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导学案.

南亚导学案.
南亚导学案.

10分)

后果:在近期内将引起河流水位上升,导致大范围的洪水灾害;(2分)在远期,冰川后退后,河解决措施:一是全球合作,减少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2分)二是全球共同行动,保护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其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土壤

地是平原,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

地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经济作物是茶叶,其有利的生长条件

地所在国家的名称是孟加拉国,该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②恒河和布

③下游地区地势低

地附近有储量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因而附近分布有钢铁机械等工业。

)①是雅鲁藏布江河;②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入_恒_河;③是)印度河;④是恒河。

1、

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

(2)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3、(2011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

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

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

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

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

(1)

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

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

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图中

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

的积极意义。(6分)

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8分

)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无不希望在索契捞回一年

分)有海水、沙滩、雪山、森林,旅游资源丰

甲海域表层盐度比乙海域低,分析其成因。(6分)

乙海域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陆地汇入的淡水很少;甲海域气候湿润,蒸发较弱,陆地河流汇入

(图的气候资料符合

)索契已成为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胜地,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无不希望在索契捞回一年

分)有海水、沙滩、雪山、森林,旅游资源丰

乙地的沙漠为热带沙漠,主要是因为常年受到热带高压的控制,海洋面积小,深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形成大片热带沙漠。

图的气候资料符合

南亚

1、(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2、(1)印度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2)热带季风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3、(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拨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降低)。(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使于原科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1.(1)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地势东北高,西南低。(2分)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温度低,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2分)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2分)雨季

(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2分)(共6分)

(3)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6分,任答2点即可,

每点3分) 2、(1)北部(东北部)内陆多(2分),南部(西南部)沿海少(2分)。

南部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2分);加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

(2分)。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山地迎风坡多降水)(2分)。

(2)粮食作物:小麦、水稻(1分);经济作物:棉花(1分)

有利: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南部光照充足)(2分);灌溉水源充足(2分)

不利:年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面积广)(2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2分)。

(3)石油污染(2分)。①地因地处波斯湾产油区的外运必经航道(2分),且海区封闭,石油污染严重(2分);②地处河口,受陆地径流的淡水稀释(2分),且海区相对开阔(2分),石油污染较轻。

3、(1)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势陡峻,落差大。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众多,地势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的难度。 (3)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4)全球变暖,该地区热量增加,生长期增长,可耕地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全球变暖,加速该国冰川消融,泥石流、滑坡现象增多。

(5)该国旅游资源类型分为自然风光(高山、冰川、原始森林等)和人文景观(佛教建筑、民风民俗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学案4:南亚和印度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4:南亚和印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南亚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的成因和差异等。 2 ?能够对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进行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3. 了解印度的资源与工业的分布。 【学习重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 【学习难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 一、利用数字归纳法记忆南亚的相关知识点。 1、三类国家一一南亚有哪三类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家? 2、三大地形区一一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 3、三条河流一一南亚有哪三大河流?它们分别在哪个国家境内注入哪个海洋? 4、三种气候一一南亚的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是什么?

6二大粮食作物------ 印度的二大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是什么? 7、三大矿产资源和三大工业分布地区在哪? 8、三大宗教南亚各国信奉什么宗教? 二、巩固练习 1、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2—5题: 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3、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2

A.小麦B?棉花C ?黄麻D.水稻 3

4、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工业区B . b工业区C . c工业区D . d工业区 5、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逐渐减少 B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 D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下图“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6--7题&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 A .受夏季风影响 B .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 . 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7、有学者预言索马里半岛百万年后可能与 非洲大陆分离。其依据是() A .河流侵蚀作用强烈 B .海水侵蚀作用强烈 C .半岛地处板块消亡边界一侧 D .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 8右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 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 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 .①② C?②③ D .①③ 建设中的诧路

13.白鹅

《白鹅》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佳句。 教学重点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鹅的古诗句、作文草稿本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一提到鹅,大家都随口便能吟诵出这首骆宾王的《咏鹅》(出示)仿佛一只身姿优美,羽毛雪白的大白鹅正在眼前高歌。也正是这只大白鹅,它穿越时空,从唐朝来到了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出示作者简介)的笔下,成了一只“高傲”的“大鸟”,那么它到底有多高傲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朴素、风趣的语言文笔走近这只(引读课题)“白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件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从容不迫、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左顾右盼、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奢侈、蹲着、窥伺 3.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傲)作者用了一句什么句来说呢?你能读一读吗?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叫声、步态、吃相)你从哪里读出来?(第二自然段——齐读——这个自然段在课文里起到什么作用呢?——中心句和过渡段) 4.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来描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叫声——3,步态——4,吃相——567) 三、深入理解、体悟意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______有规律性____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太阳辐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差异——大气不断运动,交换输送热量3.三圈环流的形成: (1)形成条件: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_____热量差异___和___________地转偏向力 _____ 。 (2)类型: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 (3)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原因:太阳直射点_______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b .规律( 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图 二、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 匀,气压带相对完整。 (2)北半球:

2.季风环流 (1)东亚季风: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2)南亚季风: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 热力性质的差异。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举例) 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 年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全年受__________控制,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 __________控制,温和多雨。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1.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图: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图3-2-4 所示。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

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节《南亚》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 2、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3、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4、学会分析“安拉阿巴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干季和湿寄降水量分布图”,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 教学媒体:南亚政区图、南亚地形图、南亚季风示意图、《敢问路在何方》磁带 教学方法: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段,这部电视相信同学们都看过吧,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 [板书]:南亚 [活动]:你印象中的南亚是怎样的(七嘴八舌话南亚) [承转]:南亚是否与我们印象中的一样呢就让我们走进南亚。 [投影]:南亚的政区图图。 [板书]:一、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 [小结]: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

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亚大部分在100N~300N。 [提问]南亚有哪些国家哪些是内陆国家哪些是临海国家哪些是岛国与我国相临的国家有哪几个 [读图归纳]:南亚的国家有七个,内陆有两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临海有三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海上有两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与我国相邻的有四个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教师总结]: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北部穿,南亚七国家,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临有四国,尼不与印巴。 [读图、提问]:南亚七国的首都各是什么 [活动]:在空白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及首都。 [承转]:在了解了南亚的位置和国家之后,同学们不禁要问唐增师徒四人来此取什么经为什么来此取经呢 [板书]:二、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讲述]:唐僧要来这里取的是佛经,因为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南亚除了是佛教的发源地之外,还是印度教的发源地。 [提问]:现在南亚各国居民主要信什么教 [小结]:斯里兰卡和不丹信仰佛教;印度和尼泊尔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基督教。 [朗读]:“泰姬陵” [提问]南亚有哪些奇特的景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 [小结]:巴基斯坦的清真寺;印度的泰姬陵。 [承转]:南亚与我国相临,唐增师徒四人为什么要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呢原来,这主要是与地形有关。南亚的地形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自己研究一下。 [板书]:三、三大地形和两条河流 [投影]:南亚地形图, [提问]:南亚的地形可分为哪三大地形取 [读图小结]:南亚的地形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广阔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

南亚和印度(练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亚洲——南亚和印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恒河 C.布拉马普特拉河 D.湄公河 2.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A.恒河中上游地区 B.恒河中下游地区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德干高原东北部 3.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4.有关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黄麻产量最多的国家 B.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多的国家 C.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D.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印度是世界上几个核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B.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C.印度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发射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D.印度是世界上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双选】6.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 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双选】7.下列关于印度矿产与工业的分布,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 B.目前工业部门中以采矿、钢铁、纺织为主 C.孟买是全国最大的海港、棉纺工业中心 D.首都新德里是高科技工业中心 【双选】8.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 B.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C.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D.高原北部盛产棉花和黄麻 【双选】9.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B.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是造成水旱灾害的根本原因 C.全年气温高,但降水量偏少,气候较干旱 D.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双选】10.加尔各答是() A.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C.印度最大的城市 D.印度最大海港 【双选】11.关于邻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印度隔海相望的国家基斯里兰卡 B.印度和我国的新疆、西藏两个省级行政区接壤 C.与印度交界的东南亚国家有缅甸、孟加拉国等 D.西面邻国巴基斯坦属于西亚国家 【双选】12.印度较为发达的高科技工业有() A.航天工业 B.计算机软件 C.激光工业 D.高分子合成工业 【双选】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4:南亚和印度(精品文档)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4:南亚和印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南亚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的成因和差异等。 2.能够对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进行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3.了解印度的资源与工业的分布。 【学习重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学习难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印度农业、工业的分布。 一、利用数字归纳法记忆南亚的相关知识点。 1、三类国家——南亚有哪三类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家? 2、三大地形区——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 3、三条河流——南亚有哪三大河流?它们分别在哪个国家境内注入哪个海洋? 4、三种气候——南亚的三种主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是什么? 5、三大经济作物——印度的三大经济作物和分布地区是什么?

6、二大粮食作物——印度的二大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是什么? 7、三大矿产资源和三大工业分布地区在哪? 8、三大宗教——南亚各国信奉什么宗教? 二、巩固练习 1、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2—5题: 2、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 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B.棉花 C.黄麻D.水稻 4、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2

5、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逐渐减少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下图“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6--7题。 6、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 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7、有学者预言索马里半岛百万年后可能 与非洲大陆分离。其依据是() A.河流侵蚀作用强烈 B.海水侵蚀作用强烈 C.半岛地处板块消亡边界一侧 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 8、右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 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气象受害发生频率等 值线图(数字越大表示频率越大),回答9--11 题。 9、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飓风 B.台风 C.风暴潮 D.寒潮 10、有关该自然灾害的正确说法是() A.主要发生在冬季 B.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C.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D.该灾害中心天气是狂风暴雨 11、有关图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A.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 B.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 3

第二章 第二节南亚

第二章第二节《南亚》导学案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型:新知探索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3、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了解南亚佛教、印度教的分布及影响。 【学习重点】 1、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 2、南亚的宗教文化。 【学习难点】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和气候对本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预习案: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一、位置、范围、国家:读图7-11完成下列预习题目: 1、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____与____之间。处于亚洲南部___________中、西段与________之间,东濒_________、西滨________。 2、南亚共有7个国家。印度半岛上有5个国家内陆有两国:______、_____;临海有三国:_____、_____、______;与我国相邻有四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有两国:_________和________。 二、三大地形区:读7-12图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和平原、德干高原并比较分析: 3、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______________、中部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高原__________.南部地势东西比较______部地势较低。 4、在图上找到印度河,看它发源于___________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国,注入__________;再找到恒河,看它发源于_________,流经_________、_______国,注入__________。 三、气候(一年分三季): 6、南亚大部分处于低纬地区,________横贯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西部少部分地区属________气候,南部少部分地区属______气候。 7、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热季:_____至_____月-----高温少雨;雨季:_____至_____月,----________,盛行_______风;凉季:______至______月,------___________,盛行__________风.。 四、宗教与社会: 8、南亚是______教_______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佛教主要流传于________和_______;印度教主要流传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位于印度北方邦西南部阿格拉市郊的________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五、人口与经济: 9、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以_____(国)人口最多,________和_______人口也都超

008南亚和印度复习学案

008南亚和印度复习学案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三节南亚和印度》导学案课程标准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南亚的地形区、河流、平原和岛屿的位置; 2、能够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图表、数据,来分析说明南亚气候成因和差异,以及气候差异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关系; 3、能够对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进行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4、能够以班加罗尔为例,分析新兴工业区形成的区位。考纲要求 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2、南亚的人口问题; 3、印度的主要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印度主要自然灾害。 【导学练习】 一、南亚 1、概述: (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 ,纬度范围 ~ ;②海陆位置:亚洲,山与洋之间;东临湾,西临海。因板块漂移而至,故称;(2)范围:包含半岛、岛、群岛等。 国家和地区:内陆国:

(首都: )、(首都: )临海国: (首都: )、(首都: )、(首都: )、岛国: (首都: )、(首都: )地区: (3)居民:该地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主要信奉印度教,斯里兰卡、不丹主要信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是教和教的发源地。 [课堂练习]填图:(按要求将空白图补充完整)(1)海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2)国家: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3)地势: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4)城市: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

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设计 1 / 6 第三章 世 界地理 南亚与印度 【学习目标】 1、识记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背会主要的河流、地形区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记住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及印度的人口压力。 4、会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预学指导】 (1)在图中用红色的笔描画重要经纬线:10°N (印度南端)、北回归线(印度中部)、80°E (印度中部)、90°E (孟加拉湾),记住他们穿过的重要地区 (2)标出海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3)标出陆地:喜马拉雅山南坡、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 (4)用线条画重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西高止山、兴都库什山脉 (5)标出重要地形区:恒河平原、恒河三角洲、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6)在下图中填出重要河湖: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雅鲁藏布江)(7)在下图中画出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 (8)在下图标出大致的重要农业区:水稻、小麦、黄麻、甘蔗、茶叶、棉花等分布区(9)在下图标出重要工业区:以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为中(10)在下图标出重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 【预学案】 (1)填写国家与首都: ①国是 首都是 ;②国是 ③国是 ④国是 ⑤国是 ⑥国是 (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 、 、 、 。 A ① ② ③ ⑤ ⑥ C ④ ⑦ A B c D a b E d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特征: 2、范围: 内陆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临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岛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南亚的地形特征 2、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1)两大河流 ①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________。它是__________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②恒河: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南麓,流向东南,流经___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 ③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中国境内为,注入 (2)水文特征 3、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1)主要气候类分布 热带季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带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山地气候:北部________________山。(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成因 ①特点: ②成因: (3)热带沙漠气候(塔尔沙漠)特点及成因 (4)南亚降水时空分布及成因 2

印度-习题(含答案)

印度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因软件外包产业发达,印度被形象的称为() A.世界办公室 B.世界加油站 C.世界工厂 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印度属于发达国家 C.目前印度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D.目前印度粮食实现了自给 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达,其特点() A.发展缓慢 B.利润小 C.能源消耗多 D.信息技术含量高 4.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其中丁是软件服务外包发源地()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孟买 5.受当地资源影响,以钢铁、机械、麻纺等工业部门为主的工业城市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6.印度较为发达的高科技产业是() A.航天工业 B.计算机软件 C.高分子合成工业 D.激光工业 7.印度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影响其农业生产的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旱涝灾害 8.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9.印度主要粮食作物上() A.玉米、大豆 B.水稻、小麦 C.小米、杂粮 D.小麦、大豆 10.印度的首都是() A.加尔各答 B.孟买 C.班加罗尔 D.新德里 11.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印度先后推行两次绿色革命,主要目的是解决() A.人口问题 B.粮食问题 C.气候问题 D.环境问题 12.下列国家,服务业发展迅速,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该国是() A.印度 B.日本 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不包括() A.印度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B.英语普及、注重软件人才培养 C.纺织、钢铁等工业发达 D.积极承接西方跨国公司的软件设计和项目开发 14.对M区域照片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照片拍摄于3-5月 B.灾区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C.灾区人口增长缓慢 D.该灾区是来自太平洋季风造成的 15.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读南亚地形图和图中M区域的受灾照片,回答11-12题 精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白鹅》自学导学案

15.白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看”在本课的读音,能据词定音或据音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角度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语,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和体会语言的趣味。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悟表达情感的写法。 4.对比阅读《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以及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这只白鹅是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爷爷养的。 2.丰子恺爷爷不仅把它画了下来,还把它写了下来。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自由读课文2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学习生字新词:圈画生字词,并大声读2遍。 (1)读准:侍(shì)候、颇(pō)像、窥伺(kuī sì) (2)读准多音字: (3)不理解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记在课本上。 (4)把生字认认真真写2遍,注意这几个生字的笔画:譬、侍、脾、捷、昂。 3.通过初读,你认为作者眼中的白鹅是怎样的? ①找书中的关键词:高傲、傲慢、架子十足等。 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作者眼中的鹅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读一读) 好

个高傲的动物! ③你怎样理解“高傲”。 4.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鹅? ①你能快速找到吗?(叫声、步态、吃相) ②你是怎样又快又准地找到描写白鹅的这几个方面的? (抓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5.再来快速看看课文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按照总分结构来写文章,先总写鹅的高傲,再分别从叫声、步态和吃相来表现。 三、初见白鹅,感悟“高傲” (1)姿态高傲: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2) 理解“左顾右盼”:“顾”就是“盼”,左右两边看。 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东张西望、前仰后合、南来北往。 (3)想象画面读出它的高傲。 ※雪白的“大鸟”:从称呼中感受到对它的喜爱。 ※抱着回家:对鹅的珍惜,是朋友相送的,不舍得放下。 3.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对这只白鹅的喜爱。 关注课文中气泡的内容: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鹅的高傲。引起下文:高傲的表现。) 一起来看看鹅“高傲”的三种具体表现吧! 四、想象画面,感知“叫声”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留意鹅的行为表现,想象: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1)画面里有鹅的样子吗?看不到,不见其形,只闻其声。这幅有趣的漫画也许 只有表示鹅叫的几个符号。 (2)听见鹅的什么叫声? 是的: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 这些叫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 (看门守护,鹅厉声呵斥;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器;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 (3)从叫声中我们仿佛又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如果你路过, 听到鹅的叫声,喜欢吗?(不喜欢。太高傲、太凶,令人害怕) 3.这种高傲的叫声作者喜欢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喜欢。因为可以代替狗给他看守

2020-2021年高二地理 南亚和印度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本区主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 【学习重难点】本区主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 【问题导学】 学习目标一:南亚 1、概述 (1)位置、范围、国家 位置范围:海陆位置:位于以南,以北的地区,它东濒湾,西滨海。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N之间 内陆国: 国家临海国: 岛国: 与中国的邻国: 宗教和居民: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为主;印度、尼泊尔以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为主。居民为人种。 本区人口超过亿的国家有: (2)自然条件 北部:山地:,地形崎岖。 中部:平原:平原、平原,地势平坦,是主要区。 南部:高原:高原,地势西东。 南亚中部的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 河流发源地注入说明 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成因、分布, 【基础训练】1.填图: 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

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 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 2.做出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3.填注: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思维拓展】(1).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 (2)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分布在那里? (3).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 (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学习目标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2)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原因: 读右上图: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农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3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做到正确使用药物。 2.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专题班会、探究实验。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参观药店,了解有关医药的初步知识。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一、人工合成药物 [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阅读]阿司匹林有关内容,并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板书]1、解热镇痛药 [练习] 1、填空: 阿司匹林结构式:_______,状态:_____,熔点:_____,在水中_____溶。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关于阿司匹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乙酸的同系物 B、合成阿司匹林时可能要用乙酸为原料 C、阿司匹林能发生酯化反应 D、阿司匹林没有酸性 3、科学家把药物连在高分子载体E上可制成缓释长效药剂.阿司匹林() 可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形成缓释长效药剂,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载体结构式: . ②缓释反应的方程式: . ③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类型题目,解决总是的关键在于判断官能团的断裂位置,观察长效 药的结构似乎①②两位都可以断裂,但考察司匹林的结构,分子只有从②位断裂才有意义. 则缓释反应: 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应发生酯键的水解反应: [交流]查阅的资料信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eetylsalicylic and,aspirin)既是止痛药物又是抗炎药物,分子量:180,学名为乙酰酚甲酸或乙酰水杨酸。市售之商品其外观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的空气中无变化,在湿润空气中缓缓分解,产生游离水杨酸与醋酸。熔点为135~138℃。含量不低于99.5%难溶于冷水,易溶于90%乙醇。

南亚与印度教学设计

“南亚与印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所用教材为北斗地图新课标区域地理,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必修课本里已经学过基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对于地理基本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区域地理部分学生经过东南亚,东亚这些区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技巧,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让他们把握区域特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三条主要河流,三种气候类型等,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具体特征。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五、学法、教法分析 学法:读图分析法(学生要具备从地图里提取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相互促进和提高也很重要) 教法:自学指导法(学生是学习主体,要学会自己探究,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创设情境法(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要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有谁能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指“亚洲地形图”讲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翻雪山,经新疆、中亚等地,往南到达佛教发源地天竺,带回佛经600多部。古代的天竺就在现在的印度,在南亚地区。 (讲授新课) 一、南亚的国家 [读图]学生阅读“南亚政区图”。

2019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doc

第 2 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任务导航2019 课标2019 课标教学内容建议 “东海龙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简称副高 )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重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和活动,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夏季,影响我国降水的“海上龙王”副高是如何形成的?Ⅰ- 1.5 运 用示意图, 绘制全球气 说明气压 压带、风带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风带的 分布示意和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北分布,并分 图,说出气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析气压带、 压带、风带形成;结合等压线分布图,风带对气 的分布、移说出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候形成的 动规律及其的分布;比较东亚季风和作用,以及 对气候的影南亚季风的不同。 气候对自 响。 然景观形 成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 自主学习 ] 阅读教材 P36~P38“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分布 季节被切断的气气压中心

压带亚欧大陆海洋 副热带高气 夏季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压带 副极地低气 冬季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压带 3.典例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之一。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暖空气源地之一。 [合作探究 ] 第①步:案例探究 1.完成下列四幅图。 (填出月份、气压中心,画出风向) 7 月北半球气压中心 1 月北半球气压中心 提示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海陆热力性质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风带的差异差异差异季节移动 特点寒冷、干燥炎热、多雨凉爽、干燥炎热、湿润分布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第②步:名师精讲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1)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而海洋上则形成低压。如下图:

南亚和印度学案答案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1 第 二 篇 世 界 地 理 第三节 南 亚 备课教师:魏 华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季风气候。 2.印度的地形、气候及工农业发展特点。 二、学习重点 1.“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2. ①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隆起而形成的 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缝合线在何处? 雅鲁藏布江谷地 ③印度河为什么位于巴基斯坦? 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原来为一个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英占领区宣布独立,成立了印度(居民多信仰印度教)和巴基斯坦(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三、学习难点 1.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有何关系?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是受南亚季风的吹拂而形成的。7月北印度洋面吹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月北印度洋面吹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冬季出发? 在西太平洋吹偏北风,帆船顺风航行;在北印度吹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帆船顺风顺水航行。 3.南亚西北部的塔尔沙漠与撒哈拉沙漠的成因有何不同? 南亚西北部由于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加之古代植被破坏,地面缺乏植物的保护,所以气候干燥,形成塔尔沙漠。而撒哈拉沙漠是终年受到副高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的。 【课前预习部分】 参照地图册P60,在右图中填写以下地理事物: 1、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 2、印度(新德里)、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二节南亚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三、教学难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搜索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view/407791.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view/27474.htm 五、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西游记续集主题曲导入新课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E%F7%D3%CE%BC%C7 %D0%F8%BC%AF%D6%F7%CC%E2%C7%FA&fr=ala0 通过图片展示南亚的风土人情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D1%C7&in=7350 &cl=2&lm=-1&st=&pn=2&rn=1&di=68476939545&ln=1996&fr=bk&fm=bk&fmq=1332661285812_R&i 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1&di39260416605&objURLhtt 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2Ftp%2Fsightnr%2F20071219123119110%2F2007120611484460345.jp g&from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2Fjingdian%2Fsight.asp%3Fid%3D14116&W560&H420 &T7937&S22&TPjpg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D1%C7&in= 7437&cl=2&lm=-1&st=-1&pn=17&rn=1&di=102231344850&ln=1996&fr=&fm=index&fmq=133266184 3921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1&di1022313448 50&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2Ftravelline%2Fimages%2F47093img20084610303668.jpg &from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7815569773.html,%2Fb1%2Fviewtravelline.asp%3Fid%3D43086%26lineid%3 D47093&W1024&H768&T8353&S116&TPjpg 板书:第二节南亚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南亚次大陆

优质课-南亚导学案(含答案)

《南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南亚的地理位置。 2、熟悉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3、熟悉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学习重、难点 1、学会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2、学会分析南亚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地理位置(自主思考、展示答案) 1、经纬度位置:南亚大致范围为 0°-35°N以及60°E-97°E ,北回归线和80°E 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3、国家和位置:南亚共包括了 7 个国家,内陆国为不丹、尼泊尔,临海国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地形与河流(自主思考、展示答案) 2 三、气候类型及分布(合作探究、展示答案) 1、主要气候分布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2、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

甲: 冬 季,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 影响,吹 东北 季风,较 干燥 。 具体:冬季陆地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热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又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偏转为东北季风。 乙: 夏 季,因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吹 西南 季风,较 湿润 。 具体: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偏转为西南季风。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为什么? 6-10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雨季 2、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低?为什么? 11月—次年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离该地较远。凉季 3、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高?为什么? 3-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辐射变强。热季 乞拉朋齐因降水丰富被称为“世界雨极”,原因是什么? 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四、南亚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作探究、展示答案) 当带来主要降水的 西南季风 强度适中时,当地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当 西南季风强劲时,表现为早来晚退 ,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 洪灾 ;当 西南季风势弱时,表现为晚来早退 ,雨水过少,容易造成课堂总结 南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