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韵律操教案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案
小学体育韵律操教案

小学体育(水平二)四年级体育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体育五至六年级《4.乒乓球 4.反手削球》优质课教学设计

目的任务1、学习基本步法:并步、滑步等步法。 2、复习掌握推挡基本技术,学习加减力推挡。 3、素质练习,增强下肢力量。 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与措施 练习 分量 开始部分5’一、整队,按名单检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三、宣布本课的内容、任务。 1、按高矮顺序整理成四列横队。 2、宣布本次课内容、任务:学习并步、滑步等步法; 复习掌握推挡基本技术,学习快推,提升推挡水 平;素质练习,增强下肢力量。 小 准备部分20’一、准备操 1、扩胸运动 2、肩臂绕环 3、踢腿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 6、跳跃运动 7、弓步压腿8、侧步压腿 二、脚步移动 1.并步: 特点和作用:身体不腾 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 般为进攻或削球手在左右 移动时使用。 2.滑步(滑跳步): 特点和作用:重心起伏 小,速度快,侧身攻或在左 右范围内移动时常用。 组织教法: 1、分散站位,在各组的球桌旁。 2、按教师口令集体做操,教师巡回观察。 3、要求做操认真,按动作要求用力到位。 组织教法: 1、讲解、示范: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 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相同方向移动。 2、在教师手势指挥下前、后、左、右移动步法。 组织教法: 讲解、示范:以来球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 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 并步、跳步、滑跳步在移动方式上极其相似,移 动交换的速度略有不同,向上的跳动稍有差异。 10’ 4/8拍 小 5’ 小 5’ 小 基本部分50’一、复习推挡 动作要求:用力平稳,在上 升期或高点期击球。 平推目标:6回合 组织教法: 1、徒手模仿练习,听口令集体练 2、两人对推斜线1/2台面,四人一台交换。 3、10分钟平推挡至少出现二次6回合 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动作。 讲解动作要求,分组练习。 队形: * * * * * * * * * * * * * * 讲示动作要求,分组练习。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全脚着地、重心靠后,无法用力蹬地。 20’ 中 * * * * ◆

韵律操(一年级)单元教学设计

韵律操单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小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1、学会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完整的做一套韵律组合操,提高身体协调性及动作节奏感; 2、在游戏竞赛中,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机智应变能力; 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体会集体活动乐趣。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新课标要求设计的。小学一年级内容是在学习广播体操基础上发展的,仍然不必要求学习过细的技术和规定过严的方法,而是通过多样的队形变换提高操类学习的趣味性,选择较为轻松愉悦的步伐动作进行学习。本课时主要是发展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五个班200名学生,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简单操类的学习较为热情,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韵律操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比如肢体动作怎么样做才能比较规范、手脚的配合如何做到协调、身体姿态的把握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操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韵律操的动作要领。 五、本次课的(第三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手脚协调配合性; 难点:节奏准确、动作协调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讲解韵律操对身体发育的形态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和巩固操类产生兴趣,再通过个人,小群体和集体的尝试和体验,演练和展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1)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尝试韵律操动作要领及小组总结技术要领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让学生小组进行自主创编等。 (2)教学中采用自主、有序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创造中学,在快乐中练的特点。 2、突出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1)突出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 (2)营造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实用中带快乐,欢乐中有特色是本节课的特点。(3)课的结束以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悟教育意义,提高自信心。 3、本课以音乐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韵律操的练习。 4、渗入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人生态度。 (1)通过积极向上的音乐的熏染,激励、鼓舞学生的斗志,提高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2)课的结束以轻音乐为主题曲,用拉伸放松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放松,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安排韵律操教学共5课时,本次课为第1课时

体育教案-乒乓球比赛规则-教学教案

(1)通过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介绍,(2)使广大学生能够对乒乓球这一项目更加热爱和喜爱。(3)在对学生进行规则介绍的同(4)时,(5)结合以往中国队在世界各种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6)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7)时也促进更快、更好地掌握乒乓球这项运动,(8)从而(9)为增强学生体质,(10)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12)更懂得要学好任何一样运动项目,(13)都必须下苦功夫,(14)如果三天打雨,(15)二天晒网,(16)那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7)乒乓球的各项技术 (18)乒乓球的场地和乒乓球台的规格介绍。 教学内容: 1 球台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2台面 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3 球网 (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球 (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2)球重2.5克。 (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5 球拍 (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a“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b"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乒乓球运动是手握球拍在中间隔一网的球台上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它具有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经常参加练习,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动作速度,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还能发展人的机智、沉着,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等品质。 中学乒乓球的教学任务,是结合教学教育学生勤学苦练,培养互帮互学精神,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中学乒乓球教材内容有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 乒乓球基本技术系列之一 一、握拍法 握拍法即指单手持球拍的方法。世界上流行着直式和横式两种握拍方法,两种握法各有千秋,实践时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一)运动要点(以右手为例) 1 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削攻型握法:正面拇指自然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球拍背面。直式握拍法的重点与难点是握拍舒适,手腕控制拍面恰当。 2 横式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削攻型握法:与攻击型握拍法大体相同,只是食指靠近中指,拇指更加弯曲放松,虎口不紧贴柄。横式握拍法的重点难点是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熟练的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和移动。

最新初中韵律操,教案

篇一:高志云初一韵律操教案 单位:向阳中学授课教师:高志云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心肺功能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改善,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得到充分地提高和发展。二、设计思路: (一)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下跟随老师做简单的韵律操练习,从而达到热身目的。 (二)学习韵律操。首先教师将动作分解进行教授,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动作特点以便加深印象,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做完整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掌握动作,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完整练习,然后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动作进行简单的创编,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表演赛。师生共同做出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三)让学生做“铺设铁路”游戏,通过游戏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最后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共舞,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愉快 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同时采用师生共同谈体会、作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本次课的结束画上圆满的句号。 七年级上 一、论语十二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小学体育教案:乒乓球的教学设计

乒乓球的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案 2、乒乓球特长课教案年级: 日期: 课题1、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2、学习正手攻球 2、目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和推挡技术,初步学习正手攻球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培养学生的谦虚好学、严于律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难点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正确。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 教具乒乓球、球拍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持球和垫球的游戏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分组练习。 3、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及要领。 5、结合所学技术分组练习。 6、按上、中、下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提出不同要求。 结束部分 1、进行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 3、乒乓球特长课教案年级: 日期:课题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 目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迅速。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教具乒乓球、球拍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推挡接力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移动速度。 2、活动各关节的练习。 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法及

小学六年级体育运动活动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方案课程教案

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育教案-韵律操

体育教案-韵律操 体育教案-韵律操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教案-韵律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教案-韵律操1 体育教案-韵律操2 一、教材设计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编操即韵律操,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配有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生态园模仿动物行走,以达到热身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迅速地进入角色,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最后,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认识自编操,并体验自编操。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下,不畏艰难的’精神并增强其竞争意识。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该班有40名学生,其基本理解动作要领,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其身体状态良好,但仍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学习。四、教法指导: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出发,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为目的,以创新情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五、教学器材与场地:篮球场、一台音响、呼啦圈4个、体操8个、皮筋2根、竹竿4根、正方体4个、气球若干六、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 2、检查人物及服装 3、宣布本节课内容并提出要求 4、安排见习生组织形式:成四路纵队

小学体育与健康沪少版二年级韵律《1、韵律操》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沪少版二年级韵律《1、韵律操》公开课优 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做到动作协调,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柔韧性及灵活性。 2、了解韵律活动的基本知识,体验韵律节奏小游戏,培养韵律活动节奏感。 3、体验合作学练乐趣,敢于表现和挑战,培养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二XX班的学生。同学们热爱体育活动,身体素质较好,聪明活泼又爱好创新,且能自觉执行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但团结意识较弱。二年级的韵律活动较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广播操时接受式的模仿学习方式比较多,所以被动接受能力较强。随着韵律水平的提高,他们需要有趣多元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自主的创编空间,更需要交流展示的舞台。本课设计运用降低韵律操的动作难度,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善,以游戏、故事的形式形成有效教学。同时加入了针对身体节奏训练的辅助游戏,并且通过学习过程中小组小组结伴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体验互帮互助的乐趣,极大的满足学生们的创新心理需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韵律知识、韵律体验 难点:动作协调、勇于展示 4教学过程 4.1《森林大派对——韵律活动秀》 4.1.1学时重点 重点:韵律知识、韵律体验 4.1.2学时难点 难点:动作协调、勇于展示 4.1.3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森林大派对——韵律活动秀》 课的设计以尝试、学练、展示为一体的教学模块,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自主学练”的学习方式。本课结合SPARK的优质课程理念,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开心的游戏过程中学会本领。本课以“森林大派对——韵律活动秀”为主题,整课以“大派对活动”为

小学体育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教案 课次:3 一、课的内容: 1、复习推挡 2、复习正手攻球 3、复习左推右攻 4、学习搓球(正、反手) 二、课的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推挡技术 2.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手攻球技术 3.使学生掌握左推右攻技术 4.使学生初步掌握搓球技术 5.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 三、课的重点、难点: 1、复习左推右攻 2、学习搓球 四、场地器材:球台18张、乒乓球拍18副、乒乓球40个 课的教学组成 1.准备部分 10′1.1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 ♀♀♀♀♀♀♀♀♀ ♀♀♀♀♀♀♀♀♀ ▲

1.2徒手操(6-8节) 1.3热身运动(慢跑、游戏等) 2.基本部分 65′2.1复习推挡 10′2.1.1动作要点:近台站位,两脚开立,臂肘体侧,拍斜垂台,迎球伸臂,上伸前推,拇松食压,触中上部,手臂前推;击后收臂准备再次推挡。 ◇注意事项: 推挡球时,应食指用力,拇指放松,手臂的前推或后引,动作不宜太大;肘关节应贴近身体;乘法充分利用身体重点的移动和腰部的转动,增强击球力量。 难点:手臂和身体的协调用力乒乓球基本姿势与站位 2.1.2易犯错误:拍推挡球时未食指控制板面,板面后倾角度大,造成托球现象。 2.1.3组织教法与要求: ①教师示范讲解 ②学生体会对角推挡(每人15个球) ③学生对角练习20个×4组 ④正误对比 2.2复习正手攻球 15′2.2.1动作要点:应注意方面是引拍右移重心,拍面前倾,拇指稍用力,向前上方挥拍,高点前期击球的中上部,重心左移,并迅速还原。 ◆教学重点、难点:高点前期击球的中上部、出手快、动作小 2.2.2易犯错误: ①击球时板面后仰造成托球 ②击球球手腕压球 ③没有向前上方挥拍 2.2.3组织教法与要求: ①辅助练习:学生体会徒手正手攻球,一手握拳,另一手握拍每人练习15次; ②教师带一组学生练习,即:学生3人一组,1人先主练,另两人捡球,主练的学生用正手近台快攻方法完成教师送来的每个球,连续体会正手攻球30个球后

小学体育教案-蒋建强的乒乓球课教案

体育教案-蒋建强的乒乓球课教案小学体育教案 乒乓球 课 教案 任务 1、乒乓球运动简介 2、握拍方法 3、熟悉球性 4、教学比赛 5、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灵敏性,机智的品质 部分 时间 内容 组织教法 备注 开始部分 3分钟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4、宣布课的任务,讲本节课的安排 5、安排见习生

1、集合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课堂要求 服装整齐,注意听讲气氛活跃、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准备部分 10分钟 1、沿球台变向跑 2、徒手操 1)关节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弓步压腿 5)腰腹压腿 6)前后踢腿 3、游戏 1、沿球台跑 向后←x x 向 ↓ 左 向侧 右↑ 侧 x

x→向前 方法:喊口令,喊“一”表示继续前跑,喊“二”表示转头往后跑,“三”表示原地跑。 2、徒手操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3、徒手操要求 1)动作规范、到位 2)动作放松、舒展 3)每节做4×8拍 4、游戏 要求:全班分成两组,进行托乒乓球球接力比赛,球从哪掉下从哪捡起继续往前。 部分 时间 内容 组织教法 备注 基本部分 30分钟 1、乒乓球运动简介,乒乓球常识 2、学习乒乓球握拍方法 1)直拍快攻型握拍 拍前:以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拍。 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屈,中指第一指节贴于拍的背面。

2)直拍削球握拍 拍前:大拇指弯屈紧贴拍柄的左侧,并用力压拍。 拍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托住拍的后面。 3)横拍握拍 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 拇指在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 1、讲解、示范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介绍球拍性能 3、讲解、示范直拍、横拍握拍方法 4、指导学生持拍动作 5、持拍练习 1)练习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持拍向内、向外旋腕练习各10次×3组 3)持拍抖腕练习10次×3组 4)持拍前臂前推练习10次×3组 部分 时间 内容

乒乓球培训计划

乒乓球兴趣班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乒乓球兴趣小组让了解乒乓球及攻防体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打乒乓球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培训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知识 2.学习基本的乒乓球技术,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与方法 3.发展学生灵敏反应素质和手部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对乒乓 球项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方式 1、本兴趣班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教师筛选指导为辅,控制人数在20名左右最佳 2、开展场地以乒乓球台区为主要训练场地,如天气因素改为室内场地进行 3、主要训练项目为乒乓球,辅以体能训练 4、开展时间暂定为周二、周四下午第四节,如有改动另行通知 5、使用器材以仓库现有球拍为主,乒乓球学生自带,要求队员在开始训练1-2周内自带乒乓球拍 6、实行分班训练:初级班和中级班,具体人数及分班制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三、授课内容:乒乓球训练计划 单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直、斜线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练习在近台、中台的控制球能力,控制回球落点,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后,可在1/2台范围内进行2定点或不定点的练习 2、直拍反手推挡/横板反手攻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熟练控制回球的路线、力量 3、左推右攻 要求: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熟练控制回球路线 4、正手位/反手位连续拉弧圈球(高吊弧圈球或前冲弧圈球) 要求: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掌握在不同时期(上升期,高点,下降期)拉弧圈球的要领,注意击球点,步法移动迅速、准确 5、正、反手搓球 要求:动作完整、协调,控制回球的落点、旋转的变化注意长短结合,转与不转结合 6、搓中侧身突击/拉弧圈球 要求: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击球质量,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练习起板后连续击球的能力,横板选手应注意练习反手起板(拉/打弧圈球) 7、比赛 要求:在实战中熟练掌握各种突出个人打法风格、特点,也可以进行发球抢攻/接法球抢攻等专项性比赛 注:均为常规训练计划 多球训练计划 1、正手位/侧身位正手攻球 要求:在1/2台范围内,1定点,2定点或不定点,全台不定点的练习,动作完整,协调,步伐移动迅速,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2、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快拨 要求:动作完整,迅速协调,熟练掌握控球能力,注意回球路线变化

小学体育教案:一年级乒乓球课教案

一年级乒乓球课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任务 1 、乒乓球运动简介 2 、握拍方法 3 、熟悉球性 4 、教学比赛 5 、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灵敏性,机智的品质部分 时间 内 容 组织教法 备注 开始部分 3 分钟 1 、集合整队 2

、师生问好 4 、宣布课的任务,讲本节课的安排 5 、安排见习生 1 、集合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 、课堂要求 服装整齐,注意听讲气氛活跃、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准备部分 10 分钟 1 、沿球台变向跑 2 、徒手操 1 )关节运动 2 )扩胸运动

3 )体侧运动4 )弓步压腿5 )腰腹压腿6 )前后踢腿3 、游戏 1 、沿球台跑 向后← x x 向 ↓ 左 向 侧 右

↑ 侧 x x →向前 方法:喊口令,喊“一”表示继续前跑,喊“二”表示转头往后跑,“三”表示原地跑。2 、徒手操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3 、徒手操要求 1 )动作规范、到位 2 )动作放松、舒展 3 )每节做 4 × 8 拍 4 、游戏 要求:全班分成两组,进行托乒乓球球接力比赛,球从哪掉下从哪捡起继续往前。

部分 时间 内 容 组织教法 备注 基本部分 30 分钟 1 、乒乓球运动简介,乒乓球常识 2 、学习乒乓球握拍方法 1 )直拍快攻型握拍 拍前:以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拍。 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屈,中指第一指节贴于拍的背面。2 )直拍削球握拍 拍前:大拇指弯屈紧贴拍柄的左侧,并用力压拍。 拍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托住拍的后面。

《乒乓球颠球》教案

《乒乓球颠球》 地点:篮球场教学对象:五,六年级学生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1.乒乓球颠球 2.游戏——颠球接力 教学重点:乒乓球正手颠球教学难点:连续稳定地颠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乒乓球颠球,初步掌握直拍正手颠球手法,提高控球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提高身体协调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教师在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练习过程中的服务者与活动过程中合作者,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重视体育课堂功能的多元化、层次化并提倡学生活动过程的循序性与和谐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创设乐于参与、勤于探索、敢于尝试、勇于合作的课堂氛围。 教材分析 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小学生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乒乓球小而轻,击球距离近,速度快、变化多,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性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乒乓球颠球技术虽然不是乒乓球基本技术之一,但它是乒乓球初学者熟悉球性的最主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学习挡球、发球等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基础。 课的流程: 激趣导入——队列(原地四面转法) 发展技能——抛接球、直拍正手颠球 拓展延伸——游戏:颠球接力 愉悦放松——放松操 器材准备 50块乒乓球拍 50只乒乓球标志物4个 教学过程

颠球:两脚

小学体育教案:乒乓球教案

乒乓球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2 、乒乓球特长课教案 年级: 日期: 课题 1、 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 2 、学习正手攻球 2、 目 的 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和推挡技术,初步学习正手攻球技术。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 培养学生的谦虚好学、严于律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重点 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 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正确。 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 法等。 教具 乒乓球、球拍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持球和垫球的游戏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基本部分: 1 、讲解并示范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 、分组练习。 3

、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及要领。 5 、结合所学技术分组练习。 6 、按上、中、下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提出不同要求。 结束部分 1 、进行放松活动。 2 、教师总结。 3 、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 3 、乒乓球特长课教案 年级:

日期: 课题 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 目 的 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育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 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 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迅速。 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 教具 乒乓球、球拍 教学过程:

2017-2018乒乓球教案

班级一年级 周次 2 课次 1 教学 内容 熟悉球性练习 掌握球拍的握法,学习基本站位教学 目标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拍姿势、站 位姿势。 部分时间教学内容组织与教法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5 10 110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相互问好 3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二、强调注意安全 一准备活动 1、准备操 2、队列练习 1)立正,稍息 2)原地的四面转向 一球拍的介绍: 一、教师组织学生集队成四列横队。 ********* ********* ********* ********* ☆ 要求: 前排侧平举,后排前平举 动作到位、准确、有力,在教师的口 令指挥下统一练习。 乒乓球拍由底板、海绵、胶皮组成, 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一面红,一面黑。 乒乓球拍胶皮的种类,有正胶、反胶、 生校、长胶等等,它的性能各不相同,国

结束部分5 二学习基本站位、基本姿势 基本站位: 基本姿势: “屈膝提踵站位法”口诀: 右手持拍放腹前, 两腿开立身前倾, 屈膝提踵脚内叩, 重心居中视来球。 三握拍法 (一)握拍法的介绍 1、直拍握法 快攻类握拍法: 弧圈类握拍法: 际乒联对乒乓球拍的规格和型号多有具 体的规定。 每个学生必须了解自己所用的球拍 性能。 左推右攻打法站位是近台中间偏左。 弧圈球打法站位是中台偏左。 削球打法站位是中远台附近。 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左脚稍在前,膝 微屈,前脚掌着地,上体自然前倾,含胸 收腹,重心前移,背部略呈弧形。持拍手 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右侧,肘略外张, 手腕放松,置拍于腹前,离身20-30厘米。 握法依据拇指和食指间距离大小可 分为大钳式,中钳式,小钳式3种。采用 中钳式较为合理。 拇指紧贴拍柄左侧。食指扣住拍柄行

体育教案-韵律操:拍手操(6-8节);游戏:巧过拦截区

体育教案:韵律操:拍手操(6-8节);游戏:巧过拦截区 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时间 第三周第1节 课时 一课时 教材 韵律操:拍手操(6-8节);游戏:巧过拦截区 目的 认识目标:知道拍手操的教学方法,了解击掌的不同身体部位 技能目标:能随集体有节奏、连贯地做所学拍手操 情感目标: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能集中注意力、听从指挥、认真练习与游戏 顺序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一、课的常规(略) 二、宣布课的内容 三、激发兴趣、提出俄的要求 四、队列练习:解散、集合 五、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 组织:四列横队×;×;×;×;×;×;×;×;×;×;×; ×;×;×;×;×;×;×;×;×;×;

×; ×;×;×;×;×;×;×;×;×;×;×; ×;×;×;×;×;×;×;×;×;×;×;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基 本 部 分 一、拍手操(6-8节) 6、体前屈运动 1、全身运动 8、跳跃运动

一、游戏:巧过拦截区 1、游戏方法 2、游戏规则: i.必须从正面通过拦截区,从两侧绕过算失败 ii.阻击手不得出拦截去拍人,也不得推人、拉人。犯规无效。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 3、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 2、学生跟教师一起做分解动作练习 3、教师指导下,学生做完整动作联系 4、分小组练习 5、小组表演 6、集体表演 要求: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动作规范、认真到位 组织: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 任课教师:班级:学生人数:第 5 周

三 基本部分1. 学习握拍,基本的准备姿势 a、握拍:直拍在拍的前面,以食 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 拍,在拍的后面,三个手指自然 弯曲,中指第一节贴于拍的中部, 无名指、小指贴在中指上,拍柄 贴住虎口,略偏食指的一边。 b、基本准备姿势示范讲解: 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 屈,稍含胸收腹,上体略前倾, 持拍手臂自然弯曲,肘略外张, 球拍置于腹部右前侧,两眼注视 来球。 2.学习移动步法:单步、跨步 单步:击球时,以一脚的前脚掌 为左右转动,另一脚向前后或右 移动,(以右脚移动为例)一般在 来球与站位较近的情况下,经常 使用这种步法。基本部分两眼 注视来球。练习:同学按要求 做好准备姿势动作,教师逐一检 查。 二、击球的基本姿势 正确的准备姿势:两脚平行站立 比肩稍宽,两膝微屈稍内扣,前 脚掌内侧着地、提踵、上体略前 倾,收腹、含胸,重心置于两脚 之间,下颌稍向后收,两眼注视 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置于 身体右侧。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法:教师口述 要点: 1)准备姿势是一切基 本技术的开始和终 止。 2)不论运动水平达到 何种程度,都必须重 视每击一球后要迅速 还原到准备姿势,以 便下一个击球。 .组织如下图: ××××××× ××××××× ××××××× ▲ 要求:听课认真,各自持拍揣 摩体会 练习:同学按要求做好准备姿 势动作,教师逐一检查。 5 击球的基本姿势及握拍法 (直板、横板) 握拍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法:教师口述 3.要点: 1)握拍不能太深或太 浅、太松或太紧,以 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 活性及击球时发力的 合理性; 2)直拍握法与横拍握 法技术上各有优缺 点,练习者以适合自 己为宜。 .组织如下图: ××××××× ××××××× ××××××× ▲ 要求:听课认真,各自持拍揣 摩体会 5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乒乓球2.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乒乓球2.正手发球和反 手发球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2学情分析 1、这个阶段(水平二)的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处于“匀速增长”阶段,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的发展均处于灵敏期,此教材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开始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害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的一面。因此,板羽球项目既能展示女生柔美的一面,又能表现男生刚强的一面。 3重点难点 板羽球具有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特点,属于两个项目的结合体。该项目简单易学有趣,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同时对于学习其它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本课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运动体验,渗透了运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板羽球 活动2【活动】教案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板羽球具有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特点,属于两个项目的结合体。该项目简单易学有趣,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同时对于学习其它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乒乓球游戏教案1则

教材目标与要求:1,增强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灵活机智,顽强果断,敢于拼搏的精神 3,初步掌握乒乓球技能 4,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实施: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教学任务,检查服装 4,课前准备活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压腿运动,膝关节运动东、跳跃运动等等) 教学过程实施详述: 乒乓球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乒乓球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人数多,而球台相对少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中上台练习或比赛的时间比较有限,同时,由于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只开展乒乓比赛或正规训练,一些水平相对低的学生会因不如其他同学而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利用乒乓球及其它相关器材设计各种教学游戏,一方面解决球台不够用的问题,另外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兴趣,使学生尽快掌握乒乓球技术成了少儿乒乓球教学中很必要的做法。 根据多年实践对乒乓教学游戏设计的类型、策略、价值作粗浅探析。 乒乓球教学游戏设计的类型 1.以激发兴趣为目的的趣味型游戏。新课标指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此,在乒乓教学游戏设计中,要针对少儿年龄特点,充分发挥乒乓器材作用,设计了低技术要求、高趣味因素的趣味型游戏,拓展学生的运动思维,唤起强烈的活动欲望。 如:抢收抢种。方法:全班分成5-10人一组,每组组长拿一盆球自由撒向指定区域(撒播种子),其他同学迅速捡取(抢收成果),比比谁收得多。 这类游戏难度低,操作性强,在体育教学的准备和放松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2.以增加球感为目的的基础型游戏。在日常乒乓训练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虽经一定时间正规教学训练,但却提高很慢,而另一些学生虽未经规范训练,却往往进步很快或在实战中取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有些学生虽未经规范训练但平时“玩”球多,球感反而高于规范训练的学生,训练起来进步也快。因此,提高学生的球感是很重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增加球感为目的的基础性游戏,使学生能经常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对乒乓球感知与控制能力。 3.以发展体质为目的的素质型游戏。乒乓球运动看似简单,其实对身体素质是有很高要求的。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往往因为安排比赛更省时省力、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枯燥乏味,而只重视比赛训练忽视身体育素质的训练,这会使学生日后乒乓技术水平提升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素质练习型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4.以提高技术为目的的比赛型游戏。组织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效最直接的方法,也是促进学生乒乓技术掌握和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一节体育课上,要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规范完整的比赛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我们简化了正规比赛程序,尝试设计了游戏性的比赛,使它同样达到正式比赛对学生的锻炼效果。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讲解、示范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目标要求但还是有所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加强学生的参与能动性,这

体育教案-韵律操.doc

体育教案-韵律操 班级高一人数教师谢汉归日期2004/教材内容 1、 健身操2、力量教学目标部分时间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教学方式一准备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2、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意识5、热身跑 6、游戏1、教师整队及检查2、队列队形和广播操3、安排见习生4、强调 5、发出指令 6游戏讲解1、按口令整队2、稍息、听讲听从指令听清讲解快、静、齐保持队伍整齐安静。认真听讲不清楚提问二基本部分三结束部分 1、 集合队伍2、总结课堂内容及表现3、 布置下堂课内容4、宣布下课场地与器材课堂反馈 班级高一人数教师谢汉归日期2004/教材内容 1、 健身操2、力量教学目标部分时间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教学方式一准备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2、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意识5、热身跑 6、游戏1、教师整队及检查2、队列队形和广播操3、安排见习生4、强调 5、发出指令 6游戏讲解1、按口令整队2、稍息、听讲听从指令听清讲解快、静、齐保持队伍整齐安静。认真听讲不清楚提问二基本

部分三结束部分 1、 集合队伍2、总结课堂内容及表现3、 布置下堂课内容4、宣布下课场地与器材课堂反馈 班级高一人数教师谢汉归日期2004/教材内容 1、 健身操2、力量教学目标部分时间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教学方式一准备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2、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意识5、热身跑 6、游戏1、教师整队及检查2、队列队形和广播操3、安排见习生4、强调 5、发出指令 6游戏讲解1、按口令整队2、稍息、听讲听从指令听清讲解快、静、齐保持队伍整齐安静。认真听讲不清楚提问二基本部分三结束部分 1、 集合队伍2、总结课堂内容及表现3、 布置下堂课内容4、宣布下课场地与器材课堂反馈 班级高一人数教师谢汉归日期2004/教材内容 1、 健身操2、力量教学目标部分时间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教学方式一准备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2、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意识5、热身跑 6、游戏1、教师整队及检查2、队列队形和广播操3、安排见习生4、强调 5、发出指令 6游戏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