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研究 史涛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研究 史涛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研究 史涛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研究史涛

发表时间:2017-12-28T15:41:50.6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作者:史涛

[导读] 扩张型心肌病(DCM)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种复合性心肌病病理类型,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腔扩大为主要特征。

湖南资兴矿业集团总医院湖南郴州 423404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倍他乐克、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及心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

(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取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加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贝那普利;螺内酯;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扩张型心肌病(DCM)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种复合性心肌病病理类型,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腔扩大为主要特征,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为其临床最常见症状,若未有效、及时控制病情,可明显增加猝死风险[1]。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应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方案治疗,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有心力衰竭症状患者80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在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符合;心力衰竭与Framingham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6.9±1.3)岁,病程平均(4.9±0.5)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6岁,平均(46.8±1.5)岁,病程平均(4.7±0.6)年。两组患者均无本次实验用药禁忌,组间自然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病例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即倍他乐克口服,初始剂量为6.25mg,1-2次/d,渐加量,但总的剂量范围需控制在12.5-50.0mg/d;地高辛0.125mg/次,1次/d口服,若患者有明显体液潴留,可取速尿20mg/次,1次/d加用。观察组:常规方案同上,同时加服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其中贝那普利10mg/次,1次/d;螺内酯20mg/次,2次/d,心率以≧55次/min为宜。疗程均为6个月。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胸比。

1.4 疗效评定

显效: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改善2级;有效: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1级;未见明显心力衰竭体征;无效:心功能在治疗后无变化,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心功能指标、心胸比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显效26例,占65%;有效12例,占30%;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9例,占22.5%;有效17例,占42.5%;无效14例,占35%;总有效率为6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2.2 心功能及心胸比对比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及心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促患者心力衰竭时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善,且可促神经激素异常激活情况好转,进而对心肌起到有力的保护作用[2-3]。另外,ACEI对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有缓解效果,使临床病死率迅猛降低,为获取理想预后提供有力条件,对心力衰竭的发生有防范或延缓作用。ACEI可同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肾上腺系统产生抑制,并具对小静脉和小动脉扩张的作用,使醛固醇生成量最大程度减少,对水钠排出加以促进,进而起到利尿成效,使心脏前后负荷最大程度减轻,心室肥厚得以逆转,对心室重构有延缓和防范效果[4-5]。而将ACEI类药物贝那普利同醛固醇受体拮抗药螺内酯联用,可防范血管和心肌纤维化,对交感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