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园(上)》阅读测试题

《民间故事园(上)》阅读测试题
《民间故事园(上)》阅读测试题

《民间故事园》(上)阅读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在邺这个地方,哪家姑娘长得漂亮,就选了来打扮一番,坐在苇席上,顺水漂去,名为给河伯娶亲,以此求减轻水患。直到()来治理,才戳穿谎言,还人民安宁。

A.祝巫

B.卫士

C.西门豹

D.地方管事

2.木兰武艺高超,射得一手好箭。一次木兰正夸口说自己射箭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时,木兰抽箭搭弦,冷不防“嗖”的一声把()的帽字射了下来,被父亲罚织布三天,不许出门。

A.木兰父

B.木兰母

C.里长

D.木兰弟

3.何守虎酷爱读书,前往考试,连连高中,却也因为多年苦读,满脸皱纹,面色蜡黄,满头白发。后来上山开垦务农,长期食用(),变得满头乌发,相貌堂堂。

A.人参

B.红枣

C.何首乌

D.决明子

4.柳毅骑马途径泾阳途中遇到被夫家冤枉欺凌的洞庭湖龙女,为她捎信给龙王,以求脱离苦海,严惩恶徒。不料这一消息竟被脾气暴躁的()听了去,他一怒之下杀了泾川亲兵六十万,伤害庄稼八百里,吞了负心薄幸的龙女夫婿。

A.洞庭君

B.柳毅

C.庐氏女

D.钱塘

5.在端午节时,白娘子喝了一口雄黄酒,幻化原形,许仙看到娘子的蛇身,惊吓过度,当场就死了。白娘子救夫心切,上灵山去盗来(),才将许仙救回来。

A.灵芝草

B.天山雪莲

C.千年人参

D.还魂丹

6.却说那西岳华山,也有东峰朝阳、南峰落雁、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锋玉女五座大峰,如花瓣般盛开在关中大地上,煞是美丽,所以人称花山,后来叫做()。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泰山

7.古时候,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有九种鲜艳毛色的九色鹿。可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梦到了这条鹿,并想捉住它,用美丽的毛皮做衣服,九色鹿便成为通缉的对象。

A.国王

B.调达

C.王妃

D.王子

8.唐伯虎是个有名的才子,他画的画都能成真。一个有钱人好不容易求来一幅画,可惜他不懂画。后来,店老板分别在十五和三十的时候将人叫来赏画,人们才知道,画的奥秘在于()。

A.竹子

B.月亮

C.牡丹

D.小鸟

9.苏小妹在新婚之夜刁难新郎秦观,出了一联“双手推开窗前月”,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至三更。后来()悄悄朝水池中投去石子,他才顿悟,对出“一石击破中天”。

A.苏辙 B苏东坡 C.苏洵 D.秦少游

10.在严寒的冬天,阿凡提一心想捉弄愚蠢的国王。国王承诺只要他能赤着身子在城墙上坐

一夜的话,那他就将得到公主和一半江山。最终他安然度过一夜,全靠(),得以取暖。

A.月光

B.火柴

C.石头

D.毯子

11.顾恺之小时候想要根据父亲的描述将从未见过的母亲画出来。从未学过画画的顾恺之天天画、日日画,将诸多细节一点一点画出来,最后终于将母亲的()画得传神了,让母亲的音容相貌浮现眼前。

A.鼻子

B.耳朵

C.嘴巴

D.眼睛

12.王维的诗画成名后,达官贵人都想要他的画来装点门面。可王维刚正不阿,不肯依附权贵,更不肯将画赠与他们。因此,做官不久,就得罪了宰相(),

被贬出京城长安,王维只能过着隐居生活。

A.孟浩然

B.许敬宗

C.李林甫

D.郭正一

13.从前,在葫芦山下,住着老夫妇两个。有一天,在院子里从大葫芦里蹦出来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是来搭救老百姓的龙王女儿,后来她靠()让老夫妇穷苦的日子一下子变好了。

A.刺绣

B.织布

C.耕种

D.点石成金

14.古时候,有个孤身的老爷爷姓王。他在土疙瘩里挖到了一个聚宝缸,他从舀出一碗米,聚宝缸里就会又冒出一碗。最后聚宝缸被()抢走了。

A.财主

B.李老汉

C.县太爷

D.县太爷的爸爸

15.古时候,有个小姑娘叫巧儿。巧儿和弟弟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巧儿无意间来到仙女的住处,学会了养(),还学会了织绸缎,回到人间后,她将()和桑树带到人间,后人称她“蚕花娘娘”。

A.蚕

B.毛毛虫

C.天虫

D.萤火虫

16.刘三姐和同村的李小牛情投意合,互诉衷肠。却不想狠毒的(),心生嫉妒,命人将刘三姐和小牛推下山崖。在刘三姐幸存下来后,还处处刁难,心肠万分歹毒。

A.莫海仁

B.阿牛哥

C.秀才

D.老渔翁

17.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每当()之夜,四乡歌手都云集在鱼峰山下举行一年一度的山歌盛会。这样代代相传,()就成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

A.重阳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8.苏和的小白马被王爷抢去后,一心念主,可赶回来时不幸被毒箭乱箭射死了。后来,它托梦给苏和,被做成(),从此永远陪在主人身边。

A.二胡

B.琵琶

C.扬琴

D.马头琴

19.华山中峰又叫“玉女峰”,人们在其上修建了玉女祠,在吹箫台上还修建了“引凤亭”。因为箫史曾用洞箫引来了()这只人间凤凰,故名。

A.玉女

B.弄玉

C.玉儿姑娘

D.凤仙

20.孟姜女哭倒长城一事吸引了秦始皇的注意,他有意纳她为妃,于是答应孟姜女的要求:厚葬范喜亮,还要让()手举幡旗送葬。

A.秦始皇

B.文武百官

C.孟姜女

D.范喜亮之母

21.妲布很擅长织壮锦,以此为生,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后来她花费多年心血织成一块独一无二的壮锦,等绣完时,却被仙女抢了去。为此,她病得奄奄一息。小儿子()不怕困难,一片孝心,拿回了壮锦。

A.勒堆厄

B.勒惹

C.勒墨

D.勒仁

22.织女思念牛郎和一双儿女,日夜哭泣,无心开机织布。玉皇大帝没有办法,就规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由()在银河上搭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全家相见一次。

A.喜鹊

B.凤凰

C.仙鹤

D.孔雀

23.一天晚上,累了一天的马良躺下就睡着了。忽然,窑洞里亮起了五彩的光芒,一位白胡子老人走来,送给他一支金灿灿、沉甸甸的笔,要他用这支笔给()画画。

A.财主

B.贵族

C.皇帝

D.穷人

24.田螺姑娘和吴堪结为夫妻后,县令见田螺姑娘美若天仙,于是就整天找吴堪的茬儿。一天,他要求吴堪必须找到蛤蟆毛和()两样东西,否则就要治他的罪。

A.蜗斗

B.怪兽

C.鬼臂

D.灵芝

25.猎人海力布救下了龙王的女儿,并在公主的启发下拿到了龙王嘴里的宝石。从此就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了。可是若是他将这些秘密告诉了其他人,他就会变成( )。

A.石头

B.木棍

C.水晶

D.尘土

26.和珅是个大贪官,他在修御道时,只是将石砖翻了面来雕刻,没有从远山运来石块,从中捞金九万两银子,最终被大学士()戳穿了。

A.刘墉 B纪晓岚 C.鳌拜 D.左宗棠

27.彩凤的父亲给她画了一箱子的画作为嫁妆,其中有一副画名为(),在后来的大火中正是这幅画救了她。

A.《九龙戏珠》 B《游园戏蝶》 C.《百鸟归巢》 D.《万猴争桃》

28.王维在被贬终南山后,被达官贵人求画。一次张员外得知他有酒后作画的习惯,特意灌醉他。最后他习惯性地在纸上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

A.月下葡萄图

B.月下竹林图

C.月下抚琴图 C月下百花图

29.长发妹无意间发现了山泉的秘密,善良的她最后还是告诉了百姓。百姓终于不必为缺水烦忧,而历经煎熬的长发女头发最终变成()。

A.白花花的

B.青黝黝的

C.红艳艳的 B黄灿灿的

30.最后给予长发妹帮助的绿衣老人其实是()的化身,他用石像保住了长发妹的命。

A.常青藤

B.大槐树

C.大榕树

D.芭蕉树

二、判断题

1.花木兰是了不起的巾帼女英雄,家中无长兄,她便剪了头发,扎上头巾,穿上战袍,跨上枣红马,英勇地替父从军。()

2.何守虎参加乡试,一考果然中了解元。知府大人正想选个女婿,酒席宴上看到他满头乌发,

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甚是欣喜。()3.柳毅为龙女沉冤,与龙女也情投意合,可因畏惧人言,拒绝了龙王的提亲。过了好多年,柳毅重新娶了一个女子,生活得幸福美满,将龙女忘却了。()4.小青苦练十八年后法力大增,来找法海报仇。她越战越勇,大败法海,救出白素贞。法海慌不择路金蝉脱壳跳进西湖,躲到一只乌龟的硬壳里。()5.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跳进河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调达救上岸。从此以后调达成为了九色鹿的奴仆,忠心耿耿,一心一意。()6.祝枝山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嫉恶如仇。有一次他特地写了一副对联来奚落他,讽刺起来很是痛快。可后来凭借精妙的断句,将财主反驳得哑口无言。()7.7.很久以前,有一家父子俩要出远门。家中没有车,只有一头毛驴,父子俩便赶着毛驴上路。一路上他们骑着不行,牵着不行,抬着也不行,最后不知所措了。()8.秦始皇有意纳孟姜女为妃,还特意满足了孟姜女提出的三个条件,甚至亲自举着幡旗为范喜亮送葬,他的诚心感动了孟姜女,最终两人结为夫妻。()9.韦固不满月老的牵线,不愿意娶了卖菜人的小女儿为妻,于是就派手下将女孩儿杀掉。最后,女孩被一刀刺去,一命呜呼了。()10.阿诗玛被凶恶的热布巴拉抢去,阿黑哥和恶奴斗智斗勇,救出了阿诗玛。可是,热布巴还是贼心不死,决开堤坝,最终阿诗玛被崖神害死了。()11.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曾经在缺粮时将粮食省给其他人吃的癞痢和尚。他在煮最后一锅粥时,饿得全身无力不幸跌入锅里。()12.唐代末年,黄巢带领农民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他气坏了。天下了一场大雪,士兵们寒冷饥饿,可气头上的黄巢依旧立刻带领将士们攻城。()13.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无锡惠山、太湖一带有四个妖怪,他们是毒龙、恶虎、刁马和臭鼋。它们比赛吃人,结果恶虎胜了,又因为是雌老虎,从此被称为母大王。()14.大阿福在降服毒龙后,毒龙变成了一座大山,人称龙山;喉咙口的那个枪洞变成了一个大湖,就是现在的天下第二湖。()15.汪嘉去寻幸福鸟,一路上遇到许多妖怪,他们要汪嘉去害人,可他都拒绝了历经了艰难险阻,最终见到了幸福鸟,为百姓带来了幸福。()16.古时候在高山下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老汉,他有七个特别的的儿子,其中第七个孩子叫做七高腿,腿很长。()17.吴晓顺被叱咤国送来的“老鼠精”给难住了,后来是自己的老父亲给他解难,将其制服,促进了两国和平,还让老人不必只活到六十岁。()18.很多年以前,在一个白云环绕的山村里住着一个老猎人和他的小孙子多吉。他告诉他世上有一个银色的月亮凡是它光芒照耀过的地方,就没有穷困,没有悲伤。()19.多吉一直都在追寻着大太阳,最后他跟随着活佛诚心侍奉,有空便念经祈福,于是他的诚意感动了天地,见到了象征幸福的太阳。()20.老铁匠想要将赚钱的宝贝留给他,可是他习惯了好吃懒做,每次挣来的钱都是妈妈给的。直到第三次,他才认识到要自己劳动,老铁匠最后一次才没有将钱扔进火炉里。()

选择题答案:

C C C

D A A C B B C D C A C C A D D B A B A D C A A C A A C

判断题答案:

√××××√√××√√×√×√

×√×××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下载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苏霍姆里斯基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萧伯纳 2. 这部小说的基调整体显得()。 A.欢快活泼 B.严肃低沉 C.温馨深情 D.生动有趣 3. 父亲对阿列克塞的亲热称呼是()。 A.万里娅 B.瓦廖沙 C.米霍夫 4. 是()使瓦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5. 瓦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 A.顶针事件 B.染桌布事件 C.萨沙的陷害 D.不学习 6. 瓦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7. 在《童年》中,瓦廖沙的表哥米霍亚家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自私自利 8. 瓦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莉亚 B.萨沙 C.瓦尔瓦拉 D.阿卡列娜·伊凡诺夫娜 9. 姥爷毒打瓦廖沙是因为瓦廖沙()。 A.与表哥打架 B.捉弄了姥爷 C.把桌布染了色 D.跟妈妈顶嘴 10. 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是()。 A.妈妈 B.姥姥 C.小茨冈 D.舅舅 11. 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 A.小酒馆上面 B.澡堂上面 C.没有邻居的楼 D.地下室 12. 瓦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 A.家里太穷

B.“小茨冈”死了 C.家里着火了了 D.憎恨这个家 13. 俄国民间风俗人去世()天举行祭祀。 A.30 B.40 C.50 D.20 14. 瓦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抢来的东西卖掉 B.把书本卖掉 C.给人当童工 D.捡破烂 15. “我”之所以小小年龄走入人间是因为()。 A.外祖父供我上大学 B.母亲死去,外祖父让我离开 C.我想离开家,独自闯荡 D.与伙伴们商量好,一起同行 16. 与我一起捡破烂的()赚钱的目的是要回家乡。 A.沃舒卡 B.亚次 C.哈比 D.维雅霍尔 17. 在叶甫里诺夫家居住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经常()。 A.捡破烂维持生计 B.去面包房打工 C.去伏尔加河码头做小工 D.去杂货铺工作 18. 我和()在步尔美克的卡布库尔—贝依渔场里工作,在那里的渔民合作社里

四年级《寄小读者》测试题资料

四年级《寄小读者》 测试题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一) 一、填一填: 《寄小读者》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 在(哪里)所写;期间,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书中(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二、选一选: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3.《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4.《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5.《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三、辨一辨: 1.《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2.慰冰是冰心的弟弟。() 3.《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4.《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一)答案 一、美国三伟大的母爱 二、A C D A B 三、√××√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二)

《寄小读者》测试题

《寄小读者》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冰心原名,笔名冰心是取“”之意。 2. 《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___时写的。 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初 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5.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6.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三、多项选择题 1.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 )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 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 a.自然 b.童真 c.民族 d.母爱 e.友情 四.判断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2.《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年旅居英国时写的散文集。()

《寄小读者》阅读教学导案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

————————————————————————————————作者:————————————————————————————————日期: 2

《寄小读者》整本阅读指导教案 主备人:宋海花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在众多中外文学作品甄选课外书;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更不会及时总结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写作特征和阅读技巧,总是匆匆走场,浅尝辄止。为此,我校推开以好书推荐、读法指导、心得交流和阅读总结四种课型为主干的整本阅读指导,来巩固语文学法,指导文本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 教学目标: 1、通过好书推荐,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博爱思想,并制定计划按时开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二、单项选择题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 高尔基 B 苏霍姆林斯基 C 托尔斯泰 D 萧伯纳 2、阿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丽垭 B萨沙 C 瓦尔瓦拉D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3、阿廖沙和妈妈回到姥姥家的原因是() A 父亲去世 B 姥姥需要一个帮手 C 妈妈病了 D姥爷想他 4、姥爷毒打阿廖沙是因为阿廖沙() A 与表哥打架 B 捉弄了姥爷 C 把桌布染了色 D跟妈妈顶嘴 5、舍身用自己的胳膊帮助阿廖沙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 A 妈妈 B 姥姥 C茨冈 D 舅舅 6、雅科夫舅舅喝醉后痛哭、痛骂自己是因为() A 后悔打死老婆 B 没分到更多的家产 C 后悔跟弟弟打了架 D 感到孤独 7、“好事情不让阿廖沙去他的屋子玩是因为() A 不想让阿廖沙挨姥爷的打 B 他做实验有危险 C 他讨厌阿廖沙 D 他脾气古怪

8、徒工小茨冈的死因是() A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 B 被姥爷打死的 C 被舅舅打死的 D 生病 9、不符合姥姥特点的一项是() A勤劳能干 B善良宽厚 C 会讲故事 D溺爱孩子 10、阿廖沙与继父拼命是因为() A 继父输光了家产 B 继父凶狠地踢母亲 C继父不顾家 D继父一个卢布也不肯给他 三、判断 1、《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的生父从没打过他,并认为用棍棒是教育不出好儿子的。() 3、阿廖沙两个舅舅经常因为针尖点儿大的事情弹孩子的脑门。() 4、格里高利是个正直而又可怜的老工人,常受两个舅舅捉弄。() 5、在姥爷的坚持下,姥姥收养了被生母抛弃的孤儿茨冈。() 6、每到周末姥爷总要惩罚一下一周里犯过错的孩子。() 7、对阿廖沙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外祖父。() 8、“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段话是阿廖沙在表达对彼得大伯的感激。() 9、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10、阿廖沙成绩优秀,他在学校一直上到了六年级。() 四、简述 1、能说明外祖父吝啬贪婪的例子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外祖父装横残暴的例子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 (1)他在自己家中知道他父亲死去的时候;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 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则常常受到捉弄。 10、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高尔基B 苏霍姆林斯基C托尔斯泰D萧伯纳 2、阿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丽垭B萨沙C 瓦尔瓦拉D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3、阿廖沙和妈妈回到姥姥家的原因是() A父亲去世B 姥姥需要一个帮手C妈妈病了D姥爷想他 4、姥爷毒打阿廖沙是因为阿廖沙() A 与表哥打架B捉弄了姥爷C把桌布染了色D跟妈妈顶嘴 5、舍身用自己的胳膊帮助阿廖沙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 A妈妈B 姥姥C 茨冈 D 舅舅 6、雅科夫舅舅喝醉后痛哭、痛骂自己是因为() A后悔打死老婆B没分到更多的家产C后悔跟弟弟打了架D感到孤独 7、“好事情不让阿廖沙去他的屋子玩是因为()

A不想让阿廖沙挨姥爷的打B他做实验有危险C他讨厌阿廖沙D他脾气古怪

8、徒工小茨冈的死因是() A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B被姥爷打死的C被舅舅打死的D生病9、不符合姥姥特点的一项是() A勤劳能干B善良宽厚C会讲故事D溺爱孩子 10、 阿廖沙与继父拼命是因为() A继父输光了家产B继父凶狠地踢母亲C继父不顾家D继父一个卢布也不肯给他 三、判断 1、《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的生父从没打过他,并认为用棍棒是教育不出好儿子的。() 3、阿廖沙两个舅舅经常因为针尖点儿大的事情弹孩子的脑门。() 4、格里高利是个正直而又可怜的老工人,常受两个舅舅捉弄。() 5、在姥爷的坚持下,姥姥收养了被生母抛弃的孤儿茨冈。() 6、每到周末姥爷总要惩罚一下一周里犯过错的孩子。() 7、对阿廖沙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外祖父。() 8、“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这段话是阿廖沙在表达对彼得大伯的感激。() 9、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10、阿廖沙成绩优秀,他在学校一直上到了六年级。() 四、简述 1、能说明外祖父吝啬贪婪的例子有: (3 )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泾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下分周阅读背诵测试卷 2016.5.20整理:陈志喜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课外阅读《我的童年》(答案)

阅读季羡林《我的童年》的选段,完成练习(答案)。 我的童年(节选)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都到假(jiājià)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shìsì)的大看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我对小说中的绿(lù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shǔ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xuěxuè)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戳”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C;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戈部,再查13画。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1)把假的当做真的。(信以为真) (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如数家珍)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狼吞虎咽) 3.请用“\”划去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正确的一个词语。 “闲书”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疼苦快乐幻想趣味)。 4.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最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1)一放学就躲着看“闲书”;(2)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倒背如流;(3)自己也想当小说中的人物;(4)练习铁砂掌,把指头戳得鲜血直流。 5.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我给大家推荐的闲书是《西游记》,推荐理由是: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历尽艰辛、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经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十分吸引人。 6.请用“fáng”的读音组词并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7.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8.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吞吞吐吐(滚瓜烂熟)陌生(熟悉)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分周阅读背诵测试卷 2020.5.11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名著阅读童年复习题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1、《童年》是前xx作家xx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xx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xx的xx经历。 2、高尔基(1868―____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 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4、《童年》的思想内容 作品中描写了许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 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因为主人公阿廖沙,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

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5、人物性格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1 / 17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两个舅舅:粗野、自私; 小茨冈(伊凡):乐观纯朴 格里戈里:正直的老工人; 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二、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 《我的大学》。

寄小读者-阅读练习题汇编

寄小读者课外练习题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世称“世纪老人”。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1923年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3、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书信体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美国____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冰心体____”的美誉。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b a.日记体b.书信体 c.寓言体d.游记体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b ) a.20年代初期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d.30年代初 三.多项选择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acd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abd a.自然b.童真c.民族d.母爱e.友情《寄小读者》测试题

寄小读者 阅读40题

五年级课外阅读之《寄小读者》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年旅居国 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 术造诣,为她获得了“”的美誉。 3.冰心原名,笔名冰心是取“”之意。她的代表作 品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 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37、()是英国的首都,位置在泰晤士河入海处的两岸. A、伦敦 B、悉尼 C、柏林 D、首尔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 初 4.《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 么事?(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5.《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6.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7.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8、《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9、《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10、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这个“你们”指(). A、朋友 B、冰心的亲戚 C、小读者 D、学生 11、《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12、《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 )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歌德 13、《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 A.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 14、《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 )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北京 15、《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6、《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谁? ( )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7、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是( )。 A.银湾 B.波士顿 C.沙穰 D.梦野 18、《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多久?( )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童年》语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短文练习 (一)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 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4、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 有着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一一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精编WORD版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寄小读者》整本阅读指导教案 主备人:宋海花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在众多中外文学作品甄选课外书;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更不会及时总结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写作特征和阅读技巧,总是匆匆走场,浅尝辄止。为此,我校推开以好书推荐、读法指导、心得交流和阅读总结四种课型为主干的整本阅读指导,来巩固语文学法,指导文本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 教学目标: 1、通过好书推荐,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博爱思想,并制定计划按时开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着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 二、推荐《寄小读者》 我们拿到一本书先要干什么?(生答)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领悟冰心的博爱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二.爱的经典——《寄小读者》 1.谈谈你对这部书的了解 2.小结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黄港中学八年级组 教学目的: 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教学准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熟读《童年》一书,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高尔基,交流《童年》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梗概。 第二课时 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 3、导语: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 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许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

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 4、举例说明。(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随机举一个例子,启发学生) 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总结童年,珍惜拥有 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五、感悟童年。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在课后为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六、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活! 第三课时 继续交流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对小说进行初步的总结。 板书设计: 童年 高尔基 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答案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3.冰心原名_____,笔名冰心是取“_______”之意。 4.《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__才能经历。 5.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____年之久。 6.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__ __。 7.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____和____。 8.(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____而忏悔。 9.(通讯十)主要歌颂了____。 10.“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____。 二、选择题 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2.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 A.看我的照片 B.写信 C.打视频电话 D.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3.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B.衡山C.嵩山D.泰山 4.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童年》检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童年》测试与答案 一、填空题。 1.《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弹琴,( )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 )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 。 6.阿廖沙因为 ( )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 D.粗鲁无礼 3.高尔基开始自食其力是在() A.4岁 B.5岁C.10岁D.16岁 4.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葛利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5.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6.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他的两个舅舅B.外祖父C.外祖母D.他的母亲 7. 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A.外祖父 B.外祖母 C.舅舅D.舅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