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虚线O 1O 2是速度选择器的中线,其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电场线没有画出)。照相底片与虚线O 1O 2垂直,其右侧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现有一个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向右做匀速运动,穿过照相底片的小孔后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垂直打在照相底片上(不计离子所受重力)。 (1)求该离子沿虚线运动的速度大小v ; (2)

求该离子的比荷

q m

; (3)如果带电量都为q 的两种同位素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射入速度选择器,它们在照相底片的落点间距大小为d ,求这两种同位素离子的质量差△m 。

【答案】(1)1E v B =;(2)12q E m RB B =;(3)122B B qd m E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离子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

Eq =B 1qv

解得

1

E

v B =

(2)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2

2mv B qv R

= 解得

12

q E m RB B = (3)设质量较小的离子质量为m 1,半径R 1;质量较大的离子质量为m 2,半径为R 2 根据题意

R 2=R 1+

2

d 它们带电量相同,进入底片时速度都为v ,得

2

121

m

v B qv R =

2

222

m v B qv R =

联立得

22121()B q

m m m R R v

?=-=

- 化简得

122B B qd

m E

?=

2.边长L =0.20m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 =

1×104

V/m ,磁感强度B =0.05T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一束质荷比为m

q

=5×10-8kg/C

的正离子流,以一定的速度从电磁场的正方形区域的边界中点射入,离子流穿过电磁场区域而不发生偏转,如右图所示,不计正离子的重力,求: (1)电场强度的方向和离子流的速度大小

(2)在离电磁场区域右边界D=0.4m 处有与边界平行的平直荧光屏.若撤去电场,离子流击中屏上a 点;若撤去磁场,离子流击中屏上b 点,则ab 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竖直向下;52s 10m /?(2)1.34m 【解析】 【详解】

(1)正离子经过正交场时竖直方向平衡,因洛伦兹力向上,可知电场力向下,则电场方向竖直向下; 由受力平衡得

qE qvB =

离子流的速度

5210m /s E

v B

=

=? (2)撤去电场,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则有

2

v qvB m r

=

0.2m mv

r qB

=

= 离子离开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作出离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由几何关系可得,圆心角60θ

=?

1sin (0.60.13)m x L D R θ=+-=- 11tan (0.630.3)m=0.74m y x θ==-

若撤去磁场,离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离开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如图二所示

图二

通过电场的时间

6110L

t s v

-=

=? 加速度

11210m /s qE

a m

=

=?

在电场中的偏移量

2

10.1m

2

y at =

= 粒子恰好从电场右下角穿出电场,则

tan 1y x

v v α=

=

由几何关系得

20.4m y =

a 和

b 的距离

()

120.63-0.30.40.2m ab y y y L =++=++=1.34m

3.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A 为粒子加速器,电压为1U ,B 为速度选择器,其内部匀强磁场与电场正交,磁感应强度为1B ,左右两板间距离为d ,C 为偏转分离器,内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B ,今有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且初速为0的带电粒子经加速器A 加速后,沿图示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B ,再进入分离器C 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试分析: (1)粒子带何种电荷;

(2)粒子经加速器A 加速后所获得的速度v ; (3)速度选择器的电压2U ;

(4)粒子在C 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

【答案】(1)带正电;(2)12qU v m =

;(3)1

212qU U B m

=(4)1

2

21

mU r B q

=

【解析】 【分析】

(1)根据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即可判断电荷的正负; (2)根据动能定理求解速度 (3)根据平衡求解磁场强度

(4)根据2

v qvB m r

=求解运动轨道半径;

【详解】

1)根据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及偏转方向可知该粒子带正电; (2)粒子经加速电场U 1加速,获得速度v ,由动能定理得:

2112

qU mv =

解得:1

2qU v m

=

⑵在速度选择器中作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洛仑兹力平衡得2

1U q qvB d

= 解得:211

12U B dv B d

qU m

== ⑶在B 2中作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2

v qvB m r

=

解得:1

22

21

mU mv r B q B q

=

= 故本题答案是:(1)带正电;(2)12qU v m =

;(3)1

212qU U B d

m

= (4)1

2

21

mU r B q

=

4.如图所示,一对平行金属极板a 、b 水平正对放置,极板长度为L ,板间距为d ,极板间电压为U ,且板间存在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以一定的水平速度从两极板的左端正中央沿垂直于电场、磁场的方向射入极板间,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距离金属极板右端L 处的荧光屏MN 上的O 点。若撤去磁场,粒子仍能从极板间射出,且打到荧光屏MN 上的P 点。已知P 点与O 点间的距离为h ,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空气阻力。

(1)请判断匀强磁场的方向;

(2)求带电粒子刚进入极板左侧时的速度大小v ; (3)求粒子的比荷(

q

m

)。

【答案】(1)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v =U Bd (3)2223q Uh m B L d

= 【解析】 【分析】

(1)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

(2)粒子在极板间做直线运动,可知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相等;

(3)若撤去磁场,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结合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解答; 【详解】

(1)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带电粒子受力平衡,有qvB q =U d

粒子进入极板时的速度v =

U Bd

(3)带电粒子在两极板间运动时间t 1=

L v ,加速度qU a md

= 带电粒子穿过电场时的侧移量2

2112

122qUL y at mdv

== 带电粒子离开两极板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2=

L

v

带电粒子从极板右端射出时沿竖直方向的速度v y =1qUL

at mdv

=

带电粒子离开两极板间后在竖直方向的位移2

222

y qUL y v t mdv == 两次侧移量之和为h ,即:h =y 1+y 2=2

232qUL mdv

解得:

2223q Uh m B L d

= 【点睛】

此题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关键是搞清粒子在场中的运动特征和受力情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主要是结合类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

5.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平行金属极板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2×106N/C 和B 1=0.1T ,极板的长度

,间距足够大.在板的右侧还存在着另一圆形区域的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为垂直

于纸面向外,圆形区域的圆心O 位于平行金属极板的中线上,圆形区域的半径

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速度沿极板的中线水平向右飞入极板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进入圆形磁场区域,飞出圆形磁场区域后速度方向偏转了60°,不计粒子的重力,粒子的

比荷。

(1)求粒子沿极板的中线飞入的初速度v0;

(2)求圆形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3)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极板间的磁场B1撤去,为使粒子飞出极板后不能进入圆形区域的磁场,求圆形区域的圆心O离极板右边缘的水平距离d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v0=2×107m/s(2)B2=0.1T(3)m (或m )

【解析】

【分析】

(1)抓住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求出粒子的初速度.(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结合半径公式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粒子在板间做类平抛运动,离开极板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类平抛运动知识与匀速运动规律可以求出d需要满足的条件.

【详解】

(1)粒子在极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有:,代入数据解得:

(2)设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粒子在极板间匀速直线运动,则:

设粒子在圆形区域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速度方向偏转了60°,由数学知识可得:

解得:

(3)撤去磁场后粒子在极板间做平抛运动,设在板间运动时间为t,运动的加速度为a 飞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速度的偏转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解得:,即

设粒子飞出电场后速度恰好与圆形区域的边界相切时,圆心O离极板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d,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解得:

所以圆心O 离极板右边缘的水平距离d 应满足(或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相关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分析清楚粒子的运动过程,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带金属极板 a 、b 平行正对.极板长度为 l ,板间距为 d ,板间存在着方向坚直向下、场强大小为 E 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假设电场、磁场只顾在于两板间.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以水平速度 v 0 从两极板的左端正中央沿垂直于电场、磁场的方向入极板间,恰好做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 (1)求匀强磁场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若撤去磁场,粒子能从极板间射出,求粒子穿过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移动的距离; (3)若撤去磁场,并使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粒子将打在下极板上,求粒子到达下极板时动能的大小.

【答案】(1)0E B v = (2)2202qEl mv (3)2

012

k E mv qEd =+ 【解析】 【分析】

(1)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电场力与洛仑兹力平衡,可求磁感应强度B ; (2)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由运动分解方法,求解粒子穿过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移动的距离; (3)用动能定理求解粒子到达下极板时动能. 【详解】

(1)带电粒子匀速通过场区时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仑兹力平衡,qE=qv 0B ,

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B=0

E v ; (

2)撤掉磁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通过电场区偏转的距离

222200

11()222qE l qEl y at m v mv ==??= (3)设粒子运动到下极板时的动能大小为E K ,根据动能定理得: q×2E×

12d=E k -1

2

m v 02 解得E K =

1

2

mv 02+qEd 【点睛】

对粒子搞好受力分析,挖掘“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隐含条件,对于撤掉磁场后的粒子的类平抛运动,要能够熟练分析解决,为常考内容.

7.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 形金属盒半径为R ,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 ,加速电压为U 。若A 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Rf

B .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 成正比

C .质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

D 2∶1 D .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 和交流电频率f ,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a 粒子加速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 .质子出回旋加速器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半径为R ,则:

22R

v R Rf T

πωπ==

= 所以最大速度不超过2πfR 。故A 正确。

B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

v qvB m R

=,解得:

mv R qB

=

最大动能:222

2122Km

q B R E mv m

==

,与加速的电压无关。故B 错误。 C .粒子在加速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2v ax =,可得质

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D 形盒狭缝的速度比为2:1,根据mv

R qB

=

,可得半径比为2:1。故C 正确。

D .回旋加速器交流电的频率与粒子转动频率相等,即为2qB

f m

π=,可知比荷不同的粒子频率不同,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 和交流电频率f ,有可能起不到加速作用。故D 错误。

故选AC 。

8.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一群带电粒子使它们获得很大动能的仪器,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扁盒,两盒分别和一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接,以便在盒内的狭缝中形成匀强电场,使粒子每次穿过狭缝时都得到加速,两盒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粒子源置于盒的圆心附近,若粒子源射出的粒子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粒子最大回旋半径为R .忽略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求: (1)所加交变电流的频率f ; (2)粒子离开加速器时的最大速度v ;

(3)若加速的电压为U ,求粒子达到最大速度被加速的次数n .

【答案】(1)2qB m π(2)qBR m (3)22

2qB R n mU

=

【解析】 【详解】

(1)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极短,因此高频交变电流频率要等于粒子回旋频率,因为

2m

T qB

π=

, 回旋频率

12qB f T m

π=

=; (2)由牛顿第二定律

2

mv qvB

R

=,

解得

qBR

v

m

=;

(3)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电场的加速,故:

2

1

2

nqU mv

=-,

解得

22

2

qB R

n

mU

=;

9.回旋加速器是高能物理研究重要仪器.回旋加速器由两半径为R的D形金属盒组成,盒内存在垂直盒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两盒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幅值为U0,周期为0

=

m

T

B q,在t=0时刻,A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和重力.

(1)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2)以发射点A为坐标原点,向左为正方向建立x轴,如图所示,第n次加速后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时的圆心在x轴上的位置应如何表示?

(3)若磁感应强度的取值有微小波动,其值为B'时,若粒子仍至少要连续加速n次,则B'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

2

2

B R

t

U

π

= (2) n为偶数时

00

22

2

(12341)

U m U m

n

n n

B q B q

-

L,n为奇数时,00

22

2

(123421)

U m U m

n

n n

B q B q

+--

L L(3)

00

22

2121

'

+-

n n

B B B

n n

【解析】 【详解】

(1)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 m .对应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 .其中

m

0=

mv R B q

0m =

B qR

v m

最大动能为

222

20km

m 122==

B q R E mv m

每旋转一圈加速两次,设旋转N 圈

222

0022=B q R NU q m

22

00

4=B qR N mU

因此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2

000

2π==

B R t NT U

(2)第一次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1

1=mv x Bq

其中

2

01102

=

-qU mv

1=

v 第二次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

22111

2222(1??=

--=+ ???mv mv mv mv x Bq Bq Bq Bq Bq

第三次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

32111

3222(1??=

--=+- ???mv mv mv mv x Bq Bq Bq Bq Bq

第n 次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为 n 为偶数时

11

2(12341)=

+-+-++--L n nmv mv x n n Bq

00222(12341)=

+-+-++--L U m U m

n n n B

q B q

n 为奇数时

11

2(123421)σ=

+-+-++---L L n rmv m x n n Bq Bq

00222(123421)=+-+-++---L L U m U m

n n n B

q B q

(3)若磁感应强度减小,则周期增加,设周期变为0T T +? 为使连续加速n 次,则

024

??T T

n …

2?T T n

要求

0221

2π'+m n T B q n

… 有

00221

'

+n

B B B n 厖 若磁场增大,则周期减小,设周期变为0-?T T 为使连续加速n 次,则

024

??T T

n …; 即

2n

要求

0221

2π'-m n T B q n

… 则有

00221

'

-n

B B B n 剟 因此有

00222121

'+-n n

B B B n n 剟

10.回旋加速器是利用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对带电粒子进行加速的仪器。现在有一个研究小组对回旋加速器进行研究。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测量了真空中的D 形盒的半径为R ,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加速器向里,大小为B 1,要加速粒子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电场的电压大小为U 。帮助小组成员完成下列计算: (1)本回旋加速器能将电荷加速到的最大速度是? (2)求要达到最大速度,粒子要经过多少次电场加速?

(3)研究小组成员根据磁场中电荷偏转的规律设计了如图乙的引出装置。在原有回旋加速器外面加装一个圆环,在这个圆环区内加垂直加速器向里的磁场B 2,让带电粒子在加速器边缘恰好能偏转至圆环区域外边缘加以引导。求圆环区域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

【答案】(1) 1m qB R v m =;(2)22

12qB R n Um

=;(3) 1222B R B R d =+

【解析】 【详解】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满足:

2

1v qvB m r

=

当被加速的速度达到最大时满足:

r=R

则解得

m m

(2)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每次经过电场时得到的能量为Uq ,则:

2

12

m nUq mv =

解得

22

12qB R n Um

=

(3)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负电;要想使得带电粒子在加速器边缘恰好能偏转至圆环区域外边缘,则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

11

22

r R d =+() ;

2

21

m m v qv B m r =

解得

1222B R

B R d

=

+

11.1932年,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 形金属盒半径为R ,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A 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 .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求粒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 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 (2)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

(3)实际使用中,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的最大值分别为B m 、f m ,试讨论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E ㎞. 【答案】(12(2)

2

2BR U

π(3)当Bm

m f f ≤时,E Km =2222m q B R

m

;当Bm m f f ≥时,

E Km =222

2m mf R π

【解析】

【分析】

(1)狭缝中加速时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出加速后的速度,然后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推出半径表达式;

(2)假设粒子运动n圈后到达出口,则加速了2n次,整体运用动能定理,再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粒子运动的固有周期公式联立求解;

(3)B m对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可提供的最大频率,f m对应加速电场可提供的最大频率,选两者较小者,作为其共同频率,然后求此频率下的最大动能.

【详解】

(1)设粒子第1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为r1,速度为v1

qU=mv12

qv1B=m

解得

同理,粒子第2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

则.

(2)设粒子到出口处被加速了n圈

解得.

(3)加速电场的频率应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频率,即

当磁场感应强度为B m时,加速电场的频率应为

粒子的动能

当f Bm≤f m时,粒子的最大动能由B m决定

解得

当f Bm≥f m时,粒子的最大动能由f m决定v m=2πf m R解得

【点睛】

此题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与动能定理的灵活应用,本题每一问都比较新颖,需要学生反复琢磨解答过程.

12.回旋加速器是现代高能物理研究中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常用装置.图1为回旋加速器原理示意图,置于高真空中的两个半径为R 的D 形金属盒,盒内存在与盒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两盒间的距离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位于D 形盒中心A 处的粒子源能产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粒子的初速度可以忽略.粒子通过两盒间被加速,经狭缝进入盒内磁场.两盒间的加速电压按图2所示的余弦规律变化,其最大值为U 0.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已知t 0=0时刻产生的粒子每次通过狭缝时都能被最大电压加速.求

(1)两盒间所加交变电压的最大周期T 0;

(2)t 0=0时刻产生的粒子第1次和第2次经过两D 形盒间狭缝后的轨道半径之比; (3)0112T t =

与026

T

t =时刻产生的粒子到达出口处的时间差. 【答案】(1)2m qB π (222 (3)2

336m BR qB ππ-【解析】

(1)设粒子在某次被加速后的速度为v ,则它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时: 2

qvB m r

v

=,运动周期为2r

T v π=,即:2m T qB π=

要保证00t =时刻产生的粒子每次通过狭缝是都能被最大电压加速,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必须与加速电压的最大周期相同,所以:02m

T qB

π=

(2)设00t =时刻两盒间的电压为0U ,此时刻产生的粒子第1次经过狭缝后的速度为

1

v

,半径为1r

20112qU mv = 2111v qv B m r = 解得:0

121

mU r B

q

=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2

T 后第2次经过狭缝,此时两盒间的电压为0U -,粒子再次加速

联立可以得到,加速后的半径为:0

2221m U r B q

?=

,所以:12:2

:2r r = (3)设粒子到达出口时的速度为m v ,则:2m

m v qv B m R

=

即所有从出口飞出的粒子,速度大小都相等,而每个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每一个周期时间内,被相同的电压加速两次.设某个粒子被加速时的电压为U ,它总共被加速了n 次,则:212

m nqU mv =

整理可以得到:22

2qB R n mU

=

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00

24

T T t n =?

- 0112T t =

与0

6

T 时刻产生的粒子被加速时的电压分别为: 0100

2cos 12T U U T π??=?

???和0

2002cos 6

T U U T π??=? ??? 即103

U U =

,2012U U =

所以,0112T t =

与026

T

t =时刻产生的粒子到达出口处的时间差为: ()000216122T T T t n n ???=-+- ???

,即:2

0336m BR t qB ππ-?=+

. 点睛:此题难度较大,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灵活应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还要注意计算过程的计算量.

13.质谱仪是一种研究带电粒子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粒子源S 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首先经M 、N 两带电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加速,然后沿直线从缝隙O 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经过半个圆周打在照相底片上的P 点.已知M 、N 两板问的距离为d ,电场强度为E .设带正电的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所受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忽略.

(1)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求这些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打在照相底片上的P点与缝隙O的距离为y,请推导y与m的关系式;

(3)若粒子源S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相同而质量不同,这些带电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后,将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不同点.现要使这些点的间距尽量大一些,请写出至少两项可行的措施.

【答案】(1)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这些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2)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打在照相底片上的P点与缝隙O的距离为y,y与m的关系式为;

(3)若粒子源S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相同而质量不同,这些带电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后,将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不同点.现要使这些点的间距尽量大一些,请写出至少两项可行的措施①增加电场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②减小磁感应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解析】解:(1)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2)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几何关系可知 y=2R

解得

(3)可行的措施:

①增加电场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②减小磁感应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答:(1)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这些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2)若粒子源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打在照相底片上的P点与缝隙O的距离为y,y与m的关系式为;

(3)若粒子源S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相同而质量不同,这些带电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后,将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不同点.现要使这些点的间距尽量大一些,请写出至少两项可行的措施①增加电场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②减小磁感应强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点评】考查粒子在加速电场中做加速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学会对粒子受力

分析,理解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的条件与应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与几何关系综合应用.

14.如图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的原理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靠得非常近的D形盒,两盒分别和一交流电源的两极相连,交流电源对粒子的加速电压为U,匀强磁场分布在两D形盒内且垂直D形盒所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在D形盒中央S点处放有粒子源。粒子源放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设粒子的初速度为零)被回旋加速器加速,设D形盒的最大半径为R,求:

(1)交流电源的周期T=?

(2)当粒子在D形盒中圆周运动半径为R时,通过特定装置将粒子导出,求将粒子导出前粒子被加速的次数n=?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粒子先在电场中加速,然后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圆周后,粒子再次进入电场,此时电源交换电极,粒子继续加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与电场变化周期相同,则粒子可一直加速;当半径最大时,获得的速度最大,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粒子离开加速器时的动能;粒子被电场加速一次动能的增加qU,根据最大动能求出加速的次数。

(1)圆周运动周期等于交流电周期才可获得持续加速,设圆周运动半径为r、周期为T:

,解得

(2)粒子圆周运动:

粒子被加速:

解得:

【点睛】此题重在理解回旋加速器原理,加速电场半个周期改变一次反响,与磁场周期相同,保证粒子在电场中一直加速,在磁场中旋转.进行计算时,把握好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间的关系。

15.如图所示,以两虚线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宽度为

、重力不计的d,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量q

带电粒子,以初速度1v垂直边界射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后进入电场做匀加速运动,然后第二次进入磁场中运动,此后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交替运动.已知粒子第二次在磁场中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有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之间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 =200V/m ,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0.1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图中右边有一半径R 为0.1m 、圆心为O 的圆形区域内也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3 3 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从A 点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平行金属板之间,沿直线射出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沿直径CD 方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最后从圆形区域边界上的F 点射出已知速度的偏向角θ=π 3 ,不计离子重力。求: (1)离子速度v 的大小; (2)离子的比荷 q m ; (3)离子在圆形磁场区域中运动时间t 。(结果可含有根号和分式) 【答案】(1)2000m/s ;(2)2×104C/kg ;(3)4310s 6 π -? 【解析】 【详解】 (1)离子在平行金属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洛仑兹力与电场力相等,即: B 0qv =qE 解得: 2000m/s E v B = = (2)在圆形磁场区域,离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 v Bqv m r = 由几何关系有: 2 R tan r θ = 离子的比荷为: 4 210C/kg q m =? (3)弧CF 对应圆心角为θ,离子在圆形磁场区域中运动时间t , 2t T θπ= 2m T qB π= 解得: 43106 t s π -= 2.如图,正方形ABCD 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该区域的边长为L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AD 中点以速度v 水平飞入,恰能匀速通过该场区;若仅撤去该区域内的磁场,使该粒子以同样的速度v 从AD 中点飞入场区,最后恰能从C 点飞出;若仅撤去该区域内的电场,该带电粒子仍从AD 中点以相同的速度v 进入场区,求: (1)该粒子最后飞出场区的位置; (2)仅存电场与仅存磁场的两种情况下,带电粒子飞出场区时速度偏向角之比是多少?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

高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1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函数式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描述。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或读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线”、“面”、“形”四个方面体现,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 1、物理图象“点”的物理意义:“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入手分析其物理意义。 (1)截距点。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如图1,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当I=0时,U=E即电的 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电的短路电流。这可通过图象的数表达式 得。 (2)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如图2的P点表示电阻A接在电B两端时的A两端的电压和通过A的电流。

(3)极值点。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图3的D点表明当电流等于时,电有最大的输功率。 (4) 拐 点。通常反映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生能一眼看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如图4的P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暗拐点,生往往察觉不到物理量的突变。如图5P点看起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2、物理图象“线”的物理意义:“线”: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 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t图象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Φ-t图象的斜率为感应电动势(n=1的情况下),电U-I图象(如图1)的斜率 为电的内阻(从图象的数表达式也一目了然)等。 3、物理图象“面”的物理意义:“面”: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如v-t图象所围面积 代表位移,F-图象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图象所围面积为 气体压强做的功等。 4、物理图象“形”的物理意义:“形”:指图象的形状。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其隐含的物理意义。例如在v-t图象,如果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可根据其斜率变化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波的图象,可通过微小的平移能够判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在研究小电珠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在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大全 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项练习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项练习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虚线O 1O 2是速度选择器的中线,其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电场线没有画出)。照相底片与虚线O 1O 2垂直,其右侧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现有一个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向右做匀速运动,穿过照相底片的小孔后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垂直打在照相底片上(不计离子所受重力)。 (1)求该离子沿虚线运动的速度大小v ; (2) 求该离子的比荷 q m ; (3)如果带电量都为q 的两种同位素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射入速度选择器,它们在照相底片的落点间距大小为d ,求这两种同位素离子的质量差△m 。 【答案】(1)1E v B =;(2)12q E m RB B =;(3)122B B qd m E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离子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 Eq =B 1qv 解得 1 E v B = (2)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2 2mv B qv R = 解得 12 q E m RB B = (3)设质量较小的离子质量为m 1,半径R 1;质量较大的离子质量为m 2,半径为R 2 根据题意 R 2=R 1+ 2 d 它们带电量相同,进入底片时速度都为v ,得

2 121 m v B qv R = 2 222 m v B qv R = 联立得 22121()B q m m m R R v ?=-= - 化简得 122B B qd m E ?=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 ,距离为d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从A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到两板之间,恰好沿直线从M 点射出;如果撤去磁场,粒子从N 点射出。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h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E ; (2)粒子从A 点射入时的速度大小v 0; (3)粒子从N 点射出时的动能E k 。 【答案】(1)电场强度U E d =;(2)0U v Bd =;(3)2 222k qUh mU E d B d =+ 【解析】 【详解】 (1)电场强度U E d = (2)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0qE qv B = 解得0E U v B Bd = = (3)粒子从N 点射出,由动能定理得:2012 k qE h E mv ?=- 解得2 222k qUh mU E d B d =+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原来还有这么巧妙的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高中物理例题解析) 方法一:图像法解题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解析】电源的U-I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是路端电压为0.80伏特时的电流,(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 短=2.5Ω的错误结论.)故电源的内阻为:r=△U/△I=1.2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解析】依题意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分别从A、B站由不同时刻开出的汽车做匀速运动的s一t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当B站汽车与A站第一辆汽车同时相向开出时,B站汽车的s一t图线CD与A站汽车的s-t图线有6个交点(不包括在t轴上的交点),这表明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的车最多,它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50 min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6辆车同时开出此时对应B站汽车的s—t图线MN与A 站汽车的s一t图线共有11个交点(不包括t轴上的交点),所以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最多能遇到1l辆从A站开出的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在其第二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虚线OA 位于第一象限,与y 轴正半轴的夹角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OA 与y 轴负半轴所夹空间里存在与OA 平行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 =10N/C 。一比荷q =1×106C/kg 的带电粒子从第二象限内M 点以速度v =2.0×103m/s 沿x 轴正方向射出,M 点到x 轴距离d =1.0m ,粒子在第二象限内做直线运动;粒子进入第一象限后从直线OA 上的P 点(P 点图中未画出)离开磁场,且OP =d 。不计粒子重力。 (1) 求第二象限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比值0 E B ; (2)求第一象限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 (3)粒子离开磁场后在电场中运动是否通过x 轴?如果通过x 轴,求其坐标;如果不通过x 轴,求粒子到x 轴的最小距离。 【答案】(1)32.010m/s ?;(2)3210T -?;(3)不会通过,0.2m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粒子在第二象限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力的平衡有 00qvB qE = 解得 30 2.010m/s E B =? (2)粒子在第二象限的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题意可知圆周运动半径 1.0m R d ==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 v qvB m R = 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 3210T B -=? (3)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直线OA 垂直,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曲线运动,粒子沿y 轴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粒子在P 点沿y 轴负方向的速度大小 sin y v v θ=

(完整版)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物理快速解题技巧 技巧一、巧用合成法解题 【典例1】 一倾角为θ的斜面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如图2-2-1所 示,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2)沿水平方向,求上述两种情况下木 块下滑的加速度.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 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 木块加速度的目的.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细线与斜面方向垂直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2 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ma 1 所以a 1=gsin (2)当细线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也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3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 /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2 所以a 2=g /sin θ. 【方法链接】 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相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则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 技巧二、巧用超、失重解题 【典例2】 如图2-2-4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秤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 为铁片,质量为m ,整个装置 用轻绳悬挂于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 绳上拉力F 的大小满足 A.F=Mg B.Mg <F <(M+m )g C .F=(M+m )g D.F >(M+m )g 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有向上的 θ 图2-2-1 θ mg T F 合 图2-2-2 θ mg F 合 T 图2-2-3 图2-2-4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平面内有一个电场强度大小为E 、方向沿-y 方向的匀强电场,同时在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该圆周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P 点和Q 点,M 点和N 点也是圆周上的两点,OM 和ON 的连线与+x 方向的夹角均为θ=60°。现让一个α粒子从P 点沿+x 方向以初速度v 0射入,α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α粒子的重力。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是把匀强电场撤去,α粒子仍从P 点以同样的速度射入,从M 点离开圆形区域,求α 粒子的比荷 q m ; (3) 若把匀强磁场撤去,α粒子的比荷 q m 不变,α粒子仍从P 点沿+x 方向射入,从N 点离开圆形区域,求α粒子在P 点的速度大小。 【答案】(1)0E v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03BR (3)3v 0 【解析】 【详解】 (1)由题可知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即 qE =Bqv 0 解得 B = E v 由左手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为r ,根据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得 Bqv 0=m 20 v r

由几何关系可知 r=3R,联立得 q m =0 3BR (3)粒子从P到N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x=3 2 R=vt y= 3 2 R= 1 2 × qE m t2 又 qE=Bqv0联立解得 v=3 2 3 Bqv R m = 3 v0 2.如图所示,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恰好沿直线从两带电平行板正中间通过,沿圆心方向进入右侧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粒子经过圆形磁场区域后,其运动方向与入射方向的夹角为θ(弧度).已知粒子的初速度为v0,两平行板间与右侧圆形区域内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内,两平行板间距为d,不计空气阻力及粒子重力的影响,求: (1)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U; (2)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中运动的时间t; (3)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R. 【答案】(1)U=Bv0d;(2) m qB θ ;(3)R=0 tan 2 mv qB θ 【解析】 【分析】 (1)由粒子在平行板间做直线运动可知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可得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 (2)在圆形磁场区域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找到转过的角度和周期的关系可得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中运动的时间. (3))由几何关系求半径R. 【详解】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高考物理 知识点及易错点 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虚线O 1O 2是速度选择器的中线,其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电场线没有画出)。照相底片与虚线O 1O 2垂直,其右侧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现有一个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向右做匀速运动,穿过照相底片的小孔后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垂直打在照相底片上(不计离子所受重力)。 (1)求该离子沿虚线运动的速度大小v ; (2) 求该离子的比荷 q m ; (3)如果带电量都为q 的两种同位素离子,沿着虚线O 1O 2射入速度选择器,它们在照相底片的落点间距大小为d ,求这两种同位素离子的质量差△m 。 【答案】(1)1E v B =;(2)12q E m RB B =;(3)122B B qd m E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离子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 Eq =B 1qv 解得 1 E v B = (2)在偏转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2 2mv B qv R = 解得 12 q E m RB B = (3)设质量较小的离子质量为m 1,半径R 1;质量较大的离子质量为m 2,半径为R 2 根据题意 R 2=R 1+ 2 d 它们带电量相同,进入底片时速度都为v ,得

2 121 m v B qv R = 2 222 m v B qv R = 联立得 22121()B q m m m R R v ?=-= - 化简得 122B B qd m E ?= 2.某粒子源向周围空间辐射带电粒子,工作人员欲通过质谱仪测量粒子的比荷,如图所示,其中S 为粒子源,A 为速度选择器,当磁感应强度为B 1,两板间电压为U ,板间距离为d 时,仅有沿轴线方向射出的粒子通过挡板P 上的狭缝进入偏转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磁场右边界MN 平行于挡板,挡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最终打在胶片上离狭缝距离为L 的D 点,不计粒子重力。求: (1)射出粒子的速率; (2)射出粒子的比荷; (3)MN 与挡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1)1U B d (2)22cos v B L α(3)(1sin )2cos L αα - 【解析】 【详解】 (1)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平衡条件得: qυB 1=q U d 解得υ=1U B d ;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隔离法和整体法看上去相互对立,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还是要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的。 这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在受力分析、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问题中。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 环再次 A O B P Q

高一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高一物理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高中物理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途径,学好高中物理实验的复就至关重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1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实验问题和物理实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累积法

爱高中物理实验中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常用的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之放大法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中微小量或小变化的观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标卡尺、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高一物理实验题方法2 解题技巧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解题技巧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 ,距离为d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从A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到两板之间,恰好沿直线从M 点射出;如果撤去磁场,粒子从N 点射出。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h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E ; (2)粒子从A 点射入时的速度大小v 0; (3)粒子从N 点射出时的动能E k 。 【答案】(1)电场强度U E d =;(2)0U v Bd =;(3)2 222k qUh mU E d B d =+ 【解析】 【详解】 (1)电场强度U E d = (2)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0qE qv B = 解得0E U v B Bd = = (3)粒子从N 点射出,由动能定理得:2012 k qE h E mv ?=- 解得2 222k qUh mU E d B d =+ 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与正方形abcd 相内切,在ab 、dc 边放置两带电平行金属板,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且在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ad 边中点O 1沿O 1O 方向以速度v 0射入,恰沿直线通过圆形磁场区域,并从bc 边中点O 2飞出.若撤去磁场而保留电场,粒子仍从O 1点以相同速度射入,则粒子恰好打到某极板边缘.不计粒子重力.

(1)求两极板间电压U 的大小 (2)若撤去电场而保留磁场,粒子从O 1点以不同速度射入,要使粒子能打到极板上,求粒子入射速度的范围. 【答案】(1)20mv q (2)002121 22 v v v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粒子的电性和偏转方向,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从而就确定了两板电势的高低;再根据类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两板间的电压.(2)先根据有两种场均存在时做直线运动的过程,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当撤去电场后,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粒子打到板上,由几何关系求出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从而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就能得出最大的速度和最小速度. (1)无磁场时,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212 R at = ,02R v t =,2qU a Rm = 解得:2 mv U q = (2)由于粒子开始时在电磁场中沿直线通过,则有:02U qv B q R = 撤去电场保留磁场粒子将向上偏转,若打到a 点,如图甲图: 由几何关系有:2r r R =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2 11v qv B m r = 解得:1021 2 v v = 若打到b 点,如图乙所示:

高中物理总复习 15种快速解题技巧

技巧一、巧用合成法解题 【典例1】 一倾角为θ的斜面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如图2-2-1所示,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2)沿水平方向,求上述两种情况下木块下滑的加速度.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木块加速度的目的.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细线与斜面方向垂直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ma 1 所以a 1=gsin θ (2)当细线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也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3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 /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2 所以a 2=g /sin θ. 【方法链接】 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相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则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 技巧二、巧用超、失重解题 【典例2】 如图2-2-4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秤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 为铁片,质量为m ,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 的大小满足 A.F=Mg B.Mg <F <(M+m )g C .F=(M+m )g D.F >(M+m )g 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它部分都无加速度),所以系统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系统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轻绳对系统的拉力F 与系统的重力(M+m )g 满足关系式:F >(M+m )g ,正确答案为D. 【方法链接】对于超、失重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θ 图2-2-1 θ mg T F 合 图2-2-2 θ mg F 合 T 图2-2-3 图2-2-4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时间分配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时间分配 (一)选择题 1、分时间以课标卷高考为例,高考物理一共8个选择题,按照高考选择题总时间在35--45 分钟的安排,物理选择题时间安排在15一25 分钟为宜,大约占所有选择题的一半时间(由于生物选择题和化学选择题的计算量不大,很多题目可以直接进行判断,所以物理选择题所占的时间比例应稍大些).在物理的8个选择题中,时间也不能平均分配,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物理选择题也不会例外,难度大的题目大约需要 3 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而难度较小的选择题一般 1 分钟就能够解决了, 7、8个选择题中,按照 2 : 5 : 1 的关系,一般有 2 个简单题目, 4、5个中档题目和 1 个难度较大的题目(开始时难题较少)。 2 .析本质 选择题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关键词,例如“不正确的”“可能”与“一定”的区别,要讨论多种可能性.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而且开始应适当慢一点,这样刚上场的紧张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做题思维会逐渐活跃,不知不觉中能全身心进入状态.一般地

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常规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边的试题,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状态更易发挥).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尤其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 3 .巧应对 高考物理选择题是所有学科中选择题难度最大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物理木身在各个学科中就属于比较难的学科;二是物理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题目答案个数不确定,造成在选择的时候瞻前顾后,不得要领;三是大部分选择题综合性很高,涉及的知识点比计算题和填空题还要多,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四是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小型的计算题,计算量并不比简单的计算题小. 虽然说高考物理选择题在解决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如果方法选择好,解决起来还是有章可循的,为了能够在处理高考选择题时游刃有余,我们首先要了解选择题一般的特点,把高考选择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自的类型研究对策.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如图,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 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y 平面(纸面)向外,电场E 和磁场B 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从P (x =0,y =h )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 轴正向入射。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 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求: (1)若只有磁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0大小; (2)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的速度0v 大小; (3)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 点运动到x =R 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 轴交于M 点。(不计重力)。粒子到达x =R 0平面时速度v 大小以及粒子到x 轴的距离; (4)M 点的横坐标x M 。 【答案】(1)0mv qB (2)E B (302v ,02R h +(4)2 2000724 M x R R R h h =++-【解析】 【详解】 (1)若只有磁场,粒子做圆周运动有:2 00 qB m R =v v 解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0 0m R qB ν= (2)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则有:0qE qB =v 解得粒子的速度0E v B = (3)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有: 00y qE ma R v a t v t === 解得:0y v v =

所以粒子速度大小为:22 002y v v v v =+= 粒子与x 轴的距离为:2 0122 R H h at h =+ =+ (4)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2 v qBv m R = 解得:02R R =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圆心C 位于与速度v 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 轴和y 轴的夹角均为4 π ,由几何关系得C 点坐标为: 02C x R =, 02 C R y H R h =-=- 过C 作x 轴的垂线,在ΔCDM 中: 02CM R R == 2 C R C D y h ==- 解得:2 2 2 20074 DM CM CD R R h h =-=+-M 点横坐标为:2 2000724 M x R R R h h =+- 2.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M 、N 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0的匀强磁场;在xOy 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有沿y 轴负方向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第四象限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 0沿平行于金属板方向射入两板间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P 点垂直y 轴进入第一象限,经过x 轴上的A 点射出电场进入磁场.已知离子过A 点时的速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 教育话题 03-31 22:21 一、环境“安静” 鸦雀无声,无人走动,无声说话、交流,无人随意进出。每一个人充分沉浸在难得的静谧之中。以享受维护安静环境为荣,以影响破坏安静环境为耻。 二、心态“安静” 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三、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

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四、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 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臵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臵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