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作者:陈平

作为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去产能正落实成为各地方竞相完成的具体指标。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平教授的此篇文章,重点讨论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

他撰写近万字长文,提出不少振聋发聩的观点。陈平教授认为,理想的美国市场,其过剩产能的周期变化很大。例如,美国钢铁设备的利用率在40-105% 之间大幅振荡,从来没有实现什么稳定的均衡。振荡的平均周期在7 年左右。

目前‘僵尸企业'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搞清所谓的僵尸企业,究竟是技术上已经落后必须淘汰,还是市场波动引起的资金链的断裂?亏损企业的产品究竟是有实际需求的民生产品,还是脱离或有害的商品必须销毁?” 他认为,化解办法必须要区别对待,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

悲剧,而是要发挥中国现有体制中的社会主义优势。产能过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化解过剩产能。

剩成为本次两会的焦点问题。就在两会期间,中央和地方政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反应似乎和政策意图背道而驰,包括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海外铁矿石的价格暴涨,以及实体经济继续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期间代表和部长们的讨论,虽然纷纷献计如何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来化解过剩产能,但对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充满矛盾。

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宣传不懂得产能过剩正是市场机制失灵的结果,不可能只靠市场机制去解决。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看清现实,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会理论脱离实际,误国误民。

理想和现实的四种“市场机制”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议论的“市场”概念,包含四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必须正本清源。

第一种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理想市场”,主要标志是存在稳定的均衡价格,前提是存在保证供求均衡的有效调节机制,才能保证市场出

清。

问题是,国内媒体几乎完全不明白均衡市场存在的条件。那就是需求曲线斜率向下,价高需少;以及供给曲线斜率向上,价高供多。供求曲线只有唯一的稳定交点,才会有自动稳定的完美市场。假如市场价格不能自动稳定,市场机制必然失灵。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过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的污染,信息不对称的欺骗,委托-代理关系的道德风险等等。行为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复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失灵的根源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S 形或Z 形,造成不稳定的多稳态,市场会暴涨暴落,包括出现衰退或危机。图1:

线性和非线性的供求曲线,对应自稳定和非稳定的市场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给出的自稳定的市场机制:需求曲线DD 斜率为负,供给曲线SS 斜率为正。两者只有一个交点即市场的均衡态。条件是需求方是“理性人”能做独立的优化判断,规避风险,不受他人影响。供给方满足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只求利润最大化,不追逐市场份额。社会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线性需求曲线:同一价格下可能存在三个均衡态,导致需求量可能暴涨暴跌。原因是需求者的羊群跟风行为。大家买跟着买,大家抛跟着抛。造成市场泡沫或恐慌。非线性供给曲线。例如劳力供给,下方低于生存线时,为了生存,工资越低越得加班。上方过了温饱阶段,宁愿度假,工资越高工作越少。只有中间段满足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工资高,自愿工作时间长。

企业的产出也有类似规律:亏损时不得不赔钱生产来维持现金流,盈利足够大时反而可以限产控制市场话语权。

需求侧机制失灵的根源,在于需求定律失效,涨价并不能引导需求下降,原因包括炫耀消费的非理性行为,金融的寡头造势和内部交易,股市的投机需求“追涨杀跌”的羊群行为,虚假广告,以及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测和产品分类评级制度等等,都可能导致价格信号不能充分反映商品的质量和资产的优劣,也不一定能诱导消费者做合理的买卖决定。目前一线大城市的咼房价,不可能由未来的收入流得到回报,只是投机者期待下一个傻瓜来接盘。

供给机制失灵的根源,在于企业生产不服从规模报酬递减的约束,包括市场分割与垄断,规模报酬递增,断裂式的技术替代等等引发的内生不稳定性。国际市场投机热钱的冲击,以及政府政策的失误,也会带来市场稳定

机制的破坏。

生产过剩就是市场价格机制失灵的病态。如果不采取税收、监管等非价格机制来恢复市场的稳定性,反而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就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完全是文不对题。

第二种是,不同发达国家分别打造的“规范市场”,表现在价格稳定,竞争有序。但是成立条件远比教科书经济学的完美自由市场复杂,包括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的监管机制,多种竞争的产权体制,以及严惩欺诈行为,以及应对危机的系统办法。

大家称赞的德国工业品市场,法国巴黎的农贸市场,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日本的医疗市场,和美国的研发市场等等,都是典型的规范市场,而非教科书的自由放任市场。

中国目前规范最好的应当数旅馆业的分级定价监督制度和工业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最薄弱的当属房地产、医疗、教育、金融、环保等市场。

中国游客到西方抢购国内生产的马桶盖、化妆品和奢侈品, 不只是供给侧创新不足的问题,而是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

营销市场出了大问题。

虚假广告,媒体的崇洋时尚,以及被放大的骄奢文化,宣扬的是浮夸的炫耀消费和现代病的生活方式,打压的是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立法治理虚假广告,不改造国内大都市的崇洋氛围,干部和精英阶层不以身作则,弓I领健康的消费潮流,盲目追求高收入、高消费,必然重沓西方覆辙,未富先骄。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包括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都存在过发达的金融市场,但是最终都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扩张导致实体经济的衰落。

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规范金融市场的样板,可以让中国仿效,并解决发展中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所以,探索中国自主规范的金融市场,避免英美金融病的弯路,是中国未来的重大挑战。

第三种是,目前西方主导的“国际垄断市场”,包括国际大宗

商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百分之几的真实供需变化,会放大为十倍以上的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寡头投机炒作的资金,是真实市场运作资金规模的几十倍。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国际金融市场的凶险,是国际上

屡次发生的金融危机之源。

第四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自发市场”,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以规范市场的行为,留下大量灰色经济和投机活动的土壤,包括逃税、走私、洗钱、赌博、贩毒、卖淫、腐败等

等。

据西方学者估计,俄国转型时的灰色经济约占GDP 的90% ,印度约占70% ,美国灰色经济的规模约三分之一,

色经济的规模肯定也不小。

发达国家的真实市场起码是双轨制,中国更是多轨制。教科

书经济学描写的单轨制、无套利机会、完美市场等等,只是华盛顿共识”的宣传。当代发展不平衡的世界,要建设有利

于国计民生的规范市场,还有很长的试错过程。

应当指出,中国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市场规范差距极大。

很大程度上,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和不足,源于市场规范的

落伍,而非政府干预过多。近来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大幅动荡,食品市场的假冒伪劣,清楚显示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什么“粗放增长”,而是“粗放管理”导致“粗放竞争”。

没有合理的市场规范,才会导致市场竞争的结果,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币驱逐良币”。讨论深化市场化改革,务必明确指导思想,究竟是哪种市场,为谁服务?中国目前政策矛盾的原因,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实验阶段,制造业的市场规范相对成熟,但是金融市场、教育市场、医疗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还远远落后。

新古典经济学的信条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互相冲突,却又兼容并包,导致市场规范的思想混乱。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究竟是保护投机者,寻租者,还是保护农民工

的安居乐业,还是青年学生的婚姻家庭?

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盲目批评中国市场扭曲,幻想和“国

际接轨”就能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抽象地谈论深化市场改革或加强政府作用,无助于落实全面小康的中国梦。

西方市场大幅波动和产能过剩的严酷现实国内媒体经济学这几年宣传的一大错误,是把中国市场波动和过剩产能归之于政府干预,把国际接轨当做克服市场扭曲的主要出路。他们盲目相信西方教科书经济学宣传的完美市场,完全不了解西方市场的现实。

面的数据显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设备利用率,和西方主导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动荡的幅度远超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也远胜于中国,如此才能理解为什么发达国家,和依赖西方的资源输出国家,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的表现远不如中国。

由于数据的来源有限,我们重点展示美国的状况,以破除国内对美国市场的迷信。

美国钢铁、汽车等重工业的周期性产能过剩我们先来看看许多人以为理想的美国市场,其过剩产能的周期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例如,美国钢铁设备的利用率(即产能利用率)在40-105% 之间大幅振荡,从来没有实现什么稳定的均衡。振荡的平均周期在7 年左右。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的变动幅度,比钢铁业还要严重。设备利用率在

36-95% 大幅摆动。平均周期为 5.5 年。制造业的设备平均 利用率比钢铁、汽车的状况好一些,在 64-89% 之间摆动, 平均周期为 7 年。全球的钢铁产能情况如何呢?以下是国际

钢铁协会 2015 年 12 月的最新数据: 全球粗钢产量中,

占比例为 49.5% ;全球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都在下降,

2004-2005 年,部分行业被认为出现产能过剩,但随后被迅 速发展的经济消化。 从 1995 年第一季度到 2014 年三季度的 整个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均值来看,二十年间在 65%-85%

之间波动,波动幅度并不大。 来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F40 ) 内部课题“我国产能过剩风险评估与化解”的部分成果,左边

数值为工业产能利用率。

动水泥行业发展,水泥产能过剩有所缓解。回顾历史,过剩 产能的产生,不完全是供给侧的问题,更和宏观经济的走势 有关。如果宏观经济恢复增长,过剩产能很快消化不算,还 会在产量、质量两方面都上新台阶。 如果宏观经济失策,再优秀的企业也会出现财务危机。美国 三大汽车公司多次面临破产, 全靠国会拨款救助, 起死回生。

所谓的“僵尸企业”,究竟是技术落伍的植物人,还是虎落平 阳,必须由行业老将鉴定,不能让没有实业经验的债主说了 中国

2015 年均值为 69.7% , 中国 2015 年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为 67% 。新世纪以来, 中国解决产能过剩的呼声出现过多次,

中国水泥网的另外一份数据显示, 带一路的落实,开始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