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5则范文)

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5则范文)

第一篇: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

精神分析疗法是否适用于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的实质就是内心存在强迫与反强迫两股力量之间的冲突,一方明知道这些观念、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再现这些观念和行为,但其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理专家认为,这其中往往有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因素的作用,基于这种理论假设,精神分析疗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强迫症治疗实践中,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些关于精神分析疗法的内容:精神分析疗法是一套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心理疗法,非常重视求助者早年的生活经验和无意识动机,并认为强迫症产生的原因在于早年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心理冲突,认为只要找到了这些冲突,并在催眠的状态下帮助求助者化解这些冲突,那么强迫症状也就自然减轻甚至消失,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精神分析疗法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事人内心的心理冲突,并有助于解决某些情绪问题。

强迫症状所致的心理冲突给当事人在心理上所带来的痛苦是非强迫人所难理解的,究其痛苦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所累积的心理负能量得不到有效地释放,而且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短则数年,多则数十年,并且还会产生相应的伴发症状,并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因此,没有人能比强迫症人更渴望摆脱强迫,而目前所通用的药物治疗也能暂时帮助其缓解某些表面症状,如果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相应的副作用及药物戒断反应,因此,精神分析也成为很多强迫症人接受心理治疗的选择,只是由于疗程和费用问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也是精神分析难以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

第二篇:心理专家谈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强迫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强迫症人约有500-100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5‰~10‰,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可真正有实力的治疗强迫症的医院却并不多,而且

全部采用的是药物治疗的模式,那么强迫症人是如何看待这些治疗强迫症的医院的?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提出了如下看法:众所周知,目前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模式无非就是医学和心理学两种不同的取向,事实上,更多的人还是偏向于医学模式,在医学模式中最常用的就是药物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表明,药物治疗给人带来的往往是喜忧参半的结局,喜的是终于能让自己看到一点康复的希望,忧的是到底有没有预期的效果?有没有副作用?

特别是在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会显得比较纠结,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感觉症状会减轻很多,似乎药物治疗还是非常有效的以一种治疗方式,与其每天饱受痛苦和煎熬,不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不定还能有奇迹出现,这就是强迫症人的心理,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有些时候还是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估计不足。

目前所使用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多为抗强迫抑郁类药物,其疗效在抑制强迫症表面症状的同时也可能使其思维受到抑制,从而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懒散,更可怕的是严重的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后还可能出现较为强烈的药物戒断反应,所以,越来越多的强迫症人已经意识到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也仅限于从表面去缓解某些强迫症的表面症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这也决定了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缺陷,也是治疗强迫症的医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第三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治疗中的常识性问题[范文模版] 强迫症心理治疗中需要明确的常识性问题

强迫症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精神疾病,对个体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相应的社会功能都可能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但面对强迫症治疗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多人不免发出这样的质疑“强迫症能治好吗?”面对这样的质疑,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认为,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其中需要明确有关的常识性问题:

一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总是为强迫症状的出现而担心焦虑,其实,强迫症状的发生并非只发生在强迫症人身上,在正常人身上偶尔也会发生某些强迫症状,只是正常人不太关注这些症状而已,

也不会把这些正常的反应当成异常,强迫症人之所以会产生强迫症状就在于很多人把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理解为异常,并力图强行进行控制,从而导致心理冲突加剧强迫症状。

二是难以做到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的确很难,这需要当事人有相当的定力和修为,即当强迫症状来临能能把它当空气一样泰然处之,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接纳强迫症状的存在,这听来似乎很容易做到,当症状发生时只有置身其中的才能明白“站我说话不腰疼的道理。”

三是对强迫症症状“康复”二字理解上估计不足。很多强迫症人在主观上理解的“康复”二字就是完全杜绝强迫症状的存在,事实上要做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上文也提到过正常人偶尔也会强迫症状,只是不会把这种正常的反应当成异常,如果能达到这一标准,就已经符合“康复”的标准,如果执迷于完全杜绝症状完全消失的那一天,那带来的只能是失望,还有需要说明的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不同的时都会出现一个反反复复的治疗过程,这可能也是很多预计不足的。

因此,若能在强迫症心理治疗之前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强迫症心理治疗就会简单很多。

第四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与教养方式

儿童强迫症的发生多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心理咨询专家们一致认为强迫症的发生多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特别是在强迫症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过于严厉的管家而又不懂得适时表达个人情绪的孩子身上,强迫症状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果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而被剥夺了自身成长的权利,那么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压抑,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还没有朋友可以倾诉的话则会因此而变得焦虑、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内心的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有些儿童可能就会通过不停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方法来宣泄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一旦就成习惯后,每当遭遇不良情绪的时候儿童都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一些不知情的家长可能只是觉得这只是孩子的某些洁癖,其实不然有些可能已经是

比较典型的强迫症状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能因此而武断地将其界定为“强迫症”,关于强迫症在临床上也是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只是作为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某些异常行为,特别是当发现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会作出类似的这些行为时,那么这就是在提醒家长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则可能形成强迫症。所以,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建议各位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一定要主动改善教养方式,多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尤其不能无视孩子的人格与尊严,简单粗暴地方式对待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采用平和的心态与孩子相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教育方法的不当对孩子心理上的造成了伤害,如果由于家长的某些不良行为已经导致了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则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尽快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干预越及时,效果也越好!

第五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

曾经有人用火鸡与牛粪的故事比较形象地形容了强迫行为和焦虑的关系,正如故事中所叙述的那样,最初火鸡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借用牛粪的能量往上飞,后来越来越依赖牛粪的力量,而忽视了自身的潜能,从而引发了更大的焦虑,强迫症的发生过程也是如此,最初强迫症状的发生只是为了帮助我们达成某些目标或缓解某些焦虑情绪,但这种行为的结果是暂时让我们从中受益,可慢慢地就会发现,焦虑越来越多,症状也越来越严重,甚至还需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如火鸡整天纠结于吃与不吃之间,最终形成心理冲突,所以,用强迫行为缓解焦虑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很多有过切身经历与体会的强迫症人而言,他们可能会说我也知道自己的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我就是停不下来,我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其实,仔细想想,这到底是不能还是不想的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不是不能,至少不想,因为改变就意味着阵痛,只要当在某些应激情境下,人的惰性才会被可能,潜能才能无意识地释放出来,如当地震、海啸等灾难来临时,你还会

去纠结于是否还要去检查门窗吗?当你被饿得晕头转向的时候你还会在意食物上是否有细菌吗?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很多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我们不是不能克服,而是不想克服,是一种习惯所致,只要把这种习惯扭转过来,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赢得出路,才能真正战胜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所以,上海神光心理专家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症状所吓倒,而是被自己所吓倒的,正是因为身后还有后路的这种想法才使我们裹足不前,心存侥幸和安逸,只有果断地斩断后路,才能从心理上战胜强迫。

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5则范文)

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5则范文) 第一篇:心理专家谈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强迫症(共) 精神分析疗法是否适用于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的实质就是内心存在强迫与反强迫两股力量之间的冲突,一方明知道这些观念、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再现这些观念和行为,但其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理专家认为,这其中往往有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因素的作用,基于这种理论假设,精神分析疗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强迫症治疗实践中,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些关于精神分析疗法的内容:精神分析疗法是一套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心理疗法,非常重视求助者早年的生活经验和无意识动机,并认为强迫症产生的原因在于早年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心理冲突,认为只要找到了这些冲突,并在催眠的状态下帮助求助者化解这些冲突,那么强迫症状也就自然减轻甚至消失,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表明,精神分析疗法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事人内心的心理冲突,并有助于解决某些情绪问题。 强迫症状所致的心理冲突给当事人在心理上所带来的痛苦是非强迫人所难理解的,究其痛苦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所累积的心理负能量得不到有效地释放,而且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短则数年,多则数十年,并且还会产生相应的伴发症状,并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因此,没有人能比强迫症人更渴望摆脱强迫,而目前所通用的药物治疗也能暂时帮助其缓解某些表面症状,如果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相应的副作用及药物戒断反应,因此,精神分析也成为很多强迫症人接受心理治疗的选择,只是由于疗程和费用问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也是精神分析难以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 第二篇:心理专家谈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困境 强迫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强迫症人约有500-100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5‰~10‰,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可真正有实力的治疗强迫症的医院却并不多,而且

强迫症基本概述及治疗

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多数患者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没有必要或不正常,违反了自己的意愿,无法摆脱,为此感到焦虑和痛苦。其症状复杂多样,病程迁延,易慢性化,致残率较高,对婚姻、职业、情感、社会功能都有严重影响。尽管如此,很多患者早期并不主动寻求医治。 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精神科门诊患者患病率约10%,平均发病年龄20岁,男性(19岁)稍早于女性(22岁)。约2/3的患者症状起病于25岁前,不到15%的起病于35岁后。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1:1.2)。 强迫症与其他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共病率,56%~83%的强迫障碍患者至少共患一种其他精神障碍,与下面精神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抑郁症,67%;社交恐怖,25%;抽动秽语综合征,5%~7%;抽动症,20%~30%。强迫症还与酒精使用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惊恐发作、进食障碍、人格障碍等有较高的共病率,因而容易误诊。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强迫症是一种多维度、多因素疾病,病前格、遗传风险、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均在其发病中发挥作用。 (一)遗传因素 强迫症患者的家系遗传、双生子遗传、遗传分离分析和基因关联研究均一致认为强迫症同遗传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强迫症患者一级亲属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双生子

的同病率为65%~85%,而异卵双生子则为15%~45%。 (二)神经生物学基础 早有证据表明强迫症有特定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有人提出纹状体,尤其尾状核是强迫症的原发病理部位,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是强迫症发生的神经解剖学结构基础。该环路被认为是皮质功能的补充和调节结构,其病变引起了丘脑水平的门控功能缺陷,从而导致了眶额皮质(与强迫性思维有关)和前扣带回(与强迫症的非特异性焦虑有关)的高度激活,表现出强迫性思维和继发性焦虑。强迫动作被视为一种仪式行为,以代偿纹状体的功能,发挥丘脑的门控功能,可缓解强迫性思维所致的焦虑和烦恼。 (三)心理社会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不可忽视,影响着强迫症状的产生和维持,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因素、负性情绪、生活事件及家庭因素等。心理素质因素主要涉及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和归因风格等。研究发现,约2/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通常表现为: ①做事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条不紊; ②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难以通融,固执而灵活性差; ③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 ④拘泥细节,甚至生活琐事也要“程序化”。负性情绪与生活事件包括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不佳,责任加重,家庭不和、亲人

强迫症心理咨询-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尊严自由,享受生活 强迫症心理咨询-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心理咨询师代宝义强迫症的治疗没有那么难的,真的让人觉得难的是求助者不相信自己会好的信念! 一方面为摆脱痛苦寻求帮助寻求治疗,一方面又深信自己好不了,在作治疗的同时和心理咨询师对抗。并以对抗自己仍然存在的症状和痛苦向咨询师证明,看,我说好不了吧。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多年习以为常的负性思维及行为模式一般心理咨询师和医生不知如何切断。他们痛苦于那种不良的思维反应模式,却又习惯并依赖于那种模式,导致治疗起来的难度加大。 其实不管多么严重的强迫症都能过心理调整和行为训练矫治好。关键是心理咨询师有相当的功力和良好心理定力,能帮助求助者从那种不良自动化思维及行为表现中切断,求助者本人要相信自己会好,全力和咨询师配合。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对求助者的强迫和焦虑无策,心理咨询师一不小心也会被求助者带进焦虑中,从而使调整失败。找一个更有经验、心理定力更强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是治疗好强迫症的关键。(以上引用美龄老师文稿) 一、不要把强迫症当成“病” 强迫症不是器品质性疾病,目前心理学所采用的是医学的疾病

尊严自由,享受生活 诊断模式,喜欢把心理问题命名为这个病,那个症的,这样会使很多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有所谓的相似症状就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觉得自己得了这个病,然后拼命的找一些“证据”来印证。一旦认为自己有“病”那就要治疗,不然会更加严重的。 在潜意识里大家理所当然的都会认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顾的,而且“病人”在得病期间也是不能很好的工作学习的,只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朋友一旦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潜意识中就会认为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标,没有做好的事情,很自然的就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自己有强迫症,不然我肯定会做得很好的。 在我做强迫症心理咨询以及配合韩老师做强迫症咨客心理调整过程中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就是因为强迫症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也做不好,要不是有强迫症我现在会怎么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底还是把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最终归因到自己有这个毛病上了。强迫症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潜意识里会认同为自己现在处于非正常状态,需要看病,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好多事情自己现在是不能做的,只有等自己完全好了才能好好的做事情,这种潜意识里的认知是阻碍强迫症朋友康复的第一个

精神分析在强迫症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在治疗强迫症中的应用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官能症,指求助者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求助者一方面认识到,强行进入的、自己并不愿意的思想,纠缠不清的观念或穷思竭虑,都是不恰当的或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那些强迫性的欲望或观念是同他的人格不相容的,但又是被迫地出于自己的内心。为了排除这些令人不快的思想、现念或欲望,会导致严重的内心斗争并伴随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有时甚至为了减轻焦虑和恐惧而做出一些仪式性的行为,他明知没必要,但欲罢不能,因而感到痛苦。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3%,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怖症的第四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 针对强迫症的治疗,有精神动力性治疗 J、认知一行为治疗、催眠治疗、森田疗法等各种心理治疗,也有的配合药物治疗,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强迫症病人被潜在的无意识动机驱使,而自我的意识不能觉察,不能意识到症状与内心冲突的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其精神动力学和深层心理学的基本思想,至今仍指导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其中的自由联想法主要是创造条件让患者倾诉,而且越是荒唐和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在治疗方面的价值越大。在进行自由联想时,医生要以患者为中心,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一般来

说,医生往往鼓励患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的一切经历、精神上的创伤或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致病情绪或矛盾冲突,把它带到意识领域,使患者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起现实性的健康心理,故对强迫症有良效。 精神分析疗法是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 重视患者的童年创伤和无意识动机。认为强迫症的症结是在排便训练的肛门欲期留下的, 强迫症有幼年的根源, 因此他强调幼年经验的重要性, 重视挖掘领悟幼年情结。精神分析疗法主要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积极想象和自我认知分析等技术挖掘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以及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然后进行合理的解释, 让患者领悟到症状的真正意义。体验和感受症状的幼稚与可笑, 症状因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除, 从而调整精神活动, 逐渐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国内钟友彬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不同做法对幼年经验不勉强追忆, 主要让患者领悟症状是实际的儿童态度去对待某些事物的结果, 并对领悟的作用和本质作了新的解释。 强迫症给内心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患者无法克服强迫行为和思维。患者对自己的强迫行为或者思想充满着愤恨。强迫症的最大的原因是患者心里深层次的负面能量没有得到释放。强迫和焦虑往往是一并发生的。强迫症也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发病起因是长期不良的心理暗示。每一个强迫症病人在潜意识深处都有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扰,强迫症的出现是因为患者渴望得到心理抚慰,来消除恐惧。 自我认知精神分析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所谓的自我认知精神分析,就是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在每一个不同的生命历程中对自己做一个客观的总结和评价。以做到对真正的自我人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经过自我对自我的总结和分析患者会发现,患者过去的成长中总有一些自己无法面对的心理问题,或许是一次严重的精神伤害又或许是现实里至今无法解决的生活方面的难题。患者也许从来就没有愿意面对那些问题。患者一直把它压抑在潜意识深处,强迫症病人最大的特点是喜欢逃避困难。惩罚自我思考问题的决断能力。强迫症病人总是优柔寡断,患者要从一件小事情上做起,在生活的

专家精准解析 关于强迫症的精神分析

专家精准解析关于强迫症的精神分析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最经典的神经症之一,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反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反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疑虑、反复检查以及怕脏、强迫洗涤。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强迫症,在得病之初,往往会有一些心理诱发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受到批判和委屈等,患者会存在一些现实原因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假如只有这些现实原因,

往往不构成强迫症的发病,最多也只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者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碰到诱发因素,导致强迫症,往往还跟得病前的个性因素有关,比如,内向,固执刻板,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自尊,消极思维,缺少主动主动的行为应对,不善交往,缺少朋友和社会支持,等。这些个性特点,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非凡是幼年创伤,缺乏母爱和社会支持。强迫症患者,往往会采取压抑、隔离和转移、理智化(包括合理化)等防御机制,躲避压抑其痛苦情绪。强迫症病人内心,布满理想与希瞧,同时却缺少真正的乐趣,也缺少自信心,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是可爱的,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思维联想,就像是一列火车。假如这列火车一直得不到检修,就会出问题;假如每跑一千公里,检修一次,就比较合适;假如每跑一公里就停下来检修一次,这会使火车无法正常运行。强迫症病人的思维,就像是列车,每运行一小段,就要进行强制检查,结果就会导致思维联想无法自然顺畅地进行,出现强迫思维。人活着,总是要受很多苦的。强迫症病人,面对自身的人生痛苦,往往采取排斥的态度,总是会说不,我不要痛苦!并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痛苦,比如,当惧怕感染疾病的时候,内心不安,就往反复洗手,以换得暂时的内心平安,短暂地缓解痛苦,而不往真正面对人生本来就会得病、最终会死往的人生现实。强迫症患者,经常会把幻想当现实,把低概率事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人的心理冲突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人的心理冲突 第一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人的心理冲突 强迫症人心理冲突的来源是什么?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状的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当头脑中闪过某些不良的强迫观念时,强迫症朋友往往就会纠结于某些强迫观念而忽略当下该做的事情,并强行控制自己去打消这些不良的念头,但导致的结果却是越想控制越难控制,越难控制又越想控制,这两股力量斗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心理冲突的产生,这就是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行为也是如此,如当事人本身并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但当他真的不去做时有发现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的焦虑不安,又不得不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心的紧张与焦虑得到暂时的缓解,这就是强迫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只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并没有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因素,而对于强迫症人而言,却总要把这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视为不正常,从而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重要来源,那么为什么这些生活中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在强迫症人眼里会成为不正常并成为心理冲突的来源呢?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在于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强迫症朋友往往都对自己有比较完美的高标准、高要求,做事都力求完美,不能接受有任何的瑕疵,这种过度的完满主义导致在生活中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而且在主观上会产生焦虑、内疚、自责等情绪体验,当这些情绪体验会在某些人格特质下被无限放大,并最终成为引发心理冲突的重要心理根源,因此,强迫症导致强迫症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人格因素。 第二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与教养方式 儿童强迫症的发生多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心理咨询专家们一致认为强迫症的发生多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特别是在强迫症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精神分析疗法2篇

精神分析疗法2篇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精 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疾病是由潜意识和童年经历的冲突引起的。治疗师通过与患者进行谈话和探索,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从而使其行为和感觉得到改善。以下是有关精神分析疗法的两篇文章。 第一篇: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基础是精神分析 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疾病是由潜意识和童年经历的冲突引起的。治疗师通过与患者进行谈话和探索,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从而使其行为和感觉得到改善。 精神分析疗法的核心原理是潜意识的作用和童年经历的 决定性因素。潜意识是指对于我们不知道或无法意识到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这些心理状态和过程在行为和感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潜意识常常包括我们对于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童年经历所形成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等。 童年经历对人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童 年时期是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最为敏感和易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经历了很多对于我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心理事件和体验,这些事件和体验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反应,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疗法的目标是通过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潜意识中 的冲突和童年经历对于自己的影响,使其能够从心理上得到解

放和成长。治疗师通过与患者进行谈话和探索,不断地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帮助患者解析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以此来帮助患者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感觉状态。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长期的治疗方式,通常需要数年时间,但它确实是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也是迄今为止被证实最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第二篇:精神分析疗法的应用范围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适用 于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强迫症和人格障碍等。以下是精神分析疗法在不同心理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1.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精神分析疗法通过帮助 患者了解抑郁症的根源和潜在的心理冲突,使患者能够从内心得到解放和成长。治疗师通常会探索患者童年经历中的可能影响,例如父母关系不良或家庭内暴力等,以此来帮助患者处理过度的自我责备和内疚感。 2.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由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引起的心理障碍。治 疗师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度谈话和探索,帮助患者了解其内心的担忧和恐惧,并逐渐缓解它们。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常也会探索患者童年经历的可能影响,例如对父母关系不稳定或亲人失踪的恐惧感。 3. 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有强迫性的行为或思 维习惯。精神分析疗法适用于强迫症的治疗,因为它可以对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潜在的过去经历进行深入探索。如此一来,患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强迫性行为和思维的根源和触发因

强迫症的心理病理学理论解释

强迫症的心理病理学理论解释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反复出现的强烈的焦虑和强迫性思维,以及对特定行为或思维的强迫性需求。在心理学领域,许多理论试图解释强迫症的起因和发展过程。本文将探讨三个主要的心理病理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以及神经生物学派的理论,从而深入理解强迫症的心理机制。 1.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关于强迫症的理论。他认为,强迫症的根源在于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压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迫症的症状是由于个体在童年时期发生过的冲突无法完全被解决所导致的,这些未解决的冲突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进而通过强迫性行为和思维得到表达。比如,一个童年时期曾经遭受严重惩罚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洁癖强迫症,因为他们不断清洗身体或环境来减轻内心的压力和恐惧感。 2. 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 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将强迫症视为一种学习和认知的障碍。据此理论,强迫症的症状是受到内部或外部刺激触发的,而强迫性行为和思维则被视为一种应对焦虑的方式。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强迫症患者在面对焦虑时会出现认知失调,他们可能会过度评估风险和危险,并过度强调某些行为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他们进一步产生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以减轻自身的不安情绪。

3. 神经生物学派的理论 神经生物学派的理论将强迫症的发展归因于脑神经化学物质的异常。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的脑内杂质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和谷氨酸,可 能存在缺陷。这些缺陷被认为可能导致神经回路功能异常,从而引发 强迫症的症状。此外,神经生物学派还提出,遗传因素对于强迫症的 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强迫症在家族中的聚集性较高。 综上所述,强迫症的心理病理学理论解释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 冲突和压抑理论、认知行为学派的学习和认知障碍理论以及神经生物 学派的脑化学物质异常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深入了解强迫症 的心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并没有一种理 论能够全面解释强迫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 一步探索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多其他因素对于强迫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帮助强迫症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弗洛伊德 强迫症案例

弗洛伊德强迫症案例 摘要: 1.弗洛伊德与强迫症的简介 2.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分析 3.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案例 4.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5.总结 正文: 1.弗洛伊德与强迫症的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在他的研究中,强迫症是他经常探讨的主题之一。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烈的焦虑、痛苦和不可避免的冲动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有反复的、刻板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以减轻这种焦虑和痛苦。 2.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分析 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内心冲突和防御机制上。他认为,强迫症患者的内心存在着强烈的欲望和冲动,这些冲动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相冲突,因此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痛苦。为了减轻这种焦虑和痛苦,患者会采取各种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转移等。

3.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案例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一个强迫症案例。这位患者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他总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伤害他的母亲。他非常害怕这种冲动会变成现实,因此他采取了各种方法来抵抗这种冲动,如反复的祈祷、念叨、自我安慰等。弗洛伊德认为,这位患者的强迫症状是由于他内心存在的冲突和防御机制所导致的。 4.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治疗的方法与效果 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精神分析。他通过与患者进行谈话,揭示患者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帮助患者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症状。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可以逐渐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痛苦,从而摆脱强迫症状。 对于上述的强迫症案例,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揭示了患者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帮助他认识到他的冲动并不是真实的,而是由于他的防御机制导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5.总结 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治疗强迫症的新视角。

强迫症论文

强迫症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数小时地洗手、洗澡,哪怕直至皮肤溃烂;他们每次出门或离开之前都要花上数小时来检查手机、钱包,眼看时间早已过去,却因为担心遗漏而不得不继续检查;每当他们发现问题值得思考,便会日日夜夜地担负思考同一问题。哪怕花上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思考很痛苦,不思考更痛苦。他们深知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完全没有必要,但却又无法制止。于是,他们活在痛苦之中——无数的重复很痛苦;不重复,更痛苦。强迫症,让人看到更多的是无奈与绝望。 【日常生活中的强迫症】很多人都认为,强迫症只会发生在意志薄弱的人身上,自认自身的毅力很强,是不可能与“强迫”这俩字沾上边儿的,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点强迫症,明知道不应该或者不需要去做的事,但身不由己地去做,就像有一种力量强迫着自己,不做就不爽不舒服。下面列举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 1.爱咬嘴唇上的死皮; 2.破旧的钱想快点花掉; 3.喜欢抠伤口上的结痂; 4.戴耳机时必须看清左右才戴; 5.喜欢咬吸管; 6.删除文件后定要清空回收站; 7.音量要调到自己顺眼的数字; 8.喜欢挤那种带泡泡的塑料纸; 9.写字写错了一定要用笔涂得特别黑,完全看不出原来的笔画才行。 【强迫症定义】那么什么是强迫症呢?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的表现】强迫症的表现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 【强迫症的不良影响】 1、阻碍患者的人格发展 强迫症患者大多数属于中等严重程度,生活品质较差,加上长时间生病、长期低自尊、缺乏人际社交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患者对于自己的看法、情绪控制与行为模式也逐渐受影响。 2、影响患者的经济状况 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强迫症发作期表现与间歇期表现不够明显,症状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时好时坏,所以治疗往往不够及时而延误病情。或者患者由于之前的治疗效果不佳而缺乏信心,导致治疗允从性差,从而易于慢性化,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

青少年强迫症案例分析

青少年强迫症案例分析 1.来询者基本情况及主诉 李某,男,18岁,盲校学生。四年前因意外致盲,积极向上,现精神状态良好。对自己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 起初,“一句话、一件事会反复出现在头脑中,不停地想,摆脱不了,影响了我的生活。”患者进行了自我调节,“我努力去想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或是有意识地加入朋友们的讨论和游戏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状况渐渐好转,现在基本消失了。”后来,“我上了盲校,为方便学习,我就住校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我对宿舍楼里的一个水龙头恋恋不舍,总是担心没关好,也不知去开、关了多少回。经常,我半夜醒来,就开始担心水龙头没关好,我不得不爬起来,到水房去看”,“因为我行动不方便,每每这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的,更怕被同学知道这件事,所以我很紧张。知道这样不好,我就尽力控制自己,少回宿舍。但是我即使是在教学楼,一想到水龙头,我就控制不了,会找些理由回宿舍关水龙头。”“我间接了解到,我的这种状况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我虽然是盲人,但是我坚信自己不比正常人差,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我要多学些知识。但这强迫症总是困扰我,我没有告诉过别人。它让我自卑,我怀疑自己的能力,也许我是比正常人差。所以我非常想治好它,请帮帮我!” 2.诊断分析与治疗 这位患者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我们联系的。从他的信里,我们了

解到,患者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病症有些了解,能进行自我调节。但由于病症的困扰,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影响。 在第一次通信治疗中,我们给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一些知识,告诉困扰他的不断出现的念头和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怀疑和强迫行为。为了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他的心理压力,我们给他讲了一个病例:病人也是个强迫症患者。她的同事染上了一种传染病,与此同时,她的父亲也患病住进了医院,她不得不整日在医院陪父亲。后来,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自己的手很脏,于是就反复洗手。经常是刚刚洗过手,就又觉得脏了,只好再洗手。最终,她求助于心理医生并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克服了这一心理障碍。 同时,在这封信中,我们给他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他认真思考一下致盲前后是否有过做事失败、受到批评或是被指责的经历,然后回信答复我们。 不久,收到患者的回信。在信中他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致盲后的事。发生意外后他学着帮妈妈做家务、收拾饭桌、拿碗筷,一直都做得很好。但一次,他不小心撞到门框,手里的碗摔碎了。妈妈顺口说了他一句“怎么这么笨”。他为此难过了好几天,再拿碗时,他总是战战兢兢的,惟恐再摔坏碗。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上盲校后的一段时间,妈妈的责备总会出现在耳边。 第二次通信治疗中,我们采用了精神分析疗法。着重分析了他患强迫症的原因是与他的意外致盲以及妈妈的无心责备有关。意外致盲

2020年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心理疾病能通过精神分析治愈?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精神分析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是为大家带来的,欢迎浏览。 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不是心脏、不是眼珠,而是心灵。心灵就像是玻璃,仅仅一句嘲讽,就可将之瞬间“击碎”,让我们“流血”——感受到愤怒、委屈、无助、痛苦、自责、忧伤和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害羞?为什么又会经常不自信?为什么在你的脑中有时会浮现出不切实际的,或者让你自己都感到脸红、无地自容,甚至宁愿死去也不愿意去实现的念头? 为什么有人会在明知不合理的情况下脑中却重复出现某一个观念或“强迫自己”重复作出某一动作、以及某一行为呢?(这被称为强迫症) 为什么一个对别人来说是可爱的、无害的、可以从容面对的事物,而当有人面对他时却总是经常表现出浮躁不安、胆战心惊、焦虑恐惧、甚至被吓得彻夜难眠呢?(这被称为恐惧症) 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中一直生活在抑郁状态中?为什么你会时常感到郁闷和觉得生无乐趣呢?为什么有人会经常出现神经紧张、心跳加速、冒虚汗等等心身症状? 如何改变你的想法?如何让自己更健康和快乐地生活起来?如何将自己从心灵痛苦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自 诞生以来到底说了些什么?到底心理学有多么神奇和神秘?到底什么 是潜意识?潜意识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思想和行为的?如何给自己输

入一个健康的潜意识?如何进入到他人的潜意识中与之对话?如何在他人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暗示?如何激发出自己强大的潜意识力量? 本文将以近一百年以来世界心理科学已经发展成熟的理论为基础,将以上问题细致地切出来。本文章的意义在于: 给不幸染上心理疾病者一个切实有效的解除心理痛苦的方法。 让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通过本篇文章,从实用角度,对心理科学有一个概括性的和十分清晰的认识。 让任何读过本篇文章者,就如同接种上了预防“心理疾病的疫苗”。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避免染上诸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人们更快乐地生活下去。 下面,在论述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重要概念:知道不等于理解。 第一节:知道不等于理解 知道只是“知道”,而“理解”则是另外一回事。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很钦佩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在一次“问答事件”后,便对我“不再钦佩”了。当时她问我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格?”我回答说:“最简单地说,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小习惯的总和”。然后她“义正言辞”地纠正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她说出了词典中标准的答案,而我当时“哑口无言!”为什么我会哑口无言呢?原因如下: 第一、我曾经在理解什么是暗示时,拿着一块砖头问别人(后被视为“疯颠人”):“它暗示着什么?”。而只有在我用了两年时间去

四种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四种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精神健康网专家指出,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需要有相应的应对原则,即使是同一种疗法,可用手段也很多样,需要患者和治疗者慎重选择。 行为疗法 治疗强迫症的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它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其可用手段主要包括满灌或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阴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逆转意图疗法、模枋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可能看到行为疗法所包含的内容,患者开始犯晕了,但正是这一疗法涵盖的手段足够广泛,其才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尽快帮助恢复健康。 家庭心理干预 这一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精神健康网专家介绍说,比较适合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应用。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而父母的这些表现均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不利于其消除病态观念和行为,有时反而强化其行为和观念。所以家庭心理干预对于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强迫症是十分必要的。治疗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多接触患者的家属,同样对他们做好心理健康宣教,使患者父母对子女强迫症发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护理和预防有较清醒的认识,解除他们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疑虑、恐惧、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在恢复期的强迫症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这一心理护理方法能全面提升即将回归正常生活的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自觉克服病态心理,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利早日康复。

浅论强迫症及强迫症患者之伟大

浅论强迫症及强迫症患者之伟大(一) 强迫症是大自然对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天然修正——这是“无”斑竹提出的一个假设。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这句话:强迫症是“大自然”的,强迫性人格障碍是“文化”的。强迫症是大自然对于偏激文化的一种“强行修正”。这股大自然的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人类所无以抗拒的,唯能做的只有顺应天意。而强迫症患者正是这场“大革命”中的幸运儿,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强迫症患者又是极其悲壮的,他们必须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完成大自然所赋予的这个使命。 写这样一篇文章,对于我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原因在于我的知识和体验都极其有限,这句话绝不是用来表达我的谦虚的,而是要让各位理解我的痛苦和原谅我的无知。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个人在强迫症的洗礼中,越来越感觉到,强迫症所隐藏的意义几乎是无限大的。强迫症的治愈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范畴,而涉及到哲学、文化、教育等许多学科范畴。而要把这种“无限大”的意义用语言巧妙的表现出来,对于刚满20岁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对于社会、文化有限的了解,是不足以支持我完善我的假说的,所以在这里,我只能如标题所言,进行一次“浅论”。 我把我的思想模式称为“症本主义”。前面讲过,症状是大自然的一个现象,它摧毁和颠覆了我们儿时所接受的教育和普通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标准。我说过,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去断定一个“大自然的现象”是错误和不合理的;进一步说,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去否定一个“大自然的现象”是合理而充满寓意的;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去认为一个“大自然的现象”会比我们儿时所接受的、人为的价值观念更加错误。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没有理由去质疑“大自然比文化更加正确”这句真理。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无需任何知识,我们都应该相信,大自然不说废话,大自然比我们的文明更加正确。或者说:症状比人更加正确。所以错误的是人,而不是症状,需要治疗的人,而不是症状,需要改变的是人,而不是症状……相反,症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向,所以我们这些“人”应该按照症状的提示去修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这种思想称为“症本主义”。需要指出的是,症本主义不是一种疗法,它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思想,希望大家不要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面对我的观点。精神分析也强调症状的意义,但是我自认为我的解释与精神分析的解释层面和角度不同,我才疏学浅,无权评论精神分析。我希望我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的观点并行不悖。 本来,在这里,严格的说,我应该写出上万字的“说明”,来弥补我们很多认识上的匮乏,思想观念上的狭隘,和价值观念的错误,为我后面对症状的解释做出铺垫。但由于这里是“浅谈”,所以我就省略这些铺垫,直接进入对症状的解释了。也许边解释,边铺垫,效果更好。 强迫症状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或说“行事规则”,就是它极其善于使用“物极必反”的绝招。这也是它修正我们错误的“巧妙”之所在。“物极必反”,换句话说,就是“量变产生质变”。强迫症把“理性的行为”进行量变,使其多次重复,而质变为“非理性的行为”。这是它的修正意义里面最重要的一点。简单说,强迫人格的特点就在于“理智化”,过于压抑自己的“非理性”——情感,而强迫症的目的就是迫使我们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以修正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失衡。以强迫洗手为例,如果我们洗一遍手,很仔细,叫做理智。而强迫症让我们不断重复理智的洗手,从而洗上无数遍,于是理性经过量变,而变成了“非理性”。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同样,真理说一千遍,就变成了谎言。如果我深情的对一个女孩说一句“我爱你”,她会很感动,如果我一气说上一千遍“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变成了谎言,变成了“耍宝”,周星驰式的无里头幽默,成了对爱情极其不认真、不严肃。强迫症也是这样,通过量变,把“理智”这一真理变成了谎言。事实上,“人可以理智的面对一切”确实是一句巨大的谎言。所以,强迫症把理性的行为进行量变,目的是为了表

强迫症各种疗法综述

强迫症各种疗法综述 本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治疗强迫症的各种疗法,每个疗法基于的原理及有效的模式和有效程度,相信广大的强迫的朋友看到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一、现有疗法综述 1、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攻击和性本能的无意识冲动,这种冲动能潜在性地导致极端的焦虑,然而,通过压抑和反向形成可减轻这种焦虑。弗洛伊德同时还认为,如果个体为了避免发育过程中的生殖欲期与恋母期的冲动而退缩到肛门期,强迫症状就会发生。这种解释仅仅在精神分析学派中被人接受。 临床实践表明,基于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而实施的动力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治疗对绝大部分强迫症患者效果不佳。 2、认知疗法 认知治疗是指不断地挑战和对抗那些已经被歪曲的、导致和维持强迫症朋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想法和信念。认知疗法是由阿尔伯特艾丽斯和阿隆贝克等人发明的。在这种疗法中,来访者被鼓励明确那些不合适的歪曲的想法和观念,并用更合适的现实的想法去取代他们。这一过程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沟通交流而完成。这个过程被称为认知重构。尽管来访者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强迫症的康复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证据可以证明在没有暴露和行为阻止的参与下,认知疗法能够独立的对强迫症产生很好的疗效。因为绝大部分的强迫症朋友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合适的,只是仍然受着情绪上的困扰。 3、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始创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理论来源是上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条件反射学说。行为疗法的学者们认为强迫症状是一种适应不良行为,和其他正常的行为一样,都是在环境刺激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或通过学习而得的行为模式。这些症状同样可以用学习的

方法和条件消退的原理和方法来消除,使适应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常用于治疗强迫症的行为疗法有:系统脱敏法、思维停止法、和厌恶疗法。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的使用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还不是非常理想。 暴露行为阻止法 上面提到的单独使用认知疗法和单独使用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现在国外最常使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其中暴露和行为阻止法是目前认为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的一种心理疗法。也就是我们盖德强迫症研究中心在去年之前一直使用的EX/RP疗法。这种疗法是1966年由心理学家迈尔创立的,被认为是强迫症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疗法。最初对15个强迫症个案的追踪研究发现,对其中10个强迫症患者非常有效,对其他5个强迫症患者也有相当的效果,5年后的追踪调查发现,15人中只有2人复发。对330名完整完成EX/RP 治疗的病人研究发现,有86%的病人症状显著缓解。对376名完成EX/RP治疗的强迫症患者29个月的追踪调查发现,76%的病人保持了显著的疗效。 暴露行为阻止法的局限在于:由于暴露治疗会引发来访者较大的焦虑,整个的暴露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所以一些来访者无法坚持,治疗的脱落率较高。 5、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日本的森田正马博士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创立的针对于神经质症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起病=素质×机遇×病因”的学说,森田认为神经质症的治疗要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和陶冶神经质性格。其核心理论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包括两种形式: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森田疗法对于神经症有很好的疗效,但对于强迫症而言被认为主要对单纯的强迫观念有效而不适用于强迫行为。而且很多人自己看森田的书对“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理解不够透彻,有时候道理上明白了,行动却跟不上。 6、药物治疗 最有效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属于抗抑郁药群。最常用的药物有氟

心理案例之强迫症

第三讲、案例 目录 强迫症咨询案例 (1) 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的运动处方 (2) 紧张焦虑咨询与辅导 (3) 学校适应问题辅导 (5) 抑郁症咨询案例 (6) 一则认知情绪障碍个案的研究 (8) 忧郁的邓丽 (10) 对一位情绪障碍学生的辅导 (11) 强迫症咨询案例 一、案例介绍 小强,男,18岁,某市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强小学时学习很好,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而且学得轻松,同时也很爱玩,师生关系融洽。初中在其母工作的学校(非重点) 就读,起初学习不太用功,较贪玩,学习成绩中等,处于班级十几名之下。初三时,父 母征求他的意见:是考高中还是考中专?他开始意识到前途问题,决定考高中。父母为 其借来大量参考资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静心苦读,进步很快,终以年级第 4名考入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信心大增,给自己定下考名牌大学的目标。但高一阶 段成绩在班级为14~15名。暑假中碰到原初中几位就读其他重点高中的同学,得知人家 成绩均在年级前列,很不服气,谴气自己努力不够,暗自定下在高二跃上班级前列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计划,如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听懂,课间即总结好,回家不再花时间 消化,而是阅读参考资料,结果并不理想。再次检查自己,认为目标、计划没错,还是 自己用功不够,便挤出更多时间看书。高二开始不久,出现看书时脑内出现杂念,如:“这部分内容是不是高考的重点”、“考试时会怎样考”,继而脑中出现考不好时的紧张 情境,排解不掉;平时产生紧张感,考试前加剧。此后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学习成绩在 班级中降至25名,十分焦虑。进入高三后,症状加剧,只要是学习就出现杂念,已无法 听课与看书作业,自己更为焦虑。想到高考迫近,非常紧张,整日焦躁不安,对自己爱 好的小提琴、足球均提不起兴趣。于是找了一些心理卫生书籍看,试着自我调整,效果 不大,来咨询中心求诊。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强迫症案例。小强主要表现为前瞻性强迫担心与焦虑,即总是 担心自己考试失败,上不了大学,引起严重焦虑。这种强迫观念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影 响了学习效果,又进一步增强了担心与焦虑,造成恶性循环。小强已意识到这种担心是

强迫症自我治疗中的心得与体会

强迫症自我治疗中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篇:强迫症自我治疗中的心得与体会 强迫症自我治疗中的心得与体会 当强迫症状发生时可能经常会为一些莫名的负面情绪所困扰,使自己陷入心烦意乱的境地时,不妨让自己从一团乱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先放下所有手上的事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做一些简单的自我放松运动,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闭上眼睛,连续做三次深呼吸运动,尽情地感受身边的鸟语花香,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你才会发现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没有什么可以干扰你的内心,之前的一切痛苦都是自己在与自己的内心过不去,找到这份曾经遗失的美好,这有助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出问题的症结,你就能发现自己的世界还是由自己来主宰的。如果你能感受到这种内心的强大,那么强迫观念也就无从入侵。上海神光心理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摆脱这类强迫思维的困扰:首先,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带着症状去学习、生活。强迫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钻牛脚尖,当陷入纠结性的情绪或状态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不要急于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强迫症状发生后要及时反思强迫症状发生的过程,尤其是症状发生的诱因及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切断痛苦的源头。对于强迫症人而言,常常会为一些非常简单的想法纠结而难以自拔,以强迫洗手为例,真正担心的并不是手干干净的问题,而是担心手不干净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由此陷入无尽的遐想中,只要走出来发现问题的源头其实就会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家的习惯都是一样的,对于别人来说,任何事都没有发生,对自己也同样如此,如果当能放下这些毫无意义的想法后,自己的强迫症状就会消失。总之,对于强迫症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并非强迫症状本身,而是强迫症人自己,因此,强迫症人在关注症状的同时还必须优先关注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心结,最终彻底摆脱强迫症状的困扰。 第二篇:怎样自我治疗强迫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