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住宅群体组合设计

(完整版)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手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称的形式,这种形式较易于取得庄严的气氛,另一类是不对称形式,较亲切,轻松和活泼的气氛.然而采用大体上对称和基本对称的布局形式,一般在建筑群的入口多采用对称的格局,而其他部分则结合功能,地形特点采用非对称的布局形式.这是因为非对称的布局形式有其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地形的适应性,都要比对称的形式优越. 居住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居住建筑属于大量性的建筑,不仅要求建筑要简单朴素,造价低廉,而且群体组合建筑在保证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建筑密度,以节省用地. 周边式布局优缺点: 这种布局可以保证街坊内部环境的安静而不受外界干扰;沿街一面建筑物排列较整齐,有助于形式完整统一的街景立面.但是由于建筑物纵横交替地排列,常常只能保证一部分建筑具有较好的朝向.另外,由于建筑物互相遮挡不仅会造成一些日照死角,而且也不利于自然通风.这种布局形式较适用于寒冷地区,以及地形规整,平坦的地段. 国外公共活动中心群体组合的特点? 就是把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以利于某种社会活动.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反映在群体组合中必然各具特点,只有紧紧地抓住各类中心的功能特点以及主要矛盾,才能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又能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群体祝贺中达到统一的途径? 1.通过对称达到统一. 2.通过轴线的引导,转折达到统一. 3.通过向心达到统一. 4.从与地形的结合中求得统一. 5.以共同的体型来求得统一. 6.群体组合中建筑形式与风格统一. 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具有哪些特征? 1.追求多义与含混 2.推崇偶然性和追求个性表现 3.怪诞与幽默4残破,扭曲,畸变 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的哲学倾向? 1.唯心主义的本体论 2.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3.非理性的方法论4反经典法则的倾向 走道式建筑的特点: 房间小但数量多,因而更必须把功能性质相同或联系密切的房间分类集中在一起,首先保证同类房间之间的方便联系. 对比与微差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与小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直与曲之间虚与实之间不同色彩或质感之间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有哪些途径? 1.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 2.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层空间的存在. 3.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 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课程讲义(给学生)

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 基本概念 (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居住区: (1) 泛指不同规模的人类居住生活聚居地; (2)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30000~50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8577户~14280户。 ●居住小区: 一般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所围合的,配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7000~15000人的生活聚居地,按平均每户3.5人计算约2000户~4280户。 ●居住组团: 一般指被居住小区级道路分隔的,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人口约为1000~3000人的生活聚居地,约280户~850户。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2)居住区-居住组团的二级结构居住区: (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结构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设计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居住生活环境。 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确定改建、拆迁范围。 (2) 确定居住区规模,即确定居住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依据人口数量确定用地大小,如新建厂矿的居住区; ——依据用地大小确定合理居住人口数量,如发展中的城市的新居住区开发或

旧城改造。 (3) 拟定住宅类型、层数、数量和布置方式。 (4) 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一定数量的允许建造的生产性建筑) 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包括其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5) 拟定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和布置方式。 (6) 拟定公共绿地和体育、休息、游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拟定有关公共配套设施的供给数量、方式、等级和管网布置方案等。 公共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电气、通讯、煤气、环卫、集中供热等。 (8)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进行造价估算。 3. 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 规划设计按其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不同,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阶段。 ●总体规划:一般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各项建设布局、环境面貌、对外交通联系等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目的是使居住、工作(生产)、游憩、交通等四大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总体规划一般是对城市而言,但对于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地块,如大学,大型生产、研究基地,开发区等,也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分区规划:大中型城市规划、大型厂矿区规划设计中,当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还需分区作较为细致的分区规划,即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城市用地、人口分布、城市基础设施配置做出规划安排。 中小型用地范围的总体规划后可不再做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0~1/100000,其说明的详尽程度应达到能作为详细规划和工程规划的设计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近期建设范围内的房屋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进行具体的布置,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范围,提供控制坐标和标高。详细规划的深度应达到作为各项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的要求。 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性规划,常用制图比例为1/500~1/2000。 ●工程规划:即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是与详细规划同时进行的,一般是有多种专业协调配合完成。工程规划同样是各项建设工程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居住区规划属于详细规划范畴。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调研报告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调 研报告

指导老师:黎昌伦,周坚,杨跃华 调研时间:2016年11月5-6日。 调研方式:主要为实地考察、局部网上查询、资料收集本次方案为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 调研地点:保利溪湖,美的国宾府,溪山御景,山水黔城 调研目的:通过对居住区内部的调研,了解其总平规划图,布局结构,景观绿化分布,功能分析,交通组织。同时收集户型图,评价其优劣点。为即将的设计奠定知识储备。 调研知准备:①要为居民创造卫生、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住宅布置上要满足当地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不受污染等要求;要为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休息、活动的场地;要考虑防火、防震、防空、防盗等安全上的要求。 ②设置一套齐全、方便的生活服务设施。一些大型文化、商业服务设施一般采取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早点等服务网点要分散布置;占地较大的中小学、锅炉房等布置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

保利溪湖位于花溪区南部新城区,紧邻明珠大道。项目环抱洛平水库,包含别墅、洋房、高层、商业的居住区。低层住宅和电梯洋房高端产品临水库而建,项目塑造小高层洋房产品,形成丰富的内部及外部空间层次轮廓。沿明珠大道布置的高层产品,使其景观视野良好。让建筑融入环境,以显山露水作为景观设计的理念,更能显示建筑与环境共生。在总体设计中,由于该项目地处坡地丘陵,所以建筑及步道依山就势,形成安逸且层次丰富的园内景观系统。由南至北的景观主轴线,形成显山露水的视觉感受。

住宅群体组合与噪声防治

住宅群体组合与噪声防治 住宅群体组合与噪声防治提要:合理布局。在进行城市布局时,利用隔绿带对工业区与居住区进行分隔,或者利用无噪声污染的一类工业区 住宅群体组合与噪声防治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人们休息,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而且可以致人耳聋,诱发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消化系统疾病,及视觉器官受损等,还可能降低劳动生产率,可见噪声已成为重要的公害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噪声的危害将愈加严重。住宅小区内的噪声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道路交通噪声,一类为邻近工业区的噪声,另一类是社会生活噪声如集会、宣传、文体活动、人声喧闹等产生的噪声。为了对噪声加以控制,需要制定不同地区和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生活内容所需的噪声允许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噪声容许标准规定为35~45dB(A),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对该标准的修正值和居住环境允许噪声标准如表3-5、6、7所示: 防治噪声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噪声源及削弱噪声的传递。合理的住宅群体组合可以起到防治和削弱城市噪声的作

用,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合理布局。 在进行城市布局时,利用隔绿带对工业区与居住区进行分隔,或者利用无噪声污染的一类工业区将居住区与有噪声污染的工业区分隔,通过合理的城市总体布局,可以减小工业噪声对居住生活的影响。合理地组织城市及居住区内外交通,明确各级道路分工,减少过境车辆穿越居住区和住宅组群机会,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噪声。另外,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各项用地的合理布局,也可以防治噪声。对住宅小区中一些噪声源如学校、菜市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等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与住宅组群有一定的距离和间距,减少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2.合理的建筑组合。 通过合理的建筑组合,也可对噪声进行防治。比如可以利用噪声传播的特点,在群体布置时将对噪声限制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布置在靠近噪声源一侧,还可以将住宅中的辅助房间或外廊朝向道路或噪声源一侧。 3.充分利用绿化减低噪声。 绿化具有良好的反射和吸音作用,因而住宅群体组合要与绿化系统一起考虑。据测定绿篱能反射乃%的噪声;枝叶蓬松的树木,树叶面积与密度越大吸声越好,夏季可吸声7~9dB,在秋季落叶后还能平均降低噪声3~4dB。当树木成群

论居住区住宅群体空间组织形式

居住区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的探讨 ——以铜陵市秀水山庄为例 城乡规划杨龑131105033 在完成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一书理论学习以后,为了更好的掌握居住区的编制过程,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手法,巩固和加深了对居住区规划原理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学习,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我们进行了小区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铜陵市秀水山庄是我们组选择的调研对象。 据悉,铜陵市现在面临城市格局重大转型期,而环湖(天井湖)建设是实现铜陵市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建设具有铜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步骤,对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铜陵乃至整个沿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对象秀水山庄,是铜陵市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点建设区域,位于位于天井湖风景区内,西邻滨湖路,北临新市政府,区位优势明显,为一高档住宅小区。小区住宅群体包括别墅区,联排别墅区,多层区,小高层区四大区。

秀水山庄全景图 由图可以看出,小区内部四大区域的住宅空间形式多样,且各个区域之间形成的群体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一、别墅区和联排别墅区的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 从小区西边的主入口进去,靠近北部片区便为别墅区和联排别墅区,别墅区联排别墅与别墅都为点式住宅,采用点群式布置,住宅之间形成了柔性空间,且使得该片区空间的开敞感较强。这样布置使得住宅日照和通风条件较好,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热较大,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差,但该片区的别墅区和联排别墅考虑到了识别性的问题,所以在点式建筑单体的处理上手法大都不一致,有利于居民识别。

二、小高层、多层住宅区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 从全景图上可看出,别墅区东部为多层住宅片区,而小区南部片区为小高层住宅片区,经过我们的观察得知,小高层、多层均为板式住宅,基本采用行列式布局形式,空间的封闭感较强,住宅空间较为呆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基本的形式有: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居住区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多面广,而且在体现城市面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

住宅群体组合与通风、防风

住宅群体组合与通风、防风 住宅群体组合与通风、防风提要:可见,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为了节约用地,房屋间距不可能很大,一般在满足日照的要求下考虑通风需要 源自房地产资料下载 住宅群体组合与通风、防风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两季的主导作用大致相反,因而在解决居住区的通风、防风要求时,一般不至于矛盾。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住宅需防风、防寒,而在炎热潮湿地区住宅则须加强自然通风,因而恰当地组织防风与自然通风是为居民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措施之一。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我国在I、Ⅱ、Ⅵ、Ⅶ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Ⅲ、Ⅳ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 另外,住宅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天气环流所引起的大范围风向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局部地形特点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通风的方向(即风向对组群入射角大小)等有关。建筑间距大,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就强;当间距相同,入射角由0°~60°逐渐增大时,风速也相应增大;当风的入射角为30°~60°时通风较为有利;当入射角为60°,间距

为1:1.3h的通风效果较入射角为30°,间距为1:1.2h 时为佳;当间距较小时,不同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 可见,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为了节约用地,房屋间距不可能很大,一般在满足日照的要求下考虑通风需要。为了提高通风效果,住宅需选择合理的朝向,在夏季迎主导风向,保证风路畅通。住宅群体布置方式与自然通风存在较大关系:行列式布置,调整住宅朝向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使气流从斜方向进入建筑群体内部,从而可减小阻力,改善通风效果。周边式布置,在群体内部和背风区以及转角处会出现气流停滞区,旋涡范围较大,但在严寒地区则可阻止冷风的侵袭。 点群式布置,由于单体挡风面较小,比较有利于通风,但当建筑密度较高时也会影响群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混合式布置,自然气流较难到达中心部位,要采用增加或扩大缺口的办法,适当加进一些点式单元或塔式单元,不仅可提高用地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建筑群体的通风效果。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组群通风和防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住宅错列布置增大迎风面,利用山墙间距,将气流导入住宅群内部,见图3-29。高低层住宅间隔布置,或将低层住宅或低层公建布置在迎风面一侧以利进风,见图3-30。 低层住宅或公建布置在多层住宅群之间,可改善通风效

群体建筑空间组合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一.对称 无论是对于单体建筑的处理或是对于群体组合的处理,对称都是求得统一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不过在群体组合中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什么通过对称可以到达统一呢?这是因为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制约,而于这种制约之中不仅见出次序,而却还见出变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群之所以采用对称形式的布局,正说明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对称所具有的这个特点。 在群体组合中,以对称而求得统一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的某些新建筑,上图所示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就是一列。上图中,整个展览馆由中心形成对称,整个建筑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轴线 轴线也许是建筑空间和形式组合中最原始的方法,空间中的两点连成一条线,以此线为轴将形式和空间分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

轴线的特点: a.轴线是可以想象的,并不能真正看见,但他却是强有力的支配全局的手段。 b.轴线的本质是线性状态,因此它具有长度和方向,并引导人们沿轴线运动和观赏。 c.沿轴线布置形式和空间,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但一定是均衡的。 在没有对称的情况下可以存在轴线,而在没有轴线或中心来建立起组合的情况下,对称却无法存在。 如上图的严岛神社,通过中间的轴线,使整个空间达到均衡统一。 三.向心 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如果把建筑物环绕着某个中心来布置,并借助于建筑物的形体围合成一个空间,那么这几幢建筑也会由此而显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相互吸引的关系,从而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如上图采用周边式布局的住宅街坊。从组合的基本原则来讲,也可以说是通过向心而达到统一的。

四.与地形结合 在群体组合中,可以达到统一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前述的几个方面外,与地形的结合也是达到统一的途径之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凡是互相制约着的因素,都必然具有某种条理性和秩序感,而真正做到与地形的结合—也就是把若干幢建筑置于地形、环境的制约关系中去,则同样也会摆脱偶然性而呈现出某种条理性或秩序感,这其中自然也就包含有统一的因素了。 当然,这种形式的统一如果从形式本身来看也许不十分整齐一律。特别是在不规则或有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下,有时甚至使人感到变化无常,但这正是地形本身自然属性的一种反映。如果把方方正正、整齐一律或均衡对称等模式化的布局形式强加在本身就充满变化的地形条件下,这首先就破坏了统一的基础而使人感到格格不人。而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够顺应地形的变化而随高就低地布置建筑,就会使建筑与地形之间发生某种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建筑与环境触合为一体。这时,各单体建筑就不再能够置身于整体之外而闹独立性,它必须作为整体中的一员而共存于某个特定的地形环境之中,并由此而获得整体的统一性。 上图所示为某山区住宅规划,顺应地形起伏排列建筑,并通过建筑物与地形 的巧妙结合而建立起一种秩序感,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土、石方工程。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适用年级:2015建筑学(4年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理念和设计特点。 2.学习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3.掌握现代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文化” 等观念。 4.了解住区规划设计有关规范、指标,初步掌握住区内用地结构、功能布局、流线组 织、建筑单体、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5.了解外部空间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室外空间形态塑造。 二.项目概况及规划要求: 1.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七星村,美林湖中心社区范围内,东临广清高速,距高速出入口4公里,距嘉福工业园4公里,距广清合作园9公里,距长隆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10公里。 规划用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南部,属石角镇管辖,用地北侧有省道253经过,用地中部有规划太石路穿过,规划中用地面积约49.83公顷。现状为农林用地、水域。用地北边为新联村、新民小学,西边为美林湖,南边为碧桂园,东边为500KV高压走廊。 项目用地主要作为居住功能,配置相应的商业、文化、教育、运动、休闲、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并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布置区内道路系统与绿化系统。 2.规划要求: 根据所给任务书的技术经济指标,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提出对本基地的分析与思考;重视不同层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社会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完成住区规划方案设计。 三.设计内容规划建筑设计指标: 1、住宅类型及户型配比自定

2、公建配套指标(详见附表) 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配套标准进行,即片区级及以上,中心社区级,社区级。 1)片区级及以上配套设施包括:1处客运站、1处垃圾中转站、1个加油站等; 2)中心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初中、1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综合肉菜市场等; 3)社区级配套设施包括:1所36班小学、2所18幼儿园、2处卫生站、2处文化室、3处垃圾收集点、2处公厕等。 4)停车:住宅1.5车位/户(可建地下停车位) (注:客运站和中小学不算在总用地范围内,可不做设计) 3、技术经济指标 1)容积率:居住用地≤2.75,商业用地≤3.0,中小学用地≤1.0 2)建筑密度≤40% 3)绿地率>30% 4)规划路红线宽度及建筑退缩要求:建筑物退缩7≤W<15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3米,退缩15≤W<24米宽规划路边线不少于5米,退缩24≤W<36米宽 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0米,退缩36≤W≤60米宽以上规划路边线不少于13米。 (道路红线参考宽度W(m)) 5)建筑间距要求:建筑物南北主要朝向间距不少于1H(H为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总高度),其他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要求。 6)建筑高度要求,高度≤100米。 四.设计内容及过程: 1、调研及构思阶段(2周) 7)实地勘察基地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8)自选楼盘参观,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 9)对本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0)设计方向及初步的设计理念意向 2、概念性草图阶段(2周) 11)开发理念(设计主题、观点) 12)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 13)总平面构思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

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附件1 xxxx学院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 64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与《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相结合,形成建筑设计技术职业岗位重要支撑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学生在掌握建筑师助理岗位相关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住区为平台,通过居住小区详细规划相关内容的学习体验和实践,初步掌握现代城市规划设训基本理念和设汁方法,关注住区规划设计与房地产开发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关联,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现代居住文化”等观念掌握住区内用地结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住宅单体、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的设计方法,掌握竖向设计、场地设计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关的城市规划法规,达到具备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能力。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的大尺度规划逻辑思维和规划设计方法,我们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对这门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进行整合。(1)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课本章节知识与设计公司的实际内容结合,以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文本为范本进行模仿学习边学边练,达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2)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合一。我们将教学实践环节内容与建筑实训基地参观学习结合,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身灵其境。 课程设置依据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科教育专业定位。 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阶段以及每个阶段该完成的设计任务,并通过系统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四类用地、以及对建成场地的分析,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操作方法,为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和建筑设计原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打下牢固基础。 课程定位: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是做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也只能选择那些最有利于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最为重要的内容。 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淘汰掉目前已不大量运用的表现手法,多快好省的学习到最易上手的设计方法以及草图表达方式。

论居住区住宅群体空间组织形式

居住区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的探讨 ——以铜陵市秀水山庄为例 城乡规划杨龑131105033 在完成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一书理论学习以后,为了更好的掌握居住区的编制过程,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手法,巩固和加深了对居住区规划原理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学习,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我们进行了小区调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铜陵市秀水山庄是我们组选择的调研对象。 据悉,铜陵市现在面临城市格局重大转型期,而环湖(天井湖)建设是实现铜陵市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建设具有铜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步骤,对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铜陵乃至整个沿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对象秀水山庄,是铜陵市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点建设区域,位于位于天井湖风景区内,西邻滨湖路,北临新市政府,区位优势明显,为一高档住宅小区。小区住宅群体包括别墅区,联排别墅区,多层区,小高层区四大区。

秀水山庄全景图 由图可以看出,小区内部四大区域的住宅空间形式多样,且各个区域之间形成的群体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一、别墅区和联排别墅区的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 从小区西边的主入口进去,靠近北部片区便为别墅区和联排别墅区,别墅区联排别墅与别墅都为点式住宅,采用点群式布置,住宅之间形成了柔性空间,且使得该片区空间的开敞感较强。这样布置使得住宅日照和通风条件较好,缺点是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热较大,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差,但该片区的别墅区和联排别墅考虑到了识别性的问题,所以在点式建筑单体的处理上手法大都不一致,有利于居民识别。

二、小高层、多层住宅区住宅群体空间布局形式 从全景图上可看出,别墅区东部为多层住宅片区,而小区南部片区为小高层住宅片区,经过我们的观察得知,小高层、多层均为板式住宅,基本采用行列式布局形式,空间的封闭感较强,住宅空间较为呆

住宅区规划案例调查报告

住宅区规划案例调查报告 调研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自己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国的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 3、通过调研,使自己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功能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调研内容 【一】龙阳湖花园 1、规划结构:以居住组团 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龙 阳湖花园住宅区由“莱茵东 郡”、“米兰城”、“龙吟墅”、 “双鱼座”、“王府”等五大组 团组成,如今又推出全新升 级力作帝湖“后海”正在建 设中。其规划结构方式为: 居住区——组团。这种组织 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 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

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 2、道路系统 居住区级道路 “帝湖王府大街”——宽阔的道路是社区的主干道,此道路分成3部分,两边分别是出入单行道,中间则是地上停车位。 环湖道路——不仅是居住区的观光道路,也是联系各居住小区的社区主要干道。 居住组团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起着联系居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组团的作用。 宅间小路:通往各个单元的道路。 3、公建系统 帝湖的配套齐全,在郑州是首屈一指,包括帝湖医疗区、教育区、商业区和公交体系。 医疗体系:滨江市第八人民医院、阿坝州藏医院技术合作中心、滨江市医疗美容整型、金苑社区卫生服务部、后河芦社区卫生服务站、滨江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龙湖医院 教育体系:社区内的龙阳湖小学、龙阳湖中学在即将投入使用,由开发区教育局配备师资、统一管理,市重点中学已由原来的24个班扩建到60个班,使每一位业主子女都能拥有高品质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聪聪幼儿园、馨佳午托、聪慧双语幼儿园、大岗刘中心幼儿园、七彩童心阁、腾飞午托; 中小学:中学、高中、后湖小学、航海西路小学、阎垌小学、外国语中学; 大学:商业技师学院、工业大学数控教学部、经贸职业学院、政法干部学校。

建筑排布方式

住宅地块排布方式与规划要点 ?住宅小区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规划控制指标、居住习惯外,与地形地貌。综合多种因素的住宅建筑的排布和规划要点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住宅建筑可以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并美化城市景观,又能够给开发商带来最大化的利润,近年来地块的规划工作被各大房地产企业所愈加重视。 ?住宅用地中的建筑物主要由组团、街坊和建筑单体组成,其中建筑单体是组成组团和街坊的最小单位,空间组合、布局方式和特点均是基于建筑单体。本文第一部分就围绕地块组成部分中的最小单位——建筑单体,从它的排布和组合要点来展开,而在第二部分案例中,结合组团和街坊探讨项目的规划特点。 1、建筑单体空间的平面组合 住宅单体的平面组合基本形式有四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和此前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 ●行列式 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但如果处理不好形成的空间往往会有单调、呆板的感觉,并且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单体空间的变化,如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落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等手法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周边式 住宅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空间,院内较安静、安全,利于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建等居民交往场所。这种形式组成的院落较完整,一般较适用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周边布置的形式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这种布置方式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对于炎热地区较难适应。周边式基本形式的变化有3种,即单周边式、双周边式和自由周边式,目前市场上别墅类产品引用的较多,而公寓产品受朝向和采光影响较少出现。 ●点群式 点群式住宅布局包括低层独院式住宅,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布局,点式住宅自成组团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点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 以上三种排布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项目建设中为了规避规划缺点,很少有只用一种排布方式,多采用混合式排布。 2、规划设计与合理用地 合理的住宅建筑组群规划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 ●空间的综合利用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住宅底层公共建筑可减少居住区公共建筑的用地,宜于布置在住宅底层的公共建筑主要是一些对住户干扰不大,且本身对用房和用地无特殊要求的公建项目,如小百货店、居委会等。在一些用地紧张的地段,有时也在住宅底层布置需室外用地或对居住有少量干扰的公建项目,如托幼所、菜场等。 (2)住宅与低层公建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建筑,这种布置方式既保证了住宅的良好朝向,又丰富了地块附近的沿街布局。基本的组合方式大致有插入式、半插入式、外接式、院落式等几种。

住宅建筑群体组合节约用地

住宅建筑群体组合节约用地 住宅建筑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合理的住宅建筑群体组合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住宅组群规划的节地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空间的综合利用。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住宅底层公共建筑可减少居住区公共建筑的用地,宜于布置在住宅底层的公共建筑主要是一些对住户干扰不大,且本身对用房和用地无特殊要求的公建项目,如小百货店、居委会等。在一些用地紧张的地段,有时也在住宅底层布置需室外用地或对居住有少量干扰的公建项目,如托幼所、菜场等。 (2)住宅与低层公建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建筑,这种布置方式既保证了住宅的良好朝向,又丰富了城市沿街面貌。基本的组合方式大致有插入式、半插入式、外接式、院落式等几种。 (3)空间的借用。如住宅北临或西临城市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可以适当地提高住宅层数,以达到在不增加用地和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建筑面积密度,但应注意与群体的统一协调。 (4)建立综合楼。规划中可以将性质相近互不干扰的公共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综合布置在一幢或几幢综合楼内,从而节约用地。 (5)采用高架平台,过街楼或地下空间。利用高架平台可以有效地将人车分流,屋顶平台则可布置花园、儿童游戏场及其它小型活动场地,节约地面层空间。过街楼的利用可以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增加住宅建筑面积,提高容积率。而利用住宅或公共建筑地下空间作为停车场用地或其它市政设施用地,则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住宅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节约用地的方式。 2.采用周边布置手法。利用周边布置手法,布置少量东西向住宅,有利于组织院落、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和小块绿地。但东西向布置的住宅类型应与南北向住宅有所区别,在南方地区考虑防晒,以外廊式住宅为宜。 3.不同层数住宅混合布置。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混合布置不仅是提高住宅建筑面积密度的途径之一,而且对于丰富群体面貌有显着的效果。除了住宅组群规划方面的节地措施,住宅单体设计方面也应有节约用地的途径。如加大住宅进深、缩小面宽;适当降低层高;采用复式或夹层住宅;利用住宅顶层跃层或高架平台提高层数;北向退台式住宅或坡顶住宅以缩小日照间距等方式。 感谢您的阅读!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本次课重点:居住区国内外规划案例 本次课难点: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国内外案例分析 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1983-1986) 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 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 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 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 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住宅组团吸收北京传统四合院形态,“内向、封闭、房子包围院子”,设一个出入口,具有较强的安全防卫和归属感,住宅均有良好朝向。

居住区规划设计

文章编号: 汉中“艺苑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摘要:介绍了汉中“艺苑小区”的规划构思和建筑设计,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设计手法应细致、质朴、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出一个整体形态的高品质居住区。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和谐社区,环境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The planning of Hanzhong “Y iYu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Tian Hai-ni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of Hanzhong “Y iYu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It brings forward some point of view,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reating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space and atmosphere; and the design should be detailed, natural and humanized. It also discusses the ways of creating a residential community with high quality. Key Words: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residential community, environment 1.前言 “艺苑小区”在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中,准确定位、严格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精心运作,把一块各方面不具优势的地块开发成为一个优秀住宅小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小区概况及周围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