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11《橙色的画》【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11《橙色的画》【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11《橙色的画》【教案】

11《橙色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间色知识,在尝试调配不同橙色的过程中,认识色彩特性,感悟色彩变化,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三间色;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发现不同橙色;通过分析原因,得出红、黄两色使用的多少不同,调配出的橙色不同;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体会丰富的橙色带来的不同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并敢于大胆联想、表现、创作,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丰富而美妙的变化,在体验中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间色,分析橙色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利用橙色的变化进行绘画表现。

2.运用不同量的红、黄两种原色,调配出不同倾向的橙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色卡、颜料、绘画纸、记号笔、水彩笔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和复习旧知,引出“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

师:你们还记得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吗?三原色与其他颜色有什么不一样?生: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被调和出来的。

现在老师就用“三原色”给大家变个魔术!这3种颜色非常的神奇,瞪大

眼睛看,水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1.把红色的水倒一半到杯中,再把蓝色的水倒一半到杯中,你们看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红色+蓝=紫色

2. 把黄色的水倒一半到杯中,再把蓝色的水倒一半到杯中,你们看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生:黄色+蓝=绿色

3.接下来考考你们,红色和黄色的水倒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学生动手把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

生:变成了橙色!

这种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就被称为间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间色中有关橙色的知识。

板书课题:《橙色的画》

二、学习新知,讲授新课:

1.看一看:

你们刚刚调出来的橙色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

小结:等量的红色与黄色混合成为橙色;调色时,多加点黄色,调出来的颜色就偏黄,比较浅;多加点红,调出来的颜色就偏红,比较深。无论是深一点还是浅一点都是属于橙色家族。

2.想一想

(1)生活中有哪些橙色的物体或者场景?

(2)橙色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橙色给人温暖、喜悦、明快、热烈、兴奋等感觉,正因为橙色具有这样的特性,给人心理上“暖”的感觉,人们把橙色、红色、黄色等归为“暖色”。

3.检测新知

(1)判断对错:你们是如何理解橙色的画的?

判断哪句话是正确的。

A橙色的画就是完全用橙色画的画。

B橙色的画是以橙色为主画的画。

(2)从三幅画面中来判断哪一幅是橙色的画。

总结:橙色的画是以橙色为主画的画,也可以穿插别的颜色。

三、欣赏作品:

1.橙色给我们这么多美的感受,美的事物大家都喜欢,大师们也喜欢用橙色作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①《向日葵》梵高

这是19世纪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他一生最爱画向日葵了,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生:明亮、热情……画家用了大面积的橙色,每朵花都像是燃烧的?生:火焰。细碎的花瓣如火苗一般,所以橙色令我们感到很温暖很有生命力。

②《打菜籽》高加明。

师:仔细观察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景象?

生:农民在打菜籽,画的是丰收的景象。

师: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欢快的、喜悦的。

2.这么有趣的橙色小朋友们又是怎样来表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教师示范:

教师手绘一幅橙色的画,师生互动创作。

五、艺术实践:

1.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橙色为主完成一幅作品,你想用什么方式?想表现什么内容?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评价:

1.自评: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你喜欢哪幅作品?

七、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颜色,经过大家的奇思妙想,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在细节处发现美好,用我们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