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破坏性试验

桩基破坏性试验

PHCφ600-110(AB)-80C桩身破坏性试验检测数据

实测数据附现场照片。

桩基试验

静载试验 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就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房屋建筑中桩顶荷载是随着房屋建造层数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大的,所以抗压静载试验也采用分级加载,分级沉降观测的方法来记录荷载沉降关系。试验时荷载逐级作用于桩顶,桩顶沉降慢慢增大,最终可得到单根试桩静载Q-S曲线,还可获得每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的目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2.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可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4.当埋设桩端沉降测管,测量桩端沉降量和桩身压缩变形时,可了解桩身质量,桩端持力层,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等情况; 5.评价桩基的施工质量,作为工程桩的验收依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适用于所有桩型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三、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可在桩顶配置加密钢筋网2~3层,或以薄钢板圆筒做 成加劲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在试桩头制作时,可添加早强剂,并预留1~2组试块。原则上应在成桩28d后进行试验。 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四、堆重。有利于控制桩顶浅部混凝土裂缝的开展。缺点是在桁架或梁上挂重堆重, 很不方便,成本高且安全性低,当桩产生突然下沉或压碎时有可能发生堆重不平衡而倒塌。千斤顶应严格进行物理对中,当采用多台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其上下部尚需设置有足够刚度的钢垫箱,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五、慢速维持荷载法操作标准如下: 1)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试桩的加载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2)对于破坏性试桩,以沉降来控制最大试验荷载,一般要求累计桩顶沉降大于50mm。 2)加载和卸载方法: (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值约为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1/10~1/12,如极限承载力为10000kN,则每级荷载可取1000kN。每级加载等值,第一级可按2倍每级加载值加载,即2000kN,对于事故桩可适当加密分级。 (2)卸载分级:卸载亦应分级等量进行,每级卸载值一般取加载值的2倍。 (3)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3)沉降观测方法:

桩基检测方法

基桩检测主要有动测和静测 动测主要是高、低应变,高应变测试承载力,低应变测试桩身完整性 一般来说,在对本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有一定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采用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能比较准确的测定桩身承载力。低应变(反射波法)对于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一种很直观很经济的方法。 静测当然是指静载荷试验(包括竖向抗压、水平、抗拔)。 对于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测定完整性还可以有预埋声测管超声波检测和抽芯检测。 比较复杂一些的还有预埋钢筋计桩身侧摩阻及桩端阻力测试。 动测方法是高应变和低应变,高应变可检测桩身的完整性还有桩的承载力。低应变主要检测桩身完整性,有效范围为50d(桩的直径),高应变比低应变贵,但低应变基本上只能检测桩身质量,承载力检测是不准的。 小应变的主要有基桩检测的仪器,再就是常见的大、小锤和接头的传感器。

大应变除了检测仪器外,传感器外,还要有吊车重锤。 另外还可以用静载试验来检测单桩承载力。它比高应变更直接和准确。但现在很多地方在进行高应变和静载的对比试验,以使高应变更加准确。 堆载法静载试验: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法

超声波检测仪进行灌注桩桩身的检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0 C.0.1 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加载至破坏。 C.0.2 试验加载装置: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C.0.2.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图C-1): 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少于4根,并应对试验过程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 C.0.2.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C.0.2.3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当试桩最大加载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加载反力。

螺杆桩试桩总结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试桩方案 (1) 3.施工工艺流程 (4) 4.试桩过程 (5) 5.试桩检测 (10) 6.试桩结论 (11)

1.工程概况 昌赣客专5标里程为DK137+562.71~DK178+754.52,标段共有20段路基,其中路基22采用螺杆桩加固,螺杆桩径0.5m,桩长为4~24.5m,桩距1.7~1.8m,总延长米约为22.6万延米。 为复核本标段工程地质,研究各地层中螺杆钻机施工工效,验证螺杆钻机泵送混合料的成桩方式及提取符合标段螺杆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参数,项目部开展螺杆桩施工工艺试验。 根据昌赣客专5标路基地质条件、试桩长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DK174+925~DK174+950段路基进行螺杆桩加固,桩径0.5m,桩间距 1.8m,正方形布置,布置试桩4根。具体编号为:14-14-10、14-14-11、14-13-10、14-13-11(X-Y-Z,试桩编号,X 指22号路基划分的螺杆桩区段号;Y指此区段的排数;Z指从左向右的个数),桩长为13.5m。 试桩开始时间2015年10月23日13:06,结束时间2015年10月23日15:51;桩身检验时间:2015年11月20日进行28天龄期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2015年11月25日进行低应变检测;2015年11月26日-2015年11月30日进行单桩静载检测。 2.试桩方案 DK174+288.28~DK176+788.27,工点长2499.99m。前接桐木特大桥,后接园背中桥。丘陵地貌,DK174+460~DK175+550为丘间谷地,其中DK174+500~DK174+550为池塘,其余段为剥蚀丘陵,附近有村落分布,有水泥路可达。低洼平原地带广泛辟为农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测区内散步自然村落,交通较为便利。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出露地层分别为:

桩基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样本

基桩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合同编号: 某某有限公司 邮编:215300地址:电话: 二〇一七年三月一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抽样方式及检测数量 三、基桩检测主要设备 四、静载荷试验原理、方法 五、低应变动力检测原理、方法 六、试桩的桩头处理 七、现场试验用电及道路、 八、试验流程及预估工期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十、注意事项 试验人员项目负责人批准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委托单位: 3、工程地点: 4、试验内容:①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②低应变动力检测确定桩身结构完整性 5、试验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6、勘查单位: 7、设计单位: 8、施工单位: 9、监理单位: 10、设计桩型、桩径及桩长: 11、桩身砼强度: 12、极限承载力值: 13、桩总数: 二、抽样方式及检测数量 1、抽样方式:建设单位会同设计、监理、质监部门确定 2、静载抽检桩数及桩号:详见选桩表 3、动测抽检桩数及桩号:详见选桩表 三、基桩检测主要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用砼试块做配重;○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用黄砂做配重;○锚 桩反力装置; 2、主要设备

四、静载荷试验原理、方法 1、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 桩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然后分级卸载到零。 2、加载和卸载分级: ①试验用油压千斤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②荷载分级:加载至预估极限荷载共分10级,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载,具体分级如下: 3、慢速维持荷载法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试桩沉降量,以后每隔15min测读 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但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进行下一级加载。 卸载时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2倍,每卸一级荷载,隔15、15、30min各测读一次回弹量,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小时再测读一次。 4、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 始,按1.5h连续3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5、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即可终止加载 ①、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②、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 准。 ③、已达到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 ④、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允许值。 ⑤、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 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注:当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加载,不可卸载,且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到现场查看,研究后再作处理。

桩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本

B9 中天·和景苑工程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楼桩基工程) 建设单位:苏州中天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展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承包单位: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章):江苏国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负责人: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7#楼桩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7#楼桩基工程采用PHC静压桩施工,桩型号为PHC-500(120)A-C80-12(上节),PHC-500(100)A-C80-15(下节),原设计有效桩长27m(于2011年6月29日修改桩长为26m),并以桩压力控制为主,桩长控制为辅。施工工程桩总套数为105套。设计持力层为⑤-2层(粉砂夹粉土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900KN,极限值承载力为3800KN。 参建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苏州中天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展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国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供桩单位:苏州中天新型建材制造有限公司 二、施工过程 7#楼于2011年7月31日开始打桩,采用600T静压桩机施工(8月12-8月30因场地原因,采用800T静压桩机施工),设计桩顶标高为-6.25m,施工中要求压力值超过3800KN。于2011年8月22日完成全部105套压桩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桩顶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经请示设计院后,同意在达到设计极限承载力后,可停止压桩,以压力值控制为主),施工过程相关内容详见施工方施工小结。 三、监理过程 在7#楼静压桩施工中,监理认真监督、检查、旁站,积极履行监理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桩基静载试验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1.工程简介......................................................................................... 1.2编制依据......................................................................................... 1.3主要工程项目和数量..................................................................... 二、施工总体安排 ...................................................................................... 2.1试验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 .......................................................... 2.2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三、主要施工方法 ...................................................................................... 3.1施工流程程序................................................................................. 3.2试验操作和过程控制 (3) 3.3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3.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确定............................................. 四、质量保证措施 (4) 五、安全保证措施 ......................................................................................

CFG桩试桩总结报告最终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地质情况. (1) 四、水文情况. (2) 五、试桩目的验证情况 (2) 六、施工过程控制. (3) 七、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3) 八、CFG桩施工质量检验 (7) 九、试验总结. (8) 十、质量保证措施. (9) 十一安全及环保措施. (11) 十、附件. (13)

CFG 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4年8 月15 日进行了CFG桩工艺性试验,目的为确定施工参数后方可开展CFG桩的大规模施工,在 DK565+800线路右侧路基进行了3根CFG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241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京沈客专辽宁段路基施工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411 (辽宁段)》 二、工程概况 DK565+796.86- DK565+900 DK565+960- DK566+260 大巴大桥京方台锥体段采用CFGS地基处理加固方式。布置方式:正四边形布置,设计桩径0.4m, 桩间距 1.6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290KN. 三、工程地质情况 粉质黏土,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坚硬,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土,0?0.4m 为种植土,含植物根系。厚度1.6-5.2m 该层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地基承载力。 0=140kPa。粉土:褐黄色-灰褐色,稍密-密实,稍湿,局部含少量锈斑。层厚0.6-4.9m ,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表层,地基承载力 (T 0=140kPa。中砂: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及黏性土。层厚0.8m,该层呈尖灭体状,地基承载力。 0=150kPa b中砂:褐黄色-灰褐色,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含少量的黏性土,地基承载力c 0=370kPa。砾砂:褐黄色、灰褐色、

桩基静载试验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负责广铁集团、南宁局、南昌局运用的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所产生的检修量,并兼备生产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制造能力。 检修基地位于广州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京广线西边,山前旅游大道北侧,为高丘陵间谷地区,相对高差50m~80m;检修基地进出走行线区段为冲积洪积阶地,地形平坦开阔,相对高差3m~5m,现为旱地和水田,水塘鱼塘较多,广清高速和珠三环从旁侧通过,大沙河河道从京广线两侧蜿蜒南流。 编制依据 1)新建广州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工程设计图纸 2)设计方提供的设计资料文件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主要工程项目和数量 水泥搅拌桩按照:1的水灰比,掺2%石膏(相对水泥重量),水泥按照45kg/m、50kg/m、55kg/m三种掺量的配比,GDK0+638~GDK1+063加筋挡土墙基础内侧0~10利用搅拌桩机做9根试桩,每种配比3根,高压旋喷桩在东南角加筋土基础区用100kg、100kg、120kg、150kg 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桩。桩径500mm;单桩设计承载力200~300KN;单桩无侧限抗压强度≥2~3Mpa,CFG桩配比采用C15混凝土的配合比或通过试验确定,在大面积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共试验6根。 二、施工总体安排 试验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 1、静载检测,计划安排技术人员3~5人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工人5名进行砂的搬运堆载。 2、静载检测试验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见下图)。现场作业计划投入2~3台套静载设备。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 桩基检测,分为桩基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检测: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主要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施工后,为验收提供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主要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是指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及s—lg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抗拔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抗拔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断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的抗拔侧阻力。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采用接近水平受力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方法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或对工程桩水平承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的试验方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宜采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当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目的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或水平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4钻芯法 钻孔取芯法主要是采用钻孔机(一般带10mm内径)对桩基进行抽芯取样,根据取出芯样,可对桩基的长度、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持力层情况等作清楚的判断。

目的测检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5低应变法 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目的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6高应变法 高应变检测法是一种检测桩基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锤重达桩身重量10%以上或单桩竖向承载力1%以上的重锤以自由落体击往桩顶,从而获得相关的动力系数,应用规定的程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桩身完整性参数和单桩竖向承载力,也称为Case法或Cap-wape法。 目的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进行打桩过程监控。 7声波透射法

钻孔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21标段桥梁桩基工程工艺性试桩总结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工程部 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1、工程概况..........................................................................................................1... 2、工艺试桩的目的..............................................................................................1... 3、工艺试桩方案. .................................................................................................1... 3.1 试桩机械主要设备配置............................................................................1.. 3.2 试桩方法....................................................................................................3... 3.2.1 施工工艺...........................................................................................3... 3.2.2 试桩选址...........................................................................................3... 3.2.3 场地布置........................................................................................... 4... 3.2.4 钻机就位........................................................................................... 4... 3.2.5 埋设钢护筒....................................................................................... 4... 3.2.6 泥浆制备...........................................................................................5... 3.2.7 钻进...................................................................................................5... 3.2.8 清孔及成孔检测...............................................................................6.. 3.2.9 钢筋笼制作、安装...........................................................................7.. 3.2.10 安装导管和第二次清孔.................................................................9.. 3.2.11灌注水下混凝土..............................................................................9.. 3.2.14 泥浆清理 (11) 4 工艺试桩施工计划 (11) 5 施工注意事项 (11) 6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1) 6.1 质量目标 (11)

【方案】桩基静载检测方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项目 桩基静载试验 检 测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使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或泥岩层,桩径1250mm,扩底至1800mm,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0620kN,加载按照业主及设计方最终意见,单桩最大加载值为倍,是16992kN。根据设计和规范该工程桩基检测需做静载试验检测。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桩数为3根。 二、人员及设备配置 (一)人员配置 我公司拟派有丰富经验的检测工程师1名,检测员及技工若干名进驻现场。 (二)仪器配置 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试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抽检数量为单体工程同一类型同一持力层按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2、试验目的 采用接近于通过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的试验方法,比较准确的反映单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 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4、仪器设备 (1)、加载设备:4台油压千斤顶(500T),高压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量测仪表:荷载量测使用100Mpa压力表,试验点的沉降量由安装在离桩顶平面的4个百分表量测。荷载与沉降量测仪表均经过国家指定的计量标定单位进行计量标定 5、试验准备工作 (1)、收集原始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值。 (2)、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采用4根锚桩,并监测锚桩上拔量,根据设计方提供信息,并结合现场实际情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 试 验 方 案

桩基检测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 1、检测数量、方法: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的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 三、现场要求: (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

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 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 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提供单桩竖 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 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 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 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 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 定其位置。

围护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二标段光谷七路站围护钻孔桩试桩总结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中国电建武汉地铁11号线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0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二、试桩依据.......................................................... - 2 - 三、试桩目的.......................................................... - 2 - 四、试桩施工.......................................................... - 3 - 4.1场地平整 (3) 4.2桩位测量放样 (3) 4.3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3) 4.4钻机就位 (4) 4.5旋挖钻成孔 (4) 4.6钢筋笼加工及下设 (4) 4.7下设导管 (5) 4.8混凝土浇筑 (6) 4.8.1混凝土配合比 (6) 4.8.2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6) 4.8.3混凝土浇筑 (6) 五、试桩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 7 - 六、试桩结论.......................................................... - 7 -

光谷七路站围护钻孔桩试桩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工点光谷七路站为11号线东段工程的第9个车站,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与光谷七路交叉路口,呈东西向敷设于高新大道南侧地块内。光谷七路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DK50+922.000;车站起点里程:DK50+768.20;终点里程:左DK51+252.000。 光谷七路站为地下两层带配线明挖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宽度为12m,车站总长485.7m,标准段宽21.3m,最宽处约36m,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基坑开挖平面总面积约为11170.2m2。基坑开挖深度14.5m~16.2m,采用1000@1300钻孔灌注桩+一道砼支撑(第一道支撑)+两道钢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车站结构型式采用公共区单柱双跨结构、设备区及配线区为双柱三跨结构。本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其中四个出入口分布设置于四个象限,满足车站疏散及市政过街要求;两组风亭分布设置于高新大道南侧的规划绿地中,均为低风亭;同时在车站设备大里程端地面设置1组冷却塔。车站小里程端为双正线盾构始发,大里程端为双正线盾构始发+双明挖法出入线区间。 光谷七路站车站主体结构平面图 本车站围护桩桩基地层岩性有素填土、粉质黏土、坡残积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微风化泥岩和构造挤压揉皱带,f地基承载力在600kpa~2000kpa之间。计划采用旋挖钻进行桩基施工。 本车站场区内的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多在2~3m。强~中风化基岩为弱透水层,含有微量基岩裂隙水,构造挤压揉皱带为弱透水层,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强~中风化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构造挤压揉皱带中。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贫乏。勘测期间测得平均水头为30.5m。

桩基试验方案(终)

桩基试验方案(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及试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桩基试验目的及试验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桩基试验项目及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试验桩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检测方法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施工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种桩基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桩基检测方法的比较 评价建筑物的质量优劣,基础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为了监督桩基质量,首先要求施工者填写一份“桩基施工记录”,成桩后还需要一系列检测。“施工记录”包括:桩长、每米锤击数、最后30锤的贯入度,灌注桩还有砂、石、水泥的配比等原始情况记录,以表示桩基施工时的技术参数。但这些记录往往难以保证其真实,这是人所共知的。 桩基的质量最终表现在承载力上,静载试验无疑是最客观的桩基检测方法,但因它是有损性检测,且检测周期长、设备庞大、费用高,实际上只能是小比例抽检,而难以对桩基进行大比例的质量及承载力普查。所以静载试验不能成为桩基础质量全面检测的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高应变动力测桩(PDA)比之静载试验是轻便了一些,并缩短了检测的周期,其承载力的测算也得到认可,但根据规范也只抽检2%,可见仍是一种因其设备庞大、费用昂贵而不能成为桩基础质量监督的“威摄性”仪器。低应变动力测桩因其检测方法简便、费用低廉、速度快而不影响施工,因而可提高检测比例。但低应变检测还不能判别拉的最终质量指标——承载力,而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间接地佐证桩的质量:一是桩身的完整性鉴别,包括缩径、扩径、断裂、离析及夫泥等施工技术;二是用以表示桩的致密程度的波速,它既和施工技术有关,又和砂、石、水泥的配比乃至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是划分桩的类别,即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对于前者,低应变检测的技术就设备本身已无可置疑,而对于后者,即波速就有问题,因为波速表达式为式中:t为应力波从桩面传到桩底再反射到桩面的时间,由仪器测得的时间误差是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L为桩长,它只能取自施工记录表。由于显见的原因,记录桩长普遍大于实际桩长(管桩问题较小),于是L偏大。则Vp偏高,可能把本属不合格的桩变成了合格桩。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可见提供正确桩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一旦有正确的桩基施工记录,低应变检测桩身质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2 测桩新途径——分别求取桩身和桩周土的承载力 单桩设计无非根据以下两个条件:设计的截面积及相应的混凝土标号能否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桩周土和桩底的持力层能否共同承受由桩身传递过来的荷截。就一般情况而言,单桩荷截及安全系数一旦确定,则桩的截面积和混凝土的标号也相应确定;不同深度的土层力学参数一旦掌握,则桩的长度也相应确定。这些都是很成熟的设计方法。 如果把设计是否正确归入图纸审查的职责,那么桩基检测只剩下两个目的:桩身质量;桩周土的摩擦力加桩端土的承载力即原位土的承载力。如都符合设计要求,

某项目桩基检测 试验桩 检测报告

基桩质量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某项目(试验桩) 现场试验:张三李四 报告编制:李四 审核:审核人 审定:审定人 报告编号:2017-XXX 工程地点:地球村 XXXX年XX月XX日

目录 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 (2) 一、总概况 (3) (一)、工程相关信息 (3) (二)、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3) (三)、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4) 二、低应变检测 (4) (一)、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 (4) (二)、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 (4) (三)、低应变检测结果 (5) (四)、低应变检测波形图 (7) 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 (8) (一)、检测试验桩的相关参数 (8) (二)、试验原理、方法及使用仪器 (8) (三)、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9) (四)、静载检测结论 (10)

某项目(试验桩)检测结果书

一、总概况 (一)、工程相关信息 (二)、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 ①杂填土:褐黄,松散,人工新近回填而成,主要以粘性土、风化岩块组成,含少量碎石、块石;表面含少量植物根茎; ②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 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上部岩芯样呈土状;吸水膨胀,手捏易碎;下部岩芯样局部风化成砂土样,含少量石英颗粒; ④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裂隙极发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样呈

块状、碎块状,遇水易软化;泥质胶结;中厚层结构; 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样呈柱状、短柱状,柱长10-50cm 不等;泥质胶结,粉粒结构;锤击易碎,吸水易软化;沿节理面可见少量铁锰质氧化渲染; ⑤-1中风化砂砾岩:棕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样呈短柱状,柱长5-10cm 不等,砂砾结构,岩芯夹杂石英较多。仅02区西南处揭露。 (三)、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二、低应变检测 (一)、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原理 本次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锤击低应变法。该方法依据一维波动理论,其波动方程为: 22220/(/)0u t C u x ??-??= (1) 式中0C 是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也是标志桩身砼强度的参量,它是由材料常数P 和E 所决定的常值: 0/C E P = (2) 方程(1)为双曲线型偏微分方程,有两条相异的特征线,即通过自变量平面 (,)x f 任一点有两条相异的实特征线,方程通解为: ()()u f x ct g x ct =-++ (3) 式中f ,g 为任意函数,“+”号对应于上行波,“-”对应于下行波。 当桩头受到冲击力后,由此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桩身中存在的断裂、裂缝、扩颈、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时,会产生反射与透射。我们从实测中获得波形图,根据波形、波速、频谱的变化,通过特定的分析软件,可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等。 (二)、低应变检测结果评价

钻孔桩工艺性试桩_总结

新建黄骅南至大家洼铁路工程施工五标桥梁桩基工程试桩总结报告 、 编写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中铁十局黄大铁路工程施工5标项目经理部 2015年7月21日 钻孔桩工艺性试桩方案 1、工艺试桩的目的 通过试验桩确定成孔方法,所需配套的机械设备,以及钻孔、安装钢筋笼、下放导管、清孔、灌注各工序所需施工时间。确定各土层施工中泥浆的适宜指标,了解施工机械的性能,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需注意的问题。通过试验桩的各工序施工时间确定本段桩基施工所需投入的钻机数量以及施工资源的配置。 2、工艺试桩方案 2.1试桩机械主要设备配置 1、钻机:选用YT-300反循环钻一台。 2、汽车吊:此段钻孔桩钢筋笼的最大重量预计0.8吨,钢筋笼的长度15.185米 ,因此选用QY25型汽车吊。 3、混凝土运输车:根据运距和理论灌注数量选择10立方米混凝土运输车5台; 4、导管:导管用Φ300mm无缝钢管制作,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管节长度,中间节为3m等长,底节为4.0m,另有1.0m、1.5m 各一节搭配使用,总长50余米。 6、装载机:ZL50装载机一台,倒运钻渣,平整场地。

7、8000L水车一台,用于造浆、清孔 2.2试桩方法 2.2.1施工工艺

2.2.2试桩选址 选择在DK87+109西孙中桥0-6#桩。 2.2.3场地布置 根据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将场地平整夯实,清除杂物;修通便道、找好水源、安装变压器。将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做好测量复核,并记录放样数据备查;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开挖泥浆池、沉淀池。泥浆池大小宜为10m×5m×2.5m,沉底池大小宜为3m ×5m×3.5m,泥浆池顺桥向布置,相邻处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和泥浆池在中间隔墙顶面下1m高度处联通,联通断面为1m×1m,以便泥浆循环使用和保证泥浆质量。四周用Ф50mm钢管做成安全围护栏,围护栏水平分两层,底层横杆离地面高度为0.5m,上层横杆离地高度为1.2m,立杆每3m设置一根,平杆和立杆用钢管卡子进行牢固连接,所有钢管用红色和白色油漆进行50cm 相间涂刷,防护栏杆外侧满布密目防护网,在靠近便道一侧悬挂泥浆池危险等标示牌。 2.2.4钻机就位 就位前检查、维修钻机各部位,一切正常后,将桩机就位。用装载机将所需钻头运至钻机旁备用。 2.2.5埋设钢护筒 根据本桥的地质资料,相当一部分桩孔位置的表层均处于粉土层,埋设护筒时需要对护筒加固处理,才能开孔钻进,在正式施钻前对护筒有关要求如下: 护筒采用钢护筒,用厚度不小于6-8mm的钢板卷制,护筒顶端设15cm 宽的钢板条加劲箍和吊环。

最新版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最新版 桩基检测 试 验 方 案

桩基检测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 1、检测数量、方法: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的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

三、现场要求: (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 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 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提供单桩竖 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 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 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 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 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