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集体备课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集体备课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第8课时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今昔功能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点】

食物在食管和胃里的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管、馒头、学生活动手册、人体消化器官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浙教版新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 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 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 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6、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7、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8、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 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科学八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 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升冷降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5、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因为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会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暖气片安装在下部。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气温 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的5个基本要素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 3、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覆杯”实验、挂钩吸墙等 解释(答题模式):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挂吊瓶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3.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主要谈的是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些文章,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物候学本身是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作者在介绍这门学科时,也特别善于多方联系,运用众多的事例来展现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从而将这门学科的特点介绍得清晰、完整。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讨论的角度却各不相同。第一篇短文意在通过“恐龙无所不有”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第二篇短文则说明了科学家们是怎样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解决恐龙灭绝年代问题的。读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基本科学原则。《大雁归来》是一篇生态学“观察手记”作者看似只是平谈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文章不仅展现了大雁季节性迁徙的过程,而且形象地闸明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道理。《时间的脚印》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看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科学研究而推断出的结论。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奧秘的兴趣。 三、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八年级上_科学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复习.doc

第1节水在哪里 1、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o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 5L,主要供水途径是和o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循环、内循环和内循环3利L其 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e、地下径流 f、下渗(还可以有蒸腾作用)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o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 态会随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O正极和负极所得 气体的体积比约为。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刍7明水是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沸点是二£水在_C 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 度,质量,体积,所以冰能淫在水面。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宜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I大1是液体上下表血受到的压力无。 3、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力只跟有关,公式:F浮二G抖液=P拌g v作((p液指液体密度,v抨指物 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取千克/米' V抖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丢J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1下沉,注意例外情况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堕牛,如= %1F/G上浮③F旷G悬浮此时V *i=V物④卢旷6?漂浮此时V 4)|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试卷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自测卷 出卷人:杭州市建兰中学213班倪瑞玥 班级()姓名() 一、单选题(4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所以它们的分子中没有相同的原子。 B.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 C. 水、氧气、二氧化碳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D. 在水、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不同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所以可视为同类物质。 2?“一滴水大约有1.67x10 21个水分子”由此能说明() A. 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3.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 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此项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C. 上述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4.1999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运用激光光谱技术使观 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5.如图1-1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其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为()A . 1 B . 2 C . 3 D . 5 图1-1 6.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放射现象和电子先后被发现,不仅将人们的视野引入了原子的内 部,而且更进一步地促使人类积极探索原子核的内部构成。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①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运动;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下列组合中,都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u夸克和d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 , d夸克带电量为-1/3e , e为 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 科学(浙教版)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 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 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就会有个向上的升力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学提纲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 单元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意义及作用:①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②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③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微观粒子: 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 一.原子由分子构成二.水电解是化学变化三. 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四.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金属、稀有气体、石墨【碳原子;如金刚石】由原子直接 构成。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半径数量级一般 为 米;原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千克。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 不同,体积也不同。 分子种类取决于原子种类、数目以及排列结构。 60个碳原子构成原子有几百种 60个碳原子元素有一百多种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时间科学家模型类型观点 1879年汤姆生[英国] 面包模型原子内有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 中性的。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 质。 1911年卢瑟福[新西兰] 核式模型“α“粒子带正电相反、排 原子核带正电斥 1913年玻尔[丹麦] 分层模型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定的稳 定轨道上运动。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 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核外电 原子核 带负电 质子 中子 带正电 不带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 1. 温度变化规律:先小,后大,再小,最后大,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2. 空气的热胀冷缩 3. 如果没有大气层:

A 地球上没有生命 B 地球上没有声音 C 昼夜的温差大 D 受陨石袭击 E 受紫外线直接照射 4.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 A 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 B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 C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 5. 天气 6.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 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 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7.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温度计一般放在 A 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 B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 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 8. 9.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 10. 大气压强的存在: 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具体事例: 11.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高,空气密度小 应用:*高山反应。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12. 流速大,压强小(气体/液体)。 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具体事例: ** **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危险。 **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1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高水)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镁条 B.红磷 C.铁丝 D.硫磺 2.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气时忘了添加二氧化锰,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⑤能加快反应速度⑥若用双氧水制氧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会使氧气的产量减少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 ②④ D. ②③⑤⑦()A . ①③ B. ②④⑤⑥)5.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 D、木炭、煤 C、氢气A、煤气 B,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6.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D.第四份.第二份 C.第三份A.第一份 B)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7. B.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 D. 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CH等燃料在空气不断输入时,直接氧化,使化学、燃料电池,是把H 、CO8.一种新型绿色电池------24)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D. O C.燃烧产物均为CO和H 2 2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若用这种气体与9. )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采用与制氧气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 B.A. 反应时导管都应伸入试管以利于气体排出该气体的性质与氧气不同 D.C. 下列有关分解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0. A.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B.由一份物质生成两份或两份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C.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是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意义及作用:①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②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③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微观粒子: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 一.原子由分子构成二.水电解是化学变化三. 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四.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金属、稀有气体、石墨【碳原子;如金刚石】由原子直接构成。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半径数量级一般为 米;原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 千克。不同种类的原子质 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分子种类取决于原子种类、数目以及排列结构。 60个碳原子构成 原子有几百种 60个碳原子 元素有一百多种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 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夸克构成的。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一定的,核电荷数也是一定的。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非金属得到,金属失去。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只论种类而不论个数(宏观)。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互为素原子的总称。【例:氢有氕(piē)、氘(d āo)、氚(chuān)3种同位素】 四、組成物質的元素 物质从微观角度看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 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成为单质;由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 化合物。 问: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对 吗?

初二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1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2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2020年~2021年最新 1 让每个人平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 大气层 1、 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 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 、没有天气变化;B 、没有声音;;C 、易受陨石侵袭;D 、温差很大。 3、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 、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 、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 1、 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 气候:冬雨夏干 2、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 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A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 大气压强的大小: A 、 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B 、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 、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 、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浙江版知识精讲

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 结构浙江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二. 重点: 1. 了解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能说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2. 了解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3. 了解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4. 了解保卫细胞及气孔的组成、分布和作用。 5.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6. 了解土壤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三. 难点: 1. 正确区分各类茎及观察茎的结构。 2. 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运用。 3. 正确分析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引起土壤污染的因素以及对土壤的危害,制定出最佳防治污染的措施。 四. 知识要点: (一)茎: 1、茎的类别: (2)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 茎的类别 特点 代表植物 茎与环境的关系 直立茎 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果树,甘蔗,白菜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攀援茎 用卷须等攀他物上升的茎 葡萄,黄瓜等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的茎 牵牛,常春藤,菜豆 匍匐茎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草莓 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由内到外) 树皮: 作用 韧皮部:内有 ,运输 双子叶植物的茎 形成层:属_______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木质部:内有_______,运输_______和_______ 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3、茎的功能: 茎具有支持、 的功能。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根尖吸收进入根部????→?茎中导管的输送 输送到叶 ②输送的组织: 。它位于 部。 ③水分输导的动力:其中主要的是蒸腾拉力。 (2)有机物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上而下向根运输 ②输送的组织: 。它位于 部。 (二)叶: 1、蒸腾作用:根从土嚷中吸收的水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其中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了。 (1)含义: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 形式向大气散发的过程。 (2)器官∶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 、湿度等。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是根吸水的动力 ②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③可降低叶面的温度 2、叶的结构:分为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组成的 )、叶肉和叶脉。 (1)保卫细胞和气孔: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作用散水的通道。 (2)气孔和蒸腾作用的关系: 气孔可以张开或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失水萎缩,气孔闭合,以此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当植物体水分较多时,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加强;当植物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三)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土壤的 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主要有: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3、我国的土壤资源并不充裕,因此保护土壤更是非常重要。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典型例题】 例1. 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中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分析: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能够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生长形成韧皮部,向内生长形成木质部,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

八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 一、大气层 1、大气的重要性 A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氧气、二氧化碳等); B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水蒸气成云致雨等); C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差比较小; D大气层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2、大气的温度与分层 ①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②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成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 ☆其中与人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③大气的对流运动 二、天气和气温 1、动物反常行为与天气 蛇出洞(蛇洞中空气潮湿稀薄);鸡不进笼(鸡喜干燥,而笼内潮湿);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等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2、天气 ①定义: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叫天气。 ②天气的组成要素: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其中气温是最基本的要素。 ③区别天气与气候 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雷电交加长夏无冬烈日炎炎鹅毛大雪四季如春 ④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多变。 3、气温 ①定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表示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②测量的仪器:温度计;单位:摄氏度(℃)。 ③温度计的放置:距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定气温。(原因: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④观测时间: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

⑤气温的计算:A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B月平均气温:将一个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该月天数。 ⑥气温的变化 A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约14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B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4、百叶箱的介绍: A百叶箱的朝向:北方。原因: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漆成白色的原因: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 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1.5—2米左右。原因:既脱离地面温度的影响,又是人类活动的一般范围。 5、常用的气象符号 S :沙尘暴 三、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2、大气压的大小 ①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水银气压计较精确)。 ②常用单位:毫米汞柱(mmHg)、百帕(hPa)。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 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 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 能成云致雨 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 至 2500 摄氏度 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 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 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第二节气温 1. 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 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 原因 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 1/ 18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 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 气压计、气压计 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 760 毫米汞柱高。 所以 1 毫米汞柱约为帕 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 6. 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 气压高的区域称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称区。 高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低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7.气压晴高雨低,冬高夏低。 8.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的过程。 9.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能力,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 10.高原反应的原因: 、 1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随着气压升高而。 高压锅的原理是。 12.在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情况下,气体或液体流速越,压强越,气体流速越,压强越。 第四节风和降水 1.风是空气的运动 2.风形成原因:在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就会形成风。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含答案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的重要性:①保护地球,避免的碰撞。②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③臭氧层防止的伤害④能成云致雨 3.大气层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至2500摄氏度 4.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 即。 5.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是、。 6. 是大气的底层,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7.大气层两极厚度约为千米,赤道约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的大气质量和的水汽固体杂质 9.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10.对流层的成因:气温高的地方,空气,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从而形成空气的 第二节气温 1. 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即当地空气的,是构成天气的要素。 3.我国常用的气温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温度出现在 5.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白色的里。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6.一般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摄氏度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最先证明大气压存在: 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 气压计、气压计 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即760毫米汞柱高。所以1毫米汞柱约为帕 5.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有: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盘挂钩、拔火罐、离心式水泵等 6. 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也不一定相同。气压高的区域称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称区。高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低压区天气,中心气压从往流动。 7.气压晴高雨低,冬高夏低。 8.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的过程。 9.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能力,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 10.高原反应的原因: 、 1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随着气压升高而。高压锅的原理 是。 12.在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情况下,气体或液体流速越,压强越,气体流速越,压强越。 第四节风和降水 1.风是空气的运动 2.风形成原因:在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就会形成风。风是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的。 3.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度量单位有: ,千米/时等。常用和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