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面具脸谱校本研发方案和教案

京剧面具脸谱校本研发方案和教案
京剧面具脸谱校本研发方案和教案

京剧面具脸谱校本研发方

案和教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校本课程研发《面具—京剧脸谱制作》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绘画操作能力,设计并研发校本课程活动:面具制作--京剧脸谱。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我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两课时以美术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有机的结合,有效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观念。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什么是脸谱,以及脸谱的一些知识。

2、学会怎样画脸谱。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激起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活动计划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社团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3、了解脸谱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4、制作脸谱,并把活动拍照留念。

五、活动时间:

8周。总课时数:16课时

六、负责人:张萍

七、活动地点:2号楼二楼美术教室

八、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一、二节课

九、活动准备:学生自己准备所需材料

十、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面具雏形制作(4课时)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京剧脸谱绘制(4课时)

第三阶段活动的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布展

十一、教学方法:

1、鼓励式教学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

我们手工制作的教学可采用,“看一看”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做到条理。“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十二、教学特点:

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面具雏形制作:

1、学生准备材料:

气球线绳剪刀报纸卫生纸乳胶毛笔或小排刷小盆

2、老师准备材料:

同上另制作好的面具雏形和画好的京剧脸谱面具

3、活动内容:

教师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教师将面具制作过程拍成照片,制作成PPT活动前展示给学生,在配以文字讲解注意事项。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开始制作,巡视知道讲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活动安排:

雏形制作分两阶段:需要4个课时完成

气球成形用乳胶粘贴报纸后晾干(2课时完成)

待干后继续乳胶粘贴卫生纸再晾干(2课时完成)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京剧脸谱绘制(4课时)

(一)、学生准备材料:自制面具模型美工刀铅笔直尺橡皮上色工具

(二)、教师准备材料:同上及 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二、授课:讲授京剧脸谱知识,学生绘制面具手稿(2课时完成)

三、带领将自制面具雏形切割开备用

四、学生绘制京剧脸谱面具(2课时完成)

校本课程—京剧脸谱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脸谱一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其具有的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学习按步骤进行创作或临摹。

3、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画对称或不对称式的脸谱图案,线条和谐流畅。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脸谱

教学课时:讲授1课时绘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精神集中,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情况,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现在的流行歌曲一点也不陌生,随便一首歌曲每个同学都能哼唱几句,但是要同学们唱上几句京剧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谈到京剧,同学们都知道它是三大国粹之一。是我国民艺术的一只奇葩。它曲调优美、唱腔迷人,不但中国人喜欢,连许多外国人都远道而来学习京剧。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京剧的一些知识~~~~京剧脸谱。

1、什么是脸谱:(生答)

脸谱使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它要把五色的油彩往脸上擦,所以叫脸谱。怎么擦呢脸谱勾成就形成了装饰性很强的图案,所以我们在美术课上学习它。

2、脸谱的历史和由来:(课件)

我国的戏曲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民间风俗活动中的面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后逐渐进入舞台,尤其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趋完善.

3、行当和意义:(课件)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基本行当。

丑: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白。

净:花脸,表现气质豪迈粗犷的形象。

旦:女角色的统称,分为花旦、老旦、武旦等。

声:丑、净以外的男角色,分小生、老生、武生等。

末:并入老生。

意义:

画脸谱很有意义,可以使观众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看到脸谱就知道人物的内心世界。

4、谱式和色彩:(课件)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脸谱。

什么颜色的脸是否对称

那儿的纹理最漂亮怎么画的

(1)谱式:(课件)

大家看到,一张张脸谱各具特色,绝不雷同。那它的勾画是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呢?勾画脸谱要有一定的格式和画法,我们称之为谱式。,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我们了解其中的几种:

(1)整脸:是一种常见的谱式。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

(3)碎花脸:由“花三块瓦”演变而来,保留正额主色,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故称“碎花脸”。

(4)歪脸: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5)象形脸,一般应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无固定谱式。

如:《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和青龙。

(6)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2)色彩:(课件)

京剧脸谱中色彩也很有讲究,红、紫、白、黑、蓝、金、银等色,能寓意人物的性格品质。使观众对戏中人物的忠、奸、善、恶,一目了然。

红脸: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和性格。

黑脸:代表忠诚、耿直?

蓝脸:代表刚强、勇猛?

紫脸:代表智勇、刚强?

金银脸:代表神、佛、鬼、怪?

白(水白):代表奸诈、狠毒、阴险?

黄脸:代表残暴,枭勇的作物及性格.

(三)设计绘制脸谱:

如何设计绘制脸谱呢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绘制脸谱就会很容易: 第一、画圆或椭圆,确定脸谱的谱式和主色彩;

第二、画五官:注意位置、比例。(教师黑板演示)

第三、装饰:在那儿装饰怎样装饰

第四、上色:对称(歪脸除外)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气球面具制作好切开后每人都有两个面具模型,一个我们今天用来绘制京剧脸谱,本周绘制完成,另一个面具图案色彩自由发挥想象,下周五来完成。

(1)每人设计或临摹一个脸模;

(2) 然后在这个“脸”形里勾出对称的双眼、双耳、鼻、嘴,造型要有夸张、变形。

(3)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人物性格涂上颜色,要敢想、敢画,大胆创新。

(4)要敢想、敢画,大胆创新;

(5)整体调整一下颜色的均衡度左右要对称?

3、教师辅导:

设计思路要打开。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京剧脸谱的特点、谱式和色彩,并进行了大胆而又很有创新的脸谱设计、绘制。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想,谁能用一两句话谈一谈。

七?结束

收拾整理美术室。通知下周准备用具。

第三阶段活动的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布展

1、活动中用相机记录多彩的瞬间,活动结束后冲洗照片制作一本精致的小册子作为资料保存。

2、写活动感受:一篇篇实践活动的感受,会给同学们以启迪;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布置展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