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幻灯片1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导读

幻灯片2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内容提要

这篇导言详细地叙述了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这是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

幻灯片3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概述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而撰写的总导言”的草稿。写于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导言》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02年才

在他的遗稿中发现。1903年3月考茨基首次将这一手稿用德文发表于柏林《新时代》杂志。

幻灯片4

《导言》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阶段上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它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其中物质生产是前提,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导言》精辟地论述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达到对客观事物真理性认识的科学方法。此外,《导言》还论述了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经典文献

幻灯片5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作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上半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急剧变化向人们提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即潜藏在这一急剧变化背后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幻灯片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化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命运;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幻灯片7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期间,马克思居住在伦敦,恩格斯在曼彻斯特,他们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联系,马克思在1857年12月8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狂似的通宵达旦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以期能够从理论上阐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

幻灯片8

《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错误观点。

《导言》是马克思留下的唯一的一篇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文稿。

幻灯片9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基本内容简介

I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

1?生产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孤立的个人出发来研究生产、把资本主义生产永恒化的错误,来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幻灯片10

1.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

出发点:物质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

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

幻灯片11

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孤立的个人当作研究的出发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在建立他们的经济学体系时,抛开一定的社会形式来研究生产,把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出发点。

马克思的批判:

1)这种观点是一种鲁滨逊故事式的虚构。

2)这种抽象的孤立个人的观点,企图否定物质生产的历史特殊性,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作社会生产永恒的自然形式。

3)这种抽象的孤立个人的观点抛弃物质生产的社会联系性,看不到单个的人只能在社会中进行生产。幻灯片12

研究对象: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也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是,他们不顾生产的社会性质,而把生产理解为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这种孤立的个人”是一种虚构,其目的无非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

幻灯片14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永恒的一般生产”,认为发生变化的只是分配方式,因而往往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错误观点。

幻灯片15

马克思从他自己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指出了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历史阶段性,并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幻灯片16

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这就是说,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它们都表现为劳动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的具体形式,以适合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即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在任何条件下,生产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才能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因此,马克思说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物质生产必然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产。

幻灯片17

3?关于把历史性生产关系永恒化”的种种论调:1)所谓生产一般”的理论

2)所谓分配一般”的理论。

3)关于所有制问题。

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在这一节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生产占居决定地位的原理,同时严厉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分配、交换、消费同生产并列起来、用肤浅的表象论述它们之间联系的错误,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全节分为前言、三个小节和结束语。

幻灯片19

、、亠

刖言

这部分的中心问题是指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对再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的肤浅认识和错误观点。

幻灯片20

1.他们孤立地论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自的特点,从表面现象上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与作用。

2.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用所谓三段论法”来说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表面联系。

3.资产阶级其他经济学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联系上的错误观点。

幻灯片21

(a)生产与消费

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生产与消费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原理,进一步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上的错误

观点。

幻灯片22

1.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1)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2)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3)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互相依存

4)消费和生产同一性表现的三个方面

幻灯片23

2.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性

1)从生产与消费两者之间的联系关系上看,无论如何,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要素。这两个要素并不是处于完全等同的地位。

2)从生产与消费同其他环节上看,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幻灯片24

(b)生产和分配

在这一小节中,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决定论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先于分配、生产决定分配以及生产与分配相互作用的原理。

幻灯片25

1?对资产阶级三位一体分配理论的批判

臭名昭著的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创造利息和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

这个公式纯粹是一个幻想。它抹杀了新价值创造的真正源泉,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其实,决定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的,从本质上说,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

资料私有制。

幻灯片26

2.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先于生产、决定生产的理论的批判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对于个人来说,分配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社会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因而分配先于生产。因为在他们看来,个人本来没有资本,也没有地产,他一生下来就由社会的分配指定他去专门从事雇佣劳动。这种指定本身就是资本和地产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存在的结果。

幻灯片27

从整个社会来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眼中,分配也似乎是先于生产,并且决定生产。

在他们看来,这仿佛是先经济的事实。例如,一个征服民族分配占领来的土地给征服者,就形成一定的地产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由此而决定了生产。或者,它把被征服者变成奴隶,从而使奴隶劳动成为生产的基础。或者,一个民族通过革命,把大地产分割成小地产,从而通过这种新的分配,使生产赋有一种新的性质。或者通过立法使地产永久属于一定的家庭,或者把劳动当作世袭的特权来分配,从而把它像种姓制度那样固定下来。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来,在所有这些历史上存在的种种情况下,似乎不是生产安排和决定分配,而相反地是分配安排和决定生产。这些观点,实际上是用超经济的暴力手段来解释社会的分配问题,进而来解释社会生产的性质和结构,显然是荒谬的。

幻灯片28

3.对生产决定分配原理的阐述

1)把分配只看作产品的分配,这是一种最肤浅不过的看法。

2)实际上,分配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就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作

为产品分配的前提而在产品分配之前存在的分配。它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的

分配,②作为生产资料的分配进一步表现的社会成员在生产中地位的分配,它使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