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有答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有答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实验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合作

意识及探究精神。

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

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

的作风。

【重点难点】

证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两组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实验建议】

1.在学生进行实验前,要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保证实验效果。

2.试验中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对结果要如实记录,对异常现象,要试着解释和分析。

【预习新知】课前完成

任务:课前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实验涉及到的三个实验能形成几组对照试验?每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本次探究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方法步骤是什么?

3.每组对照实验在设计过程中都注意了什么原则?

4.将馒头块用小刀细细切碎、拌匀,相当于什么作用,不做任何处理的呢?

5.取唾液前先用清水漱口的目的?

6.三支试管为什么都放到37 ℃左右的温水中?

【实验过程】

课堂导入:我们在细细的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

活动:讨论实验中的基本问题,设计实验。

1.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中的基本要求进行讨论和记忆,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

步骤等,老师进行指导,解惑。

2.讨论完成设计实验,并进行交流。老师对各组设计进行评价,完善。

3.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交流实验中的问题和发现。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

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清水漱口,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一分钟后,用干净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

液挤压进小烧杯中。

3、取三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然后加2毫升唾

液并搅拌均匀。在2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再加入2毫升搅拌均匀。在3号试管中加入后加入2毫升唾液。

4、将三只试管一起放入℃左右的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这三只试管,各

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发现1号试管,2号,3号。

结论:1号试管中滴加碘液,溶液,说明。

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溶液,说明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3号试管中溶液,说明馒头。

由此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基础巩固(5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入碘液

1 淀粉糊 + 唾液37℃不变蓝

2 淀粉糊 + 唾液0℃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C.需要适宜的温度 D.效率很高

2.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 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