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足球--脚内侧拨球教学设计思路(水平一)

小学二年级足球--脚内侧拨球教学设计思路(水平一)
小学二年级足球--脚内侧拨球教学设计思路(水平一)

足球--脚内侧拨球教学设计(水平一)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

吴刚

脚内侧拨球动作是足球教学中最基础的球性练习之一,也是完成足球运动中传、接、运等各种动作的基础。但是低段学生其本身腿部力量不足、身体平衡能力相对薄弱,在练习中踝关节没有绷紧脚尖下垂、触球的部位不正确、控球能力和感觉较差,产生球不能在两脚之间连续地直线运动,而到处“乱跑”等现象。针对这些特点,我采取了三方面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一、教学器材的选用

在教学器材的选用上选择了直径约15CM的小皮球(无气)

代替足球作为练习器材。因为小球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站

立时两脚开立较为自然、舒服,易于进行“动作”,同时也能让

小球有足够的滚动距离。利用小球学习就类似“微型”足球一

样,可以增大脚内侧拨球时的触球面,降低了脚内侧触球的部

位,帮助其克服踝关节没有绷紧、脚尖下垂的难点。无气的小

球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脚内侧触(夹)球和控球的感觉,解决球到处“乱跑”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教学方法上设计了多个递进的并具有针对性

的显性游戏形式来展开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尝试用脚

的不同部位走、用脚内侧夹球原地跳、脚内侧夹球抛

球给同伴、“跟踪”拨球等游戏内容让学生体会并正

确掌握夹球的感觉和脚内侧触球的部位,知道脚内侧

触球的部位、方向、力量以及身体重心变换是能连贯、

直线拨球的关键,使学生在尝试、思考、比试和体会的游戏中,学会用脚内侧拨球的技术动作。

三、教学场地的安排

在教学场地的设计上采用大小两个同心圆是用

不同颜色50CM长的线段连接而成,这样的设计即精

简了教师抽象的讲解又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评价

和判断自己在拨球过程中是否使球在两脚之间直线

上滚动,这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同时能较高地检测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做好铺垫。

这样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即优化了有限的教

学时间达成了最高的教学效益,又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满足和愉悦,同时解决了双脚脚内侧拨球隐性的技术难点。

2010-1-10

要求:脚内侧夹住球跳起抛球,

师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