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小宝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小宝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小宝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594-15 小宝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小宝鼎煤矿是由小煤窑发展而成的中型机械化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走向平硐,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式,割煤机落煤,其主采层为32

#、33#-1

、36

#、37#-1

、38

#、39#-1

、煤层。现生产水平为+1 220m水平,接替水平为+1 020m水平。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集中抽出式。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均大于12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

1 瓦斯灾害情况

近年来,该矿瓦斯涌出呈现3个特点:一是瓦斯涌出量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见表1);二是在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呈区域性和无规律性变化;三是瓦斯涌出不均衡,在采掘中无可预见性,自1999年以来,发生过多次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瓦斯灾害加重,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

表1 历年瓦斯涌出量对照表

年份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绝对涌出量/(m3/min)

相对涌出量/〔m3/(d·t)〕

11.2

7.62

6.93

5.22

4.47

4.95

4.29

4.49

4.40

4.95

2.73

3.24

2 优化通风系统和强化通风管理

2.1 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

20xx年以前,该矿为压入式通风,通风系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超通风能力生产。矿

井核定通风能力为45万t/a,20xx年矿井产量达50.3万t/a,被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列为有重大安全隐患矿井;二是通风阻力分布不均。作为主采区,十采区的通风流程较八采区长二千多米,造成十采区配风十分困难;三是矿井长期依赖采空区通风;四是维护风量偏多;五是+1 220m主平硐、+1 400m井口及+1 300m材料道自动风门损坏率较高,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为此,20xx年7月,对通风系统实施了技术改造,将压入式改为抽出式通风,使矿井通风能力达到60万t/a。同时解决了长期依赖采空区通风及通风阻力分布不均等问题,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创造了条件。

2.2 采区通风系统的优化

八采区进入+1 220m水平以下后,发现该采区通风系统存在重大隐患,采区回风大部分要流经采区胶带道,而32

#煤层又大多为高瓦斯工作面,瓦斯、煤尘、电气

等各种不利因素集中于八采区胶带道,对安全生产和瓦斯管理极为不利。由于利用胶带道回风,给采掘部署和通风管理也带来很大困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串联通风,进回风间通风设施较多,采区通风系统不稳定。因此为八采区施工了610m专用回风道,把八采区胶带道和材料道都作为进风道,消除了胶带道回风的重大隐患,各采掘工作面都实现了独立通风。取消了进回风间风门7组,使八采区通风系统变得合理、稳定、可靠。

2.3 通风系统局部优化

各采掘工作面尽可能布置独立通风,根据配风计划合理配风、调风。同时,把局部通风系统优化作为治理瓦斯的有效手段。如目前正施工的8332-2上山,由于受上部8322-2工作面开采的影响,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现象,裂隙和底板有大量瓦斯涌出,造成8332-2顺槽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1.6%,该工作面被迫停

产。虽采取了更换大功率风机和大直径风筒的方法来解决瓦斯问题,但收效甚微。为解决这个问题,在8332-2运输巷掘了1条联络巷与8332-2顺槽贯通,改变了局部通风系统,缩短了通风距离,减少了120m 回风道,使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降到0.4%以下。

2.4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针对局部通风机老化、超期服役的情况,更换了一批高效能低噪音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全矿有12个掘进工作面,更换了7个,更换率超过50%。所有高瓦斯掘进工作面都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大大减少了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的次数。针对开拓头放炮容易崩坏风筒造成工作面无风的状况,引进了橡胶风筒,严格风筒质量管理,有效地杜绝了工作面无风现象。

3 瓦斯治理

3.1 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认真吸取“4.24”事故的教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各有关工种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对因瓦斯影响而无法完成的当班作业,矿按计时工支付工资,杜绝了为完成生产任务而在瓦斯超限情况下作业的现象。从20xx年起,坚持按每吨煤提取1元作为“一通三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一通三防”的投入。

3.2 上隅角的瓦斯治理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或积聚的地点主要是上隅角,因此,上隅角的瓦斯管理一直是采煤工作瓦斯管理的重点。一般情况下,采取了对上口实行超前一巷回收、设置导风帘、上隅角抽引排、上隅角风筒压入新风等一系列措施,对上隅角瓦斯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8322-2采煤工作面为该矿的主采工作面,因其装备了375型大功率采煤机而备受集团公司上下瞩目。但投产后,该工作面出现上隅角瓦斯异常,瓦斯浓度达4%~6%,虽然采取了增大工作面配风、抽引排、上隅角风筒压风、设导风帘等措施,但均不秦效。为此,利用现有的通风系统,根据煤层不自然发火的特点,大胆采用了打开采空区进行尾巷排放的方法,使上隅角瓦斯很快降至0.5%以下,为大功率机组发挥能力创造了条件(尾巷排放瓦斯如图1所示)。在该工作面取得的经验,为该采区32

#煤层剩余工作面瓦斯治理找到了出路,即利用32

#、33

#层间距小,32

#先于33

#开采的条件,在32

#与33

#层间施工联络巷,利用33

#巷道排放32

#工作面的瓦斯。

图1 尾巷排放瓦斯通风示意图

3.3 开展防治瓦斯动力现象的研究

该矿的36

#、39#-1

煤层在掘进巷道时都曾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其特征为抛出的煤呈粉末状、有分选性、块状煤用手捏即成粉末状,抛出煤体后形成的孔洞为口小腹大,内有大量瓦斯涌出。为此,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进行专项研究,确定了以钻屑法为主的预测方法,在10363-3工作面采准巷道施工的过程中,开展了防治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研究,保证了900多米巷道施工的安全,为继续开此类工作积累了经验。

3.4 强化现场管理

严格按瓦斯考核周期进行瓦斯考核,对考核为高瓦斯的工作面及时编制通风瓦斯管理专项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矿每周组织人员对高瓦斯头面进行检查,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各单位每天必须有人到高瓦斯工作面进行巡视。对高瓦斯工作面配备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专职安监员。高瓦斯掘进工作面不得使用耙斗机,并实行在进风流中长距离放炮,放炮前人工断电等措施。

3.5 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降低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该矿瓦斯涌出大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放炮及放顶时间,目前3个采煤工作面都已实现了机组割煤,与炮采相比,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明显降低。新购买的综掘机也已到位并即将投入使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

低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同时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放炮环节,更加有利于瓦斯管理。

4 加强瓦斯监测

1992年,该矿装备了TF200监测系统,正常运行达10年之久。20xx年,利用国补资金投入,又装备了KJ90监测系统,井下主要传感器的覆盖率达100%。各采掘头面、合理串联地点及主要回风道都按规定装齐了甲烷传感器或一氧化碳传感器,对有害气体实施监测;每台局部通风机都安设了停开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设了开关传感器。管理人员、放炮员、移动电钳工等配备了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5 面临的挑战及努力的方向

5.1 面临的挑战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包括防止瓦斯积聚、防止高温火 源产生及防止瓦斯事故扩大。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1、加强供电线路管理,减少和杜绝主扇、局扇无计划 停电、停风。主扇因检修等原因需停电、停风时,必须制 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主扇每月至少检查 一次,反风设施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防爆门每半年至少 检查一次,严禁主扇“带病”运行。 2、如遇到风机停电停风时,严格按《呼和乌素煤矿停 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3、优化通风系统,简化通风网路,确保通风系统稳 定、可靠。每月按计划合理分配风量。不用的巷道及盲巷

及时封闭,未构成全风压的工作地点必须使用局扇通风,不能出现死角。 4、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尽可能实现独立通风系统。消除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风量要符合《规程》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下确需串联通风时,必须符合《规程》114条规定,并制订安全措施。 5、井下各生产单位负责管理好本区域内的通风设施,严禁破坏或随意拆迁设施,确需改动时,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报矿总工程师及安监、通风、生产、调度等部门批准。 6、巷道贯通前,综掘巷道距贯通点50m,炮掘距贯通点20m,地测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汇报,并书面通知安监、生产、通风部门和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按照《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贯通后,

煤矿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编制指南

附件: ××市(州)××县(区)××煤矿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编制指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XX煤矿瓦斯防治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审核人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总体要求 (1) 第二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矿井概述 (2)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 (3) 第三章煤矿瓦斯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第一节煤矿瓦斯防治现状 (4) 第二节存在问题 (5) 第四章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5) 第一节通风系统专项行动 (5) 第二节瓦斯地质专项行动 (7) 第三节瓦斯参数测定和突出危险性鉴定专项行动 (8) 第四节防突防爆炸措施专项行动 (10) 第五节瓦斯抽采及计量专项行动 (12) 第六节监测监控系统提升专项行动 (13) 第五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节组织机构 (15) 第二节制度保障 (15) 第三节资金保障 (15)

附件:1. 采矿许可证 2.安全生产许可证 3.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批复 4.安全设施设计批复文件 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6.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 7.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论批复(附最近一次本矿井页) 8.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及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结论及参数表 页,鉴定范围图) (复印件附在报告后,应清晰、平整、齐全) 附图:1. 采矿许可证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 2.井上下对照图(1:2000) 3.通风系统图 4.监测监控系统图 5.抽采系统图 6.开采煤层瓦斯地质图 7.矿井地层综合柱状图 (各图统一汇总在一个CAD文档,随报告一起提交电子版,出版装订时,单独按比例打印各图)

第一章总体要求 简要介绍矿井所在市县区位置,隶属关系,兼并重组批复及进度,生产规模、开拓方式、开采煤层、剩余可采储量、服务年限、矿井性质(生产或建设),矿井瓦斯等级等情况。 根据《意见》及《实施意见》要求,按照矿井六个瓦斯防治专项行动的工作内容编制矿井瓦斯防治方案的情况。 一、编制依据 1.规程、规范及相关文件 ⑴《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 ⑵《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 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安监技装〔2019〕28号) ⑷《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安监技装〔2018〕9号) ⑸《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 1047-2007) ⑹《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2009)、(AQ 1066-2008) ⑺《贵州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黔府办函〔2018〕204号) ⑻《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20〕3号) ⑼《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年行动进一步提升瓦斯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0〕6号)…… 2.依据的本矿井资料 勘探地质报告、煤层突出鉴定报告、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保护效果考察报告,批复的初步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5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 本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仅采用通风方法稀释瓦斯;二是采用先抽放、再用通风进行稀释,以确保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仅依靠通风稀释方法很难有效治理瓦斯的情况下,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 1 工作面概况及瓦斯涌出情况分析 41120工作面开采11#煤层,是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层瓦斯含量15m3/t。煤层厚度2.8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 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 2 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 2 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 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 施(通用版) 1矿井概况: 营城矿业现开采煤层为3#号煤,赋存较深。2014年由于事故认定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煤矿应按照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及配置设备。 2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7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矿井计划施工三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即7307工作面、8301工作面、8303工作面、8303上顺掘进巷、8303下顺掘进巷、8306上顺掘进巷、8306下顺掘进巷、8303入风掘进巷。7307工作面预计2017年5月份回采结束,5月底安装8303工作面。8303工作面预计2017年11月份回采结束。 3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3.1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0条规定,突出矿井不再进行周期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并把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我矿于2016年8月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见下表。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表 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8月 矿井、采区、工作面名称 气体名称 三旬中最大一天的涌出量 月实际工作日数 月产煤量

2020.03.06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编制指南(定稿)

××市(州)××县(区)××煤矿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编制指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XX煤矿瓦斯防治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审核人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总体要求 (1) 第二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矿井概述 (2)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 (3) 第三章煤矿瓦斯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第一节煤矿瓦斯防治现状 (4) 第二节存在问题 (5) 第四章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5) 第一节通风系统专项行动 (5) 第二节瓦斯地质专项行动 (7) 第三节瓦斯参数测定和突出危险性鉴定专项行动 (8) 第四节防突防爆炸措施专项行动 (10) 第五节瓦斯抽采及计量专项行动 (12) 第六节监测监控系统提升专项行动 (13) 第五章保障措施 (15) 第一节组织机构 (15) 第二节制度保障 (15) 第三节资金保障 (15)

附件:1. 采矿许可证 2.安全生产许可证 3.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批复 4.安全设施设计批复文件 5.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6.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 7.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论批复(附最近一次本矿井页) 8.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及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结论及参数表 页,鉴定范围图) (复印件附在报告后,应清晰、平整、齐全) 附图:1. 采矿许可证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 2.井上下对照图(1:2000) 3.通风系统图 4.监测监控系统图 5.抽采系统图 6.开采煤层瓦斯地质图 7.矿井地层综合柱状图 (各图统一汇总在一个CAD文档,随报告一起提交电子版,出版装订时,单独按比例打印各图)

第一章总体要求 简要介绍矿井所在市县区位置,隶属关系,兼并重组批复及进度,生产规模、开拓方式、开采煤层、剩余可采储量、服务年限、矿井性质(生产或建设),矿井瓦斯等级等情况。 根据《意见》及《实施意见》要求,按照矿井六个瓦斯防治专项行动的工作内容编制矿井瓦斯防治方案的情况。 一、编制依据 1.规程、规范及相关文件 ⑴《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 ⑵《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 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安监技装〔2019〕28号) ⑷《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安监技装〔2018〕9号) ⑸《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 1047-2007) ⑹《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23250-2009)、(AQ 1066-2008) ⑺《贵州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黔府办函〔2018〕204号) ⑻《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 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20〕3号) ⑼《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年行动进一 步提升瓦斯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0〕6号)…… 2.依据的本矿井资料 勘探地质报告、煤层突出鉴定报告、瓦斯参数测定报告、突出

2012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分解

关于2012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 公司各生产矿,机关各业务部室: 为切实加强煤电公司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做到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问责,实现“双不”目标和抽采达标,杜绝计划外瓦斯超限事故,经煤电公司研究,现对2012年瓦斯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的工作方针,坚持“可保必保、应抽尽抽、区域治理每面一策”的瓦斯治理战略;做到意识超前,思想防控,区域治理技术支撑,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积极构建瓦斯治理“时空”保障,确保“抽、掘、采”平衡,鼓励和支持高突矿井最大限度提高抽采效果。力争“五化”(消突区域化,抽采最大化,防突精细化,装备系列化,打钻专业化)。牢记“三不四可”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切实提高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保障能力。 二、工作目标 (一)杜绝瓦斯、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然发火事故;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杜绝计划外瓦斯超限事故。 (二)完成区域瓦斯治理(高、低抽巷)工程1000m,其中方山矿二1新井540m,白庙矿460m。 (三)实现双不,落实抽采达标,抽采不达标,不进行

任何采掘活动,突出煤层不消突严禁实施采掘活动。完成瓦斯抽采量940万m3,其中防突瓦斯预抽量214万m3,采空区瓦斯抽采量726万m3;抽采钻孔量14.64万m。矿井、工作面瓦斯抽采率符合《瓦斯抽采规范标》。 (四)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全部达省一级。巩固白庙矿和方山矿二1新井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及二矿、六矿综合防尘示范化矿井。一矿、四矿、方山矿、白庙矿、凤翅山矿建成集团公司综合防尘示范化矿井。公司各矿井创建“一通三防”和防突示范化科(队)室。 (五)优化通风系统,完成重点巷道维修工程量2200m。 三、保障制度 (一)执行“一通三防”及防突专题剖析例会制度 1.煤电公司组织各生产矿井每月至少剖析一个矿“一通三防”及防突工作,剖析地点设在矿井,主要对井上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制定处理方案。 2.每月在公司安全办公会议上通报月度瓦斯综合治理和防突等一通三防及防突工作。 3.矿井在召开安全办公会议时,要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专门议题研究,平衡解决一通三防及防突工作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问题。 4.各矿井由总工程师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一通三防和防突例会(突出矿井矿长参加),落实计划,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平衡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a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in coal mine are introduc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our country coal mine g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lays a certain rol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mine safety status. 1,总述1.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十五条:“突出矿井做好防突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将防突的预抽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等工程与矿井采掘布置、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使矿井的开拓区、抽采区、保护层开采区和突出煤层(或被保护层)开采区按比例协调配置,确保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 GB50471—2008)5.2 节瓦斯抽采方法选择中规定:“在开采的厚煤层、煤层群瓦斯涌出量较大

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XXXXX 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方案 二○一一年五月

丰汇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我矿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根据市安监局《市煤安监管字[2011]10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宏发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深入开展瓦斯整治,落实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我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工作目标 落实瓦斯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通风设施,改善通风状况,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一)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瓦斯防治技术总负责。 (二)领导小组职责 1.依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督促和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由组长XXX(法人代表)负责。 2.设置合理的瓦斯防治治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治理资金。由副组长XXX(矿长)负责。 3.根据《开采方案》、《安全专篇》的设计,规划好采掘布局。打好瓦斯防治的基础。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4.优化通风系统,做到简单可靠。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5、维护好安全监控系统,做到长周期稳定运行。由成员XXX 负责(安全矿长)。 检查好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由成员XXX (机电矿长) 负责。 6、制定完善综合防治煤层自燃的措施并认真落实。由成员

瓦斯治理方案

贵州鸿熙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编制时间:2015年7月16日

目录 前言 (4) 一、瓦斯治理原因 (4) 二、指导思想 (5) 三、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5)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5) 五、瓦斯治理目标 (6)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 (6)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技术资料) (6) (一)政策法规 (6) (二)主要技术资料 (7) 第一章矿区概述 (7) 第一节概述 (7) 一、交通位置 (7) 矿区位于纳雍县城北西方向,属纳雍县化作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 45″—105°36′45″,北纬26°54′45″—26°55′45″。面积为。矿区紧临毕 节—纳雍—水城211省道,矿区距纳雍县城65km,至毕节市53km,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7) 二、矿区范围 (8)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9) 一、地层 (9) 二、构造 (11) 三、煤层特征 (11) 四、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及地温、顶底板、煤与瓦斯突出 (14) 五、水文地质 (15) 六、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 (17)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18)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18) 一、矿井开拓布置 (18) 二、采煤方法 (18) 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 (19)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22) 一、瓦斯治理的必要性 (22) 二、瓦斯治理可行性 (22) 三、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 (23) 第四章瓦斯治理方案 (23) 第一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 (23) 第二节通风系统治理方案 (24) 一、通风可靠 (24) 二、确保风流稳定 (24) 三、风量计算及分配 (24) (一)瓦斯涌出量 (24) (二)需风量计算 (24) (三)矿井负压计算 (28)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编写提纲

水城县阿戛凉水沟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矿井地质、资源条件 煤层 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变质程度高,出露于矿区中——北部地段。含煤地层厚320~370m,一般厚度352m。构造总体为向南西倾斜的急倾斜构造,平均倾角85°。岩性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 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全组含煤20~30层,平均总厚度25.3m,含煤系数9.12%。根据岩性特征分为四段: 第一段(P3l1):C52煤层至煤系底部,岩性以细砂、粘土岩为主,粘土岩中含大量粘土岩和蠕虫状、鲕状菱铁质结核,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即C66、C67-69煤层。总厚度1.24~3.26m,平均总厚度2.90m。 第二段(P3l2):为C26煤层底板至C52煤层顶板,岩性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煤层多为薄煤层,局部可采。 第三段(P3l3):为C12煤层底板至C26煤层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煤层富集于上、中部,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6层,即C12、C13、C15、C16、C18a、C26煤层。总厚度5.01~13.91m,平均总厚度8.11m。 第四段(P3l4):为C1煤层上部薄层灰岩、泥灰岩至C12煤层顶部泥岩,海陆交互相沉积较为明显,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煤层、

粘土岩组成。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即C1、C5、C8、C9煤层。总厚度4.42~12.35m,平均总厚度7.97m。 矿区内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12层(C1、C5、C8、C9、C12、C13、C15、C16、C18a、C26、C66、C67-69号煤层),总厚度10.69~28.52m,平均总厚度17.98m。各可采煤层主要特征如下: ①C1煤层:位于煤组第四段顶部,顶板距煤系顶界3m左右,煤层厚度1.98~4.23m,平均厚度3.55m。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厚度9.2m,底板为厚约0.3m泥岩。煤层层位较稳定,常夹2~3层夹矸,煤层结构较复杂,俗称“大牛角煤”。 ②C5煤层:距C1煤层13m左右,煤层厚度1.14~2.32m,平均厚度1.32m。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底板为致密状深灰色动物碎屑灰岩,即“腰带灰岩”,厚约1~5m。煤层层位较稳定,但厚度变化大,常夹2~3层夹矸,煤层稳定,结构简单,俗称“小牛角煤”。 ③C8煤层:距“腰带灰岩”18m左右,煤层厚度0.65~1.91m,平均厚度0.91m。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富含完整羊齿类植物化石,煤层较稳定,结构简单。 ④C9煤层:距C8煤层2~5m,局部可采,煤层厚度0.65~3.89m,平均厚度1.85m,厚度变化大,从西向东渐变厚。顶板以粉砂岩为主,结构复杂,有分叉复合现象。 ⑤C12煤层:位于第三含煤段上部,顶板为25~30m厚的不含煤段,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煤层直接顶板为含大量动物化石的浅海相泥岩,煤层厚度1.54~4.72m,平均厚度2.67m。常夹0~2层泥质或粘土质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与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与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与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与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与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与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与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她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实施方案.doc

赵家山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 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是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煤矿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关于瓦斯治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 2012〕3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 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的通知》和认真落实市、县关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好瓦斯综合治理活动,促进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真正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 生产方针作指导,以上级关于瓦斯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措施为依据,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主旨,打好瓦斯治理 攻坚战”,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工作目标 全矿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 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生产 安全。 、瓦斯治理的机制及职责 1、矿成立瓦斯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瓦斯治理研究、 规划、日常检查、指导等工作。

组长:陆球渊副组长:李四清、徐如友组员:沈美健、张四新、范东卫、曹伟,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由沈美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陆球渊,负责全矿瓦斯综合治理全面 工作。 2)、李四清,负责全矿瓦斯综合治理具体工作。 3)、徐如友,负责瓦斯的技术规划、指导、方案、措施、 督促检查等工作。 4)、沈美健,负责瓦斯综合治理具体实施工作。 四、矿井基本概况 概况 主斜井净断面14.76m2,目前正在施工清理斜巷;副斜井净断面 14.76m2,目前施工二煤交叉点;根据矿井设计,矿井主斜井、副斜 井将在井底进行贯通进入二期工程施工阶段, 根据煤科总院沈阳分院对山西东辉集团赵家山煤业有限公司一二采区的瓦斯预测资料, 矿井一二采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9.53m3/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75.16m3/min ,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井田范围和煤炭储量 山西省赵家山煤矿位于山西省清徐县城西北12KM,赵家 山村北,行政区划分属于东于镇管辖。根据晋煤重组办发 2009〕19 号文“关于太原市清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 ” ,并于2009 年11 月换发了采矿许可 C1400002009111220045879), 重组后的井田范围由13个证(证号: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镇雄县山脚煤矿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 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

镇雄县山脚煤矿 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会审表

镇雄县山脚煤矿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审批表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矿区有2km简易公路与镇(雄)威(信)公路相通,距雨河镇6km,往东20km经威信县城可达省叙永县,往南56km经镇雄县,镇雄县城至市公路里程300km,至市公路里程598km,至省赫章县公路里程55km,至省威宁县火车站135km,至彝良县火车站230km。镇雄县距(江)昆(明)铁路盐津站70km,交通较方便。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山脚煤矿属改扩建矿井,其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24.8年。 三、开采煤层及开采围 1.含煤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为矿区主要含煤段,分布矿区西部及北西部,一般厚25-69m,平均厚55m。由上至下编号有C5a、C5b、C6a、C6b和C6c共5层煤,6.80m,含煤系数为12.36%;其中含可采煤层2层(C5b、C6a),可采煤层平均总厚4.53m,可采含煤系数为8.24%。 2.煤层 区主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C5b、C6a。 (1) C5b煤层 C5b煤层:位于龙潭组最顶部。上距长兴组泥灰岩12-17m;煤厚1.48-1.85m,平均厚度1.64m;顶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局部含一层厚0.03-0.04m夹矸,结构简单。全区可采,为稳定煤层。 (2)C6a煤层 C6a煤层: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地层顶部,上距C5b煤层垂直间距为1-8m;煤厚2.51-3.54m,平均厚度2.89m;顶底板均为深灰色泥岩。局部含一层厚0.03-0.04m夹矸,结构简单。全区

煤矿瓦斯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煤矿瓦斯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XX年底,**省713处生产矿井中,低瓦斯矿井437处,占61.29%;高瓦斯矿井261处,占36.61%;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5处,占2.1%。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要分布于丰城矿区、英岗岭矿区、高安杉林矿区、乐平涌山矿区、上饶县饶南矿区、新余市标岭-皇化矿区、信丰县铁石口矿区、信丰县大桥矿区、上栗矿区、及萍乡青山-巨源矿区。15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的14处为省煤炭集团公司所属煤矿。 建国至XX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76起,死亡1392人。其中:瓦斯事故57起,死亡1087人,分别占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75%和78.09%。共发生过8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419人,其中7起为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74人。1977年2月24日,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14人,是我省解放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矿井灾害事故。 针对我省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占比例较高、瓦斯灾害十分严重、治理瓦斯技术手段单一、治理水平低下、重特大瓦斯事故经常发生的实际,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部署,成立瓦斯治理机构,出台瓦斯治理的政策和措

施,积极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研究,探寻适合**煤矿瓦斯治理的方法和对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鉴兄弟省煤矿瓦斯治理的先进经验,推广瓦斯治理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和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水平。通过近几年煤矿治理瓦斯工作,有效遏制了重特大瓦斯事故,一般事故也呈逐年下降趋势。XX年发生瓦斯事故4起,比XX年减少15起,降低78.9%;死亡11人,比XX年减少52人,降低82.5%。主要的做法是: 1.成立机构,召开会议,出台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和XX年3月22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于XX年3月成立了省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自XX年以来,多次召开了全省性的瓦斯治理方面的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深化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省煤层气抽采利用考核及奖励暂行办法》,省发改委印发的《**省XX-XX年煤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省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年度安全目标及其瓦斯防治安全目标,制定并落实了“三条高压线”、风险抵押金、提高安全生产费用、领导下井带班、强化瓦斯抽采和利用、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监测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9T14:57:06.0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5期作者:刘朋超 [导读]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任楼煤矿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煤尘和瓦斯是煤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科学合理防治煤尘与瓦斯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很多先进的机械应用到综采工作面,使得矿井开采水平和开采强度得到提升,然而,瓦斯涌出量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割煤、拉移支架等工序过程中,大量的煤岩尘不仅降低了工作面可见度,威胁着煤矿职工的健康,同时也加快了煤矿机械设备的磨损,而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升高若控制不当还容易引起外超限甚至是瓦斯安全事故。因此,研究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业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如果有大部分瓦斯气体泄露在外,可能会致使整体工作区域遭受大量的污染影响,情节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面回采工程时,倘若出现大量瓦斯泄露的情况,事件的处理工作将会相对较为复杂,一定要采用有针对意义的举措,有效控制综采工作面瓦斯的继续扩散。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的施行过程中,常常会遇见瓦斯抽采浓度太、工作效率低和施工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与现场情况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不仅能够妥当处理问题,并且还能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保障瓦斯的防护工作安全有效。 一、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创新内容 1.技术内容 对综采工作面目前状况进行剖析时,必须要对矿井的真实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及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关键问题所在,探寻更安全高效的新型创新技术,还能够确保技术在现实运用过程中符合相应的要求。上述规划的实施,首先要能够充分弄清综采工作面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及分布状况,倘若条件许可,最好亲自到现场考察核实,这样才能确保真实、有效的了解到第一手信息。接下来,要对高位、中位钻孔以及穿透钻孔等真实情况了解透彻,这样能够保障相应的技术在现场施行,还可以达到对瓦斯防治结果深度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2.研究目标 在综采日常开采过程中,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研究时,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一直以来,瓦斯问题都是困扰煤矿开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对矿井瓦斯的治理,也需要很多技术方法协同才可以起到治理的效果。因为,每一个煤矿开采工作面,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当前阶段就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意义的实施方案,来进行瓦斯的防护治理。只有从根本上、源头上对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瓦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工作面瓦斯三位一体的防治举措,能通过各种各样类别的钻孔方式,例如:高位、中位以及穿透等,从而完成合理配制和运用瓦斯管的相关工作。此方案能有效地解决采空区出现瓦斯累积,并达到高浓度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能适当的运用数据科学,实地分析矿井地质。运用这一方案,不仅能够便于了解矿井地质的结构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了解所要开采的煤层储存条件,这对工作面的高抽巷使用方面有不可泯灭的意义与作用。 3.创新点 在现今我国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创新的时代,针对性的进行瓦斯防护治理问题的时候,很有必要引入某些新型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在这个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的创新技术,并且与尖端的理念想法相结合,不仅可以达到完善瓦斯防护治理方法的目的,并且还能保障整个创新内容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矿区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分析 1.高抽巷密闭设计 在矿井日常采煤过程中,因人为因素,扰动煤层,使得瓦斯直接涌出,这也是瓦斯的来源,同时矿井工作面裂隙带、采空区及上隅角易积聚瓦斯,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对以上来源瓦斯进行抽采是必要的。在对高抽巷施行封闭设计时,为了确保拥有良好的封闭效果,实际施工中,一般都会在其中配置 2 道闭墙。同时,在闭墙的周边需要掏出 0.5m 以上深度的掏槽,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在建造和运用第 1 道闭墙时,把它的位置选定在离巷口 5 m处,且规定厚度大致为 1 m,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然后,在进行第 2 道闭墙的建造时,可以以第 1 道闭墙的距离为衡量基准,建造在第 1 道闭墙向里 1 m 的位置上,厚度设定在 1.5 m 左右。此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需要留意。在设置闭墙时,必须要有相照应的反水池被设计在其中。与此同时,在闭墙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位置以便于抽放管路,为了保障抽放管路在设计和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此之中还要增添相应的加工框架。在针对性的设计和实际建造密闭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会选用灰、砖、沙等材料。在制备和落实闭墙的修筑标准时,可以将其和具有永恒性特点的通风设备标准进行结合,把他们看作是施工标准的基础。必须要在对下方的实际状况有足够了解,并有一定认识时,再针对下方进行实际实施工作。为了防止墙体出现极其严重的漏风情况,相连的闭墙之间通常都会填充大量黄沙。在对高抽巷抽放管路进行设计以及现实运用时,可以保证整体长度 35 m,然后将其直接伸进闭墙向里 20 m 的地方。另外,当需要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时,可以在管路末端向里 20 m 左右的地方上增添菱形的防护网。同时要注意,针对性选择和设计菱形网格时,将相连网格的距离设置在0.15 ~ 0.2 m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1)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 施方案(1) 以来,各产煤地区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和示范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底,全国共建成示范矿井630个,示范县79个,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为继续推进“十二五”期间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瓦斯防治工作措施,切实提升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过深入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末,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均要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步骤 制定规划。各产煤省在总结“双百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完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评估标准和办法等。 基本达标。推广“双百工程”建设经验,继续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基本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巩固提高。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三、基本要求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采掘布局合理。 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2018-2022

xx矿 瓦斯治理中长期 规 划 (2018年~2022年) 编制单位:xx矿 编制时间:2017年9月

xx矿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审批页 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抽采副矿长: 通风副总: 通风科: 审核: 编制: 编制单位:xx矿 编制时间:2017年9月

第一部分2017年瓦斯治理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及全年预计完成情况 (一)2017年主要指标情况表 表1-1 2017年主要指标情况表 (二)2017年底主要抽采工程完成形象 1.21401工作面 21401工作面网格钻孔分别在-150m瓦斯巷SC0-2段、-100m 瓦斯巷SC0-2、SC2-3施工,其中-150m瓦斯巷钻孔于2014年11月施工完毕,已抽采34个月,超前21个月;-100m瓦斯巷SC0-2段于2016年4月施工完毕,已经抽采17个月,超前21个月;-100m瓦斯巷SC2-3段钻孔(21401工作面)于2017年5月施工完毕,目前已经接抽5个月。 机巷上向孔、风巷下向孔于2017年3月施工完毕,目前已经接抽6个月。 2.21402工作面

21402工作面网格钻孔分别在-150m瓦斯巷SC2-3段、-100m 瓦斯巷SC2-3施工,其中-150m瓦斯巷钻孔于2015年11月施工完毕,已抽采22个月,超前43个月;-100m瓦斯巷SC2-3段预计2017年11月施工完毕,超前19个月。 21402风巷本层下向孔于2017年7月施工完毕,目前已经接抽3个月,至2019年6月,预计超前23个月。 21402机巷本层上向孔预计2017年11月施工完毕,预计超前19个月。 3.21403工作面 21403工作面穿层条带钻孔2017年10月施工完成,-150m 瓦斯巷穿层网格钻孔预计2017年11月施工完成。至2018年11月21403回采前,抽采超前12个月。 机巷:-150mC0-3机巷已贯通,机巷超前980m。-150mC4已揭穿K14煤层。 风巷:-50mC1-3风巷贯通,21403C3-4风巷已掘进140m,余560m,风巷超前1260m。 4.10903/10904工作面 保护层11404工作面已采至南边界收尾,超前420m。 本层孔:10904C5-6风巷本层下向孔、K10未保护段穿层钻孔预计2017年12月完成,至2018年4月,抽采超前4月。 5.10703/10704工作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