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

二.教学重点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

第1课时: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栏目中的问题及老师课前布置的其它问题,为课堂上的交流与研讨做好准备(问题的提出与课本的设置有不同,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设置)。

联想*质疑:

处于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中,你是否想过,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请回忆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物质?你能判定它们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吗?(如单质,化合物等)

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用具体的物质实例加以说明(角度不同说明也不同,可以是元素的存在形态,可以是物质的反应关系等等)。

交流*研讨:

1.现有物质: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大理石,碳酸,碳酸钠。

这些物质含有哪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分别与哪些元素组成了这些物质?

2.到目前为止,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质,如氯化钠、氧化镁、五水合硫酸铜、碳酸钙、金属钠、金属镁等、碳酸钠(苏打)、氢氧化钠、金属铜、碳酸氢钠(小苏打)。

(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都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元素还能组成哪些物质?举例说明。

引课:

1、元素周期表的简介(说明元素的种类)(挂出图表).

2、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可形象比喻:积木[有限形状体]与搭积的作品[无限的结构体])。

学生活动:(可进行任务驱动式的分组活动:课前预习的结果要在四人学习小组中进行汇报,由小组推荐一人在班级进行交流)

完成《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栏目的活动。

由《联想*质疑》复习初中学习的物质,并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梳理。对学生所例举的物质追问元素的种类,由此让学生感受到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针对“《交流*研讨》2(2)你知道这些元素还能组成哪些物质?举例说明。”教师可开发出一些新的问题,如:碳、氢、氧三大元素能组成哪些(类)物质?让学生感受到有限的元素是如何构成繁杂的大千世界的。

结论: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单质,每一种元素可以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化合物。这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构成了这种元素的物质家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