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法+叠加原理习题

节点法+叠加原理习题
节点法+叠加原理习题

1.利用节点分析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的V0。

2.计算图示电路中的节点电压v1,v2,v3。

3.计算图示电路中的节点电压v1,v2,v3。

4.利用节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的v o和I o。

5.求图示电路中的节点电压

6.假定V o = 1V ,利用线性性质计算V o的实际值。

7.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V o。

8.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v x。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第三章答案

第3章 选择题 1.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C )。 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节点电压法D.2b法 2.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他的KVL独立方程数为( B )个。 A.n-1 B.b-n+1 C.b-n D.b-n-1 3.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列写结点电压方程,需要列写( C )。 A.(n-1)个KVL方程B.(b-n+1)个KCL方程 C.(n-1)个KCL方程D.(b-n-1)个KCL方程 4.对于结点电压法中的无伴电压源,下列叙述中,( A )是错误的。 A.可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转化为电流源后,再列写结点电压方程 B.可选择该无伴电压源的负极性端为参考结点,则该无伴电压源正极性端对应的结点电压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 C.可添加流过该无伴电压源电流这一新的未知量,只需多列一个该无伴电压源电压与结点电压之间关系的辅助方程即可 D.无伴受控电压源可先当作独立电压源处理,列写结点电压方程,再添加用结点电压表示控制量的补充方程 5.对于回路电流法中的电流源,下列叙述中,( D )是错误的。 A.对于有伴电流源,可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转化为电压源后,再列写回路电流方程 B.对于无伴电流源,可选择合适的回路,使只有一个回路电流流过该无伴电流源,则该回路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 C.对于无伴电流源,可添加该无伴电流源两端电压这一新的未知量,只需多列一个无伴电流源电流与回路电流之间关系的辅助方程即可 D.电流源两端的电压通常为零 6.对于含有受控源的电路,下列叙述中,( D )是错误的。 A.受控源可先当作独立电源处理,列写电路方程 B.在结点电压法中,当受控源的控制量不是结点电压时,需要添加用结点电压表示控制量的补充方程 C.在回路电流法中,当受控源的控制量不是回路电流时,需要添加用回路电流表示控

电路_第二章练习

第二章 一般分析法 练习 一、选择题 1.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电路一般分析法是( )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压法 2.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一般分析法是( ) A 、支路电压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压法 3. 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压法 4. 图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 A. 8U a -2U b =2 B. 1.7U a -0.5U b =2 C. 1.7U a +0.5U b =2 D. 1.7U a -0.5U b =-2 5. 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 ) 。 A. 11I m1-3I m2=5 B. 11I m1+3I m2=5 C. 11I m1+3I m2=-5 D. 11I m1-3I m2=-5 6. 图示电路中a 点电位为( ) 。 A. -2V B. 4V C. -4V D. -8V 二、填空题 1. 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 。 2. 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网孔数较少时,应用 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 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的 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3. 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 。 + 15V - 5Ω 1A b 4Ω 1Ω 2Ω a 5V 6V + _ + _ 8Ω 6Ω 3Ω I m1 I m2

4. 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 。 5. 在分析理想运算放大器时,认为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运放输入端电流等于 , 称为 。 6. 当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由于电压增益为无穷大,则输入端电压等 于 ,称为 。 7. 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节点数较少时,应用 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 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的 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定律和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8. 列网孔方程时,当 时,互电阻符号取 号,反之, 取 号,而节点分析时,互电导符号总取 号。 9. 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同相端电压u +与反相端电压u -,可认为是 ;而同相 端电流i +与反相端电流i -,可认为是 。 10. 图中运放电路的输出u o 与输入u s 的关系为 。 11. 图示电路,最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是 。 三、计算题 1. 如下图,求I =? 2. 分别计算S 打开与闭合时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 U 0 U B -

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例题分析

课题8: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 (1)利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2)利用网孔电流法求解支路数目较多的电路。 (3)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节点较少而网孔较多的电路 重点、难点: 重点: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难点:列方程过程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及符号的确定。 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还是在巩固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上,利用实例分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并将其用于实践案例中。 复习、提问: (1)节点的概念和判别? (2)网孔的概念和判别? 教学过程: 导入: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电路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其中最基本、最直观、手工求解最常用的就是支路电流法。 一、支路电流法 利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步骤: (1)任意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绕行方向。 (2)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有n个节点,就可以列出n-1个独立电流方程。 (3)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L=b-(n-1)个网孔方程。 说明:L指的是网孔数,b指是支路数,n指的是节点数。 (4)代入已知数据求解方程组,确定各支路电流及方向。 例1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中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I及每台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1、和I2。已知:R1=1Ω,R2=0.6Ω,R=24Ω,E1=130V,E2=117V。 解:(1)假设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绕行方向如图示。

图1 (2)根据KCL,列节点电流方程 该电路有A、B两个节点,故只能列一个节点电流方程。对于节点A有: I1+I2=I ① (3)列网孔电压方程 该电路中共有二个网孔,分别对左、右两个网孔列电压方程: I1R1-I2R2+E2-E1=0 ②(沿回路循行方向的电压降之和为零,如果在 I R+I2R2-E2=0 ③该循行方向上电压升高则取负号) (4)联立方程①②③,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I1-I2+I=0 I1-0.6I2=130-117 0.6I2+24I=117 解得各支路电流为: I1=10A I2=-5A I=5A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发电机E1输出10A的电流,发电机E2输出-5A的电流,负载电流为5A。由此可以知道: 结论:两个电源并联时,并不都是向负载供给电流和功率的,当两电源的电动势相差较大时,就会发生某电源不但不输出功率,反而吸收功率成为负载。因此,在实际供电系统中,直流电源并联时,应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内阻应相近。 所以当具有并联电池的设备换电池的时候,要全部同时换新的,而不要一新一旧。 思考:若将例1中的电动势E2、I2极性互换,列出用支路电流法求解I、I1、和I2所需的方程。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支路电流法就是通过联立n-1个节点电流方程,L个网孔电压方程(n为节点数,L为网孔数)。但所需方程的数量取决于需要解决的未知量的多少。原则上,要求B条支路电流就设B个未知数。那么有没有特例呢?

叠加原理练习

复杂直流电路专项复习 _____________叠加定理专题 一、叠加定理的内容 当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叠加)。 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叠加定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即电路中的元件均为线性元件)的支路电流或电压(不能直接进行功率的叠加计算); (2) 电压源不作用时应视为短路,电流源不作用时应视为开路; (3) 叠加时要注意分电流(或分电压)与所求的电流(或电压)之间的参考方向,正确选取各分量的正负号。 (4)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必须画出分图,且尽量保持原图结构不变。 (5)叠加原理只能用来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二、应用举例 【例3-3】如图3-8(a)所示电路,已知E 1 = 17 V ,E 2 = 17 V ,R 1 = 2 Ω,R 2 = 1 Ω,R 3 = 5 Ω,试应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I 1、I 2、I 3 。 (1) 当电源E 1单独作用时,将E 2视为短路,设 R 23 = R 2∥R 3 = 0.83 Ω 则 A 1A 5A 683 .217 1322 313 23 223111=+==+===+='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2) 当电源E 2单独作用时,将E 1视为短路,设 R 13 =R 1∥R 3 = 1.43 Ω 则 A 2A 5A 743 .217 23 11 323 13 113222=+==+===+=''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3) 当电源E 1、E 2共同作用时(叠加),若各电流分量与原电路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在电流分量前面选取“+”号,反之,则选取“-”号: I 1 = I 1′- I 1″ = 1 A , I 2 = - I 2′ + I 2″ = 1 A , I 3 = I 3′ + I 3″ = 3 A

第八章组合变形练习题

组合变形练习题 一、选择 1、应用叠加原理的前提条件是:。 A:线弹性构件; B:小变形杆件; C:线弹性、小变形杆件; D:线弹性、小变形、直杆; 2、平板上边切h/5,在下边对应切去h/5,平板的强度。 A:降低一半; B:降低不到一半; C:不变; D:提高了; 3、AB杆的A处靠在光滑的墙上,B端铰支,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变形, AB杆发生变形。 A:平面弯曲 B:斜弯; C:拉弯组合; D:压弯组合; 4、简支梁受力如图:梁上。 A:AC段发生弯曲变形、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 形 B:AC段发生压弯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C:两段只发生弯曲变 形 D:AC段发生压弯组合、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形 5、图示中铸铁制成的压力机立柱的截面中,最合理的是。

6、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P2作用在梁的中间截面处,悬臂梁根部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A:σ max =(M y 2+M z 2)1/2/W B:σ max =M y /W y +M Z /W Z C:σ max =P 1 /A+P 2 /A D:σ max =P 1 /W y +P 2 /W z 7、塑性材料制成的圆截面杆件上承受轴向拉力、弯矩和扭矩的联合作用,其强度条件是。 A:σ r3 =N/A+M/W≤|σ| B:σ r3 =N/A+(M2+T2)1/2/W≤|σ| C:σ r3 =[(N/A+M/W)2+(T/W)2]1/2≤|σ| D:σ r3 =[(N/A)2+(M/W)2+(T/W)2]1/2≤|σ| 8、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模量为W,承受弯矩M,扭矩T,A点处正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材料为普通碳钢,其强度条件为:。 A:σ≤|σ|,τ≤|τ| ; B: (M2+T2)1/2/W≤|σ| ; C:(M2+0.75T2)1/2/W≤|σ|; D:(σ2+4τ2)1/2≤|σ| ; 9、圆轴受力如图。该轴的变形为: A: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B: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 C:AC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

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一章流体流动 【例1-1】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3与998kg/m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 解:根据式1-4 =(+)10-4=×10-4 ρ m =1372kg/m3 【例1-2】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 221%、N 2 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 压力为×104Pa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 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 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 m =32×+28×+× =m3 根据式1-3a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例1-3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1=、密度ρ 1 =800kg/m3,水层高度h2=、密度ρ2=1000kg/m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p A=p'A p B=p'B (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p A=p'A的关系成立。因A与A'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 p B =p' B 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 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由上面讨论 知,p A=p'A,而p A=p'A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 A =p a +ρ 1 gh 1 +ρ 2 gh 2 p A '=p a +ρ 2 gh 于是p a+ρ1gh1+ρ2gh2=p a+ρ2gh 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1000×=1000h 解得h= 【例1-4】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U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R=200mm。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解:因为倒置U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ρg与ρ,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截面a-a'为等压面,则 p a =p a ' 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 p a =p 1 -ρgM

叠加原理教案

授课班级10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授课教师王居授课时间编号课时 2 授课目标能力目标 能利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知识目标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解题步骤,注意点。 2:能熟练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3:掌握几种典型的题目。 情感目标 增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利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解题步骤,注意点。2:能熟练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3:掌握几种典型的题目。 教学难点叠加原理的典型题型。 学情分析学生对部分知识以前理解较好。 课后阅读了解并掌握叠加原理的应用 课外作业 与操作 教学后记学生对叠加原理很容易的吸收纳入,并对它产生兴趣。

复习提问 1、支路电流法的定义? 提问回答 2、利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应注意哪些? 叠加定理 一、叠加定理的内容 当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各支路的电 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 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叠加)。 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叠加定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即电路中的元件 均为线性元件)的支路电流或电压(不能直接进行功率的叠 加计算); (2) 电压源不作用时应视为短路,电流源不作用时应 视为开路; (3)叠加时要注意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正确选取各 分量的正负号。 (4) 二、应用举例 【例3-3】如图3-8(a)所示电路,已知E1 = 17 V,E2 = 17 V,R1 = 2 Ω,R2 = 1 Ω,R3 = 5 Ω,试应用叠加定理求 各支路电流I1、I2、I3 。

图3-8 例题3-3 解:(1) 当电源E 1单独作用时,将E 2视为短路,设 R 23 = R 2∥R 3 = 0.83 Ω 则 A 1A 5A 683 .217 1322 313 23 223111=+==+===+='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2) 当电源E 2单独作用时,将E 1视为短路,设 R 13 =R 1∥R 3 = 1.43 Ω 则 A 2A 5A 743 .217 23 11 323 13 113222=+==+===+=''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3) 当电源E 1、E 2共同作用时(叠加),若各电流分量与原电路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在电流分量前面选取“+”号,反之,则选取“-”号: I 1 = I 1′- I 1″ = 1 A , I 2 = - I 2′ + I 2″ = 1 A , I 3 = I 3′ + I 3″ = 3 A 【例3-4】《相约》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目录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 1.1、本章主要内容: (1) 1.2、注意: (1) 1.3、典型例题: (2) 第二章网孔分析与节点分析 (3) 2.1、本章主要内容: (3) 2.2、注意: (3) 2.3、典型例题: (4)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7) 3.1、本章主要内容: (7) 3.2、注意: (7) 3.3、典型例题: (7) 第四章分解方法与单口网络 (9) 4.1、本章主要内容: (9) 4.2、注意: (10) 4.3、典型例题: (10) 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2) 5.1、本章主要内容: (12) 5.2、注意: (12) 5.3、典型例题: (12) 第六章一阶电路 (14) 6.1、本章主要内容: (14) 6.2、注意: (14)

6.3、典型例题: (15) 第七章二阶电路 (19) 7.1、本章主要内容: (19) 7.2、注意: (19) 7.3、典型例题: (20) 第八章阻抗与导纳 (21) 8.1、本章主要内容: (21) 8.2、注意: (21) 8.3、典型例题: (21) 附录: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24) 说明 (25)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解电路集总假设的条件,描述电路的变量及其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的性质以及支路电流法。 1.2、注意: 1、复杂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真实方向往往很难确定,电路中只标出参考 方向,KCL,KVL均是对参考方向列方程,根据求解方程的结果的正负与 参考方向比较来确定实际方向. 2、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为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若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为非关联的参考方向, 此时元件的吸收功率P吸=-UI,或P发=UI 3、独立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给定的函数,端电流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独立电流源的端电流是给定的函数,端电压由外电路确定(一般不为0) 4、受控源本质上不是电源,往往是一个元件或者一个电路的抽象化模型, 不关心如何控制,只关心控制关系,在求解电路时,把受控源当成独立 源去列方程,带入控制关系即可. 5、支路电流法是以电路中b条支路电流为变量,对n-1个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由元件的VCR,用支路电流表示支路电压再对m(b-n+1)个网 孔列KVL方程的分析方法.(特点:b个方程,变量多,解方程麻烦)

化工原理计算题例题

三 计算题 1 (15分)在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中,已知 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当量长度,下同)为 100m ,其中压力表之后的管路长度为80m , 管路摩擦系数为0.03,管路内径为0.05m ,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泵的效率为0.85, 输水量为15m 3/h 。求: (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2)泵轴功率,Kw ; (3)压力表的读数,Pa 。 解:(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由题意知, s m A V u s /12.2) 4 05.03600(15 2 =??==π 则kg J u d l h f /1.1352 12.205.010003.022 2=??=??=∑λ (2)泵轴功率,kw ; 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 ∑-+++=+++10,1 21020022f e h p u gH W p u gH ρ ρ 其中, ∑=kg J h f /1.135, u 0= u 1=0, p 1= p 0=0(表压), H 0=0, H=20m 代入方程得: kg J h gH W f e /3.3311.1352081.9=+?=+=∑ 又 s kg V W s s /17.410003600 15 =?= =ρ 故 w W W N e s e 5.1381=?=, η=80%, kw w N N e 727.11727===η 2 (15分)如图所示,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均恒定 不变,输送管路尺寸为φ83×3.5mm ,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真空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1为4.8m ,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2为5m 。当输水量为36m 3/h 时,进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1.96J/kg ,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4.9J/kg ,压力表读数为2.452×

电路习题测验集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 A 、 B 、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 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 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解:不对。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 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 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王国庆陈兰英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2003

上 册 一、选择题 1、 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 (1) 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C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2)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D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解:(1) 由222322642d lu u d l du u d l h f ρμμ ρλ=??=??=得 1624 4 212212 2122 121212==??? ? ??=????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由 2222u d l d f u d l h f ????? ??=??=ελ得 322 5 5 21214 212 2112212==????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水由高位槽流入贮水池,若水管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缩短25%,而高位槽水面与贮水池水 面的位差保持不变,假定流体完全湍流流动(即流动在阻力平方区)不变,则水的流量变为原来的 A 。 A .1.155倍 B .1.165倍 C .1.175倍 D .1.185倍 解:由 f h u p gz u p gz ∑+++=++2 22 2 22211 1ρρ得 21f f h h ∑=∑ 所以 ()()2 222222 11 1u d l l u d l l e e ?+?=?+? λλ 又由完全湍流流动,得 ?? ? ??=d f ελ 所以 ()()2 2 2211u l l u l l e e ?+=?+,而 24 d u uA V π ?== 所以 ()()1547.175 .01 2 11 2 12== ++==e e l l l l u u V V 3. 两颗直径不同的玻璃球分别在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自由沉降。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2500kg/m 3,水 的密度为998.2kg/m 3,水的粘度为 1.005?10-3Pa ?s ,空气的密度为 1.205kg/m 3,空气的粘度为1.81?10-5Pa ?s 。 (1)若在层流区重力沉降,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直径之比为 B 。 A .8.612 B .9.612 C .10.612 D .11.612 (2)若在层流区离心沉降,已知旋风分离因数与旋液分离因数之比为2,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 直径之比为 D 。 A .10.593 B .11.593 C .12.593 D .13.593 解:(1) 由 ()μ ρρ182g d u s t -=,得 ()g u d s t ρρμ-= 18

关于电路分析中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一些小问题

关于电路分析中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一些 小问题 我们知道,回路电流法列出的回路电流方程的等号右边是假定回路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一般地,如果电压的参考方向与选定的贿赂的循行方向相反的话,电压就去正,反之取负。事实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那就是在你选定的回路中除了电压源之外还有电流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流源),如果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个电阻与电流源并联而构成实际电流源时,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实际电压源而求解,但是如果只有一个理想电流源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处理比较简单: ①假设理想电流源两端存在电压U,相当于将理想电流源看作理想电压源而与回路中其他元件一起构成回路电流方程,但是在列出回路电流方程组后,我们还应该利用回路电流或支路电流的KCL约束关系将电流源的电流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将我们刚才假设为电压源的电流源的电流用回路电流或支路电流去表示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求解。 ②对于理想电流源(受控电流源),我们可以暂时将含有理想电流源的支路中的理想电流源连同与之串联的电阻等元件暂时除去,相当于除掉了一条支路,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大回路或者说超回路,我们可以将超回路看作普通回路对其假设一个相应的回路电流,那么前面去掉的那个支路哪儿去了呢?当然,我们不会白白将它除掉,而是,我们可以将这条支路单独放入一个新的回路里面,这个回路当然与其他回路是相互独立的,这也就是我们的目的,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将这条支路的电流也就是理想电流源的电流就假设为这个包含它的回路的电流,从而列出回路电流方程组而不考虑理想电流源对电压的影响。 好了,我们下面再来说说节点电压分析法,一种很有效,很方便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在节点电压分析法中,方程组等号的右边是直接与节点相连的所有电流源的电流的代数和(与理想电流源或受控源串联的电阻不算入自电导和互电导),那么如果有电压源与节点直接相连了怎么办呢?当然,如果电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的话,我也可以将这个实际电压源等效为一个实际电流源(与电压源串联的电阻要算入电导)。但是,如果只是理想电压源呢?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 ①我们可以将电压源的负极端作为电势的零点,那么很明显,电压源另一端节点电压我们也就知道了。其他节点按正常方法列方程组求解。 ②我们可以假设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为I,也就是说我们将理想电压源看作理想电流源,然后列出相应的节点电压方程,但是在之后,我们应该用节点电压去将我们看作理想电流源的理想电压源的电压表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求解了。 ③如果电路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电压源,并且他们的端口没有接在同一个节点上,我们就可以用高斯面将理想电压源圈起来,构成广义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广义节点列出广义节点电压方程,进而忽略了电压源对电路的影响。 方法三的实用性最广。

电路复习习题(带答案)教学内容

电路复习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5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a)(b) 习题1.5电路 解:(a)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b)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 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 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 1.1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问哪个元件为电源?哪个元 件为负载?哪个元件在吸收功率?哪个元件在产生功率?电路是否满足功率平衡条件? (已知V 40V,10V,30==-==D C B A U U U U ,A 2A,3A,5321-===I I I 。)

习题1.11电路 解:W I U P A A 1501-=?-= (产生功率)(电源) W I U P B B 501-=?= (产生功率)(电源) W I U P C C 1202=?= (吸收功率)(负载) W I U P D D 802=?-= (吸收功率)(负载) 0=+++=D C B A P P P P P 总 所以此电路功率平衡。 1.12已知一电烙铁铭牌上标出“25W ,220V ”。问电烙铁的额定工作电流为多 少?其电阻为多少? 解:A U P I 445 22025===; Ω===19362522022P U R 1.1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V 80=S U ,K Ω61=R ,K Ω42=R ,当(1)S 断开 时,(2)S 闭合且03=R 时,电路参数2U 和2I 。 1.15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1.16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关于叠加原理及一道附加题的解释

一、关于叠加原理,有部分同学提出下列问题:

一、关于叠加原理,有部分同学提出下列问题: 1. 叠加原理是否仅适用于三相对称短路,短路点电压为零? 2. 对于不对称故障,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是否和叠加原理没有关系? 3. 对于教材图5-1,为什么在图c 中,有电源"1E ,"2E ,而在正序网络图d 中,则没 有了电源,而出现了|0|f U ? 这几个问题,问得都非常好,现进行统一解答: 1. 叠加原理是适用于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

2. 三相短路是特殊情况,短路点电压为零,所以,利用叠加原理时,在短路点附加的两个电源为:|0||0|()()0f f U U +-=,然后将网络分解成正常网络:包括电源"|0|&f E U ;故障网络,仅包括电源|0|f U -。若不进行简化计算,则故障点 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即正常工作电流"|0|()()/f E U Z ∑-电源到短路点的直接阻抗+故障网 络的电流|0|()/f U Z ∑1。对于三相对称网络,由于近存在正序分量,所以,计算 到此为止。若进行短路计算,则可忽略正常网络。具体计算细节,参考教材P66,例3-1。 3. 若为不对称故障,则仍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由于电源电压仍然是三相对称,所以可以认为仅限于在正序网络中应用叠加原理。设短路点的正序电压为 (1)f U (如图c 所示) ,此时,正序网络中,在短路点仍然附加两个电源为:|0||0|()()0f f U U +-=,然后将网络分解成正常网络:包括电源"|0|&f E U ;故障网络,包括电源|0|(1)f f U U -+(这是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的主要区别所在!)。 如此,则在简化计算时,网络中应包含电源|0|(1)f f U U -+,将该电源所在电路 图进行适当变形,即可得到图d ,请同学们自行推导。 4. 若有同学有《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杨淑英、邹永海,中国电力出版社)这本书,可结合P132,11-7理解上面第3条解释。 二、附加习题: 李老师所在的暂态班布置的作业和我们班的作业略有差异,有同学同时完成了两位老师布置的作业,表示赞扬。有同学在做教材P118, 习题4-2-1时,认为用对称分量法计算比用相分量计算要复杂,现予以校正。 该题的具体求解步骤为: 1. 已知条件:i0=0; 1,a E =1,b E =-c E j = 2. 因为左侧Y 接法变压器中性点电压不一定为零,所以,需要求出Y 变压器的电压的序分量和Un 的关系如下:

国家电网考试题库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库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 一、选择题 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不包含(D) (A)母线的电压(B)功率分布(C)功率损耗(D)母线功角 2)不是牛顿潮流算法的优点(D) (A)收敛速度快(B)收敛可靠性高(C)迭代次数与网络规模基本无关(D)初值不敏感 3)不是牛顿潮流算法的缺点(C) (A)占用内存大(B)计算时间长(C)病态系统敏感(D)初值敏感 4)关于PQ分解法正确的是(B) (A)PQ分解法的系数矩阵每次迭代都需要形成一次并进行三角分解组成因子表(B)每次迭代都需要解两个方程组(C)病态系统敏感收敛性好(D)PQ分解法中B'和B''为对称阵,其形成比较困难 5)已知导纳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Y11=1.25-j5.5,Y12=-0.5+j3,Y13=-0.75+j2.5,则采用PQ分解法计算时B'13的值为(D) (A)-1.333(B)-0.4(C)-0.333(D)-2.725 6)已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Y11=1.25-j5.5,Y12=-0.5+j3,Y13=-0.75+j2.5,则采用PQ分解法计算时B''13的值为(A) (A)-2.5(B)-1.33(C)-0.75(D)-5.5 7)已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Y11=1.25-j5.5,Y12=-0.5+j3,Y13=-0.75+j2.5,则采用PQ分解法计算时B'11的值为(-j5.5)

(A)(B)(C)(D) 8)已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Y11=1.25-j5.5,Y12=-0.5+j3,Y13=-0.75+j2.5,则采用PQ分解法计算时B''11的值为(-j5.5) (A)(B)(C)(D) 9)采用牛拉法时PV节点无功功率越界时(A) (A)转为PQ节点(B)转为平衡节点(C)改变发电机无功出力(D)可以不处理 10)采用牛拉法时PQ节点电压功率越界时(A) (A)转为PV节点(B)转为平衡节点(C)改变发电机无功出力(D)可以不处理 11)已知系统中选4节点为平衡节点,且Y12=0,Y41=0,Y62=0,则对应雅可比矩阵中肯定为零的子矩阵为(A) (A)J12(B)J41(C)J62(D)无法确定 11)下列潮流算法中具有平方收敛性的是(B) (A)PQ分解法(B)牛拉法(C)高斯塞德尔法(D)保留非线性潮流法 二、多选题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要求是(ABCDEG) (A)计算速度(B)内存占用量(C)算法的收敛可靠性(D)程序设计的方便性(E)算法通用性(F)能解决电网所有电压等级的潮流问题(G)良好的人机界面

叠加原理_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叠加原理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 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测量项 目实验内容U1 (V) U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 用 1208.693-2.427 6.300 2.4290.802 3.231 4.446 4.449 U2单独作 用 06-1.198 3.589 2.379-3.590-1.184-1.215-0.608-0.608 U1、U2共同 作用 1207.556 1.1608.629-1.162-0.382 4.446 3.841 3.841 2U2单独作 用 012-2.3957.180 4.758-7.175-2.370 2.440-1.217-1.218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表3-2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U1 (V) U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 用 1208.734-2.569 6.198 2.5750.607 4.473 4.477 U2单独作 用 060000-600 U1、U2共同 作用 1267.95307.9530-1.940 4.036 4.040 2U2单独作 用 0120000-12000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电路分析典型习题与解答

目录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网孔分析与节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分解方法与单口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一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二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阻抗与导纳............................................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典型例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