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修订稿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关于制定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为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依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核心,基于本学院特色、本专业特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基本要求

(一)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为依据,本着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原则,明确就业面向和岗位(群),精准描述人才培养规格。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倒推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个课程模块,使四个课程模块既有机融合又独立成体系,面向全员、贯穿全程、覆盖全方位,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增殖实现最大化。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条件。严格依据职业、岗位(群)标准设定毕业条件,严格执行“人人过关”。鼓励各专业在落实“1+X”证书制度基础上,开发具有本学院、本专业特色的“1+X+Y”证书制度,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X”指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Y”指彰显我院特色的人文素质证书。

(四)严格落实规范化要求。学分比例、课时数量、课时比例等,须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院要求。

三、基本框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用全称,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要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含目录内和目录外)一致,做到正确、规范。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写明本专业招生对象是哪种生源,如:“3+2”学历教育是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高职专科学历教育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学历层次及修业年限

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制定三年制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为3年,修业年限为3-5年;“3+2”学历教育制定5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学制为5年,修业年限为5-7年(其中,中职段3年,高职段2-4年)。

(四)就业面向

就业面向应以联系密切的三个左右的工作岗位(或一个岗位群)为主,不可过于杂乱。

(五)职业岗位(群)工作分析

列表分析本专业的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六)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需要,具有......素质,掌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七)培养规格

应准确定位三个层面的规格内容:(1)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知识规格);(2)从事(XXX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力规格);(3)基本的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素质,从业必备的职业素质以及本专业特有的岗位素质(素质规格);

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须注明哪些是学生从业必备

的,哪些是学生自选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八)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求采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准确地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教学时数、开课学期,各学期学时分配情况,并应对学时、学分进行必要的小计、合计。

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每个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修读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为4-6门。

课程体系设计参见教学进程表(附表1.附表2)。

(九)毕业条件

各专业要对毕业取得的学分和资格证书提出详细要求。学生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本专业技能过关考核,体质测试达到标准方可毕业。职业资格证书应明确取得证书的种类、证书名称、发证机关及鉴定等级等。学分设置见下表: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应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应该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应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师资队伍

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不高于

25:1(不含公共课)。高职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60%。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

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等应达到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3.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具体提出,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4.教学方法

提出实施教学应该采取的方法指导建议,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5.教学评价

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6.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四、学时安排

(一)总学时安排

三年制各专业教学学时总量为2500~2800学时,其中理论课的课内总学时(包括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学时)控制在1600-1800学时以内。各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数不低于学时总数的1/2。实践教学学时数是指课程内的实验实训教学学时和单独的实习实训课程(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的总和。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40-160之间,每门课程(不含集中的实践环节)的学时原则上是18的倍数,每18学时给1学分。原则上,公共课学时比例不低于25%,选修课学时比例不少于10%。

中高职衔接上来的高职段两年计划各专业教学学时总量为1700~1800学时,其中理论课的课内总学时(包括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学时)控制在1000-1100学时以内。各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数不低于学时总数的1/2。实践教学学时数是指课程内的实验实训教学学时和单独的实习实训课程(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的总和。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00-115之间,每门课程(不含集中的实践环节)的学时原则上是18的倍数,每18学时给1学分。

(二)教学周安排

学院教学安排每学期必须保证18周教学(不含假期)。课堂教学每周课内学时均控制在22~26学时之间,实践技能课程原则上安排为每周28学时。制定教学进程表时须依据每学期总教学周(见表1)和总学时数,合理分配。

表1 2020级各学期教学总周数表(三年制)

五、课程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必修课)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每周4课时,总计72课时。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总计48课时。

3.《形势与政策》2学分,分布于4个学期完成,每月开设一次,每次2课时,总计36课时。

4.军事课由《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2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总计36课时;《军事技能》2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实际训练2周。

(二)人文素质教育模块

1.必修课

(1)《体育》为各专业开设,开课三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108学时,6学分。适当开设冰雪类内容的课程,培养冬奥会志愿者。

(2)《大学语文》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4学分,总计64课时。

(3)《大学英语》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4学分。

(4)《高等数学》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4学分。

(5)《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4学分。

2.选修课

文化艺术选修课面向各专业,每门课程2学分,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学生毕业必须修满8个学分。鼓励各院系开发人文素质教育线上小微课程。

3.普通话列为选修课程,和其它语言类选修课程一并实施。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1.《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公共必修课,在第三学期开设,2学分,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2.《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公共必修课,在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3.每个专业至少开发1门学创一体课程

4.创新创业系列选修课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期均可选修,学生毕业必修满2 个学分。

(四)职业技术教育模块

1.课内教学。鼓励各专业开发直接面向岗位工作任务的岗位课程群组,暂不具备条件的专业可以分为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课程性质可以包括必修课、选修课。

2.实践教学。鼓励各专业开发系统化、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一般列入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教学,不低于六个月,每周计1学分。《毕业设计》列入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教学,计6学分。第五学期安排部分课程进行线上教学。

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由专业负责人执笔,经专业人员集体研究和讨论后制定。由系主任组织相关教师或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认真评审,并按评审意见认真修改。经评审和修改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系主任签署意见后,上报学院教务处,经学院主管院长审批后,辑印成册,下发执行。

附表1.《XXXX专业教学进程表格式范例》(仅供参考)

附表2.《五年一贯制专业教学进程表格式范例》(仅供参考)

附表3.《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附表4.《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表》

教务处

二O二0年五月

附表1.《三年制XXXX专业教学进程表格式范例》

附表2.《五年一贯制专业教学进程表格式范例》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变更申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