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作者:中国人民银

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05日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从目前情形看,金融危机究竟什么时候结束,还很难判断,实际情况

比想象得还更复杂一些。危机发生后,从理论到实践,到政策制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政策响应已经形

成了,还有一部分正在讨论、酝酿中。2010年早些时候我曾将金融方面对危机的响应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政策的响应;二是微观政策的响应;三是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响应;四是危机应对和成本分摊,也包括预防危机的一些制度性措施;五是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如大家所看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份额和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需要

强调的是,最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提法就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个政策框架内容丰富,有很多政策被放到这个框架里

面,包括我刚才所说的五个方面当中的一部分内容。从2009年4月召开G20伦敦峰会以来,历次G20峰会都将宏观审慎

政策框架列入公报文件。从国内来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也有这方面内容。

一、宏观审慎概念的形成背景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在讨论危机的原因时,一种解释是系统的正反馈特性。金融界

有不少人具有工程背景,所以他们用系统的正反馈特性来解释金融运行的周期性自我增强或自我减弱,用时下的语言,也

就是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或逆周期性。例如,危机前形成的躁动型的资产泡沫,市场价格走高和乐观情绪相互推动;而在

危机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资产价格下跌,恐慌情绪使得大家都在抛售,导致资产价格持续暴跌并进一步加剧危机,这都体

现了典型的顺周期性。因此,应对危机就要求减少顺周期性,增加逆周期性,这是一个出发点。另一个原因是监管不足,

应该加强监管,但是加强监管这个词的涵盖过于宽泛,究竟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实际上也需要针对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方向,这也会与顺周期问题有关。此外,还有标准问题,一些标准定得不对或标准定低了。进一步考虑,标准

问题也与系统的周期性有关,一些标准本身增强了顺周期性,特别是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以及评级公司的滞后评级往往增

强了顺周期性。

对危机的另一种解释涉及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简称SIFIs(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很多人一定知道“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概念,简单地说,“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就是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SIFIs的审慎性要求应更高、更强,这是因为一旦这类机构出现倒闭清盘,

可能牵涉到很多机构。此外还有道德风险问题,即“大而不能倒”所造成的道德风险。越是具有系统重要性,越不敢让它

倒闭。如果真要让它倒闭,成本就特别高,就要考虑风险传递和成本如何分担的问题。譬如,是否应该把一部分债权人拉

进来承担风险(Bail-in),或者是否应该设立资本缓冲以提前有所准备,是否通过征收金融税或金融交易税来筹措资金

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应对成本,等等。SIFIs往往关联性很强,甚至是跨境关联性很强,出现危机涉及到跨境处理问题,

如像雷曼兄弟在伦敦有非常大的业务。又如,冰岛几家银行在境外有分支机构,出现问题除对冰岛这个小国产生巨大影响外,还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牵连进去承担损失。再如富通集团,也涉及到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我国的平安保险集团也在这

家公司有投资。危机爆发并最后导致金融机构清盘时,就涉及到多个国家的股权人、债权人能不能得到平等对待的问题。

可见,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就应该更严一些,审慎性标准要提得更高一点,如果出了问题处理也应该更坚决一些。另外,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SIFIs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划为两个档次: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G-SIFIs)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D-SIFIs)。

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

标准不高等问题。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

采用。G20成立于1999年9月,由八国集团、11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组成,其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

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最初,G20是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上升为领导人峰会,即G20峰会。从2008年11月在华盛顿首次召开以来,先后于2009年4月在伦敦、2009年9月在匹兹堡、2010年6月在多伦多以及2010年11月在首尔共开了5次峰会,并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也存在着如何较好地执行这一政策的问题。对此,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已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这一要求。将这一新概念、新提法引入中央全会文件,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和G20形成的共识有关。中国是G20重要的成员国,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对于G20形成的共识,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落实和推进。

以上是简单的背景,下面具体介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逻辑及其主要内容。

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和内在逻辑

如何理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起因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我个人感觉它虽包罗多项内容,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堆积。实际上,审慎性概念早已存在,如大家都知道的审慎性会计、审慎性监管原则等。强调宏观审慎性的逻辑是,微观审慎性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性。微观审慎体现为每个金融机构都应保持自身的健康性,并通过监管来督促微观主体的健康性。但即便如此,健康的微观主体加起来并不能充分保证整体是健康的。举个例子,对于一个连队,如果每一个士兵身体状况通过体检测试出各项指标都合格,可以说每个士兵的身体都是健康的,都是符合作战要求的,但作为总和的连队整体健康素质是否过关恐怕还不好说。为什么微观健康的总和不等于整体健康?对此,理论上有以下几个探讨和解释。

(一)危机的传染性

经济学一直不乏对传染性的研究,现在有人在做危机的传染性模型。对于传染性,亚洲国家有切身体会,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直接感受到了危机在各个国家传染的过程。1997年上半年危机最早发生在泰国,随后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然后到韩国、香港,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

回到刚才连队的比喻上,如果每个士兵都健康,但突然有士兵得了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防止其传染,就可能导致整个连队出现问题。在金融体系中,这种传染性主要体现在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关联度上。理论上说,金融机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的负债通常是企业和居民的存款,资产则是发放的贷款,但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大量的同业往来,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占很大的比例。不仅银行如此,保险公司等也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分工的细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一现象。这导致了不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高度关联,一旦一家出现问题,就很容易相互传染。

(二)标准问题

在我们体检时,有一系列的指标,但是否各项指标合格就表明身体一定健康呢?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人类知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很可能发现某个指标定低了、定错了,或者还有某种很重要的指标没有包括进去。对金融健康情况的判断也是如此,衡量指标本身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从目前正在改革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健康性的以下衡量指标正面临审议和变更。

一是资本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要求最初有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Ⅰ),后来发展到巴塞尔Ⅱ。简单地说,就是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的比例关系。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因为涉及到对不同的资产如何进行风险加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标准衡量的问题,存在不少争议。资本在风险加权资产中到底应该占多少呢?巴塞尔Ⅰ的要求是8%,其中一级资本要占一半,其余的可以是二级资本;巴塞尔Ⅱ则进一步考虑了操作风险等,因而对资本的要求大致增加了2个百分点。而现在的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进一步提高了这个标准,并提出了资本的质量问题,被称为巴塞尔Ⅲ。如何衡量资本的质量?简单说就是资本能够吸收损失的能力。资本是用来干什么的?过去中国生意人说有多少本钱

做多大的生意,当然也可以借钱,但能借多少还是要看你有多少本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这里面允许有一个放大的倍数,但超过这个倍数就没人愿意借了。所谓有多少本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实际上就是吸收损失的能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除了普通股,还有优先股、附属债、长期债等其他一些工具,这些不同种类的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最能吸收损失的是普通股,其他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则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弱,有的甚至很弱。用过去的标准看,金融危机中出问题的一些机构资本充足率并不低,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能吸收损失,或者吸收损失的能力很弱。提高资本质量就要强调提高普通股的占比,对吸收损失能力弱的资本在计量上打折扣,对不能吸收损失的资本则予以扣除。

二是流动性、杠杆率和拨备要求。对应一定的资本水平,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负债管理?这就涉及到如何把握流动性、杠杆率的问题,这也需要提高标准。在巴塞尔Ⅰ出台之前,某些国家银行业监管规则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强调流动性管理,但后来有所淡出。雷曼兄弟事件说明,即使资本充足的机构其流动性也仍有可能出问题,特别是在高杠杆率且过分依靠债务工具尤其是批发性融资的情况下,流动性往往首先出问题。此外,针对风险资产可能引致损失的概率,要提前准备,这就是拨备。拨备采用什么方式?有所谓的前瞻性拨备、动态拨备等,主要是考虑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可以多计提拨备,以便于在景气周期下降阶段可以消耗这些拨备,这也是逆周期调节的体现之一。资本也是这样,金融机构在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应多积累些资本,以应对景气周期下降时的资本消耗。

三是会计准则。危机前,人们就对会计准则存在两大标准不满意,讨论集中在金融工具的计量和减记的规则等问题上。危机开始后,会计准则最开始受到质疑是盯市的公允会计的应用范围。在雷曼兄弟破产时,一些金融产品价格呈自由落体式下跌,甚至已经没有交易了,按盯市原则会使资产负债表呈现出惊人的减记,当时的资产减值让大多数金融机构都难以承受,导致顺周期性信用收缩,因此人们自然对这一会计原则产生了质疑。为此,G20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深入研究,并要求把这两大会计准则趋同合一。目前看分歧仍很大,趋同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美国人倾向于更广泛地使用盯市的公允会计原则,并扩大至对银行贷款的计量;另外一些国家则要求限制其适用范围。

总体看,标准问题非常重要,类似于体检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如果说某人体重超标,就不能只看他有多少公斤,还得看他的身高,否则就不能客观、有效地衡量。

(三)集体失误

理论上,有效市场假设相信市场本身是功能完善的,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因此市场供求关系得出正确的价格,金融市场是有效市场。这一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受到挑战,人们怀疑市场并不总是完美的,投资者也不那么理性,“羊群效应”、“动物精神”、非理性躁动、恐慌等会有所表现。特别在危机时,有效市场假设似乎出了故障,需要研究集体性出错问题。

集体失误究竟是微观现象还是宏观现象?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宏观上的解释是,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有一段时间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泡沫积累并最终破灭。微观的解释则侧重于对微观行为的分析,如由于对形势的乐观,金融机构相互竞争降低信贷标准,放松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审查,甚至发放零首付和初始利率为零的房贷,推动了房价持续上升,并通过再融资功能,进一步导致买房者的负债扩张和消费膨胀,加上监管未及时跟上,最后引发泡沫;再如,对金融机构过度使用发起—配售模式的分析,抵押贷款机构发放房贷后,很快通过资产证券化工具打包出售,一旦风险资产出现问题,这些机构已经脱身,不再承担责任。在市场竞争中,某些单个市场主体的行为演变成集体行动,最后体现为宏观上的偏差,演变为危机的爆发。

这些都是对危机不同视角的解释,实际上宏观和微观因素很可能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理论上可以有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行为学的视角,这也是这次危机以后广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过去,在有效市场假设下,价格反映了全部市场信息,即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的全部信息,因此金融机构的行为并不重要。这使得很多涉及宏观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分析模型中,都没有考虑金融机构及其行为。但经济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应该有更深入的研究。

首先是“羊群效应”。简单说,“羊群效应”即“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的思想或行为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从而出现的从众现象。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东西,自己则较少考虑或作出独立的判断。从金融市场看,由于信息处理上的困难,

投资者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或业界领头人的行为而提取信息、作出判断,在这种行为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行为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性狂热或恐慌。“羊群效应”与信息传导和计算复杂性有关,呈现为一种非线性特征。关于信息及其计算问题我后面还会进一步分析。

二是“动物精神”。“动物精神”最早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情绪、心理有着广泛的影响,投资行为不能用理论或理性选择去解释,因为经济前景根本难以捉摸。因此他提出投资的冲动要靠“动物精神”,即靠自然本能的驱动。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提出将心理作用和金融行为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动物精神”的概念,其中包括对“躁动和恐慌”的行为研究。“动物精神”有好的一面,它鼓励人们承担风险、推动创新。但“动物精神”也易导致“羊群效应”,即便是在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也可能出现非理性躁动的集体性行为,导致泡沫产生。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又可能出现恐慌情绪,大家都在逃跑,甚至落井下石,集中追债。这样即使一些机构原本看来健康,如摩根斯坦利、高盛在2008年9月时,实际上手头现金很充沛,但一旦恐慌蔓延,很快就把现金消耗殆尽,陷入危境。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投资顺周期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是信息理论和计算的复杂性。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的是海量信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受到很大挑战。金融业也是如此,每天彭博资讯(Bloomberg)、路透(Reuters)上都有巨量的信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讲,存在海量信息的获取、吸收和消化的耗时和成本问题,于是有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存在依赖心理,更加依靠评级公司、权威研究机构、投资顾问,以至于过去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一般都要求依据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甚至有的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也大量使用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级作为其衡量和评判风险程度的基准。但实际上这些评级公司、研究机构也不是神仙,也面临同样的信息处理问题。这里面还存在着顺周期性和搭便车问题。一方面,评级业务本身会有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评级往往越来越好,导致投资者未看到风险,加大投资力度;而一旦景气发生逆转,特别是危机出现时,评级不得不掉头,变化可能非常快,从3A级就一下子跌到C级,导致市场跟着恐慌。这表明评级公司消化市场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还体现出顺周期性。在最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欧洲一些小国也有这样的抱怨,认为评级公司事先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在发生危机和融资困难时还一再降级,落井下石。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评级会影响判断的独立性。金融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可以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评级标准就不再自行判断其风险了。长此以往,金融业习惯了这种做法,过度依赖外部评级,导致投资行为更加趋同,易出现集体失误。我们既可以从金融部门结构来看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信息理论来研究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

另外一个相关理论是计算的复杂性(Computing Complexity)。该理论源于特定数学模型维数增大时求解的可计算性问题,大意是在特定的算法(Algorithm)下,当信息量增加或方程组数量增加时,计算量的增加可能是算术型增长,也可能是几何型增长。在几何型增长的情况下,维数问题会使计算能力的需求或计算所需时间呈指数型上升,从而超过任何超大、超快巨型计算机的能力。除非发明新的有效算法。这一理论在选择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争论中曾被用过。假定一国中央计划部门能有效收集所有重要的有关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再假定该部门拥有大型计算机对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大规模优化求解计算,则计划经济的供求匹配和优化效能将不亚于市场经济。但实际上无法在脱离价格的基础上收集和消化全部信息,用于优化配置的数学规划模型的算法也呈现出随维数而几何型增长的特性,因此无法实现这样的巨型计算任务。回到刚才谈的金融市场投资和价格形成的过程看,哪怕是小范围局部的投资也会带来维数和计算的复杂性问题,也必然演变成信息及其加工计算的成本问题。于是,出现若干寻求出路的倾向,如简化计算(趋势型交易、程序交易等),又如依赖专业机构(评级公司、基金经理等)和自含对冲的指数型交易,等等。但这些方法又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导致羊群效应、集体失误和顺周期性等问题。

信息处理的耗时和费力还导致了所谓的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早在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前,大量的股票市场投资者就靠计算机根据趋势进行程序交易。程序交易的模型基本一致,加工信息的来源也大同小异。而且有研究人员试图证明技术分析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如果关注公司基本面,则会导致极大的计算复杂性,人们干脆忽略有关公司的大量信息,主要进行技术交易。结果,造成投资行为高度一致,羊群效应非常明显。后来的纳斯达克泡沫留下了对程序交易的深刻教训。此后,投资界就呼吁人们不要太迷信技术分析和程序交易,还是应着眼于信息的收集和基本面的研究,注重长期

投资。

信息问题还与有效市场假设有关。有效市场假设是说金融市场里面的价格反映了全部的信息,问题是这个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由所有的买者和卖者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但是如果他们获取信息和计算的能力有限甚至出现错误的话,信息本身就存在问题,价格所反映的信息也必然不充分甚至有错,价格形成的有效性就成问题了。可见,信息问题和计算的复杂性涉及到经济学一些根本的假设和推理过程。

四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对风险与收益的激励不一致。金融危机后很多人对金融机构管理层工资奖金过高表示强烈不满,现行激励机制会鼓励交易者冒比较大的风险,其责任和收益不对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我炮制了一些只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并增长的产品,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使得金融机构的交易部门快速发展,获利丰厚。当景气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时,交易量越做越大,收益很高,而一旦出现危机,却要由全社会来参与救助,承担损失。当然,金融机构应根据绩效来发放工资奖金,即使其中已考虑了拨备和风险,也由于其风险衡量主要参考评级而有偏差,评级的顺周期也导致金融机构工资奖金发放出现顺周期性。此外,在绩效考核中大量应用公允会计原则,而公允会计原则本身具有顺周期性,就会在绩效考核上出现交易人员在市场好的时候获得高额的工资奖金,而市场下跌时却难以承担责任。如果对交易员的激励有问题,则必然出现对金融机构高管的激励失当,为获得高薪而使经营行为更加冒险激进。这方面的失当显然会引起集体失误。

归结起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出台有一系列的理论背景和内在逻辑,其中包含很多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新概念,但其很多内容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在危机之后,人们把一些应对危机的改进政策加以归纳,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提法,并放在“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里,成为各国理论和政策界的共识。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危机爆发后,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资本要求中的缺陷,当然在流动性、杠杆率和拨备率方面也都有不足。从目前进展看,最主要是在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方面已取得进展,其中资本要求的内容比较突出。限于时间关系,我着重介绍有关资本要求的内容。

这次危机表明,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与吸收损失的能力就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还强调提高资本质量。过去,商业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可计入的贷款准备金、附属债券、混合类资本债、可转债等。不同层次的资本吸收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吸收风险能力最强的是作为一级资本的普通股。这次危机暴露了附属资本吸收损失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扩大核心资本的比重,提高普通股在总资本中的占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分红,督促银行通过留存利润建立资本缓冲。就是说经济景气时,金融机构不要赚了钱都用来分红,应该积累一点,用于应对经济差的时候可能导致的资本不足;相应地,在经济严重下滑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允许银行释放资本缓冲,以满足经济下行周期的信贷需求,防止信贷过度紧缩。还有就是交叉持股和交叉持债问题,银行交叉持有的其他银行附属债应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具体看,G20审议批准的巴塞尔协议Ⅲ新资本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最低标准仍为8%,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由4%提高到6%。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2.5%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使普通股资本加上留存资本缓冲后达到7%,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和金融冲击。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各国可依据自身情况要求银行增加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由普通股或其他能充分吸收损失的资本构成)。主要是根据信用(贷)/GDP偏离其趋势值的程度进行测算。逆周期资本缓冲主要在信贷急剧扩张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使用,以保护银行体系免受信贷激增所带来的冲击。在实际操作中,可将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资本留存缓冲的延伸。巴塞尔Ⅲ专门提出,信贷过度增长的国家应加快执行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可根据情况设置

更短的过渡期。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资本要求。SIFIs应在上述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吸收损失能力,方式之一是增加额外资本要求。这样,可以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更多地积累资本,增强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防止道德风险。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为增强系统重要性银行损失吸收能力,还可采取应急资本和自救债券(Bail In Debt)等措施。应急资本要求银行在无法持续经营时,普通股之外的资本都应具有冲销或转化为普通股的能力。在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或无法持续经营时,自救债券可部分或全部按事先约定条款自动削债或直接转换为普通股,以减少银行的债务负担或增强资本实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

按照银行的部分债权人在危机时也应承担一定损失的思路,应急资本机制的核心是应急可转债(CoCos)的安排。当银行资本低于某一最低要求的时候,要求CoCos强制性转为普通股。过去,一些债务工具也可以作为二级资本,但这些债务工具在发生危机时吸收损失的能力较差。而应急可转债合约规定,在债券有效期内,当标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于一个预先设定的水平时,债券必须转为普通股,从而应急性地提高资本水平。可想而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类债券价格更低、潜在收益更大,但由于这种债券在必要时将转换为股权,因此投资者要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增大。这种做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很多国家实际上是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那些濒临破产的银行,这在政治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这些机构发放的薪酬还曾经特别高,尤其是高管层更高,导致公众普遍不满。今后要求通过CoCos建立应急资本补充制度,意味着这类债权人也有可能参与分担损失,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本缓冲能力,避免纳税人出钱来救助。按照美国人在这方面的用词,原先是用纳税人的钱把出了问题的机构给捞出来,称为Bail out,而借助于CoCos则意味着如果这个机构出了问题,可以把这类债券持有人拉进来共同承担自救,称为Bail in。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过这几年的财务重组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资本实力明显增强。同时,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债券市场发展还不足,尤其是一些层次不同的债务工具还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债务工具型的资本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相对较少。2003年开始,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允许商业银行在一级资本之外发行附属债,那时国内一些人将其译为“次级债”,以至于在这次危机中,很多人将它与次贷危机的“次级贷”混淆在一起。总体看,中国的银行资本主要是普通股,吸收损失的能力比较强。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盈利状况非常好,进一步保留利润增强资本的能力应该不错,因此中国在原有的基础上应有条件尽快向要求比较高的巴塞尔Ⅲ靠拢。

与资本要求相关,还有几个重要问题。一是SIFIs的划分问题。从全球范围看,究竟应该如何划分G-SIFIs呢?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全球大致划出60家。最大的几十家金融机构看来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到了排名在60家附近的时候,不同金融机构的想法就不一样了,有的愿意归入,有的不愿意。这里面可能有两种心理:一方面,如果被划入G-SIFIs,表明它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资本要求更高、监管更严,相比之下它的资本回报率就会偏低,为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跨境清盘也需要更多准备。所以,这条线将很难划。从国内情况看,我国银行向新的较高标准靠拢也必然涉及到G-SIFIs的划分问题。按总市值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几大银行都在全球前十名之内,也是海外上市公司,但是国际业务还相对有限,因此是否界定为G-SIFIs还要进一步研究。

D-SIFIs的界定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临界点左边和右边的机构都会有想法,有的想进去,有的想出来。在讨论划分标准怎么确定时,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系数的方法。从规模看,工、农、中、建、交肯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他稍小于交行的银行是否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呢?可以把交行作为一个临界点,交行以上肯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对规模比交行小的银行,可以将这家银行资产与交行资产的比例作为D-SIFIs系数,并以此计算该银行需要保持的资本要求和其他审慎要求。当这个系数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视同为零,这样处理上就简单一点。

二是对周期的判断问题。这次金融危机源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也比新兴市场国家严重,因此国际上曾有人提出了“脱钩论”,即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本次危机的周期性上开始不一致了。对此,新兴市场国家的反应是不愿意接受“脱钩论”。2010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周期确实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新兴市场大国,主要是金砖四国、印尼、土耳其、阿根廷、南非等国经济复苏明显,经济增长较快,多数已在

5%-10%之间,CPI同比则大多已超过5%。而发达国家即使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后,复苏仍不够强劲或不够稳定,物价仍维持低位。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确不在一个景气相位。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但外部条件对我们的复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并不是特别有把握经济是否已经走上常态了。2010年的GDP增长将在10%左右,同时伴随着资产价格和CPI上升,从这些迹象来看,我们在宏观上要审慎一点,逆周期就是要对“过度扩张”进行逆向调节。而国际上有一些国家的GDP还在负增长,对它们来说逆周期应该是另外一个方向。因此,逆周期调节对不同的国家来说方向是不一样的。如果宏观审慎管理要体现逆周期性,那么,新兴市场国家现在就应该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执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三是激励问题。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还需要运用激励机制,使得那些能尽力达到审慎标准的机构得到鼓励,反之则受到制约。有时我们也说正向激励,其实激励搞对了都是正向的,但由于政策作用的复杂性,有时是反直觉性,常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成了负向激励。目前我们有一些行政性的激励手段,如营业许可、网点扩充许可等,还不够,即使如吊销牌照的处罚也属于临界措施。因此还需要开动脑筋,结合国情寻找更多一些的激励手段,来推动金融机构走向更高审慎标准。例如,我国2004年以来就开始运用的差别准备金调节,原本就有针对上一轮财务重组进度不一而引起资本充足率差异的意思,也有调节个体信贷扩张速度过快的作用,比较适合作为这方面的激励机制。还有其他政策可用来扩大这一激励的工具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总体看,资本要求的变化是为了建立明确的约束机制,并能预防金融风险和危机,增强损失吸收能力,降低社会损失的可能性。G20首尔峰会正式批准了这个协议。当然各国执行新资本监管要求的时间有快有慢,有些欧洲国家要求走得慢一些。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已出现不同的景气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要求走得快一些。当然,具体怎么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宏观判断。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提出,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更加明确了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方向。

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若干其他内容

(一)流动性

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在流动性、拨备、杠杆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体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流动性要求作出了相对比较简单的规定;巴塞尔协议III引入了最低流动性标准,以推动银行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在考虑资金的可获得性和需求的基础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采取慎重的办法来确定流动性标准,设计了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作为流动性的国际标准。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主要用来衡量银行短期流动性水平,其核心是测算各项负债的净现金流出与各项资产的净现金流入之间的差额,要求银行拥有更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以应对短期内可能出现的资金流压力。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作为LCR的补充,其目的是测算银行负债和权益类业务提供的资金是否能满足资产类业务的长期资金需要,用以解决更长期的流动性错配问题,它覆盖了整个资产负债表,鼓励银行使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资金来源。

(二)杠杆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还引入了全球一致的杠杆率要求,作为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补充。杠杆率被定义为银行一级资本占其表内资产、表外风险敞口和衍生品总风险暴露的比率。使用补充性杠杆率要求,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中杠杆率过高问题。同时,杠杆率指标所要求的银行风险暴露不经风险调整,将其纳入巴塞尔Ⅲ第一支柱,可以弥补内部评级法下风险权重的顺周期问题,有助于形成更有效的资本约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建议将杠杆率最低标准初步定为3%。对于参与资本市场业务(特别是表外和衍生产品)较多的全球性银行而言,上述标准较传统杠杆率更为审慎。采用新的资本定义和将表外项目纳入杠杆率的计算是重要举措。

(三)拨备

对拨备的规则还未正式出台,但围绕动态拨备、前瞻性拨备开展了大量的国际经验交流,并明确了原则上应采取“向前看”的预期损失型拨备制度。2009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关于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算方法的征求

意见稿,要求会计主体研究和预测金融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贷损失,通过运用有效利率方法计算未来损失的净现值,据此在整个贷款周期内建立拨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要求每个期末估计未来预期不可收回的现金流,将其现值计入减值损失。FASB成员称其为“短期预期损失方法”。2010年5月,FASB发布征求意见稿,要求公司通过运用未来预期现金流现值来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但是有抵押品的资产减值则通过抵押品的公允价值来计量。

(四)评级

评级公司的改革问题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中也有所涉及。目前国际社会达成了初步意见,即“要减少对评级公司的依赖”,具体包括减少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对信用评级机构(CRA)评级的依赖;减少市场对CRA评级的依赖;央行应对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获取的证券资产作出自己的信用判断,银行不能机械地依赖CRA评级来评估资产的信用状况,投资经理和机构投资者在评估资产的信用时不能机械依靠CRA评级;市场参与者和中央对手方不应把对手方或抵押品资产的CRA评级变化作为自动触发器,大幅、任意地要求调整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保证协议中的抵押品;证券发行人应全面、及时披露有关信息,使投资者能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并评估证券的信用风险。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立法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监管,立法内容主要集中在资质认可、评级执业行为规范、利益冲突监管、信息披露和保密要求等方面。

(五)银行业务模式

对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发起配售模式中,银行要把证券化产品保留一部分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从而表明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二是提高对交易账户的资本要求。在西方的大银行中,交易部门创造的利润非常大,但风险也大。过去对交易账户的资本要求非常少,现在提高了这个标准。

(六)衍生品交易与集中清算

担保债务凭证(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这些衍生产品的交易基本上脱离了监管,一旦出了问题,清算很复杂。目前的改进措施有两种:一是建立中央对手方(CCP),所有的交易都跟中央对手方进行,对所有的交易进行记录。二是要有集中的清算系统。当前各国普遍意识到,当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以至于能够深刻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时,有必要通过建立中央清算机制来整合所有未平仓交易及风险敞口信息。这一机制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对交易进行登记的机制(中央登记)、通过清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对交易进行清算的机制(不集中交易,仅集中清算)以及交易所机制(集中交易并集中清算)。目前,G20场外衍生品改革目标中的“中央清算”是指“清算机构作为中央对手方对交易进行清算”,即上述第二个层次,清算机构即成为中央清算对手方。这种中央对手方清算模式在有效防止违约的条件下,能够大大减少交易的对手方风险。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场外衍生品交易纳入交易所及其清算通过中央交易对手方清算平台进行,并不是降低衍生品交易对手风险的唯一方式,关键在于提升场外衍生品透明度,降低包括交易对手风险在内的全部交易风险。在场外衍生品交易规则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各国国情,由各国金融管理当局自由裁量。

在建立CCP方面,美国要求大部分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通过交易所交易并通过清算所清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推进通过中央对手方对客户的CDS交易进行清算。日本于2010年5月通过《金融商品交易法修正案》,对场外衍生品交易采取集中清算以及交易信息的保存和报告制度。2010年1月21日,日本金融厅公布了《金融与资本市场机构框架发展》,要求一些场外衍生品交易必须通过中央对手方清算,并提高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英国赞同提高场外衍生品标准化的动议,但不认同需要通过中央对手方进行交易。我国在市场建立之初就建立了集中清算制,目前在扩展集中清算方式,并于2009年11月成立了上海清算所,将逐步推出场外衍生品中央清算对手方服务。

(七)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法的顺周期性是焦点。很多人反对在危机时还固守公允会计制度,但是美国的投行等业界却认为盯市公允会计准则更容易尽早发现问题。所以迄今为止,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以欧洲为主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仍争吵不下。对此,G20领导人也不满意。IASB建议以混合模式计量金融工具,即一种以公允价值计量,一种以摊余成本计量。FASB与IASB的方法有根本性的不同,FASB要求所有金融工具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中包括银行贷款也要用公允价值衡量,但在具体处理上分为两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一般损益。FASB还建议在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同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其摊余成本,以此作为与IASB建议趋同的折衷处理。虽然IASB与FASB在这方面的分歧很难调和,但由于FASB 的机构正面临变革,其建议的影响力可能降低。目前,中国的会计准则正逐渐向IASB全面趋同,全面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会计准则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有一些是新问题,如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处理问题,如金融机构高管激励的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当期和远期的利益安排出现偏差。还有一些老问题,最主要的还是金融工具计量和减记问题。如果公允会计原则应用范围不一样,自然会导致对损失减记的看法不一样。这里面涉及到前面谈到的有效市场假设问题。如果认为盯市公允价格合适,也就同时认为价格反映了全部信息,是比别的判断更好的准则,即便是在泡沫成长期或者是恐慌期仍然是有效的。另一种看法认为,泡沫和恐慌发生时的极点值应该扣除,但扣除以后怎么办?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对这些问题仍有很大的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解答。总体看,会计问题技术性很强,争议也比较大,所以进展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初步计划于2011年底推出初步收敛意见。

(八)“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特殊目的实体公司(SPV)等等。在发达金融市场,“影子银行”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商业银行。但“影子银行”游离在监管之外,杠杆率水平和流动性风险都很高,信息也很不透明。同时,“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盘根错节,又多通过跨境投资在全球范围配置资产,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影子银行”带来市场繁荣的同时,风险隐患也日渐显现,并最终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

部分“影子银行”可能会像商业银行一样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并参与货币乘数的放大过程,为此还要引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关注,并考虑新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

金融危机以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一方面是将监管边界扩展至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把这些机构“管起来”。同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资本要求和信息披露,规范交易活动。另一方面是针对“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间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有效隔离风险。例如美国通过“沃尔克规则”,限制商业银行运用自有资金进行自营交易,将商业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限制在基金资本和银行一级资本的3%以内。此外,还试图构建覆盖面更广的风险处置和清算安排,以有序处置“影子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我国,“影子银行”的构成与发达市场国家存在较大区别,对冲基金和SPV尚未发展,主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私募股权基金、私募投资基金,以及开展银信理财合作的投资公司、民间借贷机构等,规模较小,产品结构也相对简单,风险尚没有凸显。但应吸取危机教训,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风险的监测、评估,逐步纳入监管框架。

以上我主要介绍了危机以来有关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相关理论解释和主要内容。应该说,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十分丰富,但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问题没有深入展开分析。希望今天介绍的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难免有不当或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3668407.html,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作者:张芙蓉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学术 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研究,本文在阐述宏观审慎管理概念提出的背景下,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应有之义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焦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顺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综述,并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顺周期性;研究综述;逆周期政策 一、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的背景、含义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然而,近30多年来,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得金融体系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内在的关联性和依赖度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导致金融体系内风险传染性也大大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普遍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状态,各金融机构微观审慎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但在复杂的金融创新推动下,长期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市场集中爆发。在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后,认识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理念,不能有效的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各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宏观审慎管理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而采取的一种监管模式。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横截面维度与时间维度(Crockett[1],2000)。其中,横截面维度关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任何时点是如何分布的问题;时间维度方面则关注风险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问题,对此应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里把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在我国,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也更多地表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银行顺周期性问题。 二、银行顺周期性理论研究综述 (一)银行顺周期内生性因素 关于银行顺周期性内生机理研究,(史建平[2]等,2011)提出,根据“合成谬误”和“羊群效应”理论,金融机构会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类型,金融机构的同质化经营带来高度相关的风险敞口。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性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动,在宏观层面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杨军华[3],2011;陈华[4]等,2011)认为,银行融资成本和融资渠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讲课稿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 问题。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 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 宏观审慎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出的,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 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 定。宏观审慎管理是与微观审慎管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升华。微观 审慎管理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则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 定。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有哪些? 答:具体看,G20审议批准的巴塞尔协议Ⅲ新资本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最低标准仍为8%,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 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由 4%提高到6%。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 2.5%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使普通股资本加上留存资本缓冲后达到7%,以更好地应对 经济和金融冲击。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资本要求。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 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 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 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 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性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基本目标,它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 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及 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等手段,监测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识别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 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效应,并有针对性地 对监管准则、标准或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可分为逆周期工具和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工具两大类。前者是 要解决在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后者主要针对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上的风险。

对冲基金投资策略

对冲基金投资策略 核心提示:2013年夏天后新兴市场的抛售给短期交易策略带来了较好的投资机会;但中、 长期和相对价值策略因更看重基本层面,反而因为资本外流受到了负面影响。投资大宗商品的策略,除做空黄金之外收益基本为负。 【特别声明】 个人研究工作笔记,仅供内部参考,未经访谈者本人审阅。本文仅代表交流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谢绝转载,请勿外传。 主谈专家:谢鹏飞先生,PX Global Advisors的创始人及总投资官。2012年成立PX 之前,谢先生是一家独立的对冲基金的基金(fund of hedge funds)在纽约的资深合伙人和投委会委员, 参与管理160亿美元的资产。在逾八年的任期中,他负责评估和批准对冲基金的投资, 并主管与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关系。2004年前,谢先生是纽约的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及资产配置委员会委员,负责约1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投资组合 (Global Portable Alpha)。谢先生于1997年在纽约的一个固定收益对冲基金做过分析师。谢先生任深圳千合资本的海外独立董事,并在主要期刊上发表过有关对冲基金的文章,也曾对美国证监会(SEC)进行对冲基金的培训。谢先生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199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MBA)。 PX Global Advisors:PX是一家美国证监会(SEC)注册的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管理和顾问资产约五亿美元。总部位于纽约,其主要客户为美国机构投资者。作为受监管的投资机构,PX的业务为对冲基金策略的研究和投资, 同时也为欧美投资者作PE/VC, 公募基金, 资产配置及财富管理的投资。PX Global Advisors还通过其合作伙伴KIG Capital Advisors (“KIG CA”)做一级市场房地产和PE/VC的投资。张鸿飞先生和谢鹏飞先生是KIG CA的联席总投资官及管理合伙人。此外, PX还担任QDII的海外投资顾问。PX认同的企业文化:团队 (Team of People), 投资过程 (Investment Process), 营运 (Operations), 及合规(Compliance) 。 一、2013年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回顾 2013 年Tapering On/Off 主宰了市场,以往的市场“寻价”和可循规律多被美国等政府干预打破。由此造成的“混乱”及趋势逆转对所有对冲基金策略均有影响,且很多为负面的,见表1。在此宏观环境下,2013年对冲基金总体业绩不算好,尤其是宏观、CTA、大宗商品和短仓股票策略的收益回报均基本为负。全球多元策略总体平均回报7%-8%。另外,2013年对冲基金最大的特点在于:单个基金业绩,即使属于同一策略,差异化也极大,见表2。

宏观审慎监管_定义_工具与实践

2011 总413期1金融监管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监管者开始重视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合适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促进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成为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具体工具和路径。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 宏观审慎监管最早是由国际清算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认为监管当局只关注单个机构的风险,不足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因此监管者应具有宏观视野,关注系统性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前行长安德鲁·科罗克特在2000年的一篇演讲稿中,首先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内在的涵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开始的“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行评估,其目的就在于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分析基础。总的来说,宏观审慎监管是指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其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功能,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损失为主要目的,在监管方法上强调逆周期监管,在内容上强调金融与宏观波动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金融稳定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从研究体系来看,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跨行业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即在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从跨行业角度来看,宏观审慎监管的任务就是发现整个系统的风险,依照单个机构风险在系统性风险中的贡献调整监管工具;二是针对经济波动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即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产生。这方面的关键问题是系统性风险如何被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扩大,即顺周期性,主要目标是减少经济金融波动的负面影响。 表1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特点比较 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 目标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 范实体经济下滑 防范个体机构风险,保护 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 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认为宏观经济对于监管是 “内生的” 认为宏观经济是指定的、 外生的 机构之间的相关性重要且相关基本无关 分析方法自上而下分析自下而上分析 分析基础 注重概率性,以风险为基 础,注重情景分析 以会计为基础进行分析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宏观审慎的措施应该是全面的。所有监管工具都应该发挥作用。这些监管工具包括流动性标准、抵押和自有资金要求、包销标准和保险方案等。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共同参与,从而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行。第二,宏观审慎措施应尽可能基于规则而不是相机抉择。政策制定者按照清晰的规则行动可以被当作一项有效的事先承诺,从而便于国际协调的进行,也使市场参与者易于理解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并将其作为自己应事先考虑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按规则操作能减少政策制定者受到的政治经济压力,并约束其在经济高涨期 宏观审慎监管:定义、工具与实践 丁 灿1,许立成2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江苏 南京 210004) 摘 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反思,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当前金融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总结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特点和原则,并从资本、风险、杠杆和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工具,指出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原则,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应采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系统风险;逆周期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11(01)-0043-03 收稿日期:2010-11-22 作者简介:丁 灿(1967-),男,江苏人,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许立成(1981-),男,江苏人,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一、从理论特征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半个多世纪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争论和发展,主要围绕着政府是否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展开的。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主要实施需求管理,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认为在总需求不足,即经济陷入产出水平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况下,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一般强调长期经济增长,主张放弃稳定商业周期的政策,尤其是货币主义明确主张政府应实行固定规则,政府对经济不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供给学派承认并强调财政政策在决定经济增长和供给方面的刺激作用,认为政府过多地运用税收政策增加收入或刺激需求,而忽视了税收负担对企业和个人的激励影响,高税收会使得人们减少劳动和资本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因此主张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减税政策,实行供给管理。 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于这种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有限性至今还缺乏深入而有说服力的研究。从以下的分析中,将提出支持前面判断的论据。 二、从政策出台的背景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许多文章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之后,为了防止国内经济衰退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个论点是正确无疑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众所周知的事实是,80年代中期到1998年这一期间我国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除去对外贸易因素外,主要是金融业的间接和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财力的80%左右集中在金融领域,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GDP比重的10%多一点,财政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力已弱化到极点。在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之前,政府主要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来调控经济。在1993—1995年间,政府主要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后,从1996—1998年初,银行连续7次降息,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从松”。但此时的财政依然实行以压缩财政赤字为主要特征的“适度从紧”政策。在连续降息之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经济,仍然呈现下滑趋势,“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必须进行调整的建议被提出。 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受到高度关注,在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发挥受到了金融业自身不健康和外部金融危机冲机的约束,在经济运行中难以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财政政策不得不但当起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表述,是含有财政政策更为主动和主要发挥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含义的。 三、从宏观政策战略思路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从“稳定、安全”的宏观政策战略思路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金融的安全。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地方政府财政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基金会的清算问题;财政拨款100亿元启动和支持“债转股”,以剥离国有企业在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化解银行风险等等。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稳定”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如国债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债贴息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些已广为宣传,为人所知。 从宏观政策的总体组合和搭配上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看,对积极财政政策仅从“松”“紧”角度和层次上考虑,可能难以描述其政策的更高或更深的含义。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经济科学?2015年第2期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 梁琪李政卜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这两大工具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而且通过其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是有效的。由于其传导机制的不同,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研究结果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科学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系统性风险顺周期 一、引言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了各界人士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化解系统性风险,以实现金融稳定。目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学术界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许多问题还未形成共识,不同的国家对其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在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的同时,宏观审慎工具的操作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发展之前。 宏观审慎工具的引入主要是应对时间维度和跨部门横截面维度的系统性风险。现阶段我国存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前者表现为信贷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后者则表现为银行之间、银行部门与非正规融资及地方融资平台之间日益增加的关联性(Wang和Sun,2013)。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已经使用一系列的宏观审慎工具,包括房地产调控政策,如可变的贷款价值比率(Loan-to-Value,LTV)上限以抑制呈泡沫化的抵押贷款增长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差别存款准备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来调控信贷增速,抑制信贷扩张和杠杆率变动的顺周期性,平滑信贷周期。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比如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等。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风险度量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及其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应用研究”(批准号:14ZDB124)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批准号:09&ZD03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梁琪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5

c15033对冲基金策略文档答案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抵押支持证券套利的复杂性是指: A. 是新基金经理的培训阶段 B. 有资质的专家相对较少 C. 市场比较高效 D. 几乎没有人使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杠杆: A. 很少用于固定收益套利 B. 始终有风险 C. 可以是固定收益套利基金的良好策略,因为债券价格差异一般较小 D. 被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禁止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以下关于套利策略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1)它们以“均值回归”理论为基础;(2)它们通 常被称为“市场中性”策略;(3)它们的假设基础是出现极端估值变化的市场最终会朝着历史均值的方向变动。 A. 以上都不是 B. 只有1和2 C. 只有2和3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套利策略: A. 不被广泛讨论 B. 基于“均值回归”概念 C. 基于市场不断扩张的假设 D. 一般被称为“市场侧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统计”与“固定收益”是两种 A. 方向性策略 B. 套利策略 C. 计算投资者风险容忍度的方法 D. 业绩费用选择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地区、行业基金与证券交易属于 A. 多头/空头证券 B. 全球宏观 C. 风险套利 D. 管理期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证券交易基金: A. 可以没有规模能力限制 B. 是稳定的长期投资 C. 可以迅速从净多头转换为净空头暴露 D. 投资组合转换率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8. 事件驱动策略一般涉及: A. 并购、重组与破产 B. 方向性赌注 C. 使用期货 D. 在现有投资趋势上累加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下(1)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下) 2011年12月02日17:11 来源:《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8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8 史建平高宇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 在本次危机前,国内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可谓微乎其微。仅有李宗怡和冀勇鹏(2003)在《对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中,首次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并从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对我国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方法。其他与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部门评估项目的研究(田鹏、刘克,2001;张晓朴、杜蕾娜,2005;陈颖、李婧,2009;张忠永等,2009);二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翟金林,2001;包全永,2006;马君璐等,2007;范小云、曹元涛,2008)。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也发出了警示。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在2009年后显著增多。许多学者就各国监管改革方案、逆周期工具的选择、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等进行了研究,并立足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关于基础理论的介绍

国内学者对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介绍大多是以Borio(2003)的分析为蓝本,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概念、特点、对系统性风险的二维测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成家军(2009)指出:“宏观审慎监管是指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整体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巴曙松等(2010)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它是保障整个金融体系良好运作,避免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的一种审慎监管模式。”何德旭(2010)将宏观审慎监管定义为:“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从金融体系整体而非单一机构角度实施的监管;其力图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性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虽然表述不同,但基本上涵盖了对金融体系整体进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三层含义。 余劫(2007)将宏观金融监管目标细分为风险目标、收益目标和社会目标。风险目标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安全为根本任务,收益目标反映了金融系统运行的效率问题,社会目标特指对于消费者的保护,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市场良性循环。他指出,宏观金融监管首先要保证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兼顾收益目标以及其他社会目标的完成。 中国人民银行(2010)认为,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并指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审慎分析,以识别系统性风险;二是宏观审慎政策选择,以应对所识别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三是宏观审慎工具运用,以实施和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有效性 一、凯恩斯主义者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非常喜欢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他们认为,对总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之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 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既可以被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 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 较大的波动。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 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 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 减税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会使漏出减少,注入增加,会很快刺激总需求 的增加。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涉及到政府预算的制订和实施,由于时 间间隔较短,效应也就较显著。在西方国家,减税,主要是减个人所 得税,既减少漏出,又对个人的劳动和投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增加 支出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是直接扩大总需求。但是,减税和增加社会福 利究竟会使总需求增加多少,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很难作出估计。 如果人们把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部分钱用于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并且边际进口倾向较高的话,则总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很大了。 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对总需求的扩大作用甚小。增加政府支出是刺 激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政府支出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因而有 较充分的乘数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 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 以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 生产能力。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 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 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 少失业人口。但是,政府支出如果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话,就会耗费 较长的时间,很难立竿见影。当然在对付长期性经济萧条方面还是有

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

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来,世界金融体系先后经历了1987年美国股 市大崩盘,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xx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化的全球金融危机。 频繁爆发的危机,带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严重伤害,引起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纷纷选择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进行政府干预,试图挽回不良影响,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帮助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同时,也引发了对危机起因、经济增长模式、“大而不倒”金融机构监管以及监管体制、机制、标准和跨境协调等方面的反思。 在金融监管领域,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地区)纷纷出台了各自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新制定或修订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和监管当局之间相互合作的一系列改革文件,更加强调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更加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计量、识别和风险化解,尤其是细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措施,并提出了强 化宏观审慎监管改革框架,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的损失, 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稳定。 目前,由二十国集团共同推动的国际金融改革在银行资本、流动性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新标准,同时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逆周期监管、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欧美等国家在金融监管和治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的新措施,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适宜国情的改革方

案;对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及其陆续研究制定的监管制度、思路、方法等内容,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多层次、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领域,提高我国监管当局国际话语权,促进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鉴于此,本文以巴塞尔协议Ⅲ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为主线,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围绕银行机构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设计为主题展开研究。 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结合法的方法,分别分析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包括巴塞尔协议Ⅲ在内的国际监管改革成果,以及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的做法和有效的监管措施,侧重探讨我国宏观金融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 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探讨进一步实施和完善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差别准备金率等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效果,并在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等。 第二章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及其指标对银行业的影响。 基于银行监管演变进程,通过对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内容的简介,阐述银行监管理念、监管内容和监管工具的过程和创新,重点分析资本充足率指标、杠杆率和流动性等监管指标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巴塞尔协议Ⅲ的定量测算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探讨巴塞尔协议Ⅲ在各国的实践。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解读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7〕9号)规定,自2017年1月13日起,对全国范围内的法人企业(政府融资平台与房地产企业除外)和法人金融机构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一、涵义 跨境融资是指境内机构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的行为。全口径指在跨境融资层面上统一了本外币、中外资主体、短期与中长期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企业(不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和除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按属地原则进行管理,并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全口径跨境融资统计监测。 二、政策红利 (一)丰富融资渠道。运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需要自主选择融资币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二)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多种融资模式借入境外低成本资金,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拉平政策待遇。为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彻底松了绑,中外资企业均可在净资产2倍以内举借外债,且外债资金可

以意愿结汇,依法使用。 (四)拓展业务空间。扩大豁免范围,银行可通过吸引境外机构开立NRA账户、引入境外闲置资金和境外同业拆借等多种方式丰富资金来源,提高抗风险能力。 (五)操作程序简便。无需事前审批,只需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事前备案、银行事后报备。 三、主要融资模式 (一)企业间海外直贷。境内机构从境外关联公司、其他境外企业或个人借入本外币,并调回境内使用。 (二)银企间海外直贷。境内机构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金融机构借入本外币,并调回境内使用。 (三)境外发债。经发改委备案,通过承销商在海外发行债券,并将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 四、融资额度计算方式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A)的计算: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Σ本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Σ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汇率风险折算因子。 期限风险转换因子:还款期限在1年(不含)以上的中长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还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短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5。 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表内融资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设定为1,表外融资(或有负债)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暂定为1。 汇率风险折算因子:0.5。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B)的计算:跨境融资风

十大对冲基金案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2年管理资产规模前十位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地超过半数位于()。 A. 纽约 B. 波士顿 C. 旧金山 D. 芝加哥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2. 信用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是()推出的风险管理产品,是当今风险管理领域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A. Bridgewater B. Renaissance Technology C. BlackRock D. J.P. Morgann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二、多项选择题 3. 文艺复兴科技的高频交易策略主要包括()。 A. 流动性回扣 B. 投资企业配股 C. 猎物追踪算法 D. 自动做市商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4. 全球提升基金Global Ascent Fund主要策略包括()几大类。 A. 逆向投资 B. 基础价值 C. 经济环境 D. 市场情绪 您的答案:B,D,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5. 关于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运用的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价值策略属于风险较低、收益较低、容量较大的策略 B. 齐夫资本、保尔森均善于运用宏观因素策略 C. 事件驱动策略属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容量较小的策略,运用该策略的公司不在少数 D. 相较于相对价值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宏观因素策略的风险更低 您的答案:A,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三、判断题 6. 宏观因素策略是安祖高顿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投资策略。()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7. 对冲基金是以私人合伙或者离岸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投资工具,以获得绝对收益为目标。()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8. 在海外成熟市场,可转债套利的基本思路是“做空可转债,做多对应股票”。()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9. 可转移阿尔法是指零市场风险(贝塔为0)的投资组合的收益。()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10. 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的全天候对冲基金The All Weather Fund的核心理念是风险平价。()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2009年以来,各国政府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启动了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线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金融监管曾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职能之一,但在中央银行不能身兼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大职能的观点支持下,中央银行经历了金融监管职能分离浪潮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为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纷纷扩大了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权限。这意味着,国际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正在转变,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问题。 一、后危机时期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国际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的金融运行模式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国家对中央银行的监管权力进行了剥离,一些国家在金融监管中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但是,理论界对于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职能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而在实践层面,即使是实行相同监管模式的国家,中央银行介入金融监管的程度也不相同。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开始对过去秉持的金融监管理念进行反思,着手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制度,而增加中央银行的监管权限,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国际组织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认识 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年报中指出,各国及国际社会应按照宏观审慎的原则开展金融监管,以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09年4月,在G20伦敦峰会上,决定将原来的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作为全球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组织。FSB的主要职责是评估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推动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监测市场发展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工作进行战略评估。FSB成立了脆弱性评估委员会(SCAV),对国际金融业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判断,以强化全球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根据G20峰会的要求,巴塞尔委员会(BCBS)及其他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组织在分析金融危机根源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IMF在 2010年对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工作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监测系统性风险的必要工具。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进行研究,评估它们在防范危机方面所起的作用。BCBS于2010年底公布了《巴塞尔协议III》的正式文本,要求提升银行资本质量,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监管,控制对银行经营的杆杠率,以增强金融体系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BCBS要求国际银行业从2013年开始实施新的监管标准,2019年全面达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建议将现行的“实际减值损失法”变更为“预期损失”或“现金流”法,以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2011年是我国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这对做好2011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但应比2009年—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时有所控制。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向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将更多的钱用于“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农村水利交通、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体系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在改革税制的同时减轻中低收入居民的税负负担。第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保持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总量合理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又要把握好流动性总闸门。第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三农”、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发挥金融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四,保持金融稳定,切实防范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 四、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在于: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

常用的对冲套利策略

常用的对冲套利策略 总体而言,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思想分为以下几大类:多/空策略、套利策略、事件驱动策略以及走势策略。分别介绍如下: (一)多/空策略 多/空策略来源于对冲基金创始人AlfredWinslowJones。尽管它年代久远,却还是今天应用最广泛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之一。而且,它还可衍生出更为专业化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例如它是套利策略的基础。 多/空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将基金部分资产买入股票,部分资产卖空股票。买入股票的多头资产金额经其b系数(衡量股票与市场相关度的系数)调整后形成多头头寸,卖空股票的空头资产金额经其b系数调整后形成空头头寸,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差形成全体基金资产的市场头寸。该市场头寸可为多头、空头或是零,从而调节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当市场头寸为零时,多/空策略成为市场中立策略,此时基金的收益与市场波动完全无关。通过调整市场头寸,或进一步调整组合中股票的种类,可以调节组合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风险种类。 需要注意,简单的资产对冲并不能消除市场风险。例如,如果我们买多房地产股票并卖空同样资金的医药股票,该组合的市场头寸并非为零,其收益率将同时受房地产板块和医药坂块的影响,由于这两个板块与市场的相关度不一样,其对冲结果将不能使组合消除市场风险。在计算组合的市场头寸时,一定要注意资产与市场的关系即b系数。只有当组合的综合b系数为零时,组合才是市场中立。此外,由于股票的b系数是不断变化的,要维持组合的b系数不变需要不断监测市场并对组合进行动态调整。 对冲是一把双刃剑。当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减小时,基金所能享受的股票市场长期向上趋势所带来的增值潜力也减小了。除了对冲掉市场风险,我们还可以将基金的其他风险对冲掉,例如基金面临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某一行业风险等。每当一种风险被对冲掉时,基金经理利用该风险因素来为基金增值的可能性也没有了。理论上讲,一个完全对冲的基金的收益率应该是无风险收益率减去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基金经理不会把基金的所有风险因素都对冲掉,而只是将自己不能把握的风险因素对冲掉,而留下自己有把握的风险因素,在这些风险因素上进行投资决策以获取超额收益。例如,多/空策略就是将基金经理认为自己不能把握的市场时机风险对冲掉,而只留下基金经理有把握的股票筛选风险来为基金增值。经典的“pairtrading”,即在同一市场、同一行业中选择两支产品、管理、股本结构等各方面都非常近似的股票,在买多一支股票的同时卖空另一支股票,这样的组合将市场风险、行业风险都对冲掉,只留下两支股票的个股风险。 在交易方面,多/空策略的交易头寸比单纯的买多、卖空策略要大,因而会带来更大的交易费用。尤其是,多/空头寸会随着其股价涨跌而不断变化,多/空头寸的b系数也不断变化,从而需要不断动态调整以维持基金的市场头寸,这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交易成本,而且在市场剧变时还有可能因为交易无法及时进行而使基金的市场头寸与预期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带来额外的损失。 (二)套利策略 在对冲基金中,“套利”指对两类相关资产同时进行买入、卖出的反向交易以获取价差,在交易中一些风险因素被对冲掉,留下的风险因素则是基金超额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