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概念不明晰,有的甚至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事实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明确二者的异同,对于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追溯西方人本主义起源,探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以及辨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关系

我党第一次公开使用“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此社会各界予以了广泛重视和拥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从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概念不明晰,有的甚至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事实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因此辨析二者的异同,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西方,人本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自然界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所关注的主要话题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问题,而人类本身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开始发生转变,改变了以往主要解释自然的取向转而研究人类本身,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人们对自身的探索拉开了序幕,西方人本主义经近代人本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之间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发展达到顶峰。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流派纷彩异呈,各有建树,相互砒砺,但都以人为视界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的是人本的回归。其特点主要有:

第一、注重作为人的个体的内在体验。他们认为比认知真理更加重要的是人的个体感受,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正是由于主体独特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他们反对抽象地谈论人,因为研究“类”的人是徒劳无益的,只有个体感受才是真实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代人本主义的内心体验是“神秘的意志情感,性能自觉,不服从任何规律,更多地带有悲观色彩”。

第二、反理性和反传统。无论是率先举起反理性大旗的叔本华与克尔凯郭尔,还是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不管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的“存在意义”,还是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无不具有反理性反传统的特征,人本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成为了同义语。他们认为,无所不包的黑格尔思辨抽象哲学,恰恰是人的空场。理性只是一些僵硬的东西,它不能掌握人的内心奥秘,也不能解决道德,价值等问题。他们谴责社会对人性的束缚,主张用神秘主义的自觉、体验、启迪、意念等方法,从根本上抽去理性对“人性”的种种压抑,回到最本真的人的生存方式中去。

第三、强调个人的主体性。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提高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多彩、有价值。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虽然也重视人,但它却主要把人作为实体,并且采用实验室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或者用一些抽象的普遍原则来规定人的本性甚至有的把人视为肉体的机器或视为理性的动物,其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人的主体性。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视做物,强调人比物高贵,反对用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反对用抽象原则来规定人的本性,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揭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有以下几个局限:现代人本主义以反理性和超越主体与客体两分来颠覆传统来寻找作为本真的人的回归,可是,它们不仅颠覆了别人,同时也在颠覆着自己。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阶级基础是中小资产阶级,在过去,资产阶级是一个统一的阶层,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然而,在垄断形势下,其平等的经济基础开始瓦解,内部分化加剧,中小资产阶级不断受到垄断资本的排挤与吞并,并且始终摆脱不了任人摆布的命运。当初倡导的理性与荒谬病态的现实,促使人们苦闷迷茫,愤世嫉俗,悲观厌世,最终逃向神秘主义,怀疑主义。在这种意义上,与其说现代人本主义呼唤人的回归,还不如说非人性的社会现实滋生的结果。他们当然不明白决定他们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只能空喊人本。由此也不难理解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为什么要强调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东西。因为在一个充满“危机与异化”的社会里,人们见到的人本只能是痛苦、彷徨、孤独、沉沦、烦恼、异化、绝望等词汇,这也恰恰展现了一幅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与人性对立的图景。是社会危机与人的异化现实滋生了现代人本思潮,它只能是人本主义的一株不结果实的花。因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从,也不会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现实中去寻找根源,“他们只能从其内在体验感受去抽象思辨,并赋予这些感受以本体论的品格,他们简单把一切罪恶推给理性及科学技术,而看不见操纵这些东西的罪恶制度之手,更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性的矛盾”。以这种方式去找寻人本和颠覆传统,最

终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把他们自己也颠覆了。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核心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的部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其它部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本质和核心。其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以用其他任何物质代替或比拟的,永远处于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社会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民作为时代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根本说,任何真正的解放和发展的前提都是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才能确立人的历史主体的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所以人才无愧与担当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人可以把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世界存在着某种关系,从而把自己当作主体,把自然界和社会当作客体发生关系。人和社会是一个有机整合的整体,也只有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还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确立起人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肯定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并且在实践中做到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人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实质是把一定的服务对象当作目的;出发点是服务对象的目的;落脚点是使服务对象满意;方式是以符合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和要求的方式进行服务;内容是尊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利,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尊重服务对象的能力差异,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和平等人格,促进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关注服务对象的生存与发展命运,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性发展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其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和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引申出“共同价值观”。为什么要确立共同价值观?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日趋多样化,经

济形态、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价值追求、行为选择都日趋变化,人们之间差异、矛盾时有发生;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和新的就业人员,面对这些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安定,造成人心浮动,也影响党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大多数人都赞成和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地妥善处理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人们之间出现的矛盾和裂痕,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以人为本就符合这样一种形势和要求,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在寻找共同价值观的进程中的一大收获和进步。以人为本从价值观上要求人们关注之间的共同性,要求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能力差异和创造个性。所以,以人为本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和接受,能够有效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确立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三、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它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尊重人、解放人、塑造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个性需求、差异、人的平等、权利、创造能力;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机制、体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休。完整地讲,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关怀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二者之前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在本质上又有各自的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本主义都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且都强调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尺度,尊重人、关注人,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但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决不能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简单地归结为西方的人本主义。

首先二者理论的基础不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继承的是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人们的社会关系规定着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人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人在社会实

践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西方的人本主义是以唯心史观特别是抽象的人的理论为基础的,它抹杀人的社会性,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脱离了人的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去孤立地考察人,而不是从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将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开来,完全抽去了人的社会历史特质。他们所讲的人,是脱离了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纯粹的生物学个体,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以此为出发点,是不可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的。

其次是价值的取向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并把这一点作为它的根本价值取向。它强调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人本主义却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价值取向,它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他们讲的人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所有人的发展,更不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为了一部分人即统治阶级自身的发展。他们认为,“人是最高的价值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而社会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方式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主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根本前提。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人本主义离开社会制度来谈人的发展,把完善人性当作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他们虽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却没有认清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他们以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人本身的特性,在于科学技术或物质文明的发展,所以找不到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新的表达方式。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虽然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但它并没有停留于人本主义,而是超越了人本主义。因此,绝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本主义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5.郑忆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2006(1)

6.贾建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 [J]. 理论参考,2006(2)

7.韩庆祥.以人为本的涵义和现实意义[J].理论参考,2006(02)

8.史少博.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J].理论参考,2006(2)

9.宋家佩.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J].蚌埠党校学报,2007(2)

10.郝孚逸. 从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J].

理论月刊,2007(2)

11.包心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理论参考,

2006(2)

12.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理论参考,2006(2)

13.郭晓君,赵建辉.关于“以人为本”若干问题的探析[J].理论参考,

2006(2)

14.薛德震“.以人为本”的实践意义[J]. 理论参考,2006(2)

15.杨华.关于“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6(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