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细胞复苏

材料准备:

培养基、培养皿、70%酒精、一次性吸管、FBS、15ml&50ml离心管

实验步骤:

1.先将培养基配好并复温,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5ml培养基;准备37℃的水浴,取

出冻存管后立即置于水浴中融化,确保细胞全部浸入液面,快速摇动,1min内使管内的细胞融化,注意不要让水没过管口,液氮会从口子喷出,小心。

2.把培养基融化后的管子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入安全柜内操作。

3.小心打开冻存管,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有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

4.1200rpm离心3min,弃上清,加入6ml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转移至新培养

瓶(小瓶6ml培养基,大瓶10ml培养基)中,做好标记(细胞类型、传代数、培养基、复苏时间、复苏人),置于CO2培养箱中37℃培养,培养24h后视情况换液。

5.复苏后细胞生长状况正常后,进行常规培养,最好在第二次传代后冻存若干管细胞,

不可只取不存,在第三次传代后可用于细胞实验。

TIPS:

a.解冻细胞必须迅速,防止细胞低温损伤,慢冻速融。

b.细胞冻存管可能漏入液氮,解冻时冻存管中的气温急剧上升,可导致爆炸。

细胞传代(TE消化法)

实验前准备事项:

1.预热培养用液:把已经配制好的装有培养基、PBS液和胰蛋白酶的瓶子放入37℃

水浴锅内预热(可以省去)。

2.用75%酒精擦拭双手,生物安全柜经过紫外线照射超过30min,实验前通风至少开

启15分钟让空气循环起来,橱内不要使用火焰灯,它们会影响橱内空气的流动方式。

3.实验前把可能用到的试剂、吸管及离心管等全部拿到厨内,并正确摆放使用的器械,

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减少污染。

材料准备:

TE消化液、FBS、对应培养基、50ml离心管若干、15ml离心管若干、一次性吸管若干、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1.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后,取出实验所需物品,可在50ml离心管中配制40ml培养基

(4ml FBS+36ml α-MEM)待用。

2.用一次性吸管从细胞单层吸出培养基,缓慢加入PBS或者不含血清的培养基没过

细胞,摇晃洗涤培养皿1~2次。

3.再吸出PBS或培养基,吸的越干净越好,6cm(10cm)培养皿中加入600μl(800 μl)

TE(胰蛋白酶),以刚刚没过细胞为宜。(视细胞种类也可不洗涤直接加入TE消化液)

4.稍加摇匀,使TE消化液均匀覆盖皿内所有细胞,置37℃条件下温育1~3分钟。消

化程度以用肉眼观察当培养皿晃动时飘起单层细胞为准,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消化细胞,若胞质回缩,细胞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表明此时细胞消化适度,视细胞不同而调节。

5.消化适度后,加入适量培养基2~3ml于培养皿中终止消化,沿四个方向吹洗培养

皿,确保细胞均从板上消化下来,最后全部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

6.用吸管将已经消化的细胞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液。精确配平后放入台式离心机内

1200 rpm离心3分钟。

7.弃上清液,加入适量PBS,重悬后1200rpm离心3分钟。

8.弃上清液,先加入2~3ml含10%血清的培养基于15ml离心管中,将适量细胞重悬

液转移至含有培养基的6cm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做好标记(细胞类型、传代数PxNy、培养基D-L-5、传代时间、传代比例1:5;操作人),置于CO2培养箱中37℃培养,清理操作台,处理垃圾,记录笔记。

TIPS:

a.消化适度:消化的时间受消化液的种类、配制时间、加入培养瓶中的量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消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细胞形态的变化,一旦胞质回缩,连接变松散,或有成片浮起的迹象就要立即终止消化。

b.胰蛋白酶的作用是使细胞间的蛋白质水解从而使细胞离散,细胞从平板上脱落可以

用枪头吹打实现,但必须观察到细胞间已经分离。不同的组织或者细胞对胰酶的作用反应不一样。胰酶分散细胞的活性还与其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在pH为

8.0、温度为37℃时,胰酶溶液的作用能力最强,针对不同细胞,建议初次消化时

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确定消化程度。使用胰酶时,应把握好浓度、温度和时间,以免消化过度造成细胞损伤。因Ca2+、Mg2+和血清、蛋白质可降低胰酶的活性,所以配制胰酶溶液时应选用不含Ca2+、Mg2+的BSS,如:D-Hanks液。EDTA 可以螯合2价金属离子,故常用TE溶液。终止消化时,可用含有血清培养基或者胰酶抑制剂终止胰酶对细胞的作用,利用培养基稀释也可以达到一定效果。

c.每次传代可以按1:3~1:10等比例进行,以ATCC数据建议和实际生长状况考虑,

请协商好细胞需要立即使用还是长期培养,合理保持培养箱中不同细胞的平板数量。

d.用一次性吸管吹匀细胞时,切勿产生大量气泡,在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剪接力对活细

胞有致命威胁。建议吸管在吸取液体前尽量排空气体,缓慢松手以吸取更多液体,继而以合适的力度吹匀细胞。

细胞冻存

材料准备:

TE消化液、FBS、对应培养基、50ml离心管若干、15ml离心管若干、一次性吸管若干、专用冻存塑料管(1ml)等

实验步骤:

1、将细胞冻存液(10%DMSO+90%FBS)配好并放置冰箱预冷;

2、当10 cm培养皿中的RBMSC细胞汇合到80%-90%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下来,1200 rpm离心,去上清;

3、加入PBS重悬细胞,以洗去残留的胰蛋白酶,1200 rpm离心,去上清;

4、加入1ml细胞冻存液重悬后,将细胞重悬液放入冻存管中,冻存管必须将盖子盖紧,防止液氮侵入,并做好标记(细胞类型、培养代数、培养基、冻存时间、冻存人、编号)。按下列顺序梯度降温:室温→4℃(10~20min)→冰箱冷冻室-20℃(0.5~1.5h)→低温冰箱-80℃(过夜)→液氮罐-196℃(长期)(冰上转移)。

5、整理,做好冻存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和冻存记录本上均要记录(细胞信息、具体冻存位置、管数等)。

TIPS:

a.欲冷冻保存之细胞应在生长良好(log phase)且存活率高之状态,约为80-90%致密

度。

b.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基本原则是慢冻快融,实验证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细胞活

力。目前细胞冻存多采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保护剂,这两种物质能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加上缓慢冷冻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复苏细胞应采用快速融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伤。

c.从增殖期到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以前的培养细胞都可以用于冻存,但最好为对数生

长期细胞。

d.DMSO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热能,为了防止局部DMSO浓度过高,请滴加培养基并

且不时摇晃,当然,最佳的是配制好冻存培养基,加入离心管中对细胞沉淀小心吹打制悬。

e.梯度降温转移细胞时注意放置冰盒上,避免敏感温度变化。不宜将冻存细胞放置在

0℃~-60℃这一温度范围内过久,低温损伤主要发生在这一温度区内,是“危险温区”。

f.注意定期检查液氮罐内液氮量,及时添加。

g.专用冻存塑料管,带有螺旋的平底塑料盖,并且可以耐受低温,注意冻存时拧紧。细胞计数

材料准备:細胞計數器、Eppendorf 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可稀释数倍以使每小格的细胞数可数。

2.取洁净的细胞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悬液摇匀,用移液器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

缘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不要使计数区两边平台沾上悬液,以免加盖盖玻片后,造成计数区深度的升高,可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悬液。

4.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再随液体漂移。将细胞计数板放置于显微镜

的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由于生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观察时应减弱光照的强度。

5.细胞计数时,计数区是由4个16格小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

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A、B、C、D)的细胞数,数完计4个大方格读数的平均数。为了保证计数的准确性,避免重复计数和漏记,在计数时,对沉降在格线上的细胞的统计应有统一的规定。如细胞位于大方格的粗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6.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喷酒精将细胞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

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滤纸吸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存7.细胞计数板-计数公式:

计算公式:细胞数/ml=16小格内细胞总数×104×稀释倍数

SD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1.准备好已灭菌的手术器械和需要用到的离心管、培养皿等器材,于紫外照

射30min灭菌。

2.先将培养基配好,并在培养皿中加入PBS和10% FBS Medium。

3.将出生7-8 天的SD幼鼠处死,喷酒精后放入超净台的培养皿中。

4.左手拿镊子将SD幼鼠后腿脚掌夹起,右手持剪刀沿着SD幼鼠后腿将皮剪

开,且将皮剪至股骨部分,要将皮剪开点,以免沾到毛发。找到股骨与身

体相连的关节处剪断,取出后腿,并将脚掌与胫骨相连位置的皮剪掉,去

除脚掌,余下部分放置于装有PBS的培养皿中。

5.重新取新一套镊子与剪刀,用镊子将腿夹起,在胫骨与股骨关节相连处用

剪刀剪断,得到分离的胫骨与股骨。

6.左手用镊子将胫骨节气,右手持剪刀对骨头进行剔肉,尽量将骨头上的肉

剔干净后,剪断胫骨两端的关节,使胫骨两端相通后放入装有10%FBS

Medium 的培养皿中,股骨处理与胫骨相同。

7.用1ml注射器插入到骨髓腔中,并不断用medium进行吹打,直至腔体发

白为止,再用1ml枪头吹打培养皿中的细胞,以免细胞成团。

8.用细胞滤网对培养皿中的细胞悬液进行过滤,去除液体中的组织和肉末,

将滤液放入10 cm 培养皿中培养过夜。

9.第二天,去除上清液,PBS清洗两次(要沿壁加PBS,以免将贴壁不牢固

的细胞吹起),再加入10% FBS Medium 培养。(由于刚提取的细胞中含有

多种杂质,刚提取的细胞经过过夜培养后,细胞上清液浑浊属于正常现象,

在提取后的两天内,细胞要每天换液,且换液时候加PBS和10%FBS

Medium 时候必须缓慢沿壁加入,以免将细胞吹起。)

10.2天换液一次,等到细胞长满之后,对细胞进行传代,传至第三代即可

进行冻存和做实验用。

CCK-8

实验目的:考察合金改性前后对对细胞毒性的变化

细胞: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

实验原理:在电子耦合试剂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被活细胞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还原生成高度水溶性的橙黄色的甲臜产物(formazan)。细胞增殖越多越快,则颜色越深;细胞毒性越大,则颜色越浅。对于同样的细胞,颜色的深浅和细胞数目呈线性关系。颜色的深浅与细胞的增殖成正比,与细胞毒性成反比。使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测定OD值,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保存条件: 4℃干燥避光保存,有效期一年(推荐)。-20℃干燥避光保存,有效期二年。

直接在材料上种细胞的CCK8实验方案

1.准备一个小烧杯,将材料放置于烧杯中,材料正面向上,尽量避免碰到尖锐物,用

75%的乙醇灭菌10 min,将材料转移至24孔板中,用PBS清洗两次,尽量减少清洗时间,再用培养基清洗一遍,加入800μl培养基使材料浸没在培养基中。(若材料为钛合金,可把75%灭菌后的材料放置于超净台,再用紫外照射一段时间后,将材料放置于24孔板中,用PBS清洗后,再用培养基进行清洗。)

2.取70%-80%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用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清α-MEM

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在材料上种细胞,密度为3*104/孔(可根据材料调整细胞密度),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先加入800l培养基(含血清),观察是否浸没了样品,若不够再加一些。若有气泡,戳破。再以转圈的方

式加入200μl细胞重悬液至材料表面,轻微震荡),5%CO2培养箱中培养使细胞贴壁。每个材料4个复孔。(若材料为钛合金,则可将细胞悬液配成配制浓度为2×104个/mL的细胞悬液,分别注入已置入材料的无菌24孔板,每孔500μL。48孔板,每孔300μl。)

3.由于镁合金与CCK8会产生假阳性结果,所以在检测吸光度的时候,需要将细胞消

化后再与CCK8进行孵育:待细胞贴壁后,吸去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分别培养1,3,7天(每天需更换新鲜培养基),弃培养基,PBS洗2次(PBS需吸干),清洗后,将材料转移至别的空白孔中,每孔加入200μl 胰酶消化1-2 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control组的细胞是否消化下来,如没有消化下来,用枪吹打至细胞完全消化后,每孔加入500μl 10%胎牛血清α-MEM培养液终止消化,1200 rpm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400 μl 10%CCK8的不含血清的培养基(10%CCK8溶液须提前配置好),避光培养4h,终止培养,于酶标仪450nm 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其他材料:待细胞贴壁后,吸去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分别培养1,3,7天,弃培养基,PBS 洗2次(PBS需吸干),清洗后,将材料转移至别的空白孔中,每孔加入400μl10%CCK8的不含血清的培养基(10%CCK8溶液须提前配置好),避光培养4h,终止培养,于酶标仪450 nm 和650 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4.实验对照组:种3*104/孔细胞于24孔板中,加入培养基分别孵育1,3,7天后,弃培

养基,PBS洗2-3次(PBS需吸干),每孔加入与实验组相同体积的10%CCK8溶液,避光培养4h,测定450 nm的吸光度。(若为镁合金的control组,则应将control组中的细胞消化下来,再与CCK8进行孵育。)

5.空白对照:在空白孔中加入与实验组相同体积的10%CCK8溶液,避光培养4h,测

定450nm的吸光度即为空白对照。

备注:①一个方块材料为1cm2,一块材料消耗1ml培养基

②在材料上培养细胞时,需每天进行换液,防止镁合金腐蚀对细胞造成影响。

③当在培养箱内培养时,培养板最外一圈的孔最容易干燥挥发,由于体积不准确

而增加误差。一般情况下,最外一圈的孔只加培养基,不作为测定孔用。

④特别重要的是,在加入CCK8之前,必须把材料转移至其他空白孔中,以免贴

壁在材料外的细胞造成的实验误差。

材料浸提液CCK8的实验方案

1、对材料先进行封胶处理,封胶时底面只弄一次,尽量平整、薄。封胶完毕后,在干燥箱中存放3天,多余的胶用手术刀切掉,尽量使底部保持平整。在用于浸泡之前,用2000#砂纸对WE43再次进行打磨,以去除表面的氧化膜。

2、准备一个小烧杯,在烧杯中灭菌,材料正面向上,尽量避免碰到尖锐物。将材料于75%的乙醇中灭菌10 min,再用PBS清洗3次,转移至24孔板中,加入培养基后在桌面来回动10-20 s。

3、材料与a-MEM+双抗培养基在5%CO2,37℃条件下孵育3天(1ml/cm 2)。

4、提取上层液在4℃中保存,使用前用0.22μm的滤头过滤除菌(加过双抗可不灭菌),离心去上清液(液体有挥发就补齐),4℃保存,材料回收。

5、细胞用α-MEM培养基+10%FBS+100U/ml 双抗培养。

6、取70%-80%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用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清-MEM 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在96孔板上种细胞,密度为5*103/孔,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使细胞贴壁。

6. 24h后吸去培养基,每孔加入材料提取液90μl+10μl FBS(10%)。进一步稀释成50%,25%,10%的提取溶液,以加入90 μl培养基和10 μl FBS位对照组,每一样品设5个复孔。

7. 37℃培养1,3,7天,弃提取液,PBS洗2-3次,每孔加入100 μl不含血清的10%CCK8培养4h,终止培养,于酶标仪450 nm 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8.空白对照:在空白孔中加入与实验组相同体积的10%CCK8溶液,避光培养4h,测定450nm的吸光度即为空白对照。

9. 按细胞增值度法计算细胞相对增值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并按表1的要求,将RGR值转化成六级,评定材料毒性。

RGR(%)=(材料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对照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 ×100%

表1 分级标准和评定结果

0级1级2级3级4级5级

RGR(%) ≧100 75-99 50-74 25-49 1-24 0

评定结果合格合格结合细胞

形态综合

评价

不合

不合格不合格

注意事项:

由于使用96孔板进行检测,如果细胞培养时间较长,一定要注意蒸发问题。一方面,由于96孔板周围一圈最容易蒸发,可以采取弃用周围一圈的办法,改加相同量的PBS、水或培养液;另一方面,可以把96孔板置于靠近培养箱内水源的地方,以缓解蒸发。本试剂盒的检测依赖于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所以还原剂(例如一些抗氧化剂)会干扰检测,如果待检测体系中存在较多的还原剂,需设法去除。

用酶标仪检测前需确保每个孔内没有气泡,否则会干扰测定。

细胞CCK8实验结果参照下图:

如图所示,相同浓度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1天和3天后,100%WE43浸提液对细胞的毒性比较大,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0%和40%左右,而钕元素等离子注入WE43 100%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1天和3天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和100%左右,且在低浓度情况下钕元素等离子注入WE43能够促进细胞增殖,表明经过改性后的WE4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Improvem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rare-earth WE43 magnesium alloy by neodymium self-ion implantation, Corrosion Science 94 (2015) 142–155.

细胞骨架和DAPI染色(细胞粘附测试)

定义: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目的:比较材料表面改性前后早期细胞直接粘附的状态

细胞: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就是以一抗作为探针,它与目的蛋白作用并连接,再用带有荧光(或同位素)标记的二抗与一抗作用,最后显色,发光位置就有目的蛋白。罗丹明荧光物质标记的鬼笔环肽可特异的与真核细胞的F-actin结合,从而显示微丝骨架在细胞中的分布。DAPI 为一种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 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到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固定过和没有固定过的活细胞均可用DAPI染色。

实验方案:

1.准备一个小烧杯,将材料浸没在装有乙醇的小烧杯中灭菌10-15min。将材料放置

24孔板中用PBS震荡洗两次,培养基洗一次。材料放置孔板中部。

2.细胞以5*104/孔接种,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孵育5 h。(先加入800μl

培养基(含血清),观察是否浸没了样品,若不够再加一些。若有气泡,戳破。再加入200 μl细胞重悬液至材料表面,轻微震荡。)(若材料为钛合金,则可将细胞悬液配成配制浓度为2×104个/mL的细胞悬液,分别注入已置入材料的无菌24孔板。)

3.细胞孵育5h后,弃去培养液,用PBS震荡清洗两次(24h时间点:加入新鲜培养

基继续培养24h后,弃上清,用PBS振荡清洗两次),3.7%甲醛(PBS中)在室温下固定5min,吸出固定液,PBS清洗2次。

4.加入0.1%(体积比)TritonX-100(PBS中)破膜5-8min,弃去TritonX-100上清液,

PBS洗3次。

5.在暗室中,取5μl

6.6μM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用PBS稀释至200 μl(终浓度为

165nM,加入鬼笔环肽(覆盖即可,用完可以回收利用),室温避光孵育40 min,吸出染液,用PBS清洗洗3次。

6.加入DAPI溶液室温下染色3-5min,弃去染液,用PBS洗3次,加入PBS,荧光显

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

省染料的做法:取封口膜一块,滴加染料在封口膜上,倒扣材料,使细胞直接接触染料染色,注意过程中染料不能干。

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取干净载玻片,将材料放在载玻片上(事先泡在PBS中,取出时用吸水纸轻轻拭干,有细胞的表面朝上放置)。打开显微镜,荧光,电脑。

先在显微镜以(X100)即(10倍物镜)观察整体情况。

荧光:1 通道:DAPI,2通道:FITC,3通道:罗丹明

观察:1. 细胞骨架形态是否发生变化

2. 肌动微丝是否出现增粗

3. 细胞间连接是否增多

4. 细胞形态:多角形变成梭形,伪足明显增多

注意:DAPI和鬼笔环肽具有剧毒性,在使用的时候应尽量小心,一定要带手套操作,避免将染料弄到皮肤上。

细胞骨架和DAPI荧光染色图片结果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在1h的时候,纯钛上的细胞基本上呈现球形状态没有铺展,而其他三种实验组,细胞有部分铺展在材料表面,且存在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同时,在4h的时候,与纯钛相比,其他三种实验组均能够明显看到材料表面上的细胞明显铺展,且在Zn/Ag-PIII材料表面上细胞的微丝更明显,说明Zn/Ag-PIII材料表面更适合细胞生长。细胞在四种材料上培养24h后,均能发现细胞上的微丝结构,且细胞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链接,表明Zn/Ag 共注入钛合金能够增强合金对rBMSCs细胞的初始粘附和伸展状态,同时表明材料对细胞是没有毒性的。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 Zn/Ag ion implantation in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bility of titanium,Biomaterials 35 (2014) 7699 -7713,

SEM观察细胞的样品制备

目的:比较Magnesium alloys表面改性前后的细胞直接粘附材料表面的状态

细胞: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

方案:

7.准备一个小烧杯,将材料浸没在装有乙醇的小烧杯中灭菌10min。将材料放置24

孔板中用PBS震荡洗两次,培养基洗一次。材料放置孔板中部。

8.细胞以5*104/孔接种,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孵育5 h。(先加入800μl

培养基(含血清),观察是否浸没了样品,若不够再加一些。若有气泡,戳破。再加入200μl细胞重悬液至材料表面,轻微震荡。)

9.固定:细胞孵育5h后,弃去培养液,用PBS震荡清洗两次,加入2.5%的戊二醛溶

液(PBS稀释)4℃固定1-2h。固定是利用化学试剂使细胞的细微结构或化学成分保持生前状态。

10.脱水:将双蒸水洗过3次的固定的样品依次放入30%乙醇中脱水30min,,50%乙醇

中脱水30min,70%乙醇中脱水30min,80%乙醇中脱水10 min,90%乙醇中脱水

10 min,95%乙醇中脱水10 min,100%的乙醇中脱水10 min,100%的乙醇中脱水

2-3次。

11.干燥:采用冷冻干燥法,将脱水后的样品投入液氮中,使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再把

冷冻的样品放入真空内,让样品中已结成冰的溶剂及水分在高真空下升华,即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从而使样品得以干燥。由于升华过程不经液态,不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因而样品的变形较小,干燥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冷冻干燥需要低温条件,且时间长(通常需要数小时或数十小时),样品也较容易冻伤或产生冰晶。

12.样品的安放及粘贴:扫描样品在干燥之后、金属镀膜之前,应用特制的导电胶或其

他代用品将样品粘贴在金属样品台上。粘贴时应注意动作轻巧,保持观察面清洁。

13.镀膜:将干燥的标本用导电胶粘在标本台上(观察面向上),对样品进行金属镀膜,

使样品表面形成连续均匀的金属膜(20nm左右),使样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进行样品观察。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 Zn/Ag ion implantation in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bility of titanium,Biomaterials 35 (2014) 7699 -7713,

促成骨相关实验

配制成骨分化诱导液

1、将50 mg ASAP溶解于10 ml α-MEM配制成浓度为5mg/ml(100X)的储存液,用

0.22μm滤头过滤后于4℃保存,工作浓度为50μg/ml。

2、将630mg β-glycerophosphate 溶解于20 ml α-MEM配成浓度为100mM (10X)的储

存液,用0.22μm滤头过滤后于4℃保存,工作浓度为10 mM。

3、将1.23mg Dex溶于1223μl乙醇中,浓度为2.5*10-3

M。从2.5*10

-3

M储液中取10μl

稀释至2.5ml,浓度为1*10-5

M(100X),分装,-20℃保存,工作浓度为100nM。

配制10%的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目的:为茜素红定量测OD值做准备

步骤:

1.称取1.79g磷酸氢二钠溶于500mL水中,配制成10mM磷酸氢二钠溶液。

2.称取5g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加入50mL磷酸氢二钠溶液(10mM)中溶解。

3.放入离心管内加热溶解备用;

4.最终10%的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应呈微黄色。

茜素红染色

实验目的:了解各种合金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情况

实验原理:茜素红和钙离子以鳌和方式形成复合物,通过茜红素染色,可产生桔红色沉积(钙结节)用以识别组织细胞的钙盐成分,钙盐变化是骨细胞增殖分

化和骨组织成骨潜能的标志之一,钙结节是成骨分化晚期的标志。

材料数量:每种材料3个时间点(7day,14day,21day),每个时间点4个平行样。

步骤:

1. 准备小烧杯,将材料放置于烧杯中,材料正面向上,尽量避免碰到尖锐物,先用无水乙醇浸泡材料并超声5-10min后,用75%的乙醇灭菌30 min,将材料转移至孔板中,用PBS清洗两次,尽量减少清洗时间,再用培养基清洗一遍.

2. 取70%-80%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用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清α-MEM 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在材料上种细胞,密度为1*104/孔(24孔板)和5*103/

孔(96孔板)[细胞密度根据孔板和材料可进行调整],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轻微震荡,5%CO2培养箱中培养使细胞贴壁。每个材料4个复孔。

3. 细胞贴壁生长至70%-80%后,吸去培养基,加入含有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养基(50μg/mLVC, 100 nM dexamethasone, 10 mM β-glycerophosphate)继续培养7,14,21天后(每三天需更换含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养基,在诱导后期,需每天对细胞进行换液,以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在诱导后期,对细胞进行换液一定要小心),弃培养基,PBS冲洗3次,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 。

4. PBS洗3次,加入20 mg/ml pH为4.1-4.3的茜素红置于37℃培养箱染色30min;(染料要没过材料)

5. 弃茜素红,PBS洗6次至无色。

6. 正置显微镜拍照。

7. 每孔加入氯代十六烷基吡啶(10%)(要没过材料表面)溶解后取150ul裂解液加入96孔板内于620nm波长处测OD值

注意事项:茜素红染色的成功关键步骤是固定液的选择和茜素红的PH,这个很重要。如上图所示,蓝色箭头指示的为钙结节。从图a可知,四种材料均能够促进rBMSCs 细胞的成骨分化,经过等离子注入的材料对细胞的促成骨效果比纯钛强,且Zn/Ag-PIII 材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成果效果更佳有效。从图b的吸光度可以看出结果和图a是一致的。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 Zn/Ag ion implantation in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bility of titanium, Biomaterials 35 (2014) 7699 -7713,

天狼星红染色

目的:考察Titanium alloys 表面改性后对细胞成骨诱导后胶原蛋白结果的影响

细胞: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

直接实验方案:

1.准备小烧杯,将材料放置于烧杯中,材料正面向上,尽量避免碰到尖锐物,先用

无水乙醇浸泡材料并超声5-10min后,用75%的乙醇灭菌30 min,将材料转移至孔板中,用PBS清洗两次,尽量减少清洗时间,再用培养基清洗一遍.

2.取70%-80%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用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清

α-MEM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在材料上种细胞,密度为1*104/孔(24

孔板)和5*103/孔(96孔板),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轻微震荡,5%CO2培养箱中培养使细胞贴壁。每个材料4个复孔。

3.细胞贴壁生长至70%-80%后,吸去培养基,加入含有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养基

(50 g/mLVC, 100 nM dexamethasone, 10 mM β-glycerophosphate)继续培养7,14,21天后(每三天需更换含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养基,在诱导后期,需每天对细胞进行换液,以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在诱导后期,对细胞进行换液一定要小心),弃培养基,PBS冲洗3次,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 。

4.PBS洗3次,加入0.1%天狼星红置于37℃培养箱染色30min;(染料要没过材料)

5.弃天狼星红,PBS洗6次至无色。

6.用正置显微镜拍照。

7.每孔加入0.2 M NaOH/methanol (1:1) 溶解后取150ul裂解液加入96孔板内于

540nm波长处测OD值

Non-viral oligonucleotide antimiR-138 delivery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 sheets and the effect on osteogenesis, Biomaterials 35 (2014) 7734 -7749.

碱性磷酸酶ALP

实验目的:ALP是成熟成骨细胞的标志性酶,检测材料是否存在促成骨作用

实验原理: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 (p-NPP)是一种常用的磷酸酶显色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可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生成para-nitrophenol,呈黄色产物,

可在405nm检测吸光度。产物黄色越深,吸光度越大,说明碱性磷酸酶检

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

酶活性水平,进而反应出材料是否有促成骨作用。

实验周期:7,14,21天

实验材料数量:每种材料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个平行样。

实验步骤:

1.准备小烧杯,将材料放置于烧杯中,材料正面向上,尽量避免碰到尖锐物,

先用无水乙醇浸泡材料并超声5-10min后,用75%的乙醇灭菌30 min,将材

料转移至孔板中,用PBS清洗两次,尽量减少清洗时间,再用培养基清洗

一遍.

2.取70%-80%对数生长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用PBS洗涤,用含10%胎牛血

清α-MEM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在材料上种细胞,密度为1*104/孔(24孔板)和5*103/孔(96孔板),使细胞悬液均匀的铺满整个材料表面,轻微震荡,5%CO2培养箱中培养使细胞贴壁。每个材料4个复孔。

3.细胞贴壁生长至70%-80%后,吸去培养基,加入含有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

养基(50μg/mLVC, 100 nM dexamethasone, 10 mM β-glycerophosphate)继续培养7,14,21天后(每三天需更换含成骨诱导液的新鲜培养基,在诱导后期,需每天对细胞进行换液,以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在诱导后期,对细胞进行换液一定要小心),至既定时间点(天)后,取出相应时间点培养板,吸弃培养液,PBS/生理盐水清洗两遍(要轻柔,最好用巴氏吸管),500ul(24孔板)或者300ul(48孔板)0.2%tritonx-100裂解过夜4度。(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的准备:采用适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裂解细胞和细胞,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随后离心取上清,用于碱性磷酸酶的检测。注意:裂解液中不能含有磷酸酶抑制剂。样品可以-80℃冻存,但需避免反复冻融。)

4.试剂准备:将所有试剂取出,恢复至室温使用。

a. 显色底物溶液:取一管显色底物,溶解于2.5ml的检测缓冲液中,充分溶

解和混匀,冰上放置。新鲜配制的显色底物溶液需在6小时内使用。

b. 标准品工作液:取10 uL p -nitrophenol溶液(10mM),用检测缓冲液稀释

至0.2ml,最终浓度为0.5mM。

5.取各种裂解后溶液50 uL顺序加入到96孔板内,而后在每孔中再加入50uL

p-Npp工作液,37℃,孵育30min。同时设置空白组和标准曲线组。(空白组为50 uL显色底物+ 50uL检测缓冲液,标准曲线组分别为4、8、16、24、32和40微升p-Npp +96、92、84、76、68、60微升显色底物。)

6.每孔加入100uL反应终止液终止反应。此时,标准品或有碱性磷酸酶活性

的孔会呈现不同深浅的黄色。

7.在405nm测定吸光度。如果不能测定405nm,也可以在400-415nm范围内

检测吸光度。如果不能立即测定,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测定,所显现的黄色

在数小时内稳定。

8.碱性磷酸酶活性单位的定义:在pH9.8 的diethanolamine(DEA) 缓冲液中,

37 ℃条件下,每分钟水解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显色底物产生1微摩尔

p -nitrophenol所需的碱性磷酸酶的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也被称作一个

DEA酶活力单位。在pH9.6的甘氨酸缓冲液中,25℃条件下,每分钟水解

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显色底物产生1微摩尔p -nitrophenol所需的碱

性磷酸酶的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也被称作一个Glycine酶活力单位。

一个Glycine酶活力单位约相当于3个DEA酶活力单位。本试剂盒测定的

是DEA酶活力单位。

9.取25ul各种裂解液加入96孔板内,每孔加入100ul的BCA(A:B=50:1)(测

定细胞内总蛋白),37℃,孵育30min。在酶标仪下测定其OD值。(562nm)

{需做BSA蛋白的标准曲线,以便计算总蛋白。}

10.根据酶活性定义,计算出样品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Synergistic effects of dual Zn/Ag ion implantation in osteogenic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ability of titanium,Biomaterials 35 (2014) 7699 -7713,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因此,有关凋亡的研究在临床和基础等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开展,凋亡细胞的检测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细胞凋亡检测可以:(1)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在内的不同种类病理标本研究;(2)应用于临床诊疗,新药研制、生物制品开发、肿瘤放化疗、以及从促凋亡角度探索肿瘤的基因治疗;(3)对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放化疗的疗效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实验原理

细胞凋亡早期改变发生在细胞膜表面,目前早期识别仍有困难。这些细胞膜表面的改变之一是磷脂酰丝氨酸(PS)从细胞膜内转移到细胞膜外,使PS暴露在细胞膜外表面。

PS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磷脂,正常主要存在于细胞膜的内面,在细胞发生凋亡时细胞膜上的这种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被破坏而使PS暴露在细胞膜外。

Annexin V是一种Ca2+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最初发现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抗凝血特性的血管蛋白,Annexin V具有易于结合到磷脂类如PS的特性。对PS有高度的亲和性。因此,该蛋白可充当一敏感的探针检测暴露在细胞膜表面的PS。

PS转移到细胞膜外不是凋亡所独特的,也可发生在细胞坏死中。两种细胞死亡方式间的差别是在凋亡的初始阶段细胞膜是完好的,而细胞坏死在其早期阶段细胞膜的完整性就破坏了。因此,可以建立一种用Annexin V结合在细胞膜表面作为凋亡的指示并结合一种染料排除试验以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流式细胞分析操作方法:

1) 细胞收集:

对贴壁生长细胞,离心收取培养液内的悬浮细胞,并用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贴壁细胞(消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引起假阳性),合并两部分细胞悬液;对悬浮生长细胞,直接收集细胞。

2) 用冰冷PBS洗涤细胞后,1000g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500uL的Binding Buffer轻轻重悬细胞。

3) 加入5uL Annexin V-FITC混匀后,加入5uL DAPI,轻轻混匀,避光,反应5-15min

4) 在1h内,进行流式细胞上机检测

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 Ex=488,Em=530nm;PI: Ex=488,Em=≥630

a. Annexin V-FITC 的绿色荧光通过FITC通道(FL1)检测,PI红色荧光(流式Ex=488,Em≥630)通过FL2或FL3检测,建议使用FL3。

b. 荧光补偿调节:使用经凋亡诱导处理的正常细胞,作为对照进行荧光补偿去除光谱重叠和设定十字门的位置。

5) 结果判断:凋亡细胞对所有用于细胞活性鉴定的染料如PI有抗染性,坏死细胞则不能。细胞膜有损伤的细胞的DNA可被PI着染产生红色荧光,而细胞膜保持完好的细胞则不会有红色荧光产生。因此,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I不会着染而没有红色荧光信号。正常活细胞与此相似。在双变量流式细胞仪的散点图上,左下象限显示活细胞,为(FITC-/PI-);右上象限是非活细胞,即坏死细胞,为(FITC+/PI+);而右下象限

为凋亡细胞,显现(FITC+/PI-)。

2. 荧光显微照相操作方法:

1) 滴一滴上述染色后的细胞悬液于载玻片上,并用盖玻片盖上细胞;

2) 对于贴壁细胞来说,也可直接用盖玻片来培养细胞并诱导细胞凋亡;应同时设置阴性对照。

a. 将细胞于盖玻片上生长,用适当的凋亡诱导剂诱导细胞凋亡,并设立阴性对照组;

b. 用冰冷PBS洗涤细胞两次;

c. 在500μL的BindingBuffer中加入2μL Annexin V-FITC,5 μLPI,混匀;

d. 将上述溶液滴加于盖玻片表面,使长有细胞的盖玻片表面均匀覆盖;

e. 避光、室温反应5 min。

3) 将盖玻片倒置于载玻片上,于荧光显微镜下、双色滤光片(FITC和Rhodamine)观察AnnexinV- FITC荧光信号呈绿色,PI荧光信号呈红色

4) 结果判断:结合Annexin V-FITC的凋亡细胞的质膜将显示绿色光圈;膜结构不完整的坏死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在整个核区被PI染成红色而质膜为AnnexinV-FITC阳性呈现为绿色光圈。

HUVECS cells 实验protocol

Transwell

1.实验用品:

小室: coster的24孔板的transwell的8μm。

上层培养液:上层培养液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为维持渗透压,需加入0.05%-0.2% BSA。基质胶:常用的是人工重构基底膜材料Matrigel,主要成分为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Matrigel是BD公司生产的,是一种细胞外基质,4度时是液体,在37度会逐渐凝固成胶状,不可逆。使用前于4℃冰箱冰水混合物中融化过夜。

下层培养液:下层常用含5%-10% FBS的培养基,具体浓度根据细胞侵袭力而定,侵袭力弱的细胞可适当提高FBS浓度。下层也可用趋化因子,有战友将纤维粘连蛋白加入下层培养液作为趋化因子,但个人认为,FBS仍是最合适的。

包被基底膜:用50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风干。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30min。

2 制备细胞悬液

2.1 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2.2 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最好不要超过5×105。

3 接种细胞

3.1 取细胞悬液100-200μl加入Transwell小室,24孔板小室一般200μl。

3.2 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500μl含FBS或趋化因子的培养基。(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4 培养细胞

常规培养12-48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5细胞染色

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

染色:推荐采用0.1%结晶紫染色。(这种方法有如下优势:(1). 不需要固定细胞,直接染色即可。(2). 配制简单方便。(3). 染色后可以用33%醋酸脱色,将结晶紫完全洗脱下来,洗脱液可在酶标仪上570nm 测其OD值,间接反映细胞数。)

显微镜照相和细胞计数:取若干个视野计数细胞个数一般采用5-10个,随机选取,统计计数。

另:值得注意的是,有侵袭能力的细胞才可用于Transwell侵袭实验。建议实验前先用酶谱法检测MMPs的表达,特别是MMP-2的表达。如果不清楚细胞MMPs的表达情况,就盲目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015高级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试题答案

高级动物生化试题 问答题: 1. 简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非编码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1t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 结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核酸中大部分修饰成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修饰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5’末端具有G(大部分)或C。3’末端都以ACC的顺序终结。有一个富有鸟嘌呤的环。有一个反密码子环,在这一环的顶端有三个暴露的碱基,称为反密码子(anticodon).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链上互补的密码子配对。有一个胸腺嘧啶环。tRNA具有三叶草型二级结构以及“L”型三级结构,tRNA 的不同种类及数量可对蛋白质合成效率进行调节。tRNA负责特异性读取m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相应氨基酸后连接到多肽链中。 tRNA为每个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结合体,同时还准确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鉴于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又把tRNA称作第二遗传密码。tRNA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例如,在没有核糖体或其他核酸分子参与下,携带氨基酸转移至专一的受体分子,以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壁组分;作为反转录酶引物参与DNA合成;作为某些酶的抑制剂等。有的氨酰-tRNA还能调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rRNA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 核糖体RNA是细胞中最为丰富的RNA,在活跃分裂的细菌细胞中占80%以上。

他们是核糖体的组分,并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rRNA 提供了一个核糖体内部的“脚手架”,蛋白质可附着在上面。这种解释很直接很形象,但是低估了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主动作用。较后续的研究表明,rRNA并非仅仅起到物理支架作用,多种多样的rRNA可起到识别、选择tRNA以及催化肽键形成等多种主动作用。例如: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而这主要依靠核糖体识别tRNA 并催化肽键形成而实现。可以说核糖体是一个大的核酶( ribozyme)。而核糖体的催化功能主要是由rRNA来完成的,蛋白质并没有直接参与。 3 tmRNA tmRNA主要包括12个螺旋结构和4个“假结”结构,同时还包括一 个可译框架序列的单链RNA结构。tmRNA中H1由5’端和3’端两个末端形成,与tRNA的氨基酸受体臂相似。H1和H2的5’部分之间有一个由10-13nt 形成的环,类似tRNA中的二氢尿嘧啶环,称为“D”环。H3和H4,H6和H7,H8和H9,H10和H11之间分别形成Pk1,pK2,pK3,pK4。H4和H5之间则由一段包含编码标记肽ORF的单链RNA连接。H12由5个碱基对和7nt 形成的环组成,类似tRNA中的TΨC臂和TΨC环,称为“T”环。tmRNA 结构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可分为tRNA类似域(TLD)和mRNA类似域(MLD),TLD主要包括H1,H2,H12,“D”环和“T”环,MDL则包括ORF和H5,这两部分分别具有类似tRNA和mRNA的功能。tm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菌及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中的稳定小分子RNA。它具有mRNA分子和tRNA分子的双重功能,它在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反式翻译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中起“质量控制”的重要分子之一。识别翻译或读码有误的核糖体,也识别那些延迟停转的核糖体,介导这些有问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蛋白质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 先加A液,后加 B液,摇匀使用 尿糖检测葡萄糖葡萄糖试纸有色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 无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四种色素 提取液:无水 乙醇;分离 液:层析液 画滤液细线 细、直、干燥 后重复画 胡萝卜素: 橙黄色;叶 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叶 绿素b:黄 绿色 新鲜的绿叶 (如菠菜叶) 层析液不能 没及滤液细 线(防止色素 溶解) 加入二氧化硅: 研磨充分;碳酸 钙:防止研磨中 色素被破坏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橙色)灰绿色 CO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学习、研究性课题调查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人类某种 遗传病 汇总法发病率= 患病人数 被调查人数 ×100% 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的单基因遗传病 发病率广大人群进行调查 遗传方式患者家系 种群密度调查要随机取样活动强动 物 标志重捕法 初次捕获个体数 总数N = 重捕中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植物、活 动弱动物 样方法 所取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和所 取样方数(取平均值)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土壤中的 小动物 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酵母菌抽样检测法血球计数板显微计数

(1)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血糖调节的模型—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法;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 (2) 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3)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观察叶绿体——活体观察法(无需染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死体染色法。 (4)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相互对照)和产物检测法。 (5) 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渗透作用)吸水涨破法。取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能用禽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6) 恩格尔曼水绵实验——通过好氧细菌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在叶绿体(自变量:光照和黑暗;因变量:好氧菌聚集部位) (7) 假说—演绎法:①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证明DNA的复制方法是半保留复制 (8)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9) 同位素标记法:①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②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O全部来自于H2O(自变量:标记物H218O和C18O2,因变量:O2的反射性) ③卡尔文追踪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卡尔文循环)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半保留复制 (10)提纯,鉴定—艾弗里的实验;离心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 (1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淀粉和淀粉酶,不能使用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温度影响易分解)。检测试剂不能用斐林试剂宜用碘液。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精)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生物技术教学室编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8月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多媒体演示 [目的要求] 通过多媒体试验录像进一步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 [教学方式] 多媒体光盘演示。 [实验内容] 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包括核酸凝胶电泳技术;质粒提取;转化;重组体的筛选;PCR技术等。

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的常用方法。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极方向移动。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可以分离从200bp至50 kb的DNA片段。在琼脂糖溶液中加入低浓度的溴化乙锭(Ethidum bromide ,EB),在紫外光下可以检出 10ng的DNA条带,在电场中,pH8.0条件下,凝胶中带负电荷的DNA向阳极迁移。 琼脂糖凝胶有如下特点: (1) DNA的分子大小在凝胶基质中其迁移速率与碱基对数目的常用对数值成反比,分子越大迁移得越慢。 (2) 琼脂糖浓度一个特定大小的线形DNA分子,其迁移速度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各不相同。DNA电泳迁移率(u)的对数与凝胶浓度(t)成线性关系。 (3) 电压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分子量DNA片段的迁移率将以不同的幅度增长,随着电压的增加,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将缩小。要使大于2kb的DNA片段的分辨率达到最大,所加电压不得超过5v/cm。 (4) 电泳温度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电泳行为受电泳时的温度影响不明显,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其相对迁移速率在4℃与30℃之间不发生明显改变,但浓度低于0.5%的凝胶或低熔点凝胶较为脆弱,最好在4℃条件下电泳。 (5) 嵌入染料荧光染料溴化乙锭用于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DNA,染料嵌入到堆积的碱基对间并拉长线状和带缺口的环状DNA,使其刚性更强,还会使线状迁移率降低15%。 (6) 离子强度电泳缓冲液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电泳迁移率。在没有离子存在时(如误用蒸馏水配制凝胶,电导率最小,DNA几乎不移动,在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如误加10×电泳缓冲液),则电导很高并明显产热,严重时会引起凝胶熔化。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 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 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 溶解 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 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 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 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 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 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至微量离心管,加 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acetate):

溶解 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 溶解 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acetate): 溶解 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 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 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 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 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 6.8- 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1mol/L 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 91.4ml的水中。 25mg/mlIPGT: 溶解250mg的IPGT(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于10ml水中,分成小份贮存于-20℃。

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补充讲义)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OO九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RNA的提取、定量与RT-PCR……………………………………………… 1 实验质粒DNA的提取、定量与酶切鉴定 (7) 实验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3) 附录Ⅰ相关试剂盒说明书 (19) 附录Ⅱ相关仪器使用说明书 (19) 实验九总RNA的提取、定量与RT-PCR 一、总RNA的提取与定量 目的: 从细胞中分离R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经常进行的操作之一,所提取RNA的质量是进行其它实验的基础,如Northern杂交,目的基因cDNA的克隆,荧光定量,文库构建等。 原理:

在哺乳动物中,平均每个细胞内大约含有10-5μg RNA,其中rRNA占总量的80%-85%,tRNA和核内小分子RNA占10-15%,而mRNA只占1-5%。rRNA由28S、18S、5S等几类组成,这些RNA分子根据密度和分子大小,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凝胶电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mRNA分子种类繁多,分子量大小不均一,在细胞中含量少,绝大多数mRNA分子(除血红蛋白、有些组蛋白mRNA以外),在3’端存在20-250个多聚腺苷酸(polyA)。利用此特点,用 oligo(dT)亲和层析柱分离mRNA。 RNA分离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盐酸胍-有机溶剂法,氯化锂-尿素法,蛋白酶K-细胞质RNA提取法等、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等。目前常用的是Trizol法。 Trizol试剂适用于从细胞和组织中快速分离RNA。TRIzol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胍和酚。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酚虽可有效的变性蛋白质,但是它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在加入氯仿离心后,溶液分为水相和有机相,RNA选择性地进入无DNA和蛋白质的水相中。取出水相用异丙醇沉淀可回收RNA;用乙醇沉淀中间层可回收DNA;用异丙醇沉淀有机相可回收蛋白质。 Trizol试剂可用于小量样品(50~100mg组织、5×106细胞)也适用于大量样品(≥1g组织、>107细胞)。对人,动物,植物组织,细菌均适用,整个提取过程在一小时内即可完成。分离的总RNA无蛋白质和DNA污染,可用于Northern blot,dot blot,ployA筛选,体外翻译,RNase保护分析和分子克隆。在用于RT-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实验二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与鉴定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六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 DNA提取 实验七 DNA的定量 实验八 PCR基因扩增 实验九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与纯化目的DNA 实验十 DNA重组 实验十一动物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

事实证明,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要想突破,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仪器设备以及良好的研究环境。一个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除了具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仪器设备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用途的仪器,这些仪器一般较精密,价格昂贵。下面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冷冻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因此低温冷冻离心机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备的重要仪器。在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冷冻离心机,本实验室的高速冷冻离心机为GL-20G-Ⅱ型(上海安亭),落地式。配有角式转头:6×50ml、12×10ml和12×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1. 安装与调试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面上,应至少距离10cm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中,周围空气应呈中性,且无导电性灰尘、易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应在0~3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试转前应先打开盖门,用手盘动转轴,轻巧灵活,无异常现象方可上所用的转头。转子准确到位后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用手按住门开关,再按运转键,转动后立即停止,并观察转轴的转向,若逆时针旋转即为正确,机器可投入使用。 2. 操作程序 (1)插上电源,待机指示灯亮;打开电源开关,调速与定时系统的数码管显示的闪烁数字为机器工作转速的出厂设定,温控系统的数码管显示此时离心腔的温度。 (2)设定机器的工作参数,如工作温度,运转时间,工作转速等。 (3)将预先平衡好的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关闭机盖。 (4)按控制面板的运转键,离心机开始运转。在预先设定的加速时间内,其运速升至预先设定的值。 (5)在预先设定的运转时间内(不包括减速时间),离心机开始减速,其转速在预先设定的减速时间内降至零。 (6)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数码管显示dedT,数秒钟后即显示闪烁的转速值,这时机器已准备好下一次工作。 3. 注意事项 (1)离心机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机器不使用,要拔掉电源插头。

2018高考生物:高中生物实验归纳(全面)

2018高考生物:高中生物实验归纳(全面) 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实验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操作步骤 [深度思考] (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3)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提示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5)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 提示 [方法技巧] 1.关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 (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2015-2016)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1 总DNA提取 生物总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不同的生物材料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而细胞壁结构的破坏是提取总DNA的关键步骤。同时细胞内的物质也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不同生物采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一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计实验方法。本实验介绍采用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的技术。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学习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学习和掌握紫外光吸收法鉴定DNA的纯度和浓度。 [实验原理] 植物叶片经液氮研磨,可使细胞壁破裂,加入去污剂(如CTAB),可使核蛋白体解析,然后使蛋白和多糖杂质沉淀,DNA进入水相,再用酚、氯仿抽提纯化。本实验采用CTAB法,其主要作用是破膜。CTAB 是一种非离子去污剂,能溶解膜蛋白与脂肪,也可解聚核蛋白。植物材料在CTAB的处理下,结合65℃水浴使细胞裂解、蛋白质变性、DNA 被释放出来。CTAB与核酸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在高盐(>0.7mM)浓度下可溶,并稳定存在,但在低盐浓度(0.1-0.5mM NaCl)下CTAB-核酸复合物就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而大部分的蛋白质及多糖等仍溶解于溶液中。经过氯仿/ 异戊醇(24:1) 抽提去除蛋白质、多糖、色素等来纯化DNA,最后经异丙醇或乙醇等沉淀剂将DNA沉淀分离出来。 由于核酸、蛋白质、多糖在特定的紫外波长都有特征吸收。核酸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60nm。纯的DNA样品A260/280≈1.8,纯的RNA样品A260/280≈2.0,并且1μg/ml DNA 溶液A260=0.020。 [实验器材] 1、高压灭菌锅 2、冰箱 3、恒温水浴锅 4、高速冷冻离心机 5、紫外分光光度计 6、剪刀 7、陶瓷研钵和杵子 8、磨口锥形瓶(50ml) 9、滴管10、细玻棒11、小烧杯(50ml)12、离心管(50ml)13、植物材料 [实验试剂] 1、3×CTAB buffer(pH8.0) 100mM Tris 25mM EDTA 1.5M NaCl 3% CTAB 2% β-巯基乙醇 2、TE缓冲液(pH8.0) 10mmol/L Tris·HCl 1mmol/L EDTA 3、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4:1,V/V) 4、95%乙醇 5、液氮 [实验步骤] 1、称取2g新鲜的植物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叶面,滤纸吸干水分。 2、将叶片剪成1cm长,置预冷的研钵中,倒入液氮,尽快研磨成粉末。 3、待液氮蒸发完后,加入15mL预热(60℃)的CTAB提取缓冲液,转入一磨口锥形瓶中,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总结 一、常用仪器、试剂或药品的用途 1、NaOH: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2、Ca(OH)2:鉴定CO2 3、CaCl2: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4、HCl:解离(15%)或改变溶液的pH 5、NaHCO3:提供CO2、作为酸碱缓冲剂 6、酸碱缓冲剂(Na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用于调节溶液pH 7、NaCl:配制生理盐水(0.9%)或用于提取DNA(0.14M或2M) 8、琼脂: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或培养基,用于激素的转移或培养基 9、酒精:用于消毒(75%)、提纯DNA(95%)、叶片脱色、配制解离液(95%的冷酒精)及洗去浮色(50%) 10、蔗糖:配制蔗糖溶液,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1、二苯胺:用于DNA的鉴定(沸水浴,蓝色) 12、甲基绿:检测DNA,呈绿色 13、吡罗红:检测RNA,呈红色 14、 15、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乙液0.05g/mLCuSO4)/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沸水浴,砖红色沉淀) 16、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紫色) 17、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和苏丹Ⅳ染液(红色):用于脂肪鉴定 18、碘液:用于鉴定淀粉(变蓝色) 19、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时,前者呈深蓝色,后者呈红色 20、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检测染色体,红色 21、健那绿B:检测线粒体,专一性让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 22、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呈灰绿色 23、溴麝香酚蓝水溶液:检测CO2,由蓝变绿再变黄 24、吲哚酚试剂:用于维生素C的鉴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抗生素配置及工作浓度

常用抗生素: 备注:(摘自《分子克隆》第三版附录 2 ) ①以水为溶剂的抗生素贮存液应使用0.22 ym滤器过滤除菌; ②用乙醇溶解的抗生素溶液无须过滤除菌; ③所有抗生素贮液都应放于不透光的容器中保存。 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 )(100mg/ml ) 溶解1g 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最好是高压后的灭菌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25ug/ml? 50ug/ml 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 carbenicil l in )( 5 0 m g/m l ) 溶解0.5g 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 methicillin )(100mg/ml ) 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 kanamycin)( 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25mg/ml) 溶解250mg 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

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 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 nalidixic acid )( 5mg/ml ) 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 成小份于-20C贮存。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 tetracyyline)(10mg/ml ) 溶解100mg 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 免溶液见光,于-20C贮存。常以10ug/mI?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总结

教材实验总结 1、生物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为: 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操作步骤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符合实验的原理和程序; (2)可重复性原则——使其他人能按照该步骤完成实验并能不断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3)简便性原则——能以最简单的步骤、材料(经济易得)完成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干扰、控制变量(强调变量的惟一性)。 3、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1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2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3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4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步骤、结论 2、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 防止颜色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有毒药品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有毒常用药品 1.溴化乙锭(: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2(焦碳酸二乙酯: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3(苯甲基磺酰氟:老板说是神经毒!!!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镜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4. 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5. 放线菌素D ,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通风橱中操作。 6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毒性,可能致命。 7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8. 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9. 乙酸(浓的:可能因为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手套和护目镜,最好在化学通风橱中操作。 10. 过硫酸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又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手套、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11. 氯化铯: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12: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13.甲醛:毒性较大且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一如其挥发的气雾。戴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火花及 明火。 14 ,对眼睛有刺激性,腐蚀皮肤。有一次不小心溅出一小滴在脸上,马上就红了,过一会儿感觉到疼,一周之后才好。如果溅上,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灯,如果离心机不是很好的话的噪声污染,会导致手指需要震动,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安全的注意。 另外就是注意规范操作,搞微生物的尤其要注意,不要实验室感染。 15. 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16. 氟化钠,有毒可致命,通风橱中操作 17. 放射性物质(同位素标记时,要戴手套,护目镜,穿工作服,最好买试剂盒(如果有商品化的 18巯基乙醇,可致命,对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 19. 氨甲蝶呤,致癌和致畸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体会 梁慧媛(生技01 级)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时间就这样流逝了,与分子生物实验相伴,对我而言,的确不同寻常。并不仅仅是学习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宝贵经历,它意味着更多。 首先是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设计的完备性,从这里可以初步感受到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肃性,自己可以得到宝贵的机会,亲身体会生物学研究的苦辣酸甜。一直一直喜欢,得到正确实验结果时刻的畅快感,那是无法言明的欣慰感,一次身心彻底地放松,可以将所有一整天来积累的疲劳抛之身后,即使仅仅是小小的成功,也会让我们兴奋不已。在整理资料,将一年来保存的记录一遍一遍的翻看,重温其中的特别滋味,我,轻轻地笑了。我,喜欢这里,喜欢生物学。 失误是常有的,经历过吃惊、后悔、无奈,检讨分析,最后重新开始。一波三折的记忆清晰的印在脑海中,这种深深的挫折感,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会一生记取的。一年间,随着对生物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学习生物学的志向,感谢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试炼" 。 分子生物学实验心得体会 刘东强(生科01 级)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培养实验能力的实验课,它不同于我们在大二开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课。在这些课上,主要以制备样品并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主,这是由于我们当时正值大二,专业知识还远不够。 随着以后理论课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这无疑对于深刻巩固我们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帮助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如启动子的概念、类型、PCR的原理等。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掌握并学会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的提取、总RNA 的制备、PCR 技术等。 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亲身接触实验过程并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得到了提高,使我们不再象刚开始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时候照搬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的步骤作必要的改进。 此外,通过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如有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我们渐渐养成了仔细分析实验结果的习惯,查找在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清楚。 总之,我认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称得上实用、精彩、有意思的好实验,对于今后我的研究或工作很有价值 刘佳凝(生技01 级) 一学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对我来说很重要,同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让我给分子生物学有了较深入地体会: 1、很感谢由我系生化组老师们编写的这本实验指导。里面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都清晰易懂,有助于我

生化实验五大技术

生化实验五大技术 一.分光光度技术 1.定义:根据物质对不同孩长的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语。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t 、定性分析的技术。 2.基本原理:(图1-1光吸收示意) 透光度T=It/lo 吸光度A=lg(lo/ I1) 朗伯-比尔(lambert-Beeri)定律:A=KLc K 为吸光率,L 为溶液厚度(em), c 为溶液浓度 (mol/L)] 摩尔吸光系数日ε:1摩尔浓度的溶液在厚度为 I.cm 的吸光度。 c=A/ε 3. 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工作曲线)法 (2) 对比法元-KCLCx (3)计算法: e=A/ε (4)差示分析法(适用于浓度过浓成过稀) (5) 多组分湖合物测定 4.技术分类 分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

可见光(400-760 nm) &紫外光(200~ 40m) &红外光(大于760 nm)分光光度法; 5.应用方向 有机物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体内的微量元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电脉技术 1.定义:带电荷的供试品在情性支持介质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 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脉动。使组分分离成族窄的区带,用透宜的检洲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请或计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2.基本原理: 球形质点的迁移率与所带电成正比,与其半径及介质粘度成反比。v=Q/6xrη 3.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大,带电质点的迁移率加速 溶液的PH值: 溶液的pH离pl越远,质点所带净电荷越多,电泳迁移幸越大 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泳液中的高子浓度增加时会引起质点迁移率的降低 电渗: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 4:技术分类: 自由电泳(无支持体) 区带电泳(有支持体):法纸电泳(常压及高压),博层电泳(薄膜及薄板).凝波电泳(琼脂,琼脂糖、淀粉胶、柔丙烁配胶凝胶)等 5.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小分子物质滤纸、纤维素、硅胶薄膜电泳复杂大分子物质凝胶电泳 ⑴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①这种薄顺对蛋白质样品吸阴性小,消除纸电沫中出现的“拖尾”现象 ②分离理应快,电泳时间短 ③样品用最少: ④经过冰最酸乙醉溶液或其它看明液处理后可使膜透明化有利丁对电泳图潜的光吸收措测店和爱的长期保 ------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胰岛素、游菌酶、胎儿甲种球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指南

生命科学系 2011-2012学年度分子生物学实验 (0801班)

2011-2012学年度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 实验二质粒DNA的转化 (4) 实验三质粒DNA的提取 (5) 实验四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7) 实验五PCR基因扩增 (9) 实验六DNA重组 (10) 实验七蓝白斑筛选实验 (11) 实验八DNA酶切技术 (13)

实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感受态——细菌处在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我们选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工程菌株——大肠杆菌top10菌株为材料,在0℃、CaCl2低渗溶液处理,细胞壁破坏,细胞成为球型原生质体。因而具备了吸收外源DNA的能力。 三、仪器:1.超净工作台 2.低温离心机 3.恒温摇床 4.紫外分光光度仪 四、材料与试剂: 1.大肠杆菌top10菌株 2. 0.1mol/L CaCl2溶液500mL、 0.2mol/L CaCl2溶液50mL 3..LB液体及固体培养基 4.50%甘油500mL(灭菌) 五、实验操作步骤: 1.从大肠杆菌top10菌株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3mL LB液体培养基中, 37℃振荡(200r/min)培养过夜。 2.次日早上取0.4mL菌液转接到4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2~3h.(A600 应在0.4~0.5之间) 3.将菌液置冰浴中10min。(同时将0.1mol/L CaCl2溶液、50%甘油预冷) 4.取菌液1.5mL,4℃离心2min(3500r/min).弃上清,再加菌液1.5mL,4℃再离 心一次,弃上清,倒置以便使培养液流尽。 5.用冰冷的0.1mol/L CaCl2溶液1mL悬浮细胞(轻轻涡旋使悬浮),立即置冰浴保 温30min。 6.4℃离心2min(3500r/min),弃上清,加入100μL冰冷的0.2mol/L CaCl2溶液、 100μL50%甘油轻轻手摇悬浮,置冰浴上,接着进行质粒DNA转化,或-70℃保存。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3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少量质粒DNA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质粒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2)掌握质粒DNA分离、纯化的原理。 (3)学习碱裂解法分离质粒DNA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质粒(plasmid)是一种双链的共价闭环状的DNA分子,它是染色体外能够稳定遗传得因子。质粒具有复制和控制机构,能够在细胞质中独立自主地进行自身复制,并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从细胞生存来看,没有质粒存在,基本上不妨碍细胞的存活,因此质粒是寄生性的复制子。根据质粒的这种特性,通常采用DNA体外重组技术和微生物转化等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使重组到质粒的某种基因(如干扰素基因)带进受体细胞(如具有一定特性的大肠杆菌细胞等)表达它的遗传性质,改变或修饰寄主细胞原有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的物质(如干扰素)。目前,质粒已广泛地用作基因工程中的DNA分子无性繁殖的运载体,同时它也是研究DNA结构与功能的较好模型。 在细菌细胞中,质粒DNA通常为染色体DNA的2%左右,但是细菌质粒DNA的含量与其复制类型有关。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stringent control)复制型和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复制型。严密控制复制型的质粒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质粒也不复制。每个细胞内只含1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即有1个或几个拷贝)。松弛控制复制型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可以复制,当染色体复制已经停止时,该质粒仍然能够继续复制。该质粒在一个细胞内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例如col E1 质粒(含有产生大肠杆菌素E1 基因)及其衍生质粒,在每个细胞内约有20多个拷贝。 所有分离质粒DNA的方法都包括3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目前应用于质体DNA的纯化或抽取的方法众多,例如碱溶裂法(alkaline lysis)、热裂解法(boiling method)、氯化铯(CsCl)纯化法,及市售柱层析套管法等。最常用的碱裂解法具效率高、价廉、简单易学等优点。其原理是利用碱处理质粒DNA及染色体DNA,使两者双股打开呈单股状态,再加酸中和,使单股回复为双股DNA,同时在急速中和反应中,染色体DNA因分子过于庞大以致于碱基匆忙配对,形成杂乱无序的巨大分子,对水的相对溶解度低而易被沉淀下来。相反,质粒DNA因分子小,两单股DNA恢复原碱基配对快而易溶于水中,所以只要经过离心,即可将染色体DNA与质体DNA分离。本实验所使用的pUC19含有β-lactamase基因,会产生peripasmic酶,进行蓝白斑筛选,抗氨苄青霉基因ampicillin (Amp)两种抗性筛选标记。 碱裂解法:本实验是以alkaline lysis的方法进行,其原理是将大肠杆菌以NaOH及SDS分解,并使蛋白质及DNA变性,然后以酸中和。小分子质粒DNA在中和后可恢复原状,但大部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抗生素配置及工作浓度

常用抗生素: 备注: (摘自《分子xx》第三版附录2) ①以水为溶剂的抗生素贮存液应使用 0.22μm滤器过滤除菌;②用乙醇溶解的抗生素溶液无须过滤除菌; ③所有抗生素贮液都应放于不透光的容器中保存。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 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最好是高压后的灭菌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 溶解 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 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 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 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 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 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 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生物化学实验思考题

生物化学实验思考题

————————————————————————————————作者: ————————————————————————————————日期:

生物化学实验考试试题

细胞破碎 1 常用的细胞破碎的方法有哪些? 机械法:研磨,高速捣碎机;物理法:反复冻溶,超声波破碎,压榨法;化学与生物化学法:自溶,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 2 有机溶剂法破碎细胞原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有机溶剂溶解细胞壁并使之失稳。比如笨、甲苯、氯仿、二甲苯及高级醇等 3酶法破碎细胞原理:酶分解作用 4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原理:通过反复将细胞放在低温下突然冷却和室温下融化达到破壁作用 层析技术 1.什么叫层析技术? 层析技术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别(分子亲和力、吸附力、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其中一个是固定相,另一个是流动相,从而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而使其分离的方法。 2、按层析过程的机理,层析法分哪几类?按操作形式不同又分哪三类? 根据分离的原理不同分类,层析主要可以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 按操作形式不同又分层析可以分为纸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 3.指出常用层析技术的应用范围。 凝胶层析法:⑴脱盐;⑵用于分离提纯;⑶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⑷高分子溶液的浓缩离子交换层析法:主要用于分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也可用于分离核酸、核苷酸及其它带电荷的生物分子 高效液相层析法:⑴液-固吸附层析;⑵液-液分配层析;⑶离子交换层析 4.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蛋白质原理是什么? 大小不同的分子经过的路线长短不同而达到分离作用。 5.用SephadexG25脱盐时蛋白质和盐哪个先出峰?蛋白质 6.相对分子量为8万和10万的蛋白质能否在SephadexG-75柱中分开?为什么?不能,分子量差距太小。 7.将分子量分别为a(90000)、b(45000)、c(110 000)的三种蛋白质混合溶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正常情况下,将它们按被洗脱下来的先后排序。c、a、b 8.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哪种分辨率高?离子交换层析较高。 9.如果样品中只有Ala和His(Ala pI=6.0,His pI=7.6),在pH4条件下,这两种氨基酸那一种与CM(阳离子交换剂)结合的紧密?如果用pH4-7的洗脱液梯度洗脱,那种氨基酸先洗脱出来?Ala 10. 柱层析时湿装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用水灌注、不能有气泡。 11.说说离子交换层析中洗脱液的选择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