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东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高三理科综合考试(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酵母菌的线粒体损伤后会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其被高尔基体包裹形成“自噬体”,发生特异性的“自噬”,从而消除损伤的线粒体,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噬”是酵母菌受损后产生的程序性死亡反应

B. 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主要依靠溶酶体中的水解酶

C. 线粒体全部遭到损伤后,酵母菌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 酵母菌不可能将线粒体基因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综合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细胞凋亡和遗传相关的基础知识。

【详解】由题干图示所给信息可知这里的“自噬”指的是酵母菌特异性地消除损伤的线粒体,并不是酵母菌的程序性死亡,A错误。由图可以看出损伤的线粒体首先形成“自噬体”,“自噬体”再和溶酶体结合,然后内容物降解,由于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在水解酶的作用下“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了,B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因此如果线粒体全部遭到损伤后,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内有少量的DNA,DNA上有基因,可以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后代,D错误。【点睛】该题以酵母菌线粒体的“自噬”过程为背景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浸泡2h后,再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F点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B. H点时细胞在清水中吸水速率最快

C. 只有H点时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

D. 改变KNO3溶液的溶氧量会影响图中曲线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是: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在0~2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在增大,这是由于清水的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体积增大,但由于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外面有细胞壁的保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也不可能无限增大甚至涨破,因此E、F时细胞膜仍旧紧贴细胞壁,没有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2h后再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由于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FG段未发生质壁分离,G点之后某一时刻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到H点时,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吸水能力最强,因此若把H点时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吸水速率最快,B正确。由于KNO3在水溶液中解离成K+和NO3—,且K+和NO3—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HI段中K+和NO3—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促进细胞吸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由于细胞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改变KNO3溶液的溶氧量会影响图中曲线变化,D正确,由图可知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的点是F和H,C错误。

【点睛】正确理解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艾弗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C. 不同色素分子因浓度不同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D. 用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生物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相关知识。

【详解】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观察它们的作用,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A错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时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B错误。不同色素分子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是因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不是浓度的不同造成的,C错误。用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是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

【点睛】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稻感染赤霉菌后,赤霉菌会分泌生长素造成水稻疯长

B. 单侧光会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横向运输,但不会影响其极性运输

C.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并不会影响侧芽生长素的合成

D.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不可能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详解】水稻感染赤霉菌后,赤霉菌会分泌赤霉素而不是生长素造成水稻疯长,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是受遗传决定的,不受单侧光的影响,因此单侧光会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横向运输,但不会影响其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与生长素的多少无关,C正确。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不可能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是因为生长素不能使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点睛】本题通过对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5.某生态鱼塘中有如下食物链:浮游植物→A种鱼→B种鱼。下图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个体数量的相对值。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三种生物中,物种甲所含总能量是最多的

B. 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甲的数量会增加

C. 物种丙表示B种鱼,该种群所处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D. 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上获得的能量不同,可能导致物种乙在鱼塘中分布不均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食物链相关的知识。

【详解】在一条食物链中一般来说营养级越低,个体的数量也就越多,该营养级所包含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个体数越少,该营养级所包含的能量越少,所以图中物种甲应是浮游植物,物种乙应是A种鱼,物种丙应是B种鱼,因此选项A、C正确。若物种乙的数量突增,因物种乙以物种甲为食,则短时间内物种甲会大量减少,B错误。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上获得的能量不同,可能导致物种乙在鱼塘中分布不均匀,在获得能量多的在段、层次上物种乙的数量多,在获得能量少的地段、层次上物种乙的数量少,D正确。【点睛】良好的识图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椎实螺是雌雄同体动物,群养时通常为异体受精,单个饲养时会同体受精。螺壳旋向的右旋和左旋分别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D对d为显性),子代螺壳的旋向只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螺壳旋向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不可能为DD

C. 单个饲养时,后代的螺壳旋向不会改变

D. 异体受精时,后代的螺壳旋向与母本的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以椎实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

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可知控制螺壳旋向的右旋和左旋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的条件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且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基因控制。因此螺壳旋向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根据题干“子代螺壳的旋向只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可知螺壳左旋(其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的基因型不可能为DD,B正确。若单个饲养的基因型为Dd,则其后代的基因型会有DD、Dd、dd三种基因型,后代的螺壳旋向会改变,C错误。由于子代螺壳的旋向只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后代并一不定与母本的表现相同,例如: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母本的亲本为Dd,则母本的螺壳旋向为右旋,无论父本是什么样的基因型,其子代的螺壳旋向均为左旋,D错误。

【点睛】“子代螺壳的旋向只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是该题的突破口,能从题干中准确获取这一有效的信息,并能借助分离定律正确推断亲子代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三、非选择题

7.研究者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HCO3ˉ(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一定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中产生O2的阶段称为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的其他产物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3)如果提高第1组实验的光照强度,O2的释放速率没有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不变,且第3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比第2组的快时,第3组小球藻细胞内

C5的含量比第2组的___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 (1).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 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和水中18O的比例接近,而未受 HCO3-中18O的比例多少的影响 (3). 光反应 (4). 参与C3的还原反应(或为C3的还原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5). 最初的光照强度已经达到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或碳酸氢盐的浓度过低) (6). 高

【解析】

【分析】

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1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物质 C.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 D.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为了充分研磨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5.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D.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6.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由b个氨基酸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18)+18a和18(b-a)B.b(c+18)+18a和18(a+b) C.b(c-18)-18a和18(a-b)D.b(c+18)-18a和18(b-a) 7.下图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中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a、b、c分别表示()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及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问:150 分钟试卷满分:300 分) 注意事项: I.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E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口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白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元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第I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大多数鞋企赴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大背景下,华坚公司远赴“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建厂,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口那里经济欠发达,渴望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华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该公司将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转移国外,而在赣州则致力于研友和打造世界鞋业平台。据此完成1 -2 题 1. 华坚鞋业首选埃塞俄比亚建广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生产原料来源、 B.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D. 解决当地就业难题 2. 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原料丰富 B. 距欧美市场近

c. 政策扶持D. 海运便利 青海潮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口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图1 示意公元1000-2000 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3 -4 题。 3. 1500-1600 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 升高一一湖面冰期延长B 降低一一湖面不易结冰 C. 升高一←裸鲤数量减少 D. 降低一一鸟类数量增加 4. 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 流域内蒸发量减少 c. 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 流域面积增加,人湖水量增多 图2 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 -160 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 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5 -6 题。

2018-2019学年广东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试题 语文

广东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的阶段,使在个体自身内部完成了“孝”的内化,但这只是抽象地完成。儒家“孝”伦理的意义与价值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完成,而是“外化为他物”。这种现实外化就是“得”,就是使儒家“考”伦理能够更有效地干预现实社会生活。“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但“得”的实现与获取也不能偏离伦理的逻辑。 在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互相投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逻辑结构。第一,“得”必须有“德”。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孝行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孝子不乏其人,这种认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西的嘉奖:在物质上能够获得上层的封赏,比如对孝子实行放免赋税的优惠等;在精神上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孝子们被旌表门间、歲入史书,甚而能够因为孝行被选入官。反之,加果有不孝者:则被除名别削爵,永世不得缕用。 第二,“德”必然能“得”。舜因何能贵为天子,因为舜是大孝之人,德行高远。而且这种大德能使老百姓受益,自然就会受到上天的保估,所以大德之人必然会“得”。“德”不以“得”为目的,但“德”却必然有“得”的报答。父子是血亲相连的天伦关系,如果孝敬双亲是为了赢得孝子的美名和求得功利,则损害了亲亲之情.使人失去最基本的情感依托。所以,“得”并非最终目的,只是在进行价值预设时,人们确信孝子必然会得到好的归宿。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德”并非为了“得”;但在客观效果上,“德”却必然“得”。 第三,有“德”就是“得”。孝的根本是对父母的血缘情感的真实流容,而不是出于机心和利益,那种对自然本真的背离会导致孝的矫揉造作。特别是汉代以来,越来越多外在的物质利益附加在孝上面,使孝越来越远离人性的自然。而孝本该是为人子女良善本性的流露和自然天性的表达,有父母可以供养就是福气,就是大“得”。孝是道德的始源,是源自人的真性情。这种发自内心的亲爱父母之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和追思,是儒家“孝”伦理深刻的情感基础。人们为了孝敬父母而孝敬父母;不掺杂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 由“德”至“得”的逻辑运行过程解决的是孝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得失问题,也即儒

湖南省衡阳常宁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常宁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有关遗传病及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咨询是优生的措施之一 B.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C.不能通过基因诊断查出是否患有猫叫综合症 D.凡是细胞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都称遗传病 2.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得到F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1的基因型是AABC,复制后共含8个基因 B.F1是四倍体,复制后可形成8条姐妹染色单体 C.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1个四分体 D.F1在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可观察到3个荧光点 3.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下图),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培养条件与方法: (1)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使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试管①)。 (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30分钟繁殖一代。 (3)取出每代DNA样本,并离心分层。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分钟 B.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②是复制二代的结果 C.如果14N的培养基中含有少量的15N,则③中条带的宽度略微变宽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 4.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糖类分子只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结合 B. 在叶绿体内仅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其他的生理过程

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

2019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1,0,1,2--=U ,{}U x x x A ∈>=,12,则=A C U {}2,2.-A {}1,1.-B {}2,0,2.-C {}1,0,1.-D 2、复数i i z -=1(i 为虚数单位),则=-z 2 2 . A 2. B 21. C 2.D 3、抛物线2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21,0.A ??? ??0,21.B ??? ??81,0.C ?? ? ??0,81.D 4、在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C B c b 2,3,72===,则C 2c o s 的值为 37. A 95. B 94. C 4 7 .D 5、已知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 =∠60BAD ,点E 满足→ → =EC BE 2,则→ →?BD AE 的值是 31.-A 21.-B 41.-C 6 1.-D 5、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暅,提出了计算体积的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思是:如果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利用此原理求以下几何体的体积:曲线)0(2 L y 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得几何体Z ,将Z 放在与y 轴垂直的水平面α上,用平行于平面α,且与Z 的顶点O 距离为l 的平面截几何体Z ,的截面圆的面积为l l ππ=2)(.由此构造右边的几何体1Z :其中⊥AC 平面α,

【精品试题】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I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迄今为止,在一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中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史学论著必须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似乎只有板着面孔说教,才能显示其学问的严肃和高深。新时代,史学要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社会功能,需要破除这一认识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著作,之所以拥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文笔朴素自然、简洁流畅、清新活泼,既可作为史学经典研读,又可作为美文经典欣赏。马克思、恩格斯对许多问题的深刻理论分析,都是通过优美的文笔来表述的。 古往今来,喜读司马迁《史记》的人数不胜数,原因何在?因为司马迁运用史料独具匠心,善于“择其言尤雅者”,将论断融于史料之中,夹叙夹议。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指其是史学经典,“无韵之《离骚》”指其是美文经典。 清代学者姚鼐曾指出:“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他如此强调义理、考证、文章相济,说明文章在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此说加以引申:“夫史所载者事也,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其意是说,史以载事,史以文传,有作为的史学家没有不花力气“工文”的。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磨炼出好文笔,这是历代史学家必备的基本功,当代史学工作者也不能例外。 怎样才能具备这种基本功呢?梁启超认为要“多读、少作、多改”。多读,就是要不厌其多地研读前人和时人的史学美文经典。少作,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呕心沥血,写一篇是一篇,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不滥竽充数。多改,就是要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反复修改。同时,梁启超作为文学家,对于“文采”的理解也很值得我们借鉴。他认为,文采最重要的要素是“简洁”和“飞动”。简洁,就是文章要精益求精。他强调,评论一篇文章的优劣,首先“要看可删的有多少”,定稿要做到“篇无剩句,句无剩字”。这种要求,应该成为史学工作者的写作箴言。飞动,就是文章的语言要感人。他认为,要把历史文章写得生动感人,“使看的人要哭便哭,要笑便笑”,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 对于文章简洁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在《学习司马光编写〈通鉴〉的精神——跋〈宋司马光通鉴稿〉》中也有深刻的论述:“近人好为长文,喜写厚书,其实文不在长,书亦不在厚,只要有内容就行。当然,如果非长不能尽其意,非厚不能毕其词,我们也不反对长文和厚书,但故意拉长、加厚,就大可不必。”因此,他提倡史学工作者“学习司马光从两屋稿子中提炼出一部《通鉴》的办法”,强调“叙事则提要钩元,行文则删繁就简,疏而不漏,简而扼要。言必有据,没有空话;事皆可征,没有臆说;文字精练,没有费辞”。这些论述,对于当下史学工作者“工文”是很有针对性的。 (摘编自田居俭《良史莫不工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著作魅力无穷,皆因其朴素自然、简洁流畅、清新活泼。 B.喜读《史记》的人数不胜数,所以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文章若能好好运用,就能与义理、考证相辅相成;否则,就可能会互相妨害。 D.翦伯赞对待文章长短、书本薄厚的态度颇为客观,同时强调要向司马光学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论证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著作和《史记》论证文学性对史学论著的重要性。 C.文章借用梁启超“多读、少作、多改”之论,为当代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办法。 D.文章对史学论著的简洁性有深刻的论述,提出叙事要提要钩元,行文应删繁就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学论著要流芳百世,欲有所作为的新时代史学工作者需把“工文”作为首要必修课。 B.破除了“史学论著不需注重文学性”这一认识误区,史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C.章学诚认为“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他把“文”当成史学家的评价标准之一。 D.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要“工文”,就要在语言的优美、简洁、感人等方面下功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 1

广东省六校联考2019届地理高三第三次联考(解析版)

广东省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沙县小吃是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2018 年 11 月沙县小吃登陆美国纽约,小食店客似云来。不仅是沙县小吃,还有煎饼、黄焖鸡米饭等中国传统美食亦风靡美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传统美食风靡美国、食客如云的主要原因是() A. 价格定位适宜 B. 美食历史悠久 C. 食品美味可口 D. 中美文化差异 2. 沙县小吃店选址在美国纽约第八大道,主要原因是() A. 临近金融中心 B. 临近交通枢纽 C. 靠近消费市场 D. 靠近原料产地 3. 沙县小吃纽约店与国内店相比,推测其成本差异最大的是() A. 食材价格 B. 技术水平 C. 餐厨用具 D. 劳动力价格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中华饮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由于中美文化差异,传统饮食习惯及制作方法不同,所以中国传统美食风靡美国、食客如云,虽然中国小吃价格定位适宜、历史悠久、食品美味可口但不是食客众多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 【2题详解】 纽约8大道位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是纽约3大唐人聚集地之一。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8大道华人商业区人口暴涨,商业已朝湾脊区的方向发展,沙县小吃店选址该地主要是流动人口众多,靠近消费市场,故选C。 【3题详解】 纽约店与国内店相比,食材价格和技术水平以及用具都不存在差异,而美国经济发达,劳动

河南省-虞城高中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虞城高中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能作为细胞统一性证据的是 A.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B.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C.细胞生物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细胞生命活动一般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葡萄糖与麦芽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如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增加,细胞代谢旺盛 B.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 C.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氧化分解导致种子干重下降 D.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成的葡萄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 4.下列关于蓝藻和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B.都含有叶绿素,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5.下列关于乳汁蛋白加工、合成和分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汁蛋白最初在高尔基体中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乳汁蛋白最初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或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 C.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会影响乳汁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D.内质网上形成的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并融合,所以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的组成成分完全相同 6.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 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 A.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细胞器甲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 B. 细胞器乙是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C. 细胞器丙是线粒体,在其内膜上可生成CO2 D. 乳酸菌细胞也含有细胞器甲和丙 7.“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结构会随着与ATP和ADP 的交替结合而改变,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分子马达” B.RNA聚合酶是沿RNA移动的“分子马达” C.“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 D.细胞膜上的部分载体蛋白是“分子马达” 8.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9.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会上移 C.三种酶中a酶的最适温度最高 D.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10.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下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上饶县中、玉山一中、余干中学、天佑中学) 语文 命题学校:玉山一中主命题人:童柳明副命题人:周有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那么,中国小说到底有哪些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西方小说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例如明清小说中的“四季结构”,或者说“季节的转换”。以《红楼梦》为例,“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如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可以说,“四季”的结构方式是中国小说对小说结构的独特贡献,深具启发意义。而“四季”之类的结构方式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非叙事性”,常常描写“无事之事”。再加上大量抒情诗的运用,构成了与西方小说传统的标准大异其趣的景观。 另外,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以语言来表现人甚至用来表现故事,是中国小说的又一个优秀传统。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

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胡适赞美《海上花列传》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认为它的长处在于“语言的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地发展……”。其中,“语言的传神”是胡适认定这部作品为杰作的重要依据。 当然,小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小说传统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化。老舍、张爱玲、沈从文等现代作家融合中国小说传统与西方叙事经验的写作,已经成为中国小说传统的一部分。传统需要更新、生长与创造,传统正是在与创新错综复杂、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得以延续的。正如老舍所说,“旧文化的不死,全仗着新文化的输入”。 中国小说传统,应该得到不断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唯有继承发扬自身的传统,才有可能产生世界性的优秀小说作品。正如昆德拉所说的,“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它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 摘编自《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6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前有些中国小说偏离了中国小说优秀传统,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 B. 中西方小说都注重叙述故事,但中国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自身独特的传统。 C. 《红楼梦》中的“非叙事性”情节结构虽然没有叙事功能,却深具启发意义。 D. 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既继承了中国小说传统,又丰富了中国小说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以“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呼声响起”的背景为前提,引出了论证话题。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数学(考试版)

理科数学试题 第1页(共6页) 理科数学试题 第2页(共6页) … … ○… ……………内……………………○………………外………………… 学校:_______绝密★启用前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Z ,集合{|(3)0,}P x x x x =-≥∈Z ,{|0}Q x x =>,则() U P Q e等于 A .(0,3) B .{12}, C .(0,2) D .{2} 2.若复数z 满足(1i)1i z -=+,i 为虚数单位,则2019z = A .2i - B .i C .i - D .2i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的1x ≥,ln 0x ≥”的否定是“存在01x ≥,0ln 0x <”,命题q :“01k <<”是“方程 222 0x y ky k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4.已知单位向量,a b 满足20||+-?=a b a b ,则+2||a b = A .3 B .2 C .9 D .4 5.已知π20 sin d a x x = ? ,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k 的值是 A .5 B .6 C .7 D .8 6.函数()||sin 2f x x x x =-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7.已知二项式12()2n x x -的展开式中,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比第2项的二项式系数大9,则该展开式中的常 数项为 A .20 B .20- C .40 D .40- 8.如图所示为某三棱锥的三视图,若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8 3 ,则图中x 的值为 A .3 B . 7 2 C .4 D . 92

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附答案)(20200416105809)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2.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胰腺细胞中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含量较高,性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 含量较高。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粗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性激素直接由基因转录翻译而成 D.胰腺细胞中无性激素合成基因 2.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土壤颗粒数增多 B.苔藓植物进一步加速岩石分解,土壤微生物增加 C.草本阶段多种生物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增加 D.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 3.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 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 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 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4有的时候,携带丙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中某个碱基改变,对丙氨酸的携带和转运不 产生影响。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RNA可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版 B. tRNA的反密码子直接与氨基酸结合 C.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 D.tRNA上结合氨基酸的位点在反密码子外 5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为摸索实验条件,正式实验前要做预实验 B.低浓度溶液浸泡处理材料,要确保光照充分 C.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影响时,处理时间要一致 D.同一组实验所用植物材料,要保持相对一致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在 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下:670 只红眼雌,658只白眼雄,1只白眼雌。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2021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2021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 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有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共性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它们都含有多种酶,为多种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B.它们都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转换,与ATP直接有关 C.它们都含有自由水,用作物质的良好溶剂并参与某些反应 D.它们都含有DNA和RNA,是细胞内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等 C.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下丘脑可通过有关激素与甲状腺之间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稳态 3.下图是人类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过程细胞会适度生长 B.图中①③过程可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C.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D.图中④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不会发生变化 4.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不能成功的是 A.用14C标记C02,来研究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过程 B.科学家用16N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NA的复制方式和逆转录过程 C.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来研究什么是遗传物质 D.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 5.己知玉米(2N)的高秆(易倒伏)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题,在本试卷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场(cháng)院四周都岑(cén)寂了下来,只有苇塘里蛙声一片:老书记望着院子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B.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和北方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gng)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C.众多大牌导演在蜇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à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这是一幅饱蘸(zhàn)着大师才情的作品,无论谁见到,都会感到运筹帷

幄的豪迈席卷而来,可以说它至今依然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翘(qiào)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一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甲]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既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乙]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涵,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都俨然一粒尘埃。[丙]光明使所有的物象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因为,你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近 B.芸芸众生 C.包涵 D.俨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

绝密★启用前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Z ,集合{|(3)0,}P x x x x =-≥∈Z ,{|0}Q x x =>,则() U P Q e等于 A .(0,3) B .{12}, C .(0,2) D .{2} 2.若复数z 满足(1i)1i z -=+,i 为虚数单位,则2019z = A .2i - B .i C .i - D .2i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的1x ≥,ln 0x ≥”的否定是“存在01x ≥,0ln 0x <”,命题q :“01k <<”是“方 程2220x y ky k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4.已知单位向量,a b 满足20||+-?=a b a b ,则+2||a b = A .3 B .2 C .9 D .4 5.已知π20 sin d a x x = ? ,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k 的值是

2019届高三理科数学全国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答案版 数 学(理科)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x +y i ,其中x ,y 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若y 1-i =x +i ,则复数z 的共轭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D) y =138(2.5是指对该样本所得结论:4.已知????2x 2-1x n (n ∈N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其展开式中含1x 项的系数是(A) A .-84 B .84 C .-24 D .24 【解析】由已知,2n =128,得n =7,所以T r +1=C r 7(2x 2)7-r ????-1x r =(-1)r ·27-r C r 7x 14-3r . 令14-3r =-1,得r =5,所以展开式中含1x 项的系数为(-1)527- 5C 57=-84,选A. 5.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f (x )在R 上单调递增,若a ,b ,c 成等差数列,

且b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f (b )>0,且f (a )+f (c )>0 B .f (b )>0,且f (a )+f (c )<0 C .f (b )<0,且f (a )+f (c )>0 D .f (b )<0,且f (a )+f (c )<0 【解析】由已知,f (b )>f (0)=0.因为a +c =2b >0,则a >-c ,从而f (a )>f (-c )=-f (c ), 即f (a )+f (c )>0,选A. 6.设x 为区间[-2,2]内的均匀随机数,则计算机执行下列程序后,输出的y 值落在区间????12,3内的概率为(C) ④设g (x )=2sin 2x ,则g ???x +4=2sin 2???x +4=2sin ? ??2x +2=2cos 2x ≠f (x ),结 论错误,选B. 8.已知命题p :若a >2且b >2,则a +b <ab ;命题q :x >0,使(x -1)·2x =1,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A .p ∧q B .(綈p )∧q C .p ∧(綈q ) D .(綈p )∧(綈q ) 【解析】若a >2且b >2,则1a <12且1b <12,得1a +1 b <1,即a +b ab <1,从而a +b <ab ,所以命

广东省2019届高三数学模拟试题(一)理(含解析)

广东省2019届高三数学模拟试题(一)理(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A,B,再求两集合的交集即可. 【详解】在集合A中,得x<3,即A=(,3), 在集合B中y=2x在(,3)递增,所以0<y<8,即B=(0,8), 则A∩B=(0,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也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值域,属于基础题. 2.复数(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即可得答案. 【详解】 =,所以z的虚部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属于基础题. 3.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双曲线化成标准方程,可得,,即可得焦点坐标. 【详解】将双曲线化成标准方程为:,得,,所以 ,所以,又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焦点坐标为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将双曲线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4.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首项为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解方程即可.【详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首项为,由,, 得2a1+8d=34,4a1+×4×3d=38,解得d=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考查方程思想以及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当时,,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时,由=,得,由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即可得 的解集. 【详解】当时,由=,得或(舍),又因为函数在

2021年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2.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染色体上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 改变 3.右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4.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 2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B.用14C标记14CO 2,研究CO 2 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C.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D.一个只有一条染色体被l5N标记的精原细胞,在14N培养液中能产生两个含l5N的精细胞 5.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 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30.(10分,每空2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家庭无乙病患病史。请据图回答: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生物(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生物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和糖原不会存在于同一细胞中 B.维生素D和磷脂是功能不同的固醇类物质 C.大肠杆菌体内的DNA和质粒都储存有遗传信息 D.硝化细菌和颤藻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 2.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酶在细胞内产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B.加入淀粉酶的淀粉溶液能使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 3.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4.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河鲀毒素可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从而阻断了钠离子流入神经元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鲀毒素通过抑制细胞呼吸而阻断钠离子内流 B.河鲀毒素可使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明显减小 C.河鲀毒素不会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D.河鲀毒素可能会抑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5.火灾后的草原生态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恢复原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裸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 C.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在逐渐增加 D.火灾后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原貌 6.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下,1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患乙病的只有男性,可推断该病为伴性遗传 B.两种病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12号为表现正常的女儿,则其为两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8 D.2、4号的基因型相同,1、3号的基因型不同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 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9分)研究人员以适宜光照下大叶黄杨的叶片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在获取的大叶黄杨的叶圆片中,选取大小、颜色相同的叶圆片若干,放在含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烧杯中,通过检测叶圆片开始上浮的时间,探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大叶黄杨光合速率的影响,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