为汽车产能超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超5000亿元、站在世界前列的国际汽车城。

辽宁:

辽宁省的沈阳市是又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华晨企业就坐落于此。旗下的金杯、中华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中华汽车借助与宝马合资的有利条件,已经行销德国。

东北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一、工业基础雄厚

p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拥有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自然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石油等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著名的大庆油田就位于该省松辽盆地之中。吉林省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其石油储量位居全国第八。辽宁省铁矿石油等天然资源储位居全国前列,鞍钢集团就位于此。

三、专业人才储备充足

在汽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吉林省领先全国,有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我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四、交通便利

低价运输方式——铁路、水运十分发达。黑龙江是我国人均铁路拥有量最高的省,而辽宁是我国铁路密度最高的省。

五、政府支持

各省多对汽车产业发展给与了足够的重视。以吉林省为例,2000年以来,吉林省政府先后出台对支持一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多达134条。

劣势:

一、国有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束缚企业发展

这是东北汽车工业、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发展的桎梏。长期受国有体制的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进度较慢,且进展艰难。这直接导致了大量场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的出现,这也拖累了大型汽车集团的发展。

二、矿产资源市场化程度低,开采利用程度不高

诸如黑龙江矿产资源总的特点就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

三、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尽管东北地区紧邻俄罗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俄销量最大的中国品牌则是奇瑞、吉利、长城、力帆、比亚迪等民族品牌。东北地区仅有哈飞汽车在2004年成功打入俄罗斯市场,但随后其又于2008年退出。东北地区车企并没有利用好这一区位优势。

东北地区各省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辽宁省到2010年汽车产能78万辆、汽车工业成为该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据辽宁省“十一五”发展规划,辽宁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汽车工业的扶持力度,在技术改造资金、产品研发资金、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向重点企业倾斜。到2010年止,辽宁省形成了汽车78万辆、其中轿车23万辆的生产能力,汽车工业成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吉林省

吉林市:到2010年实现整车产能40万辆,收入达220亿元

2010年,吉林市规划形成4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整车产品销售收入达220亿元,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80亿元,建成轻微型车、多功能用途车系列等车型生产及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专用、改装车行业,培植一定数量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汽车物流和服务行业形成与汽车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和效益优势。

长春市:未来5年汽车产能超200万辆,产值超5000亿元

目前长春正在进行百万辆整车、百万台变速器、百万台发动机的扩能工程。2010年是新增整车投产的高峰期,未来5年,长春将成为汽车产能超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超5000亿元站在世界前列的国际汽车城。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我国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状况分析(2018.4)

我国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状况分析 发布者:朱春国发布时间: 2012-11-6 21:23:26 一、珠三角地区区位优势分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高要市、四会市),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为407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3.2%和47.2%,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4%和3.1%。 二、珠三角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状况 国内将可能最终形成以下三大汽车板块:第一是一汽为代表的东北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达到200万辆/年;第二是以上汽为代表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约到250万辆/年;第三是以广汽和比亚迪为核心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约达150万辆/年。 在这个产业的新格局中,之前意味着本土汽车产业的核心的一汽集团历史使命也可能将告终,以长三角和珠三角新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本土汽车产业将取代。在更加市场化分工合作的新汽车产业版图上,很可能出现的格局是,以长三角汽车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整合、兼并,以超规模化的形式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成本和价格的利器立足;而珠三角汽车产业则在新能源等未来核心技术上通过成本和技术等规模化优势放眼全球。 在即将占领技术战略高地的珠三角汽车产业格局中,将形成以广汽和比亚迪为龙头的两大核心,广汽的优势在于现有汽车产业集群和国际化的眼光;比

亚迪的优势在于未来铁电子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按照广汽的规划,广汽未来首先在实现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将在新能源等方面整合全球资源;按照比亚迪的规划,比亚迪将在深圳基地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主攻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技术,新车产业化的时间表也定在2010年。若以区域经济联动合作的发展趋势分析,我们暂时无法断言的是,广汽和比亚迪这两大汽车业的巨头的区域性联动整合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到这两大巨头在技术上的互相开发和合作的可能性。 三、外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投资状况 在华主要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图 四、广州地区汽车集群分析 在整车方面,目前广州有四大汽车板块:东部开发区板块,是以广州本田和本田出口基地为首的汽车生产贸易基地;北部花都区板块,有以广州风神为龙头兴建的汽车城:南部南沙板块,则是以丰田项目为主的环保汽车城;此外,增城地区还将崛起一座以宝龙汽乍集团、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为主体的大型汽车城。 在零部件方面,形成了东部、北部和南部齐头并进的格局。东部包括开发区、增城、黄埔在内的东部汽车零部件工业区。这是广州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北部以花都汽车城为主要基地,吸引了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落户。北部的白云区目前拥有广州市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将吸引众多零部件企业入驻。丰田进驻广州南部,将会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落户南沙发展。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汽车生产基地分布

中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分布图 属于一汽集团的品牌有,一汽解放、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马自达(以上产地都在沈阳)、一汽丰田(产地分别在天津和四川成都)、天津夏利(产地在天津)、一汽客车(产地在江苏无锡)。 属于东风汽车集团的品牌有,东风商用车、东风风神(产地在湖北十验和襄樊)、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东风扬子江客车(以上产地都在湖北武汉)、东风日产(产地在广东广州)、东风悦达起亚(产地在江苏盐城)、东风风行(产地在广西柳州)、东风郑州日产(产地在河南郑州)。 上海汽车集团的品牌有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海通用、上海通用雪弗兰、上汽荣威、上海申沃客车、上海汇众汽车、上海华普(以上产地都在上海)、上海通用五菱(产地在上海和广西柳州)。 属于北京汽车集团的品牌有北京JEEP、北京奔驰克莱斯勒、北京现代、北汽福田,产地都在北京。 属于广州汽车集团的品牌有,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以上产地都在广州)。属于华晨汽车集团的品牌有华晨金杯、华晨中华、华晨宝马(以上产地都在沈阳)。属于长安汽车集团的品牌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以上产地都在重庆)、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沃尔沃(以上产地在重庆和江苏南京)。

属于江铃汽车的品牌有江铃五十铃、江铃福特全顺、江铃陆风(产地都在江西南昌)。属于庆铃汽车的品牌有庆铃五十铃(产地在重庆)。 属于东南汽车集团的品牌有,东南三菱、东南汽车(产地在福建福州)。 江淮汽车旗下有江淮轻卡、江淮系列轿车、江淮瑞风、江淮瑞鹰、江淮格尔发重卡,产地在安徽芜湖。 奇瑞汽车产地在安徽芜湖。海马汽车产地在海南海口。哈飞汽车产地在黑龙江哈尔滨。昌河汽车品牌有昌河铃木、昌河汽车,产地在江苏宿迁。中兴汽车产地在河北石家庄。比亚迪汽车产地在陕西西安。吉利汽车产地在浙江宁波。长城汽车产地在河北保定。长丰猎豹汽车旗下品牌有三菱帕杰罗、猎豹汽车,产地在湖南长沙。属于南京汽车集团的品牌有跃进、IVECO依维柯、菲亚特、名爵(产地都在江苏南京)。宇通客车集团产地在河南郑州。金龙客车公司产地在江苏苏州和福建厦门。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 2010年收益为1.644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达到全球最高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了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其实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德国、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强国,除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外,还在于其背后“矗立”着一批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背后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支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短板”之一。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变之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困难,突出重围,中国零部件产业任重道远。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成中国汽车产业软肋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年产1800万辆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的配套要求。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未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而持续缩小,反而有扩张的趋势。 2011年9月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商务部机电司司长张骥在会上披露:“近六年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相反,汽车产品贸易的逆差不降反升,2010年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整车逆差240亿美元,零部件产品逆差15亿美元。”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差距更是惊人,比如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再比如车辆坐具,皮革和再生皮革,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车辆用的速度计,进口是出口的16.5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外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技术在内的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技术中,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高达60%。国内高端零部件产品,基本被外资垄断了,目前全中国

中国四大汽车产业基地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和长江上游地区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格局。2012年,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80%。其中,位于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集中了我国汽车工业约53.2%的汽车产量。在长江中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汉、合肥、长沙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汽车工业产业群,汽车产量约占14.3%。在西部,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汽车工业产业群,汽车产量约占12%。 一、东北地区:传皖汽车工业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 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扎实的重工业底子使东北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象征着中国汽车就此起步。经过60年的发展,以长春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已成形。深厚的机械制造基础和完善的配套体系,使汽车工业迅速从长春辐射到了整个东北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汇集了十来家整车生产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达249.9万辆,占全国13%,比2001年的23%下降了一半份额,其中轿车产量占全国18%,亦低于2001年的22%的轿车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工业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 目前,东北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360万辆,2015年规划产能达460万,未来整车制造规模占全国的份额基本稳定。东北地区整车制造代表企业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华晨宝马、华晨汽车、上海通用、哈飞汽车等,未来仍有吉利沃尔沃大庆基地、东风日产大连工厂等相继在东北地区投产。 二、京津冀地区:入世以来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产业集群 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G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靠建国以来良好汽车工业基础的京津地区汽车工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全国汽车工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依托靠近京津区位优势,京津周边的河北地区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猛。位于北京南边100公里的保定拥有长城、中兴、长安等多家自主汽车企业,近百万辆的整车产能已形成了绵延京南百公里汽车产业长廊。京津冀地区目前集合了数十家整车制造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312.5万辆,占全国16.2%,份额比2001年提升了近7%,是入世以来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产业集群。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420万辆,随着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京汽车、长城汽车等厂商进一步扩大产能,未来京津冀地区的产能仍将大幅增加,到2015年的规划产能将达580万。京津冀地区的代表企业有北汽集团、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一汽丰田、天津一汽、长城汽车、中兴汽车等。 三、长三角地区: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未来新增产能增幅放缓 目前,上海拥有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1985年,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上海汽车工业由此找到了一条捷径,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之后南京汽车、上海通用、东风悦达起亚、长安福特第二工厂相继在长三角地区落户。而在浙江,随着配套江沪整车企业的零部件企业逐渐涌现,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并由此催生了吉利、吉奥、众泰等中小型民营汽车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323.8万辆,占全国16.8%,整车制造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520万辆,2015年规划产能达620万。受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压力等制约,未来长三角地区产能增长幅度大大放缓,位列六大产业集群末位。长三角地区代表企业有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马自达、东风悦达起亚、吉利汽车、众泰汽车等。 四、长江中游地区:产能位居六大产业集群首位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在湖北十堰落成,90年代更名为“东风汽车”,与一汽、上汽并称我国“三大汽车集团”。湖北已经建立了武汉—襄阳—十堰绵延千里的汽车产业带。湖北不仅把最早开始的卡车、货车工业进行深化,更吸引了PSA、本田、日产等合资汽车企业。近年来,湖南先后引进菲亚特、三菱、广汽、北汽、吉利、比亚迪、陕汽等国内外知名的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一、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 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从汽车产销量的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形势看好。在亚洲,韩国、泰国和中国等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和巨大的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亮点。据预测,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百万辆以上,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 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2001年同期增涨37.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的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 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 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的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后10年—15年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 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降,将使一些厂家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对采用进口部件较多的中高档产品影响更加明显。我国汽车行业中的轿车工业发展最为迅

(整理)国内汽车品牌企业各省分布情况.

国内汽车品牌企业各省分布情况2008.09.05 北京汽车: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天津汽车: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华利(天津)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天汽集团美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汽车: 河北红星旅行车制造厂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山西汽车: 山西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汽车: 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丰联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汽车: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农机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富桑黑豹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汽车: 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长春汽车改装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汽车: 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轻型车厂 上海汽车: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汽车: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南京菲亚特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南汽集团无锡新雅途分公司 常州长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跃进汽车集团公司 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汽车: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郴州吉奥南燕驰峰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汽车: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汽车: 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三龙工业有限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江西汽车: 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哪些汽车制造厂

乘用车总计 基本型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部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 司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 汽车有限公司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汽华利(天津)汽车有限公司 贵州青年云雀汽车有限公司 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车(MPV)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江西江铃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两驱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江西江铃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吉奥南燕驰峰汽车有限 公司 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 司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 汽车有限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 司 东风汽车公司 天津天汽集团美亚汽车制造 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荣城华泰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华翔富奇汽车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消防车辆制造厂 沈阳富桑黑豹有限责任公司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四驱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 司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荣城华泰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2011.04.19) .zh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8pt; line-height: 23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f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 line-height: 2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zhengwe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0%; font-family: 宋体} a.zhengwen:visited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link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active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hover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摘要] 我国与国外成熟汽车产业集群相比,在数量、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上都存在许多差距。由于世贸组织要求开放市场的时间早已达到,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只能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与国外汽车企业进行平等竞争,这就要求集群企业在市场的调节下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组成结构和资源配置。 (中经评论·北京)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大,进入壁垒高,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 (一)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地处由上海、江苏、浙江省市组成的长三角经济区内。长三角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五十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和全国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浙江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中小零部件生产企业;江苏省有南京菲亚特、春兰汽车、上汽仪征、扬州亚星,又有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这一地区已形成了密集的汽车工业基地,而且正在打造一条长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 (二)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以广州为中心,正在建设黄埔、花都和南沙开发区三大汽车生产基地。随着日本本田、日产、丰田等汽车集团的先后入驻广州,带动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相继进入,目前基本形成与各地区位内整车制造厂较固定的配套关系,日趋规模化的

全国主机厂布局

1上海 浦东新区: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浦东金桥基地、上海汽车临港基地、万丰客车、一汽解放 南汇区:游侠汽车 闵行区:申沃客车闵行基地、游侠汽车 金山区:康迪、吉利 嘉定区:上海大众上海安亭基地 2江苏 南京市:上汽、上汽大众南京基地、上海汽车浦口基地、上汽依维柯南京基地、长安、依维柯、蔚来动力、比亚迪、金龙、嘉远电动、博世 常州市:上汽大通新厂、车和家、北汽新能源、金坛众泰、东风新能源、黄海、郑州日产、众泰 镇江市:北汽镇江基地、卡威汽车 苏州市:奇瑞捷豹路虎、观致、华东汽车、长城华冠 无锡市:长城华冠、上汽大通无锡基地、一汽客车、上汽商用车、常隆客车、 金龙客车、底特律、九龙汽车、北汽福田欧辉客车 扬州市:仪征上汽乘用车/商用车基地、上汽大众仪征基地、江淮皮卡、嘉远电动、潍柴亚星客车、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九龙汽车、李尔 南通市:陆地方舟、康迪、中航爱维

淮安市:金湖欧陆汽车有限公司、博世 盐城市:东风悦达起亚 3浙江 杭州市:众泰、长安福特、东风裕隆、吉利、广汽、东沃卡车、东风沃尔沃、西湖比亚迪、长江汽车、萧山万向、新时空电动 金华市:众泰、康迪、广马新能源、吉利义乌基地 宁波市:吉利春晓工厂、吉利慈溪工厂、吉利北仑工厂、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汽大众宁波基地、知豆、中车电车、奉化比亚迪 台州市:吉利临海工厂、吉利路桥工厂、沃尔沃、台鹰电动车、新吉奥 温州市:瑞安豪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17湖北 襄阳市:东风英菲尼迪、东风日产、东风股份、御捷、众泰、福田、神龙、李尔 武汉市:东风本田、神龙、东风雷诺、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银隆、上汽通用武汉基地 十堰市:东风重卡、东风越野、东风小康 宜昌市:广汽中兴 荆门市:长丰猎豹 随州市:东风商用车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文档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销售前景广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就业态势良好,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第一大市。具有如此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以莱州市为例,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汽车零件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046-01 莱州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第一大市,现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47家。近年来,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销售前景广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就业态势良好。 一、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莱州的44家企业平均净资产为4359万元,高于平均净资产的企业有华汽、三力、鲁达、豪克、新亚通、日进机械、新忠耀等10家企业,只占全部企业的%,其中净资产过亿元的仅有鲁达、豪克、三力3家,占全部企业

的%,近80%的企业为低于平均净资产的中小规模企业。模较小导致企业融资难、研发投入能力不足,降低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2.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不够长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研发实力较弱,不具备独立研发的能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投入不够,与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较少,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主要产品仍然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的部件,如刹车盘、刹车片、底盘件、密封件、冲压件、粉末冶金件等零部件生产,总成生产厂家较少,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条。 3.生产经营问题多,化解能力不够强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80%以上的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产量下降。二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中小企业尤为突出,没有抵押物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流动资金融资成本一般在8―10%左右,在企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土地成为制约企业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莱州精密锻造公司、新亚通公司、金岳汽车拨叉、诚远汽车配件项目建设土地短缺近200亩。四是高端人才引进难,大多数大型企业需要引进高端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